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中 “叙事时间”

电视节目中 “叙事时间”

电视节目中 “叙事时间”
电视节目中 “叙事时间”

电视节目中“叙事时间”

郝蕴

与建筑、绘画等空间艺术相比,叙事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著名符号学家麦茨曾说:“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故事的时间。这种双重性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如主人公三年的生活,用作品中的两句话或反复蒙太奇的几个镜头来概括等等;而且,它要求我们确认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种时间兑现为另一种时间”。(1)

麦茨两个时间序列中的前者即指本事时间,即故事本身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后者为叙事时间,是叙事主体重新安排的时间,是对本事时间的逆转、扩展、省略或超越。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近乎无限的自由转换性。在事件的呈现顺序上,它可以颠倒因果,先呈现结局,再追述原因,以此唤醒观众对悬念解决的期待;在事件的呈现频率上,它可以让一个镜头或一个事件反复呈现,从而达到一种强调、贯穿、照应的叙事效果。因而伊芙特?皮洛认为:“时间的自由化,或者说,使时间摆脱直线的、单向的和单目标流动的束缚,这是认知活动的最高成就”(2)。对时间畸变的富于匠心的营造,直接导致了电视文本对故事重心的选择,对情节与结构的编织和对情感意图的取向。我们可以从“顺序”、“节奏”来具体分析电视节目中的叙事时间。

(一) 顺序

用热奈特的话说:“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3)这里区分出的两种时序,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一是本事时序,一是叙事时序。本事时序是被讲述故事的自然时间顺序,是故事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排列顺序。而叙事时序是文本展开叙事的先后次序,从开端到结尾的排列顺序,是叙事者讲故事的时序。故事时序是固定不变的,叙事时序则可以变化不定。在一些简单的叙事作品中,故事事件发生的先后与它们在叙事话语中呈现的次序是相应的,即都是按照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先后展开,但在更多情况下,二者是不一致的。

叙事文本中,时间倒错常常是由叙事中的“倒叙”和“预叙”引起的。我们将对一些电视节目叙事文本的时间顺序作一微观分析。

先来看开场,类似于叙事文学作品的开头,往往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出现的。比如,话本的“入话”或“得胜头回”,章回小说的“引首”或“楔子”,以及明传奇的“副末开场”或“家门引子”,都有专门的术语。以《今日说法》为例,它的开场,常常让人联想到话本小说的开场,即在故事开头三言两语将故事的大致经过,包括结果,预先告诉听众,以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再从容详尽地展开故事。因为该节目旨在通过对已发生案例的剖析,所以无论长短,每一篇几乎都会在开场作类似这样的预叙。

所谓预叙,是指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是“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4)如《捐赠款哪里去了》的开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12个花季少年的生命,社会各界群众捐款几十万向遇难者家属表示爱心和慰问,但就是这笔“爱心款”却引发了一场诉讼。

又如:《不要把我们踩在脚下》,三位模特突然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做成地面广告,在最繁华的街区被行人踩来踩去,他们认为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事情。而服装公司的律师却认为,既然买了模特们的肖像,怎样用,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到底谁是谁非?

几乎在每一期《今日说法》节目的预叙中,叙述者都会或明言或暗示,将故事中最精彩的、最富悬念的部分点出,造成视听者的心理期待。暗示的预叙,通常只点出悬念,不事先揭破故事的结果,让视听者不由得去猜测故事中人物命运未来的发展趋向和可能的结局。明示的预叙,则不仅点出悬念,还要点破故事的结果。这样虽然破坏了视听者发现最终结局的阅读期待。但它却造成另一种性质的心理紧张,视听者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主人公怎么这么不幸?”“这样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惩罚?”“这情理法理该怎么判断对与错?”

看过开场,再来看《今日说法》的正文。由于节目中用来“举案说法”的例子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例,这就需要有一个对其来龙去脉进行交代,展现大背景的过程,从而帮助视听者更好地理解发生在第一叙事中的事件,这一过程是由倒叙来完成的。所谓倒叙,是指对往事的追述,是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5)

我们以《今日说法》中《她的丈夫哪里去了》一篇为例。这期节目开场的第一叙述时间是2000年9月27日,讲述了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就刘俊清拖欠医疗费一事,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俊清的丈夫赵福生还清全部欠款。而叙述时间是从1998年8月开始的,讲述了刘俊清因第二次脑出血入住北京市工人疗养院,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成为植物人的大背景。并通过采访医院院领导和护理

人员,介绍了从1999年2月开始,刘俊清的丈夫赵福生便不再向医院交付一分钱的医疗费,到目前(2001年)为止欠款已达4万余元。且为了不交欠款,赵福生和他们的女儿竟再也没有露面。叙述者又进一步介绍了赵福生的家境颇好,在当地也可谓是富甲一方。

这篇文本中,倒叙的时间起点是1998年8月,在第一叙事起点2000年9月之前;而倒叙所涵盖的时间幅度1998年—2001年则延续到了第一叙事时间起点2000年9月27日之后。(这里的幅度就是指倒叙本身涵盖的那段或长或短的故事时间。)换句话说,就是倒叙的事件发生在第一叙事起点之前,却延续并结束在这个起点之后,叙事学家将这种倒叙称为“混合倒叙”。

