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车制动

行车制动

行车制动
行车制动

行车制动,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踩下制动踏板,而将车速降下来的动作

驻车制动,就是车辆停止下来后,拉起手刹车,使得车辆在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之后仍然不能移动的制动方式。就是拉手刹,为了停车后不溜车用的。这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使用的。除非你想学头文字D的漂移,呵呵

发动机制动,指抬起油门踏板,但不脱离开发动机,利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压缩阻力,内摩擦力和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制动作用。下坡时要尽量采用这种制动,减少使用行车制动,避免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具体操作时, 很简单,只需要将档位挂入比正常低一档位,然后抬起离合就可以了,发动机的怠速要低于转速,车速自然就降下来了!

利用发动机制动是指抬起油门踏板,但不脱离开发动机,利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压缩阻力,内摩擦力和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制动作用。

发动机制动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由于差速器的作用,可将制动力矩平均地分配在左右车轮上,减少侧滑、甩尾的可能性;

二是有效地减少脚制动的使用频率,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

三是车速始终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及时降速或停车,确保行车安全。

操作指导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该怎样合理利用发动机制动呢?

1、在渣油路面、泥泞冰雪路面等滑溜路面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发动机制动,灵活地运用驻车制动,尽量减少脚制动。如果使用脚制动,最好用间歇制动,且不可一脚踩死,以防侧滑。

2、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面时,必须利用发动机制动,结合间歇制动来控制车速。由于长时间使用制动器会影响制动效能,甚至失

去制动作用。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停车休息,待制动毂和制动蹄

片冷却后再继续行驶。

3、利用发动机制动时,需根据路况和车辆负荷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挡

位,并根据车速大小给以适当的车轮制动。挡位太低,车速太慢;挡位太

高,车轮制动器作用太频繁。

4、如果发动机上没有特殊装置,在利用发动机制动时,不应熄火。

否则,被吸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气中的汽油可能凝结在汽缸壁上稀释机油,

影响其润滑效能,加速发动机磨损;此外,一部分汽油还可能凝结在排气

管和消声器中,在重新点火时会引起“放炮”现象。

其他信息

发动机制动就是拖档走,挂着档不给油,发动机对车没有牵引力。相反由于车轮转动带动了发动机,发动机对车有一个反作用的阻力,档位越

高发动机对车的作用越小,反之越大。

先说说车速的降低我们就要相应的降挡才能有效的发动机制动,这里新手特别要注意,就是换挡的时候容易发生事故。再说发动机制动刹车灯

不会点亮对后车没有提示更易发生事故。

在说说发动机制动是不是保护发动机省油呢,发动机制动就是车轮克服发动机阻力的制动,发动机只要运转都会磨损费油就不存在什么保护发

动机和省油了。不过发动机制动倒是可以增加刹车片的寿命。

当然不能说发动机制动就没有用了,在长距离的下坡路段为了减速采用这种制动是最好的方式。不过这些都要建立在你能熟练的应用发动机制

动的基础之上。

巧用发动机制动避免打滑

刹车系统失灵经常导致悲惨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山区的长下坡路段或者湿滑路段。假如我们掌握利用发动机制动的技巧,多在平时开车过程中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这甚至可以成为救命的一招。

下长坡选择低挡制动

在下长坡、陡坡时,不可一直踩着制动踏板控制车速,建议通过选择低挡位而获得发动机制动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制动摩擦片因长期制动摩擦生热而失效。对于自动挡车辆,在下坡时应当从D挡换到2挡或L挡,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制动力控制车速。

前方红灯降挡制动

在利用发动机制动性能方面还需多实践。其实,我们在市区行驶时也有很多利用发动机制动的机会,可以多多练习。比如,在看到前方红灯信号时,我们可以提前松开油门踏板,让车辆以惯性滑行的同时将挡位拨至3挡(自动挡);如果是手动挡车,在不挂空挡的状态下让车辆滑行。

发动机制动有时可避免打滑

平时驾驶时,只要路况许可,有机会时可以练习降低一级挡驾驶,发动机制动性能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是保护自己的最后一招。

脚踩刹车的制动是直接作用在车轮上,因此是要停止车轮的转动。尽管车辆都配置了ABS 系统,但ABS的反应速度或者工作状态未必都可以满足当时减速、刹车所需,而如果这时的路面摩擦系数(如雨天的湿滑路面)比较低的话,有可能导致车辆打滑失控。

因此,在容易打滑的路段,在渣油路面、泥泞冰雪路面等路面,我们应尽可能地利用发动机制动。我们可以降低一个挡位驾驶车辆,因为发动机制动是通过发动机内部产生制动力作用,不易产生车轮抱死的打滑现象。

