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在熔融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时为白色蜡状固体。天然油脂大部分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并有一定的气味。各种气味一般是由非酌成分引起的,如椰子油的香气来源于含有的壬基甲酮,菜籽油、芥籽油因含有硫代葡萄糖苷会产生辛辣味和臭味,氧化酸败也会产生臭味。天然油脂的颜色是其所含类胡萝卜素物质所致。

油脂的特性如色泽、气味、熔点和凝固点、酸值、皂化值、碘值、醋值等,与脂肪酸组成和性质密切的关系。

一、色泽

所有的油脂大都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所以油脂常带有特定色泽。作为制取脂肪酸的原料是不希望带有颜色的,在油脂水解之前应进行脱色处理。

二、气味

天然油脂都有一定的特有气味,长期存储的油脂因酸败而带有“哈喇味”。这种气味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鉴别油脂;另一方面使制得的脂肪酸产品也带有一股气味,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为此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进行脱臭处理。

三、熔点和凝固点

天然油脂是甘油三酯等的混合物,不是纯物质,由于各种甘油三酯的熔点高低不同,熔点及凝固点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熔点和凝固点最高在40-55℃之间,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点和凝固点与组成油脂的脂肪酸有关,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其熔点范围较高,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则其熔点范围较低。

只有在很低的温度下,油脂才能完全变成固体,常温下呈固体的油脂多数是半固体的塑性脂肪,不是完全的固体脂。

把油脂分解生成的脂肪酸从液体逐渐冷却到固态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热,当液体降温生成的凝固物不再降温,相反却瞬时升温而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脂肪酸的凝固点。脂肪酸凝固点是鉴别各种油脂的重要常数之一。

脂肪酸的凝固点与脂肪酸碳链长短、不饱和度、异构化程度等有关。碳链越长,双键越少,异构化越少,则凝固点越高;反之凝固点越低。对同分异构体而言,反式比顺式凝固点高。

三、溶解度

在20℃时,油脂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最大克数称为油脂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油脂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极性溶剂中要大。随着温度升高,水在油脂中的溶解度增大。油脂可溶于乙醚、石油醚、二硫化碳、三氯甲烷等溶剂,溶于热酒精。蓖麻油因含有大量羟基酸,不溶于煤油、石油醚等直链烃类,而与芳香族溶剂可任意互溶,还可以溶于酒精。

四、沸点和蒸气压

沸点和蒸气压是油脂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脂肪酸及其酯类的沸点是按下列顺序排列的:

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脂肪酸的低级一元醇酯。甘油酯的蒸气压总是大大低于脂肪酸的蒸气压。油脂的沸点在300℃以上,而油脂在温度达到沸点前就会分解。

五、黏度

黏度是分子间内摩擦力的一个量度。油脂具有较高的黏度,油脂的黏度随温度增高而很快降低。在制油过程中,对料坯进行加热蒸炒,其目的就是降低油脂的黏度,增加油脂的流动性,提高出油率。

六、密度和相对密度

油脂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称为油脂的密度。油脂在20℃时密度与水在4℃时的密度之比称为油脂的相对密度。油脂的相对密度小于1,一般在

0.9-

0.95之间。密度和相对密度均与温度成反比,油脂密度随温度的变化为每增加1℃其密度降低

0.00064。

七、折射率

折射率也是油脂及脂肪酸的一个重要物理常数,不同的油脂所含脂肪酸不同,其折射率也不相同,测定折射率可迅速了解油脂组成的大概情况,用来鉴别各种油脂的类型及质量。油脂的折射率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随双键的增加而升高。共扼双键存在,比同类非共扼化合物有更高的折射率。

八、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是反映物质分子极性大小的数据。大部分油脂的介电常数在

3.0-

3.2之间,但蓖麻油除外,因其含有大量的羟基酸,故介电常数为

4.6-

4.7。

九、不皂化物

不皂化物是指溶解于油脂中的不能被碱皂化的物质,如蜡中的脂肪醇部分、甾醇、酚类、烷烃、树脂类等物质。普通油脂中不皂化物含量在1%左右,鱼油一般较高,糠油中不皂化物含量高达11%左右。不皂化物对成品脂肪酸有一定的影响。

十、酸值

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称为酸值。酸值的高低,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多少。它是鉴别油脂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油脂酸败越甚,其酸值越高。

十一、皂化值

完全皂化1g油脂所用氢氧化钾的质量(mg)称为该油脂的皂化值。普通油脂的皂化值为180-200。皂化值可以说明脂肪中脂肪酸碳链的长短。脂肪酸碳链越短,皂化值越高。油脂中不皂化物含量越高,皂化值越低。

十二、酯值

酯值是指皂化1g油脂中所含酯类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质量(mg)。中性油脂的皂化值等于酯值,油脂中含有游离脂肪酸时,酯值等于皂化值减去酸值。

十三、碘值

每100g油脂吸收碘的质量(g)称为碘值。碘值的高低反映了油脂的不饱和程度,油脂的碘值越高,其不饱和程度越大。通过碘值的测定,可以计算出油脂中混合脂肪酸的平均双键数,在油脂氢化时,可以计算出理论耗氢量。习惯上,把碘值在100以下的油脂称为干性油,碘值在100-130之间的油称为半干性油,大于130的油称为不干性油。干性油和半干性油因高度不饱和易发生酸败变质,为此,制皂时对干性油和半干性油通常经过加氢或部分加氢后使用。

【训练思考】

1.油脂主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2.在生活中可以如何简易地检测油脂品质?

