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纲+笔记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纲+笔记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纲+笔记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纲+笔记

中国哲学史提纲

一.《尚书·洪范》的“五行”说

第一,五行: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第二,认识到了事物的差异性与联系

五行说把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放在联系中进行比较考察,形象地看出了事物在性质上有“润”与“炎”的差别,在空间上有“上”与“下”的差别,在形体上有“曲”与“直”的差别。

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

二.邹衍对“五行”说的发展

1.五行生胜说

五行相生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胜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2.五行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木,具有生长的特质,当盛德在木的时候,就形成春天、东方、青色;

火,具有热的特质,当盛德在火的时候,就形成夏天、南方、红色;

金,具有坚硬的特质,当盛德在金的时候,就形成秋天、西方、白色;

水,具有寒冷的特质,当盛德在水的时候,就形成冬天、北方、黑色;

土,具有蕴育万物的特质,当盛德在土的时候,就形成四季、中央、黄色;

《易经》与《易传》

一.《易经》的哲学思想

1.观物取象:阴阳为万物之源

受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启发,《易经》从人们接触最多的自然界中

选取了阴阳作为世界的根源:

“近取诸身”,是指人的自然属性,特别男女两性的差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的繁衍生息实践;

“远取诸物”,是指人类自身以外的昼夜、寒暑、牝牡、生死等自然现象。

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演绎出了64卦,384爻:

太极——二仪(阴阳)——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八卦——六十四卦

阴阳

《易经》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和阳两个基本范畴,用易经的符号来表示就是爻和爻。

阳代表着积极、进取、刚强、阳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

阴代表着消极、退守、柔弱、阴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

世界就是在阴阳两种对抗着的物质势力运动推移之下孽生与发展的。

八卦

阴阳又派生出来的六个分支,统称为八卦,三爻为一卦,

天(乾)、地(坤)、雷(震)、火(离)、风(巽)、泽(兑)、水(坎)、山(艮)。

这八种自然物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根源,天地是这8种自然物的总根源,天为父亲,地为母亲,天地产生雷、火、风、泽、水、山六种物质与自然现象。自然界与人类、动物一样,是由阴阳两性产生的。

64卦

两个卦一组,交换配合,生出64个卦。

384爻

卦的组成符号叫爻,()是阳爻,()是阴爻。八卦的每一卦有3画,以两卦相重,组合成64卦,每一卦6爻,所以64卦总计是384爻。

卦象:每一卦由6爻交错组合构成的图象,卦中的6爻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为排序号,阳爻称九,阴爻称六。

卦辞:解说卦象的辞,系于卦象之下。

爻辞:解说爻象的辞,系于爻象之下。

2.万物交感:变化的动力

《易经》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在阴阳两势的推动、矛盾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具体途径是“阴阳接而变化起”。

《易经》中的吉卦,一般都是两卦具有交感性质的,认为凡是有动象、有交感之象的卦是吉卦。

《易经》的交感变化原则,是公元前12世纪前后我国辩证思想的杰出成就。

3.物极必反: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

“物极必反”

《易经》认为,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在发展变化,每一个变化着的事物也都有它的阶段性。事物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变化的迹象不明显,继续发展下去,变化就会深刻化、剧烈化,发展到最后如果超出了适当的发展限度,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易经》的“物极必反”的发展变化观念,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有着深远影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在远古文明发展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比较科学的看法,朦胧地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模式。

4.《易经》的哲学思想的历史特征

第一,阴阳为世界的本原

这是一种非常宏大、非常直观、非常模糊的认定。它可以抽象为什么都说不清楚,又可以具体到每一件具体的事物。因此,给后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模糊的思维习惯。

第二,《易经》哲学思想产生的途径是直观的观物取象,简单比附

世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复杂的,《易经》用简单、笼统的方法对它们进行概括,说明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既原始、朴素,却又非常智慧。

第三,神学平台之上的辩证法

在《易经》中,辩证法与神秘的神学没有分离,《易经》是一部卜筮问卦的书,

它是通过卜筮的形式,结合当时生产与社会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哲学命题。科学与神学纠缠在一起,这既是早期哲学的普遍特征之一,又是摆脱盲目是宗教迷信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

