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硝酸MSDS-GHS

硝酸MSDS-GHS

硝酸MSDS-GHS
硝酸MSDS-GHS

硝酸MSDS-GH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硝酸

化学品英文名:nitric acid;azotic acid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液体类别1

对皮肤的腐蚀、刺激类别1

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类别1

金属腐蚀物类别1

急性危害水生环境类别3

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类别2

GHS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害说明:可能会引起燃烧或发生爆炸;强氧化物,严重灼伤皮肤、损伤眼睛,可能腐蚀金属,对水生生物有害,由于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肺部损害。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

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

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水、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

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

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呼吸、心跳停止,立

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安全储存:密闭包装,并贮于阴凉通风处,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储存。废弃处置:本品及容器的处置应遵循地方/国家法规规定。

物理化学危害:可腐蚀金属,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

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

有强腐蚀性。

健康危害:吸入硝酸气雾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眼和

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污染水体及土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硝酸65% 7697-37-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

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

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

密闭性空间。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

漏物。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

用农用石灰(CaO)、碎石灰石(CaCO3)或碳酸氢钠(NaHCO3)中和。用抗溶性

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

醇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

TLV-TWA(mg/m3): 2ppm TLV-STEL(mg/m3): 4ppm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pH值: 无资料熔点(℃): -42(无水)

沸点(℃): 86(无水)相对密度(水=1): 1.50(无水)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饱和蒸气压(kPa): 4.4(20℃)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粘度: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混溶。

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吸入硝酸气雾可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引起急性肺水肿。硝酸使局部组织变黄,严重者可造成组织的灼烧、腐蚀、坏死和溃疡。

LD

50

LC

50

大鼠吸入LC

50(mg/m3): 65ppm/4h小鼠吸入LC

50

(mg/m3): 67ppm/4h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加入纯碱-硝石灰溶液中,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1002

UN编号:2031

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腐蚀品;氧化剂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

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

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

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

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

次会议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

规的决定》修订);

《GB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7);

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高中化学必修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创新教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并对现象做出客观解释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及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 【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 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2、脱水性 【演示实验】观看浓硫酸与蔗糖实验视频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而产生了气体使它变得疏松多孔 (辨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 【提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呢?稀硫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而浓硫酸不能制取氢气,下面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条件 2、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产物 3、写出反应方程式 4、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讲解】: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硫元素 请同学们写出稀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以及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

跟盐酸硫酸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 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分割线分割线—————————————————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分割线又来啦—————————————————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硝酸 教学设计

第二届全国师范生素质大赛参赛作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硝酸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课程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就是在学习氮与硫得化合物得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得两种特性——氧化性与不稳定性。新课标对本节得要求就是:掌握硝酸得物理化学性质,知道硝酸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应用。硝酸得氧化性就是本节得重点内容,也就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得热点。落实好本节教学内容,一方面使学生系统掌握硝酸得性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得实验探究能力;利用氧化还原得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得能力。硝酸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得联系,有丰富得实验探究素材。因此,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跟浓硝酸与稀硝酸反应时得不同现象,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得角度分析浓硝酸与稀硝酸得氧化性,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得认识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理论得理解。同时与浓硫酸性质进行对比巩固了对浓硫酸得性质得认识。 【学情分析】:化学就是一门实验为基础得学科,学生学化学最感兴趣得也就是做 实验,本节化学课安排了典型得学生实验。通过做实验,学生会发现硝酸区别于 初中所学得其她酸得特有得化学性质。从而更好得理解掌握知识。 【设计思路】:结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得教学原则,变课堂为学生探索、 发现、创造、创新得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得主人、教学得主体,以求达到“掌 握知识、培养能力、培育品德”得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了解硝酸得物理性质及硝酸常显黄色得原因;能用语言叙述硝酸得 物理化学特性;能准确书写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浓、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得化 学方程式;会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得强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硝酸得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 (2)掌握硝酸得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与强酸性) (3)了解硝酸得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硝酸得物理化学性质得学习,培养学生得动手、动脑与运用知识得能力; (2)利用实验得手段,使学生掌握硝酸得特性——强氧化性,培养了学生得观察能 力与实验能力; (3)利用分析演绎得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得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浓硝酸、稀硝酸得对比与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硝酸得用途让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作出贡献有一个感性得认识。【教学重点】硝酸得不稳定性与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得强氧化性。 【学法点津】实验探究法、观察分析法、类比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氨、硫酸和硝酸》练习题

