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可以满足投资决策要求,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项目还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也就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判别项目配置经济资源的合理性。本章主要介绍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计量,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和方法。

※本章要求

(1)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和必要性;

(2)熟悉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3)熟悉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4)了解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计量;

(5)熟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6)掌握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重点

(1)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2)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原则

(3)外部效果的概念

(4)对转移支付的处理

(5)影子价格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6)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7)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8)在财务评价基础上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难点

(1)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2)影子价格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1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正常运作的市场通常是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

◆市场正常运作的条件包括:

(1)所有资源的产权一般来说是清晰的;

(2)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来决定其价格;

(3)完全竞争;

(4)人类行为无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数量不多;

(5)短期行为不存在。

◆市场失灵:不满足以上条件,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即~。严重的~包括:

(1)资源产权不完全或不存在。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管理资源等的先决条件。

(2)无市场、薄市场(thin market)。导致资源的价格偏低或无价格,易造成资源浪费。

(3)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是指企业或个人行为对其外部所造成的影响)。它造成内部成本(直接成本或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external cost)

社会成本(social cost)=内部成本(

(5)短视计划(myopia planning)。为满足当前消费而提前使用资源,这就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可以反映出建设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但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财务评价不可能将建设项目产生的效果全部反映出来。因此,正是由于国民经济评价关系到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所以说国民经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1. 相同点

(1)评价方法相同。它们都是经济效果评价,都使用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即效益与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

(2)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两种分析都要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工艺技术选择、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3)评价的计算期相同。

2. 不同点

(1)评价的角度不同。

(2)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划分范围不同。财务评价只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则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这时项目的有些收入和支出,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不能作为社会费用或收益,例如,税金和补贴、银行贷款利息。

(3)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用市场预测价格;国民经济评价用影子价格。

(4)使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用基准收益率;国民经济评价用社会折现率。财务基

准收益率依分析问题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而社会折现率则是全国各行业各地区都是一致的。

(5)评价的内容不同。财务评价主要包括盈利性评价和清偿能力分析;国民经济评价

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没有清偿能力分析。

(6)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不同。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

风险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2 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一、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1. 基本原则

凡是增加NI——国民经济效益Array使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目标

凡是减少NI——国民经济费用

2. 边界原则

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3. 资源变动原则

财务评价:计算财务效益和费用依据的是货币的变动。

国民经济评价:考察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依据的是社会资源的真实变动。

资源的项目产出都是国民经济效益,凡是减少社会资源的项目投入都是国民经济费用。二、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

国民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国民经济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

效益和直接费用可称为内部效果,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可称为外部效果。

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内部效果

(1)直接效益是项目产出物直接生成,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一般表现为:

增加项目产出物或者服务的数量以满足国内需求的效益;

替代效益较低的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出物或者服务,使被替代企业减产(停产)从而

减少国家有用资源耗费或者损失的效益;

增加出口或者减少进口从而增加或者节支的外汇等。

(2)直接费用是项目使用投入物所形成,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费用。一般表现为:

其他部门为本项目提供投入物,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所耗费的资源费用;

减少对其他项目或者最终消费投入物的供应而放弃的效益;

增加进口或者减少出口从而耗用或者减少的外汇等。

2.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外部效果

外部效果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与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中,在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中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效益(间接效益)与费用(间接费用)。外部效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关联效果。例如建设一个水电站,一般除发电、防洪灌溉和供水等直接效果外,还必然带来养殖业和水上运动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增进等间接效益。此外,农牧业还会因土地淹没而遭受一定的损失(间接费用)。

(2)环境和生态效果。例如发电厂排放的烟尘可使附近田园的作物产量减少,质量下降,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可使附近江河的鱼类资源骤减。

(3)技术扩散效果。技术扩散和示范效果是由于建设技术先进的项目会培养和造就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除了为本项目服务外,由于人员流动、技术交流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带来好处。

注意:为防止外部效果计算扩大化,项目的外部效果一般只计算一次相关效果,不应连续计算。

三、转移支付

项目的某些财务收益和支出,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并没有造成资源的实际增加或减少,而是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不计做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税金。将企业的货币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是收入的再分配。

2. 补贴。不过是使资源的支配权从政府转移给了企业而已。

3. 国内贷款的还本付息。仅代表资源支配权的转移。

4. 国外贷款的还本付息。处理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评价国内投资经济效益的处理办法。在分析时,由于还本付息意味着国内资源流入国外,因而应当视作费用。

②国外贷款不指定用途时的处理办法。这种情况下,与贷款对应的实际资源虽然来自国外,但受贷国在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问题上,面临着与国内资源同样的优化配置任务,因而应当对包括国外贷款在内的全部资源的利用效果作出评价。在这种评价中,国外贷款还本付息不视作收益,也不视作费用。

③国外贷款指定用途的处理办法。如果不上拟建项目,就不能得到国外贷款,这时便无须进行全投资的经济效益评价,可只进行国内投资资金的经济评价。这是因为,全投资经济效益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包括国外贷款在内的全部资源多种用途进行比较选优,既然国外贷款的用途已经唯一限定,别无其他选择,也就没有必要对其利用效果作出评价了。

§3 影子价格

一、影子价格的概念

(它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荷兰数理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创始人詹恩·丁伯根和前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康特罗维奇最先提出的)影子价格是指资源处于最佳分配状态时,其边际产出价值。也可说是社会经济处于某种

最优状态下,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所以,影子价格是人为确定的,比交换价格更合理的价格。

二、影子价格的确定

(一)影子汇率(SER)

