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三提分教程:专题1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课时精练

高中生物选修三提分教程:专题1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课时精练

高中生物选修三提分教程:专题1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课时精练
高中生物选修三提分教程:专题1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课时精练

[基础对点]

知识点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微生物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快,且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B.受体细胞所处的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C.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D.感受态细胞吸收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的液体只要调节为适宜的pH即可,没必要用缓冲液

[答案] D

[解析]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微生物细胞时,需在一定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等)下,将基因表达载体和感受态的微生物细胞混合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影响pH的变化,因此要加入缓冲液,以保持适宜的pH,D错误。

2.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茎尖分生区细胞和小鼠受精卵,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A.显微注射技术农杆菌转化法

B.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C.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技术

D.基因枪法显微注射技术

[答案] D

[解析]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常用的方法是基因枪法;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D正确。

3.农杆菌中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右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可以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2+处理细菌

C.转基因抗旱植物培育是否成功的最简单检测方法是看该植物是否具有抗旱性状

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

[答案] D

[解析]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否则不会成功,A正确;将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2+处理细菌,使细菌处于易于吸收周围DNA分子的状态,便于完成转化,B正确;转基因抗旱植物培育是否成功的最简单检测方法是看该植物是否具有抗旱性状,C正确;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并能成功表达出抗旱性状,则说明基因工程

项目获得成功,D错误。

4.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矮牵牛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A转移到玫瑰中,以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A

B.用氯化钙处理玫瑰叶肉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

C.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玫瑰细胞

D.将基因A导入玫瑰细胞液泡中,防止其经花粉进入野生玫瑰

[答案] A

[解析]矮牵牛中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从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A),A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B错误;根据标记基因来筛选转基因玫瑰细胞,而标记基因不一定是四环素抗性基因,C错误;玫瑰细胞液泡中没有DNA,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液泡中,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或线粒体中,以防止其经花粉进入野生玫瑰,D错误。

5.1982年,世界上第一例体型比普通小鼠大1.8倍的转基因“超级小鼠”培育成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直接注入到小鼠体内

B.该“超级小鼠”的培育利用到了显微注射技术

C.采用的受体细胞是雌性动物的卵细胞

D.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不用提纯

[答案] B

[解析]转基因“超级小鼠”的培育过程为:首先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然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经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植到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内,使其发育成为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知识点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6.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与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①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②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致病基因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可以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①正确;可以通过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③正确;还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④正确。

7.下列技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的是()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④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判断棉花是否被赋予了抗虫特性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了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③不符合题意;判断棉花是否被赋予了抗虫特性采用接种实验,属于个体水平的检测,④不符合题意。

8.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答案] D

[解析]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只有在受体细胞中检测或提取到了相应蛋白质才能证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D正确;A、C两项只能说明完成了目的基因的导入,B项只能说明完成了目的基因的导入和目的基因的转录过程,A、B、C错误。

[能力提升]

9.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和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重组质粒的构建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C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够成功表达,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与鉴定

[答案] 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切目的基因(花色基因C)和质粒,可使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将切口连起来从而构建重组质粒,A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时,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和质粒的

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质粒中只有潮霉素抗性基因,被转化的菊花细胞只对潮霉素有抗性,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不能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C错误;C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够成功表达,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与鉴定,D正确。

10.蓝藻拟核DNA上有控制叶绿素合成的ch1L基因。某科学家通过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以研究ch1L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应使用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①②过程都要使用DNA连接酶

C.终止密码子是基因表达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D.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答案] C

[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特异性,①②过程要切割的DNA序列不同,故应使用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正确;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使ch1L基因、红霉素抗性基因与质粒结合,B正确;基因表达载体由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组成,终止密码子是mRNA上密码子的一种,C错误;变异株中ch1L基因被重组基因替换,重组基因中有红霉素抗性基因,故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D正确。

11.如图是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

(1)A→B利用的技术称为________,其中②过程需要热稳定的________酶才能完成。

(2)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需要经过③过程,该过程为构建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能表达。

(3)上述流程示意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该方法一般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

