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十七年”小说

第2章:“十七年”小说

第2章:“十七年”小说
第2章:“十七年”小说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概况,了解十七年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及代表性小说。

【教学重点、难点】: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百花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实的生活内容。建国后的小说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上,还是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面貌。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学本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开创阶段(1949-1952)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是以表现新的生活为主题,大多是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的作品。

1.民主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题材

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一时期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占有突出地位。代表性作品有:刘白羽:《火光生前》,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孙犁:《风云初记》、柳青:《铜墙铁壁》;巴金:《黄文元同志》,谷若:《枫》,路翎:《初雪》、《洼地上的“战役”》,陆枉国:《上甘岭》等。

2.农民题材

反封建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是这一时期农民题材小说的主题。主要是表现翻身群众挣脱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的主题。代表性作品有: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马烽:《结婚》、《一架弹花机》等。

总的说来,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在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体现他们的新面貌、新品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许多作家还未能够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了解和高度提炼。所以,除了一些老作家的创作之外,这一时期的创作数量不多,整体质量不高。题材狭窄、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繁荣阶段(53—57)

1953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做为这个时期生活反映的小说创作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可喜的面貌。

1.农村题材小说

涌现了一大批描写农业合作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代表性作品有:李准:《不能走那条路》,峻青:《老水牛爷爷》,柳青:《狠透铁》,秦兆阳:《农村简记》,刘绍棠:《青枝绿叶》等。出现反映现实新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创业人形象。

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这一时期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开始达到一个新的艺术水准,出现了一些思想和艺术上都比

较成熟的作品。代表性作品有:王愿坚:《党费》,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老交通》,杜鹏程:《保卫延安》,高云览:《小城春秋》,知侠:《铁道游击队》,孙犁:《风云初记》等。

3.工业题材小说

这阶段的小说创作反映的生活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反映工业生活的作品开始出现繁荣景象。代表性作品有:艾芜:《新的家》、《夜归》,费礼文:《检验工叶英》,魏凯:《老烟筒》、唐克新:《种子》,周立波:《铁水奔流》,草明:《火车头》,白朗:《为了幸福的明天》等。

与建国初期的小说相比,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数量猛增。整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想水平较高,艺术性强。题材多样化,而且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品出现。如峻青、王愿坚、杜鹏程等,都逐渐显露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马烽、茹志鹃、王汶石等作家也相当活跃,初步展露头角。甚至出现了一些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如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等。

(三)丰收阶段(57—62)

1.短篇小说创作

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敏锐地发现和捕捉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通过精巧的构思,艺术地表现出了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可喜的是,不少作品敢于突破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李准:《耕云记》、《李双双小传》,茹志鹃:《静静的产院》,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等。

2.长篇小说创作

十七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在各种题材方面都涌现出来优秀的经典性作品。如1957年出版的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源》等;1958年出版的有:赵树理的《灵泉洞》(上)、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杨沫的《青春之歌》、艾芜的《百炼成钢》、冯德英的《苦菜花》、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1959年年出版的有:柳青的《创业史》、李劼人的《大波》、欧阳山的《三家巷》等;1961年出版的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李六如的《六十年变迁》等。

另外,从题材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农村题材、工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和反映部队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分别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历史角度成功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塑造力一批无产阶级英雄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为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四)欠收阶段(62—66)

这个阶段小说创作呈现落潮现象。这种现象既是前期发展的继续和必然结果,又是特殊的政治气氛,所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个阶段正是十年萧条时期的潜伏期和准备期。

1962年召开了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同年,又提出了“大写十三年”,之后的几年期间,对创作的限制越来越多,这使得小说创作从之前的高潮跌入低谷。

代表性作品:

长篇小说:姚雪垠的《李自成》(1962);陈登科的《风雷》(1964);浩然的《艳阳天》(1965);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1965)。

短篇小说:艾芜的《南行记续篇》、《野牛案》等。

二.“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了小说的性质。农村题材的小说在这一时期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这和当时文艺政策的提倡和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农村题材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赵树理

1.赵树理创作实践和文学主张

(1)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原则

赵树理(“文摊”文学家):“文坛的架子太高了,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

(2)对文学劝喻功能的再认识

赵树理坚持认为他的小说是在发挥政治作用的前提下实现审美功能的。“我们写小说和说书唱戏一样,都是劝人的。写小说便是动摇那些习以为常、但不合理的旧的文化制度习惯,给人们头脑中造成的影响。”“老百姓喜欢看。”

(3)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赵树理始终不渝地践行着毛泽东“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但是,他同时认为小说更应该忠实于生活,所以他坚持“按照生活本来面貌写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2.赵树理创作主题

启发农民觉悟:用通俗的大众化的形式夺回被封建迷信占领的农民头脑;

改造农民家庭:以小家建大家;

推动农村进步: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系列

(1)“二诸葛”系列

代表人物:“二诸葛”(《小二黑结婚》)、马多寿(绰号“糊涂涂”)(《三里湾》)、于天佑(《求水》)。

性格特点

①对横暴势力逆来顺受

②封建家长式的专制

③相信命运,迷信思想严重

在这些人物身上,积聚着中国农民性格的全部弱点,赵树理一直关注着国民劣根性的改造这一终极命题。

(2)“三仙姑”系列

代表人物:“三仙姑”(《小二黑结婚》),“常有理”、“惹不起”、“能不够”(《三里湾》),“吃不饱”、“小腿疼”(《“锻炼锻炼”》)

