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滤纸基本知识

滤纸基本知识

滤纸基本知识
滤纸基本知识

关于滤纸选用的分析和建议

1滤纸材料

天然纤维,括针叶木浆,阔叶木浆,龙须草浆,滤纸一般采用混合浆,适当加

一点棉浆;

化学纤维;玻璃纤维;

2滤纸性能

蓬松,蓬松才能透气,密度为?cm3,高a纤维丝。

微孔,孔径小,孔眼分布数量大,把细小粒子过滤出来,气流畅通;孔的大小呈正态分布,用

以下参数表示;

△最大孔径;

平均孔径;

透气度,在1mmH2O 压力下,的透气量L/m2/min ; 强度,用耐破度,挺度,抗张力,撕裂度

物理量表示;

3滤纸结构

滤纸具有方向性,滤纸正面,纤维较疏松;滤纸的网面,纤维紧密, ;正面孔隙呈

喇叭口形状;孔隙沿滤纸厚度方向变小;滤纸厚度为?左右,而灰尘颗粒粒径从几微米?几十微米不等,滤纸过滤,不应简单地理解只有筛网功能,具有深度过滤的机能;

侧面放大显示滤纸是多层结构。滤纸正面,应该迎着气流方向,滤纸网面,应该是气体流出方向,网面上,画出彩色线,便于用户识别,以防弄错;如果弄错正反方向,滤芯使用中,储尘能力降低30%〔1〕;

4滤纸浸胶

如果仅以过滤材料制造出来的纸,还是太弱,不能承受滤芯生产线的剧烈加工过程,滤芯使用过程中,也容易破裂;

解决办法,滤纸浸胶;通常用树脂浸渍处理; 树脂含量10?30%,物理强度提高300%。树脂

含量不足,滤纸强度低;树脂含量过高,滤纸变脆,易损坏。

△酚醛树脂

热固性树脂,加热时,聚合物链之间发生交联,形成三维结构,变成硬的,刚性结构。

△可溶性酚醛树脂,以碱作催化剂,关键是酚醛/甲醛的比例;

△酚醛清漆,用酸作催化剂,酚醛和甲醛的克分子量比例大于1,属于热塑性树脂, 必须加入一种交联剂,六胺。实际用酚醛清漆和六胺的混合物浸渍树脂,六胺催化剂, 使固化的酚醛树脂呈黄色。

△醇溶性树酯

酚醛树脂不能溶解,必须用酒精作溶剂,1吨纸消耗近3吨酒精,一吨酒精消耗3 吨高粱,算起来一吨滤纸消耗10吨粮食。为解决酒精消耗,进行水溶性树脂的研发。

△水溶性树脂

水溶性树脂合成时,引入亲水基团,是不抗水的,必须另外加硅酮乳液防水剂, 硅酮用量为树脂用量的?%,增加滤纸抗水性;用双酚酸三乙醇胺甲醛树脂浸渍的滤纸,与用醇溶性酚醛树脂比较,除挺度稍低,其它性能接近。

5滤纸固化

酚醛树脂浸渍后的滤纸,还没有硬化,生产线上打折收波后,必须在150C温度下加热10?15分钟,使树脂固化,增加滤纸的挺度。

酚醛清漆的固化温度为160?180C,时间在10分钟以上。

固化的缺点,释放有害气体,甲醛、游离苯酚、苯酚衍生物,胺;

6非固化滤纸

△非固化滤纸,采用热塑性树脂浸渍技术。一般采用乙烯聚合物,例如聚醋酸乙烯脂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胶乳,聚乙烯醋酸盐脂;非固化树脂加工过程中,仅需加一点热或不需加热。这类树脂在室温下有一定的柔性,适于制造以空气为介质的空气滤芯。

7固化与非固化滤纸各项性能

原纸材料,制造工艺,原纸质量要求几乎相同,所不同的是浸渍剂和浸渍工艺;

最后成纸质量要求和技术参数区别不大;

7. 3不同温度、湿度和介质下的物理特性,抗张强度,耐破度,挺度,水释放性温度稳定

性,粒子的滤清效率,寿命,两者的性能几乎一样〔

能, 2〕。

8综合评价

项目固化滤纸

△ 9空气滤芯吸水试验

考验滤纸挺度最苛刻的条件是滤纸浸水受潮,抽取4个滤纸厂家10种牌号滤纸所制成滤芯,分别编号,5只滤芯为固化滤纸,另5只为非固化滤纸;对滤芯进行浸水和喷水试验。

△浸水试验,将滤芯试件浸泡在盛水的容器中,至少1小时以上,充分浸透,浸水后的滤芯,逐渐沥干晾晒;在天平上称重;直到恢复接近浸水前的重量为止,分别测定阻力。

△喷水试验,阻力测定后,模拟特大暴雨的降水量,对空滤器进气口喷水,测定

流量阻力,接着加入标准杂质,测定滤清效率。滤芯经过水中浸泡,以及试验台喷水试验后,纸折外观,固化纸变形较小,非固化纸变形稍微明显一些,但性能并无差别。

图1滤芯浸水前后阻力值

图2滤芯喷水后滤清效率

图3浸水后滤芯复原率

10非固化滤纸可行性评估

非固化滤纸性能,与固化纸相同;