(4)欲确定抗虫基因在G体内是否表达,在个体水平上需要做________实验。如果抗虫基因导入成功,且与某条染色体的DNA整合起来,该转基因抗虫棉可视为杂合子,将该转基因抗虫棉自交一代,预计后代中抗虫植株占________。

[答案](1)PCR DNA聚合(Taq)

(2)基因表达载体(重组DNA)

(3)农杆菌转化不适宜

(4)抗虫接种3/4

[解析]PCR技术需要用到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图中③过程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欲确定抗虫基因在体内是否表达,在个体水平上应做抗虫接种实验。由于抗虫基因只整合到一条染色体DNA上,则该抗虫棉产生的配子只有一半含有抗虫基因,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抗虫植株占3/4。

12.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的生物技术。如图是基因工程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时,所用的酶与细胞内同类酶的差异在于该酶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①过程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酶切开载体以插入目的基因。完整的表达载体上应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特殊DNA片段,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②过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转化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抗虫作物的培育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法将抗虫基因导入作物受体细胞,检测受体细胞的抗虫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作探针,再与相应的物质杂交。

[答案](1)耐高温(或具有热稳定性)

(2)限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3)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或外源DNA)的能力弱已导入目的基因并且目的基因能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细胞

(4)农杆菌转化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含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的片段

[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据图分析,①过程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②过程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由于PCR过程温度较高,因此需要特殊

的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限制酶将载体切开,以便目的基因的插入;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3)若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微生物),由于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弱,则需要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已转化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指的是已导入目的基因并且目的基因能稳定遗传和表达的细胞。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形成mRNA,一般用分子杂交法,该过程需要用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含抗虫基因(目的基因)的片段作为探针,与转录产生的mRNA杂交。

13.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我国已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下图是转基因抗盐马铃薯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抗盐基因,可以从碱蓬细胞研磨液中提取抗盐基因的________来合成cDNA。

(2)上图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在抗盐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片段。

(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上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抗盐基因插入到马铃薯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从而使抗盐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________________。

(4)从个体水平上检验转基因抗盐马铃薯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1)mRNA

(2)Eco RⅠ和Hin dⅢ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DNA

(3)T-DNA是可以转移的DNA(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稳定维持和表达

(4)将转基因马铃薯幼苗栽种在盐碱地或较高浓度盐溶液中,观察是否能正常生长

[解析](1)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时可以利用mRNA为模板,反转录形成cDNA。

(2)图中质粒的标记基因为M抗生素抗性基因,而SmaⅠ的切割位点就在该基因和目的基因上,因此用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应该用Eco RⅠ和Hin d Ⅲ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质粒。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

(3)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T-DNA是可以转移的DNA,可以将目的基因带入马铃薯细胞,并将目的基因插入到马铃薯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从而使抗盐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4)检验转基因抗盐马铃薯是否培育成功,从个体水平上来讲,可以将转基因马铃薯幼苗栽种在盐碱地或较高浓度盐溶液中,观察是否能正常生长。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第一讲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1.(2014·广东卷,25)(双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解析:过程①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正确;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在PCR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是通过控制温度来达到解旋的目的,B错误;利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C错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D正确。 答案:AD 2.(2014·浙江卷,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解析: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其核型已发生改变;一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才为一个克隆;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可能是不同细胞分裂形成的,其性状可能不同。 答案:B

3.(2014·重庆卷,4)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解析:构建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B错误;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 答案:D 4.(2014·江苏卷,23改编)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多是特异性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但也有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的,A错误;PCR中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只是在延伸阶段发挥催化作用,B 项错误;载体质粒上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不是抗生素合成基因,C错误;目的基因导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就都能正常表达,D正确。 答案:D 5.(2014·广东卷,29)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

