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在数量及结构上均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正在不断衰减,许多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切实保护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势在必行。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现状。

一方面从长江流域不同时间的鱼类捕捞量变化,及长江流域总体鱼类捕捞量占全国水产捕捞总量比重的变化,清晰的看出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从长江流域鱼类结构入手,分析长江流域的珍稀鱼类的数量及种群变化,发现长江流域渔业资源衰减严重。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长江流域渔业资源衰减的法律问题的分析。过度捕捞直接减少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数量,具体体现在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禁渔规定不科学,渔政执法能力不足等;水利工程的过度建设破坏长江流域鱼类生存环境,而这主要是因为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影响评价制度不到位,环境规划制度不合理;长江流域水污染加剧渔业资源衰减,这是因为长江流域环境标准缺乏系统性,缺少长江流域统一水污染防治规划;失控的水产养殖破坏长江流域的鱼类生存环境,究其原因是长江流域水产养殖规划缺失及水产养殖执法不力等。

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第二部分的法律问题分析,结合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自身特点,提出具体的制度完善建议。具体而言是从完善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促进长江流域鱼类数量增加;健全相应环境标准制度,包括水污染总量控制制度、地表水水质标准等,保护长江流域鱼类生存环境;完善长江流域的水产养殖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加强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建立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规划制

度;通过推动长江流域渔民转产转业,加大人工增殖放流等完善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长江流域水利工程的环评程序及环评范围,并加大对其的监督力度,促进长江流域水利工程环评制度,保护长江流域鱼类生存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珍稀鱼类就需要一方面改革鱼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拓宽鱼类自然保护区筹资机制,保证长江流域鱼类自然保护区正常运行,进而保护长江流域的珍稀濒危鱼类。

世界主要国家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制度探析(1)

世界主要国家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 制度探析(1) 【摘要】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立法和实践,大都将流域综合管理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并侧重于从流域整体层面维护河流健康、公平合理利用水资源。由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各国和地区的流域制度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本文在阐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立法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流域综合管理的立法模式和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流域管理法律制度构建的启示。 【英文摘要】Incountriesandregions,theintegratedriverbasinmanage mentasoneofcorecontentinwaterresourcemanagementlegi slationandpractice,whichfocusontheoveralllevelofmai ntenancefromthebasinofriverhealth,fairandreasonable useofwaterresources.Becauseofriverbasinwaterresourc esdevelopment,utilizationandprotectionwiththelocals ocial,economic,culturalandotherfactorsarecloselyrel ated,sothebasinsystemmanifestationsofmanycountriesa ndregionsaredifferent.Onthebasisofexpatiatingwaterr esourcemanagementlegislationandpracticeofmajorcount riesandregions,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2019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2019 为强化水资源监管,规范监督检查行为,近日,水利部印发了《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以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为依据,紧紧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着重强化对监管部门依法履行水资源管理职责的监督,通过实施监督推进水资源管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水资源管理,规范监督检查行为,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监督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水资源管理的监督检查、问题认定和责任追究。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是指水利部及其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法定职责和程序,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的机构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问题导向、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水利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全国水资源管理监督工作。 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责和水利部授权,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监督工作。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管理监督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水资源管理问题自查自纠工作。 第六条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要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相衔接,年度检查要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以问题为导向,每年选择重点事项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二章监督事项

(法律法规课件)中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调控

中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调控 关键词: 中国;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 内容提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生存的先决条件,而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取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维系农业生产的支撑。没有水就没有农业。中国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其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有40%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以及在灌溉条件下的农作物多熟制,使中国在世界创造了奇迹。但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六位。可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也是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大户。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随着人口的增加,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争水的矛盾及天灾人祸造成的农业水资源严重缺失,已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有专家预测,21世纪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可能超过耕地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民生存的心腹之患。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与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挑战,尽管中国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控、治理,但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的偏差,“软环保与经济发展硬指标的冲撞”,