【拓展知识】

油脂的晶体特性

1.油脂的晶型:

同质多晶现象:

同一种物质具有不同固体形态的现象。固态油脂属于同质多晶现象。天然油脂一般都存在3-4种晶型,按熔点增加的顺序依次为:

玻璃质固体(亚α型或γ型),α型,β’型和β型,其中α型,β’型和β型为真正的晶体。α型:

熔点最低,密度最小,不稳定,为六方堆切型;β’和β型熔点高,密度大,稳定性好,β’型为正交排列,β型为三斜型排列。X衍射发现α型的脂肪酸侧链无序排列,β’型和β型脂肪酸侧链有序排列,特别是β型油脂的脂肪酸侧链均朝一个方向倾斜,有两种方式排列:

DCL-二位碳链长,β-2型,TCL-三位碳链长,β-3型。

2.影响油脂晶型的因素

⑴油脂分子的结构:

一般说来单纯性酰基甘油酯容易形成稳定的β型结晶,而且为β-2型,而混合酰基甘油酯由于侧链长度不同,容易形成β’型,并以TCL排列。⑵油脂的

不同来源的油脂形成晶型的倾向不同,椰子油、可可脂、菜籽油、牛脂、改性猪油易于形成β’型;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易于形成β型。

⑶油脂的加工工艺:

熔融状态的油脂冷却时的温度和速度将对油脂的晶型产生显著的影响,油脂从熔融状态逐渐冷却时首先形成α型,当将α型缓慢加热融化后在逐渐冷却后就会形成β型,再将β型缓慢加热融化后逐渐冷却后则形成β’型。实际应用的例子:

用棉籽油加工色拉油时进行冬化处理,这一过程要求缓慢进行,使优质尽量形成粗大的β型,如果冷却过快,则形成亚α型,不利于过滤。

学习情境二:

油脂的理化性质

参考学时:4

项目二:

油脂的化学性质

参考学时:2

【知识目标】

¨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

¨熟悉判断油脂质量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2为判断油脂的质量提供依据;

2为油脂的品质分析提供依据。

【岗位覆盖】

涉及到油脂生产、油脂精炼、油脂检测等职业岗位。

油脂的化学性质

油脂的化学性质是组成油脂的各种甘油三酯的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油脂中含量较少的非甘油三酯的其他类酯,对其性质也有一定影响。油脂的化学性质中比较重要的有加氢、水解和皂化、酯交换、氧化酸败等。

一、油脂氢化

氢化即是在催化剂作用下,油脂的不饱和双键加氢。氢化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改性手段,能够提高油脂熔点,改变塑性,增强抗氧化能力,并能防止回味,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油脂氢化机理复杂,但Horiuti-Polanyi理论颇为人们接受。油脂的双键与溶解于油脂中的氢被催化剂表面活性点吸附,形成氢-催化剂-双键的不稳定复合物,随后复合物分解,氢原子与碳链结合生成半氢化中间体。半氢化中间体通过四种不同的途径形成各种异构体。

油脂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而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油脂的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即先水解成甘油二酯,再水解成甘油一酯,最后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油脂水解反应是脂肪酸酯化反应的逆反应。用无机酸、碱、酶及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可加快油脂的水解速率。酸值变大是油脂已发生水解反应的标志。

三、油脂皂化

油脂的碱性水解称作皂化。皂化反应是不可逆反应。皂化反应时,碱作催化剂,常使用过量的碱,则脂肪酸与碱生成金属盐,水解平衡被彻底破坏,油脂完全水解。油脂可以完全水解并转化成脂肪酸盐和甘油。

皂化反应以水作介质时,反应速率较慢,常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皂化完全。若用95%乙醇作反应介质,则需要30min即可皂化完全。如用一缩二乙二醇或二甘醇一甲醚则只需要数分钟即可皂化完全。

四、油脂加成

使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变为饱和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主要的加成反应有加氢、加卤、硫酸化等。

油脂氢化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下面就其他加成反应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由于不饱和油脂的不饱和双键非常活泼,与许多试剂很容易起加成反应,所以在应用上很有意义。

卤素加成不饱和键,易于加成,无需光热,适于在极性溶剂中进行。卤素加成虽易于进行,但易于发生不完全加成和取代反应,只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定量。在油脂分析中,碘值是重要的油脂化学常数。

不饱和酸也很容易和浓硫酸反应,在双键处引人硫酸酯基或高温时引人磺酸基。用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也可起硫酸化或磺化反应。用三氧化硫制备磺化蓖麻油,反应程度更高,硫酸酯易于水解生成轻基,磺酸不易水解,二者都是良好的乳化剂。

油脂的氧化反应十分复杂,可分为化学氧化与空气氧化两大类。化学氧化用于制备其他的油脂化工产品,而空气氧化造成油脂酸败,直接影响着油脂的品质及应用。

油脂被空气氧化首先产生氢过氧化物。产生氢过氧化物的途径有多种,如通过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等。自动氧化是活化的含烯底物(不饱和油脂)与基态氧发生的游离基反应,光氧化是不饱和双键与单线态氧发生直接反应,酶促氧化则是由酯氧酶参加的氧化反应。氧化方法不同则氧化机理不同。油脂氢过氧化物可以继续氧化(其他双键)生成二级氧化产物,也可以直接聚合、分解或脱水等。

空气氧化使油脂酸值升高,折射率增大,质量改变,黏度、色泽、气味、滋味变化。油脂空气氧化的分解产物对油脂的营养和应用十分不利,分解产生的低分子醛、酮、酸、烃等物质绝大多数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影响油脂的风味。这些分解产物在人体中很难代谢,对肝脏造成损坏。油脂氧化产生的聚合物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更为不利。新鲜油脂中不含氢过氧化物,油脂被空气氧化后氢过氧化物含量逐渐增加,含量愈高则表示油脂受氧化的程度愈深。氢过氧基中的过氧原子十分活泼,很容易与碘的负离子定量地游离出碘(I

2)。100g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游离出KI中的碘的质量(g),称为该油脂的过氧化值(POV)。