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方法

基因工程中重组DNA的两次筛选 张辉运江西省遂川中学 基因工程的第二步构建基因表达的载体,即把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的目的基因与运载体混合,再加入DNA连接酶,使DNA片段相同的黏性末端能够连接起来,因为这些DNA片段有相同的黏性末端,所以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必然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环状DNA。这些环状DNA有的是由一个DNA片段形成的,共有两种,即目的基因环状物和运载体环状物;有的是由两个DNA片段形成的,共有三种,即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如何从如此多的环状物中找出具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呢?我们通过下面例题进行分析。 【例】图1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 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解析】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首先要选择质粒。如图2所示本题中所选用的质粒A,同时具有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在操作中将目的基因插入到了四环素抗性基因中,这样将导致四环素基因不能表达。 在进行导入操作中,质粒自连的环状DNA和重组质粒都可以导入受体细胞,而目的基

因自连环状DNA则不能导入,因此在导入操作后,混合物中有3种细胞:即多数没有导入任何质粒的受体细胞(普通细胞)、导入普通质粒(不含目的基因)的细胞和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获得目的基因)。 第一次筛选:将含有三细胞的混合物接种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由于普通细胞不含有抗性基因,能够将导入普通质粒和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选出。 第二次筛选:采用影印接种法,即用一小块灭菌的丝绒固定在直径较平板略小的圆形木块上,构成印章(接种工具,图3A所示);然后把前述经过第一次筛选长出菌落的母板倒置在丝绒的印章上,轻轻印一下(图3B);再把此印章在另一个含四环素的选择培养基(图3D)的平板上印一下。这样,由于重组质粒的抗四环素基因被目的基因破坏,不能形成菌落的即为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根据对比(如图3C和D所示),就能在母板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答案】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骤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 DNA连接酶和解旋酶 B. DNA聚合酶和限制酶 C.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首先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其次还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故选C。 2.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无法表现出全能性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但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也能表现出全能性,A错误;叶肉细胞经脱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B错误;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壁,C错误;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形成完整植株,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如图为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白菜一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

D.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D 【解析】白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它们的体细胞杂交后培育的“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中2个染色体组来自白菜,2个染色体组来自甘蓝,因为“白菜-甘蓝”属于异源四倍体,是可育的,能产籽,故A错误;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因此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故B错误;上述过程包括去壁、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等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白菜-甘蓝”幼苗,并未发育到性成熟个体,因此整个过程中有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没有减数分裂过程,故C错误;任何性状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去壁所用的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原生质体融合所用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白菜一甘蓝”幼苗. 4.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克隆不是无性繁殖 B.用体细胞克隆动物是通过核移植实现的 C.灭活病毒通过溶解磷脂双分子层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D.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一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克隆属于无性繁殖,故A错误。用体细胞克隆动物必须通过核移植才能实现,故B正确。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是溶解磷脂双分子层而是通过改变膜脂分子排列实现的,故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液通常需要加入血清,植物组织培养通常需要加入植物激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5.以下哪种物质不可以用于植物细胞的诱导融合剂() A.PEG B.灭活的病毒 C.离心 D.振动电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工程的诱导剂,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工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B.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适宜的光照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 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离体的组织器官的经过培养,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开始是要避光,C错误;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 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D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 ?再分化③→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 ?→ ?→ ?脱分化②? 是(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

2017届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 1.3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专题1 基因工程 1.3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将目的基因导 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一、选择题 1.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D.性状稳定,变异少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随着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繁殖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所以基因工程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解答这类题目应结合受体细胞的特点回答。 答案:B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的检测的是( )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信使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目的基因检测的相关知识。目的基因的检测包括: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用DNA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信使RNA,方法是用基因探针与信使RNA杂交;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了蛋白质,方法是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答案:C 3.如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使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以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的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必定是载体与棕褐毛色基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附答案,可用于考试)

5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姓名班级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A.基因工程 B.组织培养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6.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7.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 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 8.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9.细胞工程的发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B.遗传密码的确立及其通用性的发现 C.生物体细胞全能性的证明 D.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 10.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检测手段的是:() A.分子杂交技术 B.抗原—抗体杂交 C.抗虫或抗病的接种 D.基因枪法 11.在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 B. 单克隆抗体 C. 植物体细胞杂交 D.细胞核移植 1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特有的是() A.基本原理相同 B.诱导融合的方法类 C.原生质体融合 D.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鼠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基因组学重点整理