如果使用脚制动,最好用间歇制动,且不可一脚踩死,以防侧滑。

提升机制动系统计算

提升机制动系统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提升机制动系统的验算 一、副井最大静张力、静张力差的验算: 副井技术参数: 绞车型号:2JK —20 罐笼自重:3450kg 一次提物载重量:6332kg 提人重量:1275kg 提升高度:540m 每米绳重m 最大静张力:17000kg 最大静张力差:11500kg 变位质量:64228(kg s2/m ) 楔形连接器:227 kg 盘形制动器型号:TS-215(闸瓦面积749cm 2,摩擦半径1.7m ,油缸作用面积138cm 2,液压缸直径15.4cm,活塞杆直径7.0cm ,一个油缸产生的最大正压力6300kg )。 液压站型号:GE131B 型(制动油最大压力,最大输油量:9L/min,油箱储油量:500L ,允许最高油温:65℃)。 1、最大静张力的验算: PH Q Q Q F Z j +++=21m ax = 718+2448+3450+227+3569 =10413kg<18000kg 式中: Q 1—矿车重量 Q 2—碴重量 Q Z —罐笼自重(包括楔形连接器) P — 钢丝绳自重 H — 提升高度

通过计算,提升机最大静张力10413kg 小于提升机允许的最大静张力18000kg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程》第382条规定要求。 2、最大静张力差的验算: PH Q Q F c ++=21m ax =3166+3443 =6609kg 〈12500kg 式中:Q 1—矿车重量, kg Q 2—碴重量, kg 通过计算,提升机最大静张力差6609kg ,小于提升机允许的12500kg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2条规定要求。 二、安全制动力矩的验算: 1、安全制动力矩: 式中: M Z —安全制动力矩 μ — 闸瓦与制动盘摩擦系数, R m — 摩擦半径,1.7m n — 制动闸副数,8副 N — 制动盘正压力 N=)/(C K F n l +?- K — 碟形弹簧刚度,4100kg/mm ?— 闸瓦最大间隙,2mm n l — 一组碟形弹簧片数,8片 C — 制动器各运动部分的阻力,

详解四大驻车制动装置

现代汽车对于电子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驾校教练口中的“踩刹车、踩离合、脱空档、拉手刹”等等一些列各种组合与连续的动作,在高科技的参与下简化为了踩刹车和踩油门。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由自动变速器负责简化,剩下的就是小编今天要讲的刹车系统中的手刹、P 挡、电子手刹与自动驻车,来看看它们有啥区别? ●传统手刹 其实我们通常说的手刹专业称呼应该叫驻车制动器。与行车制动器(我们常说的脚刹)有所不同,从名字就能分辨出来,行车制动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短时间制动使车辆停稳或者减速的,而驻车制动是在车辆停稳后用于稳定车辆,避免车辆在斜坡路面停车时由于溜车造成事故。 工作原理及结构 手刹属于辅助制动系统,主要借助人力,一般在停车的时候,为了防止车辆自行溜车而设立的。手刹(驻车制动器)主要由制动杆,拉线,制动机构以及回位弹簧组成。是用来锁死传动轴从而使驱动轮锁死的,有些是锁死两只后轮。对于制动杆,其实就利用了杠杆原理,拉到固定位置通过锁止牙进行锁止。 而另一种是在变速器的后方,传动轴的前方,这种又叫做中央驻车制动器。制动原理大体相似,只是安装部位不同。 现在大多数乘用车都是采用四轮盘式制动器,其制动机构就集成在后轮的盘式制动器上。有些超级跑车的后制动盘上有两个卡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 如何使用手刹? 进行驻车制动时,踩下行车制动踏板,向上全部拉出驻车制动杆。欲松开驻车制动,同样踩下制动器踏板,将驻车制动杆向上稍微提起,用拇指按下手柄端上的按钮,然后将驻车制动杆放低到最低的位置。 优缺点 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位弹簧。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回复原长。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手刹拉线也同样会产生相应变形会变长。任何零件在长期、频繁使用时,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现象。 不过这种手刹相对于后面要说到的几种驻车制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 小结:传统的手刹驻车制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还有很大一

大铁路货车制动装置

大铁路货车制动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 车辆制动装置包括三个部分,即制动机(空气制动部分)基础制动装置和人力制动机,这三部分有机的组成车辆制动装置的整体。 基础制动装置是指从制动缸活塞推杆到闸瓦之间所使用的一系列杠杆、拉杆、制动梁、吊杆等各种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装置。 它的用途是把作用在制动缸活塞上的压缩空气推力增大适当倍数以后,平均的传递给各块闸瓦,使其变为压紧车轮的机械力,阻止车轮转动而产生制动作用。因此,可以把基础制动装置的用途归结为: 1、制动缸所产生的推力至各个闸瓦; 2、推力增大一定的倍数; 3、各闸瓦有较一致的闸瓦压力。 一、基础制动装置的形式: 基础制动装置的形式:按设置在每个车轮上的闸瓦块数及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侧闸瓦式、双侧闸瓦式、多闸瓦式和盘形制动装置等。新型提速车辆按制动梁下拉杆安装的形式,又可分为中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和下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 制动梁下拉杆从摇枕侧壁椭圆孔穿过,将两个制动梁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称为中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制动梁下拉杆从摇枕下方通过,将两个制动梁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称为下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新型提速车辆多数采用中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 (一)单侧闸瓦式:

单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简称单式闸瓦,也称单侧制动。即只在车轮一侧设有闸瓦的制动方式,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货车都采用这种形式。 单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的组成:由组合式制动梁、中拉杆、固定杠杆、游动杠杆、新型高摩合成闸瓦、固定支点、移动杠杆组成。 货车制动机结构示意图

单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简单,节约材料,便于检查和修理。但制动时,车轮只受一侧的闸瓦压力作用。使轴箱或滚动轴承的附属配件承载鞍偏斜,易形成偏磨,引起热轴现象的产生。此外由于制动力受闸瓦面积和闸瓦承受压力的限制,制动力的提高也受到限制。若闸瓦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过大,轮瓦摩擦系数下降,影响制动效果。不仅会加剧闸瓦的磨耗,而且还会磨耗闸瓦托,使制动力衰减,影响行车安全。 (二)双侧闸瓦式 双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简称双闸瓦式或复式闸瓦,也称双侧制动,即在车轮两侧均有闸瓦的制动方式。 复式闸瓦结构示意图 一般客车和特种货车的基础制动装置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双侧制动装置,在车轮两侧都装有闸瓦,所以闸瓦的摩擦面积比单闸瓦式增加一倍。闸瓦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较小,这不但能提高闸瓦的摩擦系

汽车行车制动器

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 摘要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动器的设计也成为车辆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在车辆设计阶段需要在制动试验台上对路试制动情况进行模拟,本文主要对制动试验台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对于问题一,通过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将汽车平动时具有的动能等效地转化为试验台上飞轮和主轴等机构转动时具有的转动动能,求得等效的转动惯量为2v 52m kg J ?=。 对于问题二,根据刚体转动知识利用推导出的转动惯量公式:() 42412 1 r r h J -=πρ,求得3个飞轮的转动惯量,进而可以组合出8种机械惯量。 由电动机补偿惯量的范围及问题1等效的转动惯量,可以计算出需要电动机补偿 的惯量为122kg m ?,或-182kg m ?,考虑节能时,取补偿惯量为122kg m ?。 对于问题三,题目中假设制动减速度为常数,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的转动定 律dt d J M ω=,再结合电流和力矩的正比关系,求得的的驱动电流k I =dt d J ω , A I 1751=和A I 2622-=。 对于问题四,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评价:1.将时间离散化,2.总能量误 差法。都是分别求出理论减少能量和实际减少能量,然后算出误差分别为为:5.58﹪和5.63﹪ 对于问题五,是在问题三模型的基础上,给出根据前一个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或瞬时扭矩,设计本时间段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计算出前一个时间段的能量误差,得到本时间段的补充电流,从而本时间段的电流 .)(101k k M J J J k t I -=+ 对于问题六,由于电流对电动机的扭矩进行控制的过程可以看成是有控制地对主轴施加电能量的过程,基于能量误差最小化的原则,采用逐步能量补差法,得到控制电流I 的方法。 关键词:刚体转动惯量 转动定律 逐步能量补差法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分解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 根据AA车型整车开发计划,AA车型制动系统在参考BB轿车底盘制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开发设计,管路重新设计。本计算是以选配C发动机为基础。 AA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制动器分别为前通风盘式制动器和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盘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因AA车型与参考样车BB的整车参数接近,制动系统采用了BB样车制动系统,因此,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 设计要符合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中的踏板力要求≤500N,驻车制动停驻角度为20%(1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

表2 零部件主要参数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工况受力简图由图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1(N):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G(N):汽车重力;b(m):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kg):汽车质量;hg(m):汽车质心高度;L(m):轴距;(m/s2):汽车减速度。 对前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2(N):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a(m):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 2.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 在附着系数为ψ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步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汽车的地面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Fm1、Fm2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车辆制动装置复习题及答案

制动作业答案 一、填空 1.我国目前铁路客车电空制动机主要型式为104型和?F8型。 2.我国目前铁路货车空气制动机型式为GK型、103型和120型。 3.我国目前铁路客车空气制动机型式为LN型、104型 4.摩擦制动作用产生的要素为闸瓦、车轮、钢轨。 5.103及104型分配阀结构原理是两种压力机构间接作用式。 6.103及104型分配阀限孔IV ,防止紧急室过充气。 7.103及104型分配阀制动第二段局部减压局减阀关闭压力为50至70 kPa。 8.103及104型分配阀由主阀、紧急阀、中间体三部分组成。 9.103及104型分配阀的紧急阀上的限孔有??III?、??IV??、??V??。 10.我国货车列车管定压一般为?500? kPa,客车一般为?600? kPa。 11.103及104型分配阀中间体上的三个空腔分别是?局减室?、?容积室?、?紧急室。 12.120型控制阀半自动缓解阀由?活塞部?和?手柄部?两部分组成。 13.120型空气控制阀的结构原理是两种压力机构直接作用式。 14.120型空气控制阀配套254mm直径制动缸,使用高摩合成闸瓦。 15.配套254mm直径制动缸使用时,120型空气控制阀在相应的孔路上加装??缩孔堵??。 16.为防止装错103及104型分配阀,120型空气控制阀在中间体主阀安装面上设有?防误装销钉?。 17.单车制动机试验在漏泻试验时,手吧?IV?位减压40kPa转保压位,要求制动管1min压力下降量不超过??10? kPa。 18.120型控制阀为提高?紧急制动灵敏度??,在紧急阀部增设了先导阀。 19.120型分配阀主阀由作用部、?减速部?、?紧急二段阀?、?局减阀?、?加速缓解阀?五部分组成。 20.F8阀转换盖板切断通路时,可形成阶段缓解作用。 21. F8型分配阀的限压阀的作用是限制制动缸的最高压力。 22. 列车在换挂机车后应进行列车制动性能的简略试验。 23.列车制动试验只用到自动制动阀的缓解位、?运转位?位、??保压??位、?常用制动?位等四个作用位。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