二.《易传》的哲学思想

1.《易传》的基本结构

《易传》是对卦辞、爻辞的解释,实际上后人对《易经》的注释。又称为“十翼”:

彖辞:对卦辞的解释,说明每一卦的基本含义,总计64条。

象辞:分为大象、小象两部分。大象,总论一卦的卦象;小象,论一爻之象。大象、小象都是分别从卦、爻所示之象,通过想象解释推论人事的变化。

文言:专门对乾、坤两卦卦辞的解释,借助乾、坤两卦来阐发君臣、上下、进退、存亡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

系辞传:总论《易经》全书的义理,阐发对《易经》基本观点的运用。

说卦传:说明重卦的由来、八卦的涵义、八卦所取物象的方位。

序卦传:对64卦排列顺序的说明。

杂卦:把64卦分为32对,解释它们的卦义和相互关系。

2.宇宙生成模式

《系辞》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传?系辞上》)

道,没有形体,超越于有形的万物之上,是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它是推动万物变化的动力,用这种原理治理天下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器,有形体,是道产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

道与器的关系,是宇宙生成的最深层次法则。

道的特性是变化,所以《易传》又把道称为“易”,提出了一个易为根源的宇宙生成图式: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传?系辞上》)

易(生生之谓之易,也即道)—太极(未成器形之前的宇宙初端)—两仪(阴阳)--四象(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八卦(天、地、雷、风、水、火、泽)从太极到八卦及其万物是宇宙生成的中层次模式。《易传》在这个基础之上又设计出了宇宙生成的具体程序:

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

评价

第一,第一次提出道与器这一对范畴

《易传》认为,先有道,后有器,并以此为根据,改造《易经》中的“观物取象”,提出“观象制器”的理论:

第二,首次构建起太极概念

《易传》中的太极,是指未成器形之前的宇宙初端,道一般理解为一个笼统的面,而太极却直接集中在一个极点上,它的内涵与表述似乎比道更精致,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从此以后,太极成为各家哲学派别经常涉及的哲学概念。

3.辩证思想

不论是《易经》还是《易传》,在它们最突出的是“易”字,认为辩证发展是宇宙的法则。《易传》说:

生生之谓之易。

通变之谓事。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肯定辩证发展是宇宙的法则的同时,《易传》还探索了事物变化动因。

一阴一阳之谓道。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不论用阴阳、刚柔来概括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是否科学,但它确认了事物变化是由自的矛盾运动,以及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引起的。这里边包含着二种思想:

事物发展变化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

事物内部矛盾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之中,但它们又是对立的。

老子

一.“道”

1.道的特征

⑴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它是“混成”的,其中“有精”、“有象”,世界的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

⑵道是最原始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它“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⑶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的性质,它无名,无声、无形、无光。

⑷道是人的感官无法接触、认识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⑸道的属性是矛盾的。根据“道之为物”,“有物混成”可以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着的实物;根据无名,无声、无形、无光,感官无法接触、认识又可以认为道是唯心的虚构。

2.道与万物

万物衍生模式:

道(自我运动)——一(混沌未分的整体)——二(阴阳二气)——三(阴阳二气合和)——万物

无——有——万物

衍生万物的运行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

1.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的矛盾概念,通过对这些大量对立性概念的表述,揭示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的双方,它们各自以它的对立面作为存在的前提,相反相成,

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2.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反者道之动”是矛盾运动的普遍法则。

3.贵柔守雌的应对方式

为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主张贵柔守雌的应对方式。

庄子

一.天道观

第一,道,是无形无象,先于天地,但却具有实在性,是化生万物的第一精神本体,“有情有信”、“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指的就是道的那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精神。

第二,“道”是无限的,超越时空的,凌驾于万物之上,是万物的根本。相对于“物”而言,“道”又可以称之为“非物”。

第三,物,生于“非物”,非物是万物的根本。物是具体、有形的,都是有限的物,在时间上也是相对的.

