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化肥作为进口大宗资源类商品之一,涉及金额高,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与市场稳定。国家质检总局一直非常重视进口化肥的安全、卫生、环保问题,曾于2002年进行化肥中有毒有害物质普查。肥料中铅、镉、镍、砷、汞和镍等重金属可以通过作物直接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容易累积,其危害主要是损害人体的重要器官肾脏和肝脏、损伤DNA和神经系统,有些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因此,许多国家对肥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元素都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是指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具有有效成分高,养分种类多;副成分少,对土壤不良影响小,生产成本低,物理性状好[1]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 18877-2002)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最大限量,见表1。

表1

目前,国际上发布的关于肥料中有害元素分析方法标准还是以我国发布的一些标准为主。如上述提到的国家标准GB 18877-2002中就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测定方法,除了砷采用分光光度法外,其余四种元素均采用原子吸收法;2010年12月23日我国农业部发布的《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T 1978-2010),也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中砷和汞的测定主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铬、铅、镉的测定则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此外,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2月20日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化肥检验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有害元素砷、铬、镉、汞、铅》(SN/T 0736.12-2009),则是采用ICP-MS的方法对化肥中砷、铬、镉、汞、铅元素进行检测。国外发布的相关分析方法标准主要有美国磷化肥协会(AFPC)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与质谱联用(ICP-MS)分析肥料中汞、砷、镉、铅及钴、镍、锌、硒、钼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AES)分析肥料中的砷、铬、镁、钙、钾、硅等元素。

上述这些标准中规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大部分都是采用常规的湿法化学消解,耗时长,溶剂用量大,由于属于敞开式高温消解,对于易挥发元素汞等元素的准确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定量准确地检测这些元素,有必要开发新的密闭式消解方式。而且对不同元素的检测大部分标准还是采用了不同的仪器方法,这就造成检测过程繁琐,分析周期长,无法满足大批量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快速通关的要求。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736.12-2009中采用ICP-MS法对砷、铬、镉、汞、铅五个元素的进行检测,虽然方法准确高效,但ICP-MS仪相对ICP-AES仪价格昂贵,结构和操作也相对比较复杂,而且该标准对镍元素的检测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灵敏度较高,且也可对多元素同时测定,已成为目前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重金属检测最常用的仪器检测方法之一。针对目前尚未制定相应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等重金属检测的ICP-AES法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因此,还是很有必要制定采用密闭消解方式对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样品进行前处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同时测定中砷、铬、铅、镉、汞和镍含量的的标准方法。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2009年提出制定该行业标准项目的建议,2010年获国家认监委批准。

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是制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砷、铬、铅、镉、汞和镍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填补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砷、铬、铅、镉、汞和镍测定标准方法的空白,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毒有害元素测定提供科学规范的检验依据,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风险,进而保障进出口肥料的安全、卫生和环保,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

本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认监委2009年下达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来进行的,标准计划编号是2009B670,标准项目名称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ICP-AES法)》,标准性质为推荐性。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三、标准制定主要过程

本标准是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广泛应用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元素的测定基础上来制定的。该项目在获得立项后,于2010年9月30日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小组成员认真讨论了起草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了时间进度和分工。

2011年9月,在大量调研和实验基础上,起草组对标准草案进行编写并反复修改,完成《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ICP-AES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验证测试样品已陆续寄出,争取在2011年11月底完成验证测试,从而进一步推进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标准起草的基本原则

1、一致性原则

本标准的结构及文体、术语等都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20000.4-2009《标准编写规则第四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2、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多家实验室的大量基础性实验研究、实际样品检测、不同方法比对和技术验证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同时本标准是用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日常检验仪器检验方法的行业标准,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是标准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编写标准时注重该标准的可操作性,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可通过本标准,按标准给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对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在制定标准过程中,还制备两个不同样品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共计四个实际样品分发至六家获CNAS认可实验室进行验证,以确保方法适用性和可靠性。

五、标准方法的技术内容讨论

5.1 样品的制备

进出口化肥袋装或散装货物的取样按照《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GB/T 8571-2002有关条款进行。

固体样品经多次缩分后,取出100g,将其迅速研磨至全部通过0.50mm孔径筛(如样品潮湿,可通过1.00mm筛子),混合均匀后,置于洁净、干燥的容器中;液体样品经多次摇动后,迅速取出约100mL,置于洁净、干燥、密闭的容器中。

