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课教学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通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原因

现场课教学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通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原因

现场课教学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通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原因
现场课教学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通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原因

探究实验室制CO2通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原因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发现的实验异常现象而衍生的课题。课题内容的呈现从CO2使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这一异常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来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盐酸、CO2等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对科学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热情,为化学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搭建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桥梁。

2、学习目标

(1)对CO2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了解CO2使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的原因。

(2)经历“CO2使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的原因”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认识,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类比法等学科思想,初步了解定性与定量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通过数字化实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爱科学、学科学学习热情。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难点:信息加工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并且进行过一些科学探究,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对探究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过之前科学探究实验较少且预设性太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如培养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再加工能力,做出较合理的假设,应用学科思想设计有效的探究方案能力,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能力等。

三、 教学策略:

1、 教法:

(1)问题引导:使积极自主的课堂自然生成 (2)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2、 学法:

(1)自主活动:学以致用,感受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2)合作探究: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实验用品:

10%的盐酸、10%硫酸、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稀澄清石灰水(饱和石灰水与水1:3)、大理石、Na 2CO 3·10H 2O 晶体

锥形瓶、单孔塞、导气管、小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镊子、氯离子传感器

五、学习过程 1、流程图

2

、学习过程

六、课后反思

1.探究过程的完整性

本节课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微课资料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观察、记录现象—搜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的步骤进行科学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融入了探究方法的教学。

2.学生活动的主体性

在实验探究的所有环节,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非实验环节通过有梯度的设问“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异常现象?”、“通过微课学习,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怎样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在实验环节安排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参与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3.现代实验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的融合性

本节课除了使用PPT展示之外,还运用了微课、摄像头展示演示实验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实验环节先使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定性得出结论,再使用手持技术—氯离子传感器定量得出结论,相互验证、对比,让学生在感受传统实验的重要性的同时,感受到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给实验研究带来的便捷。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教案 武强县实验中学:刘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2)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的过程以及教师演示的有关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相互交流协作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之有关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动手,积极参与的精神。 (3)通过二氧化碳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有关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总结。 实验仪器、药品:大理石、纯碱面、小苏打、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锥形瓶、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在实验 室如果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用什么 方法? 2、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夏天鸡蛋容易坏,有人说,把新鲜鸡蛋在石灰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一氧化 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收集 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物质、 事实出发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认 识到化学可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 题,提高学习兴趣并为新课的学习 打下基础。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基础上,教材首先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力图通过分析、对比、实践,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并利用设讣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析: 本课题学生活动多,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需老师加强指导,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尽可能设计出多套装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讣的装置制取二氧化 碳; (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思路和方法: (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悄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悄境,丰S学生的科学体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 (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用品: 多媒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1?【创设情境】 小魔术:“雪碧”变牛奶, 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好? 炭燃烧来制取可不可以? 为什么? 回答非常好,不可以,不仅 收集不方便,成本等方面原 因而且制得的气体可能不 纯。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者猜谜语:左侧月儿弯, 注意力,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 圆月能助燃。 2【设疑】同学们能不能思考 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生成物 【回答】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有关方程式 复习巩固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 知识过渡, 点明主题 【导入新 课】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生动手思考观察实 验: 让学生通 实验激趣, 吸引学生 能生成CO :的反应还有很多, C + 0: C co : 实验室制取CO :用哪种方法 C+CuO 严.Cu+CO 彳 3.下面我们共同探究实验室 【回答】不可以,收 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用木 集不方便。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收集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及科学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学生在掌握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迎刃而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能力: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的实践经验。初步具备了“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是学生所期望学习的内容,学生容易想到木炭的燃烧等反应途径,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课前要安排学生做好预习,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搜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相关信息。 科学能力: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特别是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过程和结论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抓住气体制取的基础知识,正确处理信息并学会知识迁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社会能力:九年级学生逐步树立了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了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意识。 学生基本情况: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50人,其中10人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近15人,中等水平学生约25人。针对这一情况,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并设计实验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设置化整为零,层层推进,抓好双基,因材施教。最后拓展延伸,设计个性化学习内容,让较优秀