是指能反映外汇真实价值的汇率。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影子汇率通过影子汇率换算系数计算,影子汇率换算系数是影子汇率与国家外汇牌价的比值。工程项目投入物和产出物涉及进出口的,应采用影子汇率换算系数计算影子汇率。目前我国的影子汇率换算系数取值为1.08。

【例】:已知2003年3月4日国家外汇牌价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为828.99/100,试求人民币对美元的影子汇率。

解:影子汇率=影子汇率换算系数×828.99/100=1.08×828.99/100=8.9531 (二)社会折现率(i s)

是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社会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收益率,并用作不同年份价值换算的折现率。目前社会折现率取值为10%。

(三)市场定价货物的影子价格

1. 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外贸货物是指生产和使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进出口水平的货物。

外贸货物中的进口品应满足(否则不应进口):国内生产成本>到岸价

外贸货物中的出口品应满足(否则不应出口):国内生产成本<到岸价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基础是国际市场价格。项目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计算如下:(1)产出物的影子价格(项目产出物的出厂价格)

1)直接出口(外销)产品的影子价格(SP)

SP=f.o.b×SER-(T1+T r1)

式中:T1—国内运费项目

T r1—国内贸易费用

2)间接出口(内销,替代其他货物使其增加出口)产品的影子价格(SP)

SP=f.o.b×SER-(T2+T r2)+ (T3+T r3)-(T4+T r4)

f.o.b

式中:T2,T r2—原供应厂到口岸的运费及贸易费用

T3,T r3—原供应厂到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用户

T4,T r4—项目到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

当原供应厂和用户难以确定时,可按直接出口考虑。

3)替代进口(内销,以产顶进,减少进口)产品的影子价格(SP

SP=c.i.f×SER+ (T5+T r5)-(T4+T r4)

c.i.f

式中:T5,T r5—口岸到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用户

T4,T r4—项目到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T4+T r4当用户难以确定时,可按到岸价格考虑。口岸(2)投入物的影子价格(项目投入物的到厂价格)

1)直接进口产品的影子价格(SP) c.i.f SP=c.i.f×SER+(T1+T r1) T1+T r1式中:T1—国内运费项目

T r1—国内贸易费用

2)间接进口产品的影子价格(SP)

SP=c.i.f×SER+(T5+T r5)-(T3+T r3)+(T6+T r6) 原用户T5+T r5 c.i.f

式中:T5,T r5—口岸到原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T3+T r3

T3,T r3—供应厂到原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供应厂

T6,T r6—供应厂到项目的运费及贸易费用T6+T r6

当原供应厂和用户难以确定时,可按直接进口考虑。项目口岸3)减少出口产品的影子价格(SP)

SP=f.o.b×SER-(T2+T r2)+(T6+T r6) T2+T r2 f.o.b

式中:T2,T r2—供应厂到口岸的运费及贸易费用供应厂

T6,T r6—项目到用户的运费及贸易费用T6+T r6当供应厂难以确定时,可按离岸价格考虑。项目口岸

2. 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非外贸货物是指生产和使用不影响国家进出口水平的货物。根据不能外贸的原因,分为:天然非外贸货物:使用和服务天然地限于国内。

非天然非外贸货物:由于经济或政策原因不能外贸的货物。

国内生产成本>离岸价,不应出口。

国内生产成本<到岸价,不应进口。

市场定价的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按下述公式计算:

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出厂价格)=市场价格-国内运杂费

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厂价格)=市场价格+国内运杂费

(四)政府调控价格货物的影子价格

考虑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货物或者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形成价格,而需由政府调控价格,例如政府为了帮助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定指导价和最高限价。

政府调控的货物或者服务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价值,确定这些货物或者服务的影子价格的原则是:投入物按机会成本分解定价,产出物按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或消费

者支付意愿定价。下面是政府主要调控的水、电、铁路运输等作为投入物和产出物时的影子价格的确定方法。

(1)水作为项目投入物的影子价格,按后备水源的边际成本分解定价,或者按恢复水资源存量的成本计算。水作为项目产出物的影子价格,按消费者支付意愿或者按消费者承受能力加政府补贴计算。

(2)电力作为项目投入物时的影子价格,一般按完全成本分解定价,电力过剩时按可变成本分解定价。电力作为项目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可按电力对当地经济边际贡献率定价。

(3)铁路运输作为项目投入物的影子价格,一般按完全成本分解定价,对运能富余的地区,按可变成本分解定价。铁路运输作为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可按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的边际贡献率定价。

(五)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1. 影子工资(即劳动力的影子价格) 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社会为劳动力就业所付出的,而职工又未得到的其他代价,如搬迁、培训费等 影子工资=名义工资×工资换算系数

财务评价中的工资及职工福利费之和 2. 土地的影子价格

土地的机会成本 土地用于拟建项目而使社会增加的资源消耗,如拆迁费、劳动力安置费等 ◆土地影子价格的确定原则:

(1)若项目占用的土地是没有用处的荒山野岭,其机会成本可视为零;

(2)若项目占用的土地是农业用地,其机会成本为原来的农业净收益和拆迁费用和劳动力安置费;

(3)若项目占用的土地是城市用地,应以土地市场价格计算土地的影子价格,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建设费、拆迁安置补偿费等。

3.自然资源影子价格

各种自然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投入物,项目使用的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都是对国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子价格按资源的机会成本计算,水和森林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影子价格按资源再生费用计算。

§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及效益费用流量表

一、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以盈利能力为主,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 1. 经济净现值(ENPV )

∑=-+-=n

t t s t i C B ENPV 0

)1()(

式中: B——国民经济效益流量;