性格特征:

①好吃懒做,损公肥私

②吃软怕硬,传统思想意识严重

③“无理占三分”的“搅家婆”形象,惹事生非、无理取闹。

(3)小字辈系列

代表人物:小二黑(《小二黑结婚》),小芹、艾艾(《登记》),王满喜(《三里湾》)

性格特征:

①敢于和封建势力做斗争

②大胆争取自己的权利,婚姻、自由、爱情。

③机智聪明,富于斗争智慧。

与以一种厌恶的感情来写落后妇女形象不同,赵树理以一种喜爱的感情来写这些人物的,并认为他们是新一代农民的希望。

4.长篇小说《三里湾》

《三里湾》是最早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着三里湾农业社的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精心描写了王宝全、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四户人家在合作化运动中的心理波动和关系变化,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场伟大变革的意义、作用、发展趋势。

《三里湾》通过合作化时期两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两种思想(共同致富的

集体化思想和个人发家致富的私有思想)之间的斗争,写出了农村农业合作社进展并不顺利这一事实。作家并没有掩盖这场巨大变革进行中的矛盾和斗争,通过一个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冲突,表现出集体化过程的复杂性。但是过于简单化的“大团圆”的结尾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简单化引起了人们的批评。

这实际上是政治上的要求代替了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从而把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了。

5.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赵树理继承了民间文学的优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世界文学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创精神的民族形式,曾被周扬赞誉为书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和“圣手”。

(1)语言——群众的语言

语言朴素,明朗,自然,没有生造词,达到了民间口语高度同一的小说叙事。

文体——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借鉴章回体小说的艺术手法,情节性、故事性强,评书体的写法。

(3)人物塑造的多种手法

利用绰号,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形象生动幽默;

利用人物独特的语言和行动刻化人物性格;

利用道具。

(二)农村题材的代表性作家之二:柳青

1.柳青及其《创业史》概述

柳青,1916生,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寺沟村人,原名刘蕴华。30年代参加革命,1941年到延安,在《讲话》的影响下改造自己。1952年5月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任县委副书记,《皇甫村三年》、《狠透铁》、《创业史》第一部。十年动乱其间,柳青饱受摧残,抱病改定出版了《创业史》第二部,1978年6月13日逝世。

《创业史》通过梁家两代人不同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况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农民才能够彻底翻身,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2.人物形象分析

(1)梁生宝:社会主义的创业者

性格分析:梁生宝是一个理想的农村新人形象,是农村大变革中涌现出来的既踏实肯干又公道热情的基层干部的典型。他性格顽强坚毅,忠厚善良,坚持走集体致富的道路。在他身上处处体现着农民式的质朴与革命者为理想而献身的热忱。在他身上体现出作家的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这个形象带有明显的英雄化、理想化色彩。

关于梁生宝这一人物的论争:严家炎的“三多三不足”论: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冲突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而柳青辩解说:“我就是要把梁生宝描写成党的忠实儿子,我认为这使得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普遍的性格特征。”这一争论实际上牵涉到新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在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显然存在着定位拔高和过渡理想化的问题。

(2)梁三老汉: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性格分析:既有着劳动者的勤劳、善良,对新社会的深厚阶级感情;同时又有着小私有者的狭隘、保守,不可能自觉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意义:梁三老汉的心理是所有制变革时期农民心理的真实写照,揭示出社会主义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深刻性。梁三老汉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民,但他的思想在本质上代表的却是大多数农民的真实想法。所以他无论走向哪一方,都会影响斗争的胜负。柳青就写出了他作为个体农民在互助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怎样的苦恼、怀疑、摇摆、反对;同时又指出了,由于生活地位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他最终要走新道路的必然性。梁三老汉虽不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但在实际上,由于这一形象凝聚了作家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熔铸了作家的幽默和谐趣,表现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切

理解和诚挚的感情,所以显得深刻、丰满、实在,成为一个具有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

(3)问题:谁是《创业史》中的核心人物?

柳青曾说过:“《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而只有梁生宝这个形象才能表现这一主题。所以我们说,《创业史》中的核心人物是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而不是梁三老汉。因为梁三老汉与郭振山、高增福一样,在思想意识上其实并没有脱离封建农民的范围,没有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民的真正自觉,都属于中国旧农民的范畴。只有梁生宝才具有“新的农民”的本质,是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的新人形象。

3.创业史的艺术特点:

(1)结构复杂,气势恢宏;

(2)善于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与哲理性议论结合起来塑造人物群像;

(3)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在矛盾冲突中突出和展示人物性格。

二.“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创作

概念:革命历史小说是指20世纪50-60年代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表现对象和描写内容的小说,这些小说以对历史“进程”和“本质”的规范化叙述描写,为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合法性”、“真理性”作出证明,以文学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法化,并为读者提供生活、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

代表性作品:《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百合花》、《党费》等。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民主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批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1)“史诗性”追求(主流)

揭示历史本质,结构宏大,艺术虚构中加入重大历史史实,塑造英雄人物,歌颂英雄主义。如《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等。