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b、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可乐)说完整点(生:百事可乐),谢谢同学们的祝福,我也祝大家百事可乐!同学们知道这里面有气体吗?(生:有)是什么气体呢?(生:二氧化碳) 【提问】大家能在草稿纸上写出它的化学式吗?有没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的化学式功底? 【板书】 【提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最爱。。百事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要研究它,我们得想办法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赶出来啊,你们会用什么办法来收集呢?又会想到什么方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硫在氧气里燃烧 化学方程式: S+O2==== SO2点燃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C+O2==== CO2点燃磷在氧气里燃烧 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点燃铝箔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 4Al+3O2==== 2Al2O3点燃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点燃(四氧化三铁) 镁条燃烧 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点燃(氧化镁)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化学方程式: 2H2 + O2==== 2H2O点燃一氧化碳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 2CO + O2==== 2CO2点燃甲烷燃烧 化学方程式: CH4 + 2O2==== CO2 + 2H2O点燃制取氧气的反应 以下3个反应类型都属于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分解 化学方程式: 2H2O2 ===== 2H2O + O2↑MnO2实验室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高锰酸钾) 实验室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 2KClO3 ===== 2KCl + 3O2↑MnO2(氯酸钾) (注:不需要棉花) 水的电解实验 化学方程式: 2H2O ==== 2H2↑+ O2↑通电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制气: CaCO3+2HCl====CaCl2+ H2O+ CO2↑

验气: CO2+Ca(OH)2====CaCO3↓+ H2O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H2O+ CO2====H2CO3碳酸H2CO3 ==== H2O+ CO2↑ 还原氧化铜的3个反应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高温C+2CuO ===== 2Cu+CO2↑ CO2+Ca(OH)2==== CaCO3↓+ H2O 石灰水碳酸钙(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CO+CuO ===== Cu+CO2 CO2+Ca(OH)2====CaCO3↓+ H2O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此反应的图片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4页。 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亮红色的铜。化学方程式: H2+CuO ===== Cu+H2O

《二氧化碳》教案

《二氧化碳》教案设计 通山实验中学曹善琦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止措施。 3、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图片、猜谜语、讲故事 二、新授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老师制取、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首先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然后分别从颜色、气味、状态三方面进行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 (2)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们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体产生,气体是什么?又体现了什么性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溶解性的理解。 (3)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阶梯蜡烛实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倾倒。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引导学生回顾“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讨论]:为什么蜡烛会熄灭?了解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也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演示实验,播放视频: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通过对实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目的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3)学生操作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吹气,引导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4)学以致用,能力提升。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一瓶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以便使知识学以致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渡: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思考“二氧化碳是不是越多越好”?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一热点话题。培养学生树立“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禹州市顺店镇第四初级中学杜亚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实验探究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架、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小试管、集气瓶、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药匙、弹簧夹、解剖针。 药品: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设计】 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原料的选择和反应原理 原料:稀盐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二、装置的确定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装置; 2、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导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过的,永不忘记!)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再现

最新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第十三讲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知识梳理】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条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要点 ⑴实验原理 实验药品:用块状和反应 ⑵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⑶收集方法:;原因是 ⑷实验步骤:①按要求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 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 ⑸二氧化碳的检验: 验满: 注:反应物的选择原因: ①不用硫酸:因为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 ②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造成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混有氯化氢的气体。 ③不用粉末状大理石:因为粉末状和酸反应,接触面积大,,选用颗粒状。 ④不选用碳酸钠: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的。 3、启普发生器 ①原理:荷兰科学家启普(Kipp)设计的气体发生器,使用时打开导气管上的活塞,不断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在,酸液下降,,反应停止。这种装置被称为启普发生器。 ②简易装置: 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还可以制成简易启普发生器。例如图,用多孔 塑料片把大理石和液体隔开,当弹簧夹打开时,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 生反应;当弹簧夹关闭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 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

