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教学中的英文诗歌

英语教学中的英文诗歌

英语教学中的英文诗歌
英语教学中的英文诗歌

英语教学中的英文诗歌

【摘要】诗是文学神奇之地,读诗能把读者带到神奇美妙的境界。通过讲授优美的诗歌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在对美的欣赏中,学习了解并掌握这门语言。改变英语教学中的“无趣”状态,使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诗歌;语言;英语教学

诗歌是一种先锋艺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诗歌作为一种文

学体裁,具有其特殊的语言特征。诗歌具有节奏,韵律,语言精练,优美的特征,诗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神奇世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与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一英语教材来比较,英文诗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诗歌的韵律感较强,借此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节奏感。

诗歌知识的讲授不仅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对于非专业英语的学生来说也必不可少。在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第7单元引用了布莱克的诗《伦敦》的两句诗: mark in every face , marks of weakness , marks of woe”来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在看这些少年犯照片时的感受。单凭这两句,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感受,所以教师很有必要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初见于1794年出版的《经验之歌》,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高潮时期。由于欧洲反动统治者出兵干涉法国的革命,英国政府也加紧对国内民主运动的镇压。伦敦因此失去了往昔的辉煌,显出从未有过的凄惨景象。在新

“移就”修辞格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

“移就”修辞格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 一、引言 移就,又称词语移用。《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如海涅的诗歌集中有一句"我的车子慢慢驶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驰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山谷。""快乐"原本应该修饰"我",此处却用来修饰"绿林翠木",即是移就的用法。在英文中,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给出了一个关于Hypallage的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by which an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less appropriate of two nouns." Hypallage 与中文的移就意义接近。 二、移就与移觉 此处应分清移就与移觉两个概念。两者相似之处在于都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用来修饰乙事物。但移觉,也叫通感,还有一个基本前提:甲乙必须是感官相通的,例如"灰色的寂静"就是把视觉和听觉联系在了一起,又如"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如蜜一般。"就是把听觉转换成了味觉,从而产生了典型的移觉。在英文中,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给出

了一个关于Hypallage的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by which an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less appropriate of two nouns." Hypallage 与中文的移就意义接近。 三、移就在英诗中的体现 英语诗歌中有大量包含移就的例子,本文仅选取两处进 行分析,以期以小见大,对移就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1)Where youth grows pale, and spectre-thin, and dies; Where but to think is to be full of sorrow And leaden-eyed despairs; (John Keats?D?DOde to a Nightingale) 作者用"pale, spectre-thin" 来修饰"youth",仿佛青春就 是一个重病者,所以会"dies", 同时,用"sad"形容头发,似乎白 发也有无限愁绪。接着用"leaden-eyed"修饰"despairs", 移物 于物,铅灰色本来就给人很压抑的感觉,用来形容绝望,更是十 分贴切到位。 (2)Joyous, O Youth, in the aged world renew Freshness to feel the eternities around it, Rain, stars and clouds, light and the sacred dew. (Laurence Binyon?D?DInvocation to Youth ) 欢快的青春,在这沧桑的世界复苏, 用你的清新来感受这大千世界的永恒, 雨滴,星群,白云,光华,和圣洁的露珠。

浅谈一节英语公开课上的英语诗歌教学 2019年文档

浅谈一节英语公开课上的英语诗歌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调整,英语基础教学的目的也更趋向于多元化。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一味的教和学,也就是“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到素质教育,也就是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部(2012:8)更明确提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使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个要求,使英语基础教学,在原有侧重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一种语言工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英语作为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 诗歌,是世界上所有语言艺术形式中,最为与众不同的,除了它韵律优美,同时还集中体现了该种语言的历史背景、人文素养等,这些因素使学生对于英语诗歌望而却步。现在初中牛津英语教课书中,增加了诗歌篇幅,就是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慢慢接触诗歌题材,让他们了解诗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一、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一)从牛津英语的全六册,研究诗歌体裁课文的分布及难易度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次接触英语诗歌,要从言简意赅的诗歌开始,好比刚开始学说话的幼儿一样,先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并感受儿歌所传递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慢慢增加难度。回想笔者自己英语学习过程,诗对于从来没有直接就是莎士比亚。歌是到了大学才开始接触的,

