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N E W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摘要:

在水泥裹骨料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全新的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即通过在再生骨料表面喷洒聚乙烯醇溶液形成聚乙烯醇粘结层,然后在聚乙烯醇粘结层表面再包裹1层水泥形成水泥外壳,从而增加了再生骨料对水泥的粘附力,达到了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的目的。同时,

通过试验对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和纯水泥浆、水泥浆外掺矿粉、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等4种不同化学浆液强化法强化的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相关物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骨料表面喷洒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的方法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约22%。

关键词:

再生骨料强化;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中图分类号:TU528.041,X79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02X (2011)03-0045-03

Research on intensifying technique of recycled aggregate

YANG Ning 1,WANG Chongge 1,ZHAO Meixia 2

(1.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Qingdao 266510,Shandong ,China ;2.Colleg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Shandong ,China)

Abstract :

On the basis of aggregate wrapping around cement ,a new recycled aggregate intensifying technique which sprayed the PVA solution on recycled aggregate surface to form PVA bond course wrapped around cement was studied.It could improve strength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Meanwhile ,

relative analysis 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ere carried through intensified test which included PVA solution wrapping around cement ,neat cement grout ,grout mixed powdered ore ,grout mixed diatomite ,and grout mixed ganister s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PVA solution wrapping around cement can raise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about 22%.

Key words :

recycled aggregate intensifying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近年来,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混凝土作为

主要的建筑材料被大量的消耗,骨料的不可再生性与建筑对骨料大规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大规模建设对混凝土的巨大需求和由此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应用[1-5]。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的孔隙率高、强度低,由此造成再生混凝土强度较低,使其只能应用于一些对强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严重制约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强

化再生骨料对于再生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的研究,对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强度要求稍高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RYU J [6]采用“水泥裹骨料”搅拌工艺来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但是,再生粗骨料表面很不规整,所以采用传统的“水泥裹骨料”工艺形成再生混凝土的过程中再生骨料表面不容易粘附水泥,影响使用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即通过在再生骨料表面喷洒聚乙烯醇溶液形成聚乙烯醇粘结层,然后在聚乙烯醇粘结层表面再包裹1层水泥形成水泥外壳,从而增加了再生骨料对水泥的粘附力,增强了再生骨料自身的强度,达到了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的目的。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提高情况,并与其它再生骨料强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杨宁1,王崇革1,赵美霞2

(1.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10;

2.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1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J28B02)收稿日期:2010-10-11

作者简介:杨宁,男,1985年生,山西大同人,研究生。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45··

新型建筑材料

2011.3

1试验方法及材料

1.1试验方法

试验选取纯水泥浆、水泥浆外掺矿粉、水泥浆外掺硅藻土

和水泥浆外掺硅粉等4种不同化学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并与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强化的再生骨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强化前后骨料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压碎指标,同时对在此骨料基础上配制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对比分析。1.2试验材料

再生骨料:来自青岛市城市改造中某办公楼拆迁的废弃混凝土,经过人工破碎筛分选取其中粒径为4.75~31.5mm 的颗粒作为粗骨料,采用连续粒级且级配良好;细骨料:河砂,含水率4.9%;水泥:青岛水泥厂生产的P ·O42.5水泥;水:自来水;聚乙烯醇:山西三维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烯醇(PVA )1799;4种强化溶液分别为纯水泥浆、水泥浆外掺矿粉、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

2再生骨料强化试验

2.1强化方法及结果

化学浆液水灰比对再生骨料的强化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再生骨料具有吸水率大的特点,如果化学浆液的水灰比太小,将导致浆体的黏度大,影响骨料吸收浆体;但水灰比过大,则会影响再生骨料抗压强度的增长,达不到强化的目的。通过试验室的调试和观察,最终确定纯水泥浆、水泥浆外掺矿粉化学浆液的水灰比为1∶1,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化学浆液的水灰比为1.1∶1。另外,水泥浆外掺矿粉的掺量为30%,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的掺量均为10%,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浓度为9%。将再生骨料分别倒入4种化学浆液中,不断搅拌,使其充分的浸渍强化,等浆液大致初凝前,将再生骨料取出,进行淋洗和沥干处理。

将浓度为9%的聚乙烯醇溶液均匀喷洒在再生骨料表面,使骨料表面充分浸润,静置2h 以上,再采用水泥裹骨料工艺在再生骨料表面包裹1层水泥形成水泥外壳。

依据GB/T 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对强化前后的再生骨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与未强化骨料相比,经过不同强化方法强化的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降低,表观密度增大,只有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的吸水率降低,其它强化方法的吸水率都有所增加。经纯水泥浆、水泥浆外掺矿粉、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强化后骨料的压碎指标较未强化的骨料分别降低20.9%、