过氧化值反映油脂中氢过氧化物的量,也表示油脂受空气氧化的程度。油脂通过氧化或水解产生小分子醛、酮、酸等物质,使油脂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现象叫油脂酸败。油脂酸败是一种综合现象。防止油脂酸败的措施主要是防止油脂氧化或水解,一般要将油脂避光、避热,降低水分含量,减少金属离子含量,除去叶绿素等光敏物质,除去油中亲水杂质和可能存在的游离脂肪酸及有关微生物,加入抗氧化剂和增效剂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等。

油脂所含脂肪酸组成及天然抗氧化剂含量不同,其抗氧化能力不同。由于合成抗氧化剂具有毒性,因此其用量是有限的,一般都不超过

0.02%。在经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的各种合成抗氧化剂中,应用效果最好的是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另外还有BHA(丁基经基茵香醚)、BHT(丁基化经基甲苯)、THBQ( 2,4,5-三羟基苯基丁酮)以及生育酚等。

六、油脂异构化

异构化分为顺反异构和位置异构两种。常见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绝大多数是顺式结构,在光、热、各种催化剂(如硫、硒、碘、硫醇、亚硝酸)及还原镍等作用下,顺式可转变成反式,此反应叫反化反应。反化反应的催化剂以亚硝酸产生的氧化氮和硫醇效果较好。硒和还原镍不仅会催化反应同时也会引起位置异构。

油酸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加热到200℃,双键会逐步向羧酸端移动,直至生成a-烯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则容易异构化成共轭形式。碱异构化是测定多不饱和酸的重要分析方法基础,因为所生成的共轭化合物在紫外光范围内有吸收峰,可很容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及碘化物、羰基铁、羰基铬等也可用于催化共轭化。在油脂空气氧化、催化氢化及磺化等反应中,都会发生部分顺反异构化及位置异构化,因而产生部分的反式酸和共轭酸异构体。

七、油脂环化

桐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在加热、碱异构化与催化氢化等反应中,会发生自环化,生成环化脂肪酸。

亚麻酸酯在二氧化碳气流中加热到275℃下并保持12h,得到单环化合物。亚麻酸酯在乙二醇溶液加热到225-295℃,所得产物含有一定量的1,2-双取代环己二烯。环化物有毒,因此加热到220℃以上亚麻油不能食用。含双键的环状脂肪酸,用于制造醇酸树脂,比天然脂肪酸性能优越,其干燥时间短,硬度好,抗化学试剂能力强。氢化的环状脂肪酸酯,可用作低温润滑剂,不易发生氧化反应,也可用作高性能的透平机和飞机等的润滑剂。

八、油脂聚合

加热二烯酸或二烯酸酯能发生聚合,空气氧化也能产生聚合,这两种聚合反应导致干性油干燥成膜。聚合反应分为热聚合和氧化聚合。热聚合的机理,

目前仍是理论推测,尚无试验确证。一般认为是通过Diels-Alder反应而连接起来的。氧化聚合与空气的自动氧化反应是一致的,也是链式自由基反应,只是反应结束阶段产物不一样,不是分解酸败,而是形成聚合物。

【训练思考】

1.油脂主要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2.在生活中可以如何简易地检测油脂品质?

【拓展知识】

脂肪酸的知识:

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个),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个)和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个)三类。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根据碳链中碳原子间双键的数目又可将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1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含1个以上双键)和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三类。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子油等。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越多,相对它的分子就越不稳定,所以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能被分解成非常细小的分子,就不容易堆积在我们的心脏血管之中,也就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电视上常常广告说:

某某油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人体健康,就是因为如此。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但也有例外,比如深海的鱼类,虽然也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如广告里常说的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回到肥皂中来说,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油脂,其触感便会较为厚重黏腻,因为它的碳链较长,分子较大,不容易被皮肤吸收,但用饱和脂肪酸做成肥皂后也会比较硬且不容易变质可长久保存,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油其质地清爽,容易被皮肤所吸收了,用它做成的肥皂会比较软,容易溶解,而且比较容易产生油酸败的现象。

常见的有辛酸、葵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

辛酸:

它对眼、皮肤和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并且这种脂肪酸没有洗净力。在常用的手工皂油脂中,椰子油含量最多,它有

4.5%-

9.7%的辛酸。

葵酸:

同样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同样没有洗净力,在椰子油中含量为

4.5%-

10.0%,所以用大比例的椰子油做出的肥皂相对会对皮肤有所刺激。

月桂酸:

虽然叫月桂酸,但是在月桂油当中含量并不高,只有1%-3%,在椰子油(45-52%),棕榈核仁油(44-52%)当中含量较高,它不像辛酸和葵酸,对皮肤没有轻度的刺激,而且,在皂化以后有着显著地发泡力,做成的肥皂质地坚硬。

肉豆蔻酸:

这个脂肪酸对于做手工皂来说,性质和月桂酸比较相似,同样不具刺激性,皂化后坚硬,并有较好的发泡效果,在椰子油和棕榈核仁油中有较高含量,所以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对于手工皂非常重要,要想制作出好的洗净力的手工皂,椰子油和棕榈核仁油是必不可少的。

棕榈酸:

顾名思义,在棕榈油当中含有大量的棕榈酸。棕榈酸可以抗氧化,并且棕榈酸的熔点较高,在63-64℃,所以可以制作出质地坚硬且性质稳定的肥皂。

硬脂酸:

坚硬而且稳固,不溶于水,稍微溶于乙醇,他在化妆品生产中常被用作稳定剂,在可可脂和乳木果油中含量较丰富,所以用这两种油脂制作出来的肥皂质地坚硬,性质稳定,易于保存。

