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27页及练习五的1、2题。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3、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跟大家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学校进行的各项常规评比中,三年级二班得了倒数第一名,于是中队长决定带他们班的同学到农场去帮农民伯伯采摘西瓜。出示主题图,这就是他们劳动的场面,看他们干得多有劲啊!最后通过统计得出:(出示表格)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34个23个

大家看,他们的功劳真是不小啊!以后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那么你能根据这个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问:

1、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多少个?

4、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选择前三个让学生列式解答:

28+34= 34+23= 34-28=

让学生用竖式算出结果

三、新课

(一)连加

1、第四小题这个问题怎么列式算呢?

28+34+23=

这个题怎么来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连加”,板书课题。

你认为可以怎样来算这个题?

①口算。②如果用笔算怎样算呢?让学生先算,

20+30+20=70 后指名学生板演,全班订正补充。

8+4+3=15 2 8 6 2

70+15=85 + 3 1 4 + 2 1 3

6 2 8 5

③强调简便写法: 2 8

+ 3 1 4

6 2

+ 2 13

8 5

2、巩固练习。(用竖式计算)

46+25+17= 37+28+19 = 54+20+16=

(分小组进行比赛,然后订正)

(二)连减。

他们摘完了西瓜,也该休息了,这时班上的搬运工来了,你们看

(出示例2主题图)

有85个西瓜,小明运走了40个,小军运走了26个。果园的瓜农正着急地数着:还剩多少个?

我们大家也别闲着了帮忙算算好不好?

怎么列式呢?85-40-26=

怎么算才又快又准呢?这是今天我们要讨论另一个问题“连减”补充课题。学生自由算,汇报后订正。

1、8 5 4 5

2、8 5

3、85-40=45可

-4 0 -2 6 -4 0 以口算的就:

4 5 1 9 4 5 8 5

-2 6 -2 6

1 9 1 9

还可以怎样算呢?

4、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减。

40+26=66

85-66=19

四、练习提高。(全班齐练,派代表上黑板板演订正)

90-58-24= 72-6-40=

五、回顾全文,总结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安排。

课本29页练习五第1、2题。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表格式).doc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连加、连减编写者:教学目标: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准备:算术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准备过冬(出示口算卡片)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生读题说结果: 13-5= 18+7= 86-4= 64-40= (说出计算方法) 9+4+3= 14-5-4= 8+7+3= 7+4+6=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师板书: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

果?”时贴出问题卡片 2.探究交流: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 习本上。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生汇报交流:(到黑板板演, 并讲解计算过程) 2 8 6 2 + 3 4 +2 3 6 2 8 5 2 8 2 8 + 3 4 3 4 6 2 +2 3 + 2 3 8 5 8 5 师:同学们有三种 计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第三种象一座小塔, 你喜欢哪一种呢? 3.收集了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高兴 呀,瞧它们又忙着往洞里搬运松果了。出示信息条爸爸运 走29个,妈妈运走27个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 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 1)生独立解决问题 2)独 立计算,如果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 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 讲解计算过程。 4)你喜欢哪种方法? 4.师生小结比较不同, 小结方法新课标第一网三、实际应用现在,小松鼠可高兴了, 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有趣的知识呢! 48+25+17= 76-28-19= 同桌合作完成题目。再出示一些松 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 7+59+20= 72-6-40= 37+10-5= 81-7-70= 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 些问题?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上连加连减竖式计算

78-27+18= 47+19-38= 46-13+27= 76-12+8= 36+27+26= 25+8+46= 55+17-67= 39-19+36= 74-12-27= 38-16+17= 34+58-17= 53+16-18= 43-25+14= 36-14+73= 18-17+44= 52+16-12= 52-30-1= 82-12+36= 49-39+25= 32-10 +62= 29+35+28=

87-25+36= 40+13+63= 98-28+17= 84+9-26= 29+35+28= 45+9+36= 72-11+34= 38-18+48= 47+29-18= 76-14-18= 76-38+58= 46+27-36= 56-34+28= 75-24+47= 75+17-87= 35-15+18= 42-21+26= 74-12+17= 64-12+12= 68-36-18= 52-17+19=