《氨、硫酸和硝酸》练习题 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盐酸D.浓硝酸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3.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 A. CO2 B.NH3C. SO2D. HC1 4.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5.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 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6.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 干燥的有() A.SO2、O2、N2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7.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D.来回振动 8.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9.m 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高中化学 知识讲解_硫酸和硝酸(基础)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硫酸和硝酸 【学习目标】 1.以稀硫酸、硝酸为例复习酸的通性; 2.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氧化性等三大特性; 3.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及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要点梳理】 要点一、稀硫酸 要点诠释: 稀硫酸中存在着电离方程式:H2SO4=2H+ +SO42-,由于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在稀硫酸中存在的微粒是H+、SO42-和H2O。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中,几乎不含水,所以在浓硫酸中几乎不存在硫酸的电离,也就几乎不存在H+和SO42-离子,几乎全以硫酸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如果说稀硫酸体现的是H+的性质(只要是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硫酸体现的是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则体现出硫酸分子的性质,也就是具有特性。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2)与金属反应:Fe+H2SO4==FeSO4+H2↑;2Al + 3H2SO4 ==Al2(SO4)3 + 3H2↑ (3)与碱的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H2SO4 == CuSO4 +H2O (5)与某些盐的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 要点二、浓硫酸 【高清课堂:硫酸和硝酸ID:395524#浓硫酸】 (一)物理性质 (1)纯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难挥发 (2)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3)沸点高:沸点338℃,高沸点酸能用于制备低沸点酸 (4)硫酸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将液体沿器壁或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二)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要点诠释: 1.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 浓硫酸吸水是把物质本身中含有的自由H2O分子或结晶水吸收。浓硫酸脱水是把本身不含水的有机物中的 氢元素和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的形式脱去,C12H22O1112C+11H2O。所以,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物质中有没有现成的水分子。注意:在浓硫酸作用下,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属于浓硫酸的吸水性。 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可以干燥H2、Cl2、O2、SO2、N2、CO2、CO、CH4等气体,但是它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强还原性气体(如HBr、HI、H2S)。 2.强氧化性:在浓硫酸中主要是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体现的是硫酸分子的性质。在硫酸分子中,存在+6价硫,很容易得电子被还原,所以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浓硫酸能将大多数金属(如Cu)或非金属(如C)氧化:(1)Fe、Al的钝化 常温下,当Fe、Al等金属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2)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

课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化学必修(1)的重点之一,氨的学习将对后面的铵盐、硝酸、硫酸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2、本课时在选材上着眼于氨气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与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氨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氨气的有关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明确化学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的功与过。 2、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处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 四、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也学习了氧化还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还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他们已初步掌握某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处理 1、实验的改动:增加了氨溶于水与空气溶于水的对比实验,变浓氨水与浓盐酸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了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盐酸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1.盐酸与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与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与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酸与铝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酸与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酸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盐酸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稀硫酸与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稀硫酸与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稀硫酸与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的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硝酸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硝酸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解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的疑惑。此外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 学生情况分析 :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知道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对其氧化性知道的很少,所以硝酸氧化性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另外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浓硫酸的知识有了一定掌握,我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决定本课可以采用引导分析,小组设计、实验改进,分析实验现象,判断产生的物质,并与硫酸作对比,最后归纳总结的思路进行教学。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索,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通过探索而使问题解决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复习氧化还原知识,深入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化学家波尔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硝酸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五:教学重点: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六: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说到铂金有的同学们可能不知道,但是说到铂金饰品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铂金饰品以其所代表着“永恒”的含义,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但铂金真的是永恒的吗?当然不是,王水就能够很轻易的将其溶解,而王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硝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硝酸的性质。 【问题探究一】这是一瓶纯HNO3,打开瓶塞,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等特征,再请闻一闻气味(提示闻气体的一般方法)后试着归纳出HNO3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感知HNO3,阅读教材,探求HNO3的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练习题 1.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的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D.浓硫酸与铜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选C。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不能在量筒中稀释,A错;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只是起氧化性的粒子不同,在浓硫酸中是S+6,而在稀硫酸中是H+,B错。 2.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选D。浓硫酸的“吸水性”与“使蔗糖炭化”不对应,使蔗糖炭化浓硫酸显示了脱水性,A错误。浓硫酸与铜片的反应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不反应,B错误。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是它是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的干燥剂,所以不能干燥碱性气体氨气,C错误。 3.如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形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D.来回振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浓硫酸溶于水时的热效应。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被封闭气体的体积膨胀,从而使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而右侧液面上升。 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解析:选C。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KNO3后,由于溶液中有H+存在,故会发生如下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加入Fe2(SO4)3也会使铜粉的质量减少,但无气体逸出。 5.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解析:选C。A.Cu~4HNO3(浓)~Cu(NO3)2~2NO2;B.3Cu~8HNO3(稀)~3Cu(NO3)2~2NO;C.CuO~2HNO3~Cu(NO3)2~H2O。由以上关系式可以看出C 项既节约原料,同时又不产生有毒气体。D.成本太高亦不可采用。故C为的办法。 6.欲迅速除去铝壶中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的方法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浓盐酸 B.稀硝酸 C.冷的浓硫酸 D.冷的浓硝酸 解析:选D。该题加入试剂必须满足:不但能与水垢[CaCO3、Mg(OH)2]反应,而且要求不能与铝反应。因浓盐酸和稀硝酸均与铝反应,冷的浓硫酸尽管使铝钝化,但与CaCO3反应不彻底(生成难溶物CaSO4),冷的浓硝酸不但能与水垢反应,还可使铝钝化。 7.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

