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XX医院的XX,今天我将给大家做一个关于采血安全警示的教育PPT。采血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采血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因此我们在采血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安全,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本次教育PPT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采血前准备

在采血前,我们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与标本管上的病人信息是否一致,以防采错人或采血数据与患者信息不符。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服用过抗凝药物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等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血的方式和采血的部位。

二、采血操作

1. 环境准备:要确保采血室的环境整洁、安全,桌面要干净,废弃物要及时清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制定采血方案:根据医嘱和实际情况制定采血方案,确定采血的部位、方式和所需的血液标本的种类和数量。

3. 采血器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器具,包括针头、针座、采血管、胶贴、消毒剂等。要保证采血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4. 术前准备:采血前要仔细洗手,戴好手套,佩戴好手表、工作牌,遵守无菌操作。

5. 采血操作:根据采血方案进行采血操作,注意穿刺的深度和角度,避免过浅或过深,防止损伤到患者的血管和神经。

三、采血后处理

1. 采血后处理:采血后要及时取下手套,并进行双手消毒。将采血针头用针座套好,并放入指定的容器中,防止针头未经处理而直接被扔入垃圾桶。

2. 副作用观察:采血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副作用,如头晕、呕吐等症状,如果有不适应该及时给予处理。

3.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放入指定的容器中,准确标记好患者的信息,以防混淆。

四、采血安全注意事项

1.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及时洗手、消毒并佩戴好手套。

2. 注意采血器具的选择和准备,以保证采血的安全性。

3. 采血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反应,如果有不适应及时停止采血并给予处理。

4. 采血后针头的处理要符合规范,避免受针伤和感染的风险。

5. 严格执行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得擅自修改采血方案或者操作流程。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采血安全警示教育的PPT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谢谢大家!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ppt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ppt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您在工作中的任何一点对安全的疏忽都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护理安全教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护理安全与法律医疗护理安全现状(WH0)2007年关于患者安全的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中即有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伤害,而发展中国家患者住院感染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20倍。美国每年死于医疗事故患者有44000人。英国10%的住院患者出现医疗差错,每天有100名患者死亡,有1000人留下了长期或严重的损害。护理安全与法律严峻:02年以来医疗纠纷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调查:326家医院都发生过医疗纠纷(98%)医疗护理安全现状卫生部信访办2006年受理投诉排前五位的医疗方面占4项,其中一半是投诉医疗纠纷的(49.47%)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果(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果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患者的疾病向坏的方向转化,如疾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功能障碍或死亡。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护理安全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体现护理安全水平。(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护理不安全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损坏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給医院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疗成本上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安全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以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所以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什么是护理安全?什么是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记录(上半年)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记录(上半年度) 时间:2015-06-09 地点:四楼大会议室 主讲人:姚美芳 参加者:见业务学习签到 内容: 一、1-6月(至今天为止)各临床科室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4例。其中患者身份识别错误1例;用药医嘱提前执行1例;违反操作规程5例;采血试管错误、条码粘贴错误2例;用药错误1例;导管阻塞1例;针刺伤1例;提前拔针2例。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护士查对不严,采血条码贴错试管;患者识别错误,用错巡视卡;换水时核对不到位,抗菌药物重复使用;拔针前未认真核对,导致患者液体未输完即拔针;拔针前未查对不到位,静脉注射用药未用即拔针。 2、医嘱执行不认真:用药医嘱提前执行。 3、操作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未及时观察皮试结果导致重做;抗生素漏做皮试;摆药、配药时未认真查对药液质量未及时发现药液中有黑色絮状物,导致病家不满的;引流液倾倒不及时导致管道阻塞;血透时忘记使用肝素,导致静脉壶、管路有血凝块。 4、自我防护意识差,终末处置不到位:未及时将散落在外的针尖收纳进锐器盒。 5、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情况不了解:手术病人应测10:00体温的未测,影响病情观察。 7、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对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病人情况不了解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8、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要进行“三查八对”,采用至少两种方法核对病人信息,确保在正确的病人身上实施。 认真落实医嘱执行制度。电子医嘱要有第二人查对,既不能提前执行,也不能延后执行;采血时认真核对医嘱、条码上病员信息及采血容器,确保无误。 2、正确识别患者,使用护理巡视卡时注意和病人、床头上信息核对,保证正确;更换液体时注意查对,察看巡视卡用药记录,避免重复使用。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规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使用抗生素前询问过敏史及是否做过皮试,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皮试后及时观察结果,以免增加病人痛苦;摆药、配药时认真查对药液质量,发现药液质量问题及时更换;留置管道病人,及时倾倒引流液保持管道通畅;血透病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上机时必须使用肝素,以免产生血凝块,危害患者安全。 4、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跌倒/坠床、压疮、烫伤等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5、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散落在外针尖及时收纳进锐器盒,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6、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对年轻护士加强培训督导,提高专科护理能力。督促护士熟悉分管病人情况,对发热病人及时测量体温以了解病情;掌握病人用药情况,对患者用几瓶液体,是否有静脉注射用药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提前拔针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7、对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采血安全警示教育PPT 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XX医院的XX,今天我将给大家做一个关于采血安全警示的教育PPT。采血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采血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因此我们在采血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安全,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本次教育PPT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采血前准备 在采血前,我们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与标本管上的病人信息是否一致,以防采错人或采血数据与患者信息不符。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服用过抗凝药物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等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血的方式和采血的部位。 二、采血操作 1. 环境准备:要确保采血室的环境整洁、安全,桌面要干净,废弃物要及时清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制定采血方案:根据医嘱和实际情况制定采血方案,确定采血的部位、方式和所需的血液标本的种类和数量。

