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联系·综合题专题复习教学案

地域联系·综合题专题复习教学案

地域联系·综合题专题复习教学案
地域联系·综合题专题复习教学案

地域联系·综合题专题复习教案

【挑战自我】

1、阅读材料,完成(20分):

材料一: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工业以轻纺、重工业、冶金、石化、机械、电子为主,还有汽车、航空、航天等部门。上海地铁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营运,目前已投入九条运营线路,形成了便捷的轨道交通系统,2006年统计运输量为6.49亿人次。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居全国首位,机械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重要地位。纽约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下铁道全长1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快捷的地铁交通系统。

材料二:上海地铁线路示意图(甲)纽约地铁线路示意图(乙)

(1)两市非常重视发展地铁交通的原因有哪些?(10分)

(2)试简要分析说明上海地铁线路与纽约地铁线路的不同点:(4分)

(3)列举上海和纽约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优势条件。(6分)

【答案】

(1)两城市均为国际大都市,人口多、客流量大;两城市地面建筑密度高,土地十分紧张;两城市经济力量雄厚,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发展地铁交通的条件优越。

(2)上海:地铁密度较低,以环形和放射线为主

纽约:地铁密度高,以南北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为主。

(3)交通便利,石油输入成本低;市场广阔;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先进。

【心得】

2、读我国四跨海大桥示意图,回答:(30分)

110°110°

118°15′118°

24°

金门

20

114°°E D F

甲 乙

丙 丁

(1)图中四座已建或拟建的大桥自西向东依次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出图丙、图丁中,字母代号所对应的城市名称:(3分)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E_______ F_______

(3)图中甲、乙两跨海大桥实际长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2分),判断理由是(2分):

(4_________(2分),理由是(2分):

(5)图中丁大桥规划时,采取桥隧结合的方案,主要是考虑__________因素。(2分)

A 、成本

B 、航运

C 、技术

D 、潮汐

(6)修建图中跨海大桥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3分)

(7)请你简要说明图中四大桥修建的最大意义分别是什么:(12分)

【答案】

(1)甲丁乙丙

(2)依次为:上海 杭州 宁波 广州 澳门 香港

(3)粤海大桥 图甲经度跨度大,而且纬度低,实际长度长。

(4)② 方案②线路较短,造价较低

(5)B 。(主要是因为珠江口航道繁忙)

(6)海底地质基础复杂,淤泥多;海水腐蚀性强,运动性强;海上风浪较大,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侵袭等。

(7)粤海大桥:将海南岛变成“半岛”, 加强海南岛与内陆的联系,使海南岛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

金夏大桥:加强金门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两岸经济发展。

杭州湾大桥:缩短杭州湾南北两岸之间的交通距离,加强区际联系加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转移;加快杭州湾沿岸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珠港澳大桥:缩短珠江口东、西岸的距离;加强珠港澳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三地经济协作,优势互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珠三角地区国际大都市圈的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等(合理即可)。

【心得】

121° 30A B C

【感受高考】

1、(2008海南)如图8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10分)

【答案】

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2分)。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2分)。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2分)。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2分),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2分)。

【心得】

2、(2008宁夏)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图6),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12分)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千米。(4分)(3)是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12分)

【答案】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⑦桥墩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启示】本题并不需要考生对方案①或方案②作出选择,而是让考生依据材料和图像信息,进行优缺点的评价即可。试题图文信息丰富,设问指向明确,得分要点清晰,切入简单,人人都能回答一些,并能获得相应的分数。然而要想拿到高分或满分,就取决于谁的信息提取全面,语言表达专业,答案组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等。这体现了新课标试题一方面贴近生活,考的比较基础;另一方面设问又有一定梯度和开放性的特点。这样既照顾了绝大多数学生,让人人都有话说,同时又充分展示个性思维品质的差异,然而要想全面系统地深入回答比较困难,从而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合作争雄】

1、阅读材料,完成(20分)

材料一: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进出口行业受影响较大,大批出口企业面临停产和减产。同时,消费中比重最大的两块,汽车和房地产,也出现下滑的趋势。进入10月,奇瑞、丰田、通用开始裁员,上海通用、神龙汽车、一汽丰田、长安福特等均下调了年初销量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建设投资就成了拉动经济的唯一办法,应对经济危机中国大修铁路。

材料二:铁路建设与相关产业联系示意图

(1)简要分析相对公路、航空和海运来说,铁路运输的优点。

(2)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横五纵的铁路就像八条大动脉每天为中国输送着“血液”。而这里,最重要的两条铁路线就是京广线和陇海——兰新线。请回答陇海——兰新线沿途穿过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在哪一个省境内?在哪一个省区境内沿线有许多绿洲和垦区?