第四,宇宙起源于它的开始,但如果继续上推,还有它的未开始,还有它未开始的未开始。宇宙的起源是神秘的,永远不可认识的。

第五,世界有“有”,有“无”,但如果继续上推,还有“有”与“无”,再向上推“有”与“无”全然消失,进入了不可知状态。

二.认识论

1.认识对象无规定性:以道观物,万物齐一

庄子认为,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那么它的性质与存在都是相对的,不存在质方面的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

在性质上,没有大与小、丑与美、宽厚与狡诈、怪异、妖异的差别;

在时间上,没有长短的差别;在空间上没有体态大小、高低、远近的差别;

从到这个角度看,均可以通而为一。事物只要尽其自然本性,各得其所,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

事物之间的差距、区别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关键是观察者、认

识者的主观界定。

2.怀疑认识能力与知识的可靠性:孰知正味,孰知正色

庄子从相对主义出发,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在认识中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表示怀疑。认为,知与不知的界限是永远高不清楚的,或许有知就是无知,无知反而是有知。不仅如此,庄子甚至认为,人生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人有没有认识,都是值得怀疑的。

3.否认真理标准:齐是非

以“万物齐一”为基础,以对感觉、知识怀疑为中间环节,庄子又提出“是非”的命题,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如果从“道”的高度去俯瞰世界、是非与万事万物,所有一切都是相对的,关于是非的争辩是毫无意义的。

孔子

一.“仁”

1.“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2.“仁”内涵

第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的特征

(1)“仁者爱人”超出了血缘关系范围

孔子讲的仁爱是以“孝亲”为基础的,所以他在很多地方将“仁者爱人”与“亲亲”连在一起,但却不能因此说他的仁爱思想只局限于血缘家族的范围。《论语》中许多讲仁爱的地方,都超出了亲亲范围,表现出—种博爱、泛爱的倾向。

(2)“仁者爱人”爱有等差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孝悌本身就是等级的体现。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差别。这就是说,“仁者爱人”,人人相爱,但是必须遵守相关等级制度的规定,所以“仁者爱人”的爱是有等级差别的。

第二,孝,仁的基础。

孔子“仁”的出发点是“孝”,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由“爱亲”推及“爱人”。

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不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形成,因而“孝悌”是“仁爱”的根本,君子的道德修养,应该从“孝悌”二字做起。

“孝”是仁的前提和基础;“仁”是孝的发展,扩充。“孝悌”构成了孔子“仁”的最本原的内容,也是“仁”的根源。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爱、敬之情一是根源于血缘的联系,是骨肉之情;二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第三,“忠恕”,实现“仁”的途径

孔子所讲的“忠”,就是要尽己为人,要求自己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真心诚意,积极为人,勤勉办事,恪尽职守。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检查替人办事是否尽到了最大努力;事奉君主,是否是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忠于一个人,就要对他的错误进行劝说,为他着想等等。由于忠的一切表现都是“爱人”的要求和体现。所以说,只有做到“忠”,才实践崇高的仁道。以尽已为人为主要内容的“忠”,体现了“仁者爱人”的积极方面。

孔子讲的“恕”,要求人们推己及人,以己之心去度人之心,以仁慈博大的胸怀,宽容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勉励人改过从善,化解怨恨,从而使人人友好相爱,和睦相处。这是实现“仁”主要途径,也是“仁者爱人”的内在要求。

忠与恕二者的结合,完美地体现了“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曾参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确是抓住了实现“仁”的途径。

第四,“仁”的历史评价

(1)扩大了爱人的范畴,把保民思潮推到了新的层面

(2)仁带有浓郁血缘亲情,但又不局限血缘亲情

(3)“仁”充满了辩证精神

(4)在某种意义上,仁是一个先验的道德范畴

(5)体现在主体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意识

二.中庸的思想方法

第一,“执用两中”

“执用两中”:量度取中,无过无不及,既不做的太过分,也不做的不够。所以,在思考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适度.