这里,节目的开场,即第一叙事时间,从中场插入,选取已经发生的事件过程中,比较有悬念的那一部分。然后,开始倒叙。倒叙的事件与第一叙事的起点直接连接,它将第一叙事之前的事件完全补足,构成了叙事的重要部分。这样的倒叙开始于第一叙事起点之前;一直延续到这一起点,和这一起点直接联系;然后,叙述者又一点一点地交代了第一叙事时间这个起点之后的结果。当说到此处,这一公案了结了。公案了结了,作品的叙事也就结束了。这样的混合倒叙,实际上构成了《今日说法》每期节目的主干。

(二) 节奏

继续来关注《今日说法》的叙事时间,接下来,我们谈谈影响全篇叙事节奏的话题。在一部作品中,有时讲述一天的事情所使用的文字,比讲述一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文字还要长;有时又会以三、五句话,概述十年八载的事,这就体现了人作为叙述者的介入。

本事时间长,而文本篇幅短,叙事时间速度为快;反之,本事时间短,而文本篇幅长,叙事时间则越慢。同时,作品情节疏密度越密,叙事时间速度越慢:反之,情节越疏,叙事时间速度越快。这种快慢便构成了叙事文本的节奏。在这两对矛盾体的转换之间,叙事者人的视野、情感和哲学的投入,成了左右叙事时间速度的原动力。

研究快慢,作为一种技术问题自身并无价值,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确认作品的节奏;帮助我们从每个事件占据的文本篇幅上,看出作者对某一因素的注意,以及希望唤起的注意的程度。

毛宗岗说过,“《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峦叠嶂,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尽绘之乎?作文亦犹是也”(6)。他借空间

艺术色彩的浓淡作譬,谈的实际上是作品时间节奏的快慢。

在作品中,叙事的节奏,通常以省略、概要、场景、停顿四种情形加以表现。(7)叙事的基本节奏,也就由概要和场景等方式的反复交替建立起来。

以《今日说法》节目之《一桩埋藏了10年的谋杀案》为例。该篇以“概要”的手法开场,把1989年至1999年这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为表现其主要特征的较短的句子,如:

“验尸结果证实他们就是11年前失踪的刘元新和刘荣……,凶手是以村支书刘继朝为首的同村刘姓族人。”

概要是场景之前的铺垫,也可以是两个场景之间的过度。它的特征是叙事时间短于实际故事时间。

之后,为了集中描写这起谋杀案的根源——宗法势力的影响,文本节奏表现采用的是“停顿”。停顿将事件、环境、背景的描写极力拉长,此时故事时间暂时停顿。如:

“在两位死者的家里和同姓亲朋中竟没有找到一张他们生前的照片。当地的习俗是,留有不孝子的照片会使他们的阴魂不散、余孽孳生。”“母子连心,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这里,故事是静止的,但观者并不会感到故事的停滞。而且当下一段故事重新启动时,并无时间隐去。叙事时间无限短于故事时间。

为了加快叙事的节奏,叙述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省略”。严格意义上的省略,视听者有时很难感受,我们接触较多的恰是“伪省略”。如:

“刘元新的母亲:‘哎,它给我判了5年,可怜呢!’至此,10年前发生的这桩案子渐渐地凸显出来。”

故事中 5年前和10年前的事都有所提及只是没有展开,这里叙事时间并非为零,文字中已有所透,所以是“伪省略”。伪省略中,叙事时间无限短于故事时间,与浓墨重彩的场景形成对比。

“场景”即叙事故事的实况,是对对话和场面的记录,场景可以说是戏剧原则在叙述中最充分的应用。如该篇中的这段描写:

“1989年正月的一个傍晚,在刘母黄韶清的请求下,村支书刘继朝纠集刘姓族人,包括村干部刘世凤、刘泽善,以及刘元新的弟兄,共11人在家中密谋,决定将不孝敬父母,不服管教的刘元新干掉,以正村规族约。当晚,他们将刘元新勒死,悄悄地埋在村边的小山上,并定下了攻守同盟。”

场景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大体上一致。关于时间节奏部分,以《一桩埋藏了10年的谋杀案》为例的全文分析见附录。

基?科亨在《电影叙事与语言》一文中谈到,“从一开始就把按正常自然顺序时间的描述排除在外,在讲故事之前,删减或者颠倒,对于电影手段来说是更基本的”。 (8)电视叙述同样也是仅仅将故事中正常自然顺序作为背景参考,再根据叙事需要将时间变形的。时间畸变发挥了两种功能:一是使故事事件的连续过程变成了间断的片段,为叙述的创造性重构提供了契机。二是以最经济、最富于暗示性和表现力的画面重新组合出文本自身的整体时间流程。以上梳理告诉我们,电视叙事中的时间是一个相当重要和复杂的概念。电视节目要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控制时间流程,如何重构乃至“雕塑”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1、《世界电影》,1985年第三期。

2、《世界电影》,1985年第三期。

3、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毛宗岗:《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罗伯特· C ·艾伦:《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8、《世界电影》,1985年第三期。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 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印刷时代:以文字为媒介讲述的故事,记录和保存在话本和小说中。 电子时代:以影像为媒介讲述的故事,保存在胶片、磁带或光盘中。 电影与叙事: 电影是时空高度自由的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凡是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能调动一切的视听符码,来表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说,电影是讲故事最好的载体。 电影叙事学,是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者, 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 它立足于这样的一对假定矛盾,即叙述者和接受者的矛盾.叙事就是叙述者与接受者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总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控制和影响接受者。而接受者又总是对叙述者所叙述的一切将信将疑,接受者总是想找出文本背后的叙述者,而叙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接受者缝合在故事当中。 影像叙事元素:

