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

3.3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3)理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其乐于探索自然中的物理规律。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汽化和液化的相关知识。

2难点:利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为生活服务。

●教学器材:

杯、水、温度计、酒精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

装一些酒精,

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

了,而塑料

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

了,袋里又

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

什么塑料

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

的疑问,从

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物质存在有哪三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上

一节

我们主要学习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我们来

学习液态和气

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固态 液态 气态 升华

凝华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什么是汽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2什么是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生活中哪些蒸发现象?

3什么是沸腾?沸腾时液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如何?

沸腾前后气泡怎么变化?沸腾有何条件?

4沸腾和蒸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什么是液化?使气体液化的办法有哪些?

6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你知道多少?

(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

(1)概念: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的通快慢

(3)利用蒸发知识为生活服务实例:

①应用蒸发吸热制冷。

手背上擦酒精,擦酒精的部位感到凉快;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人

体出汗,扇风扇觉得凉快;夏天狗伸出舌头降温。

②利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加快蒸发:

晒衣服时,展开是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晒在通风处是加快液体表面

空气的流动,晒在有太阳的地方是增加液体的温度,使衣服快干。

③利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减慢蒸发:

墨水有瓶盖,减小液体的表面积的同时阻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

④解释生活现象:

有油比较多的汤冷得比较慢,因为油阻挡了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

3沸腾:

(1)概念:

温度达到沸点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时液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

①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规律?气泡怎么变化?

②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和假设。

③设计实验: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拟定试验计划。

(课本中的那个装置一定要记牢,主要考温度计的使用)

④进行实验:待水温上升至90℃时开始记录数据每1分钟记录一

次水温,并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

数据记录:

时间

(分)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9

9

2

9

4

9

6

9

8

9

8

9

8

9

8

9

8

⑤分析和论证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

找规律,

教师总结如下:

OA阶段: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气泡从大变小(烧杯底部受热,热胀冷缩)。

AB阶段: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

变,气泡从大便小(沸腾后液体温度一样,

但烧杯底部压强比较大)

(3)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加热)

典型例题: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试管里的水温度是

少?会不会沸腾?(不会,温度达到沸点,但是不能

继续吸热)

4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5液化 (1)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是气体液化的办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例:液化

石油气

6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

(1)汽化实例:(物体的表面或内部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

水蒸气。)

烧开水时液体内部产生的气泡;地上的水、衣服变干;

蔬菜枯萎等

(2)液化实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烧开水时产生的“白气”;云、雨、露、雾;冬天窗户玻温度条件剧烈程度发生部位

不同点 相同点

沸腾 蒸发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缓慢,平和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璃上的雾;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外壁“冒汗”;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水烫伤严重。

(四)效果检测: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

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四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

五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5.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6.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 7.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8.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 9.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10.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1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__. 12.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_________遇到_________液化成的___________.1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的缘故. 14.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5.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16.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________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1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形成的. 19.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于物态的变化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这节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汽化和液化根本的认识还是保留在表面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动态的分析汽化和液化,提高知识水平。 本节课的引入我只要通过水放热变成冰而冰吸收热变成水,进而让学生思考水继续加热还是以水的形式存在吗?使学生通过生活的常识来得出汽化的概念。提问如何可以使水迅速的变成水蒸气,使学生主动的思考来得出沸腾的概念;紧接着学生分组探究,来使学生归纳得出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与继续加热。在讲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液体的蒸发为主题,来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的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通过湿衣服变干以及想想做做,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把生活中的东西搬到课堂里来,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再者,这个例子紧扣主题,使液化这个概念的引出顺其自然。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问题上,我最初设想由学生举例归纳,改成了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之间合作来探究问题。主要理由是学生的想象翅膀还未展开,一时提出要求举例,可能涉及的面狭窄。所以改为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一来可以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二来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并学会比较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思想,及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表达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中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对理解其他科学实验以及自己从事科学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上完本节课以后内心有很大的失败感,失败原因主要是在学生探究沸腾实验时没有充分的预见可能法发生的问题。还有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还需提高。