5.2 样品的前处理

5.2.1 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肥料的种类繁多,按照肥料的来源与组分等主要性质可分为:化学肥料(矿质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既含有大量的矿质,又含有有机成分,成分复杂,因此肥料样品的消解是否完全关系到整个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否。目前已发布的标准前处理方法大部分还是采用盐酸、硝酸和高氯酸等化学消解方法[2],用时较长,每次至少2~3h。压力罐消解和微波消解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分析试样中重金属含量的前处理方法,因具有试剂用量少,一次可消解多个样品,且耗时短(约45min),元素损失小,测定的结果准确率高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化肥企业和检测机构,在消解化肥样品时一般会选择上述两种前处理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比较了常规化学消解法、压力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不同肥料的消解效果以及仪器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对于较易溶解的复合肥,三种消解方法均能将试样溶解得很完全;但对含有大量矿质和有机物质的难溶解的复合肥料,常规化学消解法溶解试样后有大量残渣存留,而压力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则基本完全溶解。试验中,选择一难消解复合肥分别用三种前处理方法做了试样加标回收实验,试样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添加水平均为1.0μg/mL,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前处理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表2的结果表明,当难消解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采用常规化学消解法消解,由于敞开加热消解时间长(大概2h),导致一些易挥发元素如汞和铬等的损失,试样回收率差,其中汞的回收率为42.3%,铬的回收率为56.1%;而试样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进行消解,铅、镉、铬、镍、砷和汞元素的回收率好,能满足分析的要求,因此,本项目选择压力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为试样的前处理方法。

5.2.2 压力罐消解前处理方法条件的优化

5.2.2.1 消解样品量的选择

由于消解为密闭式高温消解,如果称样量太大,一方面在消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使消解容器中的压力骤然增加,反应过于剧烈,可能导致反应失控,产生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消解不完全,影响后续工作;称样量太少,又会影响测定的准确度。选择不同的称样量进行实验,发现当称样量大于 2.0g 时,对于含大量矿质和有机物质的肥料,在消解过程中加入的酸用量较大,反应过于剧烈,不容易控制,而且消解不太完全,因此建议消解样品量控制在1.0~2.0之间,对于易消解样品可以称取2g左右,难消解样品则减少称样量。

5.2.2.2 消解用酸种类和用量

经查找相关资料,化肥试样的溶解一般有盐酸溶解法、硝酸-盐酸(王水),个别资料上还有硝酸-高氯酸溶解法。由于本项目的两种消解方式均为密闭消解法,因此消解过程中,样品及试剂均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在常压下,硝酸的沸点为120℃。在0.5MPa下,温度则可达175℃,它的氧化电位显著增加,氧化性增强,能对无机物及有机物进行氧化消解。盐酸的沸点为110℃,它不属于氧化剂,通常不用来消解有机物;但HCl在高压和高温下可与许多硅酸盐及一些难溶氧化物、硫酸盐、氟化物发生作用,生成可溶性盐。权衡安全性和消解效果的关系,选择硝酸-盐酸(王水)体系。

为了确定酸的用量,在试验中我们就难消解肥料(含大量矿质和有机物)和易消解肥料分别进行了实验。每种肥料各平行称取了5份样品,其中难消解肥料称样量均为1.0g左右,易消解肥料称样量为2.0g左右。两组样品均分别加入王水6 mL、8 mL、10 mL、12 mL和14 mL后,置于烘箱中(控温精度±2 ℃),在180℃下,密闭消解4h后,考察不同酸用量的消解情况。结果表明,当酸用量大于10 mL时,即使是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难消解的复合肥料,消解效果均良好,样品基本完全溶解。当硝酸用量超过10mL时,虽然能对样品进行良好的消解,但反应过于剧烈,产生的气体过多,容易使消解压力罐的内部压力过高,因此,建议王水用量为10 mL。

5.2.2.3 消解温度的选择

消解温度直接关系到消解的效果。在试验中我们就难消解肥料(含大量矿质和有机物)和易消解肥料分别进行了实验。每种肥料各平行称取了7份样品,其中难消解肥料称样量均为1.0g左右,易消解肥料称样量为2.0g左右。分别加入10 mL的王水,置于烘箱中(控温精度±2 ℃),选择了120℃、130℃、140℃、150℃、160℃、170℃、180℃七个消解温度,进行消解。结果表明当消解温度大于170℃时,即使是含大量矿质和有机物的难消解的复合肥料,消解均效果良好,样品基本完全溶解。因此,为了保证各种难消解复混肥料均能消解完全,建议消解的温度为180℃。