中庸之德:孔子提出一种道德标准,遵守社会公德,不伤害他人,各个方面都做得恰到好处。

第二,“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孔子提出的一个与“中庸”想关联的一个命题,他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孔子的“和”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杂糅,君子可以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而小人只能与臭味相投的人聚集,结党营私,犯上作乱。孔子主张“和为贵”,但要“以礼节之”,反对无原则的调和苟同。

第三,反对“乡愿”

孔子对“乡愿”持厌恶的态度,他说:“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乡愿”,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孔子厌恶“乡愿”有两个原因:

一是“乡愿”者圆滑处世,讨好他人,助长媚世之俗;

二是“乡愿”者貌似忠信廉洁,有很大迷惑性。

第四,孔子“中庸”的评价

孔子的“中庸”强调的是适度,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碌碌无谓,而是坚持原则,明确是非,“礼”是“和”与“同”判别标准。

三.学思并重的认识论

1.生知

孔子赞美生知,但除了一些传说中的古圣先王为“生而知之”者外,现实社会中却没有。

2.学知

重视学知,提倡“下学上达”的认识方法

他在教育实践中,冲破“生而知之”的框架,强调“学而时习之”,总结出一些学习的好经验:

不要以不知以为知,提倡近似实事求是的精神;

主张不要固执个人成见,防止主观片面;

态度谦虚谨慎,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要虚心,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把“多闻”,“多见”,“择善而从”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3.学与思

孔子在强调耳闻目见的同时,还提出要重视思考,提倡学思并重,重视理性自觉,肯定人的理性在概括、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动作用。

4.言与行

言与行:

说话慎重,做事要敏捷,做到言行一致。

“学”与“用”

主张学而优则仕,追求厚禄高官。但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情况下,他要求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应对政事,学以致用,不要无所作为的书呆子。

尽管在认识论上有生而知之、具体教育内容和教学目的方面的局限性,但是在“生知”与“学知”具有矛盾的两个命题中,他更重视“学知”,在教学实践中提倡特别注意“学而知之”,在学与思的问题上提出学思并重等,所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命题。

四.保守的社会发展观:守旧而不顽固,继承、批判与发展并存

1. 守旧观念的体现

2. 三代相因,损益可知

孔子承认礼乐制度发展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损益”到什么程度,孔子坚持“过犹不及”的适中态度。

五.天命观

1. 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人格神“天”

天,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是有意志、能对人进行赏罚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它不但是个人死生祸福的主宰者,也是自然界的最高主宰者。上天虽然不说一句话,但主宰着四时运行,百物生长。

2. 神秘的主宰力量“天命”

孔子在尊天的同时,也重视人事。他用毕生的力量来传授、推行他的思想学说,但是面对无法改变的时代变化,也感到非常无奈,甚至达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认为这是有一种不可抗拒超自然力量在支配着社会的变化。

孔子把天命看作一种神秘的、主宰人生命运、世界政治的力量。

3.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对鬼神之事既不虔诚地信奉,又不顽强地反对,采取明智的回避和存疑的态度。在实际社会实践中,特别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中,孔子是很难彻底否定鬼神。

承认鬼神存在,但孔子能在这个问题上持中庸态度,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是难得可贵的态度。

孟子

一. 仁政王道

1.不违农时,制民恒产,富而教之

数罟不入洿————鱼鳖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五亩之宅——树之桑——五十衣帛————

鸡豚狗彘——无失时——七十食肉————庠、序教之孝悌——王天下百亩之田——勿夺时——数口之家无饥——

狗彘食人食——不检

——杀人

途有饿莩———不发

民:

恒产:五亩之宅、井田——恒心:无出乡,相友,相助,相扶持,亲睦

君:

恭俭礼下

取民有制——人伦明——小民亲——王者取法——王师

设学教化

在孟子设计的王道蓝图中,经济环境是王道的基础,并且经济环境与教化结合了起来。

2.民为贵,得民心

贵民——得民——得民心——得天下

孟子的贵民思想,是对孔子“仁”的发挥,把仁突出的道德修养扩展为得民心,而民心的途径是经济上使民有恒产,保证温饱,相处和睦,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教化。

