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者黑中学2016-2017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者黑中学2016-2017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者黑中学2016-2017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者黑中学2016-2017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史学、文学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背景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元文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生对宋词、散文等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通过文学作品透析历史的能力。通过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及采用编年体体裁编写史书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裁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教给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在学习"文化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和教育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

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以此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宋元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杰出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学家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以此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通过对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和情趣,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等。

难点:《资治通鉴》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宋朝为什么词发展的辉煌的原因。

预习提纲:

1、你认为本课我们学习的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本课重点内容是哪些?

四、教学过程

宋元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把我国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社会科学的殿堂,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在中国古代史学界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并称为“二司马”,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引导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的有关知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比较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在编写体例、内容、记述的历史阶段方面有什么异同?《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鉴于司马光和司马迁都对我国古代史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把他们并称为“二司马”。

二、宋词和优秀词人

宋代史学成就巨大,文坛更是百花齐放。宋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是词。词到了宋代获得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坛上一课璀璨的明珠,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词人和词作。根据词作风格的不同,宋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

1.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苏轼

(简介苏轼生平)。苏轼拓展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他着力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开创了一派豪放风格。到了南宋,辛弃疾又把苏轼豪放的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

2.辛弃疾发扬豪放派风格

(简介辛弃疾生平)。辛弃疾是南宋的抗金将领,他在作品中经常表达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和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因此,他的词大多写得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3.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读起来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后来,由于金兵南下,国破夫亡,对她打击很大。她的后期词作往往充满了忧伤之情以及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三、元曲和关汉卿

1.元曲

2.关汉卿和《窦娥冤》

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悲剧《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借窦娥之口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愤怒地鞭挞封建黑暗势力对百姓的欺压,表达了对备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传世的精品,除了他画技高超,善于观察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东京城那样繁荣的景象,张择端能创作出这样真实、精美的作品吗?所以说,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两宋绘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绘画这样的文艺作品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课后思考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关于电击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直流电比交流电危害更大 B、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C、发生心搏骤停时立即行CPR D、可造成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A 【解析】由于交流电有集肤效应,所以危害性比直流电大。 2、下列哪一组是与细菌致病力有关的特殊结构()。 A、芽胞、菌毛 B、荚膜、菌毛 C、荚膜、芽胞 D、菌毛、鞭毛 【答案】B 【解析】荚膜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可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使细菌大量繁殖。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右心房的出口是()。 A、上腔静脉口 B、下腔静脉口 C、右房室口 D、冠状窦口 【答案】C 【解析】右心房的出口是右房室口。 4、你发现餐厅同桌同事突然呛住,满脸通红并剧烈咳嗽,此时你应()。 A、立即用手拍打其背部

B、让患者躺下,给予5个的哈姆立克急救法 C、立即至其背后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法 D、不干扰其咳嗽,静观其变 【答案】D 【解析】咳嗽是机体保护性反应,有助于气管支气管内异物排出。 5、ICU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你坐在护理站远观其心电图监护仪发现有类似心室颤动的波型时,你应该()。 A、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摩并给予电击 B、呼叫求救后,立即给予患者电击 C、马上给予胸前重击 D、快速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及脉搏后,给予适当的处置 【答案】D 【解析】应立即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如自主呼吸、循环停止,应立即心肺复苏并除颤。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 A、工作对象的群体性 B、工作结果的统计性 C、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D、工作目标的社会性 【答案】D 【解析】公共卫生工作特点包括三个方面:①工作对象的群体性,公共卫生关注的核心是群体与群体的健康水平,它是将有效防止疾病发生、促进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层面具体实施,以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②工作结果的统计性,公共卫生针对群体实施干预,如采用预防接种的方式预防传染病,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群体内流行,通过前后统计结果的对比验证其效果。③工作过程的公众性,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公众按照专业指引主动地参与并保持相应的行为模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导致相应的结果发生。故选D。 7、自身免疫是指()。 A、以上选项都不对 B、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不应答 C、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并引起临床症状 D、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效应淋巴细胞 【答案】D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免疫系统只对自身以外的异物抗原发生反应,但由于某些原因对自身构成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教案

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史学、文学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背景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元文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生对宋词、散文等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通过文学作品透析历史的能力。通过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及采用编年体体裁编写史书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裁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教给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在学习"文化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和教育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以此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宋元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杰出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学家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以此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通过对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和情趣,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等。 难点:《资治通鉴》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宋朝为什么词发展的辉煌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宋元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把我国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社会科学的殿堂,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在中国古代史学界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并称为“二司马”,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引导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的有关知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比较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在编写体例、内容、记述的历史阶段方面有什么异同?《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鉴于司马光和司马迁都对我国古代史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把他们并称为“二司马”。