21.6%、27.6%、23.5%、29.5%;表观密度分别增大4.5%、4.0%、2.1%、2.6%、1.2%;吸水率分别增大了2.4%、10.9%、5.3%、9.7%,聚乙烯醇

溶液外裹水泥法的吸水率降低了6.4%。2.2结果分析

再生骨料表面包裹着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并且再生骨料在破碎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微细裂缝,导致再生骨料的强度低,吸水率大。再生骨料在经过上述4种化学浆液分别强化处理后,其表面又裹了1层硬化的浆液,这导致了再生骨料吸水率的进一步增大,而聚乙烯醇溶液具有很强的粘结性能,将其喷洒在再生骨料表面后可以在其表面形成1层粘结层,进而使再生骨料的孔隙率降低,吸水率降低,同时也粘结了再生骨料表面大量的微细裂缝,使其压碎指标降低;再生骨料经过上述4种不同化学浆液强化后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强化浆液可以不同程度的填充再生骨料的孔隙,从而使压碎指标降低,强度提高。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中聚乙烯醇溶液不仅粘结了再生骨料表面的微细裂缝,还使粗骨料和水泥之间的粘结性能大大增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再生骨料的强度。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制得的再生骨料压碎指标最低,强度最高。

3

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3.1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及抗压强度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配比为m (水)∶m (水泥)∶m (砂)∶

m (粗骨料)=190∶352∶645∶1146,再生骨料的取代率为100%,采用机械搅拌,标准养护。28d 抗压强度试件尺寸为150mm ×150mm ×150mm ,每组3个试件,取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依据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强化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较采用未强化的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纯水泥浆强化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化效果不明显;水泥浆外掺矿粉与未强化相比增长率只有7.47%;水泥浆外掺硅

强化方法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kg/m 3)压碎指标

/%未强化 2.58 6.77247016.73纯水泥浆 3.37 6.93258013.24水泥浆外掺矿粉 3.787.51257013.12水泥浆外掺硅藻土 2.717.13252312.11水泥浆外掺硅粉 2.797.43253412.80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

2.63

6.34

2500

11.80

表1强化前后再生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杨宁,等: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46··

N E W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粉、水泥浆外掺硅藻土和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强化法的强

化效果比较明显,其中以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最多,为22.09%。

3.2

试验结果分析

纯水泥浆中的水泥水化物能够填充孔隙,而且浆液能够将再生骨料本身的微细裂缝粘合;水泥浆外掺矿粉化学浆液不仅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而且还能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Ca (OH )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胶凝性的水化产物,从而增强界面的粘结特性;水泥浆外掺硅粉中的硅粉在混凝土中同时起填充材料和火山灰材料使用,硅粉的平均粒度几乎是纳米级别,能够较好地填充于水泥颗粒间,大大降低水化浆体中孔隙的尺寸,改善孔隙尺寸分布,使水泥石的结构变得致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水泥浆外掺硅藻土中的硅藻土是天然纳米材料,具有多孔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火山灰性质,微集料填充效应和增强效果良好。

从以上机理可以看出,不同化学浆液强化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其中掺加的化学物质特有的性质对再生骨料孔隙进行填充,或利用掺加的化学物质与再生混凝土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化学反应,或利用化学浆液将再生骨料的微细裂纹进行粘结等。导致不同强化方法产生不同强度提高效果的原因主要是和强化方法的作用机理和程度有关,相比较而言,纯水泥浆强化法只能进行填充孔隙和微细裂缝粘合,因此,抗压强度提高最少;水泥浆外掺矿粉强化法不仅能填充孔隙,而且还能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多余Ca (OH )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粘结性能较好的胶凝性水化产物,因此抗压强度比纯水泥浆强化方法提高的多;水泥浆外掺硅粉强化法中硅粉较强的火山灰活性及其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孔隙的填充效果非常好,从而改善了硬化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而且消耗了水泥浆体中多余的Ca (OH )2,使混凝土中硬化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界面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进而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更多;水泥浆外掺硅藻土强化法中的硅藻土具有比硅粉更加优良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和增强效果,更大的比表面积,从而使其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水泥浆外掺硅粉强化法配制的更高;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中的聚乙烯醇溶液使