包括

包括

C——国民经济费用流量;

t C B )(-——第t年的国民经济净效益流量;

i s——社会折现率。 n——计算期。

评价准则:ENPV ≥0,可行;反之,不可行。 2.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

0)

1()(0

=+-∑=-n

t t

t

EIRR C B

评价准则:E IRR ≥i S ,可行;反之,不可行。

◆按分析效益费用的口径不同,可分为整个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如果项目没有国外投资和国外借款,全投资指标与国内投资指标相同;如果项目有国外资金流入与流出,应以国内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作为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

二、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有两种,一是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二是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一般在项目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调整编制,有些项目也可以直接编制。

在财务评价基础上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应注意以下问题:

(1)剔除转移支付,将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列支的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特种基金、国内借款利息作为转移支付剔除。

(2)计算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并保持效益费用计算口径的统一。

(3)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逐项调整建设投资中的各项费用,剔除涨价预备费、税金、国内借款建设期利息等转移支付项目。进口设备购置费通常要剔除进口关税、增值税等转移支付。建筑安装工程费按材料费、劳动力的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土地费用按土地影子价格进行调整。

(4)应收、应付款及现金并没有实际耗用国民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应将其从流动资金中剔除。

(5)用影子价格调整各项经营费用,对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对劳动工资及福利费,用影子工资进行调整。

(6)用影子价格调整计算项目产出物的销售收入。

(7)国民经济评价各项销售收入和费用支出中的外汇部分,应用影子汇率进行调整,计算外汇价值。从国外引入的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投资收益、贷款本息,也应用影子汇率进行调整。

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 计算期

1

2

3

4

5

6

7

8

9

1 效益流量 2766 2766 2766 2766 2766 2766 366

2 1.1 销售收入 2610 2610 2610 2610 2610 2610 2610 1.2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374

国内投资经济净现值:138万元

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下表所示

项目经济净现值:-966万元

※本章小结:(略)

※本章作业:教材P.172“思考题”的1、2和“习题”的2、3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思 考 题 1.什么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它与财务评价有何异同 ? 2.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识别费用收益的原则是什么?与财务评价的原则有何不同? 3.项目的外部效果分为哪几种类型?哪些外部效果需要列入国民经济评价的现金流量表中? 4.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进行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外贸物品、非外贸物品和特殊投入物的调价原理分别是什么 ? 5.费用效益分析有哪些指标?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6.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练 习 题 1.某一出口产品,其影子价格为945元/t,国内现行价格为598元/t,求其价格换算系数。 2.某进口产品,其国内现行价格为216元/t,其价格系数为236,国内运费及贸易费为38元,影子汇率为60,求该进口产品的到岸价格c.i.f。 3.某项目M 的投入物为G 厂生产的A 产品,由于项目M 的建成使原用户W 由G 厂供应的投入物减少,一部分要靠进口,已知条件如下:M 距G100km,G 距W130km;W 距港口200km,进口到岸价为300美元/t,影子汇率9元人民币/美元,贸易费按采购价的6%计算,国内运费为0.05元/t·km,求项目 M 4.修建某水库有高坝和低坝两个方案,其投资、各项费用及年收益如下表所示,服务年限为50 年,试问哪个方案是最优方案? 5.某工程项目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装置,每年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40000元,现拟增设安全措施,每年可减少损失50%,但需要投资18万元,使用期为20年,设i=8%,每年维修费占投资的3%,试评价是否有必要设置这种安全措施? 单位:万元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复习题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些产品的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对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经济分析时,必须采用(D)。 A.市场价格 B.不变价格 C.可变价格 D.影子价格 2.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是以实际可能发生的(B)为基础确定的。 A.市场价格 B.口岸价格 C.不变价格 D.计划价格 3.销售税金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属于(C)。 A.直接费用 B.财务费用 C.转移支付

D.间接费用 4.以下不属于国民经济评价的参数的是(A)。 A.行业基准收益率 B.影子汇率 C.社会贴现率 D.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5.在国民经济评价中,以下不属于转移支付的是(D)。 A.税金 B.国内银行借款利息 C.政府补贴 D.国外银行借款利息 6.下列条目中,属于政府调控价格的投入物的是(B)。 A.外贸货物 B.水、电 C.非外贸货物 D.劳动力 7.国民经济评价中涉及到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均应采用(A)。

A.影子汇率 B.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C.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D.基本汇率 8.社会折现率表示从国家角度对资金(A)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估量。 A.机会成本 B.利用率 C.占用率 D.投资回报率 1 9.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应其国民经济的(D)和供应关系来确定。 A.影子价格 B.计划价格 C.不变价格 D.实际价值 10.在财务评价中工资作为成本的构成内容,属于项目的费用支出,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应采用(B)计量劳动力的劳务费用。

A.名义工资 B.影子工资 C.社会平均工资 D.社会效益 11.国家计委和建设部根据我国劳动力的状况、结构及就业水平等确定一般建设项目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A)。 A.1.0 B.1.2 C.1.5 D.0.8 12.对于非技术劳动力,其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可取为(B)。 A.1.2 B.0.6 C.1.5 D.1.0 13.以下属于特殊投入物的是(D)。 A.固定资产投资

