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铣削的基础知识

铣削的基础知识

铣削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铣削的基础知识 §1-1铣床简介 §1-2铣刀简介 §1-3铣削运动和铣削用量 §1-4切削液 §1-5常用量具

§1-1铣床简介 ?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铣床主要部件的名称、功用和结构特点。 ?教材分析 铣床是进行铣削加工的基本设备,了解常用铣床的结构、牌号及功用是展开后续教学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虽无难点,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铣削加工知识,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铣床简介 ?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形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最早的铣床是美国人惠特尼于1818年创制的卧式铣床;为了铣削麻花钻头的螺旋槽,美国人布朗于1862年创制了第一台万能铣床,这是升降台铣床的雏形;1884年前后又出现了龙门铣床,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铣床,工作台利用挡块可完成“进给-快速”或“快速-进给”的自动转换。

机床型号 机床型号是表示机床结构 特征和技术特性并以国家标准为规范的统一符号。

机床的类代号 ?机床按工作原理划分为11类 ?机床的类代号用大写的汉语 拼音字母表示, 铣床——X 车床——C 磨床——M 刨床——B

机床的通用特性代号 通用特性高 精 密 精 密 自 动 半 自 动 数 控 加 工 中 心 ( 自 动 换 刀 ) 仿 形 轻 型 加 重 型 简 式 或 经 济 型 柔 性 加 工 单 元 数 显 高 速 代 号 G M Z B K H F Q C J R X S 读 音 高密自半控换仿轻重简柔显速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范围及铣削方式

页脚内容1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范围及铣削方式 铣削是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铣削的主要工作及刀具与工件的运动形式如图所示。 在铣削过程中,根据铣床,铣刀及运动形式的不同可将铣削分为如下几种: (1)根据铣床分类 根据铣床的结构将铣削方式分为 立铣和卧铣。由于数控铣削一个工序中一般要加工多个表面,所以常见的数控铣床多为立式铣床。 (2)根据铣刀分类 根据铣刀切削刃的形式和方位将铣削方式分为周铣和端铣。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铣削工作表面,称为周铣,如图6-2(a )所示;用分布于铣刀端平面上的刀齿进行铣削称为端铣,如图6-2 (b )所示。 图中平行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参数ap 为背吃刀量。垂直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参数ac 为切削宽度,fz 是每齿进给

量。单独的周铣和端铣主要用于加工平面类零件,数控铣削中常用周、端铣组合加工曲面和型腔。 (3)根据铣刀和工件的运动形式公类 根据铣刀和工作的相对运动将铣削方式分为顺铣和逆铣。铣削时,铣刀切出工件时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称为顺铣如图(6-3)a 所示;铣削时,铣刀切入工件时的切削速度方向 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称为逆铣,如图(6-3)b所示。 顺铣与逆铣比较:顺铣加工可以提高铣刀耐用度2~3倍, 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较小,尤其在铣削难加工材料时,效果更 加明显。铣床工作台的纵向进给运动一般由丝杠和螺母来实 现,采用顺铣法加工时,对普通铣床首先要求铣床有消除进 给丝杠螺母副间隙的装置,避免工作台窜动;其次要求毛坯 表面没有破皮,工艺系统有足够的刚度。如果具备这样的条件,应当优先考虑采用顺铣,否则应采用逆铣。目前生产中采用逆铣加工方式的比较多。数控铣床采用无间隙的滚球丝杠传动,因此数控铣床均可采用顺铣加工。 数控铣削主要特点 (1)生产率高 (2)可选用不同的铣削方式 (3)断续切削 (4)半封闭切削 数控铣削主要加工对象 (1)平面类零件 页脚内容2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二十讲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铣削用量: 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 b)在立铣上铣平面 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 1.切削速Vc ,切削速度Vc 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切削速度(m/min) d —铣刀直径(mm ); 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 2.进给量?,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的进给量。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1000 dn π =

⑴每齿进给量? (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 Z 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mm/z。 ⑵每转进给量?,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上述三者的关系为, 式中Z—铣刀齿数 n—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 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 ),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 e 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必须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同时为了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对于硬质合金铣刀应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铣刀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如铣削过程中不产生积屑瘤时,也应采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二、铣削的应用

