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技术 郭庆光

媒介技术 郭庆光

媒介技术 郭庆光
媒介技术 郭庆光

媒介技术

【技术】

1、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2、技术是指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使其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

【传播技术】

传播技术也是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1、我们使用的符号体系、文本形式、制作工具、物理载体、采集/保存/传输/接收手段、操作技艺等都是。

2、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因来自人类社会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到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基本需求和不懈努力,是社会精神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也是一个社会或时代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3、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效率问题,就是解决如何以最方便、最灵活、最快捷、最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信息生产与传播效率问题,它的内在逻辑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

【梅塞尼: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1970《技术与社会》

1、技术善论: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合理主义、功利主义。培根、圣西门。

2、技术恶论:技术是万恶之源。回归自然,卢梭。艺术家、人文学者等。

3、技术中性论: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主要是使用技术的人创造了善与恶。技术本身是工具和手段,不承载特殊的伦理和道义问题;使技术成为善恶的是使用技术的人;技术可能带来社会问题,也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技术决定论: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产生于人的需求,但是不为人的意志转移。技术塑造人类发展但是不服务于人类,带给人们更多是限制和制约。麦克卢汉、温纳、法兰克福学派。

2、社会决定论:技术起源于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需求。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者。斯塔迪梅尔。

3、技术与社会互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是相互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交互作用关系;科技作为生产力对社会政治具有推动和决定作用,而社会需要时技术的源泉与动力,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反过来制约和决定技术。贝尔纳、巴伯、梅塞尼。

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处于一种辩证互动的关系中:

1、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推动经济成长改变社会利益关系和关系结构。梅塞尼认为,技术引发社会变革有两个途径,创造新机会和产生新问题。前者引发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后者推动新的制度转型。

2、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对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任何技术都有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既包括社会需求也包括文化价值的导向;社会制度和政策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和约束。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

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寻找根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电视人:林雄二郎1、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跟印刷时代的父辈注重理性不一样。2、封闭、缺乏社会互动,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容器人:中野收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外界强制和权威不认同,但是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造成现代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流行。

“充欲主义”

佐藤毅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就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展示在人们面前,刺激商品占有欲和享受欲。社会价值观变成追求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他律性欲望主义”。

网虫和网瘾症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行为乖张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落;网欲得不到满足时精神空虚、暴躁。

电视本质上是一种家庭媒介。电脑本质上是个人媒介,更强的私密性和封闭性,更无社会约束机制。内容上,电视受公共性和公益性制约,道德规范底线,而网络不同。

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视听成瘾。

心理危害: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的人格和人性异化;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失范和社会功能退化;技术崇拜

原因:网络技术;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不到位,控制机制缺乏;个人家庭社会原因

【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及意义】

新媒介技术四大领域: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

鲁塞尔·纽曼的“4C”趋势:

1、Control——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和控制程度越来越高

2、Convergence——单一媒体越来越融合成多媒体

3、Convenience——方便地使用和接触媒介

4、Cost——媒介接触和使用成本越来越低廉

意义: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利于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电子乌托邦”思想:主要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的。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条件,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断言某种传播技术或工具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幼稚的。

电子乌托邦的历史渊源: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初期,不少人对其有乌托邦的期待,如华莱士、库利等,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大众传播没有导致民主和自由、促进人性和道德,相反在传媒极度发达的国家甚至出现法西斯,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出现人性退化。麦克卢汉的思想也对电子乌托邦的产生有影响,媒介神话学。

大众传播与专制或极权主义之间的必然联系。

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那个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刑事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他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工1002班 周岸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常常接触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新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1.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带给了大学生较之传统社会更为丰富的生活资讯。任何地方的信息,大学生都可以使用网络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新媒体技术帮助大学生更为快捷地掌握生活技能,为大学生们带来了生活的便捷;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加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大学生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建立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找到的自信。 另一方面,对新媒体的依赖减少了大学生现实生活和交往的时间,从而疏远了现实群体,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网络信