43+28-23= 56+17+8= 53+36-18= 63-22+17= 73+24-18= 56-21+36= 22+28-17= 27+16-23= 62-12+54= 68-34+41= 62-35+13= 63-23+12= 52-17+19= 97-37-23= 81-41-16= 42+13-21 = 98-28+36 = 84+19-10= 39+35-23= 35+19-17= 53-22+17=

47+28-17= 67+29-38= 84-11-24= 79-28+34= 26+17-18= 66-44-13= 85-75-14= 85+7-34= 45-15+26= 72-11+36= 78-24+36= 74-44-25= 68-57+36= 74+18+8= 83+37-18= 46+27-18= 42+59-18= 53-22+17= 63+34-13= 64-40+36= 32+19+36=

小学二年级连加连减练习题(450道)

连加连减题练习62-34+41= 62-35+13= 63-49+12= 52-17+19= 91-37-23=22+28-17= 42-37+30= 27+16-23= 62-49+54= 78-39+36= 74-37-25= 68-57+36= 36+26-18= 81-35-16= 84+19-81= 39+35-23= 35+19-17= 82-3+27= 68-39-18= 47+28-17= 67+29-38= 84-29-24= 79-28+34= 26+17-18= 66-48-13= 85-56-14= 72+18-23= 85+7-34=

78-29+18= 47+19-38= 45-16+39= 42-19+36= 74-18-27= 38-16+17= 34+58-17= 53+16-18= 43-25+14=36-27+73= 32+22+18= 52+16-59= 52-34-17= 82-33+36= 61-39+25= 32-17+62= 91-17-29= 36+16+37= 91-25+36=40+13+63= 67-28+17= 84+9-26= 29+35+28= 45+9+36= 46-19+27= 76-18+8= 36+27+26= 25+8+46=

58-29+36= 47-18+48= 47+29-18= 76-19-18= 76-38+58= 46+27-36= 56-38+28= 75-26+47= 45+8+37= 52+23-28= 63-37-13= 44+39-17= 70+19-23= 16+23-13= 57-16+36= 35+17-15= 50+24+28= 22-19+22=46-28+22= 48-19+22= 86-45+24=70-42+24= 72-54+55= 16+27-26= 43-19+42= 63+25+22= 40-12-27= 89-56-31=

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

连加、连减 赵媛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例1,例2及第2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0+9+4= 6+5+4= 50+3+4= 12+8+2= 60-20-30= 16-8-4= 32-30-2= 30-20-5= 2.讨论 (1)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连加或连减)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都是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二、教授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夏天的时候,农民伯伯的南瓜成熟了,同学们帮助农民伯伯收南瓜,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劳动这么辛苦,我们也来帮帮忙吧! 算一算,他们一共帮农民伯伯收了多少个大南瓜?

(2)教师提问: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并提问: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缺点。 28+34+23=84(个) 简便写法: (3)第28页上方做一做(可以写成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集体订正。 54+20+16= 46+25+17= 7+59+20= 2、教学例2。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同桌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板演解答过程。 84-40-26=18(个) 简便写法:

小学二年级上_连加连减_数学练习题

78-29+18= 47+19-38= 46-19+27= 76-18+8= 36+27+26= 25+8+46= 55+17-67= 45-16+39= 42-19+36= 74-18-27= 38-16+17= 34+58-17= 53+16-18= 43-25+14= 36-27+73= 32+22+18= 0-17+44= 52+16-59= 52-34-17= 82-33+36= 61-39+25= 32-17 +62= 91-17-29= 36+16+37=

91-25+36= 40+13+63= 67-28+17= 84+9-26= 29+35+28= 45+9+36= 72-17+34= 58-29+36= 47-18+48= 47+29-18= 76-19-18= 76-38+58= 46+27-36= 56-38+28= 75-26+47= 45+8+37= 75+17-87= 35-16+18= 42-29+26= 74-68+17= 64-17+12= 68-36-18= 24+58-17= 53-39+27=

56+17+8= 53+36-18= 63-25+17= 73+24-18= 56-27+36= 22+28-17= 42-37+30= 62-49+54= 62-34+41= 62-35+13= 63-49+12= 52-17+19= 91-37-23= 36+26-18= 42+13-21 77-28+36 84+19-81= 39+35-23= 35+19-17= 82-3+27= 68-39-18=

