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_刘英俊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_刘英俊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_刘英俊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_刘英俊

收稿日期:2002209217

作者简介:刘英俊(1978~),男,四川大学2002级法学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政史系教师。

 

2003年6月第22卷 第3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 ianyang N ormal University Jun.,2003

V ol.22 N o.3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

刘英俊

(绵阳师范学院政史系,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美国的排华运动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还尚未有学者对此课题作个案分析。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针对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排华法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排华法案出台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工人阶级日趋高涨的排华情绪被资产阶级政党利用的结果,并进而论述了排华针对性是包括华工在内的所有华人。然后,从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美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中美关系等方面,对该法案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1882年排华法案;华工;华人;移民政策;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K 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12x (2003)0320085205

近年来,学术界对美国华侨史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中美国的排华运动就是一个焦点。大多数学者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侧重于探讨排华的历史演变及其动因,缺乏个案的分析。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陷,针对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做初步探讨。由于该法案不仅是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限禁外来移民法案,而且是“直

到1921年,唯一具有明确限制性的法案”[1](p604)

,所以希

望通过本文能有助于美国排华运动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

一、1882年排华法案产生的历史背景

1848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出现了一

股“淘金热”,矿区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而美国远西部地区却人烟稀少,劳力缺乏。此时,大洋彼岸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其东南沿海一带,严重的自然灾害更使得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资本家把眼光瞄准了中国,希望从中国输入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在美国资本家的鼓吹和诱骗下,“黄金财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破产的中国农民”

[2](p8)

。正是这种“推力”和

“拉力”的双重作用使得大批的中国人移民美国。从

1848年“到1851年,只三年光景,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

就达二万五千人之多”[3](p19~20)

。此后,美国政府为了满

足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十分欢迎中国人移民美国。1868年,为了保障在中国招募劳工的合法化,美国政府与清

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

(Burlingame T reaty ),使中国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移民美国。

但是,在加利福尼亚矿场一开始就存在着排外主义,华人自踏上美国土地之初即遭到歧视和迫害。当时

大多数白人是狂热的淘金者,他们只到富金矿淘金,而中国人却在那些贫金矿或被美国人认为已经告罄的金矿里淘金,但是他们凭借自己良好的技术和集体协作的精神仍然能够淘出黄金。由于中国人的工作效率比美国人高,所以得到的黄金也就更多了,逐渐在淘金的过程中占据了上风。美国人惊呼中国人抢去了美国的财富,于是开始迫害华工。当时美国矿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白种人,你们是黄种人。1849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反华暴乱———图卢穆恩暴乱,60多名华人矿工被白人矿工赶出了营地。这次暴乱成为华工在美遭到迫害的一次突出反映。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华人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在种族主义者的操纵下,加州政府就开始采取了对华工的立法行动。1852年,加州政府颁布了外国工人执照税法,向每个外国采矿者每月征税3美元。实际上该法案是针对华工的,执照税也主要由华工承担。因为早在1850年,加州议会通过了向每个外国矿工每月征税20美元的法案,这个法案迫使墨西哥和其它来自南美国家的矿工大批离去,于是华工就成了外籍矿工中人数最多的团体,也就成为了主要的攻击目标。随着外国工人执照税法的颁布,反华骚动也不断升级,例如,1852年图卢穆恩县的白人矿工集会并通过决议,驱逐华人,禁止华人在

矿区做工。与此同时或稍晚一些,在马里斯维尔等地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排华浪潮一浪高于一浪。1856年12月18日,旧金山《沙斯塔共和报》报道说:“在过去的五年中,华人被杀者,不下数百人,伤害华人事件几乎每日都发生”,“这些暴行和不法行为迫使中国人重新考虑他们的处境”[4](p56)。于是,很多人纷纷离开矿区从事其他行业。

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反华暴动稍有平息,因为华人正在负担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特定任务。他们添补了铁路修建中劳动力的严重不足,据统计,“1865~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所雇的全部近万名筑路工人中,华工十居其九”[5](p342)。因而,种族主义者有了一定程度的收敛,毕竟种族主义也要从属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869年横跨美国大陆的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后不久,排华暴行又一次燃起烈火,并且达到历史上最为猖獗的程度。

这首先是因为铁路建成后,华工全部被解雇,他们和东部潮水般涌入的劳动力一起汇入西部劳动力市场,这造成了市场的饱和。由于华工不计较工种的好坏,又能忍受资本家延长工时,降低工资的不合法的折磨,所以他们不难找到工作。相反,人数众多的白人劳工则常常挑三拣四,不是不屑干就是嫌工资低,甚至根本不愿意到工厂、农场干活,不肯从事服务性行业,这样其劳动力雇佣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工作的白人劳工对华工的仇视更加刻骨铭心,一直叫嚣着华工抢了他们的“饭碗”。其次,187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据统计,在这次危机中,“加州30%左右的工人失了业,在旧金山有1500名失业工人,而被铁路公司解雇的12000名华人也进入该市”,“恰恰在这个严峻的时期,华人移民也达到了十九世纪的最高潮,从1870年至1875年,8万多华人来到美国,仅在1873年就有2万多华人入境”[6](p43)。这就更加造成了华人同白人“抢夺饭碗”的现象。

在上述情况下,资产阶级政客为了转移白人愤怒情绪,缓和阶级矛盾,把白人失业和经济危机归咎于华人移民的涌入,从而不断煽动白人对华人的仇视,激起他们的种族主义的狂热,最终是使华人成为了这场经济危机的替罪羊。据不完全统计,从1852年到1882年地方性的反华立法和州的反华立法及司法决定就有二十多个,华人问题“不再是一个加州问题,而是整个美国问题”[7](p136)。从加利福尼亚开始的排华情绪向华盛顿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资产阶级政党为了各自的利益,公然走上了反华的前沿阵地,在美华人又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灾难。

二、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的原因及排华针对性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反华骚动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斗争更加激烈。共和党由于在南北战争后对南方奴隶主势力的妥协,使美国人民大失所望,威信也一落千丈。相反,民主党的势力恢复,并且在1876年大选前夕与共和党力量势均力敌。两大党都意识到入主白宫的关键在于谁能拥有多数工人的选票。共和党为了能够战胜民主党,不惜违背建党精神,一改过去自由移民的主张,也同民主党一道支持排华主张。民主党也不甘示弱,宣扬反对似奴隶的华工。两大党的竞选措辞相差微乎其微,这就形成了两大资产阶级政党竞相排华以捞取工人选票的局面,两党均相信“利用华人问题做文章是政治上取得成功的捷径”[4](p161)。排华运动跨越了加州一州的界限,成为全国政治问题的中心。