5.2.2.4 消解时间的选择

消解时间也是影响消解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试验中我们就难消解肥料(含大量矿质和有机物)和易消解肥料分别进行了实验。每种肥料各平行称取了6份样品,其中难消解肥料称样量均为1.0g左右,易消解肥料称样量为2.0g左右。分别加入10 mL的王水,置于烘箱中(控温精度±2 ℃),在180℃下,考察了消解的时间分别为1h、2h、3h、4h、5h和6h的消解情况。结果表明,当消解时间大于3h时,即使是难消解的复合肥料,消解效果均良好,样品基本完全溶解。因此,为了保证各种难消解复混肥料均能消解良好,建议消解的时间为4h。

5.2.3 微波消解前处理方法条件的优化

5.2.3.1微波消解样品量的选择

由于微波消解为密闭式高温高压消解,如果称样量太大,一方面在消解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使消解容器中的压力骤然增加,反应过于剧烈,可能导致反应失控,产生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消解不完全,影响后续工作;称样量太少,又会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在本项目中,选择不同的称样量进行实验,发现当称样量大于2.0g时,在消解过程,压力上升太快,导致仪器自动调节微波功率甚至微波短时间停止工作,因此,建议微波消解样品量控制在 1.0~2.0 g 之间,对于易消解样品可以称取2g左右,难消解样品则减少称样量。

5.2.3.2消解用酸种类和用量

如5.2.2.2所述,选择硝酸-盐酸(王水)体系。

为了确定王水的用量,在试验中我们就难消解肥料(含大量矿质和有机物)和易消解肥料分别进行了实验。每种肥料各平行称取了5份样品,其中难消解肥料称样量均为1.0g左右,易消解肥料称样量为2.0g左右。分别加入6 mL、8 mL、10 mL、12 mL和14 mL王水进行微波消解试验。结果发现,当王水用量为10 mL 时,样品消解效果良好;当王水用量超过10 mL时,虽然能对样品进行良好的消解,但产生的气体过多,消解罐的内部压力过高,在消解过程中仪器自动发生功率调节情况显著增加,因此,建议王水的用量为10ml。

5.2.3.3微波消解程序的考察

我们所用的微波消解仪主要是通过控制功率进行消解。在消解的过程中,同时对温度上限和压力上限进行监控。要求消解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220℃或压力不能超过45 bar。一旦反应过于剧烈,仪器则根据实际情况,降低微波的功率,甚至短暂停止微波工作,使温度和压力控制并稳定在限定值之内。

在常压下硝酸的沸点略大于盐酸,为120℃,而在0.5MPa下,温度则可达175℃。因此,在消解的初始阶段功率的上升速度可以快一点,5分钟内上升到400W,这时消解容器内的温度大约为120℃,为了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在120℃下保持10分钟,使反应趋于平稳后再逐渐升高功率,在15分钟内使功率上升为600W,这时消解容器内温度则因不同的试样而略有差别,基本保持在180~200℃左右,保持30分钟后,压力变化趋于平缓,基本维持在45bar,说明样品消解完全,这时系统自动切断微波功率,开始降温。

根据上述试验条件的摸索,确定微波消解程序如表3所示:

表3微波消解仪消解程序

采用上述微波消解程序,对于多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进行微波消解效果的考察,结果表明消解液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只有极少部分试样消解后仍有极少量白色不溶物,但对后续检测结果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后续试验中用加标回收的方法进行验证)。总体而言消解效果良好,符合后续实验的需要。

5.3 ICP-AES仪分析线和仪器工作条件的选择

以下实验数据均为美国Thermo公司型号为IRIS Advantag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

5.3.1 被测元素分析线的选择

选择没有谱线干扰和灵敏度较高的谱线作为分析用谱线,被测元素中典型的干扰有As对Cd 228.802{147},Cr对As 189.042{177}谱线有弱干扰。由于CID 检测器可获得反应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所有特征谱线信息,谱线库中拥有2万多条谱线及其强度、干扰等各种信息,每个元素可选的分析线较多,试验选择了没有谱线干扰和灵敏度较高的谱线作为分析用谱线,从而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共存离子的谱线干扰。经试验考察,选择表4所列分析线用于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含量。在上述分析波长下,通过对水、空白溶液和含有500 μg/mL杂质元素及被测元素单独配制溶液进行扫描试验,确定杂质元素对被测元素,及被测元素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光谱干扰。

表4 分析元素的参考分析波长

5.3.2 ICP-AES仪器工作条件的选择

仪器选用不同的RF发生器功率、蠕动泵转速、雾化气流量对同一个样品进行试验,以确定仪器的最佳测定条件。试验的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 RF发射功率的影响