数控铣床入门知识(20200521125930)

一入门知识 本课题主要讲述的内容: 1.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2. 数控铣削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加工范围 3. 编程基础知识(一): ①机床的坐标轴及运动代号; ②基本指令; ③加工程序编制初步; 实训目的: 1.了解掌握数控铣床的安全操作及基本指令和基础编程知识。 2. 了解掌握机床坐标轴的判别方式和动运代号,运动方向。 一、安全文明生产 (一) 文明生产 1. 严格遵守车间记律,准时上下班; 2. 操作结束要清扫机床和清洁量具; 3. 下班前要清扫工场、清点和清洁量具、清点和清洁刀具、清理整齐工件和毛坯; 4. 废品工件加工、折断的刀具必须回收,不得丢弃和藏幂; 5. 严禁不文明行为。 (二) 安全生产 1. 严禁在工场追逐、打闹、快速奔跑; 2. 严禁着拖鞋、高跟鞋,严禁着不符合工作服要求的服装(如

宽大的、衣领或套袖上有装饰带的),头发长的同学必须戴帽子,头 发必须盘在帽子内; 3. 操作机床严格按照老师规定的步骤执行; 4. 一台机床只能单人操作!同组其他同学在旁边只能观察操作 过程、口头指出错误,严禁动手!唯一的例外是:发生紧急情况时, 可代操作者拍按“急停”按钮! 5. 发生事故要及时停机,并马上报告老师处理;严禁私自处理!严禁隐瞒不报! 6. 对刀时要及时调整“进给倍率”旋钮(按键):刀具远离工件时(大于50mm),可用较大倍率;靠近工件时(50~10mm),必须用较小倍率(10%~20%);准备切到工件时(1~10mm),必须选用1~2%倍率档! 7. 加工工件过程:检查平口钳装夹是否牢靠→正确装夹工件→ 对刀、设置坐标偏置→登录程序→检查程序→提高坐标偏置(如G54)中的Z坐标偏置100mm(即 +Z 方向)→正确设置刀具补偿→选择“空运行”、“单段”之后,自动运行程序;观察走刀轨迹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取消“空运行”、恢复坐标偏置、保留“单段”→开始加工; 8. 切削前必须确认已经取消“空运行”、调整“进给倍率”旋钮(按键)到较低档、坐标偏置正确、“单段”已经选用。切入工件后 可取消“单段”、调整“进给倍率”到100%或适当倍率; 9. 加工过程必须值守在机床操作位; 10. 严格遵守学校颁布的《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铣削加工原理

一、銑削原理 以銑刀的旋轉運動和工件的進給運動相配合進行的切削加工方法稱為銑削 主運動:將金屬材料切削下來的運動叫主運動 進給運動:逐步地把金屬層投入切削的運動稱為進給運動 二、順銑和逆銑 1.順銑 銑刀的旋轉方向與工件的進給方向相同時,稱為順銑 A.順銑的優點: A-1.順銑時,切削力向下,有壓緊工件的作用,對於不易夾緊的及細長工件較為合適 A-2.順銑時刀刃切入容易,對已加工面的擠壓磨擦較小,故刀刃磨損較慢,加工出的工件表面粗糙度較好 A-3.順銑對消耗在進給運動方面的功率較小,切削時較輕松 B.順銑的缺點: B-1.順銑時,刀刃從工件表面切入,因此當工件表面有硬皮或雜質時,刀刃容易磨損的損壞 B-2.順銑時,因銑刀的作用力方向與工件進給方向相同,所以會拉動工作台,當絲杆間隙較大時,工作台被拉動後,由於每齒進 給易突然增大,會造成刀齒折斷,甚至工件夾具機台損壞的後 果,所以在絲杆間隙大而且切削阻力較大時,嚴禁用順銑進行 工作. 2.逆銑 銑刀的旋轉方向與工件的進給方向反時的銑削方式稱為逆銑 A.逆銑的優點 A-1.逆銑時(由於刀刃阻力不是以工件的外表切放),故對表面有硬皮的毛坯件進行切削時,對刀刃的損壞影響較小 A-2.逆銑時,切削阻力與工件進給方向相反,銑削中不會改變絲杆間隙方向,銑削平穩,可進行重切削