(3)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线连通了京秦—京包—包兰—兰青,组成我国北部地区又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从秦皇岛沿这一干线向西的开往拉萨的列车,依次经过:()

A.海风的吹拂—草原的拥抱—昆仑山—长江源—高原冻土隧道

B.油菜—水稻—茶叶—长绒棉—小麦

C.山海关—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新疆天池—布达拉宫

D.北京—郑州—西安—兰州—西宁

(4)2万亿元投资铁路建设,将使钢铁冶炼业、机械制造业、水泥行业、电子行业和仪表行业以及铁路有关的设施和配套项目,在一段时期内获得稳定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应对经济危

机中国大修铁路的意义。

【答案】(1)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程度高、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等优点(4分),且具有污染小、潜能大、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优势,是公路、水运、航空所无法比拟的(4分)。

(2)甘肃的河西走廊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2分)。新疆有许多绿洲和垦区。(2分)

(3) A(2分)

(4)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增加工作岗位,给更多的劳动力带来收入,于是老百姓可支配的钱就多了,自然就进入市场消费,工厂的产品就能卖出去,又可以继续扩大生产,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投资铁路是一个杠杆,通过它可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合理即可,6分)。

【心得】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城市换乘枢纽是实现

城市多种交通方式之间转换的平

台。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换乘枢纽

最优点位置示意图

(1)读图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空间

排列的基本规律。(6分)

(2)试分析影响城市换乘枢纽的

主导区位因素。(4分)

【答案】

(1)自城区中心向外,功能区大

致依次为商业区、居住用地、工业

用地等。(4分)

该排列形式符合地租水平自城区中心向外递减的规律。(2分)

(2)最优点靠近商业区,显示客(人)流量是其主导因素之一;(2分)位于交通干道交汇处,显示交通便利是其主导因素之二。(2分)

【心得】

【课后作业】

1、(2008宁夏)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

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

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

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

时间更长,为什么?(14分)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14分)

【答案】

(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

【心得】

2、(2008年全国)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 ,完成下列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

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

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

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

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

价。

(1)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

主要地形特征(10分)

(2)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

主要困难有哪些?(10分)

【答案】

(1)平均海拔高(3分),山河相间(3

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4

分)

(2)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

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每答对一项给3分,满分10分。)【心得】

3、阅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备受关注的南宁至广州铁路于2008年11月9日在广西梧州破土动工。南广铁路由铁道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共同出资建设,跨桂、粤两省区,始自广西南宁市,经贵港、梧州,广东省云浮、肇庆、佛山至广州,线路全长577公里,设车站23座,工程建设工期4年半。南广铁路为双线电气化国家Ⅰ级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远景运输能力为每年2000万吨,日开行客车110对,南宁至广州可在3小时内到达。

目前由广州至南宁的K2571次列车需要绕行,全程大约要行驶809公里,这趟当天下午16:57从广州火车站出发的列车,第二天早晨05:47才能抵达南宁站。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铁路线路示意图

甲乙

(1)在图甲中,目前“广州——南宁”的铁路线呈________型分布,如果K2571次列车往北绕行,需要经过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线;往南绕行,需要经过__________线、________线,耗时达___________,南广铁路建成后“截弯取直”,将大约节省_______小时的车程。(2)在图乙中,下列城市为:A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_。图中B、D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下列景观照片与其对应的是B_________、D_________(填代号)。

①②

(3)试分析①、②两幅自然景观在成因上的相似性,并说明对其旅游景观欣赏的差异性。(4)对图乙中铁路AC与CE的建设,取决定作用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填下列代号);试分析其铁路沿线地形地势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A、活跃路网

B、经济因素

C、促进民族团结

D、科学技术

E、加强国防

(5)试分析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新建南广铁路有什么意义,未来该铁路还将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

(1)圆或“O” 京广、湘桂广茂、黎湛 12小时50分钟 10。

(2)A、昆明 C、南宁 E、广州 B、② D、①。

(3)成因上的相似性: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侵蚀(化学溶蚀)作用强烈,都形成喀斯特地貌。

欣赏上的差异性:桂林山水宜乘舟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景;而石林宜置身其中近观或在特定的地点观赏,方领略其奇特的形态、酷似的造型。

(4)B。相同点:都经过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都比较崎岖

不同点:AC铁路主要经过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跨越我国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CE主要经过两广丘陵和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小。(5)南广铁路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港澳地区与西南、广西紧紧相连起来,在我国西南、华南间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最便捷、最快速的铁路运输大通道,将北部湾经济区与珠三角地区更加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南广铁路的建设还将形成由我国东南沿海通往东盟国家的国际运输大通道,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甚至通过南昆铁路,进而西出南亚,与西亚、欧洲、非洲的铁路相连,打造一条联系亚欧非三洲的“大陆桥”。(合理即可)

【心得】

4、阅读合肥市换乘中心布点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肥市城市城市

交通网为_________

式。(1分)

(2)合肥市交通

换乘中心布局有什么

特点:(2分)

这样布局的优点

主要是:(2分)