曲靖市师宗县中考语文试卷

曲靖市师宗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1分) 1. (2分) (2019九下·西湖模拟)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淅淅沥沥(1ì)的春雨中,我来到西冷印社、屏(píng)息凝神地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几代篆刻家心无旁鹜的治印精神。 B . 学习需要执着(zhuó)专注的精神,如能摒弃浮燥爆少喧嚣(xiāo)的习气,持之以恒地坚持数年,必将获得丰硕的成果。 C . 女塞腹鼓豪迈粗犷,刚劲(jìng)奔放,没有丝毫的矫(jiāo)揉造作,充分体现陕北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性格。 D . 人们深切缅还闻一多先生,他慷慨陈词、英勇就义的形象是矗(chù)立在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永不坍(tān)塌。 2. (2分)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了数千年,终于开始面对世界,同时,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也日新月异地走向中国。 B . 考试前夕,我班学习委员李军连发了几天高烧,使他痛心疾首,焦急万分。 C . 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些青年歌手面对常识性的综合素质测试题无动于衷,哑口无言,令观众非常遗憾。 D . 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部省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3. (2分)(2017·无棣模拟)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B . 通过与农民接触,使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 C . 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事迹。 D .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4. (2分)(2014·聊城)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 . “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 . 《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 .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教案 主备人:姜燕课型:新课审核: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班级:第学习小组姓名:分数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 2、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赏北宋张 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 代书画家“赵孟頫”。 3、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4、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 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 鉴赏力。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学习难点】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和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导入新课〗《司马光砸缸》故事:据说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 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 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 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 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 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四、巩固小结:(教师讲述)宋元时期创造了继隋唐之后的中华文明史的又一个高峰,是什么因 素促使这一时期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呢?之一:此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繁荣;各民族、各地区 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之二:继承了隋唐文化;之三:吸收了外来文化;之四:各民族人民的聪 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之四: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五、达标检测 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 史教科书类似的是()A《资治通鉴》 B《史记》 C《梦溪笔谈》 D《诗经》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3、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 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4、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5、《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 A.唐都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 C.南宋都城临安 D.元大都 6.作品被誉为"神品"的画家是( ) A.吴道子 B.张择端 C.赵孟甫 D.顾恺之 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苏轼 D.欧阳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1)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 (2)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 (3)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通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3.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解读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提醒学生用表格的方法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知识(从任务、出发时间、结果、成效等方面归纳),让学生学会制表,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二: 教会学生使用顺口溜的形式巧记本课重要知识: 追溯历史两汉期, 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 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 招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示。 知识模块二可以假如这里有一商队要到西方去经商,你带着他们沿丝绸之路的足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知道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吗?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路程他却用了二十多年? 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工具,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国和欧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张骞通西域 自主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第1~2题。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 知识模块二丝绸之路 自主阅读课本P64~65内容,完成第3题。 3.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单选题 北师大版

单选题: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单项选择题 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的一项是() 3.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 的一项是() ..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7.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 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9.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 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曲靖市师宗县中考物理试卷