图2 蠕动泵转速的影响

图3 雾化气流量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试验结果,当RF 的发射功率大于1150W 及蠕动泵转速大于100转/min 后,大多数被测元素的信背比并不能显著地增加,因此我们选择使用仪器的工作条件如表5所示。

表5 ICP-AES 仪器工作条件

5.4 方法的评价 5.4.1 方法的检出限

在不添加试样的情况下,分别在密闭高压罐和微波消解管中加入10 mL 王水,按5.2.2和5.2.3的程序进行消解后,将消解液分别转移至不同的50mL 容量瓶中,用二次水稀释至刻度,得到两份空白溶液。在5.3.2仪器条件下,分别重复测量空白溶液11次,以空白信号测定标准偏差的3倍计算各元素的仪器检出限,以空白样品全过程测定结果标准偏差的

3倍计算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测试结果表明,密闭高压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检出限基本一致,结果列于表6。

表6 方法检出限及标准规定限量要求

5.4.2 方法的准确度和回收试验

为了考察方法的准确度,在各待测元素线性范围内,选择不同的难消解的固态和液态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样品分别用高压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进行了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其结果见表7和表8。

表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用高压罐消解法前处理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表8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回收率数据表明,各元素在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结果在85.0%~103.1%之间,结果是满意的。

5.4.3 方法的精密度

由于无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样品,我们对某肥料样品中加入各元素标准溶液后按标准确定的方法,平行测定11次,以考察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结果列于表9。

表9 各元素测试精密度(n=11)

六、验证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按本标准起草组协调与意见,本次验证制备了固态和液态两种类型两个六元素不同含量水平共计4个样品,分发至全国6家实验室进行测试,要求按本标准草案进行测试,并出具验证报告。目前,验证报告正在等待反馈中。

七、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本项目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样液中的铅、镉、铬、镍、砷和汞含量。压力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与传统的湿法化学消解法相比,具有消解时间短,消耗试剂少,元素损失小的优点。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谱线简单、干扰较少,分析线性范围宽、能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同时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普及等优点。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我国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充分体现了先进、科学和适用的原则,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可行性。该标准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简便快速等优点,标准的制定填补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多元素同时

测定标准方法的空白,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测定提供科学规范的检验依据,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风险,提高测定的准确性,进而保障化肥的质量和安全。该标准也为出口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提供检验依据,对促进我国化肥的出口具有积极的意义,因而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参考文献

[1] 《常用肥料使用手册》编委会.常用肥料使用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01

[2] 陈隆隆,潘振玉.《复混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分析测试与标准》,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8,03

铅镉砷汞铜检测法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附录V D)。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283. 3nm,干燥温度100~120 ℃,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铅标准贮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lml含铅(Pb)lu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贮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制成每l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l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 .5 ml,混匀,精密吸取20ul注人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A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勻,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 , 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氣酸(4:1 )混合溶液5~10ml,混勻,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髙氣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中,用2%硝酸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C法取供试品粗粉0 .5g,精密称定,置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先低温炭化至无烟,移人高温炉中,于500℃灰化5~6小时(若个别灰化不完全,加硝酸适童,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反复多次直至灰化完全),取出冷却,加10%硝酸溶液5ml使溶解,转人25ml量瓶中,

《玻璃纤维中铅、汞、镉、砷及六价铬的限量指标与测定方法》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玻璃纤维中铅、汞、镉、砷及六价铬的限量指标与测 定方法》编制说明 草案稿 一、工作简况 欧盟RoHS《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标准已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电机电子产品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共6项物质,并重点规定了铅的含量不能超过0.1%。2009年IMO 在香港外交大会上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船舶拆解公约》(“香港公约”),对船舶设计/建造/营运、拆船设施、有害材料的控制及人员保护等提出了要求。公约对铅、汞、镉、六价铬的含量进行了明确限定。 玻璃纤维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是制造电脑、手机主版等电子器件的印刷电路板的主要增强材料,在机械船舶、石油化工以及市政工程上也有大量的应用。玻璃纤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玻璃澄清过程中引入的砷、矿物杂质引入的铅、汞、镉、六价铬等。 目前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对玻璃纤维产品提出了要求,为了人体健康和环保要求,要控制产品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本标准的编制可以规范行业对于产品的技术要求以及试验方法,可以规范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更好的使我国的产品与国际接轨,为玻纤产业与国际接轨提供技术支持,对规范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4月30下达2015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了计划编号为20150380-T-609的《玻璃纤维中铅、汞、镉、砷及六价铬的限量指标与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在接到标准编制计划任务后组成了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根据申报时的情况,对国内外相关行业、相关技术方法进行了收集与分析,拟出了标准草案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 编制原则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4、大气污染,如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饼)为燃料的家庭,室内空气中铅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气的铅含量高很多。