共和党的新策略使其分别在1876年、1880年两次大选中获胜。这时,“旧金山反华联盟”,“加利福尼亚工人党”等反华团体纷纷成立,反华暴行的巨大魔影笼罩着美国。鉴于当时的形势,为了安抚国内工人,同时消除外交上的排华障碍,海斯总统于1880年派遣了以安吉尔为首的代表团访华,其结果便是1881年中美之间正式生效的《安吉尔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应同意在不影响其他各类人进入美国的情况下,美国可调节、限制或终止华工入境,但不是绝对禁止。这个条约为美国推行全面排华政策找到了合法依据,使美国排华法案的出台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1882年,美国国会受理了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米勒(John F.M iller)提交的排华法案,在国会审议中,排华主义者和反排华主义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排华主义者千方百计地攻击华人,主要的依据就是说华人有严重的恶习和不良影响,难于同化美国的生活和美国的伦理道德标准;华工挣低工资同美国工人抢“饭碗”等。反排华主义者提出排华违背了《蒲安臣条约》的自由移民政策,违背了美利坚共和国的立国原则,是美国人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但是,在种族主义者发动强大的社会舆论攻势的压力之下,反排华主义者的辩护之音显得微乎其微,最终排华主义者以选票的多数占据了上风。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此法案的颁布乃是美国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争权夺利斗争的结果,是美国工人阶级日趋高涨的排华情绪被资产阶级政党利用的结果,它的出台适应了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这是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的根本原因。此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禁止自由移民的重要法案,也是在未与清政府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制定的中国移民政策,使中国人成为不能向美国自由移民的惟一民族群体。

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十年内禁止华工进入美国,包括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和矿工。假如有船私运华工入境,每私运一名华工,船主被罚款五百元以下,或被监禁一年以下;第二,工人以外的所有中国人入境,须有中国政府所发的英文证书,内载有关该中国人各项事项,并证明该人按照条约规定有入美的权利。中国政府所发证书必须经出口港的美国领事查验和签名盖章。但入美境后还须美国税关人员查诘一遍,若税关人员认为不能入境,还要驱逐回国;第三,美国联邦法院或州法院,一概不准中国人取得美国国籍,同时美国制定的法律不得与此法案相冲突;第四,此法案通过后,凡非法入境的中国人,都可以美国法院的命令驱逐出境[8](p42)。这个法案从表面上看只禁止华工入境,而对华工以外的华人,诸如教员和经商、留学、旅行的人作为“享受豁免的类别”虽有一定的限制,但至少不禁止,原则上不在排斥之列。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关于1882年排华法案下排华的针对性问题,国内学术界大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排华针对华工;另一种观点较为模糊地认为排华法案不但针对华工,而且与商人、教师、学生等有关。持排华针对华工的观点者往往以美国在排华期间对中国人赴美留学和游历态度作为例证[9]。事实上,这一例证是有失偏颇的,并不能证明排华不针对学生及其在美华人。自1872年起,清政府每年送30名幼童赴美,连送四批共120名幼童出国留学,这些留学生的留学计划没有受到美国国内排华的影响,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是,1881年,当留学生组织者容闳向美国提出要求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陆军和海军学习时,却遭到拒绝。容闳大失所望,没想到在排华情绪日益高涨之际,中国留学生首当其冲便遭“技艺”上的排斥。在这样的背景下,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这充分说明排华法案对华工以外的华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矛头已明显地指向中国留学生。当时,中国的保守派为了防止留学生受到美国思想污染而把他们召回祖国,从当时情势看,这不失为歪打正着的明智之举,使那些远离家乡的学生避免了排华法案下的迫害。这才是事实的真相。至于耶鲁大学校长劝阻中国留学生不要返国这一做法,仅仅代表他个人的行为,而不是排华法案下的政府行为,更不能由此说排华不针对学生。实际上,1882年排华法案下的排华是将境外排华和境内排华联为一体的,即在美国境外禁止华人入境,而在境内则加紧对华人的迫害,把他们递解出境。该法案下排华的针对性在实际操作中大大超过了华工的范围,涉及了几乎所有的华人。

根据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被禁止进入美国的只限华工,非华工则有权进入。但是,该法案也赋予了美国移民官员和验关官员很大的权利自由,他们的个人意志往往成为华人能否进入美国的通行证。在当时狂热的

排华情绪影响下,美国移民官员和验关官员不断寻找借口,刁难前来美国的华人,阻止他们进入美国。这样的例证有很多,如对商人,他们惯以护照的英文部分欠缺为理由而不允许商人们入境,迫使他们返回中国。甚至验关官员还任意解释华工一词的含义和范围,把一些商人也列入了华工之列,禁止他们入境[10]。对赴美求学的学生,移民官员限制得更加严格,常以“在美国学习和生活的费用不足”、“学业完成后会留居美国”、“不懂英语”等,作为拒签的当然理由,甚至有的理由竟是“太年轻了,不能进入大学学习”。更为荒谬的是有一名中国教师,由于给报纸做过一些翻译和编辑工作,就被禁止登岸,理由是他当过编辑,而编辑也是劳工[2](p284)。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移民官员随意解释华工一词,为其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同时,在美国国内与1882年排华法案相配合,美国资产阶级不断策动排华暴行,华人被惨杀几乎是每天都发生的事件[11](p338)。其中最突出的是1885年9月在怀俄明州采矿市镇罗克斯普林斯,28个华人被屠杀,11个人在他们居住的屋内活活被烧死,这是美国排华运动史上最为残暴的事件。自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后,反华暴行如同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几乎遍及了美国各个角落。1886年1月至4月,加州35个居民区的华人被驱逐出去。1887年,31个华人矿工被杀害在华盛顿州东部的斯内克河上,华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生命担忧。

美国当局在1882年排华法案的支配下肆意横行,无法无天。1886年,中国驻美国全权公使张荫桓赴美就任,当到达旧金山港时,受到了移民官员的无理刁难,不准登岸,必须先经海关检验看图书。按照当时的国际法规定,外交人员是享有治外法权的,美国移民官员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置国际法于不顾,可见排华暴行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882年排华法案是对华人的彻底的排斥,不但是不公正的,而且是非人道的。排华法案下的排华针对的不仅仅是华工,而是包括教师、学生、商人、甚至外交人员等在内的所有华人。当然,并不否认还是有一些华人在美国幸存下来或侥幸得以入境,然而实际上在排华期间里他们的处境是相当艰难的。

三、对1882年排华法案的反思

美国排华最初起于民间,而最后成于政府,经历了从地方到全国的发展过程。1882年排华法案标志着美国排华的全面开始,排华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国策。从《蒲安臣条约》的签订到排华法案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1882年排华法案违背了《蒲安臣条约》,标志着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重大转变。

美国从建国伊始就奉行自由移民政策,1868年《蒲安臣条约》的签订保证了中国移民不受任何限制地移民

美国。然而,在这个条约刚签订了短短的十四年之后,美国政府又迫不及待地出台了排华法案,禁止华人移民美国。在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国际公法效应的《蒲安臣条约》便形同废纸一样被美国政府撕得粉碎。1882年排华法案的出台宣告了美国对华移民政策自由时代的终结,同时美国国内关门政策开始形成。