从《猴子王国》看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

2015年地球日,“迪士尼自然”制作的纪录片《猴子王国》(中译名)在全美上映,之后的短短28天这部纪录片票房收入便超1400万美元。《猴子王国》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到了猴子的生态圈中,与大部分纪录作品不同的是,该片将动物界的生存和权力斗争展现得惊心动魄,观赏性极强。猴子的睿智机灵、神奇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极美的镜头语言已然令人着迷,而该片的故事化叙事更令人啧啧赞叹。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可行性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对故事就有着特殊的偏爱,故事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祖先将故事口耳相传,那些奇思妙想的神话童话没有交流的界限。而当今,无论是书刊报纸、戏剧广播,电影电视还是新兴的网络手机,故事在媒介时代无时无刻不在被传播着。人之所以对电影、小说、戏剧和电视的消费如此如饥似渴并陶醉其中,是因为故事在不断地设法挖掘人生的真谛。这不仅仅是单纯为了获得知识,而且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化的体验。 纪录片的纪实手段和故事片的叙事手法截然不同,长期以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感受。“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把文学和戏剧采用的技巧借用到了纪录片中,其中叙事对象更加个体化,叙事本身更讲究情节化,叙事过程中注重悬念和高潮的设置,以及开放式叙事结构的安排和处理。”[1]纪录片故事化可以被看作是纪录片向故事片借鉴、进而互补、融合的一种手段。当然,保证真实性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前提和基础。与故事片不同,纪录片呈现的故事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纪录片故事化以事件和人物为故事载体把纪录片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出来。 二、《猴子王国》的故事化叙事分析 纪录片借鉴故事片的叙事手段包括:塑造人物、设计情节、设置悬念高潮等,从而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这是一种丰富纪录片表现手段的方式,是一种深化纪录片生命力的手法。纪录片《猴子王国》有效地使用了故事片的叙事手法,像迪士尼以往的作品一样,梦幻而不失真实,令人耳目一新。 (一)有意义的主题 题材是血肉,主题是灵魂,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故事的品质。在纪录片故事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为作品寻找确定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猴子王国》将镜头对准南亚斯里兰卡丛林的猕猴。猕猴是群居的灵长类动物,高等级的猕猴优先获得资源,包括食物和配偶,俨然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王国”。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法则,本片导演赋予猴群以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准则。主人公玛雅,一只生活在猴子王国最底层的猕猴,过着平静的生活。在产下儿子吉普之后,玛雅的世界彻底改变。玛雅决心让自己的儿子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唯一的途径就是登上等级阶梯的最高处。一天,玛雅和她的家族居住的岩城堡遭到强势猴子家族入侵,她和族群不得不迁徙别处。玛雅用一个单身母亲的智慧和勇气带领族群漂泊,联合猴群通力合作夺回家园,最终成为王后,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正如片中解说词所言:这是一个关于玛雅如何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故事精彩,情节曲折,充满抗争与险阻,心酸与幸福,尽显生命的伟大与艰辛。这部充满人性光辉的作品的主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位单身母亲的奋斗历程。主题很明显,即成功主题,是当下流行的励志故事,带有动物界包括人类的共性。 (二)有难题的人物 在故事片中,需要塑造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特别是设置主要人物的需求。主人公要实现一个目标,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力量出来阻挠他,情节在矛盾冲突中一点点发展。在纪录片中我们无法也无需设计人物,需要做的是在现实中发现和挖掘有故事、有表现力的人物。

(完整版)底层电影与电影的底层叙事

底层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 有人说,真正伟大的艺术是在底层的,底层的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时代转型期间的阵痛,他们的酸甜苦辣才具有最显著的时代特点,也有着艺术的深层底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直被挂在嘴边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的生存与命运,也是电影艺术不该忽视的领域。底层电影叙事不像传统电影中人物形象高大伟岸、叙述对象宏大宽泛、社会景象欣欣向荣,它一面怀着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向世人诉说底层人民窘迫的生活环境,一面发掘出被蒙蔽的社会一角缩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颠覆。电影代替不了生活,但却能够感染生活,传递关爱与思考,也沉痛,也温情。 一、底层电影的命名 谈到底层电影的命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群――“第六代”导演。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电影界 不再热衷第五代电影,与此同时,被称为“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们开始在中国影坛上崭露头角。但是囿于当时各种政策制度、资金、技术等原因,“第六代”电影并未像想象中的 那样一炮而红。令人遗憾的是,这类电影是在国外影视界得到了关注和肯定,继而才在国内形成了轩然大波。于是,借着“第六代”电影发展的这股东风,人们对于底层电影的研

究愈加深入。底层叙事从两个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正是因为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导致很少有人关注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这繁华的世间,底层人民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早已被喧嚣掩没,所以底层电影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注,让世人正视他们的存在。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底层叙事这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结合后,打破了电影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屏障,让我们跟随着电影镜头触摸到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群。 二、底层电影的叙事方式 底层电影制作者在叙事方式上也有了新选择,他们摒弃了宏大历史的叙事方式,不再矫饰那些主流权力话语,并且塑造真正的底层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底层电影用一种类似民谣般朴素平淡的方式讲述那些普通人的真正生活,在那里,没有令人啧啧称奇的传奇事迹和万人敬仰的盖世英雄,而是贴近观众的心理,让人产生悲悯的人文情怀。 (一)摒弃“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的意思是指叙事完整,“宏大叙事”在我国社会、历史根源深厚。“宏大叙事”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备受推崇,成为主流,其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此外,中国历代的统治

