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级原著课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2013级原著课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2013级原著课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2013级原著课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简答题

1.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旧唯物主义的“旧”,在于它的直观性,即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中的事物,而不能从主体方面把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新”,在于它的实践性,即从主体方面,把现实中的事物当作实践和人的感性活动来理解。新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从实践出发去说明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最终在社会历史观领域摆脱唯心主义的纠缠。

2.“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这里的“思想客体”和“感性客体”分别指的是什么?

所谓“思想客体”,指的是黑格尔的神秘的绝对观念。费尔巴哈坚决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反对把神秘的绝对观念这种“思想客体”作为研究对象,主张把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作为研究对象。

3.“思维的真理性”:是指思维和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即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4.“思维的现实性”:是指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的思维,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转变为现实。

5.马克思所说的“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所说的“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旧唯物主义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指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人,以及继承了他们学说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欧文。他们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主张要改造人,首先就要改变环境和教育。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先知先觉的天才和伟大人物的“理性”和“意见”能够教育人们并改变环境。

6.“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认为,环境改变的过程,也正是人的革命实践活动的过程,自我改造的过程;人们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同时又改造人们本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统一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

7.旧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认识的局限性何在?

第一,这种学说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没有看到教育者本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后天获得的,归根到底也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因而是一种消极的机械论。第二,他们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道德、法律和政治制度等上层建筑因素,而没有看到社会环境中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现实关系,不了解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因素的决定作用,又把道德、法律和政治制度看成是由人的理性决定的。这就完全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第三,他们把改变环境的希望完全寄托

在少数“天才人物”身上,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在改造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这种学说最终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天才史观”。

8.“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即是从“你”和“我”这些单个人所抽象出来的共同性,他认为这种共同性除了外表,还有理性、意志和感情,这是人们生来所具有的,并且是不变的。因此,马克思说这些共同性是“抽象物”。

9.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指的是什么?

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也就主要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10.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在这里,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11.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个人。旧唯物主义在一定意义上看到了“市民社会”这个经济关系领域,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的。正因为他们是从单个人直观来看市民社会,所以恩格斯把在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市民社会一词中,市民两字上加上引号,表明“市民”在旧唯物主义那里是脱离了一定社会关系的、同其他人无关联的以自己的倾向活动的人。

12.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在人们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整个的人类社会人类。

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段话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谓“事物、现实、感性”三个词,在旧唯物主义的著作里,特别是在费尔巴哈的著作里,说的是一回事,就是指能够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客观世界,也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所谓费尔巴哈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就是说,他把人们认识的客观对象只是当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理解,而不是把客观对象当作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去理解,不懂得客体只有在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的时候,才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而是把实践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排除了出去。因此,它把人对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看到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客观世界,既不是精神的自由创造物,也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受到客观条件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目的的变化。这样,马克思就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界、物质与意识统一了起来,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既唯物、又辩证地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构筑辩证唯物论的理论大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段话出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这段话主要批判旧唯物主义把能动性的解释权让给了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具有能动性的,而旧唯物主义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结果,人的能动性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唯心主义者看到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但又抽掉了人的意识活动的现实基础,从而把意识的能动性绝对化、神秘化了。唯心主义对人的能动性的解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所以是“抽象的发展”。原因也在于,他们不知道人的能动性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把意识看作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先天的或生来就有的。这样就从另一个极端歪曲了人的能动性。

3.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揭示了这个原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旧哲学认识论,都脱离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认识问题,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只有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这个问题不可能在主观认识领域

内得到解决,只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才能解决。而实践则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桥梁。只有实践能够证明人的思维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具有客观的现实内容和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的力量,能够透过现象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

4.“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谈谈你对着句话的认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环境问题上错误认识,科学阐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就改变着人本身。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这样,马克思就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5.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及其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以往的哲学家们由于不了解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革命意义,把实践排除在自己的哲学之外,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通过革命实践去改变世界的主张。他们或者是用抽象的理论去说明和解释他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或者仅仅是用进步的理论去批判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而不是主张通过实践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当作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公开申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要通过革命实践改造世界,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以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改变世界,并不否认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重要性,相反,它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关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论断,对我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在实践中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更要注重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以便引导人们把对世界的科学认识拿去更好地改造世界。

《德意志意识形态》

简答题

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做了哪些具体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并对现实的个人作了相互联

系的两点规定:第一,“现实的个人”不能离开他们的活动,首先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第二,“现实的个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活动和表现自己的。

2.“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里的“存在”指的是什么?

“存在”即是“现实生活过程”,首先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

3.“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这里的“‘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指的是什么?