生物五界: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生物三界:真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酶催化的生化反应有:自我剪接、催化切断其它RNA、合成多肽键、催化核苷酸的合成 新基因的产生:基因与基因组加倍1)整个基因组加倍;2)单条或部分染色体加倍;3)单个或成群基因加倍。DNA水平转移:原核生物中的DNA水平转移可通过接合转移,噬菌体转染,外源DNA的摄取等不同途径发生,水平转移的基因大多为非必须基因。动物中由于种间隔离不易进行种间杂交,但其主要来源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内共生。动物种间基因转移主要集中在逆转录病毒及其转座成分。 外显子洗牌与蛋白质创新:产生全新功能蛋白质的方式有二种:功能域加倍,功能域或外显子洗牌 基因冗余: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一个基因的很多复份(复本)当人们分离到某一新基因时,为了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常常使其失活,然后观察它们对表型的影响。许多场合,由于第二个重复的功能基因可取代失活的基因而使突变型表型保持正常。这意味着,基因组中有冗余基因存在。看家基因很少重复,它们之间必需保持剂量平衡,因此重复的拷贝很快被淘汰。与个体发育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为转录因子,具有多功能域的结构。这类基因重复拷贝变异可使其获得不同的表达控制模式,促使细胞的分化与多样性的产生,并导致复杂形态的建成,具有许多冗余基因。 非编码序列扩张方式:滑序复制、转座因子 模式生物海胆、果蝇、斑马鱼、线虫、蟾蜍、小鼠、酵母、水稻、拟南芥等。模式生物基因组中G+C%含量高, 同时CpG 岛的比例也高。进化程度越高, G+C 含量和CpG 岛的比例就比较低 如果基因之间不存在重叠顺序,也无基因内基因(gene-within-gene),那么ORF阅读出现差错的可能只会发生在非编码区。细菌基因组中缺少内含子,非编码序列仅占11%, 对阅读框的排查干扰较少。细菌基因组的ORF阅读相对比较简单,错误的机率较少。高等真核生物DNA的ORF阅读比较复杂:基因间存在大量非编码序列(人类占70%);绝大多数基因内含有非编码的内含子。高等真核生物多数外显子的长度少于100个密码子 内含子和外显子序列上的差异:内含子的碱基代换很少受自然选择的压力,保留了较多突变。由于碱基突变趋势大多为C-T,故A/T的含量内含子高于外显子。由于终止密码子为TAA\TAG\TGA,如果以内含子作为编码序列,3种读码框有很高比例的终止密码子。 基因注释程序编写的依据:1)信号指令,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终止信号,剪接受体位和供体位,多聚嘧啶序列,分支点保守序列2)内容指令,密码子偏好,内含子和外显子长短 基因功能的检测:基因失活、基因过表达、RNAi干涉 双链DNA的测序可从一端开始,亦可从两端进行,前者称单向测序,后者称双向测序。 要获得大于50 kb的DNA限制性片段必需采用稀有切点限制酶。 酵母人工染色体(YAC)1)着丝粒在细胞分裂时负责染色体均等分配。2)端粒位于染色体端部的特异DNA序列,保持人工染色体的稳定性3)自主复制起始点(ARS)在细胞中启动染色体的复制 合格的STS要满足2个条件:它应是一段序列已知的片段,可据此设计PCR反应来检测不同的DNA片段中是否存在这一顺序;STS必需在染色体上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如果某一STS在基因组中多个位点出现,那么由此得出的作图数据将是含混不清的。 遗传图绘制主要依据由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学原理,第一条定律为等位基因随机分离,第二条定律为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显隐性规律/不完全显性、共显性、连锁 衡量遗传图谱的水平覆盖程度饱和程度 基因类型:transcribed, translatable gene (蛋白基因) ;transcribed but non-translatable gene ( RNA基因)Non- transcribed, non-translatablegene ( promoter, operator ) rRNA基因,tRNA基因, scRNA基因, snRNA基因, snoRNA基因, microRNA基因 基因组(genome):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总和。 基因组学(genomic):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 染色体组(chromosome set):不同真核生物核基因组均由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全套染色体。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比较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模式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比较与鉴别,为分离重要的候选基因,预测新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依据。(目标)