(3)合肥市的城市空

间结构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模式,受

______和_________

因素的影响,(3分)

城市各功能区在空间

分布上的一般规律

是:(2分)

(4)合肥市的城市布

局将大量水面引入城

市,这样对城市环境

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

(1)方格——环形—

—放射

(2)特点:换乘中心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市周边,位于城区和城郊结合部,主要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优点:有利于从多个方向分散客流;有利于减缓合肥市内道路交通压力,改善市区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方便合肥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3)同心圆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水平自城区中心向外,功能区大致依次为商业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

(4)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增加湿度,为人们提供舒适休闲的场所等。

【心得】

4、曹妃甸位于唐山市滦南县南部海域,距大陆岸线20km,是渤海内唯一可以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优良港址。据此,读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丙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妃甸港除深水区域面积大,深水区域距岸近,锚地宽阔,锚着力好等,作为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优良条件外,还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请你读图,分析其港口开发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曹妃甸港区石化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

(1)丙、乙、甲。 (2)①位于我国渤海湾的中心位置,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区域。 ②区域内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产业密集,技术力量强。 ③依托北京、天津及京津唐重工业区,相互促进。京津两市的国际化程度、技术地位、流通职能等构成对港口的巨大推动力,曹妃甸则为京津唐重工业区提供一个深水港作为其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港。 ④腹地范围广阔。 港口的经济腹地不仅涵盖环渤海地区,而且可延伸到广大的西北地区,还可通过欧亚大陆桥与欧洲连接,成为欧亚大陆桥东部又一端点。 ⑤集疏运条件便捷。曹妃甸港址以北的唐山市境内,京哈、大秦等铁路干线通过,可兼顾辽南和华东等地区的中转运输。 ⑥综合开发潜力大。港址附近有大面积的沙甸、滩涂和环境空间,可供大规模工业性开发建设,是发展大型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的理想地区,可以成为21世纪京津唐地区重化工业改造、迁建和持续发展的产业基地。(合理即可)

(3)①接近南堡油田,原料充足; ②有廉价的海运,进口原油成本低; ③位于环渤海经济

丙 甲

曹妃甸港口工业区 乙

圈,接近消费市场;④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对港区污染少;⑤充分利用沙甸、滩涂,地租成本低,有利于环渤海地区石化工业向沿海转移;⑥位于海域,有利于缓解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紧张和环境压力,实现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即可)

【心得】

6、根据下列图像资料,完成:

资料1、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资料2、非洲奴隶三角贸易示意图

归程

中程

(1)1850年以来,美国人口主要表现为从“______________”迁往“_____________”。其中,引起老年人口和年轻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否相同,为什么?

(2)将下列货物的代号,填写到“三角贸易”的相应航程中:

①出程:_________;②中程:_________;③归程:_________;

A、甜酒

B、烟草

C、布匹

D、蔗糖

E、黑人奴隶

F、马匹

G、金、银、铜等矿产品

H、丝、毛、棉、麻织品

(3)洋流是影响海上航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三角贸易示意图中,为了省时省能,下列航程可

以借助的洋流分别是:

①出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归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寒冷地带阳光地带。不同。美国东北部气候比较冷湿,环境质量较差;而西南部气候比较温暖,环境质量好,气候因素是导致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东北部发展历史早,就业机会较少,而西南部因新兴工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就业机会多,经济因素是导致年轻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①:ACFH ②:E ③:BDG

(3)①:加那利寒流②: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③:北大西洋暖流【心得】

语言赏析专题教学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案(第份) 【课文回顾】 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了喜春之情。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的多、细、密、斜、薄的特点。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的情景。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的生命质感和充满着春意都写出来了,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水的赞美之情。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的情景。 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 【中考链接】 城市里的菜地 晓寒 ①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 ②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是菜地里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边走边看。黄瓜花开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地黄,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③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了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条路都提心吊胆。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 ④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放肥,再不搞就迟了,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睛不定。

专题九几何综合体、代数和几何综合题(含问题详解)

2012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九:几何综合体、代数和几何综 合题 1(2011省)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K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BK=AG. (1)求证:①DE=DG;②DE⊥DG (2)尺规作图:以线段DE,DG为边作出正方形DEFG (要求: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3)连接(2)中的KF,猜想并写出四边形CEFK是怎样的 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4)当时,请直接写出的值.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作图—复杂作图。分析:(1)由已知证明DE、DG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再通过等量代换证明DE⊥DG;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分别以点G、E为圆心以DG为半径画弧交点F,得到正方形DEFG;(3)由已知首先证四边形CKG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四边形CEFK为平行四边形; (4)由已知表示出的值.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DA,∠DCE=∠DAG=90°. 又∵CE=AG, ∴△DCE≌△GDA, ∴DE=DG, ∠EDC=∠GDA, 又∵∠ADE+∠EDC=90°, ∴∠ADE+∠GDA=90°, ∴DE⊥DG. (2)如图. (3)四边形CEFK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设CK、DE相交于M点,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 ∴AB∥CD,AB=CD,EF=DG,EF∥DG, ∵BK=AG, ∴KG=AB=CD, ∴四边形CKGD是平行四边形,