热塑性树脂材料,无公害,环保型材料;

工艺简单,节省能源;

滤芯制造成本降低;

滤芯产品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滤纸生产厂家技术成熟;

国内外汽车空气滤清器使用非固化滤纸为发展趋势;

差速器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I 1 引言 (3) 1.1 差速器的作用 (3) 1.2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3) 1.3 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及结构分析 (7) 1.3.1 差速器的方案选择 (7) 1.3.2差速器的结构分析 (7) 2 差速器的设计 (8) 2.1 差速器设计初始数据的来源与依据 (8) 2.2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8) 2.3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2) 2.3.1 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 (12) 2.3.2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选用 (13) 2.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4) 3 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5) 3.1 行星齿轮轴的分类及选用 (15) 3.2 行星齿轮轴的尺寸设计 (16) 3.3 行星齿轮轴材料的选择 (16) 3.4 差速器垫圈的设计计算 (16) 3.4.1 半轴齿轮平垫圈的尺寸设计 (17) 3.4.2 行星齿轮球面垫圈的尺寸设计 (17) 4 差速器标准零件的选用 (17) 4.1 螺栓的选用和螺栓的材料 (17) 4.2 螺母的选用和螺母的材料 (18) 4.3 差速器轴承的选用 (18) 4.4 十字轴键的选用 (18) 5 半轴的设计 (18) 5.1 半轴的选型 (18) 5.2 半轴的设计计算 (19) 5.2.1 半轴的受力分析 (19) 5.2.2 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20) 5.2.3 半轴杆部直径初选 (21) 5.2.4 半轴的强度计算 (21) 5.2.5 半轴的材料 (22) 6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和调整 (23) 6.1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 (23) 6.2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 (23)

差速器建模装配仿真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方法 题目名称:差速器建模装配仿真 班级: 2008 级机制专业二班姓名:李攀 学号:200841914213 指导教师陶栋材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第一章建模分析 在菜单栏选取【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如图1-1所示的【新增】对话框,选中其中的【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编辑框中输 入“zwp”。单击对话框下部的按钮,进入三维实体建模 这是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的第一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左图片中一定要把使用缺省模板前方框中选择的默认项去掉,这是欧美标准。在右图中我们需要选择mans_part_solid这个是表示在公尺下建模。默认选择是英尺这点也要注意不要回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第二章建模过程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减速器装配和仿真,建模过程只是大概叙述一下。 (1)建立装配基准JIZHUN.PAT 根据安装要求,通过点·线·面建立安装基准图

(2)建立CHILUN60.PRT 斜齿轮这是个斜齿轮盘建模过程有些简单,平时在建立模型时,会用到族表和关系,利用齿轮特有的关系建立驱动尺寸的齿轮。这次我采用的建模过程,通过建立几条相关的尺寸线,利用边界混合·合并·实体化,生成齿形,再通过阵列完成齿轮的外形轮廓。最后通过旋转和拉伸,完成最后模型。重要建模过程如下些图所示: 边界混合

红色部分模型阵列前单个齿形 阵列后

完成后的模型图 (3)建立ZHOU_4.PRT 旋转和倒角完成建模

(4)建立XIGAN.PRT 建模过程如下图中 (5)建立模型ZHUICHILUN2O_PRT 建模过程跟CHILUN60_PRT,在此不再重述。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解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避免轮胎与地面间打滑。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外侧车轮比内侧车轮所走过的路程长(图D-C5-5);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两侧车轮走过的曲线长短也不相等; 即使路面非常平直,但由于轮胎制造尺寸误差,磨损程度不同,承受的载荷不同或充气压力不等,各个轮胎的实际上不可能相等,若两侧车轮都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两轮角速度相等,则车轮必然出现边滚动边滑动的现象。 差速器的作用 车轮对路面的滑动不仅会加速轮胎磨损,增加汽车的动力消耗,而且可能导致转向和制动性能的恶化。 若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一根整轴同时带动两侧驱动轮,则两侧车轮只能同样的转速转动。为了保证两侧驱动轮处于纯滚动状态,就必须改用两根半轴分别连接两侧车轮,而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差速器分别驱动两侧半轴和车轮,使它们可用不同角速度旋转。

这种装在同一驱动桥两侧驱动轮之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 在多轴驱动汽车的各驱动桥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适应各所处的不同路面情况,使各驱动桥有可能具有不同的输入角速度,可以在各驱动桥之间装设轴间差速器。 布置在前驱动桥(前驱汽车)和后驱动桥(后驱汽车)的差速器,可分别称为前差速器和后差速器,如安装在四驱汽车的中间传动轴上,来调节前后轮的转速,则称为中央差速器。