生物人教版选修三专题一和专题二试卷及答案

镇巴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选修三专题一和专题二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卷后的答题卡内。共40题。1.5×40=60分。)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2.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A.反转录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 3.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 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A.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4.除下列哪一项外,转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D.是环状形态的DNA分子 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体和质粒均可以作为运载体 C.染色体和质粒均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 6.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 B.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C.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7.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专题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讲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1.(2012·浙江卷,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CO2培养箱 B.都需要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2.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无性生殖 B.主要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培养过程中由于人工培养基含大量营养,不需光照就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D.人工培养基中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糖、维生素等3.(2012·安徽卷,4)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 HⅠ、EcoRⅠ、HindⅢ和BglⅡ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 A.Bam HⅠ和EcoRⅠ B.Bam HⅠ和HindⅢ C.Bam HⅠ和BglⅡ D.EcoRⅠ和HindⅢ 5.对于不同的生物,将重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差异,下列方法不合适的是 () A.以质粒为运载体,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B.以噬菌体为运载体,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凝血因子时,可使其直接侵染大肠杆菌C.以质粒为运载体,利用转基因羊生产人的乳铁蛋白时,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基因导入受精卵

第四章 基因与基因组学(答案)

第四章基因与基因组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亲代DNA分子双股链拆开,形成两条模板链 B.新合成的子链和模板链的碱基互补配对 C.复制后新形成的两条子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与亲代的DNA分子完全相同 D. 以ATP、UTP、CTP、GTP和TDP为合成原料 E.半不连续复制 *2.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是: A.Mendel B.Morgan C.Hooke D.Watson and Crick E.Sthleiden and Schwann *3.下列哪个不属于基因的功能? A.携带遗传信息 B.传递遗传信息 C.决定性状 D.自我复制 E.基因突变 4.DNA分子中核苷酸顺序的变化可构成突变,突变的机制一般不包括: A.颠换 B.内复制 C.转换 D.碱基缺失或插入 E.不等交换 5.下列哪一种结构与割(断)裂基因的组成和功能的关系最小? A.外显子 B.内含子 C.TATA框 D.冈崎片段 E.倒位重复顺序 *6.在一段DNA片段中发生何种变动,可引起移码突变? A.碱基的转换 B.碱基的颠换 C.不等交换 D.一个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 E.3个或3的倍数的碱基对插入或缺失 7.从转录起始点到转录终止点之间的DNA片段称为一个: A.基因 B.转录单位 C.原初转录本 D.核内异质RNA E.操纵子 8.在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引物是; A.DNA B.RNA C.tRNA D.mRNA E.rRNA 9.下列哪一项不是DNA自我复制所必需的条件? A.解旋酶 B.DNA多聚酶 C.RNA引物 D. ATP、GTP、CTP和TTP及能量 E.限制性内切酶 10.引起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因素是 A.羟胺 B.亚硝酸 C.5-溴尿嘧啶 D.吖啶类 E.紫外线 11.引起DNA发生移码突变的因素是 A.焦宁类 B.羟胺 C.甲醛 D.亚硝酸 E.5-溴尿嘧啶 12.引起DNA分子断裂而导致DNA片段重排的因素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焦宁类 D.亚硝酸 E.甲醛 13.可以引起DNA上核苷酸烷化并导致复制时错误配对的因素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焦宁类 D.亚硝酸 E.甲醛 14.诱导DNA分子中核苷酸脱氨基的因素 A.紫外线 B.电离辐射 C.焦宁类 D.亚硝酸 E.甲醛 15.由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扩增而引起疾病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6.在突变点后所有密码子发生移位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7.异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8.染色体结构畸变属于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19.由于突变使编码密码子形成终止密码,此突变为 A.错义突变 B.无义突变 C.终止密码突变 D.移码突变 E.同义突变 *20.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基因突变为 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 E.移码突变 21.可以通过分子构象改变而导致与不同碱基配对的化学物质为 A.羟胺 B.亚硝酸 C.烷化剂 D.5-溴尿嘧啶 E.焦宁类 *22.属于转换的碱基替换为 A.A和C B.A和T C.T和C D.G和T E.G和C *23.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和G C.T和C D.C和U E.T和U (二)多项选择题