性善论

1.性善论的基本内容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良知良能的认识途径

孟子以抽象的人性为平台,引申出仁、义、礼、智四个道德范畴。这四种道德是人天生具有的,“仁、义、礼、智根于心。”因此孟子提出了“良知良能”的认识途径。

3. “心之官则思”的修养方法

孟子认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或者是强烈的物质愿望会使人丧失固有的善性,需要通过“求放心”的方法唤回先天的善性,寻找回被放弃的良知,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心之官则思”,聚精会神的思索。

尽心、知性、知天

1.天命

天命不仅是左右宇宙万事万物的异己力量,而且还具有道德的属性。他把天意和民心统一起来,通过天意反映民心进一步强化天的道德属性。

天的道德属性蕴涵于人性之中,天的运行法则根源于人间的道德,天德寓于人心,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

2.尽心、知性、知天

尽心,极尽人身器官的思维官能,就能不断地发现、扩展内心固有的“善端”,认识到自己的先天本性;

知性,通过内省方式完成自我认识,通过扩充先天的“善端”,理解自己的本质特征,展示自己的本性;

知天,人通过对内心“善端”自我觉悟和发挥,就会自然地懂得天命。

孟子通过:万物在心——自我反思——天人合一——最大快乐这样一个逻辑思维,把人与天联系了起来,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的基点。为了真正作到天人合一,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状态,它的内涵是至大至刚,顶天立地,外在表现形式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历史观

历史循环论

第一, 500年是一个治乱的循环周期;

第二,治乱取决于王者的出现。

墨子

三表法

墨子用他的特殊表述方法提出了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三表法”。认为判断认识的标准有三个: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以历史的经验作为检验的准则;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根据人民群众的亲身经验来检验;

“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看政治主张在国家政治、刑罚的实践中给人民有没有带来好处。

墨子的三条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强调了事、实、利在检验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为准绳,排除了个人的主观成见。

名家

惠施的“和同异”

1.“大一”与“小一”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这是对宇宙万物在形状从大、小两个方向的高度抽象,一极是“大一”,它的性质是“无外”,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之间所有的万物都在“大一”里边;另一极是“小一”,它的性质是“无内”,小到了极限,宇宙间再也没有更小的东西了。

2.合同异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大同”,是事物所从属的大类,这些同属于一个大类事物的共同之处,它们的共性;

“小同”,是事物所从属的小类,这些同属于一个小类事物的共同之处,每一个小类事物的共性;

“小同异”,是从事物从属关系来考察事物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共性与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毕同”,是宇宙万物都具有共性;

“毕异”,是宇宙万物都具有不相同的个性;

“大同异”,宇宙万物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相同的地方,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3.天地一体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是惠施对他的哲学命题的总结。惠施首先把宇宙分解“大一”和“小一”,

经过以“毕同”和“毕异”为内容的“合同异”的归纳,又复归为以“天地一体”为内容的“一”。由于“天地一体”,自然应该没有差别地去“泛爱万物”。

4.时空的相对性

时间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说明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肯定了事物运动的连续性。

今日适越而昔来。

今天与昨天的差别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时间是相对的。

空间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没有厚度,只有广度,所以只能讲面积的大小,而不能讨论它的厚薄。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天地相接,高低一样,位于高山上的湖泽比低的山还要高,天与地、山与湖泽高低是相对的。

南方无穷而有穷。

南方有尽头而又无尽头,南方的尽头是相对而言的,南方是相对的。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天下的中部地区,燕在北面,越在南面。中央地区是相对于南北而言的,中央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

公孙龙的离坚白

1.白马非马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公孙龙认为概念的确定性是严格的,彼此不能混淆。

2.离坚白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用眼睛看白色石头时,只能看到白颜色,感觉不到石头的坚硬;用手去触摸石头时只能感觉到石头的坚硬,而感觉不到石头的白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白色与坚硬是分离的:

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韩非子

法术势

法: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

术:任免、考察官吏的权术。“因任而授官,循民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势:君主驾御臣下的权势。

董仲舒

1.天

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最高神:

2.宇宙图式

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

气——阴阳——四时——五行

气,世界本原,天的意志。阴阳、四时、五行由分气化而产生的,天的雷、电、风、霹、雨、露、霜、雪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五行比相生,间相胜的结果:

比相生:木——火——土——金——水

间相胜:金——(水)——木

水——(木)——火

木——(火)——土

火——(土)——金

土——(金)——水

五行相生相胜,终而复始,循环不止,然后有宇宙万物。

3.天人相副

由于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最高神,所以提出了“天志”、“天意”的命题,四时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天之志”和感情的表现:第一步,把五行与五方、四时相联系

第二步,赋予天、四时以意志和情感

木:东方春:暖、喜气、生

金:西方秋:清、怒气、杀

火:南方夏:温、乐气、养

水:北方冬:寒、哀气、藏

土:中央兼管四时,德茂美

第三步,以天、阴阳、五行比附人事

董仲舒认为天创造万物,是为了人类:

形体——天数——成

血气——天志——仁

德行——天理——义

好恶——暖清

喜怒——寒暑

喜——春怒——秋乐——夏哀——冬

366天——身——小节366

12 月——身——大节12

五行——身——五脏

四时——身——四肢

昼夜——身——眼睛睁闭

冬夏——性格——时刚时柔

阴阳——情绪——时哀时乐

度数——思想——计虑

天地——行为——伦理

4.天人感应

⑴天人感应的渠道:灾异赏罚

天创造人类是为了执行、体现天的意志,不仅人的身体、思想、行为都是天的小模型,而且人与天还有着特殊的沟通方式:

第一种形式,灾异以示惩罚:

违背天的意志,天将以小灾谴告,如果执迷不悟,天将以大灾惩罚。

第二种形式,人的行为感动天:

人的行为与精神活动符合天的意志,也会感动天,天也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⑵天人感应的基本规则:阳尊阴卑、五行父子

第一个基本规则,阳尊阴卑,自然界中属于阳的事物总是主导的积极的力量,属于阴的事物只起配合作用,并在阳尊阴卑的基础上,引申出等级制度理论。

第二个基本规则,五行父子,董仲舒认为,五行相生是父子关系,木生火,是木生火养,“厚养生”;金生水,是金死水藏,“谨送终”。土为地,地在天下,所以“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春秋蘩露?五行对》)。

⑶天人感应的社会表现

第一,君权神授

董仲舒认为,天在创造万物和人类时,专门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君主”、“皇帝”,是人间的阳者,代表天行使赏罚,于是演绎出“君权神授”理论。

第二,性三品

圣人之性:情欲少,不教而善。他们对天有深刻的理解,是天生的治人者、教化者和立法者

斗筲之性:情欲多,虽教而不能为善,属于不可理喻之儿女。

中民之性:教化后逐渐为善。属于可以教化、利用的对象。

第三,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理、智、信。

王弼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1.言、象、意

言:是由圣人制定的卦辞和爻辞,是一种比较确定的语言和概念,它是说明“象”的。

象:卦象与爻象,是圣人模拟物象画的卦象,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某种意蕴,它是用以表达“意”的。

意:卦象、爻象蕴涵的卦意,易理,是预卜吉凶的神秘内涵。

言是为了说明卦象才产生的,所以反复揣摸言就可以认识象的意蕴;

象是为了表达意才出现的,因此不断地研究象就可以认识卦意。

王弼肯定了卦辞,卦象对了解卦意、易理的价值,特别强调了对三者的认知途径:

通过卦辞认识卦象,通过卦象认识卦意、易理。

王弼看到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言是第一层面,象是第二层面,两者都是具体现象,是认识意的手段;

意是抽象本质,是最终目的。只有通过言、象才能达到认识意的目的,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一般认为,王弼认识论的第一层含义“言”相当于事物的第一层面的现象,“象”相当于事物的第二层面,“意”则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又可以认为,王弼已经知道认识世界或事物,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人类对世界或事物应该遵循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程序。

2.兔、蹄,筌、鱼

王弼把言、象比作兔子、兔子蹄,又把卦象与意比作筌和鱼,形象地说明。王弼在这里表达了二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在认识过程中,要注重手段,更要追求目的。如果只停留在手段上,就不能够达到目的。言是说明象的,拘泥于具体的言,不仅无法认识象,而且还使失去言存在的意义。象是蕴涵意思的,如果拘泥于具体的,不仅无法认识意,而且还会使象丧失了存在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层含义,认识应该不断的从表面向深层次发展,不应该滞留在表层面,认识活动如果徘徊在言上,就不可能认识象;认识活动只徘徊在象上,就不可能把握意,“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