差速器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两大类。 普通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目前国产轿车及其它类汽车基本都采用了对称式锥齿轮普通差速器。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或一根直销轴)和差速器壳等组成12-13(见图D-C5-6)。(从前向后看)左半差速器壳2和右半差速器壳8用螺栓固紧在一起。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7用螺栓(或)固定在差速器壳右半部8的上。十字形行星齿轮轴9安装在差速器壳接合面处所对出的园孔内,每个轴颈上套有一个带有滑动轴承(衬套)的直齿圆锥行星齿轮6,四个行星齿轮的左右两侧各与一个直齿圆锥半轴齿轮4相啮合。半轴齿轮的轴颈支承在差速器壳左右相应的孔中,其内花键与半轴相连。与差速器壳一起转动(公转)的行星齿轮拨动两侧的半轴齿轮转动,当两侧车轮所受阻力不同时,行星齿轮还要绕自身轴线转动--自转,实现对两侧车轮的差速驱动。

汽车差速器与主减速器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轿车差速器与主减速器的设计建模过程,论述了轿车差速器与主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轿车主要参数的分析与计算对差速器和主减速器进行设计,并使用Pro/E对差速器与主减速器进行3D建模,生成2D工程图。完成装配后,对主减速器、差速器进行运动仿真,以论证差速器的差速器原理。 关键词:建模,差速器,主减速器,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utomobile differential design and modeling process of the final drive, an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automobile differential and the final drive.the car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final drive and differential,to use Pro/E to complete make 3D model of the final drive and differential, then to produce 2D drawings.There is going to analysis the final drive to prove the principle after finishing the composing. Keywords: Modeling, Differential,Final drive,Analysi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III 1绪论 (1) 1.1课题来源 (1) 1.2课题研究现状 (1) 1.2.1国内外汽车行业CAD研究与应用情况 (1) 1.3主减速器的研究现状 (1) 1.4 差速器的研究现状 (2)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 2QY7180概念轿车主减速器与差速器总体设计 (4) 2.1QY7180概念轿车主要参数与主减速器、差速器结构选型 (4) 2.1.1QY7180概念轿车的主要参数 (4) 2.1.2QY7180概念轿车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结构选型 (4) 2.2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 2.3QY7180概念轿车主减速器主减速比i0的确定 (6) 3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主要参数选择与计算 (7) 3.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7) 3.1.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档传动比确定从动齿轮的计算转 矩Tce (7) 3.1.2按驱动车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齿轮的计算转矩Tcs (7) 3.1.3按日常平均使用转矩来确定从动齿轮的计算转矩 (8) 3.2主减速器齿轮传动设计 (8) 3.2.1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8)

汽车差速器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差速器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其壳体的结构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差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差速器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次设计主要内容有: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分析,差速器壳体的工艺编制,夹具的设计及加工中对定位基准的选择,工序和工装设计中切削用量,夹紧力的计算等。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钻床夹具和铣床夹具,需要对零件上Φ22的孔进行铣削加工端面的铣削加工。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的朋友,请联系我的叩扣:二二壹五八玖一壹五一 关键词:差速器,壳体,工艺规程,夹具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and life in anincreasingly wide differential device is an important vehicle componentsand its interior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precision differential devicedirectly affect the normal work study differential device case processing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preparation is necessary and meaningful. Thecurrent design of the main elements: differential device structuresoperating principles of analysis differential device case preparationprocesses design and smooth-bore jig for positioning baseline processingoptions smooth-bore design processes suits cutting consumption increasedcomputing power.Machine tool fixture of many kinds, among them,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on fixture, size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standardized, and a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plant. While widely used in batch production, designed for a certain workpiece processing services for the fixture, it needs each factory according to workpiece machining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drilling jig and milling fixture, the need for parts than22hole milling face milling. Key Words:differential device,case,technological process,jig design

货车汽车后桥差速器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货车汽车后桥差速器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章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 由于要求设计的是货车的后驱动桥,一般选用非断开式结构以与非独立悬架相适应,该种形式的驱动桥的桥壳是一根支撑在左右驱动车轮的刚性空心梁,一般是铸造或钢板冲压而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所有传动件都装在其中,此时驱动桥,驱动车轮都属于簧下质量。 驱动桥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基本形式有三种如下: 1)中央单级减速驱动桥。此是驱动桥结构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是驱动桥的基本形式,在载重汽车中占主导地位。一般在主传动比小于6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中央单级减速驱动桥。目前的中央单级减速器趋于采用双曲线螺旋伞齿轮,主动小齿轮采用骑马式支承,有差速锁装置供选用。 2)中央双级驱动桥。在国内目前的市场上,中央双级驱动桥主要有2种类型:一类如伊顿系列产品,事先就在单级减速器中预留好空间,当要求增大牵引力与速比时,可装入圆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将原中央单级改成中央双级驱动桥,这种改制“三化”(即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高,桥壳、主减速器等均可通用,锥齿轮直径不变;另一类如洛克威尔系列产品,当要增大牵引力与速比时,需要改制第一级伞齿轮后,再装入第二级圆柱直齿轮或斜齿轮,变成要求的中央双级驱动桥,这时桥壳可通用,主减速器不通用,锥齿轮有2个规格。 由于上述中央双级减速桥均是在中央单级桥的速比超出一定数值或牵引总质量较大时,作为系列产品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型号,它们很难变型为前驱动桥,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综合来说,双级减速桥一般均不作为一种基本型驱动桥来发展,而是作为某一特殊考虑而派生出来的驱动桥存在。 3)中央单级、轮边减速驱动桥。轮边减速驱动桥较为广泛地用于油田、建筑工地、矿山等非公路车与军用车上。当前轮边减速桥可分为2类:一类为圆锥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桥;另一类为圆柱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驱动桥。 ①圆锥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桥。由圆锥行星齿轮式传动构成的轮边减速器,轮边减速比为固定值2,它一般均与中央单级桥组成为一系列。在该系列中,中央单级桥仍具有独立性,可单独使用,需要增大桥的输出转矩,使牵引力增大或速比增大时,可不改变中央主减速器而在两轴端加上圆锥行星齿轮式减速器即可变成双级桥。这类桥与中央双级减速桥的区别在于:降低半轴传递的转矩,把增大的转矩直接增加到两轴端的轮边