《山楂树之恋》——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比较

《山楂树之恋》——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 比较 山楂树之恋 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比较 ●戴雁辉张建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1) MO风V格lE与LIT特ER色A [摘要]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同属艺术性叙事,但二者在讲故事方面鲜有区别.本文以《山 楂树之恋》为研究个体,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和叙事风格,叙事的时空和节奏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了不同文 本在不同媒介下所体现出来的叙事差异.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小说叙事;电影叙事 电影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久以来,许多文 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而作为电影,是另一种讲故事的手段. 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同属艺术性叙 事,但二者在讲故事方面鲜有区别.从故事的生成来说, 小说的叙事材料是文字符号,小说中的故事是通过编码, 解码等步骤逐步展现的.其中,叙述者的地位很重要,因

为阅读中读者的视线跟随着叙述者,而叙述者视角的范围直接影响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电影的基本单位是镜头, 一 段拍摄好的胶片,所以故事的生成依靠一幅幅展现在观 众面前的画面.换而言之,由一个思想将一系列场景联系 起来就形成了电影故事最基本的框架. 同一素材作品的叙事各具特点.以下从叙事视角,叙 事语言,叙事时空和节奏单本方面来对小说《山楂树之恋》和其同名电影进行叙事差异分析. 一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的选择关系到叙事的需要.小说采用的是第 三人称的全知叙述,文中同时渗透了第一人称视角的主体意识.《山楂树之恋》的小说叙事采用了全知与限知的双重视角.其中,作为主人公之一的静秋,她的内心独自属于 限制视角.小说采用第三人称”静秋”为叙述者,有意拉 开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但这部小说又是一部自传气息浓厚的小说,二者相结合,便产生了朦胧和距离之美,加 之作者的声音融入静秋的情感之中所产生的逼真而真实的主观内心情感之美.这样的视角选择,使得小说想要表达 的情感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感情,小说 的语言和空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三人称叙事有广

叙事视角下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差异性

叙事视角下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差异性 [摘要]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叙事之间在其目的上 具有一致性,就是要借助于叙事将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传达给受众,从而产生审美性的效应,在手段的应用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别,相对于文学作品,电影艺术使用的是现代化的视听技术,采取多镜头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具象化的效果,这是文学作品叙事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就是从叙事的视角出发,对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差异予以剖析。 [关键词]叙事;影视艺术;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3-0072-04 从影视艺术产生之时,其叙事艺术就受到文学作品叙事的影响,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影视艺术却表现出与文学艺术叙事较大的差异性,在事实上就形成了互相独立的叙事系统。 影视艺术叙事具有独特的魅力,就本文来说,主要是从画面叙事这一层面来予以表现的。电影艺术中,主要是以画面的形式来予以叙事,电影的语言主要有三大因素,即电影中的影像、音响的效果、画面中的字幕,这都是要借助于画面为载体,这一载体具有画面的真实感与效果的冲击力的特

点。 一是画面的真实感。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划分为影像的真实与心理的真实这两种情况。影像的真实就是指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是根据现实中的真实场景来设计的,从而给予受众以视觉与听觉上的真实感,举例来说,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海滩血战的场景就带有真实性的特性;心里的真实与影像的真对应性的关系,正是由于基于现实基础上造就真实性的画面才会给受众以感官上的刺激,从而在自己心理上产生现实性的真实感,《拯救大兵瑞恩》中血腥战争画面与音响效果就会使受众产生真实战争残酷性的意识,这就是影视作品所造成的心理真实感。 二是画面效果的冲击力。受众与电影艺术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电影艺术会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受众可以在自己的感官上得到刺激,尤其是动感的画面、真实化的音响效果都可以使得这一冲击力愈加强烈。就以《阿凡达》为例,这一部电影虽然在情节的安排、主题的设计等都比较简单,但是基于应用了3D虚拟影像技术,就使得产生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对于文学作品的叙事来说,主要是体现在情节设计、人物的塑造、场景的设置、事件的安排等方面。据此而言,文学作品的叙事就是在单元化的事件基础上设计出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情节与场景,在这其中塑造人物形象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论文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形式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