67+29-38= 84-29-24= 79-28+34= 26+17-18= 66-48-13= 85-56-14= 72+18-23= 45-36+26= 72-39+36= 78-39+36= 74-37-25= 68-57+36= 74+18+8= 83-49+17= 46+27-18= 42+59-18= 53-35+17= 63+34-13= 64-45+36= 32+19+36= 60-37+8=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的教学设计 得力其尔小学 赵文发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情感与态度: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新知识的增长点。 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和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

口算。 教具准备: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我最棒 9+8+4= 20-2-6= 7+59+20= 72-6 -40= (2)计算说出计算方法 57+38= 73-26= 35+37= 60-42= 28+15= 39+31= 38+37= 94-44= 57-28= 90-54= (3)出示动画课件复习一年级学过的连加连减导出课题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二、创设情境激发质疑 今年李爷爷家的南瓜好多好多,知道我们二班的同学爱劳动,想给我们二(二)班的同学发电报请你们帮忙摘南瓜,准备运走1.我们二班的同学很快就收到电报,立即分成三组帮李爷爷摘南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用一段完整数学语言将这一事件告诉大家吗? 师板书: 第一组摘了28个 第二组摘了34个 第三组摘了23个

二年级加减法口算

二年级加减法口算

61+24= 20+19= 11+19= 11+34= 10+29= 10+36= 51+16= 11+36= 10+44= 49-8= 48-17= 40+43= 40+19= 43-21= 44-17= 40+22= 40+43= 40+19= 43-21= 44-17= 40+22=

姓名:时间:成绩: 11+24=34-17=73-45=87-49=87-69= 65-27=11+24=34-17=73-45=87-49= 87-69=62+37 =85-79=46-18=55+23= 56+36=67+29=31-24=63-36=75-47=46-27=53-14=68-39=54+36=32+19= 32-26=91-39=25+15=35+59=26+17=65+21=43-27=86-19=77+20=26+44= 76+14=43+35=82-79=63-27=88-69=57+23=78-49=43-16=44-29=49+48=65-38=73-69=72-17=47+45=81-76=

姓名:时间:成绩: 24+36 =39+38=74-25=40+13=15+65= 20+75=43+51=32+21=56-28=58+15=23-19=41+28=45-37=73-49=41-35=65-46=69+30 =55+26=15+80=25-19= 24-15=73+15=87-68=81-52=28+16= 46+14=14+42=80+20=75-47=22+22=44-36=25-18=24+31=54-18=28+54=58-29=26+47 =31-13=62-34=92-65=21+29=50+12=21+49=24+51=64-59=71+15=27+25=60+12=67-19=30+63=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3+41+9= 27+36+3= 25+29+17= 30+23+31= 55+6+10= 49+23+11= 2+56+8= 2+22+16= 35+41+1= 52+7+1= 13+6+10= 12+13+31= 66+7+15= 3+59+16= 5+9+36= 14+37+3= 11+6+16= 7+52+7= 57+5+11= 80+4+1= 6+2+54= 50+46+2= 7+56+20= 13+15+4= 11+56+10= 6+42+29= 43+43+5= 36+16+22= 50+16+18= 2+13+23= 59+10+9= 34+18+18= 2+27+41= 3+43+29= 19+64+6= 54+26+12= 36+5+25= 4+20+48= 47+31+10= 6+41+51=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 74-12-11= 68-7-32= 97-7-25= 89-59-27= 33-9-12= 79-19-38= 68-8-37= 97-60-19= 58-6-19= 97-15-63= 81-16-3= 95-6-62= 92-17-71=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 61-8-18= 91-43-47= 45-31-1= 82-63-1= 68-5-46= 78-34-14= 86-29-49= 79-39-8= 50-40-1= 61-38-2= 75-16-46= 42-8-13=

小学二年级加减混合竖式练习题200道

37+46—54= 81—32—27= 42—34+57= 37+34—30=28+35+23=76+18—55= 72—44—14= 19+32+39= 46+29—37= 44—32+68= 78—24+39= 64+20-56= 27+46—54= 61—12—27= 52—34+47= 44—27+16= 60-49+28= 15—6+36= 73—40+20= 20+6—17=

