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画白描教学计划

中国画白描教学计划

中国画白描教学计划
中国画白描教学计划

中国画白描教学计划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含水的多少,用纸的生熟,会产生无穷的变化,很适合学生爱动手、爱幻想、喜欢探索的特点。

初中生对客观事物有特殊的观察方式和特殊的认识、情感。他们的这种“特殊”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的简练、概括、富有装饰味,以及在造型上要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手法是很合拍的。通过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一些国画的知识与技巧后,他们笔下所描绘的形象、事物总是那样朴实、稚拙,天真烂漫,可爱动人。

根据我校开展艺术模块特色教学的要求,以及国画模块的教学特点,我设计出了下面的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画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我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以素质为目标,陶冶学生情操,熏陶学生情感,发展学生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喜欢参与到国画活动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笔墨基础知识并认识了解部分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及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色彩美,并能掌握完成简单国画的临摹和创作技巧。

1.引导学生了解国画所要使用的工具,初步培养学生对书画活动的兴趣。

2.学习国画基本的一些笔法;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动物和花鸟画的画法。

3.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添加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4.创设具有国画特色的氛围,启发学生大胆创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

给学生讲解一些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用笔的要求:用笔要讲究笔气、笔力、笔韵。笔锋的运用:笔锋的变化很多:有中锋、侧锋、散锋、逆锋、藏锋、露锋、簇锋、全锋、平锋、实锋、虚锋、战笔、拖笔等等。

墨的运用:墨分五色: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色彩的运用:(一)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二)色彩的调配。

用色的方法:1.填色法2.染色法3.点厾法4.罩色法5.泼彩法6.彩墨法7.破色法8.烘托法9.反衬法。

第二阶段

中国画的临摹。

临摹的步骤和方法:1.选画2.读画3.对临4.意临5.背临。

第三阶段

给学生讲解构图的意义和作用。其中包括:(一)立意定位(二)宾主关系(三)虚实关系(四)开合呼应(五)含蓄掩映(六)题款与印章。

1.熟悉国画用具,学习用笔方法

2.正学生握笔方法,学习笔法“卧笔”。

3.督学生握笔方法,学习笔法“中锋”。

4.醒学生保持握笔方法,学习笔法“侧锋”。

5.步掌握墨分五色浓淡效果而且对颜色的调色有初步的掌握。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耐心指导,组织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

2.以示范教学等形式来开展书画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书画学习。

3.加强个别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4.以欣赏作品、示范教学等形式来开展国画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国画创作。

5.充分利用校内和各班的设施,为学生保存作品,创设展示台,增强孩子的自信。

6.在学生现有掌握的基本笔法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7.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8.利用所学的中国画知识装饰自己周围的环境。

五、教学进度

周次、活动内容

1、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国画班学习什么、怎么学?学习国画的作用。国画班的纪律要求。

2 、欣赏国画大师作品、了解齐白石的国画人生。

3、认识国画工具学习使用国画工具。

4、练习国画线条。

5、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兰花)

6、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荷花)

7、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百合花)

8、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装饰花瓶)

9、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白描鱼)

10、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竹子)

11、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月季花)

12、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梅花)

13、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京剧脸谱)

14、国画白描线条练习——画花卉(组合花卉)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简介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分类介绍 绘画 介绍

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彩的特点。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吴道子、赵孟頫、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宋元间也有画家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分类 (一)单勾: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二)复勾: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勾勒叫复勾,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

历代白描名家 唐代吴道子的画作笔简神全,意气豪放。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为白描画、水墨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今安徽舒城县)人,是宋代杰出的人物、鞍马、山水画家。 李公麟创作的“白描画”以人物画为主。 丁云鹏(1547~?)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卒年不详,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书法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万历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启元年(1621)作伙溪渔隐图。仇英约1498年(一说约1509年)—1552 年在世,字实父,号十洲,汉族,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县。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

白描手法

用白描手法描写的语段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 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以表现人物性格。如《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箸,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在小说中的白描是抓住所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形象的手法 用白描手法描写的语段 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描写更富神韵。 1、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 看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一句白描: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虽然就朴朴实实的一句,但其内涵却极其丰富。它把孔乙己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性格一针见血的展现了出来。站着喝酒,是短衣帮的人,他们的生活贫困,而生活穷愁潦倒的孔乙己只得和他们为伍,已经挤不进长衫客的房间了。然而,他又不肯脱掉长衫,仍要维持那读书人的架子,以显示他在精神上还是比短衣帮略高一筹,足见他的迂腐和虚荣心。孔乙己这种拮据的经济状况和迂腐的精神生活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使他成了咸亨酒店唯一的上不接天,下不着地的特殊人物。 2、在语言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传神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

国画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国画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X X 小 学 2018年3月