谈故事化新闻叙事

新闻知识(2009.01)·探索与争鸣· 刘墨非 这是伯莎建造的房子:寒酸的小平房,窗帘垂着,一片黑暗。你在某个地方见过这种房子。当你还是孩子时,你管它叫幽灵出没的地方,尖叫着跑过去。 这是伯莎建的房子里住着的女人:尿液浸过她的轮椅,沿着浮肿的腿流下去,流进张开的伤口,流过带血的光腿,最后滴在弯翘的木板地上的一个小水坑里。 91岁了,她的蓝眼睛仍然闪着光,她的笑容发出召唤。她设法举起她松弛的手臂,那么缓慢,手指尖晃着,到这儿来。她的像麻绳似的头发缠结成一团,她忸怩地摇着头,笑得像个满足的、却有满脸皱纹的婴儿,温柔地请求这个陌生人,“到这儿来,小姐,给伯莎一个吻。” 看到这样的开头,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翻开的是一本小说,或者至少是一本故事书.对人物、环境的细腻描述留下重重悬念,让人很想弄清究竟是怎么一会事。但是,事实上这是1977年普利策地方一般报道奖获奖作品《密尔沃基新闻报》“莎老太太最后的日子”的开篇部分。 与传统的新闻五要素、消息报道写作不同,新闻报道的另一方向:深度报道看起来总与所谓的消息报道格格不入,无论怎样都像是在“讲故事”。在近年来这种报道样式在中国新闻界中崭露头角,得到了不少的关注。西方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从消息性报道向深度报道的转型,而中国的滞后,是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后的新闻业首先经历了从宣传本位向信息本位的过度,因此,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新闻界的话语是事实性的消息报道。中国的改革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的道路,这点在新闻业中也有体现。伴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时效上的不断侵蚀,传统的报刊也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为了在市场中立足,中国的平面媒体在时效优势逐渐被新媒体取代的情况下,自觉地走向了深度报道的领域。 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作品来看,为什么深度报道能得到人们如此的关注?我们发现,因为它牵动了人们的共同情感,这些深度报道不仅报道了新闻事件,还给观众讲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好的故事是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而优秀的新闻报道也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来报道新闻,是一种让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叙事方式。 一、故事化新闻叙事 叙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所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叙事行为。故事是一种最根本的叙事文本,而讲故事就是一种最根本的叙事形式。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同样也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新闻与故事,作为两种最普遍的叙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尽管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向受众交待事实,传递新闻信息,讲故事并不是新闻报道的必要职责,但是出色的新闻报道往往离不开精彩的故事,因为故事可以说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最普遍、最通俗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言:“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故事的魅力能让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这个大众传媒迅速发展,新闻信息濒临泛滥的时代,媒体的报道如何从成千上万的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如何在供过于求的信息市场拥有受众,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但传统的“倒金字塔”的叙事模式已经不能调动受众的胃口时,故事化新闻叙事为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思路。美国新闻学者齐普?斯甘兰曾邀请许多美国的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对故事化新闻叙事下定义,下面就是他得到的一些答案①: “一个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包含引人注目的生动细节的故事。 故事化新闻叙事是故事。他有开头和结尾。它有高潮和低潮,或者低潮和高潮,或者很多高潮和低潮。最重要的是它有角色,或者主人翁,一个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人。…” 故事化新闻叙事必须要讲故事,要讲故事就必须有角色和情节。它用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的语言等吸引观众,让读者在获得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的冲击和震撼。 谈故事化新闻叙事

电影的叙事手法

电影的叙事手法 每部电影都有它自身的叙事特点,编剧用文字讲述故事,导演用画面展现故事,他们都有讲述、展现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叙事手法。 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故事的情节安排、行动动机、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电影的叙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讲述事情的发展顺序。这一类的电影很多。 2、多线性叙事:影片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 4、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 5、倒叙线性叙事: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5×2》(爱情赏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 6、乱线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屡顺影片。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外国较著名的有《罗拉快跑》,国内的话,很多人会想到张艺谋的《英雄》。 每部电影使用的叙事手法并不是单一的,其中的一种是主要的,影片中会穿插使用其他手法。导演精心设置的叙事手法是影片吸引观众的一个方面。之前看的《无人驾驶》之所以对它有印象,不在于它讲的是什么故事,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三个小故事穿插在一起,使用复杂的平行蒙太奇,重复性的镜头,打乱时间顺序,还会让故事线索交织,构成了一张密集的情节网,让原本并无太大新鲜感的故事表达得极富表现力,更考验着观众的智商水平。 (供稿:华影动力影视)

国内悬疑电影的6种叙述手法电子教案

近些年国内的悬疑惊悚电影层出不穷,使部分怀有猎奇心理的观众们大饱眼福,同时也为发行商及制片商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他跟蔡骏合作拍摄的悬疑惊悚片《荒村客栈》,成本只有300万元左右,却获得了2000万元票房,票房收入是成本的6.7倍。而投资1.2亿元、票房超过6亿元的《唐山大地震》,票房收入仅为投资的5倍。影视红星苏有朋与吴佩慈联袂出演的悬疑惊悚片《密室之不可告人》票房大卖,因此导演连续拍摄密室2《密室之不可靠岸》,而王荣导演的《扎纸先生》也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位。可见国产悬疑惊悚片具有一定的观众市场。导演们选择拍此类影片可谓是“钱景一片看好”,欢喜之余可以探讨和分析一下,这类影片中存在哪几种常见叙事手法是被观众一致所看好的。 一、多以女性作为故事主角 在悬疑惊悚片中女性出镜的次数要比动作片、喜剧片、文艺片、历史片等主流类影片要多一些,同时也会在影片中作为第一视角,带领观众观看到故事的发生始末。如《绣花鞋》就是以一位从上海女校毕业来到边远山村支教的青年女教师的第一视角带领观众看到,村中女人们怎样被封建礼教所迫害,善良淳朴的妇女苏二是如何成为礼教的牺牲品变成复仇女鬼的悬疑故事。2012年由韩国导演安炳基所执导拍摄的《笔仙》同样是以一位单亲母亲的视角观察与记录,自己与儿子搬到一处僻静的老宅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奇怪事件,《地下室惊魂》则同样是以人气美女小说作家那遥,在网友“大风”家的地下室中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悬疑惊悚片均以女性作为影片主角,有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以女性作为故事的第一视角更容易调动观众的紧张神经,因为在身体机能与心理素质方面,女性比男性弱势很多,当片中女性角色突然经历危险与惊吓时,观众的视觉神经就会快速的把这些不安全信号传递给大脑,让大脑做出紧张、惊恐等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恰好是导演们预先期望的。