(2)加入“传奇”因素的“通俗小说”模式

“革命英雄传奇”。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肯定与批评并存。

(3)带有个人的抒情性特征

清新优美,风格独特。孙犁、茹志鹃、刘真等的说创作。

(一)革命历史小说经典之一:《青春之歌》

1.《青春之歌》概述

《青春之歌》是一部知识分子成长的长篇小说。重点截取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事件这段时间,着力表现一批知识青年在革命中成长、成熟的历程。通过林道静的成长道路,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从个性解放道路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艰难历程。

2.林道静的形象分析

小说对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她人生中的几次决裂完成的。

第一次决裂:同封建地主家庭决裂,追求个人解的道路。(逃婚:她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主母要把她嫁给国民党官僚、特务头子胡梦安。)

第二次决裂:同个人小家庭决裂,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离开地主之子、北大学生、信奉读书救国论的余永泽。)

第三次决裂:同旧我决裂,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影响

下,逐渐成熟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通过主人公林道静人生道路的三次决裂,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代表了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道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改造和艰苦的磨练。

3.作为“成长小说”的《青春之歌》

茅盾:“《青春之歌》指出了当时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个人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结为一,这才有真正的出路。”从“软弱、天真,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到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林道静的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引导。

(二)革命历史小说经典之二:《红旗谱》

《红旗谱》的作者为梁斌,1957年《红旗谱》出版之后,作者又写了第二部《播火记》(1963)、第三部《烽烟图》(1983)。

《红旗谱》以冀中平原锁井镇两户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冲突,展现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到自觉革命的斗争历程。通过对农民革命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因而被称为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1.《红旗谱》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几次重要的事件表现出来的。

(1)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中心人物朱老巩):朱老巩自发抗争失败说明农民单靠自身是无法取得斗争的胜利的。

(2)脯红鸟事件﹙主要人物运涛和江涛﹚:农民和地主“阶级矛盾”的继续与深化,为后来的阶级反抗与斗争“蓄势”。

(3)反割头税斗争﹙主要人物江涛):斗争胜利,中共革命斗争为农民指明道路。

(4)保定二师学潮﹙中心人物江涛和张嘉庆﹚:斗争失败,但是体现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援”与“参与”,在“革命”中成长。

2.朱老忠形象分析

第一,反抗性。少年时代家破人亡的悲剧,铸成他对地主的深仇大恨和强烈的反抗性。这种反抗性贯串其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

第二,侠义性。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他救危扶困,资助江涛上学,以及替严家操办丧事,冒险探监等情节,都表现出朱老忠的粗犷豪爽、慷慨仗义。

第三,韧性精神。人生的磨难和斗争使他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坚韧性。

朱老忠是一位处于20世纪新旧时代交替期的农民英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既保留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他所走过的道路,既是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斗争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

3.浓郁的民族特色

(1)民族风格在这部小说中首先表现为他所描写的生活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我国北方农村真实生活情景的反映,朱老忠等人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无不带有明显的民族传统精神的特点。

(2)民族特色还体现在作品对特定地域民族风俗的描写和表现。在《红旗谱》中,冀中平原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的景色风貌,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以及劳动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都得到了动人的体现。

(3)在小说结构布局上,小说有意借鉴章回体小说的布局技巧,各部分之间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在人物刻画上,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来描写人物性格,在人物性格的总体构思上,重视人物的性格对比。

(4)在小说语言上,注意语言的个性化、生活化并有意采用地域性的群众语言。

三.“主流”之外的小说

在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比较统一的“50—70”年代,也时时有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或创作,这被称为“主流”之外的文学。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这样的“非主流”小说在各个阶段也自己独特的存在。

(一)最初的“异端”

1950年,《人民文学》发表了萧也牧的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这篇小说是这个阶段较少的在题材上有所突破(写了知识分子,工农干部的改造)的作品。但是,这篇小说被作为一种有小资产阶级错误倾向受到批评。对这一小说的批评被赋予“保卫人民的文艺,现实主义的文艺”的严肃意义,这反映出“当代文学”对待“城市生活”、“市民趣味”表现的高度警惕性,也反映出“解放区文学”进入城市后面临的“考验”及其“保卫者”紧张、脆弱的心态。

《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发表路翎的短篇《洼地上的“战役”》。在众多的表达抗美援朝题材的小说中,这篇小说显得比较独特。小说题目具有一语双关的涵义:既是指一次独特的对敌侦察作战,更是指主人公王应洪内心深处的战争与人性、纪律与感情的“心灵之战”。小说比较谨慎地表达出对战争与个人生活、感情、命运的复杂关系的追问与反思。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心理写实”特征。但在当时,小说仍然受到批判,认为存在“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二)“百花时代”的小说

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出现了两类小说创作:

1.“干预生活”小说

直面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进行揭露、鞭挞、针砭、讽刺,体现出久违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国文的《改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青年人林震来到中共北京市某区区委组织部工作后,在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冲突中所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困惑。林震年轻、天真、单纯、富有理想激情,把现实想得过于美好,一相情愿地把组织部工作想像得无比庄严神圣;然而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实际工作却让他无比失望。小说也接触到诸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环境、浪漫与理智、锻炼与成长等困扰人的永恒命题。

2.表现“人性人情”小说

将笔触伸向以往被忽略的个人生活和感情世界,通过对爱情的细腻描写探索人性的丰富复杂,歌颂美好的人性人情。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