B.逆銑的缺點 B-1.逆銑時,垂直作用力向上,容易導致工件被拉起(臥銑由這突出) B-2.逆銑時,由於刀刃開始切入時要滑移一小段距離,故刀刃易磨損,并使已加工面受到冷擠壓和磨擦,影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B-3.逆銑時消耗在進給運動方面的功率較大 綜合上述,在一般情況下,均應采用逆銑,由於順銑也有較多優點,故在精切削或機台絲杆間隙小時可采用順銑 3.對稱銑削 工件處在銑刀中間時的銑削稱為對稱銑削刀齒的前半部分為逆銑,後半部分為順銑,故工件和作台容易產動,此外對窄長的工件容易造成變形和彎曲,只有在工件寬度接近銑刀直徑時采用 三、切削用量(銑削) 1.進給量( F ) 工件在銑削時,相對銑刀的進給速度叫進給量 A.每齒進給量( S齒毫米/每尺)MM/2 在銑刀轉過一個刀齒的時間內,工件沿進給方向所移動的距離 B.每分鐘進給量(S毫米/分鐘)mm/min 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工件沿進給方向所移動的距離 一般在銑床或說明書上記載數值均為每分鐘進給量 C.進給量的計算公式﹕F=S齒*T*N T=銑刀刀刃數N=主軸轉數(rpm) 2.切削速度 銑刀刀刃上最大直徑處,在一分鐘內所走過的距離,代號V=m/min,在銑床上是以銑床主軸轉速來調整切削速度,但是對銑刀使用等因素的影,是以切削進度來考慮的,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是在選擇合理的切削速度後,再根據切削速度,銑刀直徑來計算轉速轉速(轉/分)=100*切削速度(米/分)/3.14*銑刀直徑(毫米) (n=1000*Q/3.14*D) 3.切削寬度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练习题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刀具标注角度时,主剖面参考系不包括下列哪个平面?(B) A 基面 B 前刀面 C 主剖面 D 切削平面 2.数控机床按运动轨迹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C) A 点位控制系统 B 直线控制系统 C 开环控制系统 D 轮廓控制系统 3.下列哪种加工方式不是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B)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光整加工 4.下列哪种孔的加工方法精度最高?(D) A 钻孔 B 扩孔 C 拉孔 D 研磨孔 5.螺纹三要素不包括下列哪种几何要素?(A) A 大径 B 中径 C 螺距 D 牙形半角 6.下列哪种齿形加工方法属于展成法?(B) A 铣齿 B 滚齿 C 拉齿 D 成型磨齿 7.下列哪种齿形加工方法精度最高?(D) A 铣齿 B 插齿 C 滚齿 D 磨齿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成形刀具加工的特点?(D) A 加工质量稳定 B 生产效率高 C 刀具寿命长 D 刀具费用低 9.工件上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定位元件限制时称为(A) A 过定位 B 欠定位 C 完全定位 D 不完全定位 10.下列哪种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达到加工目的?(B) A 激光加工 B 电解加工 C 超声加工 D 电火花加工 二、填空题 1.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磨料磨损、粘结磨损、相变磨损、扩散磨损。 2.切削加工时,由于被加工材料性质与切削条件的不同,得到不同形态的切屑,常见的切屑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崩碎切屑。 3.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 4.研磨是一种常用的光整加工方法,研磨剂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混合而成。 磨料和研磨液 5.孔是各类机械中常用零件的基本表面,其技术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 6.平面磨削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周磨和端磨。 7.螺纹根据不同用途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考试题