接触过诗歌的人来说,一下子接触这么高深的内容,让人感觉有点无从入手。 所以,早在7B第八单元,学生就学过两篇关于动物的诗歌,其中一首的一段是这样的: My goldfish is a wonderful pet. She doesn't need a bed. She isn't any trouble. She doesn't bark. She doesn't miaow. Just bubbles, Bubbles, Bubbles. 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英语诗歌,文字简单直白,以描述场景为主,有的句子以一个单词单独成句成行,除了降低难度,降低学生对英语诗歌的恐惧外,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原来英语诗歌没那么难,英语诗歌也有押韵,只不过是因为语法问题,没法做到文字的对应和工整。 因为有了那次诗歌体裁的内容,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长进。所以,在8A第7单元的诗歌,其中一段是这样的:,The autumn leaves turn brown Fall into piles upon the ground.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2003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100190 英文名:English Movie Appreci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前置课:基础英语 后置课:无 学分:2学分 课时:34课时 主讲教师:李丽萍褚玉襄 选定教材:Andrew Lynn,英语电影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课程概述: 本课程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体来直接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动态的需要。通过涵养学生的影视艺术感觉,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品位。 学习语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语言只有放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才有其意义,学生才能够将语言认知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的: 通过对影视英语的分析与欣赏,让学生能够身入其境地了解影视中各种人物的对话,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特有的文化背景、历史与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地貌等特点。本课程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得各种特点的素材和资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所用语言和其使用的环境,尤其是英文经典和热门电影的赏析和解读帮助学生领略电影大师们特色各异的创作韵趣,进一步认识电影思维、电影语言的独特规律,并从欧美和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作品的文化学内蕴,通过教师分段的各种提问与讲解,使学生能对影片的内容有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逐渐培养起他们独立欣赏原版片的习惯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较为顺利地听懂有一定难度的英语电影、电视片段等,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特点,提高英语文化素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英语诗歌入门

英语诗歌入门诗歌是纯文学。英美文学传统中此种文学形式十分繁荣,在这方面甚至可与被称为“诗的国度”的中国相提并论。正如学习汉语不明诗词歌赋为何物,就难入佳境一样,学习英文而不解诗味,也堪称憾事。然而,由于用词典雅、句法精炼、形式别致以及意象丰富等等缘故,英文诗号称难读。本课程精选莎士比亚以来名家名诗数十首,解其句读,析其格律,达其妙趣,并判其风格,使初学者尝其一脔,略知滋味,并望其由此获得进入英诗宝库之门径。 导引 诗歌是一种精美的艺术,趣味高一点的人一般都喜欢诗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都会背诵若干首古诗。现在人们很重视学习英文,学习英文,视野也应宽阔一些,也应当对英文诗歌多少有些领略才好。中国文学中诗歌成就极大,英语文学中,诗歌也极其丰富多彩。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在诗歌。如果只是知道实用性的英文,只学习商业英文、法律英文等英文,对英语文学毫无修养,对英文诗歌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将会影响到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学英文而不懂英文诗歌,不仅从审美角度看是一个遗憾,而且从英语学习这一角度看,不学一些英文诗歌,其英语水平也达不到很高的层次。诗歌语言最精炼,语汇最丰富,表达形式最精美,语言的色调最细腻。如果对诗歌有一定修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会大大提高。试想一个学汉语的人,如果对唐诗宋词一无所知,其汉语水平不会很高。学英语者也是如此。如果他对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等人的著名诗篇一窍不通,其英文水平也不会很高。 总之,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不能不更上一层楼,读一点英文诗。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丰富我们的审美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 英诗基础知识 读英文诗歌相当不容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与散文有明显区别。为更好地欣赏英文诗歌,很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极其细致,以下只介绍一些最基本的。 一节奏 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东方红》的节奏就是强——弱: 5 56│2 —│1 16│2 —│5 5│6i 65│1 16│2 —│ 《新年好》(HAPPY NEW YEAR)这首儿歌的节奏是强——弱——弱: 11 1 5 │33 3 1│13 5 5 │43 2 —│23 4 4 │32 3 1│13 2 5│72 1 —│ 中国古诗有节奏。其节奏主要是通过汉字特有的声调表现出来的。传统汉语中的声调有四:平、上、去、入。平声称“平声”,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平声与仄声结合起来反复出现,就是中国诗歌的节奏。如一首五言绝句,其最常见的节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英语诗歌鉴赏课教学设计

Teaching Plan for Poetry Appreciation Class < A Perfect Day > Wuxi NO.3 Senior School Grade Two By Wu Yan