再生骨料表面形成了1层粘结层,

粘结层再包裹1层水泥形成水泥外壳,从化学强化和工艺强化2个方面修复了再生骨料的裂缝、很好地填充了孔隙、同时增强了界面的粘结性。因此,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最明显。

4结论

再生骨料经过不同的强化方法强化后,骨料强度及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的强化效果最好。经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强化的再生骨料压碎指标降低了29.5%,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了22.09%,均优于其它强化方法。从其作用机理可以看出,改善再生骨料自身的表面状态及其与新浆体之间的界面粘结特性,仍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2)水泥浆外掺硅藻土和水泥浆外掺硅粉的强化效果较为显著,水泥浆外掺矿粉强化法次之,纯水泥浆强化法的强化效果最不明显。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水泥浆外掺矿粉和纯水泥浆强化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比未强化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长18.23%、16.05%、7.47%、1.04%。

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提供了一种再生骨料强化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对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强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小平,徐银芳.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3,30(5):46-47.[2]

张金喜,张建华,邬长森.再生混凝土性能和孔结构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9(2):142-147.[3]

孙浩.粗集料和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4]

李欣,尹健.再生骨料在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6,26(6):192-195.[5]

Ghafoori N ,Diawara H.Abrasion resistance of fine aggregate re -placed silica fume concrete[J].ACI Materials Journal ,1999,96(5):559-567.[6]

Ryu Js.Improvement on strength and impermeability of recycled concrete made from crushed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

2002,21(20):1565-1567.蒉

强化方法28d 抗压强度/MPa

强度增长率/%

未强化30.780纯水泥浆31.10 1.04水泥浆外掺矿粉33.087.47水泥浆外掺硅粉35.7216.05水泥浆外掺硅藻土36.3918.23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

37.58

22.09

表2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28d 抗压强度

杨宁,等: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47··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

ICS93.080.20 P 6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147—2018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or road 2018-05-29发布2018-06-29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T 1147—2018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检验规则 (3) 6 标志、运输和储存 (4) I

DB61/T 1147—2018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寅、周新锋、雷甲、张喜民、伍发茂、尹亮、朱郭瑞、徐希娟、张名成、韩微微。 本标准由西安公路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公路研究院 电话:02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六路60号 邮编:710065

DB61/T 1147—2018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简称再生细集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检验方法以及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再生细集料的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市政道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25176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JC/T 2281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在建设、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3.2 再生细集料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对建筑垃圾采用专用设备破碎、筛分、分拣后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集料。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再生细集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路面基层、底基层和道路非承重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 4.1.2 再生细集料不得含有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 4.2 路面基层、底基层用再生细集料 1

再生粗骨料生产工艺基本研究

再生粗骨料生产工艺基本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整理了国内外再生粗骨料生产工艺,研 点,提出了与本地区地区实验室实验相适宜的再生粗骨料生 产工艺, 并选取不同来源、 不同强度再生粗骨料做实验分析,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Abstract :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iles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sing scope of different processes ,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ed aggregate in Ningxia , proposes the suitabl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production technology , and selects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different strength for experiment analysis ,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y.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生产工艺;破碎技术 Key words :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 manufacturing process ;crushing technology 1006-4311(2015)33-0117-03 0 引言 究了不同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根据宁夏再生 骨料 区域特 中图分类 口, 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浅析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摘要:文章通过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总结废旧混凝土经过处理成再生骨料,再生产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提出综合运用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12(b)-00-01 analyses regenerated aggregate concret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ai tian wei lin zhi-chun yao xin-hua zha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1418)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of waste concrete processed into regeneration aggregate,reproduction recycled concrete and normal concrete performance influen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use advice,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concret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key words:waste concrete regenerated aggregate regeneration concrete basic performance

2010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报告

2010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王恭敏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全球经济脆弱地走向复苏的一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年。 2010年以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面临着跌宕起伏的市场变化,面临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繁重任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在起伏中增长,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仍取得较好进展。 1. 2010年1~9月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概况 1.1 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2010年1~9月,中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为555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再生铜175万吨、再生铝282万吨、再生铅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22%和6%,预计全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720万吨左右。“十一五”期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率可达12.6%。近年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增长情况详见图1。 再生金属已经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缓解了中国有色行业原生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有色行业的节能减排。与开发原生矿产资源相比,2010年1~9月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相当于实现节能1220万吨标煤、节水9.6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8.5亿吨、减少SO2排放26.9万吨。行业从业