18+4—15= 45+25+27= 90—56—25= 12+30—23= 56—42—8= 56+43—89= 23+65—18= 98—76—14= 63—48+26= 63+17—28= 63—28+17= 42+6—29= 40+19+12= 92-47-18= 37+34—14= 86—37—25= 69—20+37= 83—20—35= 67—8+16= 58—26+12=

65+28-46= 85-70+16= 60-13+27= 68-35+49= 76+18-56= 67-23+37= 69-4+23= 91-87+57= 65+28-46= 85-70+16= 60-13+27= 68-35+49= 15+68-39= 59+31-51= 82-69+77= 46-26+14= 81+13-44= 62-57+94= 64-39+13= 99-34+18=

1+99-68= 80+12-69= 97-36+32= 77+17-20= 77+15-54= 37+26-28= 77-64+67= 13-7+61= 17+80-47= 77+11-54= 59-33+46= 67+23-78= 30+45-69= 1+90-81= 47-35+63= 45-44+48= 98-35+27= 5+88-38= 38+34-59= 51+29-67=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练习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练习 69+10-36= 27+12-28= 67+27-37= 33-17+15= 75-36+10= 72-54+12= 65-39-15= 62-18+24= 54+21+18= 53-29+19= 35+12-28= 86-12-15= 57-33+31= 36-27+9= 77-19-16= 88-34+18= 85-36+27= 12+79-62= 51-27+28= 51-42+53= 77-65-6= 71-52+36= 75-24+26= 75+24-23= 32+45-38= 81-45+36= 24-16+40= 63+12-42= 53-37+15= 63-23+28= 48-26+18= 21+82-60= 36+34-14= 73+12-71= 21+82-60= 44-5+12= 100-76+22= 72-45+32= 54-21-18=

67-47+22= 21+82+17= 83-27+10= 65-33-18= 68-65-3= 54-52+17= 88-51-24= 76-63+1= 63+18+11= 65+15-47= 77-34+55= 43-29+13= 35-28-28= 77-38+42= 60-34+35= 17+27-10= 55+38-15= 54-41+36= 99-88+77= 75+15-30= 92-6+11= 42-37+54= 77-64+22= 12+30-23= 56-42-8= 56+43-90= 23+65+10= 98-76-14= 63-48+26= 63+17-28= 63-28+17= 100-70-23= 12+29-19= 69+10-36= 27+12-28= 67+27-37= 33-17+15= 75-36+10= 72-54+12= 65-39-15= 62-18+24= 54+21+18=

二年级数学上册 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 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式引入 1.(出示图片1)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 提问: (1)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新授 1. 教学例1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试做 要求: ① 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 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 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这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交流三种方法 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 ① 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 ② 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 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 方法一: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及第2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的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 【复习导入】 1.口算 (1)10+9+4= 6+5+4= 50+3+4= 12+8+2= (2)60-20-3016-8-4= 32-30-2= 30-20-5= 2.讨论 (1)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连加或连减) (2)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都是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连加

1.学习例1 (1)导入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二(1)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汇报交流。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62(个)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4+22=56(个)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22=50(个)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 34-28=6(个)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 34-22=12(个)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2=84(个) (4)讨论:计算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用加法计算,列的算式是28+34+22。这个连加算式你是怎样算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年级上连加连减竖式计算