宗璞的《红豆》援引古典诗词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爱情寓意,以优美的文笔普写出一曲哀婉动人的恋歌。江玫在个人生活与政治信仰、个人感情与家国情怀两难选择之间的取舍、徘徊、痛苦,小说对这些的展现尤为细腻、真实、动人。至真性情的抒写、诗意化的意境、散文化的手法、典雅蕴藉的语言,形成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温馨浪漫的情调和浓郁含蓄的人情味则形成小说独特的文人韵味。

“百花时代”的小说创作在1957年文艺界“反右”及其后受到批判,被成为“一股创作上的逆流”。20多年后,时势逆转,这些过去的“毒草”转而成了“重放的鲜花”,它们的作者在经历许多苦难之后也成为复出的“当代文化英雄”。

(三)历史叙写中的“隐喻”与“象征”

反右斗争和大跃进运动之后,国家的经济危机和文化问题进一步凸现,60年代初,文艺界进行了政策上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有出现短暂繁荣,一些老作家开始了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徐懋庸的《鸡肋》等。这些历史小说取材于非革命的古代历史,不以歌颂英雄为主题,表达的是复杂的主观情感和现实内涵。

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是两篇著名的历史小说。这两个短篇隐约传达出作者陈翔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所经历的频繁的政治斗争风雨的感慨。

冯至的《白发生黑丝》和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都以唐代诗人杜甫为描写对象,前者写身经忧患、体衰多病的杜甫悲凉的晚年;后者写任左拾遗的杜甫被遣归家时目睹的乡村破败、妻儿忍饥挨饿的情景。

在创作方法上,这些作品普遍采用了象征性叙述,作者在人物身上大多投注了强烈的主观意图,以此表达对现实政治的感慨。“文革”中,这些作者就因为“微言暗讽、影射现实”的罪名受到严厉的批判和迫害。

【思考题】:

一.十七年小说的民族化特征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思考“十七年”小说创作的成就与局限。

第四章十七年小说概述

第五章十七年小说概述 本章概述: 十七年小说的创作虽然受到错误政治指导思想的干扰,但是整体上还是发展良好,并且新中国一大批影响广泛的小说名著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里湾》、《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等等。了解这段时期小说创作的得失以及其在思想、创作上的艺术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内容: 十七年小说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主要创作发展过程、当代评价,以及十七年小说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是十七年小说的主要特征。 一、十七年小说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文学开始进入当代文学的新阶段。会议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通过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这个背景下,十七年的小说创作,长、短篇均有可观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长篇小说尤以写革命历史题材的佳作较多,如《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等。 短篇小说创作的题材和风格日趋多样化,其中,茹志鹃、峻青、王愿坚、马烽、王蒙等人的创作成就更为突出。 二、十七年小说的主要特征; 十七年小说总体上来说,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追求史诗性的价值与效果为目的,这是其基本特征,在创作题材上,反映历次中国革命与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创作占据首位。就具体艺术特征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点:1、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与时代同步,人物贴近生活;2、对民族化大众化的执着追求;3、语言通俗、平易、简洁流畅,运用方言而不生僻;4、作品的格调质朴、明朗、富有幽默感,充满喜剧色彩。 三、十七年小说的主要创作发展过程; 1、建国初期(1950—1953年)的现实主义小说; a.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的高涨,代表作有《铜墙铁壁》、《风云初记》等等; b.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也层出不穷,主要有赵树理及山西诸作家(马烽、西戎、孙谦、 朱为、胡正、韩文洲)的早期作品;c.此外出现《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等另一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后(1953.9—1957年)的小说创作; a.反映农村合作化的小说,如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康濯的《春种秋收》,赵 树理的《三里湾》及其他小说,孙犁的《铁木前传》及“荷花淀派”;b.军事题材小说的新收获,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峻青、王愿坚的短篇小说;c.《在和平的日子里》、《百炼成钢》等工业题材的小说;d.五十年代中期“干预生活”、触及灵魂的现实主义小说,如王蒙等人“干预生活”的小说,宗璞、邓友梅、陆文夫等描写爱情、婚姻的小说; 3、“两结合”创作口号的提出与确立后(1957—1966年)的小说创作; a.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浪潮,长篇 佳作涌现,如《红旗谱》、《红岩》、《红日》、《青春之歌》、《山乡巨变》、《创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一)概述 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1、建国前夕在北平召开 2、内容:成立了“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为 工农兵服务为总任务 3、意义: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着在经历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当代文学由此开端。 4、不足:对新形势和环境估计不足,简单照搬解放区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简 单化的趋向;对毛泽东《讲话》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对国统区的文艺成就评价欠公正,造成两种文艺的裂痕。 二、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始了政治过多干预文学的局面)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56年毛泽东提出 2、内容:不同的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不同的流派可以自由讨论 3、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 作和科研部门工作领域的表现 4、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其影响下,一批敢 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四、第二次文代会 1、1953年在北京召开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六、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七、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17年小说发展 (2)解析

第二章小说

第一节“17年”的小说创作第一阶段:(1949.10—1952)开创时期 第二阶段:(1953—1956)初步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1957—1962)大丰收阶段 第四阶段:(1963—1966.10)欠收阶段