总的来说,饱和脂肪酸由于碳链较长,分子量较大,所以他的显著地特点就是相对稳定,常温下多为固体(如猪油、乳木果油等),在制作肥皂过程中,饱和脂肪酸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由于上面提到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具有很好的发泡力,对于肥皂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中药组成部分。但是也正是因为饱和脂肪酸的分子量太大,对于皮肤的滋养能力就不如不饱和脂肪酸来的好。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和棕榈油酸,这两种脂肪酸对皮肤都非常温和,而且有不错的洗净力,因此对于做肥皂来说是非常好的脂肪酸。缺点是跟饱和脂肪酸比起来氧化稳定性稍弱,而且比较软容易溶化变形,在橄榄油,椿油,甜杏仁油,杏桃核仁油,榛果油,酪梨油都含有约60~80%的大量油酸,因此很适合做成能温合洗净的肥皂。棕榈油,可可脂及乳油木果脂也都含有约40%左右的油酸,能做出又坚实耐用又能温和清洁的肥皂。

红棕榈油中的胡萝卜素及乳油木果脂中的大量非皂化成分可以滋润皮肤,至于澳洲胡桃油则是因为含有约20%的棕榈油酸和60%的油酸使得它成为做肥皂最受欢迎的油品之一。这三种油做出来的肥皂能在洗净力,耐用度及温和性上取得最好的平衡,而且这三种油取得容易售价低廉,是最适合做肥皂的油了亚麻仁油酸和次亚麻仁油酸是两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它们都很温和且质地清爽,但致命的缺点便是稳定性不佳,容易氧化,做成肥皂容易油酸败。

其中亚麻仁油酸有两个双键,而次亚麻仁油酸则有三个双键,因此次亚麻仁油酸含量高的油对皮肤来说有顶极的呵护作用,但却非常容易氧化变质,做成肥皂没多久就变色发臭,而且做成的肥皂软趴趴,所以不适合大量加入肥皂的配方中。

甜杏仁油,杏桃核仁油,水蜜桃核仁油及酪梨油除了含有约60%的油酸之外,还含有约20%的亚麻仁油酸,因此用这些油做出来的肥皂会比橄榄油更为清爽温和适合小朋友使用。

芝麻油和米糠油约含有各40%的油酸及亚麻仁油酸,因此用这两种油做成的肥皂更加清爽且油酸及亚麻仁油酸的比例均衡氧化安定性尚佳因此可适度调配在清爽型的肥皂配方中。至于像葵花油,葡萄籽油,小麦胚芽油,胡桃油,月见草油,玫瑰果油,大麻籽油,琉璃苣油等油都含有高量亚麻仁油酸及次亚麻仁油酸,虽然能做出清爽又护肤的肥皂但很容易油酸败,因此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其实不适合拿来做肥皂。

尤其小麦胚芽油,胡桃油,月见草油,玫瑰果油,大麻籽油,琉璃苣油这六种都含有比较多的次亚麻仁油酸因此都极为清爽且有极佳的护肤效果,再加上这些油都高贵无比,价格不菲,所以与其拿来做肥皂不如直接拿来按摩护肤效果会更好,比做成软趴趴又容易酸败的肥皂好得多。

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饱和脂肪酸来说,碳链较短,分子量较低,皮肤容易吸收,所以是非常好的皮肤滋养品。由于其洗净力较好,所以在肥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以给你的肥皂加分。

但是由于不饱和脂肪酸的不稳定性,又让肥皂不易于保存,所以在饱和脂肪酸遇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选择方面还要慎重考虑,既要顾及肥皂本身的洗净力,又要顾及肥皂的稳定性和滋养性能。

能够了解脂肪酸的性质,从一个侧面也可以慢慢的对不同油脂的性质进行考量,从而做出优质的手工皂。

几种常见的酸 盐酸——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几种常见的酸:盐酸——初中化学第 一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了解盐酸的物理性 质和用途,初步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了解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 的颜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实验基 本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指示剂在 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 难点:有关盐酸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滴管、镊子、试管夹、酒精灯(附火柴)等。药品:锌粒、镁条、新制氢氧化铜、碳酸钙粉末、氧化铜、酚酞试液、石蕊试液、浓盐酸、工业盐酸、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其它:铁钉、锈铁钉。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我们已学过了酸、碱、盐的概念,想一想什么是酸?你知道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重要的“三酸”指的是什么吗? 回忆上节内容,注意力集中在酸上,思考并回答。 引起回忆,为进入本节学习做准备。 [复习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盐酸,你知道认识一种物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明确学习内容,思考、总结以往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回答问题。 明确学习任务,明确研究方法。 [演示实验]盐酸的物理性质。 课本P154(实验8-5)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正确闻气味 从感性上认识盐酸。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看书P154 阅读教材,总结盐酸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板书]一、盐酸 1、物理性质 识记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 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课堂练习(见附1) 做练习一 巩固、识记盐酸的物理性质。 [过渡]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盐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思考 转移注意,激疑探索。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石蕊试液的反应 [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 盐酸与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反应,课本P155(实验8-6),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能力。 [板书]2、化学性质 (1)盐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总结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 [演示实验]演示锌与盐酸的反应 盐酸和生锈铁钉的反应

油脂的一般性质

油脂一般知识 一、油脂的分类 按照来源的不同,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 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 原油―――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 浸出油―――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另外,芝麻香油根据压榨工艺不同又分为小磨水代香油和机制香油。 3、根据油料来源不同,植物油可分为转基因油和非转基因油两种: 转基因油―――用转基因油料制取的油。 三、植物油的基本特性 我们所见的植物油在常温状态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般都呈液体状态(棕榈油除外),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因此,在生产中发现油中漂浮有固体颗粒,就应该引起注意,要认真检查,确认是否混入了杂质;在低温下,油脂会出现凝固现象,如花生油在10℃以下会出现半凝固现象;棉籽油在7℃会出现凝固分层,这都是油脂的固有特性。但一级植物油国家标准要求在0℃下5.5个小时保持澄清透明。 2、与水不能相互溶解。油和水是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在常温状态下,这两种物质不能相互溶解。在当混有水的油往热锅里倒时,会发生向外溅油或溢锅等现象。 3、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油脂的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油脂密度。在常温状态下水的密度要接近1.0g/ml,而油脂的密度一般在0.91—0.93g/ml之间,这说明油比水要轻。所以油里掺进水时,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一般都沉在底部。 4、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油脂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呈反比变化,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反之,密度升高。 四、植物油营养成分简介: 植物油主要成分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并含有磷脂、甾醇、维生