∴CK=DG=EF,CK∥DG, ∴∠KME=∠GDE=∠DEF=90°, ∴∠KME+∠DEF=180°, ∴CK∥EF, ∴四边形CEFK为平行四边形. (4)=.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作图,解题的关键是先由正方形的性质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得出结论,此题较复杂 2(2011建设兵团)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4,BC=9,∠B=45°.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运动,动点Q同时以相同速度从点C出发沿CD向点D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B的长; (2)设BP=x,问当x为何值时△PCQ的面积最大, 并求出最大值; (3)探究:在AB边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PCQM为 菱形?请说明理由.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1)作AE⊥BC,根据题意可知BE的长度,然后,根据∠B的正弦值,即可推出AB 的长度; (2)作QF⊥BC,根据题意推出BP=CQ,推出CP关于x的表达式,然后,根据∠C的正弦值推出高QF关于x的表达式,即可推出面积关于x的二次函数式,最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推出x的值; (3)首先假设存在M点,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推出,∠B=∠APB=∠BAP=45°,这是不符合三角形角和定理的,所以假设是错误的,故AB上不存在M点. 解答:解:(1)作AE⊥BC, ∵等腰梯形ABCD中,AD=4,BC=9, ∴BE=(BC﹣AD)÷2=2.5, ∵∠B=45°, ∴AB=, (2)作QF⊥BC, ∵等腰梯形ABCD, ∴∠B=∠C=45°, ∵点P和点Q的运动速度、运动时间相同,BP=x, ∴BP=CQ=x, ∵BC=9, ∴CP=9﹣x,QF=, 设△PQC的面积为y,

代几综合题复习含答案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 C B C ( 代数与几何综合题 代数与几何综合题从内容上来说,是把代数中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图形的变换、相似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融入了开放性、探究性等问题,如探究条件、探究结论、探究存在性等。经常考察的题目类型主要有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简称坐标几何问题),以及图形运动过程中求函数解析式问 题等。 解决代数与几何综合题,第一,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翻译并转化为显性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逐个击破;第三,要善于联想和转化,将以上得到的显性条件进行恰当地组合,进一步得到新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恰当地使用分析综合法及方程与函数的思想、转化思想、数行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一类:与反比例函数相关 1.(09北京)如图,点C为⊙O直径AB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交⊙O 于点D、E两点,且∠ACD=45°,DF⊥AB于点F,EG⊥AB 于点G.当点C在AB上运动时,设AF=x,DE=y,下列 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2m a 经过正方形ABOC的三个顶点A、、,则m的值为. 3.09延庆)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b,(a-b)2≥0, ∴a-2ab+b≥0,∴a+b≥2ab,只有当a=b时,等号成立. D

(2) 探索应用:已知 A (-3, , B (0,- 4) ,点 P 为双曲线 y = ( x > 0) 上的任意一点, 与直线 y = x 相交 A 点左侧)是双曲线 y = 上的动点.过点 B 作 D O N 轴交双曲线 y = 于点 E ,交 BD 于点 C . C E N 和 y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第一象限中的图 ( 的图象上,AB ∥y 轴,与 y = 的图象交于点 B ,AC 、BD 、 y = 的图象交于点 C 、D . 结论:在 a + b ≥ 2 ab ( a ,b 均为正实数)中,若 a b 为定值 p ,则 a + b ≥ 2 p , 只有当 a = b 时, a + b 有最小值 2 p .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若 m > 0 ,只有当 m = 时, m + 1 m 有最小值 . 12 0) x 过点 P 作 PC ⊥ x 轴于点 C , PD ⊥ y 轴于 D . 求四边形 ABCD 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 y D P 四边形 ABCD 的形状. A -3 O C x -4 B 4. (08 南通)已知双曲线 y = k 1 x 4 (第 3 题) y 于 A 、B 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 M (m ,n )(在 k x BD ∥y 轴交 x 轴于点 D .过 (0,-n )作 NC ∥x · ·M A x k B x (1)若点 D 坐标是(-8,0),求 A 、B 两点 坐标及 k 的值. (第 4 题) (2)若 B 是 CD 的中点,四边形 OBCE 的面积 为 4,求直线 CM 的解析式. (3)设直线 AM 、BM 分别与 y 轴相交于 P 、Q 两点,且 MA =pMP ,MB =qMQ , 求 p -q 的值. 5. 09.5 西城)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2 8 x x 象如图所示,点 A 在 y = 与 x 轴平行,分别与 y = 8 2 x x 2 8 x x (1)若点 A 的横坐标为 2,求梯形 ACBD 的对角线的交点 F 的坐标; (2)若点 A 的横坐标为 △m ,比较 OBC 与△ABC 的面积的大小; (△3)若 ABC 与以 A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直接写出点 A 的坐标.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城市 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 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 A ?我国老龄化加速,要适时提前开展应对老龄化的行动 B ?青少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C.积极应对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机会,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 D ?近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明显下降,将影响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增加 2?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15年时间内() A ?劳动力人口的抚养负担将得到减轻 B ?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将会下降 C.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 D ?将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发展的困难期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 —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 ? 1982 年 B ? 1992 年C. 2002 年D . 2007 年 4?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 12月月考)读我国巢湖流域古代聚落遗址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