一、开创阶段(1949.10—1952年) (一)从题材上看: (1)描写民主革命战争和描写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 刘白羽:《火光生前》 马加:《开不败的花朵》 陈登科:《活人塘》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孙犁:《风云初记》 柳青:《铜墙铁壁》(石得富) 巴金:《黄文元同志》、《团圆》 谷岩:《枫》 路翎:《初雪》《洼地上的“战役”》《战士的心》陆柱国:《上甘岭》 杨朔:《三千里江山》

(2)反映农民题材 赵树理:《登记》 谷峪:《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 马烽:《结婚》(田春生、杨小青)、 《一架弹花机》(宋师傅,张宝宝) (二)创作特点 A、题材比较狭窄,题材主要是农业题材和民主革命。 B、普遍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有图解当时的政策运动,反映生活比较肤浅。 C、文学评论简单粗暴: 萧(肖)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对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 李克(我、夫),张同志(妻子) 陈涌:《肖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副刊(51.6.10) 李定中(冯雪峰):《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 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者——给肖也牧的一封信》 陈涌:《肖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 是“依据小资产阶级观点、趣味来体现现实生活、表现生活的,夸张地描写了女主角的日常生活作风,把一个农民出身的女干部写成一个粗恶丑陋的形象。”他认为这是作者进入城市以后,旧观点、旧趣味的故我复萌。它所以带有严重的性质,因为不是本人的问题,它反映了根据地文艺工作者,进城后在文艺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产生的一种不健康倾向的苗头,虽然这种倾向在现在还不是普遍存在着,但说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尽管是“经过了较长的革命生活的锻炼”,在入城以后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引起旧思想感情的抬头,也特别容易接受各种外来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应当引起警惕。

十七年文学的人文情怀

论“十七年”文学中遗失的人文关怀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言论更加开放、自由的国度,因此,我们对具有争议的历史会有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但很多文学评论者仍时常会犯孩童般的错误,喜欢用自己的喜恶或当下的价值观点来定义过去的一些文学现象。时至今日,仍有人会全面否定“十七年”文学,认为“十七年”文学是政治铁链下的囚徒,没有文学层面的美学价值,总是将其与民国时期的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作比较,认为其地位与后二者相差甚远。对于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费尽心思定义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为当代文学背后的一些历史,现在的我们还没有看清,正如唐弢先生所说,当代文学不宜写史。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最适宜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当时的背景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急于进行盖棺定论。“十七年”文学便是这种文化环境中极为复杂的一种文学现象,文学对人性的关怀在这里几乎零存在,那么,“十七年”文学的人文关怀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呢? 关键字:“十七年”文学政治色彩人文关怀 早在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为社会主义文学指明了方向。讲话指出其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革命一词在这里反复出现,这也说明了讲话的内容是针对当时特定的环境,外有侵略,内有饥荒,只有所有工作围绕革命展开斗争,才能使中国摆脱厄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活动也进入了新的时期,社会环境由分裂走向统一,文学任务由战时斗争走向维护和平。但在1949年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这也就意味着即将开始的当代文学不可避免的与政治捆绑在一起,就像各个朝代刚刚建立之时,文学总是要完全服从于政治,以达到统一文化思想、维持社会安定的目的。 “十七年”文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变化的,之所以用变化一词,而不用发展,是因为发展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事物往好的方向前进,但“十七年”文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发展,它始终没有摆脱政治的桎梏。这个时期的文学很少有寓含文人思想的自然意象,而是直接、浅露的人文意象,毫无含蓄之意,贯穿始终的便是英雄这一格式化、缺失人文关怀的单一主题。“十七年”文学沿袭的是解放区的文学,是战争年代的思想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实需要积极向上的生活作风和工作热情,而无论是作家还是底层群众,都对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共产党无限崇拜。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人们的这种心态也极大地体现在

十七年文学时期说课材料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十七年短篇小说概述

十七年短篇小说概述 短篇小说是十七成绩比较突出的文学门类,作品数量多,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和主要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有自己特色的作家,十七年中我国的政治,经济人情风俗上发生了变化,往往在短篇小说中得意体现,短篇小说创作和文艺运动,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比文学其他门类显得更为密切。 一、十七年短篇几个基本主题 1. 抒写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业绩,表达胜利之后喜悦和怀念之情 孙犁《山地回忆》 《吴召儿》 以回忆的方式写了八路军于根据地人民的鱼水情 茹志鹃《百合花》十七年最好的短篇 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 王愿坚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他善于观察生活,从点滴小事中发现深刻的主题,一速写式的手法展现生活《党费》《七根火柴》是革命斗争生活的速写热情刻化了长征时期英勇悲壮的共产党员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影响。 《党费》写主人公女共产党员黄新的故事。 2. 描写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展示农民的命运变迁。 最架大都来自农村,对农村有天然的情切感。 赵树理《登记》写解放后农民生活的变迁,为响应《婚姻法》的颁布而写,这部小说被以《罗汉钱》的名字,分别改遍为秦腔、豫剧、粤剧、评剧、沪剧等剧种。 《锻炼锻炼》1958年歌颂大跃进。