制动器的计算分析 整车参数 2、制动器的计算分析 2.1前制动器制动力 前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 F1=2*A c*L/a*BF*?*R/R e*P 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F1=3255kgf

以上各式中:A c—气室有效面积 L—调整臂长度 a—凸轮基圆直径 BF—制动器效能因数 R—制动鼓半径 R e—车轮滚动半径 ?—制动系效率 P—工作压力 2.2后制动器制动力 后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 F2=2*A c*L/a*BF*?*R/R e*P 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 F2 =3467kgf

2.3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 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是地面能够提供给车轮的最大制动力,正常情况下制动气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是判断整车制动力是否足够的一个标准。地面附着力除了与整车参数有关之外,还与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在正常的沥青路面上制动时,附着系数?值一般在0.5~0.8之间,我们现在按照路面附着系数为0.7来计算前后地面附着力:F?前=G满1×?+G×? 2 =2200×0.7+6000×× =2002kgf F?后=G满2×?-G×? 2 3800×0.7-6000×× = =1487kgf

因为前面计算的前后制动器最大制动力分别为 F1=3255kgf F2=3467kgf 3、制动器热容量、比摩擦力的计算分析 3.1单个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的计算分析 前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1=2×πR1××L1= 式中(L1=100mm摩擦片的宽度 w1=110°) 后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2=2×πR2××L2= 式中(L2=100m m 摩擦片的宽度w2=) 比能量耗散率 e1=β= e2=β= 上式中:G—满载汽车总质量 V1—制动初速度,计算时取V1=18m/s β—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 t—制动时间,计算时取t=3.06s 鼓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以不大于1.8W/mm2为宜,故该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满足要求。 3.2单个制动器的比摩擦力计算分析 计算时取制动减速度j=0.6g