人员超过150万人,也是外汇使用的重要领域。 1.2 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逐步回升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汽车、摩托车、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快速 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众多机电产品下乡政策的拉动,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 断增长,对国际国内市场产生拉动作用。 表1:2010年国内有色金属价格 单位:元/吨 2009年均价 2010年1~9月均价 电解铜42057 57178 电解铝13902 15581 电解铅13697 15620 普通再生铝合金15575 17012 蓄电池用铅合金16450 17500 1.3 废金属在艰难环境中增长 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废金属537万吨,同比增长11.6%,其中含铜废料 322万吨、含铝废料2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和18.1%,详见图2。 1.4 再生金属园区和国内集散市场进一步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断完善 2010年以来,江西鹰潭铜拆解加工区、辽宁(东港)再生资源产业园、梧 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先后通过国家环保部等部门的验收投入运营。 全新规划的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工业园、湖南汩 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江西丰城市赣中再生金属集散市场、 通辽再生金属交易市场、湖北谷城再生资源园区等均在紧张建设。目前,中国进

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年产23000 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 1.1.2 项目承担单位 XX 蓄电池有限公司 1.1.3 项目建设地址 湖北省老河口市交通路160 号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单位 老河口市XX 蓄电池有限公司地处鄂豫陕交界的历史古城—老河口境内,位于该市交通路中段。公司创建于1992 年,占地面积13565 平方米,其中生产设备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10000 平方米;员工110 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 人,拥有大型生产设备50余台套,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年生产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1.2 亿元,利税360 万元,是蓄电池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有有色金属再生冶炼粗铅、电解铅、铅锑合金、低锑合金、铅钙合金、铅基系列用合金、铅酸大(中、小)密蓄电池极板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武汉、上海、浙江、河南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服务网点。 公司把技术开发、规范生产、开拓市场、热诚服务融为一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产品质量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受到国内用户好评,在国内有一批长期固定的客户群。2001 年获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

2007 年,公司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及其它含铅废料 4 万吨, 生产铅及铅基合金2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 亿元,实现利税2000 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自有资金充足,财务状况良好。 1.1.5 项目概况 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XX 蓄电池有限公司自1997 年起就开始了以“无污染再生铅技术”为目标的再生铅工艺技术改造工作,通过这些年的滚动改造,实施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改造项目,冶炼系统设备改造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使企业领导认识到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好措施。 本项目是“无污染再生铅技术”项目工作的延续和提高,通过改造生产设备、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及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构建一个高回收率、低能耗、无污染的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和综合回收新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合金铅制品,实现铅二次资源的原生化和再利用,构建再生铅产业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终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要求,成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的节能先进企业。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 对现有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系统进行改造,提高分选质 量和效率; (2) 铅屑和铅膏分开处理。新增铅屑连续熔炼炉设施,熔炼过程实现铅

再生混凝土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20~40份、再生粗骨料100~120份、再生细骨料10~20份、粉煤灰5~15份、丙烯酰胺3~7份、铸石粉13~15份、可再分散性胶粉5~9份、核壳丙烯酸弹性乳液13~14份、高强仿钢丝纤维1.8~2.5份、木质素磺酸钠1~1.2份、三萜皂甙引气剂4~6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5~8份、水30~40份、焦亚硫酸钠9~11份、水30~40份。本技术采用废弃混凝土再加工的方式获取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在充分实现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同时也解决了再生骨料强度低、密实度小、表面粗糙、多裂纹、颗粒间性质不均匀的缺陷。 技术要求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普通硅酸盐水泥20~40份、再生粗骨料100~120份、再生细骨料10~20份、粉煤灰5~15份、丙烯酰胺3~7份、铸石粉13~15份、可再分散性胶粉5~9份、核壳丙烯酸弹性乳液13~14份、高强仿钢丝纤维1.8~2.5份、木质素磺酸钠1~1.2份、三萜皂甙引气剂4~6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5~8份、水30~40份、焦亚硫酸钠9~11份、水3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磁选去除废金属、酯化物喷淋后制成的粒径为10-30mm的骨料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倒入球磨机内,原料与球磨机中球石的质量比为5~7:1,球磨23~28小时,球磨机转速为33~37r/mi n,得浆料; 向浆料中加入浆料质量0.08~0.10倍的纳米二氧化硅,共混后,加热至水全部蒸发,得粉料; 将所得的粉料在800~1000℃煅烧2~5小时,得再生细骨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预制件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_崔正龙