5?图示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 A .海拔较高的地区 B ?河流中下游的地区 C.山麓冲积扇地区 D ?地势平坦地区 6?冬季,巢湖水域面积减少最大的方向可能位于() A ?西北面 B ?西南面C.东北面 D ?东南面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某国某个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 7 ?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 ? 0~8 km B. 9~16 km C. 17~24 km D . 25~35 km 8.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中考语文复习:期末复习 现代文阅读之理解赏析语句 导学案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语句 课程标准表述:在通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一、标学 1.通过例句分析学会抓关键词、结合语境分析语句的含义。 2.通过教师讲解点拨明确从内容、结构、修辞等不同角度赏析语句作用。 课前预习: 1.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包括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作者用意的解说等。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要善于抓住造句的特点,思考其效果及目的;要联系文章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这类题目所考查的句子多数是指中心句、统领句、转承句、结论句和一些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理解句子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从写法看特点,从结构看作用,从内容看感情。 2.要点积累 ①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在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在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②8大修辞,它们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③五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④表现手法主要有:联想、想象、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渲染等等。 ⑤常见的句式特点有: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倒装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3.问题的主要形式有: ①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②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谈谈自己的体会。 ④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⑤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第x段摘抄与第y段中画线部分照应的文字。 ⑥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4.语句赏析题的答案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运用回答问题三步法回答即可: ①(特点或作用)运用了______,______;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综合题】精品专题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综合题】精品专题解析 几何综合题一般以圆为基础,涉及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这类题虽较难,但有梯度,一般题目中由浅入深有1~3个问题,解答这种题一般用分析综合法. 【典型例题精析】 例1.如图,已知⊙O的两条弦AC、BD相交于点Q,OA⊥BD. (1)求证:AB2=AQ·AC: (2)若过点C作⊙O的切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P,求证:PC=PQ. P 分析:要证A B2=AQ·AC,一般都证明△ABQ∽△ACB.∵有一个公共角∠QAB=∠BAC,?∴只需再证明一个角相等即可. 可选定两个圆周角∠ABQ=∠ACB加以证明,以便转化,题目中有垂直于弦的直径,可知AB=AD,AD和AB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欲证PC=PQ, ∵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 ∴可证∠PQC=∠PCQ(等角对等边) 将两角转化,一般原地踏步是不可能证明出来的,没有那么轻松愉快的题目给你做,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BQC=∠AQD=90°-∠1(充分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互余关系) ∵∠PCA是弦切角,易发现应延长AO与⊙交于E,再连结EC,?利用弦切角定理得∠PCA=∠E,同时也得到直径上的圆周角∠ACE=90°, ∴∠PCA=∠E=90°-∠1. 做几何证明题大家要有信心,拓展思维,不断转化,寻根问底,不断探索,?充分发挥题目中条件的总体作用,总能得到你想要的结论,同时也要做好一部分典型题,?这样有利于做题时发生迁移,联想. 例2.如图,⊙O1与⊙O2外切于点C,连心线O1O2所在的直线分别交⊙O1,⊙O2于A、E,?过点A作⊙O2的切线AD交⊙O1于B,切点为D,过点E作⊙O2的切线与AD交于F,连结BC、CD、?DE. (1)如果AD:AC=2:1,求AC:CE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sinA和tan∠DCE的值; (3)当AC:CE为何值时,△DEF为正三角形?

城市专题综合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九):城市专题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便捷的交通; ②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宽广的经济腹地; ⑤充足的商品供应; ⑥丰富的农副产品; 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

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 ④用地紧张。 措施: ①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②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和居住条件,缓解城市交通和住房压力; ③加强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⑶兰州问题: 石化工业区不合理: ①位于河流谷地工业废气不利于扩散; ②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③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山谷地形对城市的不利影响: ①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②使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城市大气污染; ③使城市的空间发展受到限制。 ⑷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⑸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 【高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 炼句炼意型 ★命题形式: 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 ××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 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 (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折叠几何综合专题---16道题目(含答案)

01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点E处,过点E作EG∥CD交AF于点G,连接DG. (1)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 (2)探究线段EG,G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G=6,EG=25,求BE的长.