实际上,美国政府最初吸引中国移民的目的在于补充劳动力市场的不足,开发美国的西部;而中国移民去美国的直接目的是“发财”,在浓重的乡土观念下只梦想着挣到钱后回到家乡。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当华人特别是华工为建设美国西部舍命劳作,同时也为能挣到钱而疲于奔命时,美国社会滋生了越来越普遍的排华情绪,并且愈演愈烈,排华暴行一发而不可收拾。特别是七十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华人的处境更加艰难,最终排华情绪迎合了国内两大党政治斗争的需要,使排华从地方性行为上升为国家国策。因此,1882年排华法案是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最好诠释。

“据统计,仅从1882年8月到1885年7月的三年时间里,被迫离开加州和死亡的华工就达50,174人”[12](p42)。排华时间从1882年5月一直持续到1943年12月,整整半个多世纪,这不仅损害了美国作为民主国家的声誉,也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第二,1882年排华法案不是基于美国现实情况,经实事求是的考虑后合理地制定的。

首先,在经济发生危机之时,采取限制移民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但排华并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上所做的贡献是卓然的,最终使美国成为了两洋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建国后所采取的自由移民政策应该是既崇高而又实事求是的,但是,这一政策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进入美国的移民数量增长非常迅速。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人口从1850年的2,300万,上升到1880年的5,000万,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归于移民的涌入[13](p469)。同时,“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人口从3,100万上升到7, 600万,在这40年内,大约有1,400万外国人移民美国”[13](p157)。由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致使职业竞争十分激烈,大批工人失了业。尽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当时经济的发展还暂时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劳动力,“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加,限制移民在美国就成为了首要的需要”[13](p161)。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及时提出一个限制移民的措施,不但可以使事态发展不致于向恶性转化,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但美国政府并没有这么做,资产阶级政客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却将矛头对准华人,不断火上浇油来煽动白人对华人的排华情绪,最终使美国政府出台了1882年排华法案。实际上,华人无论是在美国外来移民中,还是华工在美国工人中,其所占的比例都是相当微小的,这一点早被学术界的学者们所证实。就1882年排华法案的本身而言,排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是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取得了暂时的缓和。

其次,由于对华人尤其对华工的排斥,延缓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在十九世纪下半期的美国经济建设中,华工所做出的贡献是突出的,他们不仅从事采矿业,为美国西部建设积累了资金,而且还从事铁路的建设,促进了美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另外,他们还为加利福尼亚农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参议院一份档案资料里记载这样一段话,说没有华工就不可能使加利福尼亚的荒地变成良田,就不可能使整个加利福尼亚变成一座花园,一个果木园[14](p219)。可见,加利福尼亚的累累硕果中无疑渗透着华工的辛勤和汗水。尽管如此,牺牲华工的利益并没有给美国带来任何的好处,相反排斥华工延缓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也许这是美国资产阶级始料不及的。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玛丽?柯立芝教授在她研究华人的专著《中国移民》中指出,西部地区的发展由于丧失了华工这样的劳动力而停滞不前,加利福尼亚的果园竟然出现了成熟的果子无人采摘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排华,加州出现了难以对付的人口流动问题[14](p144)。因此,1882年排华法案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股强大的逆冲力。

美国有务实的传统,如果说建国后美国采取的自由移民政策是基于实事求是考虑的话,那么1882年排华法案则实在称不上是美国现实的需要,美国的务实传统也在此大打折扣。该法案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是根据美国的国情来制定的,延缓了采取限制移民政策而使美国丧失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

第三,1882年排华法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强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中美关系的大倒退。

现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美国对中国移民政策实际上是与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排华无疑是对中美关系的巨大破坏,加剧了中美之间的分离。

1868年,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的目的有两点:其一,保证美国在华招募劳工合法化;其二,扩大同中国的对外贸易,增强美国在华的实力,开拓在中国的市场,这一点往往被学术界所忽视。在中美两国早期贸易中, 184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额为950万美元,到1860年达2250万美元,南北战争期间对华商业利润达2000万美元[14](p154)。为了满足美国资本集团的商业利益,追求美国财富和势力的增长,美国政府采取了两面手段,一方面保证移民之间的自由往来;另一方面保证美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但是事与愿违,在《蒲安臣条约》生效的十四年间,美国对华贸易却一直处于一种低潮的状态。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排华情绪的增长,美国想同中国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热情淡薄了。《蒲安臣条约》成为排华主义者的众矢之的,排华分子将其看成是他们

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必先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排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美国政府根本无暇顾及在中国商业的发展及市场的开拓。1882年,随着排华法案的颁布,美国对华人实行“关门”政策以后,此种情况愈加明显,中美贸易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有所转变。而在中国国内,排华法案引起了中国人的强烈不满,特别是广东地区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受到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1882年排华法案是对中美关系的一场巨大的破坏,使中美贸易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沉寂,延缓了美国对华贸易的增长。在十九世纪末,随着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美国经济对开拓新市场的需求日益强烈,美国才又一次把目标聚焦中国。但这次市场的开拓,不仅包括经济市场,还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市场等,美国企图从各方面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综上所述,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并没有给美国带来任何的好处,相反在美国的历史上却留下了永远也抹不掉的阴影。对美国人而言,“美国人对华人的历史,是美国人不能引以为荣的事情”[15](p221),“是应该更正的历史错误”[15](p221)。

参考文献:

[1] William A?Hamm,From C olony to W orld P ower: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 tates,D.C.Heath and C om pany,19531

[2] 杨国标等1美国华人史[M]1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 [美]宋李瑞芳1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M]1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1

[4] 陈依范1美国华人1工人出版社,19851

[5] 郝贵远1清政府就排华问题与美国的交涉[A]1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C]1北京:三联书店,19831

[6] 戴超武1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

[7] Philip S?F oner and Daniel R osenberg,Racism,Dissent,and Asian Americans from1850to the Present,G reenw ood press,19931

[8] 李长久、施鲁佳1中美关系二百年[M]1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

[9] 陈晓燕1近代美国排华根本原因辨析[J]1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721

[10] 庄锡昌1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J]1历史教学问题,1998,(4):51

[11] 黄绍湘1美国通史简编[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12] 李长久、施鲁佳1中美关系二百年[M]1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

[13] T.Harry Williams,Richard N.Current and Frank Freidel,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 tates to1877,Alfred A.K nopf Inc.New y ork,

19691

[14] 邓蜀生1美国与移民[M]1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

[15] 邓蜀生1美国历史与美国人[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

An I nitial Study on Chinese Exclusion Act of1882

Liu Y in2jun

(Department of P olitics and History,Mianyang N ormal University,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The Chinese Exclusion M ovement has been an key research topic in the academic circle,but few schol2 ars have done any case analysis s o far.The following paper aims at making up this academic vacancy and gives an initial research on Chinese Exc1usion Act of1882.It ex1ores the historica1background of the Act and concludes the basic rea2 s on for the coming out of such an Act,a result of the manipulation of American w orkers’Chinese exclusion sentiment by American capitalist parties.It als o points out the fact that the Exclusion is directed at all Chinese immigrants including those Chinese laborers.Then the paper reconsiders the 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merican po1icy on Chinese im2 migrants,American s ocial condition of that time and Sino-U.S.relation,and etc..