二年级上连加连减竖式 计算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78-27+18= 47+19-38= 46-13+27= 76-12+8= 36+27+26= 25+8+46= 55+17-67= 39-19+36= 74-12-27= 38-16+17= 34+58-17= 53+16-18= 43-25+14= 36-14+73= 18-17+44= 52+16-12= 52-30-1= 82-12+36= 49-39+25= 32-10?+62= 29+35+28= 87-25+36= 40+13+63= 98-28+17= 84+9-26= 29+35+28= 45+9+36= 72-11+34= 38-18+48= 47+29-18= 76-14-18= 76-38+58= 46+27-36= 56-34+28= 75-24+47= 75+17-87= 35-15+18= 42-21+26= 74-12+17= 64-12+12= 68-36-18= 52-17+19= 43+28-23= 56+17+8= 53+36-18= 63-22+17= 73+24-18= 56-21+36= 22+28-17= 27+16-23= 62-12+54= 68-34+41= 62-35+13= 63-23+12= 52-17+19= 97-37-23= 81-41-16= 42+13-21???= 98-28+36????= 84+19-10= 39+35-23= 35+19-17= 53-22+17= 47+28-17= 67+29-38= 84-11-24= 79-28+34= 26+17-18= 66-44-13= 85-75-14= 85+7-34= 45-15+26= 72-11+36= 78-24+36= 74-44-25= 68-57+36= 74+18+8= 83+37-18= 46+27-18= 42+59-18= 53-22+17= 63+34-13= 64-40+36= 32+19+36= 72+26-13= 52-22-13= 54-33+36= 89-37-23= 51-40+17= 52-12+36= 63-13-13= 61-21-23= 48+23-17= 57-12+36= 54+29-11= 62+19-18= 47+19+36= 42-12+41= 54+28-13= 27+36-17= 65-31-18= 54-45+23= 35+27-23= 84-44+17= 40-29+36= 60+25-17= 75-45+17= 46-38+8= 56-28-17= 78-45-13= 72-31-23= 53+28-18= 75+17-33= 54+37-32= 59+19-17= 55-47+22= 73+29-45= 56-27-17= 12+59-23= 35+17-10= 60-38-13= 36-25+17= 86-54-13= 58-16+36= 59-19+17= 86-45+24=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连加、连减》优质教案

《连加连减》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 、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希望在这节课上你们都能有好的表现,给在座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新的数学知识。 出示西瓜图问:你们看这是什么?(西瓜地)你们想不想去西瓜地里帮助农民伯伯摘西瓜呢?(想)如果想要去帮助就得先通过农民伯伯的小小测验。 一、旧知铺垫 1 、竖式计算: 78+14= 72-28= 指名板书 2 、口算: 4+8+5= 17-8-4 = 其它学生口算 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真是不错,都通过了农民伯伯的测验,下面我们就到西瓜地里去看看吧 (一)出示摘西瓜情境图 1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第一组摘了 28 个西瓜,第二组摘了 34 个西瓜,第三组摘了 23 个西瓜。 师:那你们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师:要想求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应该怎么样列式? 2 、列式计算 学生口述后教师板书: 28+34+23= 3 、组织学生讨论:

师:怎样计算这道题?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答。 教师巡视看学生有多少种解题方法。 4 、谁来把你的解题方法汇报一下。 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基本上会有三种) 5 、师:为了写法简便,我们采用竖式连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出错,又简单。以后我们就用种方法进行计算。 6 、师:为了检查你们刚才学习新知识的情况怎样,老师给你们出了一道练习题。出示练习题: 46+25+17= 师:摘完西瓜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生:运西瓜。 师:好下面我就去西瓜地里运西瓜。 (二)出示运西瓜情境图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们一共摘了 85 个西瓜,第一车运走了 40 个,第二车运走了 26 个。 师:我们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列出算式: 85-40-26= 师:你们能用刚才计算连加的这种竖式计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尝试计算。 师: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我们可以先求一共运走了多少个西瓜,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总数也可以求出还剩多少个西瓜。 生: 90-58 这一步我们可以口算,剩下那一步再列式,这样可以简便些。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你们真棒! 师:下面我们再来检验一个你刚才学的怎么样?请看这道题。 出示练习题: 90-58-24= 三、巩固练习 1 、师:农民伯伯为了感谢你们给你们带来一些礼物(出示汽球图)你们想要吗?要想得到这些礼物就必须计算出汽球上面的式题。(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一组同学做一道题。 37+28+19= 54+20+16= 72-6-40= 40-23-12=