孙犁《铁木前专》中篇 写乡村中木匠黎老东和铁匠傅老刚的友情和友情的破裂。两家曾又婚约和媒约,铁匠的女儿九儿于木匠的儿子六儿。战争后木匠家的地位提高了,开始不满于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两家关系破裂。这种破裂,深刻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农村各阶层的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涉及有关农村两条道路的主题。 财富的积累导致人的思想变化。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针对1958年农村浮夸风而作,作品塑造了一歌塌实肯干,实事求是的干部老田。 马烽1922年生,山西孝义县人。小学未毕业参加了八路军,战争期间从事晋绥边区报纸,出版社编辑工作,1945年与西线合写了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专》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传记文学《刘胡兰》 3. 小说试图进入更深广的生活领域,以表现更丰富,更复杂的社会现实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类作品更又价值,它反映了十七年的社会状况,在创作上哟扑所突破,可分两歌主题: A. 敢于正视现实矛盾,揭露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阴暗面的干预生活的作品。 干预生活的作品触机人的灵魂,代有强烈的精神和批判意识。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该名为《组织部来了歌年轻人》 刘绍棠《田野落霞》 李国文《改造》 李准《灰色的帆蓬》

中国文学概述

第一节课: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一、历史朝代口诀 唐尧舜虞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先秦文学 1.神话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鲧禹治水》2.诗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楚辞》: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离骚》 《诗经》和“楚辞”的并称“风骚” 3.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二)两汉文学 1. 汉赋: 2. 乐府诗: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3.《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 4. 散文:司马迁《史记》开创纪传体史书先河。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 1.三曹、建安文人。《短歌行》 2. 中国古代第一个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四)唐代文学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两大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边塞; 3、“双子星座”: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4. 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 5. 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 (五)宋代文学 1.词的流派: 婉约:柳永、李清照 豪放:苏轼、辛弃疾 2.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苏洵、苏轼、苏辙(三苏)。 (六)元代文学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七)明代文学 (一)明代四大章回小说: 1.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章回小说开山之作; 2. 施耐庵白话小说《水浒传》; 3.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 4. 兰陵笑笑生社会小说《金瓶梅》。 (二)短篇小说集 1.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 凌濛初“两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孔尚任《桃花扇》 (八)清代文学 1.曹雪芹《红楼梦》: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 2. 吴敬梓《儒林外史》:文学史上的讽刺杰作。 3. 蒲松龄《聊斋志异》:抨击时弊,歌颂爱情。 (九)近代文学

第四章“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第四章“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教学时数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重点:1、分析吴强的《红日》对现代革命战争生活的出色描绘,对英雄性格局的丰富性的刻画; 2、分析曲波的《林海雪原》所反映的特殊战斗,孤胆英雄性格的传奇式刻画; 3、分析梁斌的《红旗谱》史诗气度,朱老忠性格的时代性、、革命性和民族性; 4、分析欧阳山的《三家巷》取材的典型化与生活动化还原。 教学难点:1、对这四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对这四部作品的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目的:1、了解革命历史题材小就创作潮流兴起的原因; 2、了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代表作《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三家巷》艺术特色、作品的风格及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创作中,以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成绩优股最为突出 1、提问: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潮流兴起的原因是什么?P315 2、提问:当时比较突出的小说有哪些? 3、提问:这些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二、分析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描写解放战争、成功塑造彭德怀将军感人形象的长篇小说,曾被誉为“英雄史诗”而轰动中国文坛。然而,由于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批判,使得这部优秀作品及其作者杜鹏程也遭受株连。沉浮跌宕,几多悲欢。 1、作者简介:杜鹏程,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1937年抗战爆发,16岁的杜鹏程参加了由一些进步教师倡导的共产党外围组织叫“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了一名小队长,从事抗日宣传,并接触《共产党宣言》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理论著作,心灵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8年6月,正值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县城贴出布告招生,他就积极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太小,他被抗大分校选送到延安鲁迅师范学校读书。从此,杜鹏程在延安揭开了个人生活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1954年6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初版印数达到近百万册,这部作品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出现了争购争读的可喜景象。 这部书出版后,杜鹏程调任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当选中国作协理事。然而,这位因《保卫延安》而享受全国的著名作家,却同样因为这本书而遭到意外的厄运。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写了反对“大跃进”的《意见书》而遭受批判,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国防部长职务,由于《保卫延安》曾描写了彭德怀的艺术形象,自然受到牵连,被诬为“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 1966年“文革”一来,更是雪上加霜,杜鹏程被抄家、批斗、游街、示众、蹲牛棚、劳动改造……专政方式,名目繁多,早年曾戴过“八路”、“解放”臂章的胳膊上,现在换上了一块白布,上写着“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早年曾浴血奋战的地方,现在成了被到处游斗、侮辱示众的场所。1967年12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不惜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出长文《(保卫延安)——利用小说反党的活标本》。随即,对这部作品长达数年之久的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批判和围剿开始了。从那时起,杜鹏程的处境空前恶劣起来,加在他身上的各种折磨手段也升级了,他的身心几乎到了被摧毁的地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78年12月,随着彭德怀冤案的平反,《保卫延安》及杜鹏程也恢复了名誉,他们夫妻相拥而泣。1979年这部书第4次重新出版,并被译成多种外文。杜鹏程为他衷心敬仰的彭德怀元帅的早逝而悲恸。他在这部书的《重印后记》中感慨地说:“我还活着,还在执笔为文……我们被折磨得内外是伤,但依然昂首挺立,而且满怀着激情和热爱,注视着这个辽阔广大的国家,注视着这块用我们的血汗