《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之比较

《活着》 ————电影与小说比较文学和影视之所以作为艺术形态而独立存在,就是根据其语言的特性和构成特点而决定的。文学和影视语言的不同特点,也就具有了自身的语言规律和表现手法,作家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而在影视语言中也能找到自身的修辞手法,通过影视语言的表现技巧来强化观众审美感受的影响。它们两者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在观念形态和血脉上是一致的。 古华曾经说过:“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浮雕式叙述,自己写小说时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也的确是那样,我们知道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人物,情节,环境也即小说的叙事结构。作者将一个个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不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而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读者读下去,而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一种叙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其精彩之处。只不过电影时将人物搬上银幕,用一组组镜头排列开来罢了,这样就将观众放置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从而观众的想象空间就被挤压了。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什么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他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的不同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阐明了这一点。 首先,从情节上来看,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一般来说,叙事性文学比较注重情节,而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和复杂,叙事诗和叙事散文的情节比较单纯,有的只摄取了一鳞半爪的生活片断,戏剧情节的完整性与小说的相似,但在复杂性,丰富性上则远不如小说,它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而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小说则可以突破相对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更丰富的情节,反应更广阔的生活内容。 电影《活着》在情节上不仅有增加和删减甚至还有较大的改动。 一:情节的增加 首先,电影增加了皮影戏,并以皮影戏贯穿整个电影,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展现给观众。我们可知影片中皮影有两个寓意:一,人是玩偶的操纵者。二人却如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在我看来,皮影是与影片情节相融合的,在不同的时代上演着不同的内容。这也向我们诠释着,人活着,特别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人生就像是一场黑色幽默的皮影戏。 其次是凤霞被别人欺负,有庆为姐姐报仇在大食堂将加辣椒的面倒在那个欺负姐姐的孩子的头上,以及福贵兴致致的喝下酸辣茶后佯怒追着儿子打,引发大家会心的发笑,这些看似滑稽的场面实际上也暗含着难以名状的悲,凤霞因为不会说话再被别人欺负后也无法言其委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因为,有庆姐姐报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影中这些引人发笑的场面,是电影的基调不至于那么悲伤,虽沉但不重,虽哀却不伤,大概这也就是张导为观众考虑后而有意为之吧!二:情节的删减 塞米利安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说:“小说”是建构在更为广阔的规模之上,它涉及的范围,要比戏剧宽广,在小说中,我们可以让几条行动线索同时

浅谈中国电影的对比叙事

浅谈中国电影的对比叙事 第一章作为电影叙事重要手段的对比叙事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诞生于1895年,而在十四年后的1909年,格里菲斯在影片《小麦的囤积》中首次运用两组对比镜头表现穷人和富人:当发了财的粮食投机商在家里大摆筵席的时候,突然接入一个饥饿的人们正在面包铺前排成长队的短暂镜头,这是电影剪辑中首次使用对比叙事,这两个镜头也是这个伟大的美国导演发明对比蒙太奇的有力证明。十四年,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意味着大量经典影片的出现、高额的票房收入总值、眼花缭乱的电影特技频频刷新电影史。而在当时,电影人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将这一重要的叙事手法创造出来,但其一出现,便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至此,无论从修辞还是叙事角度都拥有强大功能的对比手法正式被引入到电影艺术当中,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甚至这样认为:对比表现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对比叙事乃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一部电影中可以没有重复、暗喻等修辞和结构手法,但是却不能没有对比。从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元素一一视听语言来说,电影的本身就是对比,其核心位置无可替代。第一节电影对比叙事模式化的思想基础“凡天下事,必比较然后见其真,无比较则非唯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期刊之家QQ2742238827>所长。”这样通俗的论断出自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口中并不为奇,因为比较乃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初及最简单的方法,是生成意义的最基本的结构,在新旧文化交替的关键时期可以成为帮助人们迅速接受新道理的最直接的工具。从世界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其深层的理论依据,最显著的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各项研究成果里,含着一个各派学者都认为是最简单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关系原则一一二元对立的比较原则,它在创造结构主义模式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电影对比叙事的模式类型 中国电影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可谓硕果累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若将其放入世界电影史的大背景中,还是处于较为弱势的位置。紧跟着世界电影发展的轨迹,中国电影也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理论倾向和创作特点。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几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成为中国电影史代际划分的依据。 任何一种叙事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成就了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和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对比手法的使用在不同的阶段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电影的对比叙事粗略来说从早期的主题人物对比,到中期的视听语言对比,再到后期的多元交融,都和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导演谢飞也曾说:“我们的创作在大的方面是应和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变化而变化。” 整体看来,无论是二、三十年代鸳鸯蝴蝶派的影响,左翼作家的影响,新中国成立,文革时期的政治要求,新时期电影“本体论”的影响,以及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电影市场的要求,都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其中在使用对比叙事手法上也可发现明显的变化轨迹。政治、技术和商业主导着电影的叙事能力、倾向和效果。这明显是影响电影叙事的三种因素,首先,电影离不开社会现实。社会历史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及形式上的变革。中国近百余年的沧桑巨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内核。屈辱、迷茫、