差速器和主减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差速器和主减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内容简介:发动机的动力经过变速器输出后,必须经过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才能传递车轮,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如我们常见的轿车,主减速器和差速器设计在变速器壳体内;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如客车和货车,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安装在后轿内 发动机的动力经过变速器输出后,必须经过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才能传递车轮,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如我们常见的轿车,主减速器和差速器设计在变速器壳体内;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如客车和货车,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安装在后轿内。 一主减速器 主减速器的作用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再次减速,以增加转矩,之后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主减速器的类型: (1)单级主减速器:大部分汽车的主减速器为单级主减速器,减速型式为普通斜齿轮式或锥形齿轮式: 锥形齿轮式主减速器图 其中锥形齿轮式主减速器如图所示,广泛的应用于后驱汽车的后轿中,变速器输出动力经过传动轴传给主动锥齿轮,经从动锥齿轮减速后传给差速器。

普通斜齿轮式主减速器应用于前驱汽车的变速器中。 注:对于前驱汽车的变速器中的主减速器,如果发动机在机舱在横置,则主减速器为普通斜齿轮式;如果发动机在机舱内纵置,则主减速器为锥形齿轮式,如桑塔纳、帕萨特等。 (2)双级主减速器:在重型货车上,常采用双级主减速器,如下图所示: 双级主减速器结构图 第一级为锥形齿轮减速,第二级为普通斜齿轮减速。 二减速器: 1 差速器的作用: 汽车在直线行驶时,左右车轮转速几乎相同,而在转弯时,左右车轮转速不同,差速器能实现左右车轮转速的自动调节,即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2 差速器的组成结构:

差速器结构图 1-差速器壳轴承;2和8-差速器壳体;3和5-调整垫片;4-半轴齿轮(两个);6-行星齿轮(两个或四个);7-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9-行星齿轮轴。 3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 行星齿轮的自转:差速器工作时,行星齿轮绕行星齿轮轴的旋转称为行星齿轮的自转; 行星齿轮的公转:差速器工作时,行星齿轮绕半轴轴线的旋转称为行星齿轮的公转; (1)汽车直线行驶时,主减速器的从动锥齿轮驱动差速器壳旋转,差速器差驱动行星齿轮轴旋转,行星齿轮轴驱动行星齿轮公转,半轴齿轮在行星齿轮的夹持下同速同向旋转,此时,行星齿轮只公转,不自动,左右车轮和转速等于从动锥齿轮的转速。 (2)汽车转弯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产生了自转,即绕行星齿轮轴的旋转,造成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增加,而加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降低,两侧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此时,一侧车轮增加的转速等于另一侧车轮减少的转速。 (3)当将两个驱动轮支起后,车轮离地,如果我们转一侧的车轮,另一侧车轮反方向同速旋转,这时,差速器内的行星齿轮只自转,不公转,两侧半轴齿轮以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带动两侧车轮反方向同速旋转。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安装在驱动桥的两个半轴之间的差速器进行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差速器非标准零件如齿轮结构和标准零件的设计计算,同时也介绍了差速器的发展现状和差速器的种类,对于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和工作原理也作出了简略的说明。在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此对差速器的结构和作用有了更透彻的了解,通过利用CATIA软件对差速器进行建模工作,也让我在学习方面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半轴,差速器,齿轮结构

目录 1.引言 (1) 1.1汽车差速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汽车差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差速器生产企业的研究现状 (1) 1.2.2我国差速器行业市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2) 1.3汽车差速器的功用及其分类 (3) 1.4毕业设计初始数据的来源与依据 (4) 1.5本章小结 (5) 2.差速器的设计方案 (6) 2.1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及结构分析 (6) 2.2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7) 2.3本章小结 (9) 3.差速器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10) 3.1对称式行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3.1.1对称式差速器齿轮参数的确定 (10) 3.1.2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图表 (15) 3.1.3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7) 3.1.4差速器齿轮材料的选择 (18) 3.1.5差速器齿轮的设计方案 (19) 3.2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9) 3.2.1行星齿轮轴的分类及选用 (19) 3.2.2行星齿轮轴的尺寸设计 (20) 3.2.3行星齿轮轴材料的选择 (20) 3.3差速器垫圈的设计计算 (20) 3.3.1半轴齿轮平垫圈的尺寸设计 (21) 3.3.2行星齿轮球面垫圈的尺寸设计 (21) 3.4本章小结 (21) 4.差速器标准零件的选用 (22)