息更新变化过快,导致大学生接受信息及时却反思太少,增大其心理压力;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是网上交流高手,用各种浪漫且幽默的方式与许多陌生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却沉默寡言,甚至害怕与他人进行感情的交流。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使他们感到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网络犯罪和网上交往不道德行为的增多,也会使大学生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长时间使用新媒体,还会引起一系列不健康或亚健康疾病。 2.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广泛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容量,尤其是新媒体的信息共享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有助于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能够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学习和掌握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书本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机或者在线的网络教学使得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新媒体比如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不再是基于课堂讨论的局限,可以在论坛和博客上和全世界的朋友一起研究交流。新媒体可以使青年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就业需求,从而根据就业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压力渐大的就业竞争。

新技术_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_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21世纪是人类步入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前落后的教学方法急需引入信息技术已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因为现如今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讲书写”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不能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技术、新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技术新媒体语文 新技术、新媒体因其具有图片、声音、影像结合的特点,能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所以它可作为较佳的教学辅助工具。巧用新技术、新媒体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各具魅力。 一、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龄小,好奇心强的小学生喜欢探究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多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但现实教学中经常只停滞于“空洞说教”这一层面,方法老套,教具不多,手段单一缺少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使得阅读教学得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声音、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声音、图象会使人的听觉、视觉受到外界刺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得课文内容形象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我先讲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再给学生用课件形式播放了圆明园被毁灭前的照片,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被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深深吸引了,纷纷发出赞叹。“同学们从图片感受了圆明园的辉煌,那我们再从文字来感受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通过这样的图片呈现和对话我们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教学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了铺垫。 二、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当今世界,媒介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打了个比方: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类的影响就像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的影响无时不在,且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产生的影响有时使人颤抖,有时使人浑身湿褥,有时还会使人灼热无比。 媒介的影响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介影响力主要是指媒介影响目标市场消费导向或目标人群消费行为的能力。广义的媒介影响力则是指媒介对一定范围内主流社会(影响面)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或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媒介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影响面的基础上的。 如果说影响力指的是媒介产生影响的深度或力度,那么,媒介的影响面就是指媒介发生影响的广度或范围。不同的媒介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力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媒介来说,其成功的标志就是对社会环境具有有效的影响力。影响面越广,影响力越大,就意味着其越成功。 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而言,目前我们主要受着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因特网和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手机的影响。其中电视和因特网等电子媒介中又包含了其他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影视剧、戏曲和其他传播形式。正是由于这些媒介和传播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文化,它们才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拥有广大的影响面,从而形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媒介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影响,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它也能让人们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影响事态的发展;它还能指导人们的行动,引领时尚。 拿新闻媒介来说,它们每天传播着国际或者国内的时事、各种会议通过的各种政策措施、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表面上它们只是担任着一个信息中介的功能,实际上在它们传播的过程中,它们在不停地将自己所在的立场、所持的态度灌输给它们的受众,从而形成它们稳定的受众群。这是一种表现在意识形态的文化影响。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技术决定论 A、媒介偏向论 媒介决定论: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多伦多学派 加拿大的Harold Innis的媒介偏向论:媒介的时空偏向 B、媒介即讯息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Mcluhan):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①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地球村 ②改变人们的感官比率全感官传播方式 ③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肯尼迪(电视)VS尼克松(广播) ④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忽视亲近的、面对面的交流,倾向媒介化的交流方式 C、传播时代论 麦克卢汉:传播定代论/传播时代论 通过媒介,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称之为传播时代论。 人类历史的传播分期 口语传播时代(采集、渔猎)→书面传播时代(农业)→电力传播时代(工业生产) 二、社会决定论 A、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技术决定论的缺陷: ①简化论/单因论:技术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唯一因素。 ②单向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单向的,只有从技术到社会,而没有从社会到技术。 ③机械论:技术的发展就像机械一样,是自治的,是可以自己运行的,而不受外来影响的,且停不下来 ④中立论:技术是中立的,没有价值偏向,其本身无所谓对错。 在强技术决定论(strong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基础上,提出了弱技术决定论(weak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认为,技术并不是所有的原因,会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产生交互影响。 不论是强技术决定论,还是弱技术决定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技术一定是最重要