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立项正式版

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招商引资、投资合作等。 第一章总论 一、基金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 3.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基金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基金项目概况 1.基金项目拟建地点 2.基金项目建设规模与目的 3.基金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4.基金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基金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 四、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基金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1.国内外基金市场供应现状 2.国内外基金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外基金市场需求现状 2.国内外基金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基金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基金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基金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营销策略 六、市场风险 第三章资源条件评价 一、基金项目资源可利用量 二、基金项目资源品质情况 三、基金项目资源赋存条件 四、基金项目资源开发价值 第四章基金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二、产品方案 1.基金项目产品方案构成 2.基金项目产品方案比选 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第五章基金项目场址选择 一、基金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基金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 2.基金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基金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生活福利) 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条件 9.法律支持条件 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1.施工条件 三、基金项目场址条件比选 1.基金项目建设条件比选 2.基金项目建设投资比选 3.基金项目运营费用比选 4.基金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5.基金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 第六章基金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基金项目技术方案 1.基金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基金项目工艺流程 3.基金项目工艺技术来源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二、基金项目主要设备方案 1.基金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2.基金项目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 3.基金项目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基金项目工程方案 1.基金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基金项目矿建工程方案

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四章国民经济评价 14.1经济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14.1.1评价依据 本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1988年)的有关规定进行,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实际评价时,还同时借鉴了原第二版的有关方法,并参考《Study of prioritis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World Bank,1995)及《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1997年,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14.1.2评价内容 本工程经济评价为国民经济评价。 14.2国民经济评价 14.2.1参数的确定 为保证各项目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评价结论的可比性,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的通用参数均遵照执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组织测定,发布并定期调整的相关规定,如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贸易费用率,以及重要投入物的影子价格等,因此,本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的通用参数均以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依据。 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确定项目评价年限为建设期加公路建成通车后10年。本项目计划2009年9月开工,2009年10月建成,工期2个月,评价年限为11年。 2、社会基准折现率为10%,贸易费用率采用6%; 3、货运影子系数:铁路1.8 4、公路1.26、内河2.0; 4、影子汇率用国家外汇牌价8.3乘以影子汇率换算系数(1.08); 5、按《办法》规定,残值取建设费用的50%,以负值形式在评价末年计入费用一栏中。 14.2.2费用的调整和确定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宏观角度考虑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以确定

经济评价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0.1 编制说明 10.1.1 工程概况 论述项目 10.1.2 编制依据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10.1.3 价格取定及有关取费标准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10.1.4 其它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10.2 建设项目总投资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插入工程总估算表

10.3 经济评价 本项目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虑工程的合理性(即国民经济评价)。通过对工程建成后的效益和工程建设投资的分析比较,从经济上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评价内容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效益成本比(EBCR)和投资回收期(Pt)等四项指标,根据四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拟建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10.3.1 评价依据 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联合下发的计投资(200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著);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1996.12)》 4、交通部(1998)《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 5、《公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世界银行编制); 6、交通部公规院《公路技术经济指标》(第二次修订本); 7、交通部公规院《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等等。 10.3.2 影子价格及参数选定 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

参数》(第二版)及有关资料,确定国民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如下; 1、社会折现率(i) 社会折现率表示从国家角度对资金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社会折现率取12%。 2、影子汇率即外汇的影子价格,反映外汇对国民经济的真实价值,按下式计算: SER=OER×CF1,其中: OER——国家外汇牌价(买入卖出中间价) CF1——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本项目OER按照《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规定,取定1美元=8.30元人民币。CF1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取1.08。影子汇率1美元=8.964元人民币。 3、影子工资(SWR) 影子工资可由下式计算 SER=MWR×CF2,其中 MWR——财务评价中的工资 CF2——影子工资系数。 影子工资系数与项目所在地区劳动力的状况、结构及就业水平有关。 本项目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术含量高,机械化施工水平较高,故影子工资系数取1.0。

第十三章建设项目的后评价

∑ (B -C) (1+i ) ∑ (FI -FO) (1+i ∑ (CI -CO)t (1+i s )-t ∑ (B -C) (1+EIRR 第六章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思考题 1. 什么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它与财务评价有什么异同? 2.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识别费用效益的原则是什么?与财务评价的原则有什么不同? 3. 项目的外部效果分为哪几种类型?哪些外部效果需要列入国民经济评价的现金流量表 中? 4.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进行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外贸物品、非外贸物品和特殊投 入物的调价原理分别是什么?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者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国民 经济评价是从( )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A.投资项目 B.企业 C.国家 D.地方 2.当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不一致时,应以( )的结论为决策依据。 A.国民经济评价 B.财务评价 C.社会评价 D.综合评价 3.从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的方法是( )。 A.成本—收入法 B.费用—收益法 C.成本—效益法 D.费用—效益法 4.经济换汇成本的判别依据是( )。 A.基准收益率 B.影子汇率 C.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D.社会折现率 5.已知影子汇率换算系数为 1.08,国家外汇牌价 8.03 元/美元,则影子汇率为( )。 A.8.67 元/美元 B.7.86 元/美元 C.7.44 元/美元 D.6.87 元/美元 6.某外贸货物的到岸价格为 200 美元/吨,国内运费为到岸价的 3%,贸易费用为到岸价的 1%, 则该货物的影子价格为( )。(影子汇率为 8.67 元/美元) A. 1803.36 元/吨 B.1083.36 元/吨 C.1664.64 元/吨 D.1646.64 元/吨 7.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相对指标是( )。 A.经济净现值 B.经济内部收益率 C.社会折现率 D.投资收益值 8.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影子价格反映在投资项目的投入上是投入资源的( )。 A.机会成本 B.愿付价格 C.经营成本 D.制造成本 9.出口货物(产出物)的影子价格是( )×汇率再扣掉国内运费和贸易费用。 A.到岸价格 B.离岸价格 C.市场价格 D.出厂价格 10.某笔资金可以有三种投资方案,在每种投资方式下,分别可以获得的年收益率为 20%、16%、10%,在不考虑各种投资机会风险的情况下,该笔资金的机会成本为( )。 A.10% B.16% C.20% D.15.33% 11.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国民经济净现值的正确计算式为( )。 A.ENPV = n t =1 t s -t B.ENPV = n t =1 t s )-t C.ENPV = n t =1 D.ENPV = n t =1 t )-t 12.某贸易货物的到岸价格为 200 美元/吨,国内运费为到岸价的 3%,贸易费用为到岸价格 的 1%,则该货物的影子价格为( )。(外汇牌价为 8.03 元/美元) A.1670.24 元/吨 B.1760.24 元/吨 C.1670.34 元/吨 D.1240.76 元/吨 13.能够反映投资项目投入物和产出物真实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的计算价格为( )。