“运动式的治污、治水”,使本来就已十分脆弱的农业水资源雪上加霜。笔者认为: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业水资源、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及应对措施应对挑战,是摆在中国政府及国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水资源对人类的挑战及中国农业水资源的现状,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层次的分析,在借鉴国外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业水资源法律调控的设想及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剧增,农业水资源短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这不仅影响到各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危机各国的粮食安全,而且因为农业水资源纠纷的大量产生,危及社会安定与秩序。目前,世界和中国已经认识到农业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一、中国农业水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中国农业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全球十三个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严重短缺、贫乏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不到这个数字的1/4,是美国的1/5,日本的1/2,加拿大的1/50。在全球范围内,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复习纲要 1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1)移动性--大多数种类有洄游习性2)公有性--配额问题 3)自我更新性--自我增殖、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可再生 4)波动性--自然环境变化、人为干扰 5)有限性--环境容纳量、负载力6)生物资源数量的金字塔性--能量传递损耗7)未知性--难以准确计算2集群(定义、好处、缺点)2.1集群定义定义一:因某种原因(繁殖、索饵、越冬等),鱼类个体聚集在一起,通常是同种个体、大小、年龄相近,沿同一路径移动。定义二:集群是由于鱼类生理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营共同生活。2.2集群好处A提高繁殖成功率(四大家鱼 B利于寻找食物;C利于抵御捕食者(沙丁鱼)D逃避网具;E利于洄游2.3集群缺点A破坏食物资源(僧多粥少)B更易被捕食者发现3洄游的原因与机制3.1洄游的原因3.1.1历史原因:从短距离-长距离;冰川活动与地质变迁,如大西洋鲱,短距离,随冰川退缩,向北洄游距离增加 3.1.2环境因素 1)水温:寒温带鱼类洄游的主要因素-繁殖、饵料 2)水流:特别对被动洄游-水流携带;成鱼回归 3)水化学因子:盐度(河蟹)、pH、溶解氧、其它气体;大马哈鱼,'家乡味'4)饵料 5)敌害3.1.3内在因素:生理-性腺、渗透调节等3.1.4遗传因素3.2洄游的机制定向机制1)天体:太阳、月亮、星辰、地磁等2)水文水化学:水流、水温、盐度等3)多种感觉器,如侧线2-10cm/s的流速;皮肤粘膜细胞对温度的敏感如鲱0.2℃的温差,盐度调节。4)气味迁徙说:鲑科,20世纪50年代morpholine诱导4洋流(类型、暖流与寒流、世界主要洋流、中国近海主要洋流)4.1定义: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4.2类型4.2.1按成因分类 1)风海流(吹送流 /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流系统,大多属于风海流。2)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温度和盐度不同→密度差异→海水水位差异→海水流动3)补偿流: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4.2.2按冷暖性质分类 1)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2)寒流,亦称凉流,冷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4.2.3按地理位置分类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4.3世界主要洋流4.3.1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台湾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堪察加寒流、千岛寒流、滨海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赤道逆流(反赤道流,系暖流)、棉兰老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寒流)、合恩角寒流、秘鲁寒流(洪堡德洋流)、埃尔·尼纽暖流4.3.2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加勒比海暖流、佛罗里达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北大西洋暖流、伊尔敏格尔暖流、西格陵兰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赤道逆流(暖流)、几内亚暖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合恩角寒流、马尔维纳斯(福克兰)寒流、西风漂流(寒流)、本格拉寒流、厄加勒斯暖流4.3.3印度洋季风暖流、赤道逆流(暖流)、南赤道逆流、索马里暖流、莫桑比克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4.3.4北冰洋挪威暖流、北角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冰洋寒流、东格陵兰寒流、东冰岛寒流4.4中国近海主要洋流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5鱼类生物学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中间关系等系列生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5.1年龄鉴定材料、方法;生长退算5.1.1鉴定材料:鳞片、耳石、鳃盖骨、脊椎骨、鳍条5.1.2鉴定方法:长度法或称彼得生长度分布法年轮法用其他硬组织鉴定年龄5.2生长退算L-R关系式:L=3.7232+44.7650R-----①第