3. 采血器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器具,包括针头、针座、采血管、胶贴、消毒剂等。要保证采血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4. 术前准备:采血前要仔细洗手,戴好手套,佩戴好手表、工作牌,遵守无菌操作。 5. 采血操作:根据采血方案进行采血操作,注意穿刺的深度和角度,避免过浅或过深,防止损伤到患者的血管和神经。 三、采血后处理 1. 采血后处理:采血后要及时取下手套,并进行双手消毒。将采血针头用针座套好,并放入指定的容器中,防止针头未经处理而直接被扔入垃圾桶。 2. 副作用观察:采血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副作用,如头晕、呕吐等症状,如果有不适应该及时给予处理。 3.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放入指定的容器中,准确标记好患者的信息,以防混淆。 四、采血安全注意事项 1. 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及时洗手、消毒并佩戴好手套。 2. 注意采血器具的选择和准备,以保证采血的安全性。

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安全警示教育记录

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安全警示教育记录 一、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一)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原因 1、上机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边说边做,导致血液入废液袋还未接管。 2、下机操作过程中,未注意到盐水瓶没有盐水导致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造成患者静脉壶后端血液无法回输。 3、透析治疗过程中,无肝素透析不及时进行盐水冲洗或不观察管路及透析器颜色,造成不完全凝血或全凝血。 4、穿刺后穿刺针不妥善固定,导致透析中穿刺针滑脱出血。 (二)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1、上机前不进行医嘱查对,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采血项目、特殊注明,未见医嘱为患者上机治疗,肝素剂量核对不到位使用不准确,造成患者凝血或堵管失血。 2、未按医嘱设置脱水量,患者临时换床时,未及时意识到机器的特殊性,造成少超滤或多超滤。 3、下机不查对透析用药医嘱,造成患者漏用药或错用药。 4、下机消毒前不查对机器是否有消毒液就进行消毒,导致机器异常报警。 (三)技术操作不熟练 1、评估不到位,盲目下针,未合理使用压脉带辅助等,导致穿刺不能一次性成功。