第13卷第2期2010年4月 建 筑 材 料 学 报 JO U RN A L O F BU I LDIN G M A T ERIA LS   V ol .13,No .2A pr .,2010 收稿日期:2009-01-13;修订日期:2009-04-20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8282) 第一作者:崔正龙(1974—),男,吉林延吉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E -mail :cui0815@https://www.doczj.com/doc/e06518311.html, 文章编号:1007-9629(2010)02-0210-03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预制件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崔正龙1 , 北迁政文2 , 田中礼治 3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2.宫城大学环境系统学科,仙台9820215; 3.东北工业大学建筑学科,仙台9828577)摘要:研究了再生骨料的制备、组配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干燥收缩、抗碳化等性能,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强度以及耐久性能方面 与普通混凝土相对比几乎相同,完全能满足JASS 10规定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标准,用再生骨料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完全可行. 关键词:再生骨料;预制混凝土制品;强度;耐久性能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 .issn .1007-9629.2010.02.015 Feasibility Research on Recycled Aggregate Used in Pre -cast Concrete Component CU I Zheng -long 1, K I T A TSUJ I Masa -hum i 2, TA N AK A Rei -j i 3 (1.College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iao 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China ;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iyagi University ,Sendai 9820215,Japan ; 3.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ohok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ndai 9828577,Japan ) A bstract :Pre -cast reinforced concre te com po nent products with desig ned streng th of 40M Pa w ere prepared with calcium containing expansive agent ,blast furnace cement B and low abso rption recy cled agg regate as one of effective metho ds to use recy cled ag g rega te .It is co ncluded that recy cled concrete ex hibits almo st the same perfo rmance on streng th and durability compared w ith com mon co ncrete ,w hich mee ts all require -m ents set forth in standard of JASS 10,and it is feasible fo r recy cled agg regate to be used in the pre -cast reinforced co ncrete pro duct .Key words :recy cled agg reg ate ;precast concrete pro duct ;streng th ;durability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也不断增多,每年用于混凝土的天然骨料达几十亿t ,久而久之,不可避免造成天然骨料资源的枯竭.另一方面建筑物改建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据估计每年的废弃混凝土达3000~4000万t [1].有效处理和利用废弃混凝土,使它成为循环性可利用再生资源,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开发和节约能源[2] . 本文以废弃混凝土为再生骨料,研究了再生骨 料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及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1 试验概况 试验用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电线杆经破碎、筛分、组配后所得,其最大粒径控制在20m m ,表面 附着的水泥砂浆较少.对比骨料为普通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天然骨料的性能指标见表1.试验用水泥为高炉矿渣水泥.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4(质量比),坍落度控制在(6.0±2.5)cm ,气体质量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为全再生骨料、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全骨料不易控制质量,故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将其筛分成粗、细骨料后再使用。全骨料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不经筛分而直接使用的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分别为全骨料经4.75mm方孔筛筛分后的筛余和筛下。 (1)全骨料的筛分析 全骨料的典型筛分析见表1、表2,筛分析曲线图见图1。 表1 全骨料筛分析 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 26.52224.44 19.04068.113 16.01533.116 9.5060912.228 4.7587017.445 2.3672014.460 筛底201640.3100 表2 全骨料筛分析 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 26.5000 19.0273 5.56 16.0254 5.111 9.50125925.236 4.7512602 5.261 2.3671514.375 筛底123624.7100

图1 全骨料的筛分析 从以上数据和图形分析,同一批产品两次筛分的级配的曲线偏差较大,这是由于运输过程中骨料间的堆积和离析所造成的。 (2)粗骨料的材性 ①组成与表面特征 再生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相比,其表面特征有很大差异:再生粗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定量的砂浆和水泥素浆(水泥石),其黏附的多少和程度取决于骨料破碎的工艺、设备和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破碎出来的再生粗骨料颗粒表面凸凹不平,非常粗糙、多孔隙、多棱角。与天然粗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中的成分也比较复杂,除原生的天然骨料外,还含有少量的砖骨料、砂浆骨料、水泥石骨料(见图2)。