便的效果。 ③使用范围: ,反应 ,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 ④检验气密性: a.关闭启普发生器的导管活塞,向启普发生器中注入少量水,静置片刻。 b.观察漏斗中液面的变化情况,如果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则说明该启普发发器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固+ 固 + 【经典例题】 例1.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将干燥管浸没烧杯或从烧杯中取出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 A .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溶液制氧气 D .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例2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下列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选用装置时填字母编号):

氢氧化钙_MSDS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氢氧化钙 英文名称:calcium hydroxide 中文同义词: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苛石灰(氢氧化钙) 英文同义词:CALCIUM HYDRATE;CALCIUM HYDROXIDE CAS No.:1305-62-0 分子式:Ca(OH) 2 分子量:74.09 二、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氢氧化钙 三、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钙。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

第3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是这部分知识,是除了空气、氧气和水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又一种化学物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选取生活中一些学生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 本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本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最后通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3)情感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二氧化碳对人类社会既有贡献又有危害的两面性,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原理的探究 (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2、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制取二氧化碳简易装置,烧杯、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灯、空矿泉水瓶、纸杯、蜡烛、阶梯、平衡木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初三()姓名桌号同组同学姓名 日期: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检验 实验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用品: 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管。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1)、石蕊溶液、澄清石灰水。 用品:小木条、火柴 预习思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3、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有一层不易洗去的白色固体是()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观察大理石是白色()、石灰石是( )固体、盐酸是( ) 液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化学成分是()。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如 果其中的液面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锥形瓶中加入10克左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6.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将导管尽可能伸入集气瓶底,用毛玻片盖住集气 瓶大部分,收集二氧化碳,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受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正放放在桌子上备用。 7.观察到的现象: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减少,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装置图;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二氧化碳》 一、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本节课所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不仅使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和强化,而且激发了他们做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3) 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归纳、、指导分析、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运用活动探究的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3)通过对二氧化碳的用途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方法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法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进一步深化学习石灰水的化学性质及温度对石灰水溶解度的影响。 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 学会一些除杂质的方法。 能力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1、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2、温度对石灰水溶解度的影响 3、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 【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实验加分析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设想】 围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问题,引导学生除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外,什么因素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做出几种猜想,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如何把试管中浑浊的液体重新变澄清?怎样把试管中的浑浊物除掉? 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 【实验准备】 石灰水碳酸钠溶液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灯试管(5支)试管架试管夹 【板书】 一、猜想 二、实验验证 三、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法的探究学案 典题精解 1、实验室中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 石灰石 B 生石灰C氢氧化钠D浓盐酸 2、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为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对下列试剂 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3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瓶内原有气体一定就是二氧化碳

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教案

适用学科 初中化学
适用年级
适用区域
沪科版
课时时长(分钟)
知识点 1. 二氧化碳的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教学目标 1. 熟记 CO2 的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装置选择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相关计算
九年级 2 课时
一、导入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写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点燃
C + O2 ====CO2
高温
C+ 2CuO =====2Cu +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2C+ Fe3O4 =====Fe + 2CO2↑
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同学们想知道二氧化碳是如何制取的吗?想动
手试一试吗?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知识讲解 使知用识建点议说1 明二:氧先化要碳得的到性一质种气体,首先得从各项性质入手,本知识点主要讲解 二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也可以在 CO2 中燃
烧,如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 CO2 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第1页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案 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化学组 任 洪编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初步了解知道实验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旧知复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高锰酸钾制备氧气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备氧气 药品 原理 装置 【探究活动】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填写下表) 【归 纳】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考虑因素是 和 ; 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考虑因素是 和 。 比较内容 实验室制取氧气 用KMnO 4 用H 2O 2溶液和MnO 2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查阅资料知,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是采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 酸钙)发生反应如下: 【随堂练习】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 固体与液体 反应 催化剂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固体与固体 反应 加热 二氧化碳 【讨 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否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为什么?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或。 。。。。。。 【随堂练习】试标明提醒处注意事项 【讨 论】利用这套装置如何操作制备二氧化碳呢?