的、最核心的推动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力量。 B、社会决定论的提出 背景:技术决定论的难题 社会决定论者认为,在讨论媒介技术和社会关系时,除了从技术角度,还有从社会思考的角度。正是一种社会力量,决定了一项技术原型,是否会被人们广为采纳。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使用,完全是被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所决定,社会的特征在决定何种技术被采纳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例:彩色电视、传真都是在技术出现几十年后,才广泛使用。 C、油门——刹车模式 对于社会因素,如何决定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英国学者布里恩·温斯顿(Brian Winston)在其力作《媒介技术与社会》中提出了一个颇为重要的“加速器”——“制动器”模式(油门——刹车模式)。该模式认为,进步的实现就像站在向上的电扶梯里往下走,或者如乐观主义者所谓的站在向下的电扶梯里往上走。这种急动的、抽搐式的进步在传播史上不断重复,正好体现了媒介技术与社会的权力互动过程。在这一模式中,加速器就是社会需要,它将“原型”(prototype)转化为“发明”(invention),并将发明推向世界——导致发明的扩散。温斯顿将这种社会需要称为“并发的社会必然性”(supervening social necessity);同时,这里也存在制动器,就是社会压制,即一般的社会制约因素联合起来对发明装置所具有的从根本上瓦解既存社会形态的潜力进行限制。温斯顿将社会决定因素的这种特定集合称为“激进潜力的压制定律”(the‘law of the suppression of radical potential)。这种矛盾互动体现在技术进步上便是,“先加速,后刹车。技术史似乎包含这两种过程,有时处于快速的连续状态:它将人类的生活向前推进,逐渐在一个比以前更高的层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三、技术社会互动论 A、互动演进模式 互动论的提出:认为技术与社会文化,或者技术与社会和人之间,客观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谁决定谁的关系。 三个时期 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某种特定技术的纵向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诞生期、成熟期和过时期。不同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不同的强弱关系,表现为不同的决定形式。三个阶段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 1诞生期

探讨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探讨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媒介技术同样如此,更新换代速度快,基本上是日新月异,每个季度都能出新产品。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极大的,不管是在积极的方面还是消极的方面,特别是电子网络媒介技术,一方面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迅速和便捷,一方面也疏远了人们心与心的沟通。总之,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关键字:媒介技术地球村人际冷漠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赋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新的形式和内容,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交往模式、交往范围都产生了影响。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着传统的写信,所以人们在联系远方的朋友时需要耗上众多的时间,而且还要担心信在途中是否会遗失,在那个时间里人们总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自己的信,然而,那一份期待的心情,却也是幸福的,收到信的时候也是无比开心的,甚至在回信的时候也是宁静的心情。在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拿起笔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在文字中说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在文字中独到对方的心情。 然而现在的我们,媒介技术电子通信的发展,让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写信这回事,想起某个人拿起手机打个电话或者是发个短信就可以,或者是在网上聊天,当时自己什么事情什么心情就可以让对方马上知道。再不能感受到过去人们去邮局或在自己邮箱里等待回信的心情了。 如今朋友不管在天涯海角,你们都可以知道对方的行踪,不像过去,没有事先通知的话你就不会了解他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现在先进的媒介技术,让我们能够与全世界的朋友联系,甚至于有了一种说法“地球村”。 所谓“地球村”,就是整个地球就如一个村子一样,你了解世界就像了解一个村子般熟悉,彼此的联系犹如村里一样简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何时都能与对方进行联系。这就是媒介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先进的媒介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让我们的人际交往变得迅速和便捷,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对方的e-mail,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联系。 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过去交流的限制,过去写信打电话都不能看到对方,只是根据对方的声音来猜测对方的表情,而如今,有了可视电话、互联网,在交流时你可以看到对方,甚至有任何方面的想法都可以及时交流,可以在线聊天,也可以发邮件。 手机同样如此,将人际交往的便捷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就可以将海角天涯的你找到,也就能够发生任何事情时将你拉到别人想让你到的地方,迅速便捷。也可以在节假日等给对方发上一条祝福短信或电话,拉近彼此的距离。 其次,“网络化的交往穿越了时空的控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有了开放性。”①网络媒介以一种以前人们不可想象的方式,让人们联系起来。过去居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们,对外面的社会是后知后觉的,发生一件重大的事件,他们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知道。而如今只要他有网络设备和技能,就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与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方便的交往与合作。 互联网让人们的人际关系拓宽,过去人们受到空间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无法走入到更多人的社交圈子,不同的价值观在面对面交往中会较轻易的产生矛盾,而且无法避免。现在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更加了解对方,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避免了由于价值观念或宗教信仰而导致交流交往受到限制。 现在网上还有社区或者论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参与交流,绝对拓宽参与者的人际关系,这是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益处。 再者,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能够让人们的人际关系走向一种集中化,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宗教信仰等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过去人们只了解自己身边的人的兴趣爱好,所以自己的兴趣也只是一个兴趣而已,而走到互联网便不一样了,人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建立一个群体,例如爱好爬山者,就可以建立一个群,人们在其中谈论彼此的经历,还可以在业余时间中相约出门爬山,让自己兴趣得到一种发挥,让人们在拓宽自己人际关系时还可以集中在发展一种人际交往。 这种相对集中地人际交往不同于在互联网上畅游,他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发展的,所以能够进行的更加稳定,由于网络信息海量,人们很难从中找到自己最需要的部分,而根据兴趣而来,则能够快速的找到想要的乐意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还有,人们有根据兴趣建立的人际关系,但是互联网众多人数的参与,能够使人的人际关系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在交往时,人们不可能只是和与自己有共同爱好或信仰的人交往,来自不同的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你在互联网上会和不同的人接触,所以人际关系定会出现一种多元化。 “传统的人际交往范围一般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职业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②那么在如此的人