(1)证明:由折叠性质可得,EF =FD ,∠AEF =∠ADF =90°,∠ EFA =∠DFA ,EG =GD ,∵EG ∥DC ,∴∠DFA =∠EGF , ∴∠EFA =∠EGF ,∴EF =EG =FD =GD ,∴四边形EFDG 是菱形; (2)解:EG 2 =1 2 GF ·AF .理由如下: 如解图,连接ED ,交AF 于点H , ∵四边形EFDG 是菱形, ∴DE ⊥AF ,FH =GH =12GF ,EH =DH =1 2 DE , ∵∠FEH =90°-∠EFA =∠FAE ,∠FHE =∠AEF =90°, ∴Rt △FEH ∽Rt △FAE ,∴EF AF =FH EF ,即EF 2=FH ·AF , 又∵FH =12GF ,EG =EF ,∴EG 2 =12 GF ·AF ; (3)解:∵AG =6,EG =25,EG 2 =12AF ·GF ,∴(25)2 =12 (6+GF )·GF , 解得GF =4或GF =-10(舍),∴GF =4,∴AF =10. ∵DF =EG =25,∴AD =BC =AF 2-DF 2=45, DE =2EH =2 EG 2 -(1 2 GF )2=8,

∵∠CDE+∠DFA=90°,∠DAF+∠DFA=90°,∴∠CDE=∠DAF,∵∠DCE=∠ADF=90°, ∴Rt△DCE∽Rt△ADF,∴EC DF = DE AF ,即 EC 25 = 8 10 , ∴EC=85 5 ,∴BE=BC-EC= 125 5 . 02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F,若DE=4,BD=8. (1)求证:AF=EF; (2)求证:BF平分∠ABD.

代几综合题复习(10页)

代数与几何综合题 代数与几何综合题从容上来说,是把代数中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图形的变换、相似等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融入了开放性、探究性等问题,如探究条件、探究结论、探究存在性等。经常考察的题目类型主要有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简称坐标几何问题),以及图形运动过程中求函数解析式问题等。 解决代数与几何综合题,第一,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翻译并转化为显性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逐个击破;第三,要善于联想和转化,将以上得到的显性条件进行恰当地组合,进一步得到新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恰当地使用分析综合法及方程与函数的思想、转化思想、数行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一类:与反比例函数相关 1.(09)如图,点C为⊙O直径AB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交⊙O 于点D、E两点,且∠ACD=45°,DF AB ⊥于点F,EG AB ⊥ 于点G.当点C在AB上运动时,设AF x =,DE y =,下列 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0 ( 2 2≠ + =a a m ax y的图象 经过正方形ABOC的三个顶点A、B、C ,则m的值为. 3.(09延庆)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2 ()0 a b -≥, 20 a a b b ∴-+≥,2 a b ab ∴+≥,只有当a b =时,等号成立. A B C D

结论:在a b +≥a b ,均为正实数)中,若ab 为定值p ,则a b +≥, 只有当a b =时,a b + 有最小值. 根据上述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若0m >,只有当m = 时,1 m m + 有最小值 . (2) 探索应用:已知(30)A -,,(04)B -,,点P 为双曲线12 (0)y x x =>上的任意一点, 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C ,轴于y PD ⊥D . 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 四边形ABCD 的形状. 4.(08)已知双曲线k y x = 与直线1 4y x =相交于A 、 B 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 (m ,n )(在A 点左侧)是双曲线k y x =上的动点.过点B 作BD ∥y 轴交x 轴于点D .过N (0,-n )作NC ∥x 轴交双曲线k y x = 于点E ,交BD 于点C . (1)若点D 坐标是(-8,0),求A 、B 两点 坐标及k 的值. (2)若B 是CD 的中点,四边形OBCE 的面积 为4,求直线CM 的解析式. (3)设直线AM 、BM 分别与y 轴相交于P 、Q 两点,且MA =pMP ,MB =qMQ , 求p -q 的值. 5.(09.5西城)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 = 和8 y x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第一象限中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 在8y x =的图象上,AB ∥y 轴,与2 y x =的图象交于点B ,AC 、BD 与x 轴平行,分别与2y x = 、8 y x =的图象交于点C 、D . (1)若点A 的横坐标为2,求梯形ACBD 的对角线的交点F 的坐标; (2)若点A 的横坐标为m ,比较△OBC 与△ABC 的面积的大小; (3)若△ABC 与以A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 (第3题) (第4题)

2020年浙江高考高三地理城市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城市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完成下列各题。 1.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2.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城市交通问题是指道路交通中带有普遍性的、经常性的和周期性的一种无效而有害的状态,据统计大城市70%污染都来自城市交通。下图反映了城市车速与污染程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3.有关污染程度与车速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程度与车速呈正相关 B.污染程度与车速呈负相关 C.车速适中时耗能最少 D.车速中等时车流量最小 4.根据图示,减轻交通污染的主要措施是 A.推广新能源汽车B.鼓励公交出行 C.合理规划城市路网D.车辆限速行驶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问题。