【回顾】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正确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实验室利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操作: 1. 2. 3. 4. 5. 6. 7. 【归纳】 a.利用排空气集气发收集氧气时,检验方法: b.利用排空气集气发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 c.利用排空气集气发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方法: d.利用排空气集气发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方法: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作结)作业:完成学案习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步骤; 4、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中学刘家亮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将理念、特点、改变融入在三维目标和教学设计中,是一堂主动、有效的课。具体表现在: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特点。本节课以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并由此又把学生带入二氧化碳的复习中,真正起到“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作用。在二氧化碳性质拓展中,又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人们常易忽略的小问题:用大烧杯罩住一高一矮燃着的蜡烛谁先灭?,用塑料袋如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妙。注重教师引导作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由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前面的学习中已陆续学习过,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不再简单的重复,而是让学生自己回忆学过的知识,完成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梳理,达到这节课所要落实的知识目标。当某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时,这时教师没有简单的进行评价,而是及时抓住动态的生成资源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理解燃烧的一般定义与真正含义,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

教师灵活应变、智慧在引导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在课中得到张扬,情感得到了满足。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教学流程:趣味引入→联想启示→例题诠释→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变式拓展。如在探究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什么气体并设计实验验证?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并设计相应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和提升,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习状态得到改善,师生情感、生生情感得到提升,在合作中体验愉悦和快乐。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二氧化碳的延伸。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是成为后面学习碳的系列知识的桥梁和纽带。 三、学习者分析 本课题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难度不大,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机会;二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药匙、破底试管,铜丝,带孔小药瓶、分液漏斗、干燥管、具支试管、U 形管。 药品: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过程】: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姓名:王长达单位:大华山中学指导教师:温东升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之一。它不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第一个研究的化 合物,因此它是新课标“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非常主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能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是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不仅可以解释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同时,可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标相关内容分析: 本课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下“我们周围的空气”二级主题,具体要求是“能结合实例说 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学生分析: 知识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参与光合作用,引起温室效应,但这些知识都分散在不同的课题中,学生无法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甚至有些错误的认识。 心里分析:本课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联系生活和实际内容比较多,大多数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好他们的兴趣,让其自主的不断探究和分析,来学习和了解新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解释相应的现象。 2)根据已有知识尝试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初步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出 相应的结论。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循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描述,分析,比较,归纳,体会化学实验室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2)通过学生实验的过程,增强问题意识及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体验到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密切,从而体会到学习化学可 以指导我们的安全,健康的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的用途。 2、教学难点: 1)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 2)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分析。 3、突破重点难点策略:利用实验来观察现象,分析,比较归纳并得出结论。 4、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式教学,按照探究科学的一般方法来认识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通过 自己动手实验,提出问题,解释分析原因,实验论证的过程最终认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且 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与目的相结合。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结构图 观看死狗洞视频学生的好奇心里:究竟是什么导致狗的死亡?凶手究 竟是谁?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过程和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意识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及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设计与探究。 三、教学用具 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集气瓶、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大试管、导管、火柴等。 四、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对已经学过的制取氧气和氢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 1. 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 种气体。 2.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 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 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有哪些化学反应能够放出二氧化碳呢?(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 木炭燃烧C+0 2--CO2 2. 蜡烛燃烧石蜡+ 02 --CO 2+H2O 3. 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4. 人或动物的呼吸 【教师】:上述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碳价格便宜,但反应前必须制备好氧气,操作麻烦,且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很不方便;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蜡烛价格便宜,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三《二氧化碳性质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从整个初中教学看,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重要的化合物知识之一,安排在空气、氧气、水之后,金属、以及酸碱盐之前,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它的实验室制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也为以后学习金属及酸、碱、盐知识打好基础。 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2、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

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b、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作用 5、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 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却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1)、亲手实验与认真观察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我改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4个探究实验,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趣中启发思维、探求规律。 (2)、思维的活跃才是真正的活跃。所以,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时,我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到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3)、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生活,才能真正使学有所用,激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