人教版物理《汽化和液化2》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汽化和液化两部分内容,是物态变化中互为相反的过程。本节教材的特点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自己能得出沸腾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对有关生活中的热现象有所了解,能够知道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对于仪器的组装已经能够掌握方法。对沸腾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其发生的全过程未必很清楚,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学生不一定了解。学生对于实验方法的掌握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策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汽化和液化现象,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重点突出水的沸腾实验,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好记录,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再现实验现象的细节,加深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认识。由于本节内容较多,计划2 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沸腾现象和特征,第二课时重点是蒸发现象及与沸腾现象的比较,了解液化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理解沸腾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文档

第3节汽化和液化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2.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学时重点:观察水的沸腾是本课的重点。 学时难点:观察水的沸腾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活动 ?引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第一次来到我们石盖塘,先 来个自我介绍,这是一瓶水,(用手指沾酒精在黑板上写 “朱必胜”。大家可以叫我朱老师,认真观察,水到哪里 去了? 生:空气中 师: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蒸气 师:我们知道物体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水是什么状态的?液态的,水蒸气呢?气态的,我们

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板书:汽化 一、液体气体) 第一部分:引入 二、新授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棉签蘸一滴酒精在手心。(用纸打印出来贴在瓶子上面) 生:做。(1min) 师:停。有什么感觉?你说。 生:凉的。 师:说明酒精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还是放出了热量? 生:吸收热量 师:非常好,请坐。酒精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生:液态变成气态。 师:这是什么现象? 生:汽化。 师:我们把这种较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板书“二、

蒸发”) 师:下面我们把温度计放入酒精中,停5秒,再拿出来,观察温度变化。 生:做(1min) 师: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降低了。 师:为什么会降低呢?你说。 生:蒸发吸收热量。 师:你的思维迁移能力非常不错。请坐。 师:温度计放在酒精里面的时候示数没有降低,也就没有吸走温度计的热量,说明此时酒精有没有蒸发? 生:没有 师:拿出来之后降低了,说明酒精蒸发吸走了温度计的热量。两种情况下对比,说明蒸发发生在液体内部还是液体表面? 生:液体表面。 师:对,我们石盖塘的同学们分析能力真不错,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蒸发吸收热量,并且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说课人:陈金飞单位:张巷中学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位于第四章第三节,该节的2种物态变化是最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之一。物理是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课内容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思路,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实验,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联系起来。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教材还参插一些“资料”,目的是发展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沸腾特征和沸点知识。2.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沸腾现象和特征,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知道汽化、液化的概念,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⑵.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⑶.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4.教具与学具 教师演示用: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多媒体、PPT课件 学生每组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纸盖、钟表(学生自带)。二.教学方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等。 学法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生活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道理。注重科学实验,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以自主探究为主。 三.教学过程 本课按“设问置疑——猜想、假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论证—举例——解释现象——练习巩固”的模式展开教学。 《一》通过“图片:黄山云海”美景引入新课 ①老师设问:云是怎么形成的? ②实验: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请同学们又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在演示实验中,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和探索欲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由学生代表发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感知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现象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 2.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沸腾时与沸腾前的现象,并探知规律和条件。 教学工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教学过程 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8-60,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汽化? (2)什么是液化? (3)什么是沸腾? (4)什么是沸点?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确定的温度 3、探究:水的沸腾 (1) 注意: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时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记录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 (4)总结实验 ①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 ②液面上的“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DIV.MyFav_1321947375578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947375578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947375578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947375578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1947375578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1947375578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1947375578 DIV.Section1{page: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沸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并判断三个视频中现象的真假,能够根据三个装置共同之处选取合适的器材设计 实验验证猜想,有评估意识。 2.通过经历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过程,知道水沸腾时的特点,了解不同液体有不同的沸点,有运用图象表达结论的意识。 3.通过运用沸腾特点揭秘三个视频中问题的活动,了解沸腾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在沸腾时的特点 教学难点: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教学用具: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50ml 、石棉网、醋、食盐水、纸杯1个、停表, 小黑板上数据表格) 教学流程: 1.通过观察并判断三个视频中现象的真假,能够根据三个装置共同之处选取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合理猜想,有评估意识。 师:网络的出现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有一些信息真伪难辨甚至给我们带来不便。我将播放来自网上的3个视频,大家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判断短片中的说法是真的吗?并思考三个视频描述的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播放视频(1)高山上煮不熟饭(2)纸锅可以烧开水(3)僧人有特异功能不怕沸油 师:三个视频中的说法是真的吗?刚才的三个视频描述的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都是把液体加热到沸腾时发生的现象。 师:沸腾时发生的现象是否属实呢,我们将通过一组沸腾的实验揭开答案。4.2汽化----沸腾(板书)。 师:你在生活中观察过家里液体沸腾的情景吗?在你的印象中液体沸腾时会有怎样的现象?提出问题: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 生:温度方面;很热,温度很高,温度不变,一定温度。其他液体也是这个温度么? 状态方面:需要吸热,水吸热变成了水蒸气; 气泡方面;有大变小,由小变大, 声的方面; 师:高山上烧水沸腾会有什么不同吗?液体的种类对沸腾有影响吗?大家的说法是否正确呢?我给大家已经提供了一些器材。你觉得还需要什么补充吗? 生:补充器材及其规格,为了普遍性,多种几种液体 师:第一次做加热试验,考虑安全问题、考虑时间问题、考虑方便问题 补充铁架台的安装顺序,补充测量仪器,酒精灯的用法,为缩短时间的做法 水要适量,初始温度较高,石棉网的作用,盖子的作用 表格的设计 学生记录: 师:提醒学生分工,并注意安全。 2.通过经历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过程,知道水沸腾时的特点,了解不同液体有不同的沸点,有运用图象表达结论的意识。 生:分组实验,有2组用纸杯烧醋,2组用纸杯加热盐水,6组用烧杯烧水,师:指导 生:部分实验小组将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2.2 汽化和液化(1) 学案