K ey w ords: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l882;Chinese1aborers;Chinese immigrants;policy on Chinese immi2 grants;Sino-U.S.relation

第四十篇New US Plan for Disease Prevention美国疾病预防新政策

第四十篇New US Plan for Disease Prevention美国疾病预防新政策Urging鼓励Americans to take responsibility责任for their health1 ,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ecretary 秘书Tommy Thompson on Tuesday星期二launched投入a$15 million program计划to try to encourage communities社区to do more to prevent chronic 慢性diseases like heart disease,cancer癌症and diabetes糖尿病. 周二,健康及人道服务部秘书托米汤姆森发起了一项耗资1 500万美元的计划,大力推进社区在预防诸如心脏病、癌症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上发挥更大能量,以鼓励美国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The initiative自发的highlights 强调the cost of chronic慢性diseases2 -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outlines略述ways that people Can prevent them,including better diet节食and increased exercise.这一行动强调了慢性病——造成美国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的代价,概括了预防疾病的途径,包括改善饮食和增加锻炼。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7 of 10 deaths and the vast大量majority多数of serious illness重病,disability残疾and health care costs are caused by chronic慢性的diseases, "the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公共事业Department said in a statement.声明 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在报告中指出,“今天,在美国70%的死亡、绝大多数重病、残疾及健康医疗是由慢性病造成的,绝大多数医疗费用

关联性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二

关联性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二 证据规则渊源于英国普通法,十七、十八世纪后,以两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其途径之一是,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英国开始在其殖民地强制推行包括证据法在内的英国法律制度,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继受普通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现在,在英美法系国家里,基本上沿袭了普通法上的证据规则,一些国家甚至根据本国的需要对证据规则进行较大的发展,如美国通过宪法判例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二是,基于完善本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需要,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主动吸收、借鉴英国法的一些合理做法,也开始确立了一定数量的证据规则。经过数世纪的发展,证据规则已经超出了某一个特定国家,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些为多数国家所共认的证据规则。 在我国证据规则体系的建设中,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般作法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因为“这些规则的基本内容不仅反映对抗制诉讼的要求,也体现了发现客观真实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建立、健全证据规则的立法需求,本文以下将对西方国家普遍认同的一些主要证据规则予以介绍。由于英美法系国家规范证据能力的证据规则历史悠久、形式完备,在具体论述时,将主要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主,同时兼及大陆法系国家。 相关性规则,又称关联性规则,是英美法系的一项基础性证据规则。美国学者格雷厄姆。C.雷丽认为,“证据的相关性,是融汇于证据规则中带有根本性和一贯性的原则。……由于相关性这一涵义适用于所有所举出的证据,因此,也渗透于庭审的全部过程。所有具备可采性的证据必须先与要证事实具有相关性,至少当对方举证就证据的相关性质疑时,必须首先证实其具有相关性。”相关性规则的基础性地位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相关性规则涉及的是特定证据材料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该证据的存在形式。因此,相关性规则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证据资料,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第二,相关性是具有证据资格的基础条件。尽管具有相关性的证据并不必然具有证据资格(或曰可采性),但是,没有相关性的证据却必然不具证据资格。 理解相关性规则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何谓“相关性”。在英美法国家,由于相关性问题属于法官负责的事项,判例很少关心相关性的语义界定。事实上,学者一般是在日常语义上使用该术语的。在判例中,相关性被理解为“被提出的证据对于被证明的事实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Logically Probative)’,或者说,就此目的而言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Logically relevant)”。“有关

排华法案:迟到130年的道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5132497.html, 排华法案:迟到130年的道歉 作者:吴庆才荣筱箐等 来源:《人民文摘》2012年第09期 “如果我的祖父、祖母今天还活着,我会对他们说,这是值得骄傲的时刻!1882年有一个歧视你们的法律,但现在,两代人之后,你的孙女已成为一名国会议员。”美国华裔众议员赵美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6月18日这一天将注定被载入美国史册,美国众议院当天以全票通过一项议案,对美国 历史上的“排华法案”正式致歉。连同美国参议院于去年通过的类似道歉案,至此,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以立法的形式向全体华人致歉。 迟到130年的正义 这段历史是美国人自己发掘出来并公之于众的。从1849年到1906年,美国大约有250个城镇发生过暴力排华事件,成千上万的华人被强制赶出家园,放逐他乡,驱离美国,甚至被暴打致死。 特拉华大学教授珍妮·普菲尔泽系统地研究和发表了美国排华法案的历史。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美国仍然决定给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一个说法。 6月18日这天,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议案,对历史上的排华法案正式致歉。由于类似的 道歉一案去年已经在参议院通过,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以立法的形式向全体华人致歉。 这个议案是美国国会众议院在25年之内通过的第四项道歉议案,也是美国历史上第六个获国会通过的道歉议案。此前,美国国会曾分别对二战时将日裔关进集中营、派兵推翻夏威夷土著王朝、黑奴制、奴隶制、对印第安人的不公平待遇等道歉。 美国华裔众议员赵美心是这个排华法案道歉案的重要推动人之一。2009年成为美国首位 华裔女议员后,她立即与华裔美国人团体一同开始活动。 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某一族裔的移民排斥法案,该法案1943年被废除,该法案连同其他歧视性法案禁止华人在美拥有房产、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禁止华人在政府就职、禁止华人同白人在法院对簿公堂等。 在推动“道歉案”的近3年间,赵美心常以自己的祖父为例来解释这个“恶法”给几代华人带来的创伤。赵美心的祖父赵宝能光绪年间从广东移居美国时,正好赶上排华法案实行,他受到了很多限制,不能拥有投票权,不能申请成为美国公民,过着清贫且备受歧视的日子。“正是他的经历促使我决心为华人换回迟到百年的公正。”