2、穿刺技术不过硬,内瘘穿刺失败,形成血肿。 3、上机引血流量不足未及时妥善处理,没有意识到病人透析器及管道发生凝血。 (四)病情观察不仔细 生命体征不按时测量:病人血压过高或过低不及时报告医生,对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药后不复测血压。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全身虚汗未发现。深静脉置管患者透析中导管流量不足,不及时发现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为防止频繁机器报警,将血泵流量直接降低,不进行空气监测进行治疗,导致病人治疗效果差或透析器及管路发生凝血。动静脉流量不足患者前臂压止血带,不及时观察内瘘肢体情况,不定期松止血带。 (五)沟通不及时 操作时未向病人做告知,将药物推注了,患者以为没用,发生争吵。透析中后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不提醒注意内瘘功能检查,导致内瘘发生闭塞患者未察觉。回答病人提出问题过于简单或不做应答。对不遵守科室制度的病人进行反复指责,导致病人不满意投诉。 二、血透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1、成立护理质控小组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和中高年资护士组成。严把护理质量关,每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写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及时发现不良事件隐患,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对发生的不良事件24小时进行上报,再进行分级讨论,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检验科应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应注意保护不受污染~污染区的工作操作台及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明显血液污染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二、采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衣帽整齐、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操作完毕摘掉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后再为下一位病人采血。 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爱尔碘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有效期为7天~过期禁用。 四、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后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一次~必要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一次。 六、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 七、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一消毒~末梢采血一人一片一管~对每位病人操 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杜绝交叉污染。 八、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吸管、注射器等按感染性废物及损伤性废物分类收集~采血针放入锐器盒~由专人收集登记。 九、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先洗手、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污染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清洗~再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剂消毒双手。

十、室内应有洗手设备、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剂、干手设施~工作人员的手要经常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十一、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放在规定区域内~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污染面。 十二、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 十三、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局部~并参照“锐器伤的预防”处理。 十四、若手上有伤口~应戴上手套~才能接触标本。十五、检验科操作时~如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十六、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剂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物品经消毒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备用。 其他未尽事宜~执行《消毒技术规范》3、11,2003 年版,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 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 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 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采供血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贴签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采供血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贴签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自2006年颁布《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血站实验室质量 管理规范》[3](一办法两规范)以来,各血站都制定了各自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采 供血过程中各工作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员工质 量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等诸多因素,导致各种贴签差错屡有发生,给血液安全埋下隐患。 本人将采供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贴签差错进行了归纳,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采供血各环 节参与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防范事故发生。 1 采供血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贴签差错及原因 1.1 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贴签差错有两种:一是张冠李戴,工作人员为减少献血者的等待时间,有时会同时采集2个献血者的血液,采血护士在采前未认真核对献血者身份或者是在采血时 因肘部血管原因需调换位置而工作人员忘记把两者的信息及时调换,导致彼此间的献血条码 贴错。这样献血时产生的献血码和送检验科进行初/复检留样管的检测结果,就不能追溯到原献血者的真实信息。二是留样管与采血袋献血码不一致,工作人员在采血贴献血码过程中未认 真执行标准操作规程,贴签过程出现间断,先贴留样管和献血登记表,而采血袋在采血后才 开展贴签,如果同时采集2个献血者的血液,容易会将彼此间采血袋的献血条码贴错。而留 样时又未进行再核对,把贴错签的采血袋的血液留在本人的留样管里,检验科检测时无法发 现错误,如果两者血型不同,血液发到医院输血科,输血科配血时才会发现血型不正确。 1.2成分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贴签差错有三种:一是采用非一体性血袋时,工作人员在采用非 一体性血袋进行血液转移后,在进行贴签的过程中由于一时疏忽,把签贴错,而贴签后在原 袋和转移袋分离之前又未认真检查每个血袋上献血条码的一致性。二是在打印成分签时,工作 人员在打印成分签时,在选择血液品种时由于疏忽把品种选错,导致红细胞签贴到血浆上, 血浆签贴到红细胞上。三是制备完成打印成分签时,工作人员在打印成分签时未认真执行标准 操作规程,为节约时间,往往是将制备好的血液逐袋连续扫入电脑,打出一连串签,如果在 扫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未及时发现,而贴签人只按顺序贴签,并未逐袋进行核对,往往出现 贴签错误。 1.3成品入库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贴签差错源于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有两种:一是血液 品种错误。二是上环节贴错签,下一环节未发现。导致两种错误的原因都是未认真执行核对 制度,工作责任心不强所致。 2 相应对策 2.1 一对一采血、贴签流程一次完成,按“一办法两规范”的要求,设立独立的采血区域,明确 规定采血的步骤和要求,贴签时仔细核对献血登记表、血袋留样管上的条形码,并且要一次 完成,一次只对一人进行血液采集,需同时对两人进行采血时,两人的血型必须不同。 2.2 贴签一对一、双人核对,按“一办法两规范”的要求在采用非一体性血袋进行血液转移时, 贴签后在原袋和转移袋分离之前认真检查每个血袋上献血条码的一致性。在打印成分签时必 须是贴完一袋后,才能进行下一袋的操作,贴签完成后,必须进行双人核对。 2.3原始码与生成码符合性,按“一办法两规范”的要求,对合格血液进行贴签时应对标签中的 信息再次进行核对。为了杜绝成分贴签错误,我站通过计算机对入库环节进行了要求,必须 原始码与生成码符合,才能打印出产品标签。但品名错误还需工作人员来识别,要完全杜绝 最后一个关口的差错还需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核对制度。 综上所述, 通过总结贴签差错和对策,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贴签差错的发生,并对采供血各 环节参与者起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有效避免因差错造成地各种输血事故,最大限度保 障输血安全。要从根本上杜绝贴签差错的发生,必须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三、无菌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酒精应密闭保存; 五、采血针、吸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利用; 六、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试验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及时用500mg/L ~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备用;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七、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一清洁消毒; 八、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理;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血库冰箱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定期消毒; 检验科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紫外线灯监测 1、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二、消毒剂监测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检验科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检验科规定1小时,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米;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