基因工程知识点超全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存在: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2)特性:特异性,一种限制酶只能 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 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3)切割部位:磷酸二酯键 (4)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 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 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 二酯键断开。

(5)识别序列的特点: (6)切割后末端的种类:DNA 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两侧将DNA 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限制酶切割下来的DNA片段拼接成DNA分子。 (2)类型 相同点:都连接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他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4)载体的作用: ①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解题技巧】 (1)限制酶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2)限制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理化条件,高温、强酸或强碱均易使之变性失活。 (3)在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时要求用同一种限制酶,目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4)获取一个目的基因需限制酶剪切两次,共产生4个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5)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6)限制酶切割位点应位于标记基因之外,不能破坏标记基因,以便于进行检测。 (7)基因工程中的载体与细胞膜上物质运输的载体不同。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DNA分子,能将目的

生物选修3专题一知识点(详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 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优点: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迅速培育出生物新品种 2、基因拼接的理论基础: (1)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 (2)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原核生物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有特定的切割位点(专一性)。 (3)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3)结果:形成两种末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注意: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从而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 2?“分子缝合针” 一一DNA连接酶 ①作用:恢复磷酸二酯键。 ②种类: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连接黏性末端;

T4DNA连接酶:来源于噬菌体,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 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常用的载体:细菌的质粒、入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天然质粒不能直接使用)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方法: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性。)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适用于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适用于目的基因较小,或已知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3. 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区别 4.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快速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 M制 (4)使用的前提: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5)条件:模板DNA、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 (6)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C DNA解链为单链,断裂氢键; 第二步:退火,冷却到55?60C,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DNA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1.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科研人员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研究人员采用PCR技术获取酶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该技术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使相应基因呈指数增加。所含三种限制酶(XbaⅠ、ClaⅠ、SacⅠ)的切点如图所示,则用________和________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酶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上图所示Ti质粒的________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中。为了获得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再利用液体培养基将该单菌落菌株振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提取上述转基因油菜的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再依据________的DNA片段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检测,可判断融合基因是否完成________。最后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可检测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融合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答案:(1)DNA双链复制ClaⅠDNA连接酶 (2)T-DNA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3)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融合基因转录 2.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细胞介素2(IL?2)。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研究人员将I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在酵母菌中表达出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IL?2?HSA融合蛋白,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 (1)图中③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________应为限制酶Bgl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2)表达载体2导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与IL?2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不能含有