5.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6.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为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建设,国务院于2019年1月10日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的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行政区划调整后,作为省会城市济南的 A.经济地位加强B.服务范围扩大 C.城市职能减少D.城市等级提升 8.济南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济南城市圈建设的作用体现在 ①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 ②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③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学案几何综合题

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 ⑵ 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点F 是BE 的中点.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 ,AD . AC 是直径, ∴ AD ⊥BC . ⊿ABC 中,AB =AC , ∴ ∠B =∠C ,∠BAD =∠DAC . 又∠BE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 的外角, ∴∠C =∠BED . 故∠B =∠BED ,即DE =DB . 点F 是BE 的中点,DF ⊥AB 且OA 和OD 是半径, 即∠DAC =∠BAD =∠ODA .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 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代几综合试题(1)

1. 已知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位置如图,C ,D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3).现有两 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沿线段AD 向终点D 运动,点Q 沿折线CBA 向终点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填空:菱形ABCD 的边长是 ▲ 、面积是 ▲ 、 高BE 的长是 ▲ ; (2)探究下列问题: 若点P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 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 ①当点Q 在线段BA 上时,求△APQ 的面积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以及S 的最大值; 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有某时刻t ,使得△APQ 沿它的一边翻折,翻折前后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有,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有,请说明理由. 如图12, 四边形OABC 为直角梯形,A (4,0),B (3,4), C (0,4). 点M 从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 运动;点N 从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 作NP 垂直x 轴于点P ,连结AC 交NP 于Q ,连结MQ . (1)点 (填M 或N )能到达终点; (2)求△AQM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当t 为何值时,S 的值最大; (3)是否存有点M ,使得△AQM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有,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有,说明理由. O x y A B C D E 图12

3.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矩形纸片OABC ,O 为坐标原点,AB x ∥轴, B (3 ),现将纸片按如图折叠,AD ,DE 为折痕,30OAD ∠=?.折叠后,点O 落在点1O ,点C 落在点1C ,并且1DO 与1DC 在同一直线上. (1)求折痕A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分) (2)求经过三点O ,1C ,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分) (3)若⊙P 的半径为R ,圆心P 在(2)的抛物线上运动, ⊙P 与两坐标轴都相切时,求⊙P 半径R 的值. (4分) 25.(2009年湖南长沙)如图,二次函数2 y ax bx c =++(0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连结AC BC 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A -, 、(0C ,且当4x =-和2x =时二次函数的函数值y 相等. (1)求实数a b c ,,的值; (2)若点M N 、同时从B 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 BC 、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连结MN ,将BMN △沿MN 翻折,B 点恰好落在AC 边上的P 处,求t 的值及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是否存有点Q ,使得以B N Q ,,为项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如果存有,请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有,请说明理由.

中考散文语言赏析专题复习教案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中考散文语言赏析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散文品味词句,赏析语言的一般方法; 2.学会规范表达,正确答题。 【学习重点】掌握散文品味词句,赏析语言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学会规范表达,正确答题。 快乐自学 完成“学案”上2012年徐州市中考散文阅读《凝望一棵开花的树》题目。 【教学流程】 环节一、快乐体验 快乐导入 1.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地走进文本。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散文中品味词句,赏析语言的方法和规律。 板书课题《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2.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聚焦徐州市2015年语文中考考试说明,看一下上面对散文阅读赏析语言的要求是: (课件呈现)赏析作品中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 环节二:快乐合作 在散文阅读考查中,品味词句,赏析语言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

大家课前完成了学案《凝望一棵开花的树》的语言赏析题,下面我们各自来展示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 答案:“像盛满香料的杯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浓郁(1分),“掠过”一词突出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态,“一次次”则突出了香气之浓,花期之长(1分),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讨论:赏析散文语言你通常都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 1.抓关键词 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还有叠词、副词、量词等。 如何准确地理解关键语句,在答题时做到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探讨散文语言品析的方法吧。 请大家先用2分钟思考如何赏析这两句话。 (课件呈现)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 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赏析:句中运用“攀”“缩”“微倾”三个动词,(赏析点)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句子内容)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表现了深沉的父爱。(表达情感) 2.抓修辞句 比喻、拟人的生动形象;排比的气势磅礴;反问的发人深思等。(课件呈现)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

几何综合(习题)

几何综合(习题) ? 例题示范 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2,BC =CD =B =90°, ∠C =120°,则AD 的长为_______. D C B A 解:如图,连接AC . D C B A 在Rt △ABC 中,∵∠B =90°,AB =2,BC =∴tan ∠ACB = 3 AB BC = ∴∠ACB =30° ∴AC =2AB =4 ∵∠BCD =120° ∴∠ACD =∠BCD -∠ACB =90° 在Rt △ADC 中,AC =4,CD =∴AD = ? 巩固练习 C D B A