简述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简述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10分) 答:(1)评估的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角度,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2)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可计量;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直接或间接收益与成本。(3)采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行业基准收益率、官方汇率;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4)评估方法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盈亏分析法,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综合分析法。(5)决策依据不同。财务评价为企业决策依据,国民经济评价为国家决策依据。(每点2分) 2、何谓资金等值,影响资金等值的要素是什么?(6分) 答: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3分)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即资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利率。(每点1分) 3、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基本要点及目标分别是什么?(6分) 答: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2分)它的基本要点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3分)她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性发展的能力。(1分) 4、写出价值系数计算公式,并根据价值系数与1的大小关系进行功能与成本分析。(6分) 答:价值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成本系数(2分) 价值系数的大小有三种情况:(1)V=1,说明价值高,功能与成本匹配合理,一般无需改进;(2)V<1,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的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3)V>1,说明功能分配偏高或成本分配过低,应当查明原因,或者剔除多余功能,或者适当增加成本。(3分)在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产品和零部件时,应当综合考虑价值系数偏离1的程度和改善幅度,优先选择V<<1且改进幅度大的产品或零部件。(1分) 5、何谓设备的经济寿命?通常有哪些估算方法?(6分) 答: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3分)设备的经济寿命估算方法有年值法,平均年费用法,平均年盈利法。(3分) 简述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10分) 答:项目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即由于项目的建立,给社会创造效益或对社会的有利影响,如增加人民的卫生设施,使人民的保健水平提高,提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的劳动条件等;(3分)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包括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前者包括项目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后者包括项目对人口、劳动形式、劳动组织、社会就业、社会政治、人民的生活收入、生活质量的影响等;(3分)项目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分析,包括项目与社区人们的相互影响如何,如何相互适应,如项目是否适应当地人民的需要与需求;项目对社区人民的吸收能力如何,是否需要提高其吸收能力以适应项目的生存;承担项目的组织机构的能力如何,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提高等 1、简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6分) 答: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2分)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技术的产生和应用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经济的发展依赖技术的推动作用。(2分)技术革新与经济高涨交替作用,周而复始,推动社会进步。(2分 2、什么是增量内部收益率?在比选两个方案时准则是什么?(6分)答:所谓增量内部收益率是指增量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值。(2分)若⊿IRR≥i0,则增量投资部分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增加投资有利,投资(现值)大的方案为优;(2分)若⊿IRR < i0,则投资小的方案为优。(2分) 什么是价值工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6分)答:价值工程,也可称为价值分析,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3分)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等三个基本要素。(3分)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内容?答: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

1.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实例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LH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2.线路及设计标准 拟建项目LH为国道主干线BM高速公路HN省内的一段,与YL高速公路相接,起于LX高速与TS高速交界的LD互通,终于KZQ镇,与TS高速(K41+370)相交。该项目作为区域南北主通道的加密线和区域经济干线,将HN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有机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均衡HN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对于改善区域路网结构,加快HN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路线全长56.217km,采用设计速度10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6m。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有土石方884.3万m3,特大桥、大桥8520m/28座,中小桥280m/5座,隧道4108m/5座,涵洞214道。 3.编制依据 本项目的经济评价系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1325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交通运输部建标[2010]106号文件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10]178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为依据,评价模型参考《公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即《Study of Prioritiz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 Pilot Study Report》确定。 4.计算期 项目计划2010年初开工,2012年底建成通车,建设年限为3年。国民经济经济评价运营期取20年。国民经济评价计算期为23年,评价计算基准年为2010年,评价计算末年为2032年。 5.远景交通量预测值 本项目采用“四阶段”法预测远景交通量,预测结论见下表4-4所示。四阶段法的具体说明及运营案例详见第五章第三节和第五节。 表4-4 LX高速公路远景交通量预测值单位:标准小客车台路段2013 2015 2020 2025 2027 2030 2032 娄底互通至长冲互通 (8km)趋势10167 12337 19158 28280 31916 35890 38852 诱增1001 1081 1408 1536 1302 1464 1247 合计11168 13418 20566 29816 33218 37354 40099 长冲互通至双趋势11090 13523 20921 31040 34666 39382 42148

国民经济评价word版

第七章国民经济评价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内容和基本方法的运用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适用范围及与财务分析的比较 (三)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 (四)经济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五)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报表编制与指标计算 (六)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用效果分析 (七)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及应用 内容分析 本章中也涉及到较多计算,要理解其原理,考试中也经常考具体的应用,例如市场定价货物影子价格的计算(可外贸货物影子价格、市场定价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政府调控价格货物影子价格计算的成本分解法;土地机会成本的计算和土地影子价格的计算;费用效益流量表有关的计算(净效益流量的计算、经济净现值的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从财务分析数据调整费用和效益的有关计算(建设投资的调整,流动资金的调整);费用效果比指标的计算(增量);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的计算等。 第一节概述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采用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货物影子价格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项目对社会经济所做贡献以及社会为项目付出代价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有关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 (一)正确反映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项目的财务盈利性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1)国家给予项目补贴。 (2)企业向国家缴税。 (3)某些货物市场价格可能扭曲。 (4)项目的外部效果。 (二)为政府合理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1.对那些本身财务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的项目进行调控; 2.对那些本身财务效益差,而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予以鼓励。 (三)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 重点是外部性和公共性。 (四)为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财务方案的制定依据 (五)必选和优化项目(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六)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地区利益与全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 三、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水力发电及多第十章 目标水利工程经济评价