基因组学答案

基因组学答案 名词解释: 1基因组: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序列 2物理作图;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将DNA标记,基因或克隆标定在基因组的实际位置所构建的位置图,物理图的距离依作图方法而异,辐射杂种作图的计算单位为厘镭(cR),限制性片段作图与克隆作图的图距单位为DNA的分子长度,即碱基对 3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的突变称为点突变 4蛋白质组:基因组表达的最终结果是一组蛋白质 5开放阅读框: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含有开放读框,它们由一系列5指令氨基酸的密码子组成 6兼性异染色质:细胞中非持久性的异染色质,仅在某些细胞或细胞的某一阶段出现 7副突变:指在杂合子中某一等位基因影响同一座位上另一等位基因的表达 8表观遗传:不涉及DNA序列的编译,但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并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将改变的基因表达模式传递给子细胞或下一代的过程 9染色质重建:染色质由收缩状态向伸展开放状态的转变 10基因组印记:印记基因的表达取决于它是在父源染色体上还是在母源染色体上,来自父源和母源的印记基因有所不同 1C值;指的是一个单倍体基因组中DNA的总量 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由于同源染色体同一区段DNA序列的差异,当用限制酶处理时,可产生产生长度不同的限制性片段。3微卫星序列:其重复单位为1-6个核苷酸,由10-50个重复单位串联组成 4遗传作图:采用遗传学分析方法将基因或其它DNA分子标记标定在染色体上构建连锁图称之为遗传连锁图 5基因等高线:指连续分布的具有相似碱基组成的DNA片段,她们在基因组中成片相嵌排列 6组成性异染色质:这是所有细胞中均有的一种持久性的结构,这些染色质不含任何基因,总是保持紧密的组成状态 7基因组: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序列 8染色体重排:涉及染色体不同区段相对位置的重新排列,是基因组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9转录物组:基因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表达的全部转录产物的总和 10假基因:指来源于功能基因但已使其活性的DNA序列,有沉默的假设基因,也有可转录的假基因 基因组学简答题: 1生物基因中有哪些异常结构基因? 重叠基因、基因内基因、反义基因 2有哪些DNA分子标记?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单核苷 酸多态性 3miRNA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1在mRNA翻译起始后干扰翻译的继续进行2在翻译的起始阶段阻止翻译起始复合物的组装3促使mRNA降解4遗传密码有什么特点? 通用性、兼并性、摇摆、偏爱、偏离(课本230) 5真核生物DNA复制有哪些特点? 1互补单链的合成以5’-3’极性方式进行 2DNA两条分子链的合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非对称性的 3RNA其实合成不需要引物,但DNA起始复制需要引物。 4细胞中新链DNA的合成以碱基互补方式进行 6简述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组成。 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单一序列,基因主要位于单一序列 7简述细胞器基因组起源的内共生理论 细胞器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与细菌的情况相似。细胞器基因与细菌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高于同源核基因。因此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游离细菌的化身,他们曾于远古的真核细胞结合,并最终定居在真核细胞中。 8基因租的cpG岛有什么特点? 1)已知的大多数的CPG岛都位于管家基因和大部分阻止专一性表达基因的5’侧翼区以及基因的第一个的外显子区。2)CpG 岛中双碱基CpG均为甲基化。而整个基因组中约60%-80%的CpG 军备甲基化。 9比较遗传图与物理图的组成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重组率随让染色体长度的增加而递减,人类的21号染色体的长臂的重组率为1Cm/Mb,短臂侧围2Cm/mb;2)大多数染色体近着丝粒区重组率受到抑制,远着丝粒区重组率趋向增加;3)染色体连锁不平衡的碱基组成和基因组成有明显的特征 10生物进化历程中,新基因有哪些产生方式? 1基因加倍后的趋异2外显子或结构域洗牌3逆转录及其随后的趋异或重排4外源基因水平转移5基因裂变和融合6非编码序列转变为编码序列 论述题: 1叙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差异。 1)真核基因组指一个五中的单倍体染色体组所含有的整套基因,原核一般只有一个环状DNA分子,其上所含有的基因为一个基因组:2)原核的染色体分子量较小,基因组含有大量单一顺序,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非编码序列:3)原核还含有各种质粒和转座因子:4)真核的基因组都是由DNA序列组成,原核基因组还可能由RNA组成 2概述基因组的研究内容 1)以原基因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学;2)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学 3有哪些试验方法可以研究基因功能 剔除,RNA干扰,过量表达

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四、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

2.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统计菌落数目 (1)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法,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 (2)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 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 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1.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三、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试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四、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 四、疑难解答 (1)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注: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数的平均 值

基因组学专题课程作业

基因组学专题课程作业 考试题目: 假如你发现一个新基因,请利用基因组学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可 行的假如你发现个新基因,请利用基因组学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研究它的功能,寻找出它所影响的下游基因,可能与此蛋白相互 作用的其它蛋白,以及调控它表达的上游基因。(选择一个你所熟知的模式生物。) 答案: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 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 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 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疾病的预防和治 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 耐药性的产生。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 是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青霉素的发现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发酵,生产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 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 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 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