A Perfect Day When you come to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 And you sit alone with your thought, While the bells ring out with a carol gay, For the joy that the day has brought Do you think what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 Can mean to a tired heart, When the sun goes down with a flaming ray, And the dear friends have to part? Well, this is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 Near the end a journey too; But it leaves a thought that is big and strong, with a wish that is kind and true. For memory has painted this perfect day, With colors that never fade, And we find at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 The soul of a friend we’ve made

英文诗歌赏析

英文诗歌赏析:李清照《醉花阴》 To the Tune of Intoxicated Under the Shadow of Flower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Light mists and heavy clouds, melancholy the long dreary day. In the golden censer the burning incense is dying away. It is again time for the lovely Double-Ninth Festival; The coolness of midnight penetrates my screen of sheer silk and chills my pillow of jade. After drinking wine at twilight under the chrysanthemum hedge, My sleeves are perfumed by the fragrance of the plants. Oh, I cannot say it is not endearing, Only, when the west wind stir the curtain, I see that I am more gracile than the yellow flowers.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WHAT IS SUCCESS Ralph Waldo Emerson 成功的内涵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陈采霞译 What is success? 成功是什么? To laugh often and love much; 笑口常开,爱心永在, To win the respect of intelligent people 赢得智者的尊重, And the affection of children; 孩子们的爱戴; To earn the approbation of honest critics 博得真诚的认可, And endure the betrayal of false friends; 容忍损友的背叛; To appreciate beauty; 欣赏美好的东西, To find the best in others;

英语诗歌的韵律

英语诗歌的韵律(metre)英诗节奏(Rhythm) 构成英诗节奏的基础是韵律(metre)。在希腊语中,“metre”这个字是“尺度(标谁)”的意思。英诗就是根据诗行中的音节和重读节奏作为“尺度(标准)”来计算韵律的。 英诗的特点之一是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排列格式。各诗行不达到每页页边,每行开始词首大写。几行成为一节(stanza),不分段落。各行都要讲究一定的音节数量,行末押韵或不押韵,交错排列。 ……音节重读(stressed),非重读(unstressed)。……这就是一种正规的重读形式,在诗歌中即体现为韵律。研究诗歌韵律规则的科学叫作韵律学(Prosody)。 1.音步(Foot): 英诗中这种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音节,但不能少于两个或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分析英诗的格律就是将它划分成音步,并区分出是何种音步以及计算音步的数量。这种音步划分叫scansion。根据一首英诗组成的音步数量,每一诗行一个音步称“单音步”(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的,称“双音步”(dimeter);含有三个音步的,称“三音步”(trimeter);此外还有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ctometer)。 Is this | a fast, | to keep

The lard | or lean And clean? (Herrick) 2.韵律(Metre): 英诗的韵律是依据音步包含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而加以区分的。传统英诗的音步有六种:即:抑扬格(Lambus)、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Amphibrach): “⌒”非重读音节;“/”重读音节。 英诗的韵(rhyme) 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韵(Assonance)和尾韵(Rhyme)。头韵指词首重复,如great和grew;谐元韵是指词中重读元音重复,如great和fail;尾韵则指词尾音素重复,如great 和bait。但一行诗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押韵形式: The light that lies in women''s eyes. --Thomas Moore 这行诗中既有头韵light和lies,谐元韵light、lies、eyes,又有且有尾韵(这种押韵方式称行中韵middle rhyme)lies和eyes。 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称韵法(rhyming scheme)。常见有两行转韵(AABB)、隔行押韵(ABCB)、隔行交互押韵(ABAB)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 英诗的欣赏: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 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 一、诗的格律 “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 1. 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 So deep / in luve / am I :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 Robert Burns(1759-1796):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 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 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 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 William Blake:The Tyger 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 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 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 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 4. 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 ?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 ?Think of her / ?mournfully. - Thomas Hood 5. 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 / my ?babie / thy ?sire was / a knight. 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 二、诗的押韵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 ——以Module 6 Unit 2 Poems Reading为例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文诗歌的分析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本文以一堂诗歌教学课为例,对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总结出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体验音韵妙趣,感受诗歌之语言美;了解诗歌类型,感受诗歌之形式美;搭建创作平台,体验诗歌创作;赏析经典诗例,感受诗歌之意境美。 【关键词】诗歌语言形式创作意境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对英美文化的感悟力。诗歌是真实的语篇,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它不仅语言优美、韵律感强,而且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选用合适的诗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的英语文化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很少接触英语文学作品,更别说是诗歌。 下面我以Module 6 Unit 2 Poems Reading为例,谈谈我对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模式的探究。本课堂以英语诗歌作为载体,组织大量有效的教学活动。在鉴赏诗歌时,每种诗歌组织不同的活动,如:朗诵、找韵脚、找主题、翻译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英语诗歌的特点。这种“在活动中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1.体验音韵妙趣,感受诗歌之语言美 (1)读出诗歌韵味 诗人北岛曾说:“诗歌不是拿来看的诗歌是拿来读的,不懂得这个道理, 不会读懂诗,也不会写好诗“作为一个阅读文本,诗歌以富有节奏的韵律给语言

