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顿公学简介

伊顿公学简介

伊顿公学简介
伊顿公学简介

A brief history of Eton College(伊顿公学)

Eton was founded in 1440 by King Henry VI as "The King's College of Our Lady of Eton besides Wyndsor” to provide free education to 70 poor boys who would then go on to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which he founded 1441.

When Henry founded the school, he granted it a large number of endowments, but when he was deposed by Edward IV in 1461, the new king removed most of its assets and treasures to St George's Chapel, Windso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Thames. Construction of the chapel, originally intended to be slightly over twice its current length was stopped hurriedly, but by this time the chapel in its current form and the lower storeys of the current cloisters, including College Hall, had been completed. With reduced funds, little further building took place until around 1517 when Provost Richard Lupton built the tower which now bears his name together with the range of buildings which now includes Election Hall and Election Chamber.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school life date from the 16th century and paint a picture of a regimented and Spartan life. Scholars were awakened at 5 am, chanted prayers whilst they dressed, and were at work in Lower School by 6am. All teaching was in Latin and lessons were supervised by “praepostors”, senior boys appointed by the headmaster. There was a single hour of play, though even at that time football appears to have been popul ar, for a sentence set for Latin translation in 1519 was “We will play with a bag full of wynde”. Lessons finished at 8pm and there were only two holidays, each of three weeks duration at Christmas (when the scholars remained at

Eton) and in the Summer. Th ese holidays divided the school year into two “halves” a word which has survived despite the change to a three-term year in the 18th century.

From the earliest days of the school, the education received by the scholars was shared by others who did not lodge in College, but who lived in the town with a landlady. By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e number of such “Oppidans” (from the Latin “oppidum” meaning “town”) had grown to the extent that more formal arrangements were needed, and the first of the “Dame’s Houses”, Jourdelay’s, was built in 1722. By 1766 there were thirteen houses, and increasingly the responsibility for running them fell to masters as much as to the dame.

The school continued to grow and flourished particularly under the long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20). George spent much of his time at Windsor, frequently visiting the school and entertaining boys at Windsor Castle. The school in turn made George’s birthday, the Fourth of June, into a holiday. Though these celebrations now never fall on that day, Eton’s “Fourth of June”, marked by “speeches”, cricket, a procession of boats, and picnics on “Agar’s Plough” remains an important occasion in the school year.

By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reform was long overdue; the Clarendon Commission of 1861 investigated conditions in the major boarding schools of the day and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cluding improved accommodation, a wider curriculum and better-qualified staff. Numbers continued to grow, and by 1891 there were over 1000 boys in the school, a figure which grew pretty steadily until the 1970s, by which time the school had reached its present size of around 1300 boys.

The new millennium saw the introduction of a more meritocratic entry system, with boys no longer being entered on house lists at birth – from 2002, all boys had to win their places through the current procedure of an interview, reasoning test and reference from their previous school.

In the 21st century, emphasis continues to be on widening access, with boys joining us from more and more schools and growing numbers receiving substantial fee remissions.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2012/13 20% of boys received some help with fees, and 50 boys paid no fees. Our current target is to increase this over time to 25% who do not pay the full fee and, in line with the Founder’s original wishes, 70 paying no fees at all.

英国教育不该借鉴中国应试的内容

https://www.doczj.com/doc/e18775427.html, 近年来,去英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立思辰留学360表示,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名扬四海。且英国作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世界最古老大学坐落的地方,素以高水平的教育和严谨的学风为特色。 立思辰留学介绍到,“英国的学校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没有创造力,绝对不能再将更多的关注用于那些机械化的考试上。”伊顿公学校长托尼·立特近日到上海参加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奖学金签约仪式,他说,英国和中国的教育之间,有很多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的内容,但不应该借鉴中国教育中过于应试的那一方面。中国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表现,仅仅只是教育的一方面,绝不是教育的全部。 英国教育不该借鉴中国应试的内容 上海参加PISA测试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关注。 鉴于英国在数学教育方面的落后,以及在各种标准化国际学业水平测试中的落后,英国今年重新修订了学业考试制度,希望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业水平。并且建立了中英两国的教育交流制度,主要在两国的小学数学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但是托尼却认为,现在英国过于推崇中国教育中那种过于关注学生学业和考试成绩的做法。不久前,他面对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伯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对考试成绩的过分重视,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年轻人总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当你看到一个年轻人坐在自己的桌子前两三个小时不和任何人交流,仅仅做题目——这一切只是为了考试时得到一个好分数,然后这样的年轻人直接走上社会,这能够想象吗?”托尼·里特说。 伊顿公学的学生也太爽了 此次在中国,托尼发现,“英国正在学习的那些教育经验,事实上正是中国同行致力改变的。”在托尼看来,英国教育体系要向中国学习的,是那些让学生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内容,而不是通过各种学业考试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及学校介绍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及学校介绍如今,出国留学从娃娃抓起的趋势已经愈演愈烈,很多孩子从上高中起就出国留学,很多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希望就读英国贵族学校,享受地道的英国精英式教育。请看下文:英国贵族学校排名及学校介绍。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第一名:哈罗公学 哈罗公学位于伦敦西北角,是英国历史悠久的着名公学之一于1572年创建,最初的目的是为当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今天的哈罗公学是英国最富盛名的私立中学之一,入读的该校的学生多为本地区以外的富家子弟。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第二名: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着名的贵族中学。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着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 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第三名:威斯敏斯特公学 威斯敏斯特皇家书院The Royal College ofSt. Peter in Westminster,简称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教堂专用区。威斯敏斯特公学是一所古老的学校,最初是一所男校,现今已成为男女混校,是英国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第四名:圣保罗女中 圣保罗女中是一个走读学校,不是寄宿制的,只招收女学生。学校成立于1904年。当前世界许多着名模特儿、电影演员、女经济学家、社会名人都是出身于圣保罗女中,模特Edie Campbell ,歌手Joan Cross,女星Jennifer Saunders,Rachel Weisz等等等等。这也是唯一一所不设校服的“贵族学校”。 英国贵族学校排名第五名:温彻斯特公学 学校建于1382年,位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温切斯特。是一所男子寄宿制学校。创始人是温切斯特主教(Bishop of Winchester)威廉·威克姆(William of Wykeham)。温