第十章水力发电及多目标水利工程经济评价 第一节水电站的投资与年运行费 一般电力系统是把若干座不同类型的发电站用输电线、变电站、供电线路联络起来成为一个电网,统一向许多不同性质的用户供电,满足各种负荷要求。由于各种电站的动能经济特性不同,不同类型电站在统一的电力系统中运行,可以使各种能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供电费用更加节省。现简要介绍水、火电站的主要经济特性。 一、水电站的投资 水电站的投资,一般包括永久性建筑工程(例如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机电设备的购置和安装、临时工程及库区移民安童等费用所组成。从水电工程基本投资的构成比例看,永久性建筑工程约占32%~45%;机电设备购置和安装费约占18%~25%;临时工程投资约占15%~20%,其中主要为施工队伍的房建投资和施工机械的购置费等;库区移民安置费和水库淹没损失补偿费以及其它费用共约占10%~35%。由于水电站一般远离负荷中心地区,输变电工程的投资有时可能达到水电站本身投资的30%以上,当与火电站进行经济比较时,应考虑输变电工程费用。 水电站单位kW投资与电站建设条件关系很大,50年代平均约为1000元左右,后来由于水电站开发条件逐渐困难,库区移民安置标准适当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加上物价水平不断上升等原因,60年代约为1500元左右,70年代约为2000元左右,80年代约为3000元左右。90年代,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其静态投资(包括输变电工程,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570亿元,折合单位kW投资为3223元(投资尚未在防洪、发电、航运等受益部门之间分摊),其中库区移民安置费用以及远距离高压输变电工程投资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20%左右。 二、水电站的年运行费 水电站维持正常运行所需的年运行费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大修理费:一般每隔二、三年对主要的建筑物和机电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大修理所需费用从每年的电费收入中提存一部分费用作为基金供大修理时使用。 大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大修理费率(10-1) (2)维修费:对其建筑物及机电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与保养所需的费用。 (3)材料费:指库存材料和加工材料的费用。 (4)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附加工资、各种津贴和奖金等,按职工编制计算。

国民经济评价

3 国民经济评价 3.1 一般规定 3.1.1 水利建设项目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有许多费用和效益包括一些明显的费用和效益,不能用货币表示甚至不能定量。本条规定用三个层次来阐明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用和效益,目的是为了能全面地分析,评价水利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1.2 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比较所达到的效果与所付出的耗费,分析判断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对于具有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且效果和耗费均可用货币计量的项目,通常采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3.1.3 本条所指的费用效果分析专指耗费采用货币计量,效果采用非货币计量的分析方法。水利建设项目中经常有一些效益不能货币化的,如农村人饮抗旱供水效益、湿地生态补水效益等,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避了效果定价的难题,直接用非货币化的效果指标与费用进行比较,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效果难于货币化的项目。费用效果分析方法是在充分论证项目必要性的前提下,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案,并以尽可能少的费用获得尽可能大的效果为原则,通过多方案比选,提供优先选定方案或进行方案优先次序排队,以供决策。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只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不能保证所选方案的效果大于费用。

3.1.4 本条规定了国民经济评价中费用和效益的计算范围和计算原则。水利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直接费用,是指用影子价格计算的项目投入物的经济价值;间接费用也称外部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其他代价,如上游建库后引起下游千旱、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或损失等不利影响、环境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所需的费用等。 水利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直接效益,是指用影子价格计算的项目产出物(水利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间接效益又称外部效益,是指项目为国民经济做出的其他贡献,如项目的兴建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等。 计算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时的注意事项: ①)“间接”和“直接”是相对的。当把项目与项目以外其他措施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时,相应的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就转变为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即“外部效果内部化”。 (2)影子价格中已体现了项目的某些外部费用和效益,则计算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时,不得重复计算该费用和效益。 3)只计算与项目一次相关比较明显、能用货币计量的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不宜扩展过宽。 (4)费用与效益的计算口径要对应一致,即效益计算到哪一个层次(范围),费用也相应要计算到那一个层次(范围)。 3.1.5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通过考察项目对社会提供的有用产品和服务及项目所耗用的社会资源,来评价项目的经

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咨询工程师《分析与评价》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一、本科目的考试特点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考题为客观题,单选题60道,多选题35道,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总分130分,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 1.单项选择题:考题由题干和四个备选项组成,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答对的1分。不选或答错都不得分。 2.多项选择题:由题干和五个备选项组成,每题的备选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误选项。错选或多选,不得分;少选,所选对的每个选项得0.5分。 客观题的答案特点是要求准确,而各个选项具有提示的作用,所以应把握住关键字。本科目的计算量较大,对于计算公式不仅要求实际计算,还要求记住公式的表达,公式本身也可能成为考察内容(公式中某个字母的含义或计算) 二、考卷分析 历年的考题都以“建设方案研究”、“财务分析”为最主要的两个考察章节,其次是“经济分析”、“市场分析和战略”和“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从考题来看,除了对文字性知识点的考查外,考题中考察了大量的计算,主要涉及到了建筑系数、场地利用系数、建设期利息、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资金成本、实价和市价、财务评价指标、增值税、折旧、资金时间价值、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金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备付率、利息备付率、货物影子价格、敏感性系数、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这些知识点还将作为考试的重点。 另外,2011年的考试中还有可能增加一元线性回归、弹性系数、消费系数、简单移动平均、指数平滑、流动资金、成本分解法、概率指标、概率树分析等的计算。2011年的考试有可能增加第二章市场分析与市场战略的考题数量。 三、考点分布图 根据历年考试各章的分布情况来看,第四科目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核比较集中,主要章节是市场分析、建设方案设计、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估算、项目融资六章的内容占到考试的70%;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四章内容占到了考试的23%;概述、