新技术背景下的媒介营销

新技术背景下的媒介营销 一、数字化环境下的虚拟编辑室 通过使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高性能的计算机,建立虚拟的新闻编辑室。一种新的传媒组织结构,所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不需要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城市工作传媒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够协同工作,共享资源、甚至共同对内容进行编辑。新闻编辑或制作人可以坐在任何一个联网的工作台前观看或控制其他联网工作台上的内容,无论这些工作台位于何处。虚拟的新闻编辑室可以使记者在现场拥有和总编辑室一样的获得信息、处理新闻的能力。在最先进的新闻采集技术、计算机编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记者能够现场编辑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够快速实时地同其他记者、相关专家商议,并可能在其他地方获得新闻来源。 二、媒介营销中新技术带来的传媒盈利模式的转变 深受新技术的影响,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面临深刻的变革。中国新闻传媒的收益中,90%以上来自广告和发行,而国外媒介集团来自广告和发行的收益不超过全部收入的50%,其他收益来自多种经营。新技术条件下产生了许多新媒体,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数字视频、移动多媒体、网上即时通讯群组、搜索引擎、电子

信箱、博客、播客、虚拟社区等。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消融了媒介的介质壁垒,带来了传受关系的消除,还消解了媒介强人的地位,导致去中心化。新媒体的盈利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对网络媒体而言,眼下最主要的盈利方式还在于将海量的用户流量导到广告上。但是,除了做广告之外,也有的网络媒体开始尝试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盈利:把用户通过各种方法诱导到网页游戏中,网页游戏赚钱之后分成。另外,如今网络媒体开始了付费频道的探索,迅雷也推出正版视频内容点播收费及下载服务,预计已获得千万元收入。而如今,优酷网也开始低调测试付费频道,推出20元的包月计划服务。尽管网络付费模式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但随着网络媒体持续的烧钱以及知识产权和版权的强化,网络媒体免费的模式会被逐步打破。现今在家中看电视的观众有更多的自主性。观众手中的按钮使他们可以飞快地略过商业信息,那些商业广告事实上失去了他们的观众。向使用者的电脑发送网页内容而不是使用者必须在他们的电脑中键入网址来达到他们所需要的站点,甚至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在使用者想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 三、传统媒介与网络通过合作走向融合,增加品牌效应,突出媒介营销重要性 传媒产品可以运用数字化的新技术打包后低成本地重新编辑成其他形式的传媒产品,数字技术大大模糊了传统传媒产品的形式,传媒

