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救护大队

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员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质量的开好民主生活会,对理论学习、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勤政等党性党风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回顾总结和对照检查,对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增进团结协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关键是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应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实践证明,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否认真的开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领导干部能否率先讲真话、讲心里话、揭“短”亮“丑”。

如何提高党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是我们当前进一步加强党建基础性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探讨并解决以下问题。

一、当前我们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刻。个别党支部及部分党员对民主生活会的应有作用缺乏认识,个别党员宗旨意识淡化,党性观念有弱化的趋势,在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甚

至觉得民主生活会过时了,即使参加民主生活会也是摆摆样子,走走过场,为了完成任务而已,把民主生活会当成负担,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结果使民主生活会制度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是会议议题不够集中,会前准备不充足。做好民主生活会会前的征求意见工作,有利于民主生活会主题的确定和会议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了解和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吸取智慧和经验,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而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个别党支部会前准备不充分,围绕主题安排学习不够,党支部成员之间、党员之间谈心、交心不够,发言材料不能结合实际,准备不充分,导致会议议题不集中,针对性不强,与工作实际结合不深,党员民主生活会越来越没有了生活会的味道,甚至越来越“格式化”。在会上发言不切合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发言主题不明确、漫无边际,生活会变成了大杂烩;有的只谈成绩不谈问题,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学习会、工作部署会,有的甚至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

三是查摆问题不够认真。个别党支部成员和党员经常是用批评的方式体现表扬的意图,用成绩掩盖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往往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老好人思想严重,或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或是谈工作问题多,谈思想性的问题少,谈表面问题的多,触及思想,触动灵魂的少,达不到“红脸出汗排毒”的目的。

四是整改措施不够得力。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解决存在的问题。一些支部虽然对存在的问题找得很准,但由于研究得不够透彻,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够明确具体,没有做到责任到人而无法抓落实,或是有安排无督办落实,没有整改的实际效果,最终导致问题、矛盾依然存在。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党性观念淡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有些党员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地认识,并予以改正;对党内不良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努力纠正,而只是冠冕堂皇、“和稀泥,抹光墙”,应付差事。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党性观念淡化的表现。

二是世俗思想作怪。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老好人思想严重。在世俗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基层党员甚至认为,人情大于原则。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关系学”搬到党内生活中来,并以此作为判断是非、处理问题、开展批评的标准。遇事不是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而是时时讲究“面子”,处处考虑“关系”,事事权衡利弊得失。

三是民主意识缺失。只看别人的问题,忽视自我批评。个别基层党支部成员听不得不同意见。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损害自己的威信,是跟自己唱对台戏。

因而闻过则怒,以致部分党员不敢开展正常的同志间、上下级间的批评,导致民主生活会批评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是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基层党支部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会前不能充分准备,会上没有明确议题和参考资料,会后也不能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敷衍了事。同时,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员民主生活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不力,只限于一般性的布臵任务,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不监督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导致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三、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进党员民主生活会的共识。要对各级党员普遍进行宗旨意识、党性修养、以及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懂得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要从增进团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要深刻认识到,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程度不断加快,越是要切实加强各级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认真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解决党支部班子以及党员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是健全制度,改进方式,不断规范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做好民主生活会会前的征求意见工作,有利于民主生活会主题的确定和会议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了解和发现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吸取智慧和经验,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从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落实整改及加强指导监督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的内容和字数做出限定,并对内容有所限定,重点谈上次民主生活会落实整改情况、自身建设情况、本职岗位履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下步打算及整改措施等六个方面。同时,还要对支部成员和其他党员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是把握重点,突出主题,不断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实效。确定会议主题是保证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使民主生活会有鲜明的主题,一是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确定会议主要议题对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性,并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究,精心确定会议主题;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一次会议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这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向,每次民主生活会确定一至二个主要议题,使问题解决得深,解决得透;三是要坚持做到确定不了议题不开会,不解决问题不撒手,自觉把确定会议议题作为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问题来抓。

要把握会前准备的“准备期”,提前准备,进行思想发动,要让党员用《党章》“照镜子”,从加强党性锻炼、履行党员义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查找自身存在问题等方面充分准备,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形成共识,防止生活会跑题,确

保生活会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要在会中认真抠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不掺杂个人恩怨,以理服人,不闹无原则纠纷。要敢于说真话、讲实情、敢于触及实质性问题,实现思想交流,谨防把党员民主生活会开成“生活化、简单化、程式化、僵硬化”的走过场的形式会。要在会后落实好整改,严格做到责任到人,一抓到底,确保民主生活会获得实效。

四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不断增强民主氛围。党支部负责人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切实负起责任。会前多沟通交流,掌握思想动态,确定会议主题,坚持做到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觉悟,解决好班子成员“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集体”的问题。多看自己的不足,多看别人的长处,积极参与集体领导,自觉接受同志和集体的监督;会中适时调控火候,准确把握方向,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分析、解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就事论事,避免片面性,找出切实的解决办法来;会后认真抓好整改,确保措施落实。要紧密结合对标管理,坚持带头抓、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听、带头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引导和影响大家,创造一种畅所欲言、坦诚相见的健康和谐氛围,使大家在思想上共识,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真正达到沟通思想、统一认识、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是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力度。在召开民

主生活会前,要采取多种形式与职工群众谈心交流,充分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在会上要带着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要以适当的形式向职工群众通报会议开展情况,让职工群众知晓,并将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努力让群众监督成为推动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动力。

六是加强指导,不断提高党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上级党组织不仅要加强对各级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领导亲自指导基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还要严格落实上级党组织成员参加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规定,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要探索建立民主生活会量化考评制度,把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年底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奖惩兑现,确保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促进党的建设不断上新水平。

总之,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提高会议质量,是提高党员素质、增进团结协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宗旨意识,纯洁党组织的重要手段,基层党支部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才能使党员民主生活会更加富有特色收到实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