英文诗歌理解入门

看到版主Andy如此煞费苦心,提高大家对英文诗歌的兴趣,我也有些手痒,来捧捧场。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学poetry时找到的,可惜忘记了网站地址。这个文章是有JPG格式的,更加容易理解,谁需要的话,请留言。括号里的文字是我自己的一点理解和补充,不尽详实之处,望大家不吝赐教。唯抛砖引玉而) Metrics in English Poetry By Samuel Schuman, Univ. of MN, Morris Metrics How to go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rhythm, the meter and the rhyme scheme of an English poem. (作者通篇都是用下面这首简单的小诗来介绍诗歌) A Stupid Poem I put my hat upon my head And walked into the strand And there I met another man Whose hat was in his hand. First, divide the lines into syllables(音节), and count them: I / put / my / hat / up/on / my / head (8) And / walked / in/to / the / strand (6) And / there / I / met / a/noth/er / man (8) Whose / hat / was / in / his / hand (6) (诗歌分析的第一步是划分音节。对我们这样非英语母语的人可能有点困难。基本的方法是一个元音一个音节,例如upon是两个音节,another是三个音节。有的时候诗人为了强调方言等原因,会使用省略字,这种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也有的时候是为了凑音节而省略的) Which syllables are accented or “stressed?”(重读) “Stress”in English poetic metrics means “said loudly.”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tension in your life. The symbol u means unstressed; the symbol / means stressed(诗歌里的重读,与一个单词本身发音里的重读未必是一回事。一般来说,重读的词,都是有实际意义,在句子中起重要作用的词。只要听清重读的词,就能够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比如第一句,听清了put/hat/upon/head 这四个字就大致知道说的是什么,而只听清楚I/my/u/my 这四个字的话......) u / u / u / u / u / u / u / u / I put my hat upon my head u / u / u / And walked into the strand u / u / u / u / And there I met another man u / u / u / Whose hat was in his hand

英语诗歌赏析课程描述(必修选修课)

英语诗歌赏析课程描述(必修选修课) Understanding Poetry 2012-2-2 Course Outline This course aims at familiarizing the students with some canonical poems in English literature. This course will not be very heavy on input. It relies a great deal on your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your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your critical reading. The teacher will act as a coordinator or facilitator to help you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your reading and classroom discussion. Throughout the course, you are required to make comments on the selected materials. We hope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you will find yourselves more aware of and interested in English poetry. Assessment 50% Classroom performance 50% Final Examination (sit-in, close-book)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 外国语学院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王莉执笔人:曹英慧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名称:英美诗歌选读 课程编号:04188043 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学分:2 开设专业: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英国文学史及选读(04102613)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英美诗歌赏析》是一门英语专业文学方向限选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诗歌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知识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诗歌所包含的语言特征、修辞手段和细腻的感情都是英语语言丰富表现能力的集中体现。另外,诗歌也是增进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诗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意义,弦外之音、话外之语,它对语言的超常使用将使人们对英语的多种表现手法更加敏感,对英语的特殊表达习惯更加熟悉。总之,学习诗歌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高人文素养以及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按照诗歌主题为脉络,介绍诗歌基本知识,梳理英美诗歌的不同流派及其风格,使学生掌握相关韵律法则,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挖掘诗歌内涵,感受诗人寄托在诗中的思想和情愫,进而能够独立进行诗歌阅读、欣赏甚至诗歌翻译及创作。 (二)课程目标 具体来说,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 1. 基本诗歌阅读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英、美诗歌的特点、常见修辞手法,英语诗歌的基本要素、相关知识; 2. 初步鉴赏能力:能读懂难度适中的英文诗歌,理解字面意思,并能指出主题、韵律形式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中的象征、意象等,挖掘诗歌内涵,领会诗歌的奥妙。