实验室中硫酸、硝酸及盐酸的使用和管理-文档资料

实验室中硫酸、硝酸及盐酸的使用和管理 1 名称、组成成分及外观性状信息 1.1 浓硫酸 化学分子式为H24,分子量98.04,实验室常用的浓硫酸为市售的分析纯浓硫酸,其质量分分数98.3%,物质的量的浓度18.4,因其沸点高、不易挥发,所以我们常见的浓硫酸的感官性状为无色无味、呈油状的液体;浓硫酸极易溶于水且具有强腐蚀性、强氧化性、脱水性;因其具有吸水性,能吸附空气中的水,故常用做干燥剂;浓硫酸密度为1.843,是三大强酸中密度最大的酸,所以同体积的三大强酸中以重量就可以简单识别浓硫酸。 1.2 浓硝酸 化学分子式:3,分子量63,浓硝酸为淡黄色液体(溶有二氧化氮)。浓硝酸含量为68%左右,其密度为1.423,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6.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与水混溶,有窒息性刺激气味,硝酸不稳定,易挥发,遇光或热会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从而使外观带有浅黄色。对于稀硝酸,一般认为浓稀之间的界线是6。 1.3 浓盐酸 化学分子式:,分子量36.46,我们在实验室常用的市售的分析纯盐酸为含氯化氢3738%的水溶液,密度为1.193,其物质

的量的?舛任?12。浓盐酸的挥发性极强,所以打开浓盐酸容器后即可闻到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浓盐酸是强腐蚀性酸,其和浓硝酸铵体积比3∶1混合可以制成腐蚀性极强的王水,以1∶3体积比混合制成逆王水。王水在化学分析中常用于溶解不易溶于硝酸的不锈钢等钢铁试样。 2 危害信息 (1)硫酸、硝酸、盐酸均具有强腐蚀性,对人体健康有强烈危害性,侵入途径为吸入和食入。 对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强的腐蚀与刺激作用,其蒸汽和酸雾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眼部和上呼吸道不适,皮肤接触后可引起局部灼伤,如果不慎溅入眼内可致灼伤,甚至失明。如较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牙齿酸蚀症、皮肤损害、慢性鼻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症。 ①浓硫酸不仅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且还具有脱水性,当皮肤接触浓硫酸时造成的化学性烧伤即是浓硫酸与蛋白质、脂肪的水解反应所致,所以浓硫酸对人体的眼睛、皮肤伤害极其严重。不仅有强烈的刺痛感,而且会红肿甚至留下疤痕。 ②低浓度硫酸疏忽处理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6以上硫酸应尤为注意。 ③硝酸不论浓稀溶液都有氧化性和腐蚀性,因此对人危险性很大,仅溅到皮肤上也会引起严重烧伤。皮肤接触硝酸后会慢慢变黄,最后变黄的表皮会起皮脱落(硝酸和蛋白质接触后,会导致蛋白质反应而变性)。皮肤沾上可引起灼伤,腐蚀而留下疤痕。

硝酸-教学设计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最新全国师范生素质大赛参赛作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硝酸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课程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学习氮和硫的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掌握硝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知道硝酸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硝酸的氧化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的热点。落实好本节教学内容,一方面使学生系统掌握硝酸的性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利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硝酸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丰富的实验探究素材。因此,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跟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理论的理解。同时与浓硫酸性质进行对比巩固了对浓硫酸的性质的认识。 【学情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学化学最感兴趣的也是做实 验,本节化学课安排了典型的学生实验。通过做实验,学生会发现硝酸区别于 初中所学的其他酸的特有的化学性质。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设计思路】:结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变课堂为学生探 索、发现、创造、创新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以求 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硝酸常显黄色的原因;能用语言叙述硝酸 的物理化学特性;能准确书写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浓、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会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3)了解硝酸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硝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浓硝酸、稀硝酸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硝酸的用途让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作出贡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硫酸和硝酸氧化性