1.1主运动:车削/铣削的回转运动,拉削的拉刀直线运动,功能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形 成新表V 2.进给运动:车削车刀纵向或横向移动速度用Vf或进给量f/af来表示 3.沙轮组成:磨料和结合剂烧结的多孔体特性:磨料。粒度。硬度,结合剂。组织,形 状,尺寸 4.刀具材料具备的性能;高硬度,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耐磨性,高的热硬性,良好的工 艺性 5.刀具材料的种类: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 6.切屑的种类:带状切屑(加工表面粗糙度小)挤裂切屑(大),崩碎切屑 7.切屑收缩:刀具下切屑外形尺寸比工件上短而厚。变形系数=L切削层长度/切削长度Lc= 切屑厚度A0/切削层厚度Ac 系数大于1 ,越大,变形越大 8.积屑瘤:切屑与刀具发生激烈摩擦,切屑底面金属流动速度变慢而形成滞留层,在产 生和压力下,滞留层金属与前刀面的外摩擦阻力大于切屑内部的分子结合力,滞留层粘结在刀刃形成 9.低速切削V小5m/min,高速大100,形成积屑流中速5到50 10.影响切削力的主要素: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几何角度的影响 11.刀具磨损主要原因:磨料,粘结,相变,扩散磨损。刀具主要有后刀面,前刀面,前后 刀面同时磨损 12.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公差),位置精度(公差)按生产批量选择加工设备,按 加工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13.尽可能选择低的加工精度和高的粗糙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14.粗加工,选取大的Ap,其次较大的f,最后取适当的v;精加工:选取小的f和Ap,选 取较高的切削速度,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15.在国家标准中,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大小,公差带的位置,公差带大小有标准公差确定, 公差带位置有基本偏差确 16.互换性: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 17.形位公差的标注:公差项目符号,形位公差值,基准字母及有关符号 18.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零件的几何特征,零件的使用,检测的方便性 19.车削:粗车,半精车,精车IT7 Ra=0.8um 粗车IT10 Ra=12.5um 20.在车削加工中,主轴带动工件直线运动为主运动,溜板带动工件直线运动为进给运动 21.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Xmax=Dmax-dmin=Es-ei Xmin=EI-es 过盈配合:。。。在。。。下方,Ymax=dmax-Dmin=es-EI Ymin=ei-Es 过渡配合:相交叠Xmax=Dmax-dmin=Es-ei Ymax=es-EI 22.外圆柱面适宜车削加工表面,内圆柱面适宜钻,镗,扩,铰 23.内外锥面车削加工方法:小刀架转位法,偏移尾座法,靠模法,成形法 1、刀具的磨损大致可分为初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_三个阶段。 2、逆铣加工是指铣刀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顺序无关)的方向相反。 3、切削用量包括_切削速度(v)切削深度(ap)进给量(f)三要素。 4、钻孔时孔径扩大或孔轴线偏移和不直的现象称为_引偏。 5、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润滑、清洗、排屑及防锈等作用。 6、增加刀具后角,刀具后面与工件之间摩擦_减少;,刀刃强度降低。

项目一数控铣削的基础知识

项目一 数控铣削的基础知识 任务描述: 1、了解数控铣削所加工的过程。 2、了解数控铣削加工涉及的技术。 任务分析: 能掌握数控铣削的基本知识及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分析;以及数控铣削加工所涉及的技术知识。 一、数控铣削的预备知识 1.1 数控铣削的加工范围 平面铣削曲面铣削轮廓铣削 钻孔镗削螺纹 1.2 数控铣削的类型 数控铣床如同传统的普通铣床一样,按主轴在空间所处的状态,分有立式和卧式以及立、卧两用数控铣床。主轴在空间处于垂直状态的,称为立式数控铣床;主轴在空间处于水平状态的,称为卧式数控铣床。主轴可作垂直和水平转换的,称为立卧两用数控铣床。 1).立式数控铣床 如图1-1所示为立式数控铣 床。立式数控铣床是数控铣床中 数量最多的一种,应用范围最广。 小型数控立式铣床的X、Y、Z方 向的移动一般都由工作台完成, 主运动为主轴旋转,与普通立式 升降台铣床相似。中型数控立铣 的纵向和横向移动一般由工作 台完成,且工作台还可手动升降, 主轴除完成主运动外,还能沿垂 图1-1 立式数控铣床 直方向伸缩。大型数控立铣,由 于需要考虑扩大行程、缩小占地面积、刚性等技术问题,多采用龙门架沿床身作纵向移动,主轴在龙门架的横向与垂直溜板上运动。 2).卧式数控铣床