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和比较

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和比较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基于传统、背景和发展的不同,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通过对于中外一些现存的教育理念的比较和思考,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原因,旨在通过比较,寻找我国教育理念的不足,以促进我国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中外观念教育理念差异比较 一、个性化与社会化 有一项关于“中美学生道德认识比较”的调查,内含若干涉及道德认知的问题,对中美两国学生的答案进行比较后,清楚地看到不同文化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学生社会化之差异。 (一)美国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有多种不同的回答,其回答的角度也不尽相同。而中国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往往是相同的或者相类似,这表明美国人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没作统一要求,即没有向学生灌输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 (二)从美国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他们的道德认识里含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的性格成分中含有较强的攻击性。从中国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他们的道德认识里含有一定的“体谅他人”的倾向,性格成分中含有较强的忍让性。

这项调查显示出,中国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比美国学生高,而美国学生的个性化程度比中国学生高。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是向“广”的方向发展,教师总是设法引导学生把眼光役向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并力图使学生们能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注重鼓励和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中国的教育是向“深”的方向发展,学校教师总忘不了提醒学生要“吃”透课本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教科书上,学校生活则与社会生活完全隔离。 二、关于考试外国压力也很重不仅考还要公开排名 杨福家教授谈中外教育差别在哪里,提到第一个差别是:同学进学校的门是不一样的,这个关是不一样的。 中国总的来讲,从古代开始到现在都非常重视考试。现在一谈到应试教育这么几个字,就有种贬义,实际上认为不然。考试要不要?要!考试本身其实并不坏,但有一点我们要检讨的,就是中国学生现在很多的教育是一卷定终身。 而在美国要进好的大学,一般要有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有个SAT考试,一年考7次,随便你什么时候考,满分1600分,进哈佛大概要1400分。但是没关系,负担不是太重,高一你就去考吧,你高兴什么时候去考就什么时候去考。 第二,高中四年要学220个学分,至于你三年学完也可以五年学