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形式也日渐的多样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比较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比较单调,更多的借助于教玩具,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枯燥,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够集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环境,使幼儿园教学活动更具有吸引力,推动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益,也可增进师友、幼幼之间的互动,同时能让幼儿在宽松、自由自在、愉快的气氛里学到更多学问。那么,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谈谈新媒体新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幼儿注意的主要特点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水平低,稳定性差,要依赖于教师的有意识的组织与引导。因此,在活动中,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的重要,但以往常停留在较单一、枯燥、老套的教学方法,使得幼儿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活动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再者也可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拖拉与倒计时功能,让幼儿自主操作,以此来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如,在音乐游戏《两只小鸟》活动中,借助放大镜、聚光灯的功能让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寻找躲在树上的丁丁和东东,引出歌曲《两只小鸟》,接着播放flash动画,用声音、图像、视频结合的动画效果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歌词内容,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好铺垫,同时将幼儿情绪充分的调动起来,以此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再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中,巧妙的应用拖拉的功能,通过对图片的拖拉,幼儿能在白板上进行自由操作,对10以内的单双数进行两两配对,知道两个的物品摆在一起没有剩余的是双数,两个两个的物品摆在一起有剩一个的就是单数,这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惊喜,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就会更好的接受。 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解决教学活动的重难点问题 新媒体新技术给教师们提供的教学途径是更有效、更方便的,并且教师在自己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能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突破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还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遮盖功能,提高活动难度,使幼儿在原有经验上得到提升。 如:在大班语言活动《电视新闻》中,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即让幼儿学习完整的叙述或描述一件事情。那么如何让幼儿很好的

新传播技术对传统媒体传播理念的影响

只要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对媒介技术的传播学浅析 【内容摘要】媒介作为一个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其无可匹敌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也愈加凸显,对其的研究也早已系统化和深入化。文章回顾和归纳了前人对媒介技术一些理论性分析。 【关键词】媒介;媒介技术;传播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与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电视的发明与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传媒技术越来越先进,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进程也在加快,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消费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在新媒体模式下,受众不再是媒体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媒体内容的选择者,同时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网络传播还扩大了受众近用媒体的权利。此外,网络还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监督和制约。受众可以根据网上获得的多方信息对大众媒体的公正性、中立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和挑战。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所带来的理论上的结果。 新媒体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影响和阻碍着社会积极的发展。现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仍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依靠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点击率,但很多都未经授权,且没有支付费用。日益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侵权灾区,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文字、照片应受到法律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侵权行为。同时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好的发展新媒体,我们要积极正确运用新媒体,尽最大努力发展新媒体的正面作用,限制约束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关系

引言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介的“新”指的是它与“传统媒介”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因新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大容量、易检索性”、“高交互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具有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异步性以及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征。 随着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传媒业充斥着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几乎所有关于传媒产业未来的构想都与新媒体和新技术有关:移动电视、3G 手机、数字电视、电子图书……等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相对的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生存压力。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抵挡,相形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一、传统媒介 (一)什么是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二)组成容 传统媒体主要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收音机等、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体。 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主要特点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和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传统媒体升级和战略转型。但如何转型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难题。 以下为中国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途径。 1.多媒体的优势 资源优势,容丰富; 时效优势;互动优势与高度的参与感;全方面服务。 2.网络媒体的三大不足 缺乏严谨性; 缺乏深刻性;缺乏权威感。 3.传统媒体的优势 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发挥传统媒体的特长; 丰富的经验。