渔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渔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1、为什么不能炸鱼? 炸鱼属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捕捞方式,其危害主要有:一是杀灭在爆炸冲击波有效强度范围内的鱼类和其他水产动物;二是大量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尸体沉于水底无法捞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水体污染;三是炸药爆炸冲击波会影响到河堤的防洪安全;四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操作上稍有不慎,将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2、为什么不能用药物毒鱼? 用药物毒鱼也是一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污染水域环境的捕捞方式,其对鱼类资源、生物饵料、水域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非常大,综合起来主要有:一是直接杀灭水体中的大小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二是在溪河中,常见水草多年难以恢复或毒鱼区水草产生糜烂,影响环境破坏生态系统;三是常用的各种毒药使水域受到污染,污染物沾染、沉积在水生植物和底泥上,使水体受到二次污染;四是毒药不仅会大量残留于被毒死鱼的体内,还会使受污染水体的水生动植物富集毒物,直接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3、为什么不能用电捕鱼? 电力捕鱼是利用直流、交流或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在水中形成电场以驱集或击死、击昏鱼类,再配合其他渔具捕获鱼类,属于一种掠夺性捕捞方式。其破坏性主要有:一是电力所到之处,大鱼小鱼全部昏死,鱼虾绝迹,并危及到底栖水生动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二是被电捕器电击过的鱼类,不论是成体、幼体,其性腺发育都会受到严重损害,基本失去繁殖能力,可谓“断子绝孙”;三是电力捕鱼工具简陋,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炸鱼、毒鱼、电麻鱼的要负哪样的法律责任? 因为炸鱼、毒鱼、电鱼,属于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捕捞方式,所以,我国的渔业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禁止炸鱼、毒鱼、电鱼。针对炸鱼、毒鱼、电鱼日益猖獗的势头,2004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加大了对炸鱼、毒鱼、电鱼的处罚力度,处罚幅度由过去的五千元以下提高到现在的五万元以下。《渔业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第三十八条规定:“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为什么捕鱼人要办证?不办证有何风险? 从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需要出发,国家对捕捞业实行的是“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所以对从业者实行许可证制度。按照《渔业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捕捞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申请捕捞许可证的渔民必须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二、《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修复。鼓励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流域干流、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划入生态公益林区域。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围内,禁止开采矿产,逐步禁止除抚育和更新性质以外的采伐,禁止种植会引起土壤退化、污染地表水的速生树种。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千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禁止修建尾矿库或者倾倒工程弃渣、弃土等建筑垃圾。 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闽政〔2009〕16号)》规定 禁止砍伐天然阔叶林,限制发展以木屑作为原料的食用菌生产,不再扩大干流一重山经济林面积。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饮用水源沿岸一重山范围内只可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林木间伐,禁止林事活动施用化肥;鼓励将该区域内的林木划为生态公益林。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一)第三条规定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二)第十二条规定 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1、一级保护区内 (1)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3)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般舶; (4)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5)禁止设置油库; (6)禁止从事种值、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 (7)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2、二级保护区内 不准新建设、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3、准保护区内 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瑞士水资源保护条例.doc

瑞士水资源保护条例 10月 28日(从2000 年 3月28日起) 瑞士联邦立法委员会根据1991 年 1 月 24 日水资源保护法1第 9,14 条第 7,16,19 段第 1,27 段第 2,46 段第 1 ,57 段第4 和 62 段特此规定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原则 一.本条例将有助于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使之不受有害的影响并使之能够可持 续地利用。 二.为此目的,根据条例令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必须考虑水体(附件 1 )的生态目标。 第二条范围 一.本条例规定了: 1.水体的生态目标; 2.水质要求; 3.废水的排放; 4.污水淤泥排放; 5.畜牧业的要求; 6.区域规划中的水体保护; 7.适当的剩余水流量的维护; 8.防止其他对水体有害的影响; 9.联邦政府补贴的给予。 二.本条例适用于对那些其化学性能产生生物影响的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如果这些 物质的辐射会对生物造成影响,则应按照辐射保护和核能法对其进行管理。 第二章:废水的处置 第一款:污染和未污染的废水的区别 第三条 1.有关当局应按下列因素评价经排放或渗流进入一个水体的废水是否应被视为 污染的或未经污染的废水: (1)废水中含有并能够污染水体的物质类型,数量,特性和暂时存在; (2)废水排入其中的水体的状况; 2.有关当局还应考虑废水在渗流过程中是否: (1)由于受到损害的土壤或非水浸润的底土的存在而使废水被污染; (2)废水在土壤里或在非水浸润的底土里得到足够的净化; 1 SR 814.20