50-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操作正确,确保检品质量。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铅、镉、砷、汞、铜测定法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检品铅、镉、砷、汞、铜测定。 职责:QC执行,QC主任、质量部经理监督执行。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B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内容: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附录Ⅴ D)。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 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1.1.1.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1.1. 2. 铅标准储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铅(Pb)1μg的溶液,即得(0~5℃贮存)。 1.1.3.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储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制成每1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的溶液,混匀,精密吸取20μl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光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1.4.1. A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 第1页共6页

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 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1.1.4. 2.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5~10ml,混匀,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中,用2%硝酸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1.1.4.3. C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先低温炭化至无烟,移入高温炉中,于500℃灰化5~6小时(若个别灰化不完全,加硝酸适量,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反复多次直至灰化完全),取出冷却,加10%硝酸溶液5ml使溶解,转入25ml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1.1.5. 测定法:精密量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的溶液,混匀,精密吸取10~20μ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铅(Pb)的含量,计算,即得。 . 镉的测定(石墨炉法)。 1.2.1.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300~50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500~1900℃,持续4~5秒。 1.2.2. 镉标准储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镉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镉(Cd)1μg的溶液,即得(0~5℃贮存)。 1.2.3.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镉标准储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分别含镉0ng、、、、、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μl,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光标, 第2页共6页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

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4、大气污染,如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饼)为燃料的家庭,室内空气中铅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气的铅含量高很多。 5、暴露在含铅环境下的大人及衣物又交叉感染给孩子,例如交通岗、印刷厂、钢铁厂、炼油厂、铸造厂、蓄电池行业和矿山等都是铅污染重灾区,许多行业都有接触铅化合物的机会,作为大人平时应注意预防铅中毒,既要保护自己,更是要保护孩子。

铅、镉、砷、汞、铜测定规程

1.目的:建立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操作规程,规范铅、镉、砷、汞、铜测定法的操作。 2.范围:本公司产品铅、镉、砷、汞、铜的检验。 3.责任:QC检验员。 4.内容: 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D)测定中药材中的铅、镉、砷、汞、铜,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4.1.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4.1.1.1测定条件 4.1.1.1.1参考条件:波长 283.3nm,干燥温度 100~120℃,持续 20 秒;灰化温度 400~750℃,持续 20~25 秒;原子化温度 1700~2100℃,持续 4~5秒;背景校正为氘灯或塞曼效应。 4.1.1.2铅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 1ml 含铅(Pb)1μ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 4.1.1.3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储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制成每1ml 分别含铅 0ng、5ng、20ng、40ng、60ng、80ng 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 1ml,精密加含 1%磷酸二氢铵和 0.2%硝酸镁的溶液 1ml,混匀,精密吸取20μl 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1.1.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1.1.4.1 A 法 取供试品粗粉 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 25ml 量瓶中,并稀

铅镉砷汞铜检测法

铅镉砷汞铜检测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附录V D)。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283. 3nm,干燥温度100~120 ℃,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铅标准贮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lml含铅(Pb)lu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贮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制成每l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l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的溶液0 .5 ml,混匀,精密吸取20ul 注人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法取供试品粗粉,精密称定,置聚四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 , 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气酸(4:1 )混合溶液5~10ml,混匀,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髙气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中,用2%硝酸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C法取供试品粗粉0 .5g,精密称定,置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先低温炭化至无烟,移人高温炉中,于500℃灰化5~6小时(若个别灰化不完全,加硝