各种油脂特性

1、椰子油—硬油Coconut Oil 椰子油得自乾椰子肉(Copra),來自椰子(Cocos nucifera)。新鮮椰肉亦可使用。這是一種淡黃色或無色非乾式油,於攝氏20℃以下會呈現固狀。椰子油用於肥皂、化粧品或盥洗用品、製造潤滑油脂,人工洗濯劑、洗衣及清潔用品以及製造脂肪酸、脂肪醇、甲基酯類等。精煉椰子油可以食用並且用在如人造奶油、膳食補充等產品。可說是做手工皂不可缺少的油脂之一,富含飽和脂肪酸,可做出洗淨力強、質地硬、顏色雪白且泡沫多的香皂。但洗淨力很強的皂難免會讓皮膚感覺乾澀,所以使用份量不宜過高,建議不要超過全油脂的20%~30%左右。椰子油在秋冬氣溫下降時會呈現固態,可隔水稍微加熱使之融化。 2、棕櫚油—硬油Palm Oil 棕櫚油是油料棕櫚果肉中取得的植物脂肪。主要來源是非洲油料棕櫚,它原產於熱帶非洲,亦產於中美洲、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棕櫚油經由萃取或壓榨取得,且依其狀態以及是否經過精煉,可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它們含有相當高的棕櫚酸及油酸,與得自相同油料棕櫚的棕櫚仁油是可以藉此加以分辨的。 棕櫚油用於製造肥皂、蠟蠋、化粧品或盥洗用品,當作潤滑劑,供熱浸錫塗佈及生產棕櫚酸等使用。精製棕櫚油則供食用,例如:當作油炸油,以及製造人造奶油。 棕櫚油亦是手工皂必備的油脂之一,可做出對皮膚溫和、清潔力好又堅硬、厚實的香皂,不過因為沒什麼泡沫,所以一般都搭配椰子油使用。建議用量20%~30%。 棕櫚油在秋冬氣溫下降時會呈現固態,可隔水稍微加熱使之融化。 3、棕櫚仁油-硬油Palm Fruit Oil 主要來自非洲油料棕櫚果實內之種仁,而非其果肉。因為其具有良好味道及堅果風味,而被廣泛用於人造奶油及糖果工業。它也用於製造甘油、洗髮精、肥皂及蠟燭。 含有較其他植物油高的抗氧化成分,也是非常好的維生素E來源,而他更是天然植物油當中葫蘿蔔素含量最高的(700-1000ppm),是葫蘿蔔的30倍。 由於本身及含有非常大量的抗氧化物質,棕櫚果油本身不容易氧化酸敗,也適合在較高的溫度下使用 4、蓖麻油Castor Oil 蓖麻油係得自Ricinus Communis的種籽,它是非乾式、黏稠,通常無色或淺黃色油。含有緩和及潤滑皮膚的功能,特有的蓖麻酸醇對髮膚有特別的柔軟作用,能製造泡沫多且有透明感的香皂,能幫助維持精油、香精的香味,還很容易解於其它油中,所以也很適合用做Superfatting。 5、向日葵籽油Sunflower Seed Oil 此油取自常見的向日葵而為淡金黃色,常用作沙拉油及人造奶油或豬油替代品。此油具有半乾式性質、精煉後在油漆及凡立水工業上用途極大。 每100克的向日葵花籽油中含有57~90毫克的維生素E,亞油酸含量達60%,還含有植物固醇、卵磷脂、胡蘿蔔素等營養豐富,可以柔軟肌膚、抗老化。它的皂化價和橄欖油一樣,常被用來取代橄欖油做皂,不過因為它的INS值很低,所以最好配合硬油使用,否則不但皂化過程慢,做出來的皂也軟趴趴的,建議用量是15%~20%。 6、橄欖油Olive Oil 橄欖油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可以保濕並修護皮膚,製造出的香皂泡沫持久且如奶油般細緻,由於深具滋潤性,也很適合用來製作乾性髮質適用的洗髮皂和嬰兒皂。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知识梳理

第一节油脂 答案:(1)油(液态) (2)脂肪(固态) (3)单甘油酯(4)混甘油酯(5)碳、氢、氧(6)多种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 (7)甘油(丙三醇) (8)无色、无味(9)小(10)大(11)难(12)汽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13) 硬脂酸甘油酯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营养素 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成分叫做营养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六类,统称为六大营养素。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说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与甘油(丙三醇)反应而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3)油脂的结构 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结构可以表示为,结构简 式中R1、R2、R3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其中以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最为常见,油脂中含有的常见高级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15H31COOH 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C17H33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17H31COOH (4)油脂的分类 【例1】下列属于油脂的是( ) 解析: 答案:C 2.油脂的性质

由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而高级脂肪酸中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因此,许多油脂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①水解反应 在酸、碱或酶等催化作用下,油脂均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油脂水解,可以得到3 mol 高级脂肪酸和1 mol 甘油。 a .油脂在人体内的变化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酶高级脂肪酸+甘油――→小肠吸收 ――→氧化二氧化碳+水+能量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如: 这个反应在工业上用于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制取。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如: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制取肥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 ②油脂的氢化 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以提高饱和度,转变成半固态的脂肪。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油脂的氢化,也称油脂的硬化。 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以作为肥皂、人造黄油的原料。