015第十章国民经济评价_secret

10 国民经济评价 10.1 分年投资计划 **国际机场增容改造(市政配套工程)投资总估算为1516.53万元,考虑工程建设期为二年,2010年12月底完成工程的全部投资。 其分年投资计划见表10-1: 10.2 国民经济评价 10.2.1 基本考虑 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角度考察新建工程所付出的代价和工程建成后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效益,以及使用者所获得的效益,通过对上述工程造价和效益的分析,从经济上判断该工程的经济合理性。 本国民经济评价,是通过有、无**国际机场增容改造(市政配套工程)的对比,来计算车辆运输成本和时间的节约效益,附近路网的车辆运输成本和时间的节约效益。对上述这些效益和投资成本同时考虑,通过内部收益率(EIRR )、净现值(EVPN )、效益成本比(EBCR )等指标,来评价**国际机场增容改造(市政配套工程)的经济合理性。 10.2.2评价参数 1、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即项目投资的机会成本,由于可使用的资金是有限的,特别在发 展中国家,资金是稀缺资源,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更应该慎重比较项目会产生的经济效益。所谓投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次优投资机会可能得到的效益,这部分失 去的效益,就是项目使用资金时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在对项目作经济评价时,常把投资机会成本当作一个基准来判断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建议,社会基准折现率(即投资的机会成本)取10%。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采用的折现率为12%,为了同国际接轨,本项目的折现率也采用12%。 2、运输成本模型 车辆运输费用主要有燃料费、润滑油费、轮胎损耗、车辆折旧、保养修理费、保险费和固定等费用组成。本工程采用上海市1986年建立的车辆运输成本模型见表10-2: 运输成本模型 表10-2 C---车辆运输成本,元/千公里 r ----通货膨胀率(即涨价系数) T----计算年份 3、车速模型 城市道路的车速主要与路段饱和度,交叉口间距,中断行车条件和侧向干扰等因素有关;本评价采用车速模型见表10-3: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11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本项目开发涉及大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对琶洲乃至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重大影响,因此,项目开发有必要从国民经济的 角度考核项目的经济效果。由于土地开发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 域以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要完整、客观、准确的估计项目开发对 相关行业、相关区域的影响(如对周围其他土地价值的影响、对相关 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乘数效果等)确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主要 在项目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11.1 参数选取 11.1.1 影子价格选取 本项目为城市土地开发项目,这里只确定土地影子价格。 本项目所征用土地征用前的状态比较复杂,其中有部分城镇化的土地、大部分为农用土地(包括农田、水塘、林地以及部分闲置农地), 国民经济评价中须考虑土地征用前的最佳用途(机会成本),从而就需 要分别计算各类土地的最佳机会成本,然后再进行加权平均。显然, 这样分析的工作量非常巨大。 琶洲地处广州东进、南拓轴的重要节点,目前广州市周边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猛,预计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即使不选址琶洲,琶洲也会 较快地实现城市化。我国土地价格的基本现状是:大城市地价高于一 般城市,城市地价高于农村。因此,按照城镇化的土地来计算琶洲土 地的影子价格,更符合稳妥、审慎的原则。 近年来,我国土地管理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城镇土地市场不断规范化,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土地 价格基本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因此,选取土地的市场价格为其影子 价格。

11.1.2 社会折现率选取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取社会折现率I c=10%。 11.2 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估算 11.2.1 直接效益估算 本项目的直接效益是土地出让的收入,基于广州土地供应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琶洲土地绝大多数将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进行 出让,招标、拍卖的价格已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地的实际价格,故 评价中直接采用财务分析中的数字,不做调整。 11.2.2 直接费用估算 1.投资估算的调整 本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投资费用为431951.58万元,由于项目投资费用中所涉及的因素绝大多数都属于市场定价的范畴,故国民经济评 价中直接采用,不做调整。 2.剔除转移支付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国内银行的借贷利息、项目上缴国家的税金、以及上级管理费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费等,既不增加国民经济的资源 消耗,也没有为国民经济作出新的贡献,在计算国民经济费用效益时 应予以剔除。 本项目中应予剔除的金额有,银行贷款利息10186.47万元,土地征迁税11308.91万元,合计21495.38万元。 3.项目直接投资费用 利用项目财务投资总费用,扣除项目其他投资费用和转移支付费用,本项目直接投资费用为410456.2万元。

可行性报告指南

可行性报告指南 篇一: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书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图书编号:1758512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定价:40.0 ISBN:750830918 作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编著 出版日期:XX-01-01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方法一、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一)项目兴建理由(二)项目预期目标(三)项目建设基本条件二、市场预测 (一)市场预测内容(二)市场现状调查(三)产品供需预测(四)价格预测(五)竞争力分析(六)市场风险分析 (七)市场调查与预测方法三、资源条件评价 (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二)资源评价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方案选择(二)产品方案选择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比选五、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二)场址选择研究内容(三)场址方案比选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七、原材料燃料供应 八、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十一、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十二、项目实施进度十三、投资估算十四、融资方案 十五、财务评价十六、国民经济评价十七、社会评价十八、风险分析 十九、研究结论与建议附件 第二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后记 简介······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行性研究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