顾长卫电影叙事策略研究

顾长卫电影叙事策略研究 作为中国“第一摄影师”的顾长卫,在交出了让人满意的摄影作品后,“摄而优则导”,投身电影导演工作。2005年完成“时代三部曲”的第一部――《孔雀》,2008年和2011年陆续完成了《立春》和《最爱》。本文通过对顾长卫电影的分析,试图总结其电影作品的叙事风格。 一、偏远、闭塞的小城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是故事发生的载体,是承载故事的容器。同时,叙事空间促进故事的发展,形成独有的叙事风格。一个好的故事必须发生在合适的叙事空间,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之下,故事的发生、发展才合乎逻辑,故事才得以成立。叙事空间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还包括历史空间和社会空间。 (一)地理空间 《孔雀》、《立春》两部作品最为典型,在地理位置上都选择了远离繁华都市的偏远城镇。《孔雀》拍摄于河南安阳和开封,《立春》拍摄于内蒙古包头和呼和浩特,空间的封闭性是故事发展的原动力。河南和内蒙古,分别位于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不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物资丰富。故事发生在这两个地区之中的小城镇,对于人们来讲,匮乏不仅单单表现在物质生活,更表现在人们的精神领域。 (二)历史空间 “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1],必须发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历史事件必然发生在具体的空间里,“那些承载着各类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民族认同的空间或地点便成了特殊的景观,成了历史的场所。”[2]研究叙事空间的历史因素,要求我们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回溯过去,从历史的维度去理解故事的发生。《孔雀》开头,弟弟的声音作为旁白便交代了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立春》中的春节联欢晚会则隐晦的表明当时是上世纪90年代。两部电影在时间上承接了起来,《立春》可以看做是《孔雀》的再续,表现了我国20世纪70至90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这一段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刚刚过去,人们一方面还在胆战心惊的只想安稳生活,求得生存。另一方面,新的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唤醒了梦想者心中的理想,他们不满现状,开始苏醒,试图冲破原有的牢笼生活,走出家庭、社会的桎梏,继而追随自己梦。浩瀚历史中的这一段,便孕育了顾长卫的“时代三部曲”。产生了姐姐、王彩玲、胡金权等人物形象,顺承了故事的产生和发展。 (三)社会空间 故事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故事,这就是故事产生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包括不同的因素:人际关系、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早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一方面改革开放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但另一方面,即使经济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并不能

影视艺术学问答题(自己整理的)

1、电影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电影与科技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电影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突出之处首先在于它是以科技为前提的艺术,它诞生于科学家的实验室,它的诞生是科学发明的成果。奠定电影发明原理的是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确立了“视像暂留”理论,于1832年创制了一种被称为“诡盘”的器械,从这里,人类正式拉开了电影发明的序幕。 2、百年来的影视艺术史正是电影和电视艺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历史。迄今为止,电影艺术每一次伟大的飞跃都取决于技术的进步。1927年,电影从无声跨入有声时代,是电影史上第一次伟大变革。1935年,彩色电影的诞生是一场由于技术因素引起的电影美学的巨大变革,是电影史上第二次伟大的革命。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渗透,电影的制作方式再次发生了新的变革。(星球大战、谁陷害了兔子、侏罗纪公园)电脑特技介入电影,为电影想像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再次拓展了电影艺术表现的领域,所以也有人称其为电影史上的第三次伟大革命。 总之,一百多年来的电影就是这样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2、请将影视和小说、戏剧作比较,说明影视属于“视觉造型的艺术”。 答:影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是以直观的画面影像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它们借助科技的手段,采用动态的画面与声音的组合使物质现实复原来反映生活,其艺术语言可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影视艺术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与戏剧不同的时空表现是洗净比舞台的三维时空在影视屏幕上展现为二维时空。影视艺术是视听综合的艺术,也是动静结合的艺术。 3、为什么说影视艺术是产业化和大众化的艺术? 答:影视艺术不同于以往艺术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影视创作是一项企业化和商品化生产运作的文化产业,是拥有极大经济效益的艺术商品。影视艺术作为新型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是当代最广泛、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一方面,影视借助于现代大众传媒手段,有能力突破时空、地域的局限,深入到最基层的社会,面向最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从生产和传播的角度看,影视剧也需要争取最大数额的受众,需要充分地调动民众参与审美交流的积极性,所以影视作品往往以最广泛的受众对象来定位制作。 (视觉造型艺术的发展轨迹:皮影戏——木乃伊→雕塑→面膜→绘画→照相→影视) 4、什么叫镜头?镜头与画面的关系?画面与声音有哪几种结合方式? 答:1、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摄影成像的的透镜组,可使被摄对象在胶片或磁带上形成清晰的影像。二是指摄影/摄像机的过程及其形成的摄像单位。一般来说,摄影/摄像机从开始转动到停止转动这一过程及其摄下的影视画面为一个镜头。 2、镜头与画面有关,如果摄影/摄像机没有移动,也没有景别变化,一个镜头就是一个画面,这时镜头与画面同义;但如果在一次拍摄中移动了摄影/摄像机,或转换了景别,就有可能改变影像构图,一次产生一组画面,却因为整个过程只有一次开机、停机而仍然只有一个镜头,这时镜头与画面变不完全相同了。 3、声画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声画合一(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声画对位 声画分立:即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结合,二者相互剥离,各自独立,甚至对立。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如英国影片《苔丝》 声画对位:即声音与画面既不是按现实逻辑配合,所表现的也不是相同的内容,甚至是相反的内容,但二者结合却能表现特定的含义。如《保尔柯察金》 5、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有那几层含义?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异同?长镜头的特点是什么?