英国的墓地文化

英国墓地文化Cemeteries in Britain 在英国第一次看到墓地是在去布莱克浦的公交车上。当车经过Garstang小镇时,我看到一幢别墅紧挨着一片墓地,当时我就对随行的朋友开玩笑说这别墅的主人半夜回来不怕墓地的鬼魂跟他回家?后来我在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的校园又看到了一大片墓地,还很好奇的拍几座墓碑上的墓志铭,墓地的周边分别是教学楼和宿舍。难道学生晚上自习结束回宿舍经过此地不害怕? 在伊顿公学校围墙外我也看到了墓地。看来英国人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尽管他们很多人有宗教信仰。我向英国人咨询过这个问题, 逐渐对英国的墓地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在英国,墓地并不简单地只同死亡联系在一起,它对于多数人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英国家庭多数信奉宗教,在他们看来,墓地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所以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地方, 人们没有理由对其产生恐惧, 所以很多人的婚礼、新生儿的满月庆祝,甚至亲朋好友的聚会都在墓碑包围着的教堂里举行。英国还有一个中国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很多离墓地近的房屋售价往往会高出均价,如果以英国目前一套房屋均价20万英镑来算的话,这些墓地附近的房屋价格至少要高出三四万英镑。由于墓地旁边的住宅供不应求, 有的英国建筑师在设计建造房屋时,会将将大量民居楼按照环形建造,将中间设置为公园或墓地。当然也有英国人很介意晚上走过墓地, 和中国人一样害怕鬼神突然出现。兰卡斯特图书馆的David就那么热衷于墓地。 英国人对于墓地的理解和英国媒体的宣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英国墓碑铭文档案馆与英国广播公司《历史》杂志联合发起了一个名为“寻找神秘铭文”的墓志铭征集活动,这个活动不仅给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通过寻找回忆已逝亲人的墓志铭而获得新的家庭生活感受,而且还成为英国人研究历史、文学的目标,也让很多有趣的墓志铭为人所知。比如一个墓志铭这样解释“死亡”:“当你经过时我看到了你,我曾经像你现在这样,而你也必然如我今天这般,所以请准备好随我而来。” 英国人愿意与墓地做邻居的理由可能还是不能打消中国人认为墓地不吉利墓地瘆人的观点。我不知道当我们将每一座墓碑看成或者建成一座纪念碑,我们对墓地的畏惧会不会转变成崇敬。我们经过某个人物纪念碑的时候,只有肃然起敬而不会胆战心惊。如果碑文再风趣幽默点,人们路过墓碑时,就会因为有趣的文字而忘掉了恐惧。英国墓碑上的一些墓志铭恰恰能起这种转换作用。比如He gave all he possessed, including his life, for the wild animals of Africa. 他把他所有的,包括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非洲野生动物。我想人们走过这座墓碑时只有敬仰没有惧怕。再比如:When I am dead, I hope it may be said: “His sins were scarlet, but his books were read;”我死后,我希望人们这样评价我:“他的过错是鲜红的,他的书广为流传”(此处英文广为流传were read,其读音也可表达是红色的,翻译成中文无幽默可言)回味着谐音的巧妙运用所产生的幽默,人还会有恐惧感吗?又比如:Never born, Never died; only visited this planet earth between December 11,1931 and January 19, 1990.”无所谓生,无所谓死,我仅仅在1931年12月11号到1990年1月19号到地球来旅游一趟。看到有这样墓志铭的墓碑我们不会迷信吉利之说。 中国人的墓碑上一般都是千古之类的话语。人们走过一个墓碑,过于肃穆的碑文容易使人感到压抑,产生的联想就是某个人长眠在此地. 我们的风俗习惯不同于英国,所以我们远离墓地的选择合乎情理。但我们墓碑上的碑文可以丰富一点,也来个百花齐放,这样至少当我们每年清明扫墓时会多一份阅读碑文的乐趣。

Unit 7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英国的教育体制)

Unit 7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英国的教育体制) 一、本单元重点内容 1. The purpose of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英国教育体制的目的)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教育与社会等级之间的关系) 3. The influence of the church on schooling (教会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 4. The 1944 Education Act (1944年的教育法) 5. Comprehensive school {<英>(招收学生时不分资质的)综合中学} 6. Grammar school (文法学校) 7.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全国教学大纲) 8. public school {(英国的) 私立中学} 9. 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中学毕业证书) 10. GCE-A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高级水平测试结业证书) 11. GNVQs 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国家专业资格证书) 12. Old Universities (古老的大学) 13. Open University (开放大学) 二、本单元重、难点辅导 1. the purpose of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The three R’s” (“reading, ’riting and ’rithmetic”) —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literacy and the other basic skills they will need to become active members of society and also to socialise children, teaching them rules and values needed to become good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y, an to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of an advanced industrial economy. 教授学生3R课程(即读、写、算),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提供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使学生社会化,教授他们一些成为好公民所应具备的道理规范和价值观,以便能走上社会,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繁荣作贡献。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1) class inequality can be erased or continued according to educational policy(教育政策可以铲除地位的不平等,也可以使这种不平等继续存在。这说明在英国,是否受到良好教育直接影响到你的社会地位) 2) the school tie is a clear marker of social class 校服的领带是社会阶级的一个明显标志 3) the famous boys’ public school (私立中学):Eton (伊顿公学,位于伦敦以西) and Winchester (温切斯特公学,位于英格兰南部) 4) the “right” universities: Oxford(牛津) and Cambridge(剑桥) (nicknamed: Oxbridge) 3. the influence of the church on schooling Historically, education was voluntary and many of the schools that existed were set up by church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urch on schooling is still strong: religious education was the only subject which the state insisted all schools teach their pupils. Daily prayers and singing