( 3)可以长期保持1998年7月1日法令2 中规定的被损害土壤的标准值(VBBo ),渗流进入一个为达此目的设施,或靠近道路进入路基或中 央草地专用地者除外。 3.从建筑物表面或钢筋混凝土层面流下的雨水一般来说认为是未经污染的废水,如果: (1)是源于屋顶面层; (2)源于道路,小径和上面没有大量的水污染物质卸下、加工和存贮的区域或者 这些物质已经通过渗入地下或进入非水浸润的底土而得到足够的净化。在 评价污染物质的量是否大时必须考虑事故风险。 ( 3)源于轨道设施,根据1986 年 6 月 9 日物质法 3 附件 4.3( StoV )4保证已经长期放弃使用杀虫剂。根据StoV 附件 4.3,如果杀虫剂已经被土壤的生 物活性层挡住并降解,这一条也适用。 第二款:排水计划 第四条地区排水计划 一.二. 各州应确保制定一个地区排水计划(RDP )以保证对一个限定的,与水力有关的区域内的水资源予以适当的保护。在该区域内市政当局的各项水资源保 护措施必须互相协调一致。 地区排水计划特别应确定: 三. 四.五.1.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将要加入其中的区域; 2.那一种地表水和到什么程度的地表水适宜于作为废水处理,特别是降雨带来的地表水。 3.那些排放要求必须增强或增加的污水处理厂。 制定地区排水计划时,除了废水处理外当局应考虑水体所需空间,防洪和水资源保护措施。 市政当局规划和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时必须制定地区排水计划。 地区排水计划应向公众公开。 第五条城市排水计划 一.各州应规定制定确保充分保护城市水资源和住宅区有效的排水的综合排水计划。 二.该综合排水计划至少应规定: 1.污水处理厂位置; 2.从建筑物表面或加钢筋混凝土层面流下的雨水须与其他废水分别排放的区域; 3.允许未经污染的废水渗流的区域; 4.未经污染的废水排入一个地表水体的区域; 5.使未经污染的不断补给的废水远离污水处理厂的程序; 6.要建立污水处理厂的地点,和使用何种处理系统及多大容量; 7.使用系统而不是污水处理厂的区域,及在这些区域如何处理废水。 2SR 814.12 3SR814.013 4根据 1999 难月 1 日起生效的1999 年 6 越 3 日颁布的工厂处理物质法规(SR916.161)附件2表4打印本

水资源保护地要求要求措施

一、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节约用水的规定,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1、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并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今后新、改、扩建项目,先向水务部门报送节水措施方案,经审查同意后,项目主管部门才批准建设,项目完工后,对节水设施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供水企业不予供水。 2、大力推广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在批准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水许可时,以生产工艺达到省规定的取水定额要求为标准;对新建居民生活用水、机关事业及商业服务业等用水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现有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对现有居民住宅供水计量设施全部实行户表外移改造,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供水企业和用户承担,对新建居民住宅要严格按照“供水计量设施户外设置”的要求进行建设。 3、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节水型高效农业。推广抗旱,优质农作物品种,推广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高效节水农业配套技术,农业用水逐步实行计量管理,总量控制,实行节奖超罚的制度,适时开征农业水资源费,由工程节水向制度节水转变。 4、启动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突出抓好水权分配,定额制定、结构调整、计量监测和制度建设,通过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指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力开展节水型社区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 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1、严格限制自备井的开采和使用。我市已被省政府划定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今后除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水资源管理法律政策参考答案