针对护士漏采血标本讨论发言

针对护士漏采血标本讨论发言 引言 在临床工作中,检验血标本的采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正确的检验结果与正确采集标本关 系密切。 为避免发生血标本不良采集事件, 我院妇产科对XXX年发生的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追踪,XX年加强了对采集血标本流程的优化,督查、追踪护士落实情况,XXX年未再发生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现报告如下。 资料 收集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妇产科采集血标本病人XXX例,发生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X例,其中漏采血标X例、条码粘贴错误X例、采集血标本错误X例、未及时送检血标本X例。XX年采集血标本病 人XXX例,发生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X例。两组之间无差异性。 1、方法 科室运用头脑风暴法,全员参与,分析发生血标本采集 不良事件的原因,有效落实改进措施和流程优化。 2、原因分析 (1)护士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采血前后未严格对病人进行身 份识别,只查对了采集试管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对病人身份(腕带、

床头卡等)的核查,导致采血错误。(2)护士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核对医嘱,导致了多抽或少抽血标本。(3)在高峰时段,护士长实施强性排班,对人力资源未做到合理、有效调配,护士忙于完成抽血任务,未注意该条码的正确粘贴。(4)在交接班时段,未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导致漏采血标本。 (5)送检血标本护士与检验科人员未进行有效沟通,交接不够严密,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对策及改进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内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尤其是查 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强调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只有规范护士的血标本采集方法,才能确保检验结 果的可靠性。针对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 改进了采集流程。护士在采血前查对采血病人、采集种类及采血条码。采血时至少采用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采血后再次核对医嘱,核查采血病人、采血种类及条码粘贴是否正确。护士在采集过程中严格落实、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标准预防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护士长对血标本采集流程、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发生应急预案和各种检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抽查、提问。对追踪发现的问题,及时以点带面予以教育,重视对护士的安全警示和人文教育,逐步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及强烈的责任感。

采血室操作台不整洁整改措施

采血室操作台不整洁整改措施 为了保证采血室操作台的整洁和卫生,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清洁程序:制定清洁操作规程,规定操作台的清洁频率、清洁方法和使用的清洁剂,确保每天对操作台进行清洁和消毒。 2. 提供必要的清洁用具和消毒材料:确保操作台附近有充足的清洁用具,如清洁布、耐酒精湿布和消毒剂等,供工作人员进行清洁操作。 3. 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制定定期检查操作台的程序,并指定责任人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处理。 4.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操作台卫生的重视和意识,并教育员工正确使用清洁工具和消毒材料,避免交叉污染。 5. 设立警示标识和提醒牌:在操作台附近设置警示标识和提醒牌,提醒工作人员保持操作台整洁,避免杂物堆放和污渍留存。 6. 建立监督和奖惩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督促和检查操作台的整洁情况,并加强对整洁工作的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整改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整改不力的员工进行相应惩罚。 7.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