曲靖市师宗县中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 (2分)(2020·香坊模拟)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B . 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 C .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D . 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3. (2分) (2017八下·邢台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速度快的汽车,它的动能一定大 B . 两个物体,其中高度高的那个物体重力势能大 C . 放在桌上的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 .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动能没有发生变化 4. (2分)(2017·广东) 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B . 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较大 C . 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 D . 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 (2分)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 B . 电阻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C . 电流不变,电阻增大一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2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原因 ( 1 )主要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 )直接原因: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4.过程 ( 1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 4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结果:1644 年4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知识点3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6.满洲兴起 ( 1 )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 )清朝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7.清兵入关 ( 1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2 )李自成战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的皇帝,有的纵情享乐,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有的酷爱木工……其中有一位皇帝,他20年不上朝,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国势日衰。他是( C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B ) A.贫苦农民纷纷起义 B.朝政的混乱 C.土地兼并 D.外戚干政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农业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梦溪笔谈》──沈括 B、《水经注》──徐霞客 C、《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D、《步辇图》──阎立本 【答案】B 【解析】《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因此B项对应不正确。故选B。 2、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 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 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答案】A 【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项是正确的。故选A。 3、医生在给人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毛细淋巴管 【答案】C 【解析】抽血一般从静脉血管抽,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较大,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题干所述血管就是静脉,C项当选。 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过程与方法 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那些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后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 1.图片展示 2.学生读教材“明朝的建立”一目,归纳明朝建立的概况。 3.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目标导学二:明太祖强化皇权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太祖强化皇权”一目,明确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提示:(1)中央组:明太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部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通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3.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解读学习目标,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提醒学生用表格的方法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知识(从任务、出发时间、结果、成效等方面归纳),让学生学会制表,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二: 教会学生使用顺口溜的形式巧记本课重要知识: 追溯历史两汉期, 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 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 招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示。 知识模块二可以假如这里有一商队要到西方去经商,你带着他们沿丝绸之路的足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知道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吗?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路程他却用了二十多年? 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工具,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国和欧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张骞通西域 自主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第1~2题。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出发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结果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互通有无,促进交流 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 知识模块二丝绸之路 自主阅读课本P64~65内容,完成第3题。 3.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目标1.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 一、课前回顾 ※温故知新: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二、预习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⑵目的:①扩大明朝的; ②加强与的联系。 2、概况 ⑴时间:1405—1433年; ⑵次数:先后次; ⑶航海规模(第一次):人多,船艘; ⑷到达范围: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 ⑵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⑶是世界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倭寇:明朝初年,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②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开赴台州抗倭; ③荡平境内的倭寇; ④赴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④戚继光具有卓越的才能。 ⑶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英雄。 二、展现提升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四、梳理巩固:『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五、达标检测 1.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皇帝是()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师宗县矿产资源情况

师宗县矿产资源情况 (一)行政区内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特征 1、自然地理概况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东南部,境内山恋起伏,河流纵横,地形北西高、南东低,由北西向南东呈阶梯状排列,平均海拔1800-1900米。最高点为中部的菌子山海拔2409.7米,最低点为东南部高良坝泥河与南盘江交汇处,海拔737.0米,相对高差1672.7米,东南部南盘江沿岸的高良乡和龙庆乡、五龙乡的部份地区,受南盘江及其支流深切,形成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海拔在737~1500米,面积约929平方公里。中南部为剥蚀、岩溶地区,多为尖山,海拔在1500~2400米,包括龙庆乡、五龙乡的大部分和大同镇的一部分,面积约685平方公里。中西部为丘陵、岩溶盆地,海拔在1680~2000米,包括丹凤镇、彩云镇、葵山镇和竹基乡部份地区,面积约918平方公里。西北部为侵蚀、切割区,大山与小坝子相间,海拔在1900~2300米,面积约255平方公里,主要是雄壁镇,为中低山地貌区。 师宗县地处滇、桂两省(区)结合部,东与罗平县接壤,东南与广西西林县隔江相望,南与文山州丘北县毗邻,西南与红河州泸西县相接,北倚陆良县。地跨东经103°42′—104°34′,北纬24°20′~ 25°00′之间。全县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0%左右,耕地面积6.5万公顷,林地面积11.7万公顷,辖区有4镇(雄壁镇、丹凤镇、葵山镇、彩云镇)4乡(竹基乡、

五龙乡、龙庆乡、高良乡),109个村(社区)民委员会,总人口39.61万人,非农业人口3.96万人,占总人口的10%。 2、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师宗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及分布较少的铁、锑、铜、钼、汞、锰、辰砂、石膏、石灰石、陶瓷土、砷、钴等。其中尤以煤和石灰石储量丰富,质地优良。 煤炭已探明储量6.3亿吨,以低灰、低硫、发热量高而著称,质量居全省之首。煤矿资源分布于雄壁镇雨柱村—大舍村一带,在丹凤镇、竹基乡、葵山镇也有零星分布;铁、铜、钼、金矿等主要分布于高良乡一带;石灰石资源在境内大面积分布,仅白马山一带,出露长度、宽度均大于1000米,矿体厚度160米,储量达2.7亿吨。境内石灰岩矿分布广泛,资源储量较大。其余矿种的储量也较丰富,但勘查程度较低。 (二)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师宗县现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是师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铁、铜、钼、金矿分布零星,规模较小;采石、采砂用石灰岩矿及粘土矿分布广,开采规模小,主要为城市建设提供建筑用料。 1、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1)、煤炭资源勘查及开发现状 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始于1957年10月,先后有云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队、第十地质队、煤田地质一四三队、地矿局地质一大队、