废电瓶再生铅环保新技术工艺简介

废电瓶再生铅回收环保新技术工艺 (简称创新工艺) 简介 本创新工艺由《废电瓶再生铅环保新技术工艺》(此工艺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和《无铜管铅电解精炼新工艺》(已经申报发明专利)两大工艺构成。即将废电瓶经破碎、筛分后,分出废塑料、废硫酸、铅锑合金骨架、铅膏四种副产物。废塑料、废硫酸经过处理得到副产品塑料颗粒和纯硫酸;铅锑合金骨架经过铅锑分离技术,铅膏经过磨浆转化等技术熔铸成再生铅板,通过电解精炼生产出国标1#铅。以下简单介绍《废电瓶再生铅环保新技术工艺》。(《无铜管铅电解精炼新工艺》不在此介绍。) 一、专利名称:废电瓶再生铅环保新技术工艺 专利申请人:涂德友涂斌 专利技术发明人: 涂德友涂斌 本人于1998年-2002年创办赫章县爱实电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总经理。致力于研究开发《无铜管铅电解新技术工艺》。产品质量达到国家1号标准。产品销往贵州省贵阳矿灯厂,受到客户好评。 2008年3月,采用《无铜管铅电解新技术工艺》创建贵州省赫章县恒盛铅业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技术总监。当年7月份已经投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常规电解铅行业,电效率达98.55%以上,直流单耗小于100kwh/吨铅,低于国家120kwh/吨铅标准,节能20%。 2008年7月至现在从事《铅矿湿法冶金工业化新技术》和《废电瓶再生铅环保新技术工艺》的研究和试验。已经成功实现铅

的总回收率95%以上和在无硫、无烟尘、无污水排放的前提下,低温(小于1000℃)熔炼产出铅锭的目标! 二、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湿法铅电解精炼技术工艺中的一种再生铅转化富集冶炼节能高效环保新技术工艺。 三.传统火法炼铅生产中存在的5个问题 1.传统火法再生铅生产中要配备大量的脱硫、设备除尘。 2.铅膏经过火法冶炼将产生大量的硫化物和铅蒸汽造成对空气的严重污染。 3.必须燃烧大量的焦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气。 4.冷却降温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5.工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增加了劳动强度。 四、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取消传统火法高温炼铅工艺,创新为:湿法转化富集、低温熔炼成再生铅锭或制成阳极板进行电解精炼产出国标1#铅。彻底解决了火法炼铅存在的上述问题,发明了以机械湿式分离、化学转化、富集、低温(小于1000℃)熔炼产出再生铅,全过程无硫、无烟尘、无污水排放节能高效环保新技术工艺。(以下简称创新工艺) (一)、创新工艺简述 1.原料 各种大小规格的废铅酸蓄电瓶。

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性能的研究

第33卷第3期 2016年6月吉林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Vol.33No.3Jun.2016 收稿日期:2015-08-08.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攻关项目(20130204009SF ;20150203014SF ). 作者简介:肖力光(1962 ),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博士. 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性能的研究 肖力光1张雪1王思宇2 (1: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118;2: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长春130000) 摘要:本文综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合理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完全可以替代原生混凝土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再生混凝土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又保护了环境,节省了天然骨料资源,是一种应该大力推广应用的绿色建筑材料.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 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919(2016)03-0027-04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nd its Performance Study XIAO Li -guang,ZHANG Xue,WANG Si -yu (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lin Jianzhu University,Changchun,China 130118; 2:Cahgnchun Building Materiars Co.,LTD,of Yatai Group,Changchun,China 130000) Abstract: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s reviewed in this essay,introduced the work 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the reasona-ble replacement ratio of recycled concrete can completely replace the original concret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the recycled concrete not only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waste processing,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save the natural aggregate resources,is a kind of application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Keywords: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work 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ies;dura-bility 0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加重,而建筑垃圾中重要组成部分为废弃混凝土,因此,废弃混凝土的有效再利用是建筑垃圾治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发展绿色 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1] ,可解决普通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产生的自然资源、能源、环境及相关社会问题,缓 解骨料供求紧张的压力,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1 再生骨料混凝土国内外发展现状1.1再生骨料混凝土国外发展现状 近30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欧洲地区的发达国家对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和再生骨料的研究,这些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结构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能.美国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企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必须由企业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1.9.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1.9.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1.9.2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1.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 2.36mm或0~0.15mm)表示。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表1.9.2 项目单位 高速公 路、 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 公路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t/m3 2.50 2.45 T 0328 坚固性(>0.3mm部分) 不小于 %12 -T 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 的含量) % 3 5 T 0333

不大于 砂当量 不小于 %60 50 T 0334 亚甲蓝值 不大于 g/kg 25 -T 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 不小于 s 30 -T 0345 注: ①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1.9.3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其规格应符合表1.9.3的规定,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海砂中的贝壳类材料必须筛除。开采天然砂必须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并符合水利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通常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和OGFC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表1.9.3 筛孔尺寸(mm) 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中砂细砂 9.5 100 100 100