即18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们把人看成机器,是其活动完全受机械规律制约的生物。拉美特利:人是机器,人体是“许多机械的组合”,甚至思维现象也被归结为物质的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

4.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揭示了这个原理。第一,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物。意识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第二,意识是人们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人们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也就有什么样的意识。第三,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和精神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意识脱离现实,甚至臆造和歪曲现实成为可能。第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5.马克思恩格斯具体考察了“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即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简述这四个因素的基本内容。

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正是在生产活动中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第三,人的生产,即繁衍。这是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第四,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人类的两种生产表现为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从一开始人们之间就有物质联系。

6.为什么说在阶级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占社会上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总是企图掩盖统治思想的阶级本质。他们把统治阶级的思想与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撇开这些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把它们描绘成超阶级的、完全独立的、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并把它们说成是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可见,剥削阶级企图掩盖统治思想,其目的完全是为了掩盖其统治的阶级本质。

论述题(材料分析)

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句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其中主要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任何社会历史理论都有其一定的前提和出发点,即研究和阐述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其实质也就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决定着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倾向。青年黑格尔派从想象出来的东西即“实体”、“自我意识”、“唯一者”出发,费尔巴哈从想象出来的“抽象的人”出发。他们实质上都主张“意识决定生活”及“从意识出发”的观察方法,因而都必然地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巢穴。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则主张“生活决定意识”的基本观点及“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观察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并对现实的个人作了相互联系的两点规定:第一,“现实的个人”不能离开他们的活动,首先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第二,“现实的个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活动和表现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对“现实的个人”做出了科学的论证,为唯物史观确立了现实的前提和出发点,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整个理论体系。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也必须坚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从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

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如何理解这句话?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从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现实的前提”出发,详细地论证了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本质,明确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第一,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物。人们为了生活就要生产,要生产就要有社会交往,而要交往就要需要有语言和意识作为手段或工具。可见,语言或意识,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所以,意识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第二,意识是人们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人们所生产的思想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和交往、以及以之为基础的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或颠倒的。人们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也就有什么样的意识。第三,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和精神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意识脱离现实,甚至臆造和歪曲现实成为可能。第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阶级是

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综上所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论述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产党宣言》

简答题

1、“工人没有祖国”。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的祖国,即资产阶级自己的国家。国家机器作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是资产阶级所有的。工人没有祖国,就是说,工人不掌握国家机器,国家不是工人自己的国家,工人没有自己的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否认工人生活在一个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区域内。他们只是从国家机器掌握在谁手中、国家的主人是谁的角度来考察,说明工人不掌握国家机器,没有自己的国家的事实。“工人没有祖国”论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祖国、民族观念上的根本区别,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欺骗性,点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工人没有祖国”论,正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伟大口号的重要理论根据。

2、在《共产党宣言》中,革命导师从哪些方面论证了无产阶级能够担负起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第一,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第二,无产阶级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第三,无产阶级是最有组织纪律性和团结精神的阶级,大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高度集中养成了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工业的进步,尤其是对资产者的共同斗争,使工人的革命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

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

第一,资产阶级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关系和等级观念,确立了资产阶级价值观。资产阶级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关系,把人们从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中解放出来,第二,资产阶级开辟了一个使社会进入快速变化的时代。第三,资产阶级开辟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第四,资产阶级建立了现代化的大城市。第五,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第六,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的生产力。

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有什么不同?

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始终以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全局利益为重,因此,从实践方面看,共产党是所有工人政党中最坚决、最彻底、最先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看,共产党是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

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材料分析题

1.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分析以下资料:“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的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此段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增长,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行会手工业阶段,行会师傅是封建领主统治下被压迫的等级;在城市是纳税的第三等级。在广场手工业阶段,工场主成为能同贵族相抗衡的势力。当时英国和法国的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便利用工场主同贵族相抗衡。工场主也感到诸侯的封建割据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他们支持国王反对封建割据的贵族。这样,工场主便从被支配的地位变成了能同贵族抗衡的势力,成为封建君主国的主要基础。在机器大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在代议制国家里取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性质,即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所掌握并为其服务的工具。

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在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那么,如何认识这个结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宣言》分析了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本身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历史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又有其极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矛盾日益尖锐。它突出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扩大和加深。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得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这个结论并没有过时。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只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发现并指出资产阶级灭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必然要实现的历史趋势。其次,这一必然趋势的实现,还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但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则是决不会改变的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仍然存在,革命或早或迟总会发生,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趋势决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应当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反杜林论》

简答题

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在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中,就同时并存着三种道德。指出并简要分析这三种道德的性质。

恩格斯指出,在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中,同时并存着封建的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道德,但是,都不是永恒的道德。无产阶级道德由于代表现状的变革和社会的未来,因而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

2、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相互一致”的论断?

