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安全形势

亚洲安全形势

亚洲安全形势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地缘政治形势最不稳定、安全问题最尖锐的地区。文化、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差异极大,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领土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重新激化,恐怖主义、极端势力与分裂主义势力猖獗,毒品走私、非法军火交易盛行。

冷战时期,世界上共发生180余起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都发生在亚洲。冷战后,亚洲是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频发区。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在海外投入的军事力量最多、布设军事基地最多、签订“集体防务条约”最多的地区,依然是亚洲。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直接介入和幕后操纵,是亚洲地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的主因之一。

然而,美国优势地位的相对下降,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改变了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北强南弱”的失衡态势,使亚洲的地缘政治博弈更加复杂,地区安全局面呈现新趋势,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战略对手和防范对象。为了维护在亚洲明显缩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主导地位,保住“亚太领袖”的角色,美国推出“重返亚洲”战略,要在亚太实施“再平衡”。

经过中国和地区国家多年努力,亚洲出现了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合作论坛等安全合作机制。中国最近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路一带”倡议,为亚洲安全提供了增强经济基础的机遇。

整整60年前,1954年6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联合声明中写下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就以“潘查希拉”(五项原则Panchsheel的印地语译音)命名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一条大街。这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以外交概念命名的道路了,但肯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非西方国家倡导的外交原则,是新兴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第一声最强音。

经过数十年国际政治风云的检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多数发展中国家把“五项原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本国基本外交理念。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五项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道义影响力,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包括解决亚洲新兴国家之间争端的指导原则。

1955年4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仅做到和平共处或和平相处是远远不够的,还须谋求共同发展。

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指出,亚洲和平发展同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亚洲稳定是世界和平之幸,亚洲振兴是世界发展之福。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始终是亚洲地区形势主流。

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的“绝对

安全”。

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通盘考虑亚洲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加大打击力度。

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增进战略互信,以合作谋和平、促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亚洲人民有能力、有智慧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亚洲和平稳定,也欢迎有关各方为亚洲安全和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持久安全。要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根基;要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世界各国应该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是亚洲和平发展与安全保障的正能量。中国的安全与亚洲的安全息息相关。中国倡导树立亚洲安全观,也忠实地践行亚洲安全观,与世界各国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亚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