《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之比较

《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之比较文学和影视之所以作为艺术形态而独立存在,就是根据其语言的特性和构成特点而决定的。文学和影视语言的不同特点,也就具有了自身的语言规律和表现手法,作家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而在影视语言中也能找到自身的修辞手法,通过影视语言的表现技巧来强化观众审美感受的影响。它们两者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在观念形态和血脉上是一致的。 古华曾经说过:“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浮雕式叙述,自己写小说时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也的确是那样,我们知道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人物,情节,环境也即小说的叙事结构。作者将一个个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不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而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读者读下去,而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一种叙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其精彩之处。只不过电影时将人物搬上银幕,用一组组镜头排列开来罢了,这样就将观众放置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从而观众的想象空间就被挤压了。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什么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他们就不仅

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的不同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阐明了这一点。 首先,从情节上来看,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一般来说,叙事性文学比较注重情节,而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和复杂,叙事诗和叙事散文的情节比较单纯,有的只摄取了一鳞半爪的生活片断,戏剧情节的完整性与小说的相似,但在复杂性,丰富性上则远不如小说,它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而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小说则可以突破相对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更丰富的情节,反应更广阔的生活内容。 电影《活着》在情节上不仅有增加和删减甚至还有较大的改动。 一:情节的增加 首先,电影增加了皮影戏,并以皮影戏贯穿整个电影,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展现给观众。我们可知影片中皮影有两个寓意:一,人是玩偶的操纵者。二人却如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在我看来,皮影是与影片情节相融合的,在不同的时代上演着不同的内容。这也向我们诠释着,人活着,特别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人生就像是一场黑色幽默的皮影戏。 其次是凤霞被别人欺负,有庆为姐姐报仇在大食堂将加辣椒的面倒在那个欺负姐姐的孩子的头上,以及福贵兴致致的喝下酸辣茶后佯怒追着儿子打,引发大家会心的发笑,这些看似滑稽的场面实际上也暗含着难以名状的悲,凤霞因为不会说话再被别人欺负后也无法言其委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因为,有庆姐姐报仇也就在情理之中

影视艺术的特征

氛围之中,视其所视,听其所听,喜其所喜,怒其所怒,成为其中的“一员”时,才能获得全身心的愉悦,仿佛自己经历过一般。因此,“只有当我们消除了自己(观众)与银幕的距离,把银幕上的生活同我们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浑然一体的时候,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才能得到满足。” [14] 四、组接性组接性又称镜头性,运动性,即蒙太奇。“电影识破了运动的奥秘。而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15]这也是影视艺术的鲜明特点。 1.蒙太奇的涵义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它是影视艺术(首先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即导演及相关创作主体按照一定的构思,将拍摄的若干准镜头加以剪辑、组接,从而构成有机影视整体的形象合成方式和镜头运动系统。《辞海》从电影学的角度就“蒙太奇”作如下界定:“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这些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表现方法通常称为‘蒙太奇’。”蒙太奇具有结构、语法、修辞、节奏、声画结合等基本功能,包含了电影的许多特性。 2.蒙太奇的分类(1)叙事性蒙太奇叙事性蒙太奇是一种按时间进程及事件的逻辑顺序、因果关系分解、组接镜头的艺术方法,其作用是展示影视事件、叙述情节进展、引导观众进入和理解剧情。这是影视艺术最为基本、最为常用的叙述方法。其优势在于脉络清晰、逻辑连贯、叙事流畅、通俗易懂。叙事性蒙太奇包括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①连续蒙太奇。这是一种基础性叙事蒙太奇。它要求依照某一情节线索组接镜头,组接过程体现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具有自然连续性。连续的方式有对话式、人物式、物件式、音乐式、音响式等。②平行蒙太奇。平行叙述发生在相同或不同时空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这些情节线索在剧情总体结构中具有完整统一性。这种叙事方式显得开放、灵活、自由。如《西安事变》中,“捉蒋”以后,西安、南京、延安三线平行。西安张、杨谏蒋抗日,南京何应钦乱中图谋,延安中共力主和谈,增加了作品的厚度。③交叉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发生于同一时空、具有密切因果关联的情节线索间的交替穿插。这种叙事方式结构紧凑,往往造成紧张快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该方式在惊险片、战争片中常常使用。如《铁道游戏队》中,一方面是日军准备枪杀芳林嫂,另一方面是刘洪等游击队员快马加鞭欲救芳林嫂,两镜头交叉更替,紧迫而动人。在《南征北战》中,敌我双方争先抢占摩天岭,敌兵车马奔驰,我军快速步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究竟谁先到达?快速穿插,紧张激烈,扣人心弦。④重复蒙太奇。即同一内容的镜头或镜头片段两次或多次反复出现,起强调或强化作用。(2)表现性蒙太奇表现性蒙太奇即通过镜头组接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艺术方法。表现性蒙太奇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或镜头片段内容、形式上的前后对比,构成对比镜头间的冲突或强调效果,以更强烈、更深刻地表达思想情感。郑君里拍《枯木逢春》时,对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作了诗意化的对比处理:用横移镜头摄取乡村的破败景象,用以再现“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伦无奈小虫何。千村薛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在拍摄解放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时,用远景、中景和特写镜头摄取了桃花垂柳、碧水扬波、稻香白云、牧童悠笛,以表现“坐 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前后对比强烈,感情色彩浓厚,极易打动人心。②隐喻蒙太奇。又称诗意蒙太奇。它运用比喻方法文体的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含蓄、简练地表达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其一,为保卫瓦尔特,钟表匠谢德前往钟楼,被党卫军击中倒地(慢镜头);其二,大钟长鸣,群鸽展翅蓝天。这样,既渲染了失去英雄的巨大悲痛,又表现了革命的美好前景。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当盖世英豪关羽败走麦城时,雄鹰孤飞,象征英雄受困及悲壮的结局。这些都是隐喻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的妙用。③心理蒙太奇。以是表现相关文体内心活动为主的蒙太奇方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灵活性,适于表现人物的回忆、梦境、幻觉、沉思等意识活动和精神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