1.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90~100 65~95 35~65 15~30 5~20 0~10 0~5 90~100 75~90 50~90 30~60 8~30 0~10 0~5 90~100 85~100 75~100 60~84 15~45 0~10 0~5 1.9.4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1.75mm或 2.36mm的筛下部分,其规格应符合表1.9.4的要求。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宜将S14与S16组合使用,S15可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其他等级公路中使用。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表 1.9.4 规格公称粒 径 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mm) 9.5 1.75 2.36 1.18 0.6 0.3 0.15 0.07 5 S15 0~5 100 90~ 100 60~ 90 40~ 75 20~ 55 7~ 40 2~ 20 0~ 10 S16 0~3 100 80~ 100 50~ 80 25~ 60 8~ 45 0~ 25 0~ 15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标准全文

广东省标准 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aggregate DBJ/15-159-201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778-2019 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9年11月1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 粤建公告〔2019〕32号 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 15-159-2019。本标准自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06518311.html,)公开。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7月25日

前言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6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6〕300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内外现行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再生集料;4级配再生集料;5水泥稳定再生集料;6再生集料砂浆;7再生集料混凝土;8再生集料混凝土制品;9再生集料工程应用;10检验与验收。 本规范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东楼,邮编:51006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参编单位:广东冠南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责任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宁平华吴旷怀李丽娟李翔蔡旭谢建和龙绍海程乐群吴建马智珊安关峰李建新张波李向涛童恺旻祝雯 邓旭华傅栋梁谢红波王莉张圣刘玫欧阳绮玲白璐 麦俊明陈培鑫 主要审查人:韦江雄林玩君吴传海欧阳东陈湘华潘艳珠李连生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及性能-2019年文档资料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及性能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 construction waste production use, the typic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rushing production line, based on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crushing production line,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absorbent regeneration aggregate and natural aggregate as well as the typic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regeneration the rate of aggregate, crushing index, apparent density, bulk properties of den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inding production line has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recycled aggregate various performance were improved.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waste generated, and can produce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recycled aggregate; production process; performance 1 前言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筑垃圾总量逐年递增,建国时期的大部分建筑物也都到了使用年限,需要拆除重建,可见未来几十年里将是建筑物拆除的高峰期。我国每年旧建筑拆除的建筑废料,除了部分用作道路基础垫层、场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19T14:52:04.72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7期作者:杜绍彦[导读] 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制备再生混凝土,对缓解垃圾污染具有重大作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进行分析综述,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杜绍彦 身份证:4102221969****2531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摘要: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制备再生混凝土,对缓解垃圾污染具有重大作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进行分析综述,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材料也有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建筑物被拆除,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混凝土废物,造成大量混凝土浪费和污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倾倒的建筑垃圾超过1360万t。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混凝土废弃物回收率较低,大部分废弃混凝土都放在户外,这对城市环境是一个严重的影响因素。而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浪费和污染的情况。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可以按特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加工使用。使用再生骨料聚集体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天然砂的使用,节约能源,还可以回收特定的废物,对保护环境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它为应用程序和促销提供了高价值。 1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1.1新拌混凝土和易性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上能否得到推广,其和易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而混凝土和易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根据大量试验研究可知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由于粗骨料表面粗糙、孔隙及微裂缝多、吸水率大,使得其具有流动性差、坍落度小,但保水性和黏聚性增强的特点。流动性和坍落度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变差和减小,要得到需要的和易性需加大用水量和减水剂的使用量。故在今后,有关和易性方面的研究应在确保再生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措施增加其流动性。 1.2再生骨料强化方法分析 采用未经处理的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强度一般较低,为提高再生骨料质量,学者提出通过物理、化学以及复合的手段对骨料进行改性强化处理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采用化学改性方法,使用有机、无机、有机无机复合溶液对再生骨料浸泡处理风干后测试强化骨料的性能,实验表明硅烷能够较好的提高骨料的密度,PV A处理能够较多降低骨料的吸水率。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渗透作用和较高的活性特点,采用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对再生骨料浸渍处理,研究纳米溶胶强化再生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表明纳米碳酸钙可以填充再生骨料的孔隙,从微观结构上对再生骨料进行了改良,但新拌再生混凝土浆体的流动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沉降,导致浸渍溶胶不均质现象,影响浸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3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随着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的深入,对其耐久性研究的需要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从研究状况来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还仅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由于采用的试验方法不同,设计内容的差异等原因,再加上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各研究者所得的结论差异较大,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另一方面,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还是仅仅停留在宏观规律的认识上,尚未从微观层次上对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加以深入探讨。从研究成果来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研究基本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主要是对影响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的研究。而关于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预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相关性能的物理模型研究尚浅。这里只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抗碳化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收缩与徐变性能作介绍。 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利用发泡技术,将建筑物废弃再生集料加入水泥基体中制备再生泡沫混凝土,分析水泥掺量、水灰比和再生骨料掺量对最终再生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掺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泥掺量,水灰比的影响最小。设计出最佳配合比,制备出的再生气泡混凝土性能满足CJJ/T177—2012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要求。 分别采用建筑垃圾复合微粉与粉煤灰粉加入混凝土中,研究建筑垃圾复合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工程适用性,得出建筑垃圾复合微粉添加到C30的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新拌浆体的和易性并提高长期强度。这为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提供较好的方向指导。 研究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替代率小于25%时,再生混凝土强度保持较好,当大于该比例时混凝土强度下降较快。再生细骨料的加入量少时,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加入量大时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反而影响较小。 根据工程项目部分构件部位对混凝没有太高要求的现实情况,综合众多学者对再生混凝土骨料替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提出将再生混凝土运用于要求较低的工程,该服役条件更切合再生混凝土本身的力学性质,由于不要求对再生骨料进行二次处理,体现出较好的经济性,难点在于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得出结果以判断再生混凝土在工程运用的适应性。基于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再生骨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依托工程建设中非承重部件再生混凝土工程规模应用,设计得到C25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表明掺量在30%以内的再生混凝土在工程非承重部位上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 3.1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对于资源而言。我国个人平均资源严重匮乏。所以。我国应该将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努力实现中国的长期长远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无论在经济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急切需要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国情背景凸显了传统综合发展模式的不足,所以我们更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无论是在外观还是质量上,都需要进行提升,如果采用稀有资源,则需要提取更多的天然宝石,但是,由于这些资源无法重新生成,所以导致它们没有被广泛使用。所以,如果有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利用,则可以大大促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