中国哲学史 自己整理,全靠编,选择背,请给我点赞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忠恕”之道。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3.“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所谓的“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所谓“恕”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迫他人接受。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 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特点: 其特点一是突出强调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特点二是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主动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其特点三是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二、墨子的兼爱思想

北大中国哲学史笔记.Word打印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 (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孔子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 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 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 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 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 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 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 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 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 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 《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 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 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 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 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C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目后面。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有() A.天人合一D、注重辩证逻辑 B.天人相分E、本体论与伦理学高度一致 C.注重形式逻辑 2.墨子哲学中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是() A.学思结合D、效验 B.格物致知F、是非无定质 C.三表法 3.魏晋时期的“三玄”是() A.《鬼谷子》D、《庄子》 B.《列子》E、《周易》 C.《老子》 4.佛教哲学的“四谛”是() A.真假空中D、贪嗔痴忍 B.真假空幻E、地水火风 C.苦集灭道 5.华严宗的四法界是指() A.事法界D、事事无碍法界 B.理法界E、理事无碍法界 C.心法界 6.提出“无情有性”观点的是() A.法藏D、玄奘 B.湛然E、窥基 C.惠能 7.张载的主要著作是() A.《张子正蒙注》D、《太极图说》 B.《四书集注》E、《正蒙》 C.《大学解》 8.下面哪些观点属于二程() A.天即理D、心即理

B.理先气后E、理依于气 C.理本气末 9.陆九渊对“格物”的理解是() A.到那般所在D、实际接触物 B.正物E、减担 C.穷理尽性 10.戴震对理的规定有() A.真理D、分理 B.条理E、整理 C.情理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打√或打×。每题2分,共20分) 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学说。() 2、墨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 3、孟子的哲学思想是相对主义。() 4、王充提出了重效验的理论。() 5、郭象著有《崇有论》。() 6、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玄奘。() 7、八识说是法相宗的主要思想。() 8、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9、王守仁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良知”。() 10.王夫之坚持心外无理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克己复礼 2、天人感应 3、明心见性 4、心外无物 5、以理杀人 四、简单问答(每题8分,共24分) 1、荀子天人相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述佛教的主要修持方法。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罗钦顺)【圣才出品】

第9章罗钦顺 一、“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 1.“理只是气之理” 罗钦顺把物质性的气当作是世界最初的本源。他认为气是自身永远处于运动之中的,理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的规律,气千变万化然而“卒不可乱”,就在于气的运动是有着自己的一定的客观规律(理)的。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必然性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不能离开气而独立存在。 2.“理一分殊” 罗钦顺用气一元论重新解释了“理一分殊”这一命题,使得改造过的“理一分殊”学说成为了他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世界上不论是物还是人,都是禀受物质性的气而生的,即人与事物的理都是一气变化的,是同一的,所以叫“理一”;然而“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即成形之后每一个具体事物运动的规律或特性,其表现又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叫作“分殊”。 3.“理一”与“分殊”的关系 罗钦顺认为“理一”即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分殊”之中,他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理气关系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

二、关于心、性的理论 1.心、性的区别 罗钦顺认为,“心”是指人的知觉、认识作用,“性”是指人的生理。人的知觉作用(心)是可以千变万化的,随着感应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又可把人心称作“情”;性则是人、物成形之后的定理,是不能随着感应而变化的,所以他认为性即是理。 2.心、性的关系 心与性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性两者虽说不同,但并不是两物,而是一物的两个方面,即都是人的一个心的两个方面。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有体、用两方面:体即性,是心的根本,所以又可把它称作“道心”;用即心的知觉灵明的作用,即“人心”,由于它随物而感应,所以又可把它叫作“情”。 3.“人性皆善” 在人性论上,罗钦顺则从气本出发,认为性都是来源于同一气之理的,也就没有什么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气质之性即天命之性,两者是没有不同的。所以罗钦顺认为“人性皆善”,是无所谓恶的,而人的生理欲望则是人的天性,也是没有什么恶的。之所以有恶的存在,在罗钦顺看来,这是由于人们对自己的生理欲望不能加以节制的原故。 4.评价 罗钦顺的人性论与他的认识论思想是密切不可分的。在认识论上,他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承认有外界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事物都是有着自己的客观运动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全套 目录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墨子)【圣才出品】