图1-2 卧式数控铣床 卧式数控铣床的主轴水平布置,为了扩大加工范围和使用功能,通常采用增加数控转盘或万能数控转盘来实现4~5轴加工。这样不但工件侧面上的连续回转轮廓可以加工出来,而且可以实现在一次安装中,通过转盘改变工位,进行“四面加工”。尤其是万能数控转盘可以把工件上各种不同角度的加工面摆成水平面来加工,可以省去许多专用夹具或专用角度成型铣刀。对箱体类零件或在一次安装中需要改变工位的工件来说,选择带数控转盘的卧式数控铣床进行加工是非常合适的。如图1-2所示为卧式数控铣床。 卧式铣床的优点:机床操作方便,能承载重负荷切削,加工范围广,切削稳定性能好。 使用刀具:可用各种圆柱铣刀、圆片铣刀、角度铣刀、成型铣刀和端面铣刀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等。 3).立、卧两用数控铣床 立、卧两用数控铣床的主轴方向可以变换,能达到在一台机床上既可以进行立式加工、又可以进行卧式加工。立、卧两用数控铣床的主轴方向的更换有手动与自动两种。采用数控万能主轴头的立、卧两用数控铣床,其主轴头可以任意转换方向,可以加工出与水平面呈各种不同角度的工件表面。当立、卧两用数控铣床增加数控转盘后,就可以实现对工件的“五面加工”,即除了工件与转盘贴面的定位面外,其他表面都可以在一次安装中进行加工。因此,其加工性能非常优越。 图1-3数控铣床组成各部分 1.3数控铣床组成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二十讲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铣削用量: 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 四要素组成。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 b)在立铣上铣平面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1.切削速Vc ,切削速度Vc 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切削速度(m/min) d —铣刀直径(mm ); 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1000dn π =

2.进给量?,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 时的进给量。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⑴每齿进给量?Z(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 mm/z。 ⑵每转进给量?,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 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上述三者的关系为,     式中Z—铣刀齿数 n—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 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 e),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

最新 铣削加工工艺试卷答案

《铣工技能训练》科目试题答案 时量:12分钟适应班级: 一、填空题(30分). 1、铣削是在铣床上利用()和()将工件加工成图样要求的()和()的一种加工方法。 2、X5032型立式升降台铣床的主要部件有()、()、()、()、()、()、()、()、()、()。 3、铣刀的材料有()和()两类。 4、铣削用量要素包括()、()、()、和()。 5、铣刀旋转切入工件的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时称为顺铣。 6、铣刀旋转切入工件的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时称为逆铣。 7、不对称端铣分为()和()。 8、切削液有()、()、()和()等作用。 9、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测量前,应检查游标()与()是否对齐。 10、万能分度头的定数为(),其分度计算公式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铣削运动的主运动是工件相对铣刀的移动,进给运动是铣刀的旋转运动。() 2、进给量是指铣刀在进给方向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3、铣削深度是指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测得的铣削尺寸。() 4、粗铣时,考虑到铣床的许用功率,应适当增高铣削速度。() 5、对于粗加工等切削力较大的情况,必须采用逆铣法加工。()

6、粗加工时,切削量大,应选用以冷却为主乳化液,精加工时为保证工件的几何精度,应选用以润滑为主的切削油。() 7、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工件,清理工作台。() 8、用立铣刀铣削封闭的沟槽时,不需要钻落刀孔。() 9、铣削Z=36齿的直齿圆柱齿轮,每铣完齿后,分度手柄应转过一整转。() 10、装夹工件时,在钳口和工件毛坯面间垫铜片,以防损伤钳口。() 三、名词解释(32分) 1、顺铣: 2:逆铣: 3、铣削深度: 4、铣削宽度: 四、铣削Z=36齿的直齿圆柱齿轮,每铣完一齿后,分度手柄应转多少转(18分)