宽而有度 和而不同——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在英国伊顿公学的演讲

宽而有度和而不同——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在英国伊顿公学的演讲 宽而有度和而不同 ——湖北省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在英国伊顿公学的演讲 (应英国德威士学院邀请,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于2007年4月1日至8日赴英国伦敦参加第二届国际著名中学校长论坛,并在伊顿公学作《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演讲,成为第一位在伊顿公学演讲的中国中学校长。英国伊顿公学是精英学校的典范,是男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10—18人,迄今已培养出英国19名首相。) 一、中国的考试文化与黄冈中学的思考和选择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悠久。中国的科举考试,自隋文帝开始,延续了1300余年,一直没有被其它制度替代,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科举制度是维护儒家意识形态和皇权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同时,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再加上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金榜题名的刺激,对当时知识分子极具诱惑力。科举考试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形象,也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美国学者顾立雅认为,科举制是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曾评价说:凡法虽美,经久必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西学东渐,当西方有了小学、中学、大学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有了数学、物理、化学等比较齐全的学科,如果中国还沿用八股取士,整天子曰诗云,如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废科举、兴学校就成了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现在,虽然科举制度早已废止,但考试选才因其具有的开放性、客观公正性、普遍的可操作性,仍在继续沿用。 重视考试是中国教育的一大传统,也是一大特色。金榜题名,是千古俊才的梦想;就读名校,是莘莘学子的心愿。在今天的中国,高考是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一考定终身有其局限性,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考试更公平更便捷的人才选拔方式。再加上受文化背景、用人机制、就业形势的影响和制约,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高考强化了它的功利色彩。 对此,黄冈中学如何应对?我们也关注考试,研究考试,但我们不唯考试。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学生;不是把课堂变为按工艺流程进行人才生产的梦工厂,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鲜活的人来造就。如果把应试教育比作笼子,那么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就是笼中之鸟。笼子里的鸟儿怎能自由地飞翔?黄冈中学没有受这个笼子的限制,不把应对考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师授课也不拘泥于考试大纲,我们追求的一种更为理想的境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突破考试的框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的天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此,黄冈中学为理科特长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为艺术和体育爱好者成立了艺术团、运动队。对于更多的学生,我们坚持每天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成才之路更加宽广。多年来,黄冈中学不通过高考这一途径免试上大学的学生每年有30名左右,总共有600多名学生被保送免试上大学。我们有14名学生在国际奥赛中夺得21枚奖牌(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2枚),其中包括在亚运会上夺得的4枚金牌。黄冈中学的校友有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9人晋升为共和国将军,10人成长为省部级以上干部,有300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3000人获得高级职称。这些都是我们学校实践这种教育理念取得的一些成果。 二、中国的人文精神与黄冈中学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5000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注重修身养性、讲求经世济国、倡导

新编英美概况教程 第六章 英国教育(上)

第六章英国教育 一、导言 当今的英国教育体制非常复杂,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及教育方式。这种复杂性源自英国的保守主义。政府改变教育体制时,往往添加一些新的要素,对现有的体制做些修补,而不是推倒一切,破旧立新。 虽然本章题为“英国教育”,但着重探讨英格兰的教育。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教育体制受不同的宗教和社会价值观影响,与英格兰的体制稍有差异。本章介绍英国当今教育机构和规章制度的演变,特别关注如下问题的答案:何人应当接受教育?何人为教育付费?何为教育的目标? 二、中世纪的英格兰教育——教会机构的教育功能以及接受教育的社会阶层 1066年的诺曼征服之前,只有贵族家庭的男童能接受正规教育,承担这些教育工作的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学校,或者一些巡回家庭教师。1066年后,征服者威廉建立了全新的政府官僚体系,而且他与官僚化的罗马天主教会关系密切,需要更多有文化修养的牧师和政府办事人员。 中世纪时期,欧洲接受罗马天主教会的统一领导。教会是知识和教育的监管人,而且是文化人的主要雇主。当时有文化的定义是能阅读书写拉丁文,而不是英语。拉丁文是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没有以之为母语的人群,但所有重要的欧洲著作都是拉丁文。拉丁文的重要性在现代英语的书面语中都有所体现;英语有许多源自拉丁文的词汇。中世纪期间的英格兰以及欧洲其它地区,年轻男子如果想在教会、法律业或者政府机构求职,就必须会读写拉丁文。由于只有教会能提供正规的拉丁文教育,最有文化的人都是教会机构的成员。这些成员被称为clerics(教士;神职人员)。当时的商人或者政府官员,如果想写信或者做记录,就得聘请一名教士。现代英语里的clerk(办公文员)一词,就源自cleric(教士)。 1、接受教育的条件,教育费用以及教育目标 1)谁能接受教育? 当时的学校和学徒制提供的正规教育,主要对象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弟,以及贵族家庭里除长子之外的子弟。农家子弟要辛勤劳作,父母无法送他们上学。贵族家庭把长子送到另一个贵族家庭接受培训,学习礼仪和格斗。正规教育只提供给占人口比例非常小的少数人。 2)谁付费?——捐助者和家长 教会开办的学校,部分资金通常来自富人的慈善捐款。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慈善捐款有助于捐助者死后上天堂。这些捐赠用于建立包括中学和大学在内的学校。 但大体而言,当时教育的责任还是由孩子的家庭承担。大多数父母没有送孩子上学。孩子们往往跟随父母劳作,学会各种技能。农家子弟跟随父亲在田地里,磨坊里,或者匠铺里干活。农家女跟随母亲纺织毛线,织布,烤面包,酿制啤酒,照看奶牛和家禽,煮饭,照顾弟妹,看管菜园子。中上层阶级的女童也要跟随母亲学习,虽然这些女童或许还可以有机会学习读写家人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文,法文,威尔士文,或者爱尔兰和苏格兰使