课题:2.2 汽化和液化(1) 【学习目标】 (1)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吸热的物理本质,了解其应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预习导学】 1.物质的由液体变为气态叫做 。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2.只在液体 发生的 现象叫做 ,它可以在 温度下进行。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 、 有关。 4.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 。 【学习过程】 【要点1】 观察蒸发现象 〖活动〗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手背上的酒精 。 〖分析〗(1)消失的酒精哪里去了? 。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比如 。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何感觉? 。说明: 。 (2)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再把温度计 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说明液体蒸发有 作用。 〖思考〗雨后路上的积水会逐渐消失,水的内部有没有发生汽化现象? 。 这种汽化现象的发生对温度有没有要求? 。 〖总结〗 【要点2】 〖思考〗晾衣架上的湿衣服晾干了是 现象,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说出能是湿衣服更快晾干的方法 。 〖猜想〗液体的蒸发快慢可能与 有关。 〖分析〗要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应控制 、 不变,改变 ,观察液体蒸发的 。 〖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主备人:孔祥超 副备人:王东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 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想想做做】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 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 看到什么变化? 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 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 同学们,你能解释这些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 探究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汽化和液 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 欲望。) 动手做一做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教师 出示的问题。 分组实验并观察酒精状态的变 化: 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态的酒 精蒸气。 酒精蒸气又变成了液态的酒 精。 学生讨论:在一定条件下,物 质可以由液态变为气态,可以 由气态变为液态。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NO:19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NO:19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重点难点: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能力立意: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汽化和液化现象。 使用说明: 1、用25分钟自学教材85-92页,疑点与盲点用红笔标记 2、用2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课堂交流学习指导:联系日常生活的现象来加深理解 一、自主学习