小学二年级连加连减练习题道

连加连减题练习62-34+41=62-35+13= 63-49+12=52-17+19= 91-37-23=22+28-17= 42-37+30=27+16-23= 62-49+54=78-39+36= 74-37-25=68-57+36= 36+26-18=81-35-16= 84+19-81=39+35-23= 35+19-17=82-3+27= 68-39-18=47+28-17= 67+29-38=84-29-24= 79-28+34=26+17-18= 66-48-13=85-56-14= 72+18-23=85+7-34= 45-36+26=72-39+36= 78-29+18=47+19-38= 45-16+39=42-19+36= 74-18-27=38-16+17= 34+58-17=53+16-18= 43-25+14=36-27+73=

52-34-17=82-33+36= 61-39+25=32-17+62= 91-17-29=36+16+37= 91-25+36=40+13+63= 67-28+17=84+9-26= 29+35+28=45+9+36= 46-19+27=76-18+8= 36+27+26=25+8+46= 55+17-67=72-17+34= 58-29+36=47-18+48= 47+29-18=76-19-18= 76-38+58=46+27-36= 56-38+28=75-26+47= 45+8+37=52+23-28= 63-37-13=44+39-17= 70+19-23=16+23-13= 57-16+36=35+17-15= 50+24+28=22-19+22=46-28+22=48-19+22= 86-45+24=70-42+24= 72-54+55=16+27-2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重点难点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复习一年级学过的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同学们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 (课件出示主题图)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34个22个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学生分了三个组,不辞劳苦的帮助农民收获了很多大西瓜。)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情景图,教师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便于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以及问题意识的

养成。)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三、探究新知 (一)、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 (1)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收了多少个西瓜?(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收了多少个西瓜?)(2)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3)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问题(1)和(2)学生已经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评。教师重点强调用减法解决和加法解决的算理。[设计意图]问题(1)和(2)的提出与解决,还有类似的(1)和(3)、(2)和(3)的问题,都起到了巩固旧知以及为学习新知的铺垫作用。 对于提出问题(3)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以鼓励:感谢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解决问题(3)吗? 请大家认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哪位同学自愿上台来投影汇报自己的算式?学生上台投影汇报。 28+34+22 师:同学们,你能发现这个算式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总结算式的不同。 (以往的算式只有两个加数,这个算式有三个加数。) [设计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是探究新知的关键。 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有三个加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后将得数与第三个加数相加. 请大家先独立试算28+34+23,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小组汇报,展示算法。 这种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有没有更简便的算式呢? 学生中有采用以下连加竖式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7~28页例1、例2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 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3、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感受连加、连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学用具 课件、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训练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观察图表,理解题意。 (2)提出问题 根据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引导学生探究连加竖式的方法

方法一:分两步列竖式计算 方法二:将第一个竖式的得数作为第二个竖式的第一个加数 方法三:直接将3个数写成竖式连加 (找出连加竖式的简便方法) (4)解决问题 28+34+22=84(个) 口答:一共摘了84个。 2、教学例2 (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2)探究84-40-26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分两步列竖式计算 方法二:将第一个竖式的得数作为第二个竖式的被减数 (易错点提示,找出连减竖式的简便方法) (3)解决问题 84-40-26=18(个) 口答:还剩18个。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P28“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例1:28+34+22=84(个)例2:84-40-26=18(个) 或 口答:一共摘了84个。口答:还 剩18个。 七、作业布置 填教材P29练习五第1~3小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应用题专题训练

1.根据表格完成下面的题目 (1)苹果比香蕉贵多少元?(2)雪梨和香蕉一共要多少元? □○□=□()□○□=□() 答:苹果比香蕉贵元答:雪梨和香蕉一共元。(3)苹果比葡萄贵多少元?(4)葡萄比雪梨贵多少元? □○□=□()□○□=□() 答:苹果比葡萄贵元答:葡萄比雪梨贵元 (5)苹果和葡萄一共要多少元?(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问题: ?答:苹果和葡萄贵一共元□○□=□() 2.填表完成下列题目 李华家上半年用电开支如下:一月份:68元;二月份:50元;三月份:70元;四月份:75元;五月份:75元;六月份:80元。 (1)()月份电费最多。(2)()月份电费最少。(3)()月份和()月份电费同样多。 (4)最多电费比最少电费多()元。□○□=□() (5)一月份比六月份少多少元?□○□=□() (6)六月份比四月份多多少元?□○□=□() 1、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 答:第三小组修理了把。 2、一双拖鞋8元,一双袜子4元。小明拿了20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应找回多少元? □○□○□=□() 答:应找回元。