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

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律师与当事人保密特权(The Attorney-client Privilege)的历史发展、美国对此的法律规定以及该规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 一、历史发展 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是普通法所确定的一项最古老的权利。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在普通法上的起源很难确定。它可能起源于罗马法时代。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的部分规定可以追溯到英国伊丽莎白时期,那时有关证人不作证特权的规定已经被法院所认可,并得以实施。著名学者John Wigmore曾经提到:“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因此它是最古老的一项关于秘密交流的内容不作为证据使用的特权。”在当时这项特权并不是要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尊重律师的人格和尊严。因此在当时,该特权的权利人是律师。关于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的案例最早出现于1577年。 十七世纪英国的两个案例确定了律师对于当事人在法律上的咨询不负有作证义务的权利。这两个案例的起因就是因为当事人律师的证言能证明当事人有罪。1743年,在Annelsey v. Anglesea一案中,该判例将这个特权仅限于律师协助当事人犯罪的案件中。到了18世纪后期,这个特权的权利人才被认定是当事人,并且法律认为:为了促进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自由交流,强迫律师公开与当事人之间的谈话内容是不正当的,因此法律禁止在没有当事人的同意下公开双方谈话的内容。在19世纪早期这种特权的范围逐渐扩张。当时有一个案例指出,即使律师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而不是通过与当事人的交流)所了解到的事实(这些事实可能是当事人犯罪的事实),也被禁止作为证据在法庭使用。在这一方面,英国的枢密院走得更远,他们甚至禁止调查律师是否接受到另一方当事人的discovery通知。 19世纪早期律师与当事人的保密特权在英国和美国只是一种初步的概念,那时的法官只是试验性质的利用这些不是很清晰的概念处理涉及该特权的法律问题。美国第一篇关于保密特权的论文发表于1810年,是Zephaniah Swift的《Digest of the Law of Evidence》。作者详细论述了当事人和律师之间、夫妻之间的保密特权,但是没有提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保密特权,并且他的论述并没有得到立法的实证支持。从1790年至19世纪早期美国国会和州议会都没有在证

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文献综述

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文献综述 学号:201228010140 班级:2012级法学二班姓名:李树斌 [摘要]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保障被告人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刑事诉讼以人权保障为发展方向的现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经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纳,成为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准则。强化对证据规则的研究,是改善司法制度的着手点。[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正文] 近年来,诸如佘祥林此类案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高度关注。这类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社会舆论压力等等方面,其最根本的原因即证据的可采性原则。也可以说是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 证据作为审判和定案的依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证据规则作为证据制度的核心,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应用都必须严格的依照其规定。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能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人权还可以遏制非法取证,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如何在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最重要的问题。而国外注重人权保障,在刑事司法领域强调法治和正当程序,非法证据将被排除在外,不能得到采纳。由此,我们通过对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研究,将可取之处应用到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中。 (一)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美国作为最先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国家,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发展的较为完善,“其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将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刑事诉讼中被告的基本权利上升到宪法性权利的高度。 其主要内容有: 1、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主要指违反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不被强迫自证其罪)而取得的被告人供述。 2、违法证据(违法获取得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即非法搜查或扣押得来的证据予以排除,并且直接或间接产生与非法搜查的其他证据,包括言词和实物证据,其最著名的极为“毒树之果”规则。 (二)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英国对非法证据采用倾向于总体上适用的原则。对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进行衡量裁定,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16版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 介绍:首席大法官沃伦于1965年任命一个顾问委员会为联邦法院起草证据规则。该委员会起草的初稿于1969年发表以征求意见。修订稿于1971年公布。1972年,联邦高等法院将其命名为《联邦证据规则》,于1973年7月1日生效。道格拉斯大法官持不同意见。根据有关授权法案,首席大法官伯格将该证据规则提交国会审议,国会将其搁置以作进一步的研究。经过广泛详尽的研究,国会将该规则作有关修改后颁布为法律。1975年1月2日批准,1975年2月1日生效。这样,联邦证据规则是联邦高等法院制订规则的程序与国会的立法程序相结合的产物。至少,广泛收集普通法的案例与有关的制订法是同等重要,两者共同构成证据规则演进的背景。在理解证据规则时,这些立法渊源都必须加以考虑。 -----爱德华特W.克利瑞 第一章总则 规则101 范围和定义 (a)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联邦法院程序,具体法院、程序及其例外,从规则1101之规定。 (b)定义 在本证据规则中: (1)“民事案件”是指民事诉讼或者程序; (2)“刑事案件”包括刑事程序; (3)“公共机构”包括公共机关; (4)“记录”包括备忘录、报告或者数据汇编; (5)“高等法院指定的规则”是指高等法院根据国会立法授权制定的规则; (6)以电子数据格式存储的书面材料和其他。 规则102 目的 本规则将用以保证公正的施行,消除不合理耗费和延误,促进证据法的发展壮大,以实现查明事实真相,公正处理诉讼。 规则103 关于证据的裁定 (a)错误裁定的后果 只有在重大权利遭受影响,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当事人方可主张采纳或者排除证据的裁定存在错误:(1)如系采纳证据的裁定,依审判之记录,当事人: (A)已及时提出异议或者申请删除证据;并且 (B)已说明具体理由,除非该理由能从上下文中体现出来;或者 (2)如系排除证据的裁定,当事人已通过提出证明的方式告知法院具体理由,除非该理由能从上下文中体现出来。 (b)不需要重新提出异议或者提出证明 无论在审判时还是在审判前,一旦法院已作出明确裁定并记录在案,当事人不需要为上诉该裁定而重新提出异议或者提出证明。 (c)法院关于裁定的陈述,对提供证明进行指示 法院可以就证据的性质、形式、提出的异议和裁定进行任何陈述。 法院可以指示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提出证明。 (d)防止陪审团听见不可采的证据 在可行的范围内,法院在进行陪审团审判时,必须防止以任何方式将不可采的证据暗示给陪审团。

对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介绍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专业年级:08风景园林 姓名:周思 学号:082314045 指导老师:王敏华 2011年3月6日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以调查与分析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为目的,具体介绍了新奥尔良的地理历史和其设计者查尔斯·摩尔的生平,并对其建筑风格是属于后现代主义流派还是新古典主义流派进行了讨论,还肯定了查尔斯·摩尔对于空间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构成和评价。 关键词: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摩尔、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空间、人文、 一、简介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于1973年建立,花费165万美元,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居住在该市的美籍意大利人表示尊敬,设计者是美国著名设计大师查尔斯·摩尔。整个广场的造型与古罗马建筑相似,可以说是把古罗马的广场缩影到新奥尔良市,但有许多创新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在里面,可以说是一件举世哗然的作品。 二、关于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New Orleans)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是美国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这是美国大陆上最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在新奥尔良的街头,你会有疑问,这是美国吗?坐着古老的街车沿圣查尔斯大街从法国区向上城缓缓行驶,人宛如步入时光隧道,从欧陆风情的法国区,到典型美国商业区,再到宛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橡树大道,还有20世纪初曾经普及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这些不同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座独一无二的新奥尔良市。 三、查尔斯·摩尔和他的建筑风格 (一)生平 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1925生于美国密歇根州(Benton Harbor, Michigan),1993年12月去世,享年68岁,伟大的建筑大师,一个标新立异的天才。1949年,查尔斯·摩