硫酸和硝酸氧化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硫酸、硝酸的酸性以及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 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2、教学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在学习金属一节的时候知道,实验室里用可以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的盐酸或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呢?这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有关。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讲述】我们先从我们比较熟悉的硫酸开始,稀硫酸具有一般酸的性质,这里我们就不再讨论,现在主要讨论的是浓硫酸的性质。首先是他的物理性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浓硫酸的性质,同学们回忆一下。 【讲述】纯净的浓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比较大。我们知道浓盐酸打开盖子之后会有浓烟产生,而浓硫酸没有,这就说明浓硫酸难挥发。浓硫酸可以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 1.硫酸 1-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2浓硫酸 (1)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 g/㎝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H2SO4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性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与H2O以任意比互溶,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 请问同学们,初中我们在讲浓硫酸时,是不是说过,用完了浓硫酸之后要把他盖好,除了是防止倒出,是不是说过在空气中放久了浓硫酸的浓度就会下降,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样的特性,是不是具有吸收性。)a.吸水性:空气中、物质中的、结晶水 【应用】这就说明浓硫酸可以用于实验室的干燥剂,注意不可以用来干燥碱性和还原性气体。 那浓硫酸还有什么特性呢?(我们是不是知道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并能按水的组成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脱水”)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

编号:SM-ZD-37841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 应急处理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盐酸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46 CAS号:7647-01-0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酸类 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36%氯化氢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主要用途:工业原料制作,工业金属冶炼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盐酸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46 CAS号:7647-01-0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酸类 二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36%氯化氢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主要用途:工业原料制作,工业金属冶炼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

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易燃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课程教学设计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时间 45min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一、【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 二、【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

硫酸和硝酸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课时2硫酸和硝酸 【学习目标】 1.了解浓H2SO4的特性。 2.了解硝酸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了解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一、硫酸 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 /cm-3。 稀H2SO4——酸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酸遇石蕊试液变_____,遇酚酞_________。 2、与活泼金属反应 Fe与稀H2SO4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Fe2O3与稀H2SO4反应:。 4、与碱反应 稀H2SO4与NaOH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稀H2SO4与Na2CO3反应:。 浓H2SO4——三大特性 1、吸水性 浓H2SO4有强烈的吸水能力,能吸收气体中的水以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__________。但不能干燥和。 2、脱水性 浓H2SO4将有机物中的____、____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剩余黑色的炭,如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因为浓H2SO4具有脱水性,所以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将浓H2SO4沾到手上,应,再涂上3%的。 【例】(2011·上海)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吸水性 3、强氧化性 ①常温下,冷的浓H2SO4能使______、钝化,即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因此,可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硫酸。 ②与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还原剂。 ③与木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硝酸 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化学性质 1、酸性: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不稳定性 受热或见光易发生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浓HNO3中使浓HNO3显黄色。因而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且置于阴暗的地方。 3、强氧化性 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是由于HNO3中+5价的N原子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HNO3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故氧化性:浓HNO3>稀HNO3 (1)与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冷的浓HNO3使、钝化。 ②HNO3能与除Au、Pt等少数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反应。若是浓HNO3,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若是稀HNO3,还原产物一般是NO Cu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能将C、S、P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最高价态。 如浓HNO3与木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注意】NO-3在离子共存问题中的判断。在中性或碱性条件,NO-3本无氧化性,当溶液中同时有大量H+存在时,NO-3就表现出强氧化性。如在H+、NO-3存在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Fe2+、S2-、I-、SO2-3等还原性离子。 三、硫酸与硝酸的用途 H2SO4和HNO3都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 (1)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2)H2SO4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 【牛刀小试】 1、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浓HNO3、浓H2SO4、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A.白、红、白B.红、黑、白C.红、红、红D.白、黑、白

硝酸教学设计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定边中学李慧梅 【教材分析】 硝酸这一节内容是放在了《氮的氧化物》后,对于氮的化合物有了一些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在初中也已有所了解,本节是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上再来学习硝酸特殊的性质。其中硝酸的氧化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同时也解开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不能选用硝酸的疑惑。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硝酸的不稳定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设计理念】 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所以,在本节的重点内容—硝酸的强氧化性的教学处理上,特别注重这点,让学生成为主体,活跃于课堂,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中以实验探究引导思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得到科学方法训练,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倡导“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2. 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3. 了解硝酸的用途和环境污染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质疑、求真,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态度,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硝酸的特性;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紫色石蕊试液、铜片、69%的浓硝酸、4mol/L稀硝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试剂;橡皮塞、玻璃棒、酒精灯、试管、注射器等仪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引课]人们常说“雷雨发庄稼”,播放一段雷雨交加、地上庄稼欢快摇曳的音像资料,结合前面学习的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知识解释该现象。在其过程中生成的HNO3是常见的三大强酸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探究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