车辆制动系的相关规定

车辆制动系的相关规定 1 制动系 1.1 基本要求 1.1.1 机动车应设置足以使其减速、停车和驻车的制动系统或装置,且行车制动的控制装置与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置应相互独立。 1.1.2 制动系统的机构和装置应经久耐用,不得因振动或冲击而损坏。 1.1.3 制动踏板(包括教练车的副制动踏板)及其支架、制动主缸及其活塞、制动总阀、制动气室、轮缸及其活塞、制动臂及凸轮轴总成之间的连接杆件等零部件应易于维修。 1.1.4 制动系统的各种杆件不得与其他部件在相对位移中发生干涉、摩擦,以防杆件变形、损坏。 1.1.5 制动管路应为专用的耐腐蚀的高压管路,安装应保证具有良好的连续功能、足够的长度和柔性,以适应与之相连接的零件所需要的正常运动,而不致造成损坏;制动管路应有适当的安全防护,以避免擦伤、缠绕或其他机械损伤,同时应避免安装在可能与机动车排气管或任何高温源接触的地方。制动软管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且不应有老化、开裂、被压扁等现象。其他气动装置在出现故障时不得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1.1.6 汽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两轴汽车应小于等于0.80 s,对三轴及三轴以上汽车应小于等于1.2 s。 1.1.7 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得有自行制动现象,但属于设计和制造上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除外。当挂车(由轮式拖拉机牵引的装载质量3 000kg以下的挂车除外)与牵引车意外脱离后,挂车应能自行制动,牵引车的制动仍应有效。 1.2 行车制动 1.2.1 机动车(总质量小于等于750kg的挂车除外)应具有完好的行车制动系,其中汽车(三轮汽车除外)的行车制动应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 1.2.2 行车制动应保证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能控制机动车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行车制动应是可控制的,且除残疾人专用汽车外,应保证驾驶人在其座位上双手无须离开方向盘(或方向把)就能实现制动。 1.2.3 行车制动应作用在机动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运输机组及总质量不大于750kg的挂车除外)的所有车轮上。 1.2.4 行车制动的制动力应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 1.2.5 机动车(边三轮摩托车除外)行车制动的制动力应在同一车轴左右轮之间相对机动车纵向中心平面合理分配。 1.2.6 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除外)、挂车(总质量不大于750kg 的挂车除外)的所有车轮应装备制动器。其中,所有专用校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的前轮及车长大于9m的其他客车的前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 1.2.7 制动器应有磨损补偿装置。制动器磨损后,制动间隙应易于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装置来补偿。制动控制装置及其部件以及制动器总成应具备一定的储备行程,当制动器发热或制动衬片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不必立即作调整的情况下,仍应保持有效的制动。 1.2.8 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应与该车型的技术要求一致。 1.2.9 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效能时的踏板力或手握力应小于等于: ——乘用车和正三轮摩托车500N ;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黄键李薇辜振宇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驻车制动设计 1前言 驻车制动装置是使汽车在路面(包括斜坡)上停驻时,为防止车辆滑行,以及汽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用以防止车辆后退的装置。驻车制动装置有别于行车制动装置,它们各自有相互独立的操纵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常采用手操纵机构,所以通常又称为手制动,但驻车制动装置既可以是手操纵也可以是脚操纵。一般小汽车和轻型卡车采用手操纵机构,而大型车辆则采用脚操纵的驻车制动踏板机构。本文主要介绍手操纵的驻车制动装置。 2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驻车制动装置包括驻车制动器和驻车驱动机构两 部分。驻车制动器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制动传动轴的中央制动器,另一种是与行车制动器共用 的车轮制动器,目前,多采用作用于后轮的驻车机构。 驻车驱动机构因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机 械式的驱动机构,但究竟是采用中央制动器驻车还是采 用车轮制动器驻车,其驻车驱动机构有所不同,而不管 是哪一种的驻车类型,制动器都有鼓式和盘式之分,所 以,驻车驱动机构还有所差异。 图1为采用盘式中央制动器的驻车制动装置, 在鼓式制动器中利用行车制动器作手制动器使用时,如 图3,一般是在它的后制动蹄上通过固定销装有一个制 动蹄杠杆,在这个杠杆的中间通过一根制动蹄推杆同前 制动蹄连接。驻车制动时,拉紧或摆动手制动操纵杆, 经一系列杠杆和拉绳传动,将驻车制动杠杆的下端向前 拉,使之绕固定销转动,其中间支点推动制动推杆左移,将前制动蹄推向制动鼓。当前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之后,推杆停止移动,此时制动杠杆 绕中间支点继续转动,于是制动杠杆的上 端向右移动,使后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 从而产生驻车制动作用。 对于带有驻车驱动的盘式车轮制动 器,如图4,驻车时是通过驻车拉索的拉 动使位于制动钳体内的指销推动辅助活塞 移动,辅助活塞进而顶住活塞移动,先使 活塞一侧的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接着, 此反作用力则推动制动钳体连同另一侧的 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从而产生驻车制动 作用。 3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3.1 结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其实应在行车制动系设计时加以考虑,首先应选择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轿车上一般

制动系统设计流程

制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1.设计依据和原则 1.1 根据况、使用条件及用户群体等)确定制动系统的总体方案,为系统各零部件的选型提供产品信函(或项目描述书)所描述的整车的使用情况(含道路状依据; 包括:制动形式、制动器形式、制动总、分泵(阀)形式等。 1.2 根据车型提供的整车参数,结合各项强制法规的要求,初步分析各所选制动零部件与整车匹配的合理性; 所需参数:质心距前轴a、质心高hg、总质量Ga、前轴负荷G1、前轴质量分配%、后轴负荷G2、后轴质量分配等。 1.3 根据强制法规的要求,制定试验方案进一步验证整车制动系统匹配和各制动元件选型的合理性。 2.设计方案初步规划 2.1 各主要零部件的选型及相关注意事项: 2.1.1 制动器总成 2.1.1.1 通过对所开发车型与已开发同类车型(或标杆车)的比较,初步确定系统各零部件的型式、结构和相关参数,而单纯从整车对制动力的需求方面来说,制动器的制动力越大越好,但由于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与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制动器直径、制动器的分泵直径、制动器摩擦副的相对摩擦系数、制动管路压力等等因素有关,故在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2 制动器结构型式的选型原则:根据整车档次、使用地区、用户群体等确定制动器的结构型式;

2.1.1.3 制动器直径的选型原则:由于制动器的直径与轮辋直径有关,在选型时应根据整车布置及轮辋的要求,考虑制动鼓的散热问题,一般制动鼓与轮辋的间隙应不小于10mm,否则会导致制动器散热不良,引起制动鼓早期龟裂、制动衬片烧结、炭化,大大降低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另外,制动器与轮辋的间隙太小,制动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也将大量传导至轮辋上,对轮胎不利。 2.1.1.4 制动器衬片摩擦系数的确定:由于制动器衬片的摩擦系数是决定制动器制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型、同规格的制动器中,制动衬片的摩擦系数越高,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越大,但对于不同结构的制动器来说,并不是摩擦系数越高越好,摩擦系数太高对制动鼓(或盘)的磨损也越大,且对于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摩擦系数越高,制动过程越粗暴,对制动底板、制动蹄铁、制动鼓的刚性要求越高,否则在制动过程中越易产生制动器颤动、整车发抖的现象,故对于摩擦系数的选取根据本人的经验建议: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的取0.38左右,其它结构型式的制动器取0.45~0.5左右,盘式制动器取0.35左右。 2.1.1.5 制动器分泵直径的选型和确定:在上述参数选定以后,根据整车所需的各轴制动力来确定制动器分泵的直径。对于单个制动器而言,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与制动分泵活塞的有效面积(直径的平方——液压制动器)成正比,在选取过程中应兼顾国家标准规格和社会成熟资源,液压制动器的分泵直径最大不超过32mm。