建筑废弃物综述

对建筑废弃物少无次生灾害压力加工系统的综述 建筑废弃物,俗称建筑垃圾,美国环保署对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在建筑物新建、扩建和拆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这里的建筑物包括各种形态和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建筑废弃物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近3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更新迅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据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t/年。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废弃物总量的30%~40%,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建筑废弃物回收率接近90%的水平,但再生利用水平较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垃圾场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部分省市资源紧张的局面,节约废弃物占用的土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大量无害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建筑废弃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经过几十年发展,外国建筑废弃物产业依靠政府积极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借助成熟的回收利用技术提高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率。世界上首次大量利用建筑废弃物的国家是前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的重建期间,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不仅降低了现场清理费用,而且大大缓解了建材供需矛盾。至1955年末,循环再生了约1150万立方废砖集料,并用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美国1984年颁布实施了《资源保护回收法》,提出“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在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详细介绍下日本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分为3 类:一是“低级利用”。如分选处理、一般性回填等。建筑垃圾分选主要将砖瓦、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渣土、金属、木材、塑料、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分离。其中,砖瓦、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可进行中级和高级利用。而金属、木材、塑料也可以回收利用。一般性回填主要利用砖瓦、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渣土等惰性且土力学特性较好的建筑垃圾。二是“中级利用”。如加工成骨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粗选、破碎、筛分、磁选、风选等。主要骨料产品包括0~15 mm 砖再生集料,0~5 mm 混凝土再生砂,5~15、15~25、25~40 mm 的混凝土再生集料。这些骨料具有空隙率高的特点,适合生产混凝土砌块,建筑隔声、保温、防火、防水墙板及建筑装饰砖等墙体材料。三是“高级利用”。如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由于成本较高,技术成熟度一般,目前还不宜在国内推广应用。 在日本,各产业所使用的总资源量中,建筑产业约占一半,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排出大量建筑废弃物,其总量占各产业排出废弃物总量的20%。由于经济发展的迅速与资源 和土地面积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日本从20 世纪60 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等,以促进建筑废弃物的转化和利用。为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日本建设省提出“在公共工程中,当工程现场距再资源化设施一定距离范围内时,不考虑是否经济,原则上一定要把建筑废弃物运至再资源化设施处,进行建筑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3]。为了进一步提高再利用率,建设省在1997 年10 月又制定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推进计划及2000 年数值目标[14],推进计划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要点在这不再赘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