差速器左右壳体设计说明书

差速器左右壳体设计说 明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差速器壳体选用QT420—10。 --零件是差速器壳体,它与半轴套管配套使用,为拖拉机的左右转向提供不同速度的可靠性。 Ф48孔用于安装与两驱动轮相联的齿轮和半轴,两Ф22用于安装十字轴与形星齿轮。整个差速器的功能是使左右驱动轮能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以满足拖拉机转向的需要。 本零件是闭式差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差速器的左部与右壳相联,起着支承、连接和保护的作用。其它各部分功用如下: 1.Ф50外圆支承在轴承上,使差速器壳体旋转,从而传递动力和运动。 2.Ф138外圆与右半壳相配合,一起传递动力、运动、支承工件、保护内部结构。 3.Ф200外圆连接中央传动大圆锥齿轮,使运动和动力传到差速器,而后传到两个后轮,得到不同的转速。 4.中间十字轴孔4-Ф22是支承在壳体上的轴孔,传递动力和运动,中间内部是轮系各齿轮运动的空间。 Ф12用于连接中间大齿轮。 四、绘图 三维建模 差速器左右壳体的三维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差速器壳体三维图

图2 差速器壳体三维图 工程图的制作 差速器壳体的工程图如下所示

图3 差速器壳体二维图 图4差速器壳体二维图

图5差速器壳体二维图 五、加工工艺设计 零件材料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QT420—10具有较高的韧性、塑性,在低温下有较低的韧--脆转化,其主要性能如下: 最低抗拉强度:σb=412Mpa. 最低屈服强度:σs=265Mpa. 最低延伸率:δ=10%. 布氏硬度:αk=294KJ\m2 技术条件:GB1348—78 由于差速器壳承受扭转力矩,为提高强度和耐磨性,铸件成型后,还需进行正火处理。 毛胚尺寸的确定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1)Ф50m6外圆面 查表得,双边加工余量分别为: 粗加工余量:5mm 半精加工余量:

汽车设计课设驱动桥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总体结构设计 (2) 三、主减速器部分设计 (2) 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2) 2、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4) 3、主减速器强度计算 (5) 四、差速器部分设计 (6) 1、差速器主参数选择 (6) 2、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7) 五、半轴部分设计 (8) 1、半轴计算转矩Tφ及杆部直径 (8) 2、受最大牵引力时强度计算 (9) 3、制动时强度计算 (9) 4、半轴花键计算 (9) 六、驱动桥壳设计 (10) 1、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10) 2、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3、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4、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5、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七、参考书目 (14) 八、课程设计感想 (15)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2、设计内容及要求 (1)主减速器部分包括:主减速器齿轮的受载情况;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主减速器强度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计算。 (2)差速器:齿轮的主要参数;差速器齿轮强度的校核;行星齿轮齿数和半轴齿轮齿数的确定。 (3)半轴部分强度计算:当受最大牵引力时的强度;制动时强度计算。 (4)驱动桥强度计算:①桥壳的静弯曲应力 ②不平路载下的桥壳强度 ③最大牵引力时的桥壳强度 ④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 ⑤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 3、主要技术参数 轴距L=2800mm 轴荷分配:满载时前后轴载1340/2735(kg) 发动机最大功率:80ps n:3800-4000n/min 发动机最大转矩17.5kg﹒m n:2200-2500n/min 传动比:i1=7.00; i0=5.833 轮毂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的总重:g k=274kg

最新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讲解篇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讲 解篇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讲解篇 一、差速器/差速锁——不能混淆的基础概念! ①差速器 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的同时,差速器这个东西也就随之存在了,它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为了汽车能正常转弯。过去的马车两侧车轮是通过一根硬轴链接的,所以两侧的车轮的转速永远是相同的,因为无法差速,转弯的时候内侧的车轮除了滚动摩擦外还会有滑动摩擦,还好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做的,耐磨……同理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一根硬轴链接,那么转弯时汽车的轮胎等部件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今汽车都是两个半轴的设计,将两个半轴链接起来的就是差速器,有了差速器也就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直行状态下差速器不工作』『转弯状态下差速器工作』能达到实现两侧车轮转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差速器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做一个比喻:差速器壳体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就可以抽象