英语诗歌

FOLLOW YOUR OWN COURSE Neil Simon Don't listen to those who say, “It's not done that way.” Maybe it's not, but maybe you will. Don't listen to those who say, “You're taking too big a chance.” Michelangelo would have painted the Sistine Floor, and it would surely be rubbed out by today. Most importantly, don't listen When the little voice of fear inside of you rear its ugly head and says “They're all smarter than you out there. They're more talented, They're taller, blonder, prettier, luckier and have connections...” I firmly believe that if you follow a path that interests you, Not to the exclusion of love, sensitiv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But with the strength of conviction That you can move others by your own efforts, And do not make success or failure the criteria by which you live, The chances are you'll be a person worthy of your own respect.

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诗歌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1032021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ry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英美诗歌赏析》是为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和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诗歌作品,通过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和经典诗歌的分析,让学生能欣赏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语言等,了解英美文学史上各时期诗歌流派的特征,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位。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备基本的阅读,欣赏能力,掌握诗歌用词、韵律的基本知识。对英语中的典故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欣赏诗歌的各个基本要素。 (三)实施说明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是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总学时24。教学以教师讲座为主,结合学生的讨论与问答。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辨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作品。辅助相关作家的影音材料。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诗歌赏析的能力。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课堂测验),期末测试成绩70%。 (七)参考书目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黄宗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主要选用英美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名作,涉及对诗人生平、主要成就、创作风格以及英美诗歌史上的主要流派和运动。通过为学生介绍诗歌史上著名的诗歌名篇,希望学生能了解英美诗史的脉络,讲述格律与语言的运用,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拓展英语文学与文化常识,增强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陶冶情操。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英文诗歌-韵律学

《英文诗歌》 英语诗歌的韵律dasha英诗节奏(Rhythm) 构成英诗节奏的基础是韵律(metre)。在希腊语中,“metre”这个字是“尺度(标谁)”的意思。英诗就是根据诗行中的音节和重读节奏作为“尺度(标准)”来计算韵律的。英诗的特点之一是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排列格式。各诗行不达到每页页边,每行开始词首大写。几行成为一节(stanza),不分段落。各行都要讲究一定的音节数量,行末押韵或不押韵,交错排列。 ……音节重读(stressed),非重读(unstressed)。……这就是一种正规的重读形式,在诗歌中即体现为韵律。研究诗歌韵律规则的科学叫作韵律学(Prosody)。1.音步(Foot): 英诗中这种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音节,但不能少于两个或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分析英诗的格律就是将它划分成音步,并区分出是何种音步以及计算音步的数量。这种音步划分叫scansion。根据一首英诗组成的音步数量,每一诗行一个音步称“单音步”(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的,称“双音步”(dimeter);含有三个音步的,称“三音步”(trimeter);此外还有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ctometer)。 Is this | a fast, | to keqp The lard | or lean And clean? (Herrick) 2.韵律(Metre):英诗的韵律是依据音步包含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而加以区分的。传统英诗的音步有六种:即抑扬格(Lambus)、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Amphibrach):(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Amphibrach): “⌒”非重读音节;“/”重读音节。 涂寿鹏编著, 《英文诗歌导读》 英诗的韵 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韵(Assonance)和尾韵(Rhyme)。头韵指词首重复,如great和grew;谐元韵是指词中重读元音重复,如great和fail;尾韵则指词尾音素重复,如great和bait。但一行诗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押韵形式:The light that lies in women's eyes. --Thomas Moore 这行诗中既有头韵light和lies,谐元韵light、lies、eyes,又有且有尾韵(这种押韵方式称行中韵middle rhyme)lies和eyes。 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称韵法(rhyming scheme)。常见有两行转韵(AABB)、隔行押韵(ABCB)、隔行交互押韵(ABAB)和交错押韵(ABBA)。(Dasha整理) 英诗体例: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资料来源:秦秀白《文体学概论》P227-235, 有改动。) 诗歌的语言是形象性的语言,富有艺术魅力。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则是增强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诗歌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喻有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之分,它们都是就两个截然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明喻是直接地比较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故通常使用like,as等词;暗喻则是把某一事物说成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事物,暗示其相似之处。 (1)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Robert Burns) (2) And the great shipls sail outward and return, Bending and bowing o’er the billowy swells.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中的luve (=love)被直接喻为a red, red rose,着意于“我的爱人”与“一朵六月里迎风初开的红玫瑰”之间的相似之处,构成明喻;在(2)中,诗人把“船在海上乘风破浪的雄姿”与“忽而弯腰、忽而点头”的动作进行比较,暗示其相似之姿态,构成富有形象色彩的暗喻。 比喻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是: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称作tenor)和喻体(即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称作vehicle)。两个条件是:(一)本体和喻体应属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二)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因此,在She looks (is) like her mother中,并没有比喻的用法。 比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含义赋有具体的形象,增强语言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比如,在the pain of separation这一比喻中,Pain并不指人们所熟悉的某种肉体上的“痛苦”,但把“离别时的心情”喻为“某种肉体上的痛苦”,那么就自然使“离别的痛苦”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表达效果。这种比喻可称作“具体的比喻”(the Concretive Metaphor)。在room for negotiation, life’s journey, the leading lights of diplomacy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比喻。 (二)比喻可以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生命,从而造成某种意象或抒发某种感情。如:an angry sky; the graves yawned; killing half-an-hour; the shoulder of the hill;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等。这类比喻可称作“泛灵比喻”(the Animistic Metaphor)。 (三)比喻可以使不具有人性的事物赋有人类的特征,this friendly river; laughing valleys; his appearance and manner speak eloquently for him等。这类比喻可称作“拟人化比喻”(the Humanizing Metaphor或the Anthropomorphic Metaphor),它与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十分接近。John Donne在The Sun Rising一诗中,一开头就把太阳比喻成一个“不守规矩的、繁忙的老愚人”,赋予太阳以人格: Busy old fool, unruly sun, Why dost thou thus, Through windows and through curtains call on us? … 由于运用了“拟人化比喻”,诗中的“太阳”形象鲜明、逼真,富有表现力。 (四)比喻可以产生“通感”(Synaesthesia),即把属于某种感觉领域的语义转移到另一个感觉领域,形成不同感觉之间的流通。钱钟书先生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