油脂特性

[本次讲授内容] 5.3 油脂的物化性质(二) ——食品中油脂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脂肪的自动氧化、光敏氧化的机理,脂肪氧化的影响因素;加工贮藏中的脂肪氧化、水解、高温下的反应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2)了解脂肪酶促氧化的机理,脂肪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 [重、难点] 油脂自动氧化的自由基反应历程;影响氧化的因素;酚类及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机理。 [教学内容] 5.3 食品中油脂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5.3.1脂肪的水解--脂解(lipolysis) 脂肪作为酯类,可以发生“酯”的化学反应。如酯与酸或碱共热的水解、酶催化的水解。 ○脂解(lipolysis)指一定条件下,油脂酯键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甘油、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等的反应。 # 皂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不可逆。其产物-脂肪酸盐称为“肥皂”。 ——多数水解反应不利于产品质量。 ○加工贮放中的油脂水解反应 1)含油脂的罐头食品的加热杀菌时的部分水解,与温度高和游离脂肪酸存在有关; 2)油炸食品时因高温和高含水量(土豆80%)导致油脂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A)等,高FA 含量使油脂发烟点下降、易冒烟,影响食品风味、品质。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为酸价。 3)未及时炼油的油料种子、动物脂肪因尚未经高温提炼灭酶而发生酶水解。 5.3.2 异构化(isomerization) 天然油脂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一般为顺式,且双键的位置一般在9,12,15 位上。油脂在受光、热、酸、碱或催化剂及氧化剂的作用下,双键的位置和构型会发生变化,构型的变化称为几何异构,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置异构。 5.3.3 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变化(-食化新教129) 油脂或含油脂食品在加工中常常遇到高温处理,如油炸烹调、烘烤食品等。油脂经长时间的加热,特别是高温加热,会发生许多不良的化学变化,表现为粘度增高、碘值下降、酸价增高、还有折光率的改变,产生刺激性气味,营养价值下降等。 15

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化学反应。 教学安排:K —>P3—>P4; 30min 9,P2 油脂的官能团是酯基,具有酯的共性。 一、油脂的水解皂化、酯交换反应 1.水解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下,在高温和高压下,油脂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这是可逆反应: 在解脂酶存在下,油酯可在常温下进行部分水解: 这是油酯贮藏过程中发生酸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彻底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盐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工业上制造肥皂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因此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测定油脂的皂化值也是依据这个反应。 皂化值: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mg)数称为皂化值。 皂化反应是逐步进行的,三个脂肪酸逐步水解下来,反应速度与碱的浓度、温度、油脂的结构有关。 3.酯交换反应 工业上用油脂的酯交换反应制备高纯度的高碳脂肪酸的甲酯或乙酯,还可以进一步还原得到高碳脂肪醇:

二、油脂的硬化 油脂的氢化: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油脂中碳碳双键发生加氢反应,称为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油脂氢化过程又称油脂的硬化 硬化油(氢化油):油氢化后变成固体或半固体的油脂称为“硬化油”或“氢化油”。 油脂氢化反应进行的程度不同,硬化油的熔点范围也不同。 硬化油可以代替牛、羊油脂做为制肥皂的原料,完全硬化的油脂可以用来制备饱和脂肪酸。 选择氢化制得的硬化油可以用于配制酥油,人造奶油,黄油等。 油脂彻底氢化,可以得到高碳醇和甘油: 2.油脂的干燥 油脂的干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涂成薄膜,曝露于空气中,会变稠进而变成坚韧的薄膜,这种现象叫油脂的干燥。例如桐油刷在木制品的表面上,逐渐形成一层干硬有光泽、有弹性的薄膜。 干性油:放在空气中,能够发生干燥现象的油脂称为干性油。 半干性油:油脂不易干燥,但与氧化铅一起加热,可以大大提高其干燥性能,这种油

油脂(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一节油脂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1.营养素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成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六类,统称为六大营养素。 每日摄取的主要食物及其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 油脂广泛分布在各种植物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常温下,植物油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呈固态,称为脂肪,两者合称为油脂。 3.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推测油脂的物理性质: 1.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

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其结构可以表示为, (1)结构式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 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常见的有: (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归纳总结]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简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答案 D

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指示剂的作用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4.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课前预习】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是如何变色的? 2.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 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的问“酸不酸?”。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随之减轻。 【观察】教师演示,取适量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到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和酚酞试液,观察记录变色情况。 【自学】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观察】完成下表: 么? 【阅读】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观察】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讨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归纳---板书】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及用途: 1.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2. 3. ⑴脱水性:能够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夺去,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思考:脱水性是什么性质?) ⑵: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 的。 ⑶强烈的。 ⑷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应将其沿杯壁慢慢倒入中,且边 倒边搅拌。而不能把往里倒,以免水沸腾将硫酸带出,造成危险。 (因为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万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立即,然后涂3%-5%的溶液。 【巧学妙记】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练一练】: 1.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D.浓盐酸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D.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4.如图该装置被誉为“万用瓶”。 ⑴用来洗气。向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端进端出 来的气体就只有。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⑵用来收集气体。空的该装置可以实现向下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关键在于进 气出气口不同。 ①如进,出,实现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②如进,出,实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③实现排水法收集时,必须现放满水,再由要收集的气体将水排出,而水只能从端 排出,所以此时气体永远是端进。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在熔融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时为白色蜡状固体。天然油脂大部分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并有一定的气味。各种气味一般是由非酌成分引起的,如椰子油的香气来源于含有的壬基甲酮,菜籽油、芥籽油因含有硫代葡萄糖苷会产生辛辣味和臭味,氧化酸败也会产生臭味。天然油脂的颜色是其所含类胡萝卜素物质所致。 油脂的特性如色泽、气味、熔点和凝固点、酸值、皂化值、碘值、醋值等,与脂肪酸组成和性质密切的关系。 一、色泽 所有的油脂大都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所以油脂常带有特定色泽。作为制取脂肪酸的原料是不希望带有颜色的,在油脂水解之前应进行脱色处理。 二、气味 天然油脂都有一定的特有气味,长期存储的油脂因酸败而带有“哈喇味”。这种气味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鉴别油脂;另一方面使制得的脂肪酸产品也带有一股气味,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为此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进行脱臭处理。 三、熔点和凝固点 天然油脂是甘油三酯等的混合物,不是纯物质,由于各种甘油三酯的熔点高低不同,熔点及凝固点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熔点和凝固点最高在40-55℃之间,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点和凝固点与组成油脂的脂肪酸有关,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其熔点范围较高,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则其熔点范围较低。 只有在很低的温度下,油脂才能完全变成固体,常温下呈固体的油脂多数是半固体的塑性脂肪,不是完全的固体脂。