第一章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一章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重点应掌握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概念;切削刀具及其材料基本知识;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及控制;砂轮及磨削过程基本知识;材料切削加工性概念;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等。掌握本章内容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基础,为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打基础,为学生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和模式及其发展打基础。学生学习本章要注意理论联系生产实践,才能更好体会,加深理解。可通过课堂讨论、作业练习、实验、校内外参观等及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学习,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好本章内容,可参阅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第4版、傅水根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李爱菊等主编《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制造工艺基础》下册及相关机械制造方面的教材和期刊。 二、授课主要内容 1切削运动和切削要素 主要学习零件表面的形成、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层参数 2切削刀具和切削过程 主要学习切削刀具材料、车刀、刨刀、镗刀、麻花钻、铣刀的结构及刀具几何角度,切削的形成及形态、积屑瘤、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3磨具和磨料切削 主要学习磨具和磨削原理 4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主要学习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指标、常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方法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 主要学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件的安装和夹具、基准及其选择原则、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6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 主要学习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三、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让学生重点掌握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概念、切削刀具及其材料基本知识、切削过程、砂轮及磨削过程、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与夹具设计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专业:数控加工 班级:11级制造三班 姓名:杨明学号 1101040324 指导教师:谭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数控编程技术是数控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数控机床诞生之日起,数控编程技术就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CAD/CA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控编程中的加工工艺分析及设计为出发点,着力分析零件图,从数控加工的实际角度出发,以数控加工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为目标,在了解数控加工铣削基础、数控铣床刀具的选用、数控加工工件的定位与装夹、拟定加工方案、确定加工路线和加工内容以及对一些特殊的工艺问题处理的基础上,控制数控编程过程中的误差,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本文主要研究了轮廓和孔的数控铣削工艺、工装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侧重于设计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夹具,主要设计内容有: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规程(包括工艺简卡、工序卡和数控刀具卡)和主要工序的工装设计。并绘制零件图。用G代码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关键词:FANUC、数控加工、数控编程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引言 (4) 1.数控铣 (5) 2.FANUC系统 (6) 2.1 FANUC系统简介 (6) 2.2G代码 (10) 2.3M代码....... . . (12) 3零件图工艺分析 (14) 3.1零件结构和加工 (14) 3.2基准选择 (14) 3.3毛坯和材料的选择 (15) 3.4加工路线的设计 (16) 3.5刀具选择 (16) 3.6切削用量的选择 (17) 3.7拟定数控切削加工工序卡 (18) 3.8工序设计 (19) 4加工工序 (20) 4.1确立编程原点 (20) 4.2编辑程序 (22) 5操作步骤 (24) 5.1先开机床 (24) 5.2回参考点 (25) 5.3参数设定 (25) 结束语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铣削刀具走刀路线的最基本原则 优质课件

从零件方面的影响或从刀具路径的观点来看,铣削主要的工序类型包括: 8.切断 9.高进给铣削 10. 插铣 11. 坡走铣 12. 螺旋插补铣 13.圆弧插补铣 14. 摆线铣削 1.面铣 2.方肩铣 3.仿形铣削 4.型腔铣削 5.槽铣 6.车铣 7. 螺纹铣削

7.4 铣刀的主偏角 铣刀的主偏角是指刀片刃口和工件的加 工表面之间的夹角。主偏角会影响切屑 的厚度、切削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影 响刀具寿命。在相同的进给速度下,减 小主偏角,则切屑厚度变薄,切屑与切 削刃的接触长度更长,较小的主偏角也 可使刀具更为平缓地进入切口,这有助 于减小径向压力和保护切削刃口。但是 轴向力太大,会增加对工件和锥孔的压 力。现在铣刀常用的主偏角是:45o、 90o、10o以及圆刀片 90度主偏角可以铣削具有台肩要求的工件,可以获得直角边。但是会产生绝大部分的径向力,同时也意味着被切的表面承受的轴向压力较小。这对于低强度结构的工件、薄壁工件的加工很有积极意义。 45度主偏角的刀具,加工时同存在大小值接近的轴向和径向力,这会产生更为平稳的压力,并且对机床功率的要求相对较小。为平面铣削的首选刀具。 10度主偏角铣刀,主要用于插铣,并且也是小切深,大走刀量面铣刀。常用于模具宽大型腔加工时,大量快速去除余量。因为径向切削力很小,因而可以降低因刀杆悬伸过长而产生的振动趋势。 69度、75度主偏角铣刀,主要用于冷硬铸铁和铸钢的表面粗加工。 圆刀片刀具意味着连续可变的主偏角,范围从0~90度,其具体值取决于切深的情况。此刀片半径具有非常坚固的切削刃,并且由于产生薄屑,切削力会顺着长长的切削刃均匀分布。因而适合于高进给速率的加工。常用于模具型腔的快速去除余量。薄切屑效应,适合加工耐热合金和钛合金。因为其具有平稳切削、对机床功率、稳定性的要求低。如今,它已不是非标准刀具,而是作为高效且具有高金属去除率的粗加工刀具。