我国各类投融资主体科学决策的需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编写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用以规范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本书的编写总结了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际上可行性研究的有益经验,力求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尽可能与国际通常做法接轨。 本书适用于政府、企业、私人等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兴建的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本书主要服务于从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从事投资决策、银行信贷、咨询评估以及教学培训工作的人员也可参考使用。本书的内容、深度和评价指标设置具有一定通用性,但不可能兼顾各类投资项目的具体差异,可行性研究工作人员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评价的范围和重点。本书原则上也适用于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或者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研究工作,但其内容、范围和评价指标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篇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说明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三胜咨询旗下门户网站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可以满足投资决策要求,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项目还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也就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判别项目配置经济资源的合理性。本章主要介绍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计量,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和方法。 ※本章要求 (1)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和必要性; (2)熟悉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3)熟悉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4)了解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计量; (5)熟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6)掌握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重点 (1)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 (2)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原则 (3)外部效果的概念 (4)对转移支付的处理 (5)影子价格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6)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7)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8)在财务评价基础上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难点 (1)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2)影子价格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1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正常运作的市场通常是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 ◆市场正常运作的条件包括: (1)所有资源的产权一般来说是清晰的; (2)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来决定其价格;

(3)完全竞争; (4)人类行为无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数量不多; (5)短期行为不存在。 ◆市场失灵:不满足以上条件,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即~。严重的~包括: (1)资源产权不完全或不存在。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管理资源等的先决条件。 (2)无市场、薄市场(thin market)。导致资源的价格偏低或无价格,易造成资源浪费。 (3)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是指企业或个人行为对其外部所造成的影响)。它造成内部成本(直接成本或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external cost) 社会成本(social cost)=内部成本(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只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公共物品的消费没有机会成本,即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jointness in supply),即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由于消费者不会为消费公共物品而付钱,企业就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因此,自由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提供过少的公共物品和过多的私人物品。 (5)短视计划(myopia planning)。为满足当前消费而提前使用资源,这就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可以反映出建设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但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财务评价不可能将建设项目产生的效果全部反映出来。因此,正是由于国民经济评价关系到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所以说国民经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1. 相同点 (1)评价方法相同。它们都是经济效果评价,都使用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即效益与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 (2)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两种分析都要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工艺技术选择、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3)评价的计算期相同。 2. 不同点 (1)评价的角度不同。 (2)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划分范围不同。财务评价只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则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这时项目的有些收入和支出,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不能作为社会费用或收益,例如,税金和补贴、银行贷款利息。 (3)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用市场预测价格;国民经济评价用影子价格。 (4)使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用基准收益率;国民经济评价用社会折现率。财务基准收益率依分析问题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而社会折现率则是全国各行业各地区都是一致的。 (5)评价的内容不同。财务评价主要包括盈利性评价和清偿能力分析;国民经济评价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没有清偿能力分析。 (6)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不同。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报表编制说明 一,国家参数 建筑工程影子价格换算系数1.1 官方汇率5.48元/美元 影子汇率换算系数:1.08 影子工资换算系数:1 二,效益和费用的调整 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对效益和费用调整的项目分述如下: (1)投资调整 ①建筑工程费用的调整。 该项目建筑工程影子价格换算系数为1.1 ②设备购置费的调整。 进口设备外币部分(CIF)按影子汇率调整,人民币部分(国内运费和贸易费用)采用影子运费和影子汇率进行调整,调整为1002;国产设备影子价格按市场价格(含税),即不予调整其财务数值 ③安装工程费用调整。 进口安装材料外币部分(CIF)按影子汇率调整,人民币部分(国内运费和贸易费用)采用影子运费和影子汇率进行调整,调整为472;国产安装材料按市场价格(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即不予调整其财务数值 ④其他费用的调整。外币部分按影子汇率调整,人民币部分调整为1480。其中土地 费用包含各种税金262 ⑤基本预备费按调整后的数值重新计算,费率不变 ⑥剔除涨价预备费。 ⑦剔除投资方向调节税 ⑧建设期利息,来自国外的外汇贷款利息按影子汇率调整,剔除国内借款的建设期利 息 ⑨流动资金的调整。流动资金中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账款及现金并没有实际好 用国民经济资源,应剔除。剩余的存货部分按影子价格重新分项估算,估算值为6263,其中第4年4384,第5年1253,第6年626 国民经济评价投资调整计算见表1所示 (2)经营费用的调整 ①外购原料A为政府调控货物,对其成本进行分解,以确定原料A的影子价格。原料A的单位成本和调整后的耗用金额见表2。 ②原料B为外贸货物,到岸价为447美元/吨,由于项目地处港口,运费忽略不计,贸易费用率为6%,故用影子价格计算的费用为:447×5.92×1.06=2805(元/t)。 ③原料D为非外贸货物,经测算影子价格换算系数为0.91,按其计算的费用为:2400×0.91=2184(元/t) ④电费按电力影子价格0.2181元/(kW·h)进行调整。 ⑤外购燃料煤的调整。项目所用动力煤热值为5000kcal/kg,且项目距供煤单位较近,故直接用项目所在城市煤的影子价格133.05元/t计算煤的费用。 ⑥其他各项不予调整。 国民经济评价经营费用调整计算见表3所示。 (3)销售收入的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