第四讲:英语诗歌的基本押韵格式

《英美诗歌选读》课程教案第四讲首页 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

第四讲英美诗歌的基本押韵格式 押韵格式(rhyme scheme)指的是一首诗中各押韵诗行的组合形式。一般说来,每首诗都由数量不同的诗行组成,每一行的结尾都按照其读音的相同或类似而押韵,并表现出规律性。 押韵格式分为定型诗歌格式和普通诗歌格式。前一种格式主要有十四行诗体、斯宾塞诗体、回旋诗体等押韵格式;普通诗歌格式主要有双行押韵格式(aa)、隔行交互押韵格式(abab)和吻韵格式(abba)。 第一节基本押韵格式 双行押韵格式(aa) 它是英语诗歌最基本押韵格式,主要用于双行诗节(couplet)。双行诗节指两行押韵或不押韵的诗行。双行诗节可以单独成为诗节,也可以存在于其他诗节中。七行体(又称皇韵体,rhyme royal)诗和八行体(octa rima)诗用双行诗节结束,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是用双行诗节结束全诗。 双行诗节分开放双行诗节(open couplet)和完整双行诗节(closed couplet)两种。完整双行诗节如果是用抑扬格五韵步写成,就被称为英雄双行诗节(heroic couplet)。 开放双行诗节指的是跨行的双行诗体,即两行诗有共同的语法和逻辑结构,但第二行的意思需要继续下去,直到在后面的诗行中结束。如济慈叙述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长诗《恩弟米安》开始几行: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 ever: Its loveliness increases; it will never Pass into nothingness; but still will keep A bower quiet for us, and a sleep Full of sweet dreams, and health, and quiet breathing. Therefore, on every morrow, are we wreathing A flowery band to bind us to the earth, Spite of despondence, of the inhuman dearth Of noble natures (1) (John Keats: Endymion) 这些诗行的特点是: 1美的事物是一种永恒的愉悦:/ 它的美与日俱增:它永不湮灭,/ 它永不消亡;/ 为了我们,它永远/ 保留着一处幽境,让我们安眠,/ 充满了美梦,健康,宁静的呼吸。/ 这样子,每天清晨,我们编织/ 绚丽的彩带,把我们跟尘世系牢,/ 不管失望,也不管狠心人缺少/ 高贵的天性……(屠岸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