恩格斯认为,一般说来,由于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因此,共同的历史背景下的不同道德论必然会有某些共同之处。但是,这些共同的道德因素,不仅在不同的道德论中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终究要发生变化。因此,这决不能证明有所谓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永恒的道德存在。

3、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的论断?

恩格斯认为,平等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关系,代表着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因而总是历史的、具体的,总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抽象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杜林所宣扬的平等观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偏见。

材料分析题

1、恩格斯指出,“仅仅在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提供了三大类同时和并列地起作用的道德论。哪一种是合乎真理的呢?如果就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哪一种也不是;但是,现在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道德,肯定能够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句话出自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一文,说明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恒久不变的道德原则是根本不存在的。恩格斯指出,在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中,就同时并存着封建的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道德,但是,他们都不是永恒的道德。无产阶级道德由于代表现状的变革和社会的未来,因而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

2、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论述了这个问题。恩格斯认为,道德具有历史性与阶级性,

而道德的历史性与阶级性都根源于它对经济基础的绝对依赖性。道德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必然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又总是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也就始终是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反映,根本不存在具有绝对适用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阐明了阶级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3、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如何理解这段话。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论述了这个问题。恩格斯认为,道德具有历史性与阶级性,而道德的历史性与阶级性都根源于它对经济基础的绝对依赖性。道德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必然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又总是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也就始终是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反映,根本不存在具有绝对适用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阐明了阶级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和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怎么办?》

简答题

1.为什么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这是因为,第一,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意识。工联主义指导下的斗争虽然可以暂时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却不能使工人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无法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状况,因而工联主义意识仍然是工人运动自发性的表现。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思想成果,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则只有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才能做到。工人由于受到生活、工作和文化条件的种种限制,不可能掌握广博、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不可能参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建工作。

2.列宁所说的“灌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列宁所讲的“灌输”就是正面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都是由首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组成革命政党,经过大量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革命觉悟,才不断发展起来的。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就不会有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不会有革命斗争的胜利。

3.什么是工联主义意识?

工联主义本身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想,它只是要求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前提下,稍微改善一下工人的处境,即组织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同个别资本家进行斗争,向资产阶级政府争取颁布某些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法律的意识,因而为资产阶级所允许。

材料分析题

1.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个理论是列宁《怎么办?》一文中针对经济派的错误观点提出的。崇拜自发性是经济派的一个基本错误,这是他们否定革命理论作用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针对经济派的错误观点,列宁对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论述了必须从外面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思想。列宁认为,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工人阶级才能产生觉悟性,而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这是因为,第一,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意识。工联主义指导下的斗争虽然可以暂时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却不能使工人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无法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状况,因而工联主义意识仍然是工人运动自发性的表现。要使工人阶级树立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获得彻底解放的革命意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为实现这一使命必须坚持的革命道路,则必须依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灌输。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思想成果,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则只有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才能做到。工人由于受到生活、工作和文化条件的种种限制,不可能掌握广博、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不可能参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建工作。列宁指出,既然工人阶级单靠本身力量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就必须向工人群众进行“灌输”。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为了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保证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也必须对工人运动进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总之,列宁所讲的“灌输”就是正面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就不会有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不会有革命斗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这个论断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个理论是列宁《怎么办?》一文中针对经济派的错误观点提出的。第一,他指出,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工人群众决不能在他们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意识,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奴役。因为工联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改良主义,它只是要求在不出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前提下,稍微改善一下工人的处境,因而为资产阶级所允许。第二,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因此,一个国家的工人运动越是年轻,越是要提醒工人坚决反对自发性的谬论,坚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列宁关于反对自发性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的科学论断,对于我们今天必须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简答题

1、简述毛泽东关于任务与工作方法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阐述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形象生动地阐明了革命任务和工作方法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由此可见,任务与方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任务决定着方法,不同的任务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另一方面,方法又制约着任务,任何任务的完成,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是不成的。因此,我们在一切工作中,首先必须明确任务,同时又要解决方法,坚决抛弃工作方法上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

简答题

1、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对待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论述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内在对待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上,存在着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态度。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教条主义,即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一切从本本出发,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个别词句。这种人往往脱离实际地夸夸其谈。另一种是,一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不注意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单凭热情去工作,把想象当政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的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相结合。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去从它找立场、观点和方法。

2、毛泽东是怎样解释实事求是的含义的?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3、毛泽东是怎样解释学风的含义的?