论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对华人的影响

论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对华人的影响 今天,以移民身份进入美国的外籍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亚洲。在历史上,美国的亚裔移 民人口远远不及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人数。造成20世纪上半叶美国境内亚洲移民数量 相对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影响最深远的莫过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排华运动 和随之产生的1882年排华法案。排华法案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讨论 排华法案对华裔移民的影响。 美国;华裔移民;排华法案;移民限额 [中图分类号]D83/8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5-02 一、历史背景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首次抵达中国沿海城市广州,从此 拉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序幕。中美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业的,还是文化交流,在每个历史 时期都表现出各自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征:譬如1844年望厦条约签订之前,中美之间的关 系被许多史学家称作是一段“没有政治意义的民间商务关系。” 19世纪50年代,华人移民开始大批到美国西部淘金。出于开发太平洋沿岸的需要,华工在 美国开始协助兴建铁路。由于这些黄种人吃苦耐劳,工价低廉,美国资本家便开始从中国东 南沿海招募华工。由于肤色,语言以及文化与白人的差异,华人很快成为白人种族主义的攻 击对象。虽然华工自踏上美国土地之日起,遭到白人迫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但作为国家政策,美国仍欢迎和鼓励华工来美。19世纪70年代,加州经济不景气促使排华情绪升温,白人工 会领袖谴责华工使他们工资降低,减少工作机会。华工的饮食习惯与白人不同,他们厌恶中 国食物的味道,也讨厌华工的语言(粤语)和生活习惯,在嫉妒与敌视交织的种族蛮力下,美 国西部一带频传白人集体凌辱、打劫和屠戮华工的血腥事件。清廷驻美公使陈兰彬向美交涉 赔偿,白宫和国务院理都不理。弱国无外交,在这一历史时期得到了印证。 在反华情绪持续高涨之际,1882年,加州共和党参议员米勒向参议院提议中止华工赴美。 经过参院辩论8天,美国西部一带的两党参议员和南方的民主党参议员都支持他,只有东北 部的两党参议员反对。参院以29对15票通过排华法案;众院再以167票对66票(55票弃权)通过。1882年5月6日,切斯特·阿瑟总统签署了这项玷辱美国历史的法案。 二、排华法案的主要内容 美国排华法案包括1882年的最初条例(original 1882 law),1884年的修订法案(1884 amendment),1892年的基尔法案(Geary Law)以及将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1902年排华法 案(1902 law)。 早在19世纪70年代,华人劳工聚居的旧金山市就已经实行了不利于华人的法规。旧金山参 议会通过市政条例,禁止行人在人行道用扁担搬运货物(当时只有华人才有这种习惯)。1873年,旧金山参议会又通过条例,向不用马车搬运衣服的洗衣馆每季征税15元(当时华人经营 的洗衣馆一般都不用马车搬运衣服),却只向用马车搬运衣服的洗衣馆每年征税1元。1882 年美国排华法案共十五条,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华人劳工十年内不准赴美,中国人变成了美国 白人排斥外国人的唯一对象。1888年,国会通过法令禁止华工重新进入美国,除非他们在美 国有家庭或具备价值一千美元的财产。三个星期后通过的斯科特法案(Scott Act)禁止暂时 离境的华工重返美国,把两万名暂离美国回中国探亲的华人斥于美国门外。1892年,基尔法 案(Geary Act)把排华法案延续十年,并规定留在美国的华工必须注册才能获得居留权。1904年,排华法案被无限期延长。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规定自通过之日起,10年内暂停华工来美打工,合法留居美国的华工 欲离开美国回中国探亲并重新回到美国的,需在离关时登记,领取回美证明,否则一概为非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摘要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诉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关内容,为准确理解和适用该规则,本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谈了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关键词新刑诉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适用我国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规定非法收集的证据不具有法律效力,也没有具体规定司法人员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出现个别司法人员因破案压力或受利益驱动,采用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从而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2010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死刑证据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新刑诉法吸收了《证据规定》和《死刑证据规定》中的有关条款,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收集证据的原则、非法证据排除的原则证据类型、程序、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等,构建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纪初由美国提出,是指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非法程序或者非法行为所取得的证据不得被法庭采纳为定案依据的规则。非法证据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所取得的证据,既包括违反法律规定取得的证据,也包括违反有关规定所取得的证据,例如提取物证时没有制作笔录,并不能对其做出合理解释。根据新刑诉法第54条的规定,非法证据包括以刑讯逼供手段获得的口供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实物证据等。(一)非法言词证据“非法言词证据”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或通过非法手段所取得的言词证据,根据新刑诉法第54条及《证据规定》第1条的规定,非法言词证据既包括刑讯逼供等方法收集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也包括采用暴力、威胁等方法所收集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等。关于“非法言词证据”的取得手段,虽然新刑诉法第54条只明确列举了“刑讯逼供”、“暴力”、“威胁”三种手段,但在实践中,对于非法手段的理解可以参照《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豍,构成“非法言词证据”的手段,并不要求其行为必须构成犯罪。

New US Plan for Disease Prevention 美国疾病预防新政策

综合类——A级 New US Plan for Disease Prevention【美国疾病预防新政策】Urging American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health,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ecretary Tommy Thompson on Tuesday launched a $15 million program to try to encourage communities to do more to prevent chronic diseases like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diabetes. The initiative highlights the cost of chronic diseases -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 and outlines ways that people can prevent them, including better diet and increased exerci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ya, 7 of 10 deaths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serious illness, disability and health care costs are caused by chronic diseases.” the Health and Human Serviece Department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causes re often behavioral -smoking, poor eating habits and a lack of exercise. “I am convinced that preventing disease by promoting better health is a smart policy choice for our future.” Thompson told a conference held to launch the initiative. “Our current health care system is not structured to deal with the escalating costs of treating diseases that are largely preventable through changes in our lifestyle choices.” Thompson said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s will cost the country more than $351 billion in 2003. “Thes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for men and women are largely preventable, yet we as a nation are not taking te steps necessary for us to lead healthier , longer lives.” he said. The $15 million is slated to go to communities to promote prevention, pushing for changes as simple as building sidewalk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walk more. Daily exercise such as walking canprevent and even reverse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and prevent cancer and strokes. The money will also go to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clinics and nutritionists who are being encouraged to work together to educate people at risk of diabetes about what they can do to prevent it and encourage more cancer screening.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estimates that half of all cancers can be caught by screening, including pap tests for cervical cancer, mammograms for breast cancer, colonoscopies, and prostate checks.