进口化肥中有害元素砷_镉_铅_铬的普查分析

我国每年进口大量化肥,近3年通过主要港口共进口化肥约3000万t,贸易金额约54亿美元。我国进口化肥主要品种为氯化钾、复合肥和磷酸二铵。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大量施用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欧盟制定了相关法规对化肥中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了限量[1],我国国家标准也规定了不同肥料中有害元素限量,以防止化肥中重金属对土壤和食物链的污染。砷、镉、铅、铬是其中4个受到限制的重金属。我国对化肥中砷、镉、铅、铬的规定见表1。 笔者对进口化肥中有害元素砷、镉、铅、铬含量水平进行普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从普查结果可大体了解进口化肥中这几种有害元素的含量水平。 1进口化肥重金属的分析1.1 样品 进口复合肥(包括复混肥)、磷酸二铵、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等)和尿素。 1.2样品消解 样品称量前研磨成直径小于1mm的粉末。 磷酸二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等)和尿素样品直接用水溶解,复合肥(包括复混肥)样品采用GB/T 14539.1方法溶样。1.3重金属的测定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仪器为美国Varian公司Vista-Pro型。仪器工作条件:99.99%以上高纯Ar,等离子体气、辅助气(载 气)流量分别为15、1.5L/min,雾化器压力200kPa,积分时间1s,射频功率1.0kW。蠕动泵自动进样装置。在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中均加入钇(Y)作为内标元素,溶液中Y的质量浓度为10mg/L,采用内标法定量。各元素分析谱线:As193.696nm, Cd214.439nm,Pb220.353nm,Cr206.158nm, Y371.029nm。 2结果与讨论2.1数据归纳 本文共对191批复合(混)肥料、130批磷酸二铵、58批钾肥和17批尿素共395批化肥进行了检验,获得As、Cd、Pb、Cr检测数据分别为396个、392个、382个和387个。全部检测数据按照含量 从高到低排列,其结果见图1。 2.2数据分析 本文依据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标 准对砷、镉、铅、铬的要求(见表1)来分析普查数据。所抽查的进口化肥按不同品种不符合砷、镉、铅、铬要求的情况见表2。 进口化肥中有害元素砷、镉、铅、铬的普查分析 刘志红, 刘 丽, 李 英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 518045) [收稿日期]2006-09-07 [作者简介]刘志红(1966-),女,湖南衡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进出口化矿产品检验工作。 [中图分类号]TQ44;TQ086;F76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6220(2007)02-0077-02 不同肥料中有害元素限量/(mg?kg-1) 表1 我国对肥料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 有机-无机复合(混)肥料 含氨基酸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微生物肥料 肥料品种 50202030 1020203 15010010060 500 70 AsCdPbCr2007年3月第22卷第2期 磷肥与复肥 Phosphate&CompoundFertilizer 77 As含量/(mg?kg-1) 50 40302010 0 100 200 300 400 分析样的数量/个a)AsCd含量/(mg?kg-1) 100 200 300 400 5040302010 0 分析样的数量/个 b)Cd Pb含量/(mg?kg-1) 300 250 20015010050 分析样的数量/个c)Pb100 200 300 400 分析样的数量/个 d)Cr Cr含量/(mg?kg-1) 2500200015001000500 0 100 200 300 400 图1进口化肥中As、Cd、Pb、Cr含量的普查数据 0

铅汞镉砷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铅汞镉砷对人体危害及预 防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8285铅汞镉砷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 Harm of lead, mercury, cadmium and arsenic to human body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

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

铅、镉、砷、汞、铜测定方法

铅、镉、砷、汞、铜测定方法 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附录ⅤD)。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283.3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铅标准储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铅(Pb)lμg的溶液,即得(0~5℃贮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储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制成每1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精密吸取20μl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氯酸(4:1)液合溶液5~10ml,混匀,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

大米中铬、砷、镉、铅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标准检测规程 1.适用范围:大米中铬、砷、镉、铅的测定。 2.测试原理:试样用湿法消解后,用ICP-MS上机分析。 3.仪器设备 3.1 高脚烧杯:50 mL。 3.2 电热板:具有温控功能。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 3.4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玻璃容器需符合国家A级标准。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级纯试剂,实验用水为当天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等同纯度的水。 4.1 一级水。 4.2 硝酸:ρ(HNO3)=1.42 g/mL,高纯(CNW ppb级)。 4.3 校准曲线:用B-232 多元素混标100 mg/L配制浓度分别为0.0、0.5、1.0、 5.0、10.0、20.0、100、500μg/L的校准点,用1% ppb级的硝酸定容至100 mL PP容量瓶中。 5.分析测试 5.1 准确称取粉碎好试样1.000~1.0500 g于高脚烧杯中,加入12 mL硝酸(4.2),上置一玻璃漏斗,在可调式电热炉上消解,先控温100℃消解20~30 min,至瓶内棕色的烟变淡,控温180℃继续消解,消解30~60 min,消解消化液略带黄色不再冒浓烈黄烟,取下漏斗,200℃赶酸至0.5~1 mL(不能蒸干,蒸干需重做),取下稍冷用一级水转移定容至25 mL比色管中。同时做空白试验。 5.2 上机测定 开启仪器,将仪器预热半个小时以上,调谐将仪器调节最佳工作条件,用外标法KED模式测试。 5.3 计算公式 X=(c1-c0)×V/m/1000 其中: X:试样中目标元素含量,mg/kg;

c1:试样消化液中元素含量,μg/L; c0:空白消化液中元素含量,μg/L; V:试样消化液定容总体积,mL; m:试样质量或体积,g。 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 实验所用的器皿容器等需先用自来水洗净(不可使用洗涤剂),再用20 %硝酸溶液(优级纯硝酸配制)浸泡12 h以上,使用前再依次用自来水和一级水洗净。 6.2 消解过程中,禁止沸腾和蒸干,蒸干需重新取样消解。 6.3消解液的酸度应与校准曲线酸度接近或一致。