摊开,这是因为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2.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 的缘故。 4.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蒸发的缘故。 5.向手心吹气,感觉手凉,这是因为这是现象,热(吸、放)。 6.向手心呵气,感觉手暖,这是因为这是现象,热(吸、放)。。 7.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是:都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汽化过程,都要从周围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不同点是:蒸发仅是在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在都能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即下才能进行。 8.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采取和的方法实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9、电风扇能加快人体表面的,使加快,人就感觉到凉快。 10、物质从态就成态叫做汽化,汽化要热,汽化有两种方式为和。 11、为了加快液体蒸发,可以 。 12、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强火力 B.延长加热时间 C.加密闭的盖子 D.移往高处加热 13、为了使锅内的水温超过100℃,可以采取:()(A)把水倒掉一些再烧;(B)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C)移到高山上去烧;(D)给锅加上不漏气的盖。 14、关于雾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温度较低的水蒸气; (B)雾是水蒸气在空中尘埃上液化成的小水珠; (C)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D)雾是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15、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会冒“白汽”,这是由于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A)棒冰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 (B)棒冰升华,由固体变为气体; (C)棒冰蒸发的气体变成小水珠;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16、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 A、一定沸腾 B、一定不会沸腾 C、一定蒸发 D、都不可能 18、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 B.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高造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汽化和液化习题(附答案)[1]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蒸发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蒸发时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B. 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生 C. 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D. 蒸发时向外界放热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樟脑球放久了会变小 B.水结冰 C.冬天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D.夏天,晾在绳上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 3、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_热量.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吸收 4、关于晶体的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5、下列各例中属于物质液化现象的是() A.卫生球日久天长逐渐变小或消失 B.在草、荷叶上出现露水 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海波加热到48℃变成液态的海波 6、在室内, 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 它的示数将() 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7、给盛在开口容器中的温度是15℃的水加热到30℃, 则容器中水的质量将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A. 减小 B. 水蒸发 C. 不变 D. 增多 8、关于液体蒸发快慢的因果关系,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D.以上论述都不太正确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冷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10、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气温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凝结成水珠

33 汽化和液化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汽化和液化教案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共有实验八个,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6.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教学准备 页 1 第 一、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教师:“液体”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一)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为新授课,教学内容有: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蒸发和沸腾现象;沸点的概念及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注意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坎儿井”、“蒸汽机”的知识等形式,有意识地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活动中强调“生活·物理·社会”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观察沸腾现象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实验来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等途径知道一些物质的沸点,并且能根据这些沸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知道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2.说出沸腾的特点及沸点。 3.说出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情况。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物理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大量的相关实验和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用“酒精棉花”在黑板上写“汽化”两字。 举例:黑板上的字怎么不见了?——变成气态了 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一、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的 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活动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1.4汽化和液化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2、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导法】实验、分析、比较法 【重点难点】 蒸发和沸腾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知识探究: 1、汽化: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有关。 4.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5.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6.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 自我小结 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 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的应用: 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热,致 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练习1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汽化和液化 姓名:钱洪锋、范全军、田学臣、尹磊学校: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月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 二、教学对象 阳谷县第二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八年级)。 三、教材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人教版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汽化与液化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四、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沸腾和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沸腾的特点和蒸发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学生还是比较不熟练,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在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目标

4.3汽化和液化学案

《§4.3汽化和液化》学案 设计教师:刘岩2010.11.16 自我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重点、难点: 1、蒸发吸热的探究过程。 2、归纳加快蒸发和减慢蒸发的方法。 3、蒸发吸热致冷。 自我探究 阅读课本85页想想做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何变化?_____。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______ 袋中又出现了_____态的酒精。这种物质从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分析与总结: 1、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时需要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到水面,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阅读89页的蒸发,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完成下表 2、蒸发的定义:蒸发是液体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热,致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蒸发的应用: 3、液化:从热水中取出袋子后过一段时间后酒精又从气体变为液体的原因是温度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1、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2、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3、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4、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5、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_遇冷______形成的。 6、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______。 7、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8、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9、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10、雾与露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11、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 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 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课后作业:创新设计习题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汽化和液化》【精品】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3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用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 一、情景引入 按照教材中的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 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 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沸腾 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归纳小结: 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 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 说明: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应尽量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要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节省时间的方法:①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但为了便于观察,水还应有相当的深度(约10 cm左右),所以建议用小号烧杯,或使用大号试管(水约150 mL)做此实验;②实验中用热水进行加热;③从开始加热起至95 ℃左右,必须在烧杯或试管上加纸盖,95 ℃以后将纸盖拿掉;④拉长酒精灯灯芯同时剪断烧焦的灯芯,在灯芯中加入细铜丝,使火焰比较猛烈;⑤注意调整酒精灯和石棉网之间的距离,用酒精灯温度最高的外焰加热。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