把油脂分解生成的脂肪酸从液体逐渐冷却到固态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热,当液体降温生成的凝固物不再降温,相反却瞬时升温而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脂肪酸的凝固点。脂肪酸凝固点是鉴别各种油脂的重要常数之一。 脂肪酸的凝固点与脂肪酸碳链长短、不饱和度、异构化程度等有关。碳链越长,双键越少,异构化越少,则凝固点越高;反之凝固点越低。对同分异构体而言,反式比顺式凝固点高。 三、溶解度 在20℃时,油脂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最大克数称为油脂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油脂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极性溶剂中要大。随着温度升高,水在油脂中的溶解度增大。油脂可溶于乙醚、石油醚、二硫化碳、三氯甲烷等溶剂,溶于热酒精。蓖麻油因含有大量羟基酸,不溶于煤油、石油醚等直链烃类,而与芳香族溶剂可任意互溶,还可以溶于酒精。 四、沸点和蒸气压 沸点和蒸气压是油脂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脂肪酸及其酯类的沸点是按下列顺序排列的: 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脂肪酸>脂肪酸的低级一元醇酯。甘油酯的蒸气压总是大大低于脂肪酸的蒸气压。油脂的沸点在300℃以上,而油脂在温度达到沸点前就会分解。 五、黏度 黏度是分子间内摩擦力的一个量度。油脂具有较高的黏度,油脂的黏度随温度增高而很快降低。在制油过程中,对料坯进行加热蒸炒,其目的就是降低油脂的黏度,增加油脂的流动性,提高出油率。 六、密度和相对密度 油脂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称为油脂的密度。油脂在20℃时密度与水在4℃时的密度之比称为油脂的相对密度。油脂的相对密度小于1,一般在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教案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存在及来源。 2. 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化学性质,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 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解析、比较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典型性质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 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性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结合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 象与化学本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辩证认识。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1.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 2.油脂的水解反应。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比较复杂,然而结构决定性质,那它们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又该如何去鉴别它们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3—5】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 ①葡萄糖△ 新制??????→?2Cu(OH)砖红色沉淀 ②葡萄糖△银氨溶液 ????→?光亮的银镜 应用:上述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遇到I 2单质才变蓝 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 -、IO -3等不变色。 ) 应用: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I 2)的存在。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颜色(显色)反应:(含有本环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3HNO 浓变黄色 ②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应用:上述练反应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①水解反应: C 12H 22O 11+H 2O ????→? 催化剂C 6H 12O 6 + C 6H 12O 6

高二化学油脂的性质与其组成有何关系-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

油脂: 概念: 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在化学组成上都是由三分子高级脂肪酸和一分子丙三醇(甘油)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在油脂结构中,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油脂的性质: 物理性质: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它的黏度较大,没有恒定的熔沸点。 2、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a.在有酸(酶)存在时,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

b.在有碱存在时,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②油脂的氢化 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提高饱和度,转变成半固态的脂肪。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周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也称油脂的硬化,如油酸甘油酯通过氢化反应转变为硬脂酸甘油酯: 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时是皂化反应,在酸性环境下水解不是皂化反应。皂化反应是碱(通常为强碱)催化下的酯被水解,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的水解。脂肪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它们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为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通常指的是碱和酯反应,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和碱反应。狭义的讲,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制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因此而得名。皂化反应除常见的油脂与氢氧化钠反应外,还有油脂与浓氨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中有机部分是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的H+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OH)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无机部分是弱酸根或弱碱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氢氧根离子(OH-)或者弱碱和氢离子(H+)。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物的水解,主要生产醇和酚。

第十五讲 第四章 第一节 油脂

高二化学第十五讲第四章第一节油脂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 【学习重点和难点】掌握油脂.糖类的化学性质以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教学温故: 二、新知导航: 一.油脂的概念 油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讲油脂是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生成的_______,属于_____类。通常将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例如:,呈固态的油脂称为,例如:。 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油脂的官能团: 三、油脂的物理性质: ①状态:由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 ②溶解性:密度比水,粘度,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 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③天然油脂都是,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四、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的 性质.例如, 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经硬化后的油脂又叫人造脂肪,也称硬化油。 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 (1)酸性水解 ; 在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 (C17H35COO)3C3H5 + 3H2O3C17H35COOH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 (2)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 皂化反应.在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注:*主要为芥酸 食用植物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对比表 人们对脂肪酸的研究中发现,有的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有的不含双键,人们把含双键的脂肪酸叫不饱和脂肪酸,把不含双键

的叫饱和脂肪酸。大多数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阿甘油、葵花子油含量较多,而动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很低。奶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亦低,但含有维生素A、D,溶点低,易于消化,小儿可以食用。脂肪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但有的不饱和脂肪人体可以合成,有不能合成。 各类碳链长短脂肪酸名称: C6酸己酸 C8酸辛酸 C10酸癸酸 C12酸月桂酸 C14酸肉豆蔻酸 C16酸棕榈酸 C18酸硬脂酸 C20酸花生酸 C22酸山嵛酸 C24酸木质素酸 C26酸蜡酸 C28酸褐煤酸 C30酸蜜蜡酸