食品接触用油墨 铅、汞、镉、铬、砷的测定

附录A 食品接触用油墨铅、汞、镉、铬、砷的测定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食品接触用油墨中铅、汞、镉、铬、砷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法。 本附录适用于食品接触用油墨中铅、汞、镉、铬、砷的测定。 A.2 原理 油墨经过涂膜干燥后粉碎,通过酸消解的方法转为溶液。将所得溶液稀释定容后,各元素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强度,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 A.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光谱纯,水为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A.3.1 试剂 A.3.1.1硝酸(HNO3)。 A.3.1.2盐酸(HCl)。 A.3.1.3 氢氟酸(HF)。 A.3.1.4 金元素(Au)溶液(1000 mg/L)。 A.3.1.5 氩气(Ar):纯度≥99.99 %,或液氩。 A.3.2 试剂配制 A.3.2.1 硝酸溶液(2+98):量取20 mL硝酸,缓慢加入980 mL水中,混匀。 A.3.2.2 硝酸溶液(1+5):量取500 mL硝酸,缓慢加入2500 mL水中,混匀。 A.3.2.3 汞标准稳定剂(1 mg/L):取1 mL金元素(Au)溶液,用硝酸溶液(2+98)稀释至1000 mL,用于汞标准溶液的配制。 A.3.3 标准品 元素标准储备液(1000 mg/L或100 mg/L):铅、汞、镉、铬、砷,采用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单元素或多元素标准储备液。 A.3.4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吸取适量单元素标准储备液或多元素混合标准储备液,用硝酸溶液(2+98)逐级稀释配成铅、镉、铬、砷混合标准曲线溶液和汞标准系列溶液,各元素浓度可参考表A.1。铅、镉、铬、砷混合标准曲线溶液配制后转移至洁净的聚乙烯瓶中保存。汞元素需要用汞标准稳定剂单独配制标准曲线溶液,配制后转移至洁净的玻璃瓶中保存。 表A.1 各元素标准系列 注:可根据仪器的灵敏度、线性范围以及样液中各元素实际含量确定标准系列溶液中该元素的浓度和范围。标准工作溶液在20℃~25℃下可保存2个月。使用前摇匀。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

1.主题内容:建立有铅、镉、砷、汞、铜检测法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查药物在生产过程中的铅、镉、砷、汞、铜检测法的操作。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4.责任:化验员、QC主管。 5. 用途:化验室 6.内容 6.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附录ⅤD)。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6.1.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 参考条件:波长283.3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铅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铅(Pb)1μg的溶液,既得(0~5℃贮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储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精密吸取20μg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

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精密称定,置凯式烧瓶中,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5~10ml,混匀,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中,用2%硝酸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C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先低温灰化至无烟,移入高温炉中,于500℃灰化5~6小时(若个别灰化不完全,加硝酸适量,于电热板上先低温加热,反复多次直至灰化完全),取出冷却,加10%硝酸溶液5ml使溶解,转入25ml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测定法 精密量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摇匀,精密吸取10~20μ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次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铅(Pb)的含量,计算,即得。 6.1.2镉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 参考条件:波长228.8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300~50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500~1900℃,持续4~5秒。 镉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镉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镉(Cd)μg的溶液,即得(0~5℃贮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镉标准储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分别含镉0ng、0.8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μl,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同铅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铅、镉、铬、镍、砷和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化肥作为进口大宗资源类商品之一,涉及金额高,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与市场稳定。国家质检总局一直非常重视进口化肥的安全、卫生、环保问题,曾于2002年进行化肥中有毒有害物质普查。肥料中铅、镉、镍、砷、汞和镍等重金属可以通过作物直接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容易累积,其危害主要是损害人体的重要器官肾脏和肝脏、损伤DNA和神经系统,有些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因此,许多国家对肥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元素都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是指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具有有效成分高,养分种类多;副成分少,对土壤不良影响小,生产成本低,物理性状好[1]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标准(GB 18877-2002)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最大限量,见表1。 表1 目前,国际上发布的关于肥料中有害元素分析方法标准还是以我国发布的一些标准为主。如上述提到的国家标准GB 18877-2002中就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测定方法,除了砷采用分光光度法外,其余四种元素均采用原子吸收法;2010年12月23日我国农业部发布的《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T 1978-2010),也规定了砷、铬、铅、镉和汞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中砷和汞的测定主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铬、铅、镉的测定则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此外,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2月20日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通则2321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2321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通则0406)。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波长283. 3nm,干燥温度100~120 ℃,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银标准贮备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lml含铅(Pb)lu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贮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制成每lml分别含铅0ng、5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l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 .5 ml,混匀,精密吸取20ul注人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A法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余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勻,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B法取供试品粗粉1g , 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硝酸-高氣酸(4:1 )混合溶液5~10ml,混勻,瓶口加一小漏斗,浸泡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保持微沸,若变棕黑色,再加硝酸-髙氣酸(4:1)混合溶液适量,持续加热至溶液澄明后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冒浓烟,直至白烟散尽,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转入50ml量瓶中,用2%硝酸溶液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C法取供试品粗粉0 .5g,精密称定,置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先低温炭化至无烟,移人高温炉中,于500℃灰化5~6小时(若个别灰化不完全,加硝酸适童,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反复多次直至灰化完全),取出冷却,加10%硝酸溶液5ml使溶解,转人25ml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并稀释