英国的名流都是从哪些学校毕业的.doc

英国的名流都是从哪些学校毕业的 今天就来八一八,英国的皇亲国戚和政商界的二代三代们,都是从哪些英国私校毕业的?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英国的名流都是从哪些学校毕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私立学校的毕业生通常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以伊顿哈罗为代表的英国私校历史悠久、声名显赫。英国《卫报》报对100位媒体界显赫人物的教育背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榜单中有54%的英国知名人士曾进入私立学校就读。 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 三岁时,两个王子入读的是Minors' Nursery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位于伦敦W2区,距离诺丁山和切尔西很近。除了两个小王子,据说卡梅伦也去帮孩子查看过入园情况。 然后两人又去韦瑟比(Wetherby)念预备学校(现在乔治王也进了这所学校)。这所学校一半以上的boy都去了哈罗,威灵顿(Wellington)和马博罗(Malborough)这样的顶尖中学,另一半则去了圣保罗(St. Paul‘s), 西敏寺(Westerminster), 国王中学(King's)或者留在本校继续。 八岁时,俩王子去了路德格罗夫(Ludgrove)小学,这也是一所以培养公学boy著称的小学,毕业生的去向一般都是伊顿,哈罗和拉德利(Redley)这个级别的学校。 然后两人都去念了伊顿,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凯特王妃 凯特的例子就更值得借鉴了,毕竟先天背景不足还能飞上金枝,她麻麻的择校功不可没。 凯特在圣安德鲁斯学校(St Andrew's, Pangbourne)待了九年,她创下的跳高纪录20年内无人能破,而且还是板球队的绝对主力。

然后,她在唐尼庄园中学(Downe House)被人欺负,度过了一段不开心的日子。这是一所寄宿学校,盛产学霸。 因为受到霸凌,凯特的麻麻把她转到了马博罗(Marlborough )。这所学校受到的瞩目程度不亚于公学,如果你想让小孩到这里入读,那最好提前4年跟学校拿号注册,因为不只是英国的家长,就连战斗民族,亚洲和迪拜土豪也帮孩子过来排队了。这所学校培养的是全能型的人才,社交场上的明星,考场里的学霸,运动队的主力各种~如果你只是学习好,在这里是混不下去的... 比阿特丽斯公主和尤金妮公主 比阿特丽斯公主念得是圣乔治阿斯科特(St George's Ascot),而且是她那一界的年级第一。这所学校靠近皇家赛马大会主场,也是一所贵族扎堆的学校。 尤金妮公主念过圣乔治和马博罗。 爱丁堡公爵(女王的老公) 菲利普亲王念的预备学校是切姆学校(Cheam),也是个据说报名都报不上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培养出来的小孩,都去了马博罗和伊顿这一干的地方,比如去年的伊顿奖学金得主就是这学校出来的。 中学阶段,菲利普念的是皇室都很青睐的学校哥顿斯登(Gordonstoun),也是学校板球队绝对的主力(所以,凯特为啥要打板球,大家现在知道了吧)。这所学校位于苏格兰,除了菲利普,还有扎拉公主,彼得王子,韦赛克斯伯爵都在这里念过。 查尔斯王子 查尔斯的预备学校是在希尔豪斯(Hill House )念的,这个地方盛产学霸,尤其是音乐方面的人才。去年15个拿奖学金的毕业生里,有两个拿的就是伊顿音乐奖学金。 安妮公主

雪莱诗歌原文范文

雪莱诗歌原文范文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以下是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 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 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 任周围的人们闹腾, 你却漠不关心;冷落、孤寂, 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 二 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 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 他的命运之杯虽苦, 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 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 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三 他微笑——这是悲哀最严厉的讽刺; 他说话——冷冷的言词,不是从灵魂流露; 他和别人一样行动,吃着美味的食物;—— 然而,然而他盼望——虽然又害怕——死;

他渴望抵达,虽然又像要逃避 那灰色生涯的最终的归宿。 一 希望,奔腾在年青的心里, 经不起岁月的折磨! 爱情的玫瑰长着密密的刺, 它欣欣吐苞的处所, 总是春寒料峭。 少年说:“这些紫花儿属于我,”但花儿才怒放就枯槁。 二 赠给幻想的礼物多么珍贵, 可是才授与就被索还, 芬芳的是那天国的玫瑰, 然而竟移植到地面, 它欣欣地开放, 但地上的奴隶将花瓣揉碎, 它才盛开,霎时就凋亡。 三 岁月摧毁不了爱情, 但薄情寡义会使爱之花遭殃, 即使它正在幻想的绿荫中怒放,