美国各州的缩写及主要城市

一、xx 英文州名(缩写):Alabama (AL) 区号:205–251–256–334 主要xx: 1、xx(Birmingham) 2、xx(Montgomery) 3、xx次维尔(Huntsville) 4、xx(Tuscaloosa) 5、xx(Mobile) 二、xx 英文州名(缩写):Alaska (AK) 区号:907 主要xx: 1、xx(Juneau) 2、安克拉奇(Anchorage) 3、xxxx(Fairbanks) 三、xx 英文州名(缩写):Arizona (AZ) 区号:480–520–602–623–928 主要xx: 1、菲尼克斯[凤凰城](Phoenix)

2、xx(Tucson) 3、xx(Mesa) 四、xx 英文州名(缩写):Arkansas (AR) 区号:501–870 主要xx: 1、xx(Little Rock) 2、菲页维尔(Fayetteville) 五、xx 英文州名(缩写):California (CA) 区号:209–213–310–323–408–415–510–530–559–562–619–626–650–661–707–714–760–805–818–831–858–909–916–925–949 主要xx: 1、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 2、xx(Sonoma) 3、圣xx(San Jose) 4、xx(Los Angeles) 5、xx(San Diego) 6、旧金山(San Francisco) 六、xx 英文州名(缩写):Colorado (CO)

区号:303–719–720–970 主要xx: 1、xx(Denver) 2、xxxx(Boulder) 3、科罗拉多泉(Clolrado Springs) 七、xx 英文州名(缩写):Connecticut (CT) 区号:203–860 主要xx: 1、xx(Hartford) 八、xx 英文州名(缩写):Delaware (DE) 区号:302 主要xx: 1、多佛(Dover) 2、xx(Wilmington) 3、xx(Newark) 九、xx 英文州名(缩写):Florida (FL) 区号:305–321–352–386–407–561–727–754–772–786–813–850–863–904–941–954

论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对华人的影响

论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对华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3-13T10:37:28.030Z 来源:《世界华商经济年鉴》09年2期供稿作者:殷倩 [导读] 今天,以移民身份进入美国的外籍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亚洲。 今天,以移民身份进入美国的外籍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亚洲。在历史上,美国的亚裔移民人口远远不及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人数。造成20世纪上半叶美国境内亚洲移民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影响最深远的莫过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排华运动和随之产生的1882年排华法案。排华法案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讨论排华法案对华裔移民的影响。 美国;华裔移民;排华法案;移民限额 [中图分类号]D83/8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5-02 一、历史背景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首次抵达中国沿海城市广州,从此拉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序幕。中美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业的,还是文化交流,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表现出各自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征:譬如1844年望厦条约签订之前,中美之间的关系被许多史学家称作是一段“没有政治意义的民间商务关系。” 19世纪50年代,华人移民开始大批到美国西部淘金。出于开发太平洋沿岸的需要,华工在美国开始协助兴建铁路。由于这些黄种人吃苦耐劳,工价低廉,美国资本家便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由于肤色,语言以及文化与白人的差异,华人很快成为白人种族主义的攻击对象。虽然华工自踏上美国土地之日起,遭到白人迫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但作为国家政策,美国仍欢迎和鼓励华工来美。19世纪70年代,加州经济不景气促使排华情绪升温,白人工会领袖谴责华工使他们工资降低,减少工作机会。华工的饮食习惯与白人不同,他们厌恶中国食物的味道,也讨厌华工的语言(粤语)和生活习惯,在嫉妒与敌视交织的种族蛮力下,美国西部一带频传白人集体凌辱、打劫和屠戮华工的血腥事件。清廷驻美公使陈兰彬向美交涉赔偿,白宫和国务院理都不理。弱国无外交,在这一历史时期得到了印证。 在反华情绪持续高涨之际,1882年,加州共和党参议员米勒向参议院提议中止华工赴美。经过参院辩论8天,美国西部一带的两党参议员和南方的民主党参议员都支持他,只有东北部的两党参议员反对。参院以29对15票通过排华法案;众院再以167票对66票(55票弃权)通过。1882年5月6日,切斯特·阿瑟总统签署了这项玷辱美国历史的法案。 二、排华法案的主要内容 美国排华法案包括1882年的最初条例(original 1882 law),1884年的修订法案(1884 amendment),1892年的基尔法案(Geary Law)以及将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1902年排华法案(1902 law)。 早在19世纪70年代,华人劳工聚居的旧金山市就已经实行了不利于华人的法规。旧金山参议会通过市政条例,禁止行人在人行道用扁担搬运货物(当时只有华人才有这种习惯)。1873年,旧金山参议会又通过条例,向不用马车搬运衣服的洗衣馆每季征税15元(当时华人经营的洗衣馆一般都不用马车搬运衣服),却只向用马车搬运衣服的洗衣馆每年征税1元。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共十五条,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华人劳工十年内不准赴美,中国人变成了美国白人排斥外国人的唯一对象。1888年,国会通过法令禁止华工重新进入美国,除非他们在美国有家庭或具备价值一千美元的财产。三个星期后通过的斯科特法案(Scott Act)禁止暂时离境的华工重返美国,把两万名暂离美国回中国探亲的华人斥于美国门外。1892年,基尔法案(Geary Act)把排华法案延续十年,并规定留在美国的华工必须注册才能获得居留权。1904年,排华法案被无限期延长。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规定自通过之日起,10年内暂停华工来美打工,合法留居美国的华工欲离开美国回中国探亲并重新回到美国的,需在离关时登记,领取回美证明,否则一概为非法行为并不得再次进入美国国境;中国政府发放的来美证明必须经过美国海关官员的认证;中国人无权加入美国籍。这一法案后来经多次修改、增补及重新制订,对华人来美限制越来越严格。1892年5月5日通过并生效的《基尔法案》,除了将以前的排华法案延长10年外,还规定留居美国的华人须注册登记才能获得居留权;此外他还取消了中国人享有人身保护令的特权,在审查来美华人是否合法期间不准保释,被判定非法来美者必须遣回原籍。1902年4月29日的法案则把排华地域扩展到所有美国的属地,不但华人劳工来美被完全禁止,就连排华法案中列明可以自由往来的教师、学生、商人、旅游者和政府官员,来美时也受到多方阻滞和刁难。 三、排华法案对华人的影响 美国排华是种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其起因含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排华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烈与美国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排华法案的通过助长了早已存在的排华情绪,并导致19世纪80年代后期一系列重大排华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旅美华侨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遭到严重破坏。排华法案严格限制华人进入美国,一方面使得在美国居留的华人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美国华裔移民的数量:1882年,只有3.95万华人赴美,而移民英国的华人有10.29万人,移民德国的有25万之多。 排华法案不仅影响了华人劳工,对华裔女性的影响也极其深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华裔人口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女性人口数量的极度稀少。根据美国一组人口统计数据,从1870年到1890年,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女性人口由7.2%下降到1882年排华法案实施后的3.6%。1920年,华裔女性占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人口12.6%,到排华法案被彻底废除的20世纪40年代,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30%,增长了2.5倍。对于这种现象,历史学家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那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内社会是家长制的,强调父权和夫权的威严,因此已婚 (下转第53页) (上接第35页) 女性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忠孝,在家孝顺公婆(请注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自己的父母)比陪伴远在异乡的丈夫更为重要,也更被认为是美德。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造成这种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来到美国的华裔男性大都以打工赚钱为目的。许多华人都是在19世纪中叶西海岸的淘金热潮中涌入美国的,仅仅为了摆脱贫困这个经济因素。他们当中的许多根本没有想到过移民,反而想总有一天要衣锦还乡。基于经济原因,这些华人劳工将所赚得的钱汇回中国以供给全家而不会将他们的家人接来美国,因为那