国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凝注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精神,它历史悠久,技法丰富,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国画教学是训练学生造型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发展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画讲究笔墨意趣,注重发挥笔墨的表现功能,因此笔墨是国画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国画常与诗、书、印有机结合,构成完美的艺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热爱中华民族 传统的优秀绘画艺术,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2.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掌握一些 简单的国画技法、技巧等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欣赏和实践,了解国画的意境、技法等特征。 2、难点:领会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 四、学具准备: 生宣纸、毛笔两支以上(分软硬、大小)、颜色、调色盒、盛水器等。 五、教学建议;

1、结合欣赏名作,介绍国画的基本知识。 2、每节新课内容,教师都要演示国画用笔和用墨的技法, 指导学生练习。 3、抓好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六、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国画"是中国画的简称,是我国独具民族形式和风格的绘画,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对民族文化艺术产生兴趣和爱好,实践证明:从生理上来说,儿童的手臂活动能力大大增强,从脑对手腕的控制力也大大增强,基本适合握笔的要求;从心理角度来说:此年龄阶段儿童对外界的事物已有很大的好奇心,对自己所未接触过的东西,总想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的欲望,国画教学它那具有变化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墨和色、变幻无穷的水墨渗化、并通过了了几笔就能构画出万能胶态千姿的画面。正好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并且,开展国画教学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对于少儿国画教学,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必须选择通俗易懂、简练易学的内容作为教材。 儿童国画教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智力特点,选择教材教法,让儿童学习用一些他们能够接受和容易掌握的国画表现技法,进行创造表现活动,应坚持一下五个原则: 1、审美性原则:在儿童国画教学中,无论是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的实施都应注意审美性。

少儿国画教学计划

儿童中国画入门教学计划适应年龄:5到9岁儿童 教学内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厚,清新雅致,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中国画,是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此次中国画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主要定为小写意花鸟鱼虫,蔬菜瓜果,穿插书法教学。选取身边孩子感兴趣的小动物和花花草草,水果为主要内容,是因为一方面孩子对这些对象较为熟悉,感兴趣。二方面,这些是较为容易绘制的对象,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完成。穿插书法教学是因为一方面让孩子感受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作用(这点很重要),在小写意画中,也需要孩子自己的提款来完整幅画的创作。二方面:从小学习书法,让孩子懂得汉字的间架结构,对以后钢笔字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好处。 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起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继续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主题性发展,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想象,成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找到学习中国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画打下坚定的基础。 课程安排:每周两个课时,学时暂定一年 教学具体计划:将全年分为四个学习阶段,分别为前两个月的学习,中间三个月的学习,其后四个月的学习,和最后三个月的学习。 法课,大楷的练习仍然坚持下去,加入讲解一些字形结构特点,让孩子更好的了解汉字。第二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做到每个孩子对于国画的审美都有所提高,能独立临摹小画幅花卉,提升自己在学习国画方面的成就感,为继续学习增添动力。 其后四个月,也就是第三阶段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第一个月,延续上一阶段对于简单花卉的学习,温习学过的每种花卉,大量练习。从第二个月开始,逐渐开始加入一些笔墨技巧的讲述,比如皴擦点染的不同效果,墨的干湿浓淡等等,教学安排上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在单元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入手临摹名家名派作品,仍然采用示范跟画的方法,画稿的选择也应从简入难,选择一些简单的大师的作品进行讲解和示范,比如:齐白石的花鸟画、郑乃珖的小写意花鸟等。由于学习难度的逐渐加大,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孩子,以免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后产生厌倦或倦怠感。也可举行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制作国画小扇面或是小贺卡,再提起孩子的绘画兴趣。这一阶段的学习,难度略大,所以安排此课程时间较长,旨在阶段课程结束时,孩子能够对国画在潜移默化中有更高一层次的认识,能够独立地临摹完成一些简单的花鸟画稿,并且能够结合写生,为之后的创作学习做充分的准备。每月一次的书法课程,继续讲解字形结构,并加入书法中的运笔技巧的内容,让孩子写出一手好字来。 最后三个月,除了要不段巩固二三阶段的学习内容,继续临摹名家作品之外,教师应开始讲授一些构图,书画印及落款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应临摹、写生和创作并肩进行,逐一温习之前所学知识,此外,加入翎毛鸟兽的学习,花与鸟穿插学习,鸟,草虫,走兽,树石依次进行学习,都以小写意为主。之后逐渐变示范临摹为写生创作,根据之前临摹过的画稿,结合盆景或标本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注意构图的笔墨的变化,根据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巡回辅导。书法的学习,视情况,进入临帖阶段,主要还是以楷书为主,还可加入隶书的学习。这样,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就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些,完整的花鸟画创作(带题款),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本领,在学习中国画和书法的过程中得到熏陶,想象力和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最关键是,孩子很好的利用了课余的时间,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健康成长。篇二:国画教学计划 国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凝注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精神,它历史悠久,