铅汞镉砷[铅.镉.砷.汞.铜重金属检验记录]

铅汞镉砷[铅.镉.砷.汞.铜重金属检验记录]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一、铅的测定(石墨炉法) 1.主要检验仪器:温度:℃相对湿度:% 分析天平型号及编号:□十万分之一AUW120D□万分之一 FA2004b□千分之一YP5002□百分之一JA5003N;石墨炉型号及编号:;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及编号:;2.测定条件:波长283.3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 20~25秒;原子化温度1700~2100℃,持续4~5秒。 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 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 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 序操作)。消解完余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 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7.结果与计算: 样计算公式:含量=m×1000 8.标准规定:铅不得过5mg/kg。结果: 二、镉的测定(石墨炉法)1.主要检验仪器:温度:℃相对湿度:% 分析天平型号及编号:;石墨炉型号及编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及编号:;2.测定条件:波长228.8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300~500℃,持续20~25耖;原子 化温度1500~1900℃,持续4~5秒。

3.标准溶液信息:品名:;浓度:;编号:;来源:; 4.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精密量取镉标准贮备液适量,用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 分别含镉Ong、0.8ng、2.0ng、4.0ng、6.0ng、8.0ng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μl,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粗粉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余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2~3ml,放冷,用水转入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6.测定法: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20μ1,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若供试品有干扰,可分别精密量取标准溶液、空白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镉(Cd)的含量,计算,即得。 7.结果与计算: 样计算公式:含量=m×1000 8.标准规定:镉不得过0.3mg/kg。 结果:规定 三、砷的测定(氢化物法)1.主要检验仪器:温度:℃相对湿度:% 分析天平型号及编号:□十万分之一AUW120D□万分之一 FA2004b□千分之一YP5002□百分之一JA5003N;氢化物发生器型号及编号:;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及编号:;2.测定条件:采用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以含硼氢化钠和0.3%氢氧化钠溶液(临用前配制)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 随着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研究的深入,以全量土壤重金属评价土壤污染在实际应用中已显露出不足之处,而以“有效态”作为评价污染的强度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土壤实际污染状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所以重金属有效态的研究愈加重要。本文在对砷、镉、铅、铬、汞五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有效态分析技术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采用三种较为常用的浸提剂盐酸、DTPA、氯化钙对安徽铜陵矿山地区,安徽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区,安徽皖南丘陵山区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及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与茶叶两类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研究了三种浸提剂对黄棕壤、黄壤两种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两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盐酸浸提剂提取的黄棕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三种浸提剂对酸碱度不同的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盐酸浸提剂在不同提取条件下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Hg的提取效果;三种浸提剂对土壤中重金属镉、铅、铬、砷、汞五种元素的提取效果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酸浸提剂适合酸性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有效态元素的提取。 0.1mol/L盐酸浸提剂对酸性黄棕壤、黄壤中重金属有效态As、Hg、Cd、Pb 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特别是黄棕壤和黄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Cd与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Pb与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关系。2氯化钙浸提剂对酸性黄棕壤、黄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对黄棕壤的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效果达到极显著关系。 说明氯化钙浸提剂适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3浸提剂对土壤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 及其预防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 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

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3、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