2012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控制指南

74 ● 国际循证指南共识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8期 201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耐碳青霉烯类 肠杆菌控制指南简介 代强,郑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 100034) 通讯作者:郑波 E-mail :doctorzhengbo@https://www.doczj.com/doc/e15132497.html, 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最强效-內酰胺类药物[1]。一旦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临床治疗此类菌株感染将面临极大困难。目前,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 )已在很多国家出现和报道[2-5]。在美国地区传播的CRE 耐药表型多为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 carbapenemase ,KPC ),其流行特征具有区域甚至院际差异性。美国自2009年以来,除产KPC 肠杆菌科菌外,已分离到多种不同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包括NDM 型、VIM 型及IMP 型。这些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在其他国家更为普遍,而在美国一般是在其他流行区域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现。 由于CRE 感染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已经在美国很多地区出现且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趋势,因此具有流行病学重要性。鉴于CRE 在美国的出现和播散,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于2012年颁布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控制指南(以下简称“美国CDC 指南”)。对CRE 的临时监控定义为对多立培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其中之一不敏感且对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耐药。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重点监测对象。在某些区域,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如肠杆菌属,也应重点关注。对亚胺培南天然不敏感的菌株,如摩根摩根菌、变形杆菌属等,需定义为对除亚胺培南之外的其他碳青霉烯类不敏感以增加 检出的特异性。定义中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是以CLSI M100-S22 2012版的折点为判断标准。若使用老的判断折点,需包含对厄他培南的敏感性以增加检测的敏感性。 为了防止CRE 的院内播散,医疗机构应根据既往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了解是否出现过CRE ,对于已经出现了CRE 的医疗机构,应明确是否有院内CRE 播散以及影响最大的病区。收集定植或感染CRE 患者的基本流行病学信息,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入院日期、用药及治疗结果等,以明确此类病患的共同特征。 院内预防可主要采取8项措施以防止CRE 播散。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手卫生程序并监测手卫生坚持率以及时反馈,医疗机构应建立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并保持其整洁;对于CRE 感染患者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包括穿隔离衣戴手套之前洗手,进入感染患者房间之前穿隔离衣戴手套且离开时脱掉隔离衣及手套并洗手。对于从CRE 感染高发地区转入的患者,在其筛查培养物结果未明确之前,应采取预防性接触隔离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CRE 防护的教育,至少应包括合理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和手卫生程序;尽量减少患者的有创操作,包括中心静脉插管等;定植或感染CRE 的患者应住单人病房或集中并请专人护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及时将CRE 结果通知临床和感染管理部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CRE 感染患者;采集粪便、直肠或肛周拭子进行CRE 筛查,让接受转诊CRE 定植患者的医院提高警惕性。CRE 筛查的方法包括时现患

英美法系证据规则

英美法系证据规则 传闻证据规则又称反传闻规则,是指在审判中一般不能采纳传闻证据,已 经在法庭上提出的,不得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802条规定:“传闻证据,除本法或联邦最高法院依法定授权制定的其它规则或国会立法另有规定外,不予采纳”。澳大利亚《1995年证据法典》第59条规定:“不得采纳他人先前陈述的证据,以证明该人陈述所宣称的事实”。 米兰达规则 1、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 2、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他(她)可以陪伴你受询问的全过程。 3、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只要你愿意,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4、如果你愿意回答问题,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终止谈话。 5、如果你希望跟你的律师谈话,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停止回答问题,并且你可以让律师一直伴随你询问的全过程。 自白规则,是指“被指控实施犯罪的人对另一人自愿作出的承认自己犯有指 控罪行,并披露罪行实施的情况或参与实施的情况的陈述”。也就是说,自白仅指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所作的对自己不利的供述。自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自白包括自认,即对所涉嫌的犯罪事实的部分承认或有保留的承认。狭义上的自白则专指对于所涉嫌的犯罪事实的全部供认。自白规则所针对的是狭义上的自白。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 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非法证据的范围包括: 1、执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制作的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 2、在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时制作或提查收集证据材料; 3、律师或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制作或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 4、执法机关以非法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的其他证据。

美国就《排华法案》致歉

美国就《排华法案》致歉 美国就《排华法案》致歉 据媒体报道: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正式以立法形式就其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详细] 《排华法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是如何被炮制出来的?它给国人带来了什么苦果?美国为什么最终会 废除它?所谓的“道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生与死 1882年出台的美国《排华法案》简单而粗暴,其主要内容包括:1、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2、其他居美华人,如果没有适当的证件,一律驱逐出境;3、今后各地均不得准许华人归化美国公民。自此之后至1943年废除该法案前的61年中,美国政府还先后出台15个与之相似的排华法令。 这些排华法案(令)出台的缘由,既有赤裸裸的现实利益考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误入歧途结出的苦果。 美国政府之所以在1882年排华,是因为华工不再有利用价值

自1820至1882年,虽然是华人自由移民美国的时期,但华人在美国已经饱受歧视。如1852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 通过“外国矿工执照税法”,高额盘剥华工;1854年,加州最高法院又宣布华人不准在法庭作证;再如1870年,旧金山 议会通过《立方空间法案》,规定市内住屋,每一成人住客,需有500立方之空间,法案很明显是针对地狭人稠的中国城华侨而设,法案出台后两个月内,便有华侨247名被拘控;同年12月,旧金山市议会又通过了《街边挑担法规》,不准市民在人行道上肩挑竹篮走动,违者罚款5元,其目的在于禁止中国人挑担运送货品;1876年旧金山又通过《洗衣馆 法规》,不用马车送货者每季需缴税15元,华工向来节俭,多以人力运送,该法规显然也是针对中国人的…… 1882年的《排华法案》,意味着上述诸多地方排华法令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认可。推动该法案出台的导火索之一,是诸多失业的美国白人迁怒于华工,认为是华工以低贱的工资需求抢去了他们的饭碗,故而暴力排华事件频繁发生;政客们为迎合“民意”获取选票,也公然将排华列入自己的竞选 纲领之中。 但这些就业冲突,其实并不是美国联邦政府出台《排华法案》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1、随着美国工业化 进程的完成,修路、采矿等基础建设初步告一段落,以出卖苦力为主的华工,已不再受到欢迎。随着铁路的建成,大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