(完整版)当代文学的十七年文学

第二章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大概了解本时期小说创作的情况。 2.理解本时期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 3.了解在频繁的文艺运动与斗争的空隙下出现的小说《百合 花》等在写作上的突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农村题材小说代表作梁斌的《红旗谱》思想与艺术成就。 2.本时期少有的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青春之歌》 3.短篇小说《党费》《黎明的河边》《百合花》艺术成就。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师生探讨相合。 第一节本时期小说概述 本期小说创作继承了“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从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著名小说中吸取了营养,以新的态势在新中国文苑中成长着。其间经过解放初的适应、了解过程,1956年前后与1960年代初呈现蓬勃喜人之势。 这一时期,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写农村土改与社会主义革命题材的作品数量较多,成就较高。总体说,长篇小说创作之成就显得比较突出,短篇小说创作次之,中篇小说创作在这一期显得相当薄弱,其原因可以研究探讨。思考:长、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为何出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红旗谱》 一、生平与创作 梁斌(1914-1997),河北蠡县人。全书由三部长篇合成《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烟图》,而以第一部《红》成就最高。《红旗谱》与《青春之歌》变革了小说的写作模式,以主人公的“成长”作为小说的基本线索,以此反映出一种历史主体的生长过程。“成长”的进入,并非仅仅意味着小说技巧上的变化,它还涉及到小说最基本的范畴——时空观念的改变,这实际上可理解为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描写“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的《红》与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的《青》的出现,意味着一种真正上的现代小说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一个艺术形式更为完备的“当代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思潮

十七年文学思潮

————————————————————————————————作者:————————————————————————————————日期: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 一、文学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 第一次文代会——文艺新规范的确立 1、背景: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内容: 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即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为工农兵服务。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规范确立。 3、新规范的影响 政治工具:“新”规范指导了所有作家,影响了所有的文学创作。 (二)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则的确立。 1、背景: 我国完成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2、内容 周杨《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表现新人物、新思想,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简单幼稚。 3、意义 促进了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1960第三次文代会召开) (三)文艺创作和理论论争 1、可否写小资 2、文艺的倾向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3、对发历史主义倾向的批评 (四)50年代一系列文学批判运动——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对比苏联,同样在压力之下却有文学作品大胆地真实地坚持文学道路。为什么在1949以后的中国,20年中却顺从地服务于政治?) 一)文艺批判运动 1.对《武训传》批判 2.对萧也牧的批判 《我的夫妇之间》1950(短篇)“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脱离生活,或者是依据小资产阶级的观念、趣味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不健康倾向”。 3.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判 全国开展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政治性批判,把他与胡适挂上钩,把“唯心主义”帽子往他头上套。为何批判胡适? 4.对胡风的批判 胡风“固执”地坚持着鲁迅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 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第2章:“十七年”小说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概况,了解十七年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及代表性小说。 【教学重点、难点】: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百花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实的生活内容。建国后的小说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上,还是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面貌。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学本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开创阶段(1949-1952)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是以表现新的生活为主题,大多是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的作品。 1.民主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题材 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一时期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占有突出地位。代表性作品有:刘白羽:《火光生前》,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孙犁:《风云初记》、柳青:《铜墙铁壁》;巴金:《黄文元同志》,谷若:《枫》,路翎:《初雪》、《洼地上的“战役”》,陆枉国:《上甘岭》等。 2.农民题材 反封建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是这一时期农民题材小说的主题。主要是表现翻身群众挣脱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的主题。代表性作品有: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马烽:《结婚》、《一架弹花机》等。 总的说来,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在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体现他们的新面貌、新品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许多作家还未能够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了解和高度提炼。所以,除了一些老作家的创作之外,这一时期的创作数量不多,整体质量不高。题材狭窄、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繁荣阶段(53—57) 1953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做为这个时期生活反映的小说创作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可喜的面貌。 1.农村题材小说 涌现了一大批描写农业合作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代表性作品有:李准:《不能走那条路》,峻青:《老水牛爷爷》,柳青:《狠透铁》,秦兆阳:《农村简记》,刘绍棠:《青枝绿叶》等。出现反映现实新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创业人形象。 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这一时期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开始达到一个新的艺术水准,出现了一些思想和艺术上都比

十七年文学资料4

十七年文学的一些特征及探源 一所谓“现实主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左右同时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揭开了又一个文坛大一统局面的序幕,而五四新文化传统,如民主自由、个性化创作、独立思考等则在政权的强力控制下逐渐进入沉潜期。五四传统的沉潜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宣称无产者的政权建立了,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无法支撑五四先驱们达到的探索深度,同时以工农为主体的社会“先进阶级”也没有能力消费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国家初定,既不能无视五四新文化的传统,又不可能放弃对大众精神领域的宣传与占领,于是左翼文学的观念便借助政权力量扩张而至全面贯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手法。周扬给了它一个新名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与西欧、俄国19世纪的“旧”现实主义相区别,即文学要“从革命历史发展上”来反映现实革命的远景,并注重对民众的教育。可见,现实主义的两大任务,一是反映革命的现实,二是对大众的影响教育。文学的现实功用被摆在艺术追求之上。丁玲说:“我也承认,今天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写新人物的这些作品,还不是很成熟,作者对于他所喜欢的新人物,还没有古典文