毛泽东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论知识分子问题》

简答题

1、简述周恩来关于党对知识分子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改善与知识分子关系的具体要求。

周恩来在《论知识分子问题》一文中讲到这个问题。周恩来认为,党应该领导一切,党能够领导一切。第一,党的领导是指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讲话。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但不是说一切事情都要党去管。至于具体业务,党不要干涉。第二,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不是党员个人领导。个人没有权力领导一切,不管是谁。第三,党的领导是指党委领导,党

支部只是起保证监督作用。第四,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书记个人领导。第五,所谓外行领导内行,是讲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不是要外行去干涉业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分析题

1、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关键是解放思想”,如何理解这个论断。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阐述了这个思想。第一,邓小平认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第二,邓小平认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第三,邓小平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高度评价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认为这个问题争论的实质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问题。第四,邓小平认为,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第五,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是坚持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关键。总之,他指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 必修B。必修 C . 选修D 。 选修 3.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 .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 .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 念 5.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6.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 . 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 . 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 .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 教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题及答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课程设计比例,语文( 20%-22% )、数学( 13%-15% )、英( 6%-8%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 7%-9% )、科学、生物、物理、化学( 7%-9% )、体育( 10%-11% )、艺术(9%-11% )、综合实践(6%-8%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10%-12% )、历史、地理( 3%-4% )。 2.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是()、()、()。 3.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5.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6.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7.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8.新课程倡导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9.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二、单项选择题 1.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校本课程) A地方课程 B 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2.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B上课) A 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3.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着名的卡纳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B学校需要家庭支持) A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B学校需要家庭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B教师) A学生 B教师 C校长 D教材 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6.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A充分的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三、多项选择题

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时。(_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程,自小学___.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2.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v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全套)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打“√”,错得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与进展得总与。( 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得就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就是惟一得结论。(√) 3.教师就是既定课程得阐述者与传递者,学生就是既定课程得接受者与吸收者。这就是新课程倡导得教学 观。( x ) 4.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就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得新教材。( 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得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应 用。 (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就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得儿童”,从而促进儿童得发展。( 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就是考试得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x ) 9.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专业发展得重要手段。 (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得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得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总得设计。(x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得评价改革就就是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得改革。( x ) 二、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意得。请把最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得核心目标就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得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得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得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新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得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得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得终极目得就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得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得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得归纳与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得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得发展 B.形成新得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得功能 D.体现最新得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得课程就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得认识,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得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得相同需求与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与学校得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健康与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得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 材( C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得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得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得主要条件就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得眼光审视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得各种问题,对自身得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得答案就是符合题意得,请把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得确立( ABC )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

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A.必修3 3 B。必修1 1 C.选修3 3 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

新课程改革试题

新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及答案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模拟试题(选择、判断)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得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得三维目标就是目标、目标与目标。 3、新课程得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得以、、为中心得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与得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得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得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就是教材编写、与得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得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得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得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得整合,逐步实现得呈现方式、方式与方式得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得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得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得爱好、兴趣与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得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得尖子生 14、新课程得核心理念就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得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得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得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得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得过程,其价值观就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得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得经济利益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就是新一轮得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得核心目得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得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就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就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得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与考试得标准。( ) 20、《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养成健康得审美情趣”得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得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她课程也都应该关注与培养学生得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得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就是新课程对教师得要求了。

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高陌中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B) 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 C.教师成长D.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 教教材B.用教材教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 .充分地传授知识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①④ B.②③C.①②④D. ①②③④ 8、《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 C )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B.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C.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D.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 9、《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是指( B ) A.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B.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D.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含A、B、C 二、填空题 1、《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X)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 答: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 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答: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主任突然走了进来。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1.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新版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侮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 总和。(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 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 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 学观。 (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程。(v ) 5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x ) 8 ?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x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v ) 10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 ) A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 案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 答: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

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答: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精选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 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F 5、目前对教材的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6、过去的备课写教案在新课程中称为教学设计。F 7、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越多越好越新越好。F 8、教学设计实际是一种教师的行为研究。F 9、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T

新课程改革试题

2 0 1 3 年 新 课 程 改 革 试 题 精 选 单项选择题 1. 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 当的 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兴趣 D 、共鸣 2、 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 A 、 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 、 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 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 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 A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 、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 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C 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 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 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A 、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 B 、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D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

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 的 ( ) A 、健康权 B 、名誉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 A 、 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 、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 正的 D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 A. 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 背诵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展开 14.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 知识、技能和方法 B.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技能和情感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等三个层面上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 .课程制度的变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