收集抽验结果和用户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操作台的整洁和卫生水平。 8. 强化垃圾分类管理:在操作台附近设置垃圾桶,并贴上明确的分类标识,引导工作人员正确分类处理垃圾,定期清理垃圾桶,确保操作台周围环境整洁。 9. 加强通风换气:采血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检查和清洁空调过滤网,保证空气质量良好,减少细菌和污染物对操作台的影响。 10. 加强交叉感染预防:切实执行洗手程序,严格遵守手部卫生要求;采用一次性耗材,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及时清理和消毒采血室器具,防止感染传播。 11. 定期进行操作台检查:制定定期操作台检查的计划,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操作台表面的清洁程度、物品摆放是否规整以及器械是否完好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2. 定期组织整治活动:定期组织整治活动,对采血室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整理,清理和处理杂物和残留物。确保操作台的干净整洁,提高工作人员对整洁的重视程度。 13.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设置意见箱或开通投诉电话,供患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对采血室的卫生情况进行投诉和反馈,及时处理和解决投诉问题,避免卫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14. 建立监督机制: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对采血室的卫生

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检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的服务机构,为人们提供了自我保健的途径。本院自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以来,"落实健康体检质量、提高体检客人满意度"成为健康体检中心的长期宗旨;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继而总结改进成为体检中心的长期工作基石。本文对本院体检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制定的对策总结如下。 关键词:安全隐患;分析;防范措施 1安全隐患分析 1.1信息化系统:是维系体检工作正常开展的血液,而工作人员的失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屡见不鲜,又由于护理人员均不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对信息化风险的预知不足,计算机密码设置简单,没有经常对操作系统进行补丁修复,从而导致病毒等对电脑实施攻击。体检人员的体检资料保存对其逐年体检的连贯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涉及个人隐私,故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1.2体检人员因素:(1)静脉采血时部分体检人员由于心理上的忧虑与恐惧等原因导致晕针、晕血。(2)由于部分体检人员对体检常识的不了解及对体检的不重视,导致体检前未按规定进食,可能影响血液化验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容易产生误诊;体检当日晨未按规定服用常规药物,引起血压的升高等。(3)单位体检时因有单位负责人陪同,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体检人员的家属不予陪同,而一名负责人根本无法照顾周全,加之高峰期体检人员集中,极易发生摔倒等意外。(5)少数体检人员对护理操作、体检流程不满意,如果体检服务稍有不到位,就会引起体检人员的不满。尤其高端客户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关注、照顾和服务,而导诊护士要顾全更多的受检者,往往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要求,加之导诊护士配备不足,许多高端客户对其本身应当享受的一对一服务提出质疑。 1.3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由于多种因素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处理临时性事件等方面经验不够丰富,对不同受检者的需求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处理事件上应变力不足,容易简单化,极易导致体检人员的不满,甚至不经意地流露出冷淡、急躁、厌烦等情绪,对体检人员提出的问题解答不耐心、不及时、不详尽,高端客人的一对一细微服务的要求不能满足[1]。体检中心导诊护士流动性较大,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够丰富,存在法律意识、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技能、沟通能力、新仪器使用等方面的护理安全隐患[2]。 1.4体检环境因素:由于旺季时体检人员的增多,特别是一定时间内在某科室体检的人员数量急剧增加,会造成候检区嘈杂,导致候检者心情烦躁。同时存在一些其他不安全因素,如地面湿滑,体检人员容易滑倒;等候椅、检查椅等因使用频率高容易损坏,可能导致体检人员意外摔倒等。 2防范措施 2.1护理人员在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技术、信息的同时还要掌握电脑操作技术保存数据时要了解信息化系统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系统的去解决并将其成为一种制度和规范来执行,确保数据安全。解决方法为首先要设立一个系统的安全机制,使用安全工具有效的修复系统漏洞,设置防火墙,还要防止非法病毒入侵,拒绝服务攻击。保证医务人员操作安全,设置密码,将信息安全的理念融入头脑中。 2.2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1正确把握沟通技巧沟通技巧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语言沟通过程中使用体检文明用语,"请"字当头,使用尊称,如"某老师"、"某师傅"。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包括仪容仪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视线交流、人际关系等,其中视线交流尤为重要,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2.2.2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礼仪护理人员上岗前进行护理礼仪的培训,使礼仪服务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微笑服务,营造和谐温馨的体检氛围,从而给人以信任感、亲切感、安全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着装上,要求统一着装,佩戴胸卡,让体检人员觉得舒服、轻松,拉近与客人的距离。