ω-3脂肪酸 1970年前后,科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格陵兰岛(位于北冰洋)的爱斯基摩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要比丹麦本土上的居民少很多。之后分析爱斯基摩人日常饮食发现他们以鱼类食物为主,因天气寒冷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按医学常识来说,常吃动物性食物,而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事实是爱基斯摩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人都很难找到。 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一现象与一种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ω-3脂肪酸,看起来怪怪的名字)的物质有关。如果把对心血管有害的胆固醇及毒素称为“血管里的垃圾”,那么ω-3脂肪酸就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膳食补给,科学补充膳食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至为关键。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ω-3脂肪酸?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食用呢? 坚果: 坚果中富含ω-3脂肪酸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是亚麻籽。亚麻籽可以用来制作糕点或小吃;亚麻籽粉可以用来做面包、花卷、发糕、拌粥、

盐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盐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第一部分标识 中文名: 盐酸;氢氯酸 英文名: Hydrochloric acid; chlorohydric acid 危险性类别: 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 无机酸 分子式: HCL 相对分子质量: 36.46 CAS号: 7647-01-0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HCL

含量:工业级≥3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 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的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急性中毒: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下限(%): 无意义 爆炸上限(%):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意义 危险特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 第一节 油脂

第一节油脂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根据油脂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理解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会辨识酯的水解与油脂水解的差异。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油脂在保温、供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方面的作用,也要知道过量摄入油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1.概念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结构

(1)结构简式: (2)官能团:酯基,有的在其烃基中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3.分类 油脂??? 按状态分? ?? ?? 油:常温下呈液态(植物油)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动物油)按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分? ??? ? 简单甘油酯:R 、R ′、R ″相同混合甘油酯:R 、R ′、R ″不同 4.常见高级脂肪酸 名称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结构简式 C 15H 31COOH C 17H 35COOH C 17H 33COOH C 17H 31COOH 酯和油脂的区别 (1)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沸点,而一般酯类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等。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 B.不含杂质的油脂是纯净物 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 D.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 答案 D 【考点】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题点】油脂的相关概念辨析

盐酸理化特性

盐酸理化特性 表81007 盐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盐酸、氢氯酸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分子式 HCl 分子量36.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盐酸含量 36% CAS NO. 7647-0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 --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 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健康危害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 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吸入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危险特性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应急处理: 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操作注意事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 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

脂类的主要性质

脂类,特别是简单脂类由于所含脂肪酸种类不同而具有不同特性。 脂类的下列特性与动物营养密切相关。 (一)脂类的水解特性 脂类分解成基本结构单位的过程除在稀酸或强碱溶液中进行外,微生物产生的脂酶也可催化脂类水解,这类水解对脂类营养价值没有影响,但水解产生某些脂肪酸有特殊异味或酸败味,可能影响适口性。脂肪酸碳链越短(特别是4-6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异味越浓。动物营养中把这种水解看成是影响脂类利用的因素。 (二)脂类氧化酸败 这一类变化分自动氧化和微生物氧化。氧化酸败结果既降低脂类营养价值,也产生不适宜气味。 脂质自动氧化是一种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先形成脂过氧化物,这种中间产物并无异味,但脂质“过氧化物价”明显升高,此中间产物再与脂肪分子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当氢过氧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则分解形成短链的醛和醇,使脂肪出现不适宜的酸败味,最后经过聚合作用使脂肪变成粘稠、胶状甚至固态物质。自动氧化是一个自身催化加速进行的过程。 微生物氧化是一个由酶催化的氧化。存在于植物饲料中的脂氧化酶或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最容易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催化的反应与自动氧化一样,但反应形成的过氧化物,在同样温湿度条件下比自动氧化多。 脂类氧化须增加饲料中抗氧化物质的用量。 (三)脂肪酸氢化 在催化剂或酶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可以得到氢而变成饱和脂肪酸,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但也损失必需脂肪酸。 脂类,特别是简单脂类由于所含脂肪酸种类不同而具有不同特性。 脂类的下列特性与动物营养密切相关。 (一)脂类的水解特性 脂类分解成基本结构单位的过程除在稀酸或强碱溶液中进行外,微生物产生的脂酶也可催化脂类水解,这类水解对脂类营养价值没有影响,但水解产生某些脂肪酸有特殊异味或酸败味,可能影响适口性。脂肪酸碳链越短(特别是4-6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异味越浓。动物营养中把这种水解看成是影响脂类利用的因素。 (二)脂类氧化酸败 这一类变化分自动氧化和微生物氧化。氧化酸败结果既降低脂类营养价值,也产生不适宜气味。 脂质自动氧化是一种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先形成脂过氧化物,这种中间产物并无异味,但脂质“过氧化物价”明显升高,此中间产物再与脂肪分子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当氢过氧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则分解形成短链的醛和醇,使脂肪出现不适宜的酸败味,最后经过聚合作用使脂肪变成粘稠、胶状甚至固态物质。自动氧化是一个自身催化加速进行的过程。 微生物氧化是一个由酶催化的氧化。存在于植物饲料中的脂氧化酶或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最容易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催化的反应与自动氧化一样,但反应形成的过氧化物,在同样温湿度条件下比自动氧化多。 脂类氧化须增加饲料中抗氧化物质的用量。

盐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盐酸;氢氯酸 化学品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muriatic acid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盐酸7647-0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 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 损害。 环境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 和泄漏物。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 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 泄漏物,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粉状石灰石(CaCO3)、熟石灰、苏打灰(Na2CO3)或 碳酸氢钠(NaHCO3)中和。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耐腐蚀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