新媒介技术对增强新闻传媒影响的研究

新媒介技术对增强新闻传媒影响的研究 “新媒介”是传统媒体的一个相对概念,有些学者将其与“新媒体”相结合。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一些专家认为,只要传统媒体与当前背景不同,它们就可以称为“新媒介”。一些学者提出,泛媒体时代对“新媒介”的定义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容易分类,而是形成了“新媒体群”。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新媒体群”是一个新的媒体终端,它使用数字和移动技术通过网络渠道传输信息,或者作为依赖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式。“新媒介”的许多特征使其不同于过去媒体发展史上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出现。它并没有使旧的传统媒体衰落,而是将这些媒介带入更广泛的媒介整合之路。 标签:新媒介;新闻;传媒 1 新时代媒介的简单概述 1.1 新时代媒介带来的优势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时期的媒体具有更突出的优势。首先,新时代的媒体传输速度更快,以高速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可以达到传统传输速度的3.5倍以上;其次,互动和有效性得到加强。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媒体缺乏互动,新媒体改变了这种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强烈。读者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实时评论新闻。例如,一些政府机关开设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使人们能够及时反映情况,并给予及时反馈。由于技术的发展,新闻的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访谈—编辑—发布模式具有运输,购买等限制。读者很难第一次了解这个消息。新媒体打破了这一界限,让人们第一次通過网络了解最新的新闻事件。 1.2 新时代媒介带来的弊端 虽然新时代的媒介具有如此突出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就会造成局面恶化。对新闻业而言,如果我们通过新媒介传播模糊或伪造的信息,将会带来严重后果。这是因为信息将通过各种渠道和快速传播手段传播,因此如果舆论不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人们就会怀疑新闻下的新闻是否真实。新时代媒介可以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高度商业化的媒体传播方式,新时代媒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一些新时代媒体可能会受到信息传播的兴趣诱惑,可能会集中在内容上,涉及一些虚假信息,这使得公众对其真实性产生了质疑,这对整个新闻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损害公共影响和权威的象征。 2 新媒介给我国传统媒介内容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社 会发展的影响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传媒技术越来越先进,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进程也在加快,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消费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在新媒体模式下,受众不再是媒体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媒体内容的选择者,同时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网络传播还扩大了受众近用媒体的权利。此外,网络还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监督和制约。受众可以根据网上获得的多方信息对大众媒体的公正性、中立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和挑战。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所带来的理论上的结果。 新媒体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影响和阻碍着社会积极的发展。现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仍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依靠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点击率,但很多都未经授权,且没有支付费用。日益红火的网

媒介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是人们行动的基础,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媒介也因此体现出其重要性。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举些简单的例子,媒介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是我们每天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当人们想要休闲娱乐时,会留意报纸上电视和电影的预告;当人们要寻找就业机会时,同样也会求助于媒介上的招聘广告。媒介可以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媒介是宣传的舆论工具,它们与社会热点互动可以提高社会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事情的真相,提高了新闻事件的可信度,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增进了新闻媒体的实效性。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来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走向发展和完善的历史。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媒介的发展。其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要原因,媒介的发展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社会是促进媒介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了媒介不断的发展的源泉。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可以做出越来越多的文化媒介。例如,人类最先运用壁画,后来可以在兽骨上进行雕刻,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类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印刷术与电子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信息的成批复制和远距离传输变为现实;新闻业的发展,则标志着组织意义上的媒介的产生,使媒介的内容更为丰富。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如果说印刷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当然,这个奇迹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到了十七世纪,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催生了报业,以报社为主要形式的新闻机构由此产生。由于报界的激烈竞争,控制多种报纸、多家报社的报团也纷纷崭露头角。在电报被发明以后,新的媒介组织——通讯社问世了。此后,随着电话、电视以及卫星通信的依次问世,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出现了质的飞跃。到了二十世纪,又出现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媒介组织可谓异彩纷呈。 社会的发展的确大大的促进了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媒介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相机、摄像机等多种多样的媒介设备的出现,为媒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活动主题:新媒体新技术新挑战