最新-机采血小板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精品

机采血小板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随着公民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血站医护人员所面临的从业风险越来越大。 机采血小板与采集全血相比,具有采集时间长,循环血量大,采集过程复杂,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特点,属高风险操作。 因此,在机采血小板工作中实施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循环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其特点是注重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1]。 循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2]。 本站于2016年1-6月起运用循环对机采血小板全程实施风险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将2015年7-12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484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 其中,男432例,女52例,年龄21-50岁均值为364岁,体重50-82均值为685;将2016年1-6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522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循环风险管理。 其中,男461例,女61例,年龄19-49岁均值为363岁,体重50-79均值为682。 献血者体检全部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18467-2011,均有一次以上献全血经历。 两组献血者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管理。 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用循环进行风险管理分析机采血小板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因素制定工作计划阶段,按照计划认真执行阶段,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确认是否达标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新的计划并落实阶段,不断循环,不断提高[3]。 121机采血小板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原因分析1211常见的风险因素献血者隐瞒既往病史;静脉穿刺失败;穿刺部位淤血、肿胀、感染;初、复检血液标

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的必要性

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的必要性 1. 相关背景 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习惯将患者姓名和床号作为区别患者身份的主要依据,针对昏迷等意识丧失的患者,传统称为不能有效识别患者的身份,容易导致 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自2019年,中国医院协会将"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列为 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国家卫生计生委《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也将“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写在患者安全章节之首。由此可见,提高患者 身份辨识正确率是医院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亟待引起重视。 二、现状 2019年8月21日—10月21日,护理质量管理安全小组(组长:李艳组员:罗家聪、王雪杨、董莉)随机抽查各病区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执行情况,发现各病 区制度执行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图一: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现状1. 存在问题 图二:患者身份识别问题占比1. PDCA循环»

P 2019年10月22日,经过全组讨论,以全院临床护理单元为观察对象,启动“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的质量改进活动。确定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的改进目标值为≥ 90%; 计划实施时间:2019年10月23日——2019年12月23日 制定措施: 措施一:加强全院护理人员培训,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示患者身份识别正确过程,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 措施二:不定期跟踪查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现场指导 措施三:护理部牵头重新修订《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的确认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 D 措施一:加强安全警示教育 以案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自律性,做到慎独与严谨自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的确认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与检验科消防安全制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与检验科消防安全制 度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区域划分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仓库;半污染区包括血库、微生物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体液室、临检室、生化室、微生物室、采血室。 工作人员进入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穿胶鞋。 (二)消毒原则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1.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台面、地面每天湿式清洁; 2.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用___mg/l 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一次,空气紫外线消毒,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用___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3.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隔离衣定期换洗。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潜在污染区共用。 4.隔离衣若有致病菌污染,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各消毒容器要加盖有警示表示,含氯消毒液类每次配制完要检测,并记录。清洁消毒容器每天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第1 页共9 页

5.签收过的标本应置于污染区操作台上的样品架上的,不得随意摆放。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不与标本相碰。试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 (三)采血原则 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纸 一带一消毒”,末梢采血“一人一针一纸一管一消毒”,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杜绝交叉污染。 (四)器材消毒 1、金属器材。 (1)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2)刀剪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___mg/l含氯消毒液浸泡___分钟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2、玻璃器材。各种涂片用玻片一用一消毒。 (五)耗材消毒 1、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各种耗材,如平板及血培养瓶、鉴定板、药敏板、增菌液、吸管、吸嘴等应经121℃,15磅,___min高压灭菌后弃置于双层黄塑料袋,密封塑料袋口,放在医疗废物存放处,由医院转送中心集中焚烧处理。 2、用于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验的器材,作为医疗废物一次性处理。