、单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水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 海水 D. 用户答案:[B] ??得分: 2. 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在水土流失( )及水土流 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 定的基础上,遵循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 现状 调查结果 用户答案:[C] ??得分: 3. 国家加强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 理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水土保持( ) 补偿纳入国家建立的生态效益补 偿制度。 用户答案:[A] ??得分: 4. 我国最新修正的新水法是()年。 A. 1988 B. 2002 A . 河水 B . 地下水 1. )。 厂B. 事实 D. 调查报告 A. 生态效益 B. 承载能力 厂C. 经济效益 D. 生态功能

C.2009 广D. 2016 用户答案:[D] ??得分: 5.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符合防洪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 A. 大坝 B. 水库 C. 水电站 厂D. 火电站 用户答案:[C]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A. 保护优先 B. 全面规划 C. 综合治理 D. 因地制宜 E. 突出重点 用户答案:[ABCD] ??得分: 2.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A. 防洪 B. 供水 C. D. 航运

厂E竹木流放用户答案:[ABCDE] ??得分: 3.()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 A.开发 B.利用 c节约水资源 D.保护水资源 E防治水害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 4.海水的(),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执行。 A开发 B.利用 C.保护 E治理 用户答案:[ABCD] ??得分: 5.防洪规划应当确定防洪对象、治理目标和任务、防洪措施和实施方案,划定 ( )的范围,规定蓄滞洪区的使用原则。 A.农田保护区 B.洪泛区 C.生态环境敏感区 D蓄滞洪区 E防洪保护区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列表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列表

一级保护 区第五十八条禁止在饮用水 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 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 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 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 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 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 水水体的活动。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 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 除; 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 舶;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 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禁止 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第十九条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 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 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 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 过本区; 禁止建设油库; 禁止建立墓地。 第二十二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 区的保护,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 二十条对应的内容不是保护措施,而是排污 许可制度,对应的保护措施是第五十八条) 的规定执行。 二级保护区第五十九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 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 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 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 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 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 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 染饮用水水体。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二、二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 目 原有排污口依法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 的码头。 第十九条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二、二级保护区内 (一)对于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 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 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 其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 理,转产或搬迁; 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 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已有的上述场站要 限期搬迁; 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 第二十三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 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 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 品的码头。

长江渔业资源

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 曹文宣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m)西南侧,全长6300余km,比黄河长800余km,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流域面积180×104km2,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5。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108m3,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上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长江自西向东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变化很大,气候差异显著,支流及附属水体众多,形成了多样的生境,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长江鱼类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类丰富、资源波动大、特有性高、经济物种多和分布区域差异大等特点,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 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例如,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河水系仅150种。长江水系有11种河海洄游性鱼类,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鲥鱼(Macrura reevesi)等9种为溯河洄游性鱼类,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则为降河洄游性。此外,长江水系中还生活着40余种咸淡水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沿海及河口区域。 长江鱼类分别隶属16目39科161属,以骨鳔类(Ostariophysans)为主,计310种(亚种),占77.3%;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269种,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41种。鲤形目的4个科在长江中都有代表性种类,亚口鱼科(Catostomidae)有1种、鳅科(Cobitidae)56种、鲤科(Cyprinidae)196种,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16种。鲤科鱼类涵盖鲤科所有12个亚科,占全流域鱼类总数的48.9%,鲤科鱼类种类多是长江及东亚淡水鱼类区系的特点之一,长江流域是东亚鲤科鱼类起源和演化的中心。在长江流域的不同江段内,鱼类区系的组成是不同的。根据其生境特点和鱼类种类组成,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区:青藏川西高原鱼区,金沙江川江水系鱼区,中下游水系鱼区及河口鱼区。长江鱼类的分布规律,由上到下,种类由少到多,分类结构由简单愈趋复杂。大体上青藏川西鱼类为高寒冷水性鱼类,川江区多山地流水性种类,中下游常见平原静水性种类,河口区则多为咸淡水鱼类。长江鱼类丰富的物种和区系复杂是自然环境的多样化和物种进化分异的结果。 长江鱼类区系的另一特点是特有鱼类数量多。据统计,长江有147种特有鱼类,占长江鱼类种类数的42%。其中局限分布于上游的特有鱼类117种,分布于中下游的21种,9种是全江都有分布的。长江水系有6个特有属,它们分别是:鲤科 亚科(Danioninae)