第5章墨子 一、社会政治思想 1.“兼爱” 墨子认为,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而解决这个最大祸害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办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其“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其“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2.“非攻” 墨子认为,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大的事情是侵略战争,因此,他特别提倡“非攻”,即不攻打“无罪之国”。侵略战争为害最大,从事侵略战争的国家都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对被侵略的国家“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在战争中并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为此他还严格区分了“攻”与“诛”的性质。 3.“尚贤” 墨子提出“尚贤”作为实行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对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也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墨子的“尚贤”思想,实质是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

4.“尚同” 墨子在尚贤的基础上又提出“尚同”,认为最高的统治者应由贤者来担任,全国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共同标准,反映情况,统一是非,整饬纲纪,惩罚淫暴。但是,实行“尚同”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对最高统治者有利,以最高统治者是非为是非,加强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使被统治者“皆恐惧振动惕傈,不敢为淫暴”。 5.“节葬” 墨子从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节葬”。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使已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财富的人长期不能参加生产活动,甚至限制“男女之交”,使人口也不能繁殖,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不利的。 6.“非乐” 墨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他还从提倡音乐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论证,即“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他更反对与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周礼。 7.墨子与孔子政治思想的差异 (1)孔子提倡仁,仁的思想即以唯心主义先验论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而爱无差等,注重从经验中的实际效果判断行为的善恶,实际上反对孔子爱有差等的仁。 (2)孔子提倡举贤才,“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墨子主张尚贤,要求“官无常贵,而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第一讲:导论*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 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1. 中国哲学的特点(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2.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 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孔子* 孔子与儒家* 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一.孔子 与儒家* 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2. 孔子与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3.孔子与六艺*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料学笔记(简)

冯友兰中哲史料学笔记 要求:全真透精。 《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的书籍的总书目。 一部特定时代的哲学著作,倘若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史中没有一点痕迹可寻,这部著作的来源就很可疑。 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的人,喜欢托古。 判定史料的真伪,主要是的确定它的年代;这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要把它放到真正产生它的时代里去讲。 阶级社会中的史料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文字著作,我们必须注意它是为哪一个阶级写的。 论目录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就写一篇提要,称为“叙录”。许多篇叙录汇集起来,成为一部书,名叫《别录》或《刘向别录》。刘歆作出一个总目录,叫做《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对于个别的书,只列书名和作者姓名,没有叙录,《七略》是《别录》的节本。 《刘向别录》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某些古书中看到刘向所作的叙录。《七略》也失传了,不过它的基本部分还在班固的《汉书》里保存下来。 《六艺略》于六艺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和小学,共有九种,包括103家,3123篇。这九种书中,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有直接关系的是易、书、礼、春秋、论语、孝经。 因乐无经,只有五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小学》为8,又因为《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宋人又把孟子列入,称为十三经。 《易经》还有中古文、费式和高氏三家,可是《艺文志〉就没有列这三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很多错误,近人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订正了不少。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料 一般地说,现在所见的《古文尚书》,不可作为资料来使用,除非有些词句,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它的来源。就是《今文尚书》,也不完全可靠。《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 《尚书》注解: 1、《十三经注疏》里面的伪孔传和孔颖达疏。 2、《书经集传》,南宋蔡沈。 3、《尚书今文注疏》,清孙星衍。 《易经》:孔颍达的《周易正义》。《系辞》原来有《大传》这个名称,《十翼》中的其他篇是跟《系辞》同样性质的著作,所以都可以称作《易传》。 早期的《周易》,经和《十翼》还是分别开来,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把《篆》、《象》纂入经中。 《周礼》可以看作战国或者秦汉时期的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料(一) 《论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