学对于贵族生活描写的细致入微,这里找不到巴尔扎克,也没有托尔斯泰。” 从某种程度上看,所谓“现实主义”是五四文学传统沉潜的“非精英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政权出于现实功利的性的考虑,排斥这种执著于高层次精神探索的活动,排斥精英化的启蒙,虽然实际上精英式探索是更深一层意义的启蒙与提高,但是已经说过,这个政权本身负担不起这样的高度与深度,它也不愿意使大众的目光过多地投注到内心、终极等精神领域,而希望能集中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政权自身,从而尽快实现政治统治、经济建设等外在征服的目的。至于作品艺术水平的低劣,丁玲又说:“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因为一切都是新的,当文艺工作者更能熟悉与掌握这些新的内容与形式时,慢慢就会使人满意起来。我希望读者们不要强调这个缺点,因为强调只有增加你的成见,加深你对于新事物与新文艺的距离,让我们不要留恋过去。” 然而实际却并不能使人满意,理论指导与实际执行发生了偏差。其一体现在对通俗文学的批判上。现实主义创作是“非精英化”的结果,亦即有“平民化”的要求与趋势。而根据当时的阶级划分,小市民阶级被定为类似于“亚小资产阶级”,是一个落后的,需

现当代十七年文学 自己整理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1977) 第一节概述 1、十七年文学:1949——1966,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左倾思潮不断干扰 2、建国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 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3、50年代前、中期,三场思想批判运动: ①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政治过多干预文学); ②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俞平伯的政治性围攻深入到岁胡适学术思想的前面批判), ③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批判胡风的三个方面:立场、态度、观点;胡风文艺理论: 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的创伤、处处有生活)。 4、1956.5.2,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扩大人民内部的民主和自由 (2)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 (3)推动创作自由、讨论自由、批判自由 受其影响,一批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5、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公开发表,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 6、1953.9北京召开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有积极影响,但导致十七年文学基本呈现出现实主义一元化格局,失却了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7、创作流派: ①“山药蛋派”:小说领域,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烽、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②“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 8、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不足: (1)因政治宣传、中心任务的制约被迫付出真实性缺失的代价了,一系列政治性批判运动之后,作家们被不能写劳动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不能表现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束缚。(2)“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号的功利目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仍客观存在,受“大跃进”影响,这种创作方法带有浓重的理想化乃至空想化的倾向; (3)一些作品严重脱离现实,助长浮夸风和共产风,影响了现实主义的深化,逆向冲击了现实主义创作; (4)1962年之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势,更是造成了现实主义的之越走越窄的局面。 9、文革期间:文化专制主义、文化蒙昧主义——创作衰败萧条,除“革命样板戏”和一些属于“阴谋文艺”的作品。 革命样板戏:1967年5月,在江青主导下改编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这8个剧目冠以“革命样板戏”称号。“革命样板戏”以政治乌托邦的方式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现代民族国家创立的历史和巩固这一成果的现实。斗争哲学和道德理想是它的主要思想资源,它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因为戏中没有家务事、儿女情,人物成了阶级的符号,“革命样板戏”被江青一伙据为己有作为政治资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 一只苹果,如果大部分烂了,说这是一只烂苹果,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吧?当然,你如果说,这只苹果还有一部分没有烂、可以吃,也自有道理。但是你如果进而说,这只苹果有一部分没有烂,因而不能说是一只烂苹果,应当认为是一只好苹果,那就走向荒谬了。 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几年,有所谓“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兴起。当时,有一个叫李剑的人写了《歌德与“缺德”》这样的文章,对揭露伤痕、反思历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但李剑的文章立即激起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满腔义愤,批评界对之进行了集体声讨。当时的批评家们,对《班主任》、《伤痕》、《枫》、《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记忆》、《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顺大造屋》、《芙蓉镇》这一系列作品,是给予了热情的肯定的。当时肯定这些作品的批评家,许多人已离我们而去。但其中较年轻的一些人,至今还健在,还在发表着对文学的看法。 八十年代中后期,有所谓“先锋文学”的兴起。徐星、刘索拉、马原、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被称为“先锋作家”的人,一时间成为议论的焦点。“先锋文学”也造就了一批不遗余力地为之辩护的“先锋批评家”。如果我的记忆不错,陈晓明就是由“先锋文学”所造就的批评家。在“先锋文学”遭遇不少人的反感、质疑时,

陈晓明一篇接一篇地发表着长文,从不同角度阐释“先锋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先锋文学”之后,有所谓“晚生代”登场。“先锋批评家”中的一些人,又顺理成章地成为“晚生代”的颂扬者和阐释者。 批评界肯定“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理由,是这些作品具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作家主体性的显现,是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之一种。而接通了、承续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则是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另一种可贵品质。这二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干脆就是一回事。对这些作品的这种看法,后来成为“定论”,进入了文学史著作。例如,洪子诚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论及“伤痕文学”时,就说:“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则以《“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为题,论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认为这些作品“在批判现实方面达到了5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力度,由此展现的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也出现了‘五四’以来罕有的高扬”。 “先锋批评家”肯定“先锋文学”和“晚生代”的最大理由,则是这些作品体现了文学的“向内转”。“向内转”被作为一种绝对正面的现象,因而也是绝对值得赞美的。与此同时,所谓的“宏大叙事”则被视作了绝对负面的现象,因而也是绝对应该鄙弃的。“先锋批评家”在称颂“向内转”的同时,总是要对“宏大叙事”表示不屑,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