也会突然凋谢,使你猝不及防。 岁月摧毁不了爱情, 但薄情寡义却会把爱情摧残, 会毁坏它闪烁着朱红光芒的神龛。 雪莱的部分简介: 英国历史上,雪莱被誉为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家、政论作家、剧作家以及思想家。不过一向因创作诗歌和富于思想性的文字而被评论家称道。他最有价值的散文作品是诗论,最成功的剧作是诗剧,最长久、有效的改革也以诗人身份践行,所以对于雪莱,“诗人”是最贴切的荣誉。 其实雪莱自幼聪敏好学,不喜欢盲从。启蒙老师是爱德华兹,1798年成为雪莱的第一位老师。1802年雪莱进入锡安学校; 1804~1810年就读伊顿公学。在校期间因为反对高年级生可以役使低年级生的学仆制度而被视为异类,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虐待,还获得了“疯子雪莱、不信神的雪莱”这样的带着侮辱的骂名。 在1810年春~1819年春,雪莱出版了两部仿哥特式小说的怪异故事书:《扎斯特洛奇》、《术士圣欧文》,以及两部诗集:《维克多与凯齐尔诗钞》(与妹妹伊丽莎白联名合作)、《吗格朗特*尼克尔森遗稿》(以刺杀英王未遂事件为假托,用在疯人院度过余生的洗衣妇的名字为诗集名)。虽然文笔稚嫩,但已透露了雪莱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胸怀。

成都贵族学校排名

成都市贵族学校排行榜 成都市有哪些贵族学校?我大概进行了以下的整理,仅供参考: 每座城市都有贵族学校,那么大家知道成都的贵族学校有哪些吗?贵族学校就在于贵,他的学费也是很多家长不能接受的层次。本文整理了成都市贵族学校排行榜及收费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同学和家长可以了解一下: 1.成都市金苹果公学(29.46万) 金苹果公学是金苹果教育投资集团全资投入的学校,以英国伊顿公学为办学样板,在校园环境建设、学生培养模式、教材编制与开发、国际国内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中西完美的融合。国际化教育模式,小班式开放教学,可媲美国际国内名校。 收费标准:学费3万/年,加上杂费,走读需要3.68万/年,坐校车4.36万/年,住宿4.91万/年。小学6年需要约29.46万元。 2.成都龙江路小学南区(28.8万) 北校区是纯公立学校,南区为民办私立学校,入学门槛较高,7:1的入学比例。 收费标准:包含所有学杂费,住读需大约4.8万/年,6年需要约28.8万元。 3.四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27.6万) 前师大附小,至今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校中校,园中园,坐落于文化与学术氛围浓厚的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学风纯正,环境优雅。 收费标准:包含所有学杂费,住读需大约4.6万/年,6年需要约27.6万元。 4.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27万) 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全部采用住读的方式,相对来说作业也不会很多,特长教育除了乐器以外都不会收费。由于学校采用新的入学系统,入学的时候必须是要在当年9月1日前满6岁的才可以,对口直升七中实验学校,这一点比较有优势。 收费:4.5万/年(包含住宿和学杂费),6年大约27万。 5.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25.2万) 成都本地最早的一批私立全日制寄宿学校之一,也是金牛区教育局直属自收自支正科级

教育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教育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企业文化 伊顿含义:精心惟伊,顿思引学!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我们专心对待每位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唤醒每个学生心中的巨人,释放其巨大潜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每位学生变得更优秀。 伊顿起源:伊顿公学坐落于伦敦郊区的温莎小镇.造就了无数的各界精英-从英国王室、国家元首到政界金融界泰斗,培养出了20位英国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及英国最高军事将领、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均由伊顿公学走向成功之路。 在500多年的发展中,伊顿人被塑

以独立、个性、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和使命感这10种最经典的品格。 关于我们:我们是国内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一群精英教育人士,有着国内上市教育机构的工作背景,有着数十年教育行业的工作经验,我们认同并学习了伊顿公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伊顿公学的快乐精英教育法,并融合我们古圣人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法则,在培养学生“责任”、“个性”和“使命感”的同时,让每位学员爱学习、会学习并追求卓越,最终让学生成为复兴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使命的中坚力量。 伊顿教育笃志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科兴趣的培养,潜心于学生学科知识的辅导,将教学作为我们的根本。自成立以来,我们的努力有口皆碑,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子,深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帮助更多学生和家庭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敏而好学”、“学以致知”是伊顿教育所继承的优秀教育思

想,“让每一个孩子更优秀”更成为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同时,我们以激发孩子的热情与动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成功品格为宗旨,全方位、立体化研析一对一个性化课程辅导的先进教学方法,开发先进教学产品,提供先进教学服务,从而成为了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育机构。 个性化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我们用心、潜心、专心、一心去改变学生、重塑学生的人生,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性格、健全学习方法、强化考试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担忧,以期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由此,我们推出以“教师顾问式一对一全程辅导”和“家庭教育顾问式vip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新一代中小学生课程辅导理念。为不同层次需求的孩子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教学体系,