护理人员静脉采血个人防护研究进展

护理人员静脉采血个人防护研究进展 摘要】在采血操作中,由于采血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很容易被病人血液污染,造成职业暴露。为保障采血护士的安全,应加强其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身 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选择安全的操作设备,完善防护装备,将职业 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安全防护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常见的侵入性医 疗操作之一。静脉采血导致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已成为我国医护人员 首位危险因素。其中乙肝占暴露源的38.66%,丙肝占暴露源的17.64%,梅毒占 暴露源的13.45%,艾滋病毒占暴露源的 5.88%[1-2]。为了提高临床护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现就采血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综述。 1.防护用品的种类 1.1安全采血针的种类 主要种类有末梢采血器、笔试真空采血针、分体式真空采血针、安全型真空 采血针。末梢采血器,主要用于成人快速指尖血糖、代谢性疾病筛查及新生儿和 婴幼儿筛查等检验项目,具有穿刺深度恒定、针头不暴露、出血量充分及一次性 使用等特点[3]。笔试真空采血针的结构是贯通的持针器,两端有锋利的刃口,使 用时将采血针旋转固定在持针器外筒前端,穿刺成功后将真空采血针管插入针器 后端空腔,在负压作用下,将血液抽入采血管内,采血完毕,将采血针连同持针 器放入锐器盒[1]。分体式真空采血针是在静脉输液针的软管尾端连接一只集血针,是临床普遍使用的采血器。由于蝶翼针软管较长,针管及软管内的残存血液,在 采血针及软管取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血液样本暴露,尾端的集血针反复穿刺胶 皮套容易漏血[3]。安全锁扣式采血针,针头由采血针护套保护,减少针刺伤风险 并可防止重复使用。特点:采血速度快、操作简便、穿刺阻力小,痛感低,并且 只需单手操作即可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回缩式蝶翼针,适用于难采人群, 如老年人、儿童、肿瘤病人、肥胖病人、脱水病人等。特点是采血结束后触碰按键,针头立即回缩,减少针头暴露的危险和再次使用的机会[4]。研究表明[5]一次 性使用回缩式采血针针刺伤的发生率为1.53%比传统采血针发生针刺伤发生率 20.31%大幅度降低,但回缩式采血针存在针头短粗,位置不好调整等缺陷。 1.2真空管 进行抽血时尽量采用能自动防止血液溢出的工具,真空采血容器具有采血量 准确、安全性能高、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一针采多管血标本,操作使 用方便及,防止血液外溢[8]。 1.3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的科室,用人单位应该免费为采血人员提供适宜的个人 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指在指在正 常工作条件下,在有效期内使用的能够有效阻止血液或者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渗 透或者污染采血人员的工作服、便服、内衣、皮肤、眼镜、口腔及粘膜[3]。 2.选用条件 WHO对安全型采血针的要求以下条件:具有传统采血针的优点,在操作中动 作改变最小。采血后能够立即永久地封闭针头,能够明确听到或看到安全装置已 经激活,并且单手激活安全装置[3]。 进行采血时,需佩戴手套。戴手套虽然无法降低针刺伤发生风险,但可减少

2022儿科护士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

儿科护士明年的工作计划 2022儿科护士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儿科护士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科护士明年的工作计划1 一、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根据20xx年8月“二级甲等医院”回头看复审中,各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逐一落实,加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2、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分管患儿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3、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xx版)》,每月定期对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优质护理小组活动并记录。 二、加强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 1、按照护理部“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1、科室继续执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进行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2、开展科室护士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奖励分配的调查,制定科室工作质量考核分配办法。 3、制定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护理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落实《护士条例》,在现有护士不足的情况下,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仍实行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根据病房使用率、患儿收住数量、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专科特点,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