地看作为只有一个齿的“齿轮”,也就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可以链接两侧的半轴,并带动两个半轴旋转。注意,这个棍子除了随着传动轴公转,同时还可以自转。如果两侧的车辆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那么这根棍子就不会有自转,即两侧车轮转速也相同;如果有一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侧,那么这根棍子本身就会发生自转,这样在不改变公转转速的情况加上自转,就可以达到两侧转速不一样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侧的轮子被卡死不能转动了,那也无妨,虽然动力依然存在,但这个会自转的棍子就会带动那个没有被卡死的轮子转动。如果再加上更多的棍子,也就形成了齿轮,即行星齿轮,也是差速器的核心部分。当今的汽车通常有一组四个行星齿轮。 优点:可以让车辆正常转弯,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缺点:在越野路况下差速器会影响车辆的脱困性。 小贴士:一般来说,越野性能的是否优良一般是由两个指标来判断的。 ①通过性:接近角、离去角、车身最小离地间隙越大的车通过性越好。 ②脱困性:在极限路况下能够自救的能力。(有差速锁的车型脱困性较强)差速器对越野性能的影响: 由于差速器允许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所以在泥泞等路面,当一个车轮打滑时,动力全部消耗在飞快转动的打滑车轮上了,其他车轮会失去动力。通俗的话说,差速器是让车辆转弯时候内外轮有轮速差用的,否则车辆转弯就会困难,但是差速器在越野道路上就是帮倒忙的。

差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3) 1.1 差速器的作用. (3) 1.2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3) 1.3 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及结构分析. (7) 1.3.1 差速器的方案选择. (7) 1.3.2 差速器的结构分析 (7) 2 差速器的设计. (8) 2.1 差速器设计初始数据的来源与依据. (8) 2.2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8) 2.3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2) 2.3.1 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 (12) 2.3.2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选用. (13) 2.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4) 3 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5) 3.1 行星齿轮轴的分类及选用. (15) 3.2 行星齿轮轴的尺寸设计. (16) 3.3 行星齿轮轴材料的选择. (16) 3.4 差速器垫圈的设计计算. (16) 3.4.1 半轴齿轮平垫圈的尺寸设计. (17) 3.4.2 行星齿轮球面垫圈的尺寸设计. (17) 4 差速器标准零件的选用. (17) 4.1 螺栓的选用和螺栓的材料. (17) 4.2 螺母的选用和螺母的材料. (18) 4.3 差速器轴承的选用. (18) 4.4 十字轴键的选用. (18) 5 半轴的设计. (18) 5.1 半轴的选型. (18) 5.2 半轴的设计计算. (19) 5.2.1 半轴的受力分析. (19) 5.2.2 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20) 5.2.3 半轴杆部直径初选. (21) 5.2.4 半轴的强度计算. (21) 5.2.5 半轴的材料. (22) 6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和调整. (23) 6.1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 (23) 6.2 差速器总成的装配. (23)

机械毕业设计英文外文翻译402驱动桥和差速器 (2)

附录 附录A Drive axle/differential All vehicles have some type of drive axle/differential assemb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driveline. Whether it is front, rear or four wheel drive, differentials are necessary for the smooth application of engine power to the road. Powerflow The drive axle must transmit power through a 90° angle. The flow of power in conventional front engine/rear wheel drive vehicles moves from the engine to the drive axle in approximately a straight line. However, at the drive axle, the power must be turned at right angles (from the line of the driveshaft) and directed to the drive wheels.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a pinion drive gear, which turns a circular ring gear. The ring gear is attached to a differential housing, containing a set of smaller gears that are splined to the inner end of each axle shaft. As the housing is rotated, the internal differential gears turn the axle shafts, which are also attached to the drive wheels.

差速器间隙调整

差速器间隙调整 这是要看具体情况而调了!下面告诉你方法!当啮合印记偏向大端时,将从动齿轮向主动齿轮靠近,若侧隙过小将主动齿轮向外移开;当啮合印记偏向小端时,将从动齿轮远离主动齿轮,此时若侧隙过大,将主动齿轮内移近;当啮合印记偏向齿顶时,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移近,若此时间隙过小,则将从动齿轮向外移开;当啮合印记偏向齿根时,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移开,若此时间隙过大,则将从动吃乱向内移近。归纳了一句顺口溜,齿轮移动方向:大进从,根出主;小出从,顶进主;顶进主,小出从;根出主,大进从。图上印泥看就行了,主要就是看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接触面来调整的,调整不好的话磨损得会很厉害的。轴承调间隙不了,都是靠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来回纵向移动来调整差速器的。这在修车里面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哦!呵呵!~~ 首先要先调整好轴承预紧度,就是你所说的轴承间隙。调整到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无间隙感。主动锥齿轮轴承间隙用两轴承之间的垫片调整,加垫片轴承间隙大,反之间隙减小。从动锥齿轮(盆齿)用调整螺母调整。用印泥是调整齿轮的接触面积是否正确,齿轮间隙是否合适。当啮合印记偏向大端时,将从动齿轮向主动齿轮靠近,若侧隙过小将主动齿轮向外移动当啮合印记偏向小端时,将从动齿轮远离主动齿轮,此时若侧隙过大,将主动齿轮内移近;移动从动齿轮时,当一边的调整螺母退出多少,另一边要相应拧紧多少,以保证轴承的预紧度和间隙保持不变。当啮合印记偏向齿顶时,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移动若此时间隙过小,则将从动齿轮向外移动当啮合印记偏向齿根时,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移动,若此时间隙过大,则将从动齿轮向内移动这个是靠主动锥齿轮和轴承之间的垫片来调整。或减速器壳体和主动锥齿轮壳体之间的垫片调整。 答:差速器轴承属圆锥止推轴承,左右两只轴承止推面相对设置,轴承锥面(即滚棒锥面)朝外,设置在减速器壳上的差速器轴承外套以两侧相对朝向中间与轴承配套,其间隙由轴承座孔上的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调整。在半浮式后桥壳中设置的差速器,其轴承间隙是以增减轴承止推面垫圈和两段后桥壳装配而调整的。 在主双级式减速器中的差速器,也就是二道减速的减速器里设置的差速器,其轴承间隙调整的方法是:先调整好二道减速的圆柱主动齿轮的圆锥止推轴承,然后将减速器外壳侧盖、垫片等拆掉,将齿轮移位,再将差速器装配,进行轴承间隙调整。差速器轴承间隙调整合格后,再将拆掉的二道减速部件复原装配,这样实际上是进 行部件单体调整,它可以防止两套部件相互影响而造成错觉。如果先调整差速器轴承间隙,后调整二道减速圆柱主动齿轮轴承间隙,必然要将先调整好的轴承拆掉,再调整二道减速主动齿轮轴承,这就造成了二次装配差速器轴承间隙的误差,使轴承间隙不 合适。 半浮式后桥壳差速器轴承间隙的调整仍然按照上述方法,不允许在调整差速器轴