3、图书馆有故事书96本,第一周借出28本,第二周借出30本,现在还有多少本书? □○□○□=□() 答:现在还有本书。 4、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 答:现在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只。 5、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 答:现在有辆车。 6、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 答:小明现在还有面。 7、面包师傅做了54个面包,小明买走了19个,小红买走了25。你还可以买几个? □○□○□=□() 答:你还可以买个面包。 8、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 答:第三小队捉了条虫子。 9、车上有乘客46人,到站后下车了19人,又上来了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答:现在车上还有人。 10、二(2)班有51人,跳绳的有25人,拍皮球的有8人。其余的踢球,踢球的有多少人? □○□○□=□() 答:踢球的有人。 11、果园里有73棵树,苹果树有26棵,杏树有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 答:桃树有棵。 12. 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练习A4dmu

12+29-19= 69+10-36= 27+12-28= 67+27-37= 33-17+15= 75-36+10= 72-54+12= 65-39-15= 62-18+24= 54+21+18= 53-29+19= 35+12-28= 86-12-15= 57-33+31= 36-27+9= 77-19-16= 88-34+18= 85-36+27= 12+79-62= 51-27+28=51-42+53= 77-65-6= 71-52+36= 75-24+26= 75+24-23= 32+45-38= 81-45+36= 24-16+40= 63+12-42= 53-37+15= 63-23+28= 48-26+18= 21+82-60= 36+34-14= 73+12-71= 21+82-60= 44-5+12= 100-76+22= 72-45+32= 54-21-18= 67-47+22= 21+82+17= 83-27+10= 65-33-18= 68-65-3= 54-52+17= 88-51-24= 76-63+1= 63+18+11= 65+15-47= 77-34+55= 43-29+13= 35-28-28= 77-38+42= 60-34+35= 17+27-10= 55+38-15= 54-41+36= 99-88+77= 75+15-30=

92-6+11= 42-37+54= 77-64+22= 12+30-23= 56-42-8= 56+43-90= 23+65+10= 98-76-14= 63-48+26= 63+17-28= 63-28+17= 100-70-23= 12+29-19= 69+10-36= 27+12-28= 67+27-37= 33-17+15= 75-36+10= 72-54+12= 65-39-15= 62-18+24=54+21+18= 53-29+19= 35+12-28= 86-12-15= 57-33+31= 36-27+9= 77-19-16= 88-34+18= 85-36+27= 12+79-62= 51-27+28= 51-42+53= 77-65-6= 71-52+36= 75-24+26= 75+24-23= 32+45-38= 81-45+36= 24-16+40= 63+12-42= 53-37+15= 63-23+28= 48-26+18= 21+82-60= 36+34-14= 73+12-71= 21+82-60= 44-5+12= 100-76+22= 72-45+32= 54-21-18= 67-47+22= 21+82+17= 83-27+10= 54+21-18= 65-33-18= 68-65-3= 54-52+17= 88-51-24= 76-63+1= 63+18+11= 65+15-47=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 减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27例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1、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竖式的写法。 难点: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算式题的正确计算。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看图说一说,正确说出图意并列式,能掌握连加连减的书写和计算法则。 2、通过自己说计算过程,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笔算加法,关注学生语言表达。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10+206+4+530+2+722+8+3060-20-1023-7-4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数的加减法。 1、教学例1。(评价目标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

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8+34+23=84(个) 简便写法:(4)第48页上方做一做(可以写成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集体订正。 2、教学例2。(评价目标2)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板演解答过程。 84-40-26=18(个) 简便写法: (1)还能够更简便吗? 想:84-40,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可以口算,可以直接用44-26 (2)还可以怎样想呢? 先算运走的,是40+26=66(个),再算剩下的,是84-66=18(个)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评价目标2) 1、用竖式计算。 2、从左往右接着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连加连减笔算时,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比较简便,该进位的要进位,该退位的要退位。 【学习目标检测】 1、列竖式计算。 28+35+177+59+2040-23-1287-26-39 2、一本书有94页,小军计划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29页,第二天看了31页。第三天要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