2、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严格按照《低年资护士工作手册》严格考核管理。 3、继续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落实以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数的绩效考核,并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 五、加强儿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1、健全和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2、每月各科内质控小组运用PDCA管理工具每月开展质控活动。 3、依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简报》中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整改。 4、定期开展临床危重患者护理查房;落实护理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 5、加强对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的掌握和执行情况的检查。 6、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加强对新生儿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 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1、每月召开病区护士会,对科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 2、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机制,征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科室每月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整改防范措施。 3、实行重点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患者入院时风险评估率应达100%。 4、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5、针对20xx年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统计,对科室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七、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1、制定科室“三基”、“三严”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落实考核。 2、定期开展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的培训与考核。

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意义安全生产

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意义 1、XX医药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据国家五部委、局《关于开展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及集团企划部有关文件的要求,我总队通过大力开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并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总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及早动手安排 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队领导非常重视,五月中旬在接到通知后就立即开会,成立了安全生产月领导小组,本着早组织、早准备、早动手、抓落实的总体安排,五月十八日下发了《湖北总队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通知中对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六月四日召开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会上总队长严少堂对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目标落实,部署工作重点,进行协调指挥,党委书记刘鸿恩对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尤其对野外施工安全和总队办公用电和经营用电安全等方面的防范和整改工作进行明确安排。 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从六月初开始,在总队上下掀起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学习、宣传和教育的热潮,总队大力营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舆论氛围。总队安委会向各有关部门发送安全生产宣传招贴画数十份,在办公楼一楼大厅,总队大院内、车间、测试所、变电房及居民区内悬挂了大型宣传横幅与竖标、宣传画和安全警示牌等;在总队办公楼宣传厨窗办了一期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专栏,使得本单位职工及周围居民都知晓“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六月上旬党委书记刘鸿恩带领有关人员开展“安全到工地,温暖到人心”活动,到总队正在施工的野外工地进行慰问及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使得所有远在野外各工地的员工都能了解总队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情况,提高全体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对各工地安全生产提出指导意见,确保了施工生产安全。 三、仔细检查,注重实效 六月上旬,按集团企划部补充通知的要求展开安全生产大检查,各部门先进行了自查,并填写安全检查报告报总队安委会,总队安委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下达到“安全整改通知单”,六月中旬各有关部门根据“安全整改通知单”的要求进行整改,六月二十五日由总队长严少堂和党委书记刘鸿恩带队,全体安委会成员参加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对前面的整改进行验收,有各部门自检报告作参考,使得本次安全大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由本次大检查有总队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所以,本次大检查是最有实效的大检查。 四、认真总结,以月促年 七月初,我总队将进行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总结和评比表彰工作,认真总结了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经验与不足,对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同志进行表彰。将有些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形成制度常抓不懈,确保总队的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参考资料]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一、概念: (一)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缝合针、采血针、载玻片、破损安甁、破损试管、义齿的钢丝等(二)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锐器伤实际上是职业暴露其中的一类。 (三)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五)职业暴露是指卫生(公安、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及执行公务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病菌感染者或其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病毒、病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传染的情况。 二、锐器伤的原因: (一)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工作人员自身原因:工作粗心、紧张、繁忙、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 2、工作人员操作原因:注射、抽血、缝合时不小心刺伤、用后针头套回针帽、将针头投入不耐刺的容器中(垃圾袋)、注射器用后

不及时处理针头;将输液器针头放入于锐器盒时,针头朝上,又不关闭锐器盒的盖等,是引起护理人员锐器伤害最常见的护理操作。 3、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原因:套回针帽、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将针头置于锐器盒中,等。 4、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是导致护理人员锐器伤害最为常见的医疗锐器,占锐器伤害的总数35%。因是护理人员每天不断的、必用的治疗工具。手术缝合针占18.4%、手术刀占7.4%、蝶形针占6.8%、静脉导管探针占4.6%、医疗玻璃制品占1%。 (二)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虽然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正确认识被HIV、HBV、HCV和梅毒等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锐器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预防知识欠缺、工作中未做到细心、注意力不集中、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技术不娴熟、对锐器伤的认识浅显等。更有对锐器伤害存有侥幸心理,受到伤害后不及时处理,更不知应予以上报,均是锐器伤不断的原因。 (三)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管理、监督和指导,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学习内容。 三、锐器伤的预防: (一)锐器伤的防护:遵循优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为措施,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性预防措施。 1、消除风险:锐器伤防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