2020届二轮复习 第41题专练 作业

第41题专练 1.(2019四川泸州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并为整个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隋文帝开皇年间,奖励学术,重儒兴学。唐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兴盛,教育行政机关也有系统可寻,较前代进步。北宋时期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到了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断,虽设立较多的教育机构,如中央的国子监宗学、武学、医学,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等,但政府以科举入仕为奖励, 社会人士趋之若鹜,于是学校等于虚设,名存而实亡了。 ——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材料二19世纪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取得的。工业革命中家庭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民众受教育的行为和理念,通过一种经验性的、自发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体系。英国既有私立教育系统,如伊顿公学,主要是贵族教育;也有学徒制的工业教育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生产经验和技巧,为工业革命生产线培养人才;良好而完善的宗教和慈善教育制度,则是面对平民的教育,保证了英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化。这些,产生了英国工业化的基础,并实 现了英国工业化的飞跃。 ——周详《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19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影响。(13分)

市八中学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情况简介

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情况简介 我校在尊重男生智力思维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创设适合男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把我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 一、在上海市重点课题《男子高中创建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忠诚、责任、独立、睿智”四大目标品质,确定了“五位一体”男生教育实施策略,以充分发掘男生的潜能,扬长补短促进其个性成长。 1、特色课程解读四大品质的核心理念 通过对四大品质核心理念的分析,我们开设了有关典范、生活、文化和科技方面的特色课程,并命名为:偶像生成、生存体验、差异理解和数字达人等四学习领域。在教师团队的引领下,师生共同解读四大品质的基本要求。如“差异理解”课程,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展示不同时代中主要价值取向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差异,并思考其对现实社会的意义,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理性的独立精神。 2、体育活动磨砺四大品质的人格修养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体育运动、动手实验和关注社会”是男生的优势,也是促进男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我们设置了每天的晨跑和击剑、背越式跳高、武术、中国象棋等项目。在运动中,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超越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磨砺其人格修养。 3、知识学习渗透四大品质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四大品质的梳理,共分解为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期望在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中实现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个指标,先界定该指标的内涵,然后确定实施的程序和评价方式,边实施、边完善,积累教学过程的素材和检测学生的增值变化。 4、社会实践丰富四大品质的时代属性 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四大品质的时代属性,同时也是检验学生的四大品质是否真正内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设置了多途径、多形式的志愿者服务,以及寻访生活中的偶像、热

瑞士留学择校 瑞士有很多贵族学校,但只有一个萝实学院

瑞士留学择校瑞士有很多贵族学校,但只有一个萝实学院当你听到“全世界学费最高的学校”这样的字眼,从你脑中闪过的第一念头是什么?奢华?高贵? 全球学费最高学校TOP10,前九名都位于瑞士。多年占据榜首是有着“国王学校”之称的LeRosey学校。已经有了130多年历史的LeRosey学校位于瑞士沃州(Vaud)的罗尔市(Rolle)。在这130年中,多名国王和王储从此校毕业。近代的就有比利时的现任国王阿尔贝二世,埃及现任国王福阿德二世,及已经去世了的赫赫有名的摩纳哥前任国王兰尼埃三世。“国王学校”因此得名。 萝实学院是一所享有盛名的寄宿学校,始建于1880年,是瑞士最古老的私立学校。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昂贵的学校。 同时,它还是瑞士最大的寄宿学校,现有来自50个国家的340名寄宿生,其中60%来自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比例超过10%。 本学院是瑞士,或许是全球唯一一所拥有两所校园的学校:一所位于Rolle,开设春夏季学期的课程;另外一所地处Gstaad,师生在这里进行冬季学期的学习。占地35公顷的校园配备有最现代化的学习、体育、艺术和寄宿设施。 萝实学院提供三种学术课程:法式、英式和国际中学毕业证书(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课程,获得每种课程的结业文凭都具有很大的难度。学生还有机会学习15余种现代语言。该校学生在各大正式考试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试通过率从80%到100%不等,这充分反映了72名合格教师各个具有优秀的教学水平)。 这所学院纪律严明,“崇尚自由”的传统、成年人与孩子们共同创造的亲密无间的生活使得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显得非常融洽。萝实学院“崇尚自由”的传统完全概括了它的特征:该校是一个十分融洽的团体,校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他们经常一起在学校餐厅用餐;校长和教师的家人也成为温馨、欢乐的寄宿生活中的一员。 这里的寄宿生活也包括了解学院内呈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和语言。外国学生备受尊敬,学生日常使用几种语言交流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在这个国际性群体里,萝实人准备把整个世界作为他们的村庄。 瑞士萝实学院曾是伊朗国王巴列维、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以及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等名望贵族的母校,配备有游艇、音乐厅以及马术中心等设施,不过其一年高达1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6万元)的学费令人瞠目结舌,望而远之。 萝实学院被公认为全球最昂贵的学校,它的费用甚至是英国伊顿公学的2倍。但是,它依然常年受到名流贵族的青睐,罗杰摩尔(RogerMoore)爵士和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的子女都曾在此就学。 据介绍,萝实学院拥有一艘38英尺(约合11.6米)长的游艇以及能够容纳千人的音乐厅。此外,它的马术中心备有良马30匹,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马术。萝实学院的娱乐设施也相当齐全。学校拥有13间游戏室、10个网球场、2个25米规格泳池、3个足球场、1个橄榄球场、射击场以及剑术馆。除此之外,学生