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豆丁网友(洪枫)倾情为您奉献,QQ:332985688,个人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eb2231652.html,/chess95660 第一章基本概况 师宗县地处滇桂两省交界,位于云南省东南边陲,曲靖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3°42′至104°34′,北纬24°20′至25°00′之间。东与罗平县接壤,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江相望,南与邱北县相邻,西南与泸西县交界,北同陆良县毗连。县城丹凤镇距云南省会昆明市198公里,至曲靖市130公里。 境内由东至西最长横距9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6公里。全县总面积2782.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90%,坝区面积约占10%。总耕地面积35.0295万亩。 师宗的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平均海拔1800-1900米,最高为菌子山,海拔2409.7米,最低为东南河谷的坝子737米,县城驻地丹凤镇中心海拔1852米。 根据地形差异和地质营力作用的不同,师宗可分为四个小的地貌单元:(1)西北侵蚀切割中丘原地貌,山顶平缓,地形高差不大,山坡呈“凸”形,河谷呈“V”形;(2)中部岩溶地貌,山岭和溶蚀、断陷和盆地相互镶嵌组成山坝相间地貌,规划区即位于此处,主要特点是丘陵地形起伏,小型坝子杂布其间,孤峰和掩埋式峰林拔地而起,景象十分壮观。该区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较丰富,且水位浅,利用方便,是师宗县农作物的主产区;(3)东南部剥蚀溶蚀地貌,山势崛起,错落崎岖,山顶一般仍较平缓,而山坡则凸凹不平,坡度较大,大部分地区灰岩裸露,溶洞、竖井、石林、石芽遍布,地表严重缺水。(4)南部深切河谷地貌,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沟谷多呈“V”字形,南盘江流经该地区,河流两岸形成宽窄不等的阶梯,或冲积堆积物。 师宗境内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13.8℃。极端最高气温32.6℃,极端最低气温-15℃。年平均日照1793.4小时,霜期1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西部优美风景导入: 师:看到黄沙万里的大漠,优美的吐鲁番,神秘的天池,此时此刻,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这块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呢?在古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自主预习】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1) 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 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 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 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老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结合课件及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讨论上述问题,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高良乡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高良乡民族中学高三化学 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和NO):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 C.硝酸的浓度为4mol/L D.④中V=6720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实验反应①②有金属剩余,此时铁元素以Fe2+的形式存在,②在①的基础上反应,在加入100ml的硝酸,消耗金属的质量为18-9.6=8.4g,产生的气体体积为4480-2240=2240mL,即0.1mol,根据3M+8HNO3=3M(NO3)2+2NO↑+4H2O,此时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为3×0.1/2mol=0.15mol,M的摩尔质量为8.4/0.15g·mol-1=56g·mol-1,①②之间消耗的铁,即反应①消耗的是铁,故说法正确;B、根据选项A的分析,消耗100mL的硝酸,消耗8.4g的铁,因此一份合金的质量为26.4g,即原混合物总质量为4×26.4g=105.6g,故说法正确;C、根据A选项,消耗的硝酸物质的量为8×0.1/2mol=0.4mol,则硝酸的浓度为0.4/100×10-3mol·L-1=4mol·L-1,故说法正确;D、 ③在②的基础上100mL稀硝酸消耗9.6g的金属,产生(6720-4480)mL=2240mL,即 0.1molNO,按照反应方程式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15mol,M的摩尔质量为9.6/0.15g·mol-1=64g·mol-1,从上述分析,反应②只消耗的是Fe,铜没有参加反应,此时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其物质的量为4480×10-3×3/(22.4×2)mol=0.3mol,反应④是在③的基础之上,增加100mL硝酸,把Fe2+氧化成Fe3+,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清朝)之间的复杂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 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行政复议在审理的过程中,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 A、3 B、7 C、10 D、12 【答案】B 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答案】D 3、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B 4、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D、说唱绘画 【答案】C

5、阅读、写作、运算、试验等属于()。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答案】A 6、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 B、反复细心的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 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答案】D 7、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不包括哪一项()。 A、执着的事业心 B、自信自尊 C、意志坚强 D、敏感多疑 【答案】D 8、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A、丹麦 B、英国 C、瑞典 D、美国 【答案】D 9、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答案】D 10、角色游戏属于()。 A、创造性游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