差速器教案

理论课教案(二课时) 汽车转弯运动

差速原理动画(差速原理动画(

实Array习 课 教 案 ( 二课时)

实训步骤及操作方法 1. 喷油器拆、检、装 1)首先对喷油器外部进行清洗,然后解体,特别注意各只喷油器的针阀偶件不能互换。零件对应放置,喷油器对应各缸,不能混淆。应分类多级进行清洗,避免清洗碰伤、污染、混淆。针阀积碳应用木条清除。不要用手拿针阀配合面。 2)检查针阀密封带无断线和宽窄变化,针体有无拉伤和磨损的情况,针阀弹簧自由长度是否合符要求以及是否有倾斜情况,然后进行滑动性试验。 3)滑动性试验:将针阀偶件倾斜约60度,抽出针体约1/3长,针体能靠自重徐徐下滑。旋转一个角度检查,重复前述检查操作。发卡或下滑过快均为不合格。 4)装配时要注意针阀的定位装置和有关拧紧力矩的要求。 2.喷油器试验台检验 试验台密封性试验:将输出油管接头旋上螺塞堵住,泵油排除空气后锁紧,泵油升压到20Mpa(200Kg/C ㎡),停止泵油,观察油压表下降情况,检查试验台密封是否良好,同时记录单位时间的下降值,25秒内应无下降,如密封性不良,应更换试验台。 3.喷油器的调整 1)针阀密封性试验: 导向部份配合严密性试验;将喷油器装上试验台,把喷油压力调整螺丝向内旋,调高喷油压力。泵动试验台压油手柄压油,达到试验油压(一般为该喷油器标准喷油油压的1.5倍),然后记录下降2MPa 的时间应大于10秒。达不到要求,应检查是装配原因还是针阀原因,作相应的处理。 在调好了喷油压力后,在比喷油压力低2MPa 的情况下,检查针阀头部喷口应无滴漏或潮湿现象,否则为不合格。 结合相关实物和挂图, 教师讲解实习要求、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学生听讲、观察并操作 90 分钟

差速器结构图

差速器结构图:1-差速器壳轴承;2和8-差速器壳体;3和5-调整垫片;4-半轴齿轮(两个);6-行星齿轮(两个或四个);7-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9-行星齿轮轴。

托森轮间差速器:1-差速器壳;2-直齿轮轴;3-半轴;4-直齿轮;5-主减速器被动齿轮;6-蜗伦;7-蜗杆

差速器用以连接左右半轴,可使两侧车轮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同时传递扭矩。保证车轮的正常滚动。有的多桥驱动的汽车,在分动器内或在贯通式传动的轴间也装有差速器,称为桥间差速器。其作用是在汽车转弯或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使前后驱动车轮之间产生差速作用。 我们喜欢的,要么错过了,要么已经有主了;喜欢我们的,总觉得缺少一种感觉。于是我们抱着追求真感情的态度,寻找爱情,可是总觉得交际面太窄,没有办法认识理想的类型;于是我们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自由着,孤单着……——几米

汽车制动传动装置(气压传动装置) 2010-4-14 气压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原理: 气压式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压缩空气作动力源的动力制动装置。制动时,驾驶员通过控制踏板的行程,便可控制制动气压的大小,得到不同的制动强度。其特点是制动操纵省力,制动强度大,踏板行程小;但需要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制动粗暴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一般在重型和部分中型汽车上采用。 布置形式:气压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布置形式随车型而异,但总的工作原理相同。管路的布置形式也分为单管路与双管路两种。 双管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组成和管路布置:双管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一个双腔(或)三腔)制动阀,两个或三个储气筒,组成两套彼此独立的管路,分别控制两桥(或三桥)的制动器

