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哲学随笔,理论性较强,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本设计试图以抓中心句为主要手段把握文本思路,实现整体阅读,然后紧扣关键句进行局部细读,从而将解读导向深入。

〖教学目标〗

1、理解母爱和父爱的特点,努力成为一个拥有健康成熟的灵魂的人;

2、把握信息筛选和语句理解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爱的能力发展和爱的对象发展之间的关系;

2、把握信息筛选和语句理解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不仅想说同学们好,还想对大家说:同学们,老师爱你们!你们爱老师吗?

师:听到你们响亮的回答,老师非常开心,那什么是爱?你们会爱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师:当我第一次看这段视频,我的内心一阵酸楚,情不能已,今天看到同学们热泪盈眶,相信与老师产生了共鸣,我想请位同学说说:视频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父亲为女儿输血。

师:其实父亲输给女儿的不仅仅是血,还有满满的父爱。父母的爱就像温暖的太阳,照耀着我们的内心深处,这个女孩有一位如此深爱她的父亲,可是她却选择自杀,即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你能说这个女孩懂爱吗?她会爱吗?那我们该如何去爱呢?下面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请看,美国著名哲学家弗罗姆的一篇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幻灯片)

二、读题解文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先读题,之前请同学回去预习了这篇文章,我想问大家:我能不能把这篇文章的题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改成《父母对孩

子的爱》?把“与”改成“对”行不行?

生:不行。“与”是并列关系,爱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父母给孩子爱,孩子也要给父母爱

师:这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整体把握

师:这是一篇哲学随笔,同学们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关键句来理解这篇文章。(幻灯片)

师:下面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生:人从同母亲的密切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师:不错,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板书)由此可见,(幻灯片)这篇文章的主旨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对孩子的爱的发展进行剖析。通过爱的对象发展促进爱的能力发展,最终使孩子的爱走向成熟。

四、了解爱

师:(幻灯片)作者认为要达到健康成熟的灵魂要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这是为什么呢?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了解父爱母爱的特点,下面请同学快速浏览1——7段,找出体现母爱和父爱特点的句子。(幻灯片)师:请位同学先说说母爱的特点,再请位同学说说父爱的特点。(除了直接对母爱的描绘外,还有没有间接表现母爱的句子)大家看得很仔细,也找的很全面。(幻灯片)

师:母爱——无条件,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给孩子安全感、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父爱——有条件、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的路,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

师:父爱和母爱各有其特点,那为什么人要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给大家3分钟时间,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师:之前,老师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个初中生沉迷于网络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他的父母到处在找他,最后在网吧中找到了面容消瘦的儿子,大家设想一下,他的父母找到儿子时分别会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生:母亲虽然也生气,但她更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活在当下。

生:父亲或许会比较激动,走上前扇一个耳光,父亲更多是指出孩子的错误。

师: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和温暖,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无论我们做错什么,她都会包容我们,爱我们,但这种无条件的爱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不能明辨是非,所以当我们逐渐认识世界步入社会后,我们就要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需要父亲的权威指引,让我们能够明辨是非,学会社会生存的法则,指出通往世界的路。

师:但我们要达到健康、成熟的灵魂,还要把父爱母爱综合在一起。(幻灯片)

五、升华爱

师:我们如何才能综合父爱和母爱,达到一个健康而成熟的灵魂呢?请同学快速浏览8——10段,找到关键句。

生: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幻灯片)

师:非常准确,请全班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4人一组互相讨论一下。

师:我们要汲取父爱和母爱中的正能量,从母爱中懂得了爱,学会了善良和宽容,我们从父爱中学会了如何去爱,懂得了社会的秩序、原则(板书)师:我们是不是把父爱和母爱简单合并就能达到健康成熟的灵魂呢?我们还要怎么做呢?

生:成熟的人使自己同父亲和母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师:是的,成功的父母,他们会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正如龙应台《目送》中所说(幻灯片),请全班同学把这段话读一遍。

生: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师:是的,不必追,因为与父母分离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听起来有些伤感,但实际上我们早己把父母的形象内化到自己的心中,父母的爱会永远陪伴着我们,呵护着我们,监督着我们,指引我们走向更好的人生。

七、课堂练笔

师:俗话说:生命是一段旅程,人生是一场修行。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把父母的形象内化到自己心中,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那么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以“我希望”开头,给未来的自己写几句话,时间5分钟

八、总结全文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一定那么的完美,他们或许不能恰到好处的给我们想要的爱,但是我们的内心可以塑造出完美的父母,我不仅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在此,我也想代表天下的父母把自己的希望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所有的孩子们:

亲爱的宝贝,

感谢你来到我的身边,

希望你拥有爱的能力直到永远,

希望你温柔但懂得独立,

希望你善良但内心强大,

希望你坚持自我但知道保护,

希望你生命辽阔但步履坚定,

需要时我在,走远时祝福,分别时不要想念,但无论你在哪里

我会爱你,一直爱你!

九、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弗罗姆的《爱的艺术》。

2、把学习本课的感受告诉父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