车辆制动装置复习资料

车辆制动装置复习资料

车辆制动装置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制动作用:人为地施加于运动物体一外力, 使其减速(含防止其加速)或停止运动;或 施加于静止物体,保持其静止状态。这种作 用被称为制动作用。实现制动作用的力称为 制动力。 2.车辆制动装置:装于车辆能实现制动作用和 缓解作用的装置称为车辆制动装置。包括:空气制动机、人力制动机、基础制动装置。 3.列车制动装置:列车上能实现制动作用和缓 解作用的装置称为列车制动装置,也称为列 车制动机。列车制动机由机车制动装置与所 牵引的所有的车辆制动装置组合而成。 4.制动距离:从机车的自动制动阀置于制动位 起,到列车停车,列车所走过的距离称为制 动距离。制动距离越短,列车的安全系数就 愈大。 5.制动波和制动波速:列车制动作用的产生一 般是有机车制动机产生制动作用起,沿列车 纵向由前及后车辆制动机逐一产生制动作 用。我们称制动作用沿列车长度方向的传播

1.作为制动动力来源,以制动主管的空气压力 变化来控制分配阀(三通阀或控制阀)产生动作,实现制动和缓解作用的装置。 2.客车空气制动机:LN型空气制动机(有较 大的附加风缸)、104型空气制动机(增设了压力风缸)、104型电空制动机、F8型电空制动机。 3.104型空气制动机组成:104型分配阀、压 力凤缸(11L)、副风缸、制动缸、截断塞门、远心集尘器、制动缸排气塞门和制动管等。 4.104型分配阀组成:中间体、主阀、紧急阀 中间体分别于副风缸、制动缸、压力风缸、制动管相连。 5.104型空气制动机作用原理: 图三(画图题) 6.货车空气制动机:GK型空气制动机、103 型空气制动机、120型空气制动机(设置了加速缓解阀和加速缓解风缸)。 7.120型空气制动机组成:制动管、制动支管、 截断塞门、远心集尘器组合装备、120型控制阀、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制动缸、空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录 1 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系统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系统结构及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设计原理及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输入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整车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制动器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驻车手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计算及验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理想制动力分配与实际制动力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附着系数、制动强度及附着系数利用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路压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制动效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制动踏板及传动装置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驻车制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衬片磨损特性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制动踏板与地毯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详解 众所周知,当我们踩下制动踏板时,汽车会减速直到停车。但这个工作是怎么样完成的?你腿部的力量是怎么样传递到车轮的?这个力量是怎么样被扩大以至能让一台笨重的汽车停下来? 首先我们把制动系统分成6部分,从踏板到车轮依次解释每部分的工作原理,在了解汽车制动原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理论,附加部分包括制动系统的基本操作方式。 基本的制动原理 当你踩下制动踏板时,机构会通过液压把你脚上的力量传递给车轮。但实际上要想让车停下来必须要一个很大的力量,这要比人腿的力量大很多。所以制动系统必须能够放大腿部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办法: 1、杠杆作用 2、利用帕斯卡定律,用液力放大 制动系统把力量传递给车轮,给车轮一个摩擦力,然后车轮也相应的给地面一个摩擦力。在我们讨论制动系统构成原理之前,让我们了解三个原理: 杠杆作用、液压作用、摩擦力作用 杠杆作用

制动踏板能够利用杠杆作用放大人腿部的力量,然后把这个力量传递给液压系统。 如上图,在杠杆的左边施加一个力F,杠杆左边的长度(2X)是右边(X)的两倍。因此在杠杆右端可以得到左端两倍的力2F,但是它的行程Y只有左端行程2Y的一半。 液压系统 其实任何液压系统背后的基本原理都很简单:作用在一点的力被不能压缩的液体传递到另一点,这种液体通常是油。绝大多数制动系统也在此中放大制动力量。下图是最简单的液压系统: 如图:两个活塞(红色)装在充满油(蓝色)的玻璃圆桶中,之间由一个充满油的导管连接,如果你施一个向下的力给其中一个活塞(图中左边的活塞)那么这个力可以通过管道内的液压油传送到第二个活塞。由于油不能被压缩,所以这种方式传递力矩的效率非常高,几乎100%的力传递给了第二个活塞。液压传力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以任何长度,或者曲折成