铣削加工

铣削加工 铣削加工目的及任务: 通过铣削的基础训练,使学生了解铣床的加工原理,加工范围,及在加工中的重要作用。铣削的基础训练,可使学生开动脑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零部件的开发,加工,质量,成本,管理,安全,环保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铣削内容的讲授: 1了解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铣削特点及加工范围。 2了解万能铣床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3铣削加工与铣削工艺。 4了解铣床常用部件的功能及加工范围。 5常用铣刀,量具,工具的选择及使用与工件的装夹方法及铣削方式。 6机床的调整及使用。 7铣削加工零件操作示范。 8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铣削加工基本知识,特点及加工范围 常用铣床概论: 1万能卧式铣床 铣床的主轴中心线与工作台面平行。其工作台有三个方向即垂直横向及纵向都可以移动。纵向工作台在水平面内还能向左右旋转0—45度的角度。如选择合理的附件和工具,几乎可以对任何形状的机械零件进行铣削。 2立式铣床 铣床的主轴中心线与工作台面垂直。有的立铣因为加工需要,主轴还能向左右倾斜一定角度,以便铣削倾斜面。立式铣床一般用于铣削平面斜面或沟槽,齿轮等零件。 3龙门铣床 此铣床具有足够的刚度,适用与强力铣削,加工大型零件的平面,沟槽等。机床装有二轴,三轴甚至更多主轴以进行多刀,多工位的铣削加工,生产销率很高。 铣镗加工中心在生产中也获得了广泛应用。他可承担中小型零件的铣削或复杂面的加工。铣镗加工中心尚可进行铣镗绞,钻,纹丝等综合加工,在一次工件装夹中可以自动更换刀具,进行铣,钻,绞,镗,纹丝等多工序操作。 二铣床的加工范围及特点 1铣床加工范围 可加工平面、台阶面、垂直面、斜面、齿轮、齿条、各种沟槽(直槽,T型槽,燕尾槽,V型槽)成形面、切断、铣六方、铣刀具、镗孔等。 2铣床加工特点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编辑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编辑

————————————————————————————————作者:————————————————————————————————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系部: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一、摘要…………………………………………………… 二、配合件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 1.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2、编程尺寸的确定………………………………… 2.1 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 3、毛坯的选择…………………………………… 4、工艺过程设计…………………………………… 4.1 板料凸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 4.2 板料凹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 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 5.1 刀具的选择方案……………………………… 5.2 铣削用量的确定……………………………… 6、确定切削用量…………………………………… 7、工艺文件………………………………………… 7.1 工序卡片……………………………………… 7.2 刀具卡…………………………………………… 8、编制加工程序单………………………………… 三、小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 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巨大利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需要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人员。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铣削加工薄壁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铣削、钻削、绞削加工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 关键词: 铣削、钻削、绞削、 CAD/CAM 薄壁板类配合件零件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其中包括毛坯制造工艺(俗称热加工工艺)、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俗称冷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二艺规程制订三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对机械制造和各种金属切削机床有一个整体认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为后续的专门化学习打好专业基础,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在一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各种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在一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加工的工艺知识; 2.了解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加工范围; 3.掌握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制订知识; 4.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机械加工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根据加工零件合理选择机床和工艺装备的能力; 2.初步具备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和实施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态度; 2.培养学生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 三、参考学时 150学时。 四、课程学分 8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方法 1.本在教学过程巾建议按项目和理实一体化组织教学,以现场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实物展示、切削加工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3.现场条件不足的学校建议尽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录像、模型、挂图、课件动态模拟等教学资源来展现项目的学习内容。 (二)评价方法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要求学生按项目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参观和做实验的过程中尽量结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的角色。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阶段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而形成,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使其懂得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并提高自信心。成绩参考比例:成绩=平时( 400-/0)+阶段测试(200-/0)+期末考试(40%)。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范围及铣削方式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范围及铣削方式 铣削是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铣削的主要工作及刀具与工件的运动形式如图所示。 在铣削过程中,根据铣床,铣刀及运动 形式的不同可将铣削分为如下几种: (1)根据铣床分类 根据铣床的结构将铣削方式分为立铣 和卧铣。由于数控铣削一个工序中一般要加 工多个表面,所以常见的数控铣床多为立式 铣床。 (2)根据铣刀分类 根据铣刀切削刃的形式和方位将铣削 方式分为周铣和端铣。用分布于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铣削工作表面,称为周铣,如图6-2(a)所示;用分布于铣刀端平面上的刀齿进行铣削称为端铣,如图6-2(b)所示。 图中平行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 削层参数ap为背吃刀量。垂直于铣 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参数ac为切削 宽度,fz是每齿进给量。单独的周铣 和端铣主要用于加工平面类零件,数 控铣削中常用周、端铣组合加工曲面 和型腔。 (3)根据铣刀和工件的运动形 式公类 根据铣刀和工作的相对运动将铣 削方式分为顺铣和逆铣。铣削时,铣 刀切出工件时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称为顺铣如图(6-3)a 所示; 铣削时,铣刀切入工件时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进 给方向相反,称为逆铣,如图(6-3)b所示。 顺铣与逆铣比较:顺铣加工可以提高铣刀耐用 度2~3倍,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较小,尤其在铣削难 加工材料时,效果更加明显。铣床工作台的纵向进 给运动一般由丝杠和螺母来实现,采用顺铣法加工 时,对普通铣床首先要求铣床有消除进给丝杠螺母 副间隙的装置,避免工作台窜动;其次要求毛坯表 面没有破皮,工艺系统有足够的刚度。如果具备这