教育学人必看影片

教育学人必看影片 时代的变化太快了。 当人们还在关注MOOC对教育的变革时, 虚拟现实已经开启了新的教育体验。 而虚拟现实还没弄明白的时候,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师的挑战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对于教育的思考, 对于时代的认知, 这些都是教育学考研人理应具备的教育学素养。让我们一起来加油吧, 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为了教育学的发展。 因此, 研途晴朗为大家准备了 这个持续更新的教育学影片库。 《大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未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孰人能之?其为大师乎! 《先生》 斯人已去,风骨长存。 《零零后》 人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将一颗金色的心取出来,扔到泥沼里滚几圈,然后踩在脚底下揉。 《镜子》 如果教育中有什么是最不忍直视的,莫过于家庭教育。无论是多么高明的教育家多么有抱负有热血的教师,都难免尝到令人绝望的无力感。 《上海、香港、芬兰学生对比》 自我意淫与妄自菲薄,都不是比较教育存在的价值。 《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 伊顿公学是一位举止优雅的绅士,风度翩翩又珠光宝气。 《富二代留学生》 物质的满足从不是幸福与否的唯一指标。 《我们的学校》 它的拍摄形式与技巧与许多教育研究案例的组织方法不谋而合。 《56up》 它不是为了拍什么内容而拍,而是于平淡的记录中发现阶级固化的真相,这正是其伟大和深刻之处。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这一事物的推动者是谁?创造者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动机和期待,这一动机对事物的最终状态有什么影响?回答了这些问题,再去审视事物本身。在这一点上,批判教育学走在了其他流派的前面。 《丹麦与中国》 教育是国家的,国家是民族的,民族是文化的。 《无声的革命》 效率与公平可以兼得吗?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试图回答的人都必须先面对“效率是谁的?”“什么是公平?” 《中国学校》 从2008到2018,如今再回看这一纪录片,我们的学校变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又变了多少? 《上学歌》 这是中国首部众筹的纪录片。敢讲故事的人永远都比故事更稀缺。 《幼儿园》 幼儿教育,其重要性决定了其迫在眉睫,其特殊性又决定了其步履维艰。 《对看》 “没有选择比选择更困难” 《路》 愿你以后的旅途,桥都坚固,道路都光明。 《童年》 最微小的期待往往最奢侈。 《贫富差距下的学生》

英国伊顿公学办学特色研究

英国伊顿公学办学特色研究 伊顿公学是英国公学中的一朵奇葩。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它从一所贫困生资助学校成为了英国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私立中学。 本文从研究伊顿公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入手,着重归纳了伊顿公学在20世纪实行改革以来表现出来的办学特色,并通过研究英国传统文化对于伊顿公学办学特色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深入对其办学特色进行了归因分析。解读伊顿公学的成功之道,以期对我国中学改革和创建自己的特色提供一些灵感。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第一部分:阐述了该选题提出的背景、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而得出本研究的选题角度与可补充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追溯了伊顿公学的历史沿革。伊顿公学在亨利六世的钦点之下高贵的诞生,使它在一开始就比其他同类学校更受关注。 但17世纪至18世纪末,伊顿公学也暴露了一些管理不善、体罚学生、课程落后等丑闻。针对这些现象,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重新回到往日的辉煌。 时至今日,伊顿公学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中学之一第三部分:归纳了伊顿公学主要的办学特色,它们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行政体制、课程体系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师选拔与管理五个方面。本着培养精英的教育理念,伊顿公学注重锻造学生自信、热情、坚忍不拔、正直诚实和富余忍耐的个性品格。 权责分明而又相互合作是伊顿公学行政管理体制的突出特点,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教学长和教务助理分工合作的层级管理体制。伊顿公学的课程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化课程注重基础与提高,活动课程丰富灵活、体育课程设施

完备门类众多。 精心设置的课程加上一生一师制的学业管理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后进生特殊教育,保证了伊顿公学的优质教育。严格的教师甄选和管理,使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的到加强,这也是伊顿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第四部分:分析了伊顿公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原因,进而得出:英国人的宗教及捐赠教育的历史传统,是伊顿公学发展并形成特色的强大力量;英国人有着深厚的贵族情节,对上流社会的向往使得英国民众希望通过公学独具特色的教育培养体现绅士风度和传承贵族文化使命的精英型人才。同时,伊顿公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伊顿历届校友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第五部分:挖掘伊顿公学办学之道中的可取之处,对其特色的形成进行反思,探索我国民办学校在发展精英教育,树立学校品牌以及进行教育改革中可以借鉴伊顿公学的地方。一方面在于强化学校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在于优化学校的外部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