基于MATLAB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

基于MAT LAB 的汽车制动系统 3 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 孙益民(上汽汽车工程研究院 【摘要】根据整车制动系统开发需要, 利用MAT LAB 平台开发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仿真软件。 该软件用户界面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可有效缩短开发时间, 提高设计效率。并以上汽赛宝车为例, 对该软件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主题词】制动系汽车设计 统分成两个小闭环系统, 使设计人员更加容易把 1引言 制动性能是衡量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主要指标。如何在较短的开发周期内设计性能良好的制动系统一直是各汽车公司争相解决的课题。 本文拟根据公司产品开发工作需要, 利用现有MA T LAB 软件平台, 建立一套面向设计工程师, 易于调试的制动开发系统, 实现良好的人机互动, 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握各参数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使调试更具针对性。 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3软件开发

与图1所示的制动系统方案设计流程对应, 软件开发也按照整车参数输入、预演及主要参数确定, 其他参数确定和生成方案报告4个步骤实现。3. 1车辆参数输入 根据整车产品的定位、配置及总布置方案得出空载和满载两种条件下的整车质量、前后轴荷分配、质心高度, 轮胎规格及额定最高车速。以便获取理想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及应急制动所需面临的极限工况。 3. 2预演及主要参数确定 在获取车辆参数后, 设计人员需根据整车参数进行制动系的设计, 软件利用MAT LAB 的G U I 工具箱建立如图2所示调试界面。左侧为各主要参数, 右侧为4组制动效能仿真曲线, 从曲线可以查看给定主要参数下的制动力分配、同步附着系数、管路压力分配、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随路况的变化曲线, 及利用附着系数与国标和法规的符合现制动器选型、性能尺寸调节, 查看液压比例阀、感载比例阀、射线阀等多种调压工况的制动效能, 并通过观察了 2汽车制动系统方案设计流程的优化 从整车开发角度, 制动系统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系统方案设计、产品开发和试验验证三大环节。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包含结构选型、参数选择、性能仿真与评估, 方案确定4个环节。以前, 制动系统设计软件都是在完成整个流程后, 根据仿真结果对初始设计参数修正。因此, 设计人员往往要反复多次方可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 而且, 在调试过程中, 一些参数在特定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不易在调试中发现, 调试的尺度很难把握。 本文将整车设计流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参数的预演和确定、其他参数的预演和参数确定。即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 将原来一个闭环设计系 收稿日期:2004-12-27 3本文为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2004年(第11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FSAE制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目录 1绪论 (2) 1.1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2) 1.2 制动系统组成 (2) 1.3 设计制动系应满足的条件 (3) 2 制动系统方案分析及选型 (3) 2.1制动方案 (3) 2.2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 (4) 3 赛车制动系统理论分析 (6) 3.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6) F (6) 3.1.1 地面制动力 xb 3.1.2 制动器制动力 (6) 3.2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 (8) 3.3 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 (10) 4 制动力分配系数的优化计算 (11) 4.1 目标函数 (11) 4.2 约束条件 (11) 4.3 实例计算 (12) 5制动系统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 (13) 5.1 整车参数与同步附着系数 (13) 5.1.1 赛车主要技术参数 (13) 5.1.2 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13) 5.2制动器参数计算与选用 (13) 5.3液压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4) 5.3.1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14) 5.3.2轮缸直径和管路压力 (15) 5.3.3 轮缸的工作容积计算 (15) 5.3.4制动主缸的工作容积计算 (16) 5.4 制动踏板力和踏板行程 (16)

5.4.1 制动踏板力 (16) 5.4.2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17) 6 制动系的作用效果的评价 (17) 6.1 制动减速度j (17) 6.2制动距离S (17) 1绪论 1.1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强度的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强制减速甚至停车,和使已停止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及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利用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原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1.2 制动系统组成 一般来说,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能装置,和制动器组成。其中制动器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重要的安全件。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动器是摩擦式制动器,即鼓式和盘式制动器。而F1上通常采用的是盘式制动器。 对于制动驱动机构,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简单制动,动力制动,以及伺服制动三类。简单制动又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之分,机械式靠杆系和钢丝绳传力,其结构简单,造价物廉,工作可靠,但是机械效率低。此次设计一方面由于FSAE规则限定不允许使用拉索,一方面由于车辆重量较轻的缘故,选用简单液压制动最为合适。

制动系统匹配计算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 作者:杨得新 文章来源: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点击数1846 更新时间:2008-9-6 14:43:19 文章录入:waibao 责任编辑:chenyao 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统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因此,在整车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制动系统的匹配计算尤为重要。 概述 根据AA车型整车开发计划, AA车型制动系统在参考BB轿车底盘制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开发设计,管路重新设计。本计算是以选配C发动机为基础。 AA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制动器分别为前通风盘式制动器和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盘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因AA车型与参考样车BB的整车参数接近,制动系统采用了BB样车制动系统,因此,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 设计要符合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中的踏板力要求≤500N,驻车制动停驻角度为20%(1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