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管理

第五章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管理 一、背景 1、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简史 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渔获量产生了突发性增长。 到20世纪60年代末,大西洋鳕渔获量开始出现下降。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大陆架水域的渔获量开始下降,一直到现在,渔获产量的增加是靠公海和远洋渔场的开发。 目前世界上70%的鱼类资源处于完全开发或过度开发阶段,在最重要的200种海洋鱼类中,有35%的种类资源量急剧减少(见邓景耀的文章)。 2、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简史 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属渔获量上升期 特点:(1)捕捞能力低,海上生产全凭经验,使用的渔船90%是木帆船,而机帆渔船很少。 (2)产量不断上升。 (3)作业方式多种、合理。有拖网、围网、流网、钓、张网等。 (4)多数重要经济鱼类资源量维持在很高的生产水平。 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渔业资源稳定期 特点:(1)机帆船取得迅速发展 (2)渔获产量相对稳定 (3)作业方式从多种作业方式→以拖网为主的作业转变,渔业结构走向不合理。 (4)某些重要经济鱼类产量出现下降。 第三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酷渔滥捕导致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期。 特点:(1)捕捞能力不断增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2)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 A、渤海主要经济鱼类已基本消失 B、黄海小黄鱼、带鱼形不成鱼汛 C、东海大、小黄鱼、乌贼等产量大幅度下降,只有带鱼在低水平上维持产量 (3)捕捞能力超过资源再生能力,集中捕捞太甚。 (4)经济鱼类产量比例下降,而杂鱼、幼鱼比例上升 第四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开发外海、远洋渔业时期 特点:(1)木质机动渔船基本上已淘汰,大型机帆船和渔轮取得迅速发展。 (2)近海渔业资源出现种群更替,如东海的大、小黄鱼等资源衰退,作为 饵料生物的虾类产量大量增加,到90年代初期以后,鳀鱼、头足类 的资源量呈上升趋势。 (3)作业方式和结构不断调整,对网渐近淘汰,拖网占主导地位,拖虾网、帆张网、蟹笼等层出不穷。 (4)捕捞产量持续上升。 (5)近海产量所占比重下降,外海产量所占比重上升。 二、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管理可行性和必行性 为什么是必行的? 为什么是可行的? 三、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管理目的意义 1、繁衍生物、延续物种 2、获得最大持续产量(MSY) 3、获取最大经济效益(MEY) 4、获取最佳生态效益 5、扩大社会就业面 四、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管理内容和措施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完善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摘要: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依法治水的重要 前提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当前亟须加强流域立法及水权制度建设。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 ,规范水资源利用行为,是依法治水的重要环节。重视水资源司法 保护 ,有效惩治水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公众水资源参与意识 ,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立法;行政执法;司法 一、水资源保护的法制现状 一水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宪法》第 9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宪法》第 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之 一 ,宪法的这些规定显然适用于水资源保护 ,构成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核心和基础。 以宪法为基础 ,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法《水法》。该法对水资 源规划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详细规定。《水法》第4 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 ,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第 9 条规定: 国家保护水资源 ,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植被 ,植树种草 ,涵养水源 ,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二水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我国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水行政执法工作起步于 1988年《水法》的颁布实施。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 , 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机构健全的水行政执法网络 ,专兼 立了覆盖全国、机构健全的水行政执法网络 ,专兼设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执法效能显 著增强 ,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平均每年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4 万余件 ,维护了正常的水事 秩序。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在水资源保护中主要是对水体污染源实施监督管理、制定水 环境质量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督促各城市进行水环境 综合治理等 ,重点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违法排污和治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行、国控重点污染源等违法行为进行执法。为此 ,环境保护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专项保护执法行动 ,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18, 5(2), 85-9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037577.html,/journal/ojfr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037577.html,/10.12677/ojfr.2018.52011 Status Study on Fishery Resources in Rare 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ongqing of Yangtze River Tao He1, Yaodong Wei2, Qun Lu1, Ying Liao2, Jianhu Liu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Administration of Fishery and Fishing Harbor Supervision, Chongqing Received: Jun. 12th, 2018; accepted: Jun. 22nd, 2018; published: Jun. 28th, 2018 Abstract In 2014 and 2015, we took a survey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rare 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ongqing of Yangtze River. There were 120 species of fish affiliated to 5 orders, and the Cypriniformes exhibited the highest species diversity with 100 species. The fish faunas of the reserve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River Plain fish, with the lack of Central Asian Plateau fish. The main catch was 25 species, mainly including Coreius heterokon, Pelteobaggrus vachelli, Coreius guichenoti, Rhinogobio ventralis, Botia superciliaris. There were 5 reproducing types of fish in the Reserve, and the species, spawned the adhesive eggs, were the most popular. There were 24 spawning grounds (adhesive and floating egg) and 3 feeding grounds (Degan, Shengzhong, Baisha) in Reserve. Through this investigation, we can find that the fishery resources have decreased mainly because of over-catch and reproduction grounds destroyed. Keywords Rare and Endemic Fish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ongqing of Yangtze River, Fishery Resources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何滔1,魏耀东2,卢群1,廖莹2,刘建虎1 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 2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2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28日