1. 如图,在△ABC 中,AB =15 m ,AC =12 m ,AD 是∠BAC 的外角平分线,DE ∥ AB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那么CE =________. 2. 在△ABC 中,AB =12,AC =10,BC =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 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________. D B A 3. 如图,矩形EFGD 的边EF 在△ABC 的BC 边上,顶点D ,G 分别在边AB ,AC 上.已知AB =AC=5,BC=6,设BE =x ,EFGD S y 矩形,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x 的取值范围) G F E D C B A N M G F E D C B A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如图,在△ABC 中有一正方形DEFG ,其中D 在AC 上,E ,F 在AB 上,直线 AG 分别交DE ,BC 于M ,N 两点.若∠B =90°,AB =4,BC =3,EF =1,则BN 的长度为( ) A .43 B .32 C .85 D .127 5. 如图,在△ABC 中,AB =BC =10,AC =12,BO ⊥AC ,垂足为O ,过点A 作射线 AE ∥BC ,点P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连接PO 并延长与射线AE 相交于点Q ,设B ,P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 ,过点Q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为R .小明同学思考后给出了下面五条结论:①△AOB ≌△COB ; ②当0<x <10时,△AOQ ≌△COP ;

(完整版)城市习题

城市专题练习题 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 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 二环与三环之间 B. 三环与四环之间 C. 四环与五环之间 D. 五环与六环之间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3.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5.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 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6.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 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完成9-10题 9.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0.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读图文材料,回答11-12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右图显示了某市中 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 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导学案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例句和练习,归纳赏析句子的方法和规范答题模式。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结合具体语境,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句子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作答句子赏析类型题目的信心。 【知识回顾】 ☆赏析句子的三步法: ①回归原位: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②选角度、明效果、析情感 ③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鉴赏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比喻:具体明白,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赋予事物以人的某些特征。排比:层层深入,增强语势。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 反复:强调反问:加重语气。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 对偶:工整的句式,增强文章节奏感。 2、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了……背景; 2.渲染了……氛围; 3.烘托了人物……心情。 3、抓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A.动词、形容词、叠词、量词 (方法:词语本意+语境义) B.词语的情感色彩:贬义褒用、褒义贬用 4、景物描写的角度(感官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空间角度)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5、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象征、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 6、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回顾课堂,学海拾贝】 例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例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例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提示:抓关键字词) 例4、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归纳答题格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井 村里有两口古井,一口在村头高地,一口在村中平地。两口井的井沿是一样的,用一块青石凿 穿而成,呈正六角形,下部略大,其中一面刻有几行阴文,记载某年某月所掘。井台呈方形,条石 铺成,向一边微微倾斜,这低的一面,人不常走的边上,便生起一片片绿黑色的厚苔藓。 高地的古井深十几米,从井口向下望,井口窄,井腔渐大。井壁是用一个个卵石杂乱而紧密地 砌成的,卵石上长满厚厚的翠绿的苔藓,苔藓下挂着一滴滴水珠,亮晶晶地闪。清暗的水面上映着 一小圈天,人趴在井沿往下看时,那一小圈天就映着人的头脸。苔藓下的水珠积聚到足够大滴,便 长长的一挂“滴答”下去,水面就荡起小涟漪,那一小圈天便皱乱起来,人的头脸也一下子碎裂变 形,一会儿水面平静了,头脸又完整地重现。有一次我把手按在井沿上,俯身看井里,只觉森森的 气息袭上来,身边升起凉飕飕的寒气……突然觉得手心传来一丝钝痛疼,我要挣开手,手心仿佛被 井沿吸住一样,好不容易才脱开,合手搓揉多次,才回暖起来。 平地的古井水面高,大人俯身井沿伸手便能用勺子舀起水来。 在寒冷的冬天,古井水是温暖的。两个井口总是氤氲着若有若无的轻烟。大冷天妇女们在井台 上洗衣,手冻得通红,却说不冷。到炎热的夏天,井水是那样清凉,孩子们都喜欢拿了小吊桶,结 伴去井台上,吊起水来一桶桶往头脸上冲下来,那样冲凉嬉戏。 高地的古井井台上有个石盆,盆壁是那么粗糙,而盆里面光光滑滑的。有时有妇女弯腰俯身井 沿吊起水,擎起吊桶,后退一步,高高远远地把吊桶里的水向石盆倾去,水泻成一弯弧线,几吊桶 后,石盆里水渐满并溅起水花。然后她就站在石盆边洗衣。下午,还有比我们更小的稚童,脱得光 溜溜的,挤坐在石盆里,叫母亲吊起井水冲到他们身上,个个快活地拍打着水花,高兴得大喊大叫。 后来,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把村子周围的树林砍光了,改成了庄稼地。有一年夏天大旱,村里 人连续汲了几天井水,又人吃又浇地,两口古井终于见底。到第二天水位才回复一点。老辈人说, 这两口古井水位以前从来没有下降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