表2 零部件主要参数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工况受力简图 由图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汽车制动系统简介

汽车制动系统简介 简介 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功用 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提高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以提高运输生产率,在各种汽车上都设有专用制动机构。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即称为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功用:1)保证汽车行驶中能按驾驶员要求减速停车;2)保证车辆可靠停放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组成和原理 组成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动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控制装置: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主缸、轮缸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部件 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1)制动操纵机构 产生制动动作、控制制动效果并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2)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汽车上常用的制动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称为摩擦制动器。它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 养护 检查制动片是否仍有余量,若出现磨损的迹象,应提早换掉接近寿命底限制动摩擦片,而不要只相信警示灯。 若制动液液量不足会使空气进入,制动会变得不灵敏。我们建议国内的车主 每个月都检查一次制动液,注意制动液面是否有明显下降,品质是否变差,如果是就应及时添加或更换。另外长途行驶或在越野之后,路上的石子或其它障碍物可能击伤制动液管线造成泄露,因此每次长途行驶后也应及时检查制动液状况,尤其还要观察底盘是否有制动液遗漏的现象。

学习任务八行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学习任务八 行车制动装置的检修 任务描述: 认识汽车行车制动装置的结构与原理,区别不同的行车制动系统,选择合适的工具及设备,对行车制动装置中制动液进行检查、补充,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拆卸、检测、调整,排除行车制动常见的故障。 学习目标: 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应当能: 1. 叙述汽车行车制动的作用和分类 2. 知道液压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3.知道车轮制动器的种类及结构 4.知道真空助力器的作用及基本结构 5.会检查、补充制动液 6.能正确排放制动管路中的空气 7.能正确拆装、检修盘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 建议学时:12课时 学习内容:

一、任务准备 引导问题1: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1.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是: 2.按功能的不同,行车制动系统可以分为 五种;按照制动能源分类,汽车制动系统可 以分为:三种。 3.制动传动装置按传力介质的不同可分为: 三种;按制动管路的套数可分为:。 引导问题2:液压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填写图8-1以下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名称 图8-1 真空助力汽车行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引导问题3:车轮制动器的种类有哪些?基本结构是什么? 1.车轮制动器由两大部份组成。常用的有 两种:。

2.盘式车轮制动器按固定元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其中,广泛用于轿车上。 3.钳盘式车轮制动器按制动钳固定在支架上的结构形式分为 两种。 4.填写图8-2定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名称 图8-2 定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 1- 2- 3- 4- 5- 6- 5.填写图8-3浮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名称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分析

制动系统计算分析 一制动技术条件: 1. 行车制动: 2. 应急制动: 3. 驻车制动: 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15%),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上保持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

二制动器选型 1.最大制动力矩的确定 根据同步附着系数和整车参数,确定前后轴所需制动力矩的范围,最大制动力是汽车附着质量被完全利用的条件下获得的,设良好路面附着系数φ=0.7。满载情况下,确定前后轴制动器所需要的最大制动力矩。 为:前轴 Mu1=G*φ(b+φ*h g)*r e /L (N.m) 后轴 Mu2=G*φ(a-φ*h g)*r e /L (N.m) 或者 Mu1=β/(1-β)* Mu2 【β=(φ*h g+b)/L】 其中 r e -轮胎有效半径 a-质心到前轴的距离 b-质心到后轴的距离 h g -质心高度 L-轴距φ-良好路面附着系数 G-满载总重量(N;g=9.8m/s2) 同理:空载亦如此。 前轴;Mu11 后轴:Mu21 根据满载和空载的情况,确定最大制动力矩,此力满足最大值。 所以: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矩(单个)≥Mu1或Mu11/2 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矩(单个)≥Mu2或Mu21/2 2.行车制动性能计算(满载情况下) 已知参数:前桥最大制动力矩Tu1(N.m) 单个制动器 后桥最大制动力矩Tu2(N.m) 单个制动器 满载整车总质量M(kg)

Mu1= Tu1*φ*2 (N.m) Mu2= Tu2*φ*2 (N.m) Fu= (Mu1+ Mu2)/r e (N) ②制动减速度 a b=Fu/M (m/s2) ③制动距离 S= U a0*(t21+ t211 /2)/3.6+ U a02 /25.92* a b 其中:U a0 (km/h)-制动初速度, t21+ t211 /2 为气压制动系制动系作用时间(一般在0.3-0.9s) 3.驻车制动性能计算 满载下坡停驻时后轴车轮的附着力矩:Mf Mf=M*g*φ(a*cosα/L -h g*sinα/L)*r e (N.m) 其中附着系数φ=0.7 坡度20%(α=11.31o) 在20%坡上的下滑力矩:M滑 M滑=M*g*sinα*r e (N.m)驻车度α=11.31o 则Mf>M滑时,满足驻车要求。 三储气筒容量校核 设储气筒容积为V储,全部制动管路总容积为∑V管,各制动气室压力腔最大容积之和为∑V s , 其中∑V管约为∑Vs的25%-50%,V储/∑V s=20-40(推荐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