样的条件,应当优先考虑采用顺铣,否则应采用逆铣。目前生产中采用逆铣加工方式的比较多。数控铣床采用无间隙的滚球丝杠传动,因此数控铣床均可采用顺铣加工。 数控铣削主要特点 (1)生产率高 (2)可选用不同的铣削方式 (3)断续切削 (4)半封闭切削 数控铣削主要加工对象 (1)平面类零件 加工面平行或垂直水平面,或加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定角的零件为平面类零件。目前,在数控铣床上加工的绝大多数零件属于平面类零件。 (2)变斜角类零件 加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呈连续变化的零件称为斜角类零件。这类零件多为飞机零件,如飞机上的整体梁、框、橡条与肋等。 (3)曲面类零件 加工面为空间曲面的零件称为曲面类零件。如模具、叶片、螺旋桨等。 加工曲面类零件一般采用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曲面较复杂、通道较狭窄、会伤及毗邻表面及需刀具摆动时,要采用四坐标或五坐标铣床。 数控铣削的刀具与选用 对数控铣削刀具的基本要求 (1)铣刀刚性要好 (2)铣刀的耐用度要高 此外,铣刀切削刃的几何参数的选择及排屑性能也非常重要。 铣刀的种类 (1)面(端)铣刀 面铣刀的圆周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刃,端部切削刃为副切削刃。由于面铣刀的直径一般较大,为直径50~500mm,故常制成套式镶齿结构,即将刀齿和刀体分开,刀齿为高速或硬质合金,刀体采用40cr制作,可长期使用。高速钢面铣刀按国家标准规定,直径d=直径80~250mm,螺旋角β=10度,刀齿数Z=10~26. 硬质合金面铣刀与高速钢铣刀相比,铣削速度较高,加工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也较好,并可加工带有硬皮和淬硬层的工件,故得到广泛应用。硬质合金面铣刀按刀片和刀齿的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整体焊接式、机夹一焊接式和可转位式三种(见图6-4)。 面铣刀主要以端齿为主加工各种平面,主偏角为90度的面铣刀还能用时加工出与平面垂直的直角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二十讲铳削加工基础知识、铣削用量: 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b)在立铣上铣平面 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 1.切削速Vc,切削速度VC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切削速度(m∕min) d —铣刀直径(mm ; 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 2.进给量?,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 的进给量。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⑴每齿进给量?z(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mm/z dn 1000

⑵每转进给量?,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 ,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上述三者的关系为, VJ = ff∣- Λ*M 式中z—铣刀齿数 n—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 ), 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 e),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必须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同时为了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对于硬质合金铣刀应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铣刀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如铣削过程中不产生积屑瘤时,也应采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二、铣削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