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汇总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汇总 海洋类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年2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五号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通过,1998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一号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2009年12月26日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二、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1996年6月18日国务院令第一九九号发布,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于1983年12月29日国务院公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于1982年1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根据2001年9月23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第1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2次修订;根据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第3次修订,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令第607号公布。该《条例》分总则、石油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石油作业、附则4章27条,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于1989年1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1989年2月11日国务院令第27号发布,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于1985年3月16日国务院颁布,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于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9日发布施行。)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于2006年8月30日国务院第14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9月9日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于2009年9月2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9月9日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三、地方性法规 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3月29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

渔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渔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渔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1、为什么不能炸鱼? 炸鱼属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捕捞方式,其危害主要有:一是杀灭在爆炸冲击波有效强度范围内的鱼类和其他水产动物;二是大量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尸体沉于水底无法捞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水体污染;三是炸药爆炸冲击波会影响到河堤的防洪安全;四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操作上稍有不慎,将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2、为什么不能用药物毒鱼? 用药物毒鱼也是一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污染水域环境的捕捞方式,其对鱼类资源、生物饵料、水域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非常大,综合起来主要有:一是直接杀灭水体中的大小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二是在溪河中,常见水草多年难以恢复或毒鱼区水草产生糜烂,影响环境破坏生态系统;三是常用的各种毒药使水域受到污染,污染物沾染、沉积在水生植物和底泥上,使水体受到二次污染;四是毒药不仅会大量残留于被毒死鱼的体内,还会使受污染水体的水生动植物富集毒物,直接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3、为什么不能用电捕鱼? 电力捕鱼是利用直流、交流或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在水中形成电场以驱集或击死、击昏鱼类,再配合其他渔具捕获鱼类,属于一种掠夺性捕捞方式。其破坏性主要有:一是电力所到之处,大鱼小鱼全部昏死,鱼虾绝迹,并危及到底栖水生动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二是被电捕器电击过的鱼类,不论是成体、幼体,其性腺发育都会受到严重损害,基本失去繁殖能力,可谓“断子绝孙”;三是电力捕鱼工具简陋,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炸鱼、毒鱼、电麻鱼的要负哪样的法律责任? 因为炸鱼、毒鱼、电鱼,属于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捕捞方式,所以,我国的渔业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禁止炸鱼、毒鱼、电鱼。针对炸鱼、毒鱼、电鱼日益猖獗的势头,2019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加大了对炸鱼、毒鱼、电鱼的处罚力度,处罚幅度由过去的五千元以下提高到现在的五万元以下。《渔业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第三十八条规定:“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为什么捕鱼人要办证?不办证有何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