活动主题:新媒体新技术新挑战 一、策划书第一部分:媒体技术讲座暨媒体文化节开幕式 讲座内容:绘声绘影,photoshop等一系列实用性媒体软件的教程讲座,以及计算机二级证书考试内容。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讲座时间:下午3:304月20日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流程: (一)初赛:ppt制作(3月25日5人)制作并按时上交一个主题为“网络媒体发展历程”的ppt 2、参赛队伍需制作1015只队伍。(根据交作品情况确定进复赛队伍总数) 欣玥(358336476@)为收作品邮箱 (二)复赛:dv视频宣传片制作(4月1日4个不同商家,由抽签得出每队负责的商家,且每队知负责一个商家,让12组队员对 各自负责的商家录制一个dv视频宣传片或者电子相册宣传片 2、宣传片制作为求达到相应的广告效应,时长为35分钟。 6、主题不限,可以关于广石化的常规活动或者参赛选手的日常生活。

7、dv视频或电子相册不得直接摘取网上视频,必须为参赛选手参赛时独立拍摄及制作的作品。 8、视频内容要健康积极。 评选:按照选手所做的视频含义,质量及画面效果评选出进入决赛的6只队伍。 欣玥(358336476@)为收作品邮箱。如文件过大可联系欣玥直接拷贝视频文件。 (三)决赛:4月20日下午3点6名。此环节不需要老师评分,现场工作人员根据作品完整性排出1-6名) 3、观众趣味问答环节: 主办方会给定相应的网络知识题目,让现场观众进行抢答,若亲友团各有二次答题机会,亲友团答对加2分。其余问题为现场其他观众举手抢答环节,答对者均有小礼品赠送。 4、图片ps环节(共25分) 在决赛开始前,每组派出1—2名选手,每组给定相同的主题及图片,选手按照给定的主题对图片进行ps。最后利用电子相册软件将制作好的图片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利用投影仪向评委及观众展示。 5、媒体现场操作环节 给定相应的媒体操作题让选手在现场大屏幕进行操作 选手按照顺序依次展示作品。评委及观众对视频音乐剪接及ps制作进行投票。

媒介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媒介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浅论媒介发展与社会的联系 摘要:在科学社会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媒介与社会之间显示出更为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在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 媒介,相反的,媒介的进步也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由此可见,媒介的进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在媒介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看见。但在媒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主体的我们,更有义务去关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和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媒介技术社会发展相互影响传播 众所周知,在社会科学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传播与社会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无论是传播的形式形态还是传播学科理论的发展,都依赖社会的完善和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需要有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的传播媒介来满足其对大量信息传播的需要。而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中介,人类传播就不能摆脱原始的动物传播状态;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等大量复制信息的科技手段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大众传媒,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会。由此可见,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有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联系。因此,借以此文来浅论下关于媒介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媒介等的定义及与社会的联系。 首先,想要更好的了解关于媒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要了解媒介等相关名词、设备的定义以便更好的进行理解。那么,媒介到底是什么呢?在词典中,对“媒介”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而在传播学科中则对“媒介”一词有更深刻及专业的定义: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媒介一词是具有多义性的,其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概括起来说,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即为传媒机构。 但对于在传播的实际应用领域来看,上述对于媒介的定义就好比伫立在高空中的楼阁,仅仅是一种定义而已,而在传播实践中更需要的是技术性的基础指导。所以,这个基础就是所谓的“媒介技术”。关于“媒介技术”,在传播学科中的通俗界定是这样的:所谓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对于上述关于媒介技术的界定,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我们使用的符号体系、文本形式、制作工具、物理载体、采集、保存等手段等都属于媒介技术的范畴。由此可见,媒介无所不在,人类社会所从事的一切与传播有关的活动中我们都能见到媒介的身影。(2)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因,在于人类社会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基本需求和不懈努力,不仅是社会精神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或时代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致。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意识来源于物质,而社会则就是属于客观存在的物质范畴。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力是来自于社会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传媒技术越来越先进,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进程也在加快,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消费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在新媒体模式下,受众不再是媒体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媒体内容的选择者,同时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网络传播还扩大了受众近用媒体的权利。此外,网络还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监督和制约。受众可以根据网上获得的多方信息对大众媒体的公正性、中立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和挑战。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所带来的理论上的结果。 新媒体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