推荐-差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安装在驱动桥的两个半轴之间的差速器进行 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差速器非标准零件如齿轮结构和标准零件的设计计算,同时也对整车的参数、结构做了简单的选择计算。在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此对差速器的结构和作用有了更透彻的了解,通过利用CAD软件对差速器进行作图,也让我在学习方面得到了提高。关键字:差速器半轴设计校核

1.引言 1.1差速器的功用和分类 差速器的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驱动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滚动,以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与地面间作纯滚动运动。 现在差速器的种类趋于多元化,功用趋于完整化。目前汽车上最常用的是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还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多样的差速器,如:防滑差速器、强制锁止式差速器、高摩擦自锁式差速器、托森差速器、行星圆柱齿轮差速器。 1.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2.1原始数据 1.2.2设计要求 (1)根据已知数据,确定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注意国家道路交通法规规定和汽车设计规范。 (2)确定汽车主要参数。 1)主要尺寸,可从参考资料中获取。 2)进行汽车轴荷分配。 (3)选定发动机功率、转速、扭矩,可参考已有车型。

(4)离合器的结构形式选择,主要参数计算。 (5)确定传动系最小传动比,即主减速器传动比。 (6)确定传动系最大传动比,从而计算出变速器最大传动比。 (7)机械式变速器型式选择,主要参数计算,设置合理的档位数,计算出各档的速比。 (8)驱动桥结构型式,根据主减速器的速比,确定采用单级或双级主减速器。 2.总布置设计 2.1轴数确定 因为汽车最大总质量为2100kg,小于19t,所以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两轴方案。 2.2驱动形式 因为总质量较小,所以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4×2驱动形式。 2.3布置形式 为充分发挥前置发动机后桥驱动的优势:便于发动机的维修,离合器、变速器操纵机构简单,前、后车桥载荷分配合理,牵引性能比前置前驱型式优越,转向轮是从动轮,转向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等,选择前置发动机后桥驱动。

差速器左右壳体设计说明书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白俊青 班级:10车辆工程 学号:1011141002 指导老师:黄身桂廖水容

目录 一、任务介绍 (1) 二、差速器壳体简介 (2) 2.1材料的选择 (2) 2.2铸造性能对铸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的要求 (2) 2.3结构分析 (3) 三、测绘 (4) 3.1 测绘的目的和意义 (4) 3.2测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3.3测量工具 (6) 3.4测量过程 (7) 3.5测量难点及解决方案 (7) 四、绘图 (8) 4.1三维建模 (8) 4.2工程图的制作 (10) 五、加工工艺设计 (12) 5.1零件材料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12) 5.2毛胚尺寸的确定 (12) 5.3刀具选择 (14) 5.4各个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5.5工艺分析 (15) 5.6加工工艺流程方案制定(左) (17) 5.7热处理(右) (18) 5.8热处理 (20) 5.9机加工设备的选择 (20) 六、位置公差值的确定 (20) 6.1左壳体形位公差 (20) 6.1右壳体形位公差 (21) 七、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2)

任务介绍 1) 课程设计对象: 驱动桥 2) 课程设计主要工作: (1)零件测绘,并在测绘坐标纸上画出正式的测绘图;(第一周工作) (2)在电脑上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二维零件要求规范的标注,比如粗糙 度、形位公差;(第二周工作) (3)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零件的工艺卡或者装配的工艺卡;(第三周工作) (4)整理资料,打印准备答辩。(第四周工作) 备注:测绘要求尽量把误差降低到最小、有装配的同学要求有仿真、爆炸图。 3) 课程设计上交材料: (1)测绘图(纸质版和照片版); (2)三维PREO源文件及三维图各个侧面的截图; (3)二维CAD源文件、二维图截图及二维CAD工程图打印版本; (4)工艺流程卡片及加工工序卡片; (5)设计说明书电子版及打印版。 4)课程设计具体设计对象:差速器壳体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差速器设计与分析【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差速器设计与分析【全套图纸】

摘要 摘要 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汽车产业结构的重组给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汽车相关的各行各业更加注重汽车的质量。差速器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在汽车市场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此次就是针对汽车差速器这一零件进行设计的。本次设计主要对安装在驱动桥的两个半轴之间的差速器进行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差速器非标准零件如齿轮结构和标准零件设计计算,同时也介绍了差速器的发展现状和差速器的种类。对于差速器的方案选择和工作原理也作出了简略的说明。在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此对差速器的结构和作用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再设计出合理适用的差速器的同时也对差速器相关的行业有了一定得认识。通过绘制差速器的组件图也让我在学习方面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差速器、齿轮结构、设计计算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last year under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automotiv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brought about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 vehicles to new opportunities, and automotive related busines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cars.Differential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ar, one of the automotive market also resulted in fierce competition.The differential is the spare parts for motor vehicles designed.The design of the main drivers o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bridge in between the two axle differential design, main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l struct -ure of non-standard parts such as gear parts and standards fo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l status and the type of differential. For differential sele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gram have also made a brief note. Reference in the desi -gn of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differential structure and have a more thoro -ugh understanding. Re-engineering the application of a reasonable different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been related industries must be aware of. Differential through the mapping component map also let me in the field of learning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differential, gear structure,desig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