国画教学计划6篇

国画教学计划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国画教 学计划6篇,欢迎大家分享。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 笔法与墨的训练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1课兴趣课常规教学 2课教学示范,荷花 3课教学示范,鱼 4课教学示范,虾 5课教学示范,牡丹 6课教学示范,葡萄

7课教学示范,紫藤 8课教学示范,海棠 9课教学示范,配景、点缀物的画法。 10课教学示范,松树 11课教学示范,石头 12课教学示范,点景人物的画法 13课山水(一) 14课山水(二) 15课山水(三) 16课自由创作(一) 17课自由创作(二)

中国白描发展史资料讲解

中国白描发展史

线描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线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原始岩画、彩陶纹样、古代瓶画、壁画、帛画等。 传统中国画的线描称为白描或白画,特指用毛笔墨线勾勒物象、不着色彩或略施淡墨的画法,多用于人物、花鸟。这种纯粹的毛笔墨线画法,是传统中国画笔墨造型的骨干,用笔与书法相通,“运墨而五色具”(张彦远),富于传神写意的表现力、单纯空灵的抽象美和黑白交响的韵律感,堪称中国美术独特的创造。大约在东晋刘宋时代,已有独立的山水画。这时期已有为数不少的善画花鸟的画家出现,也有独幅作品的记载六朝:勾线渐趋成熟与凹凸法之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绘画技法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知名画家,画史上第一批为后世崇奉的百代宗师和第一批有摹本流传的巨迹都产生于这一时期,并产生了第一批论画名著。在中国美术史上,顾恺之、曹仲达、吴道子、武宗元、李公麟、梁楷、赵孟坚、王绎、张渥、陈洪绶、任伯年诸家都擅长白描,其中北齐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密体)、盛唐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疏体)笔法最负盛名。历代名家传世的白描作品,包括寺观壁画粉本和木刻版画插图,至今仍是初学线描者临摹的模板。明清时期的绘画启蒙读物,把历代白描人物衣纹概括为高古游丝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折芦描、柳叶描等十八种描法(有人又归纳为铁线描、兰叶描、减笔描三类),坊间还刻印了不少白描花卉图谱。这些从自然生活和书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线描程序,形成了传统中国画线条造型的规范,标志着中国画线描技法的高度成熟,但也束缚了中国画线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如现代中国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 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纹样。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是以天然矿物质在陶坯上描绘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等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商周战国及春秋时期绘画已有相当的进步。除壁画的流行外,这时绘画技巧的发展也可从青铜器及玉器的装饰纹样、战国漆画上看出已达到相当水平。特别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成为这一时期绘画技法发展的杰出代表。此时绘画已逐渐脱离附属于工艺美术品的装饰

儿童中国画入门教学计划.doc改1

儿童中国画入门教学计划 适应年龄:5到9岁儿童 教学内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厚,清新雅致,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中国画,是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此次中国画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主要定为小写意花鸟鱼虫,蔬菜瓜果,穿插书法教学。选取身边孩子感兴趣的小动物和花花草草,水果为主要内容,是因为一方面孩子对这些对象较为熟悉,感兴趣。二方面,这些是较为容易绘制的对象,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完成。穿插书法教学是因为一方面让孩子感受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作用(这点很重要),在小写意画中,也需要孩子自己的提款来完整幅画的创作。二方面:从小学习书法,让孩子懂得汉字的间架结构,对以后钢笔字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好处。 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起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继续学习的动力。 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主题性发展, 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想象,成长。在快乐的学习氛

围中,找到学习中国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画打下坚定的基础。 课程安排:每周两个课时,学时暂定一年教学具体计划:将全年分为四个学习阶段,分别为前两个月的学习,中间三个月的学习,其后四个月的学习,和最后三个月的学习。前两个月的学习,旨在培养起孩子对中国画的兴趣所在,让孩子充分了解笔墨纸砚的特性,掌握正确的用笔姿势、作画姿势,了解不同运笔在宣纸上的不同效果,了解墨和中国画颜料的性能,学会简单的调色调墨。绘制一些简单的有意思的瓜果,小动物,如:柿子,琵琶,金鱼等,做小幅练习,主要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接触到文房四宝,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加以应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期间,教师主要运用讲解示范教学的方法,手把手教孩子了解国画,了解毛笔,也可熟悉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喜好,为今后的教学铺路。每月底一次书法课程,主要练习大楷,为的是让孩子更好的熟悉笔性。课程结束之时,做到每个孩子都可以熟练运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简单的绘画,并且对国画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中间三个月,是对基本笔性的了解过程,前一个月延续第一阶段对于小画幅简单瓜果小动物的学习,在孩子掌握了笔墨宣纸的特性后,再练习加以巩固。后两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书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书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三、教学措施: 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水墨画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孩子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教画水墨画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 教学目标: 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让孩子体会“笔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国画基本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之一,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以水调墨、调色,画在具有渗化性能的生宣纸及其它吸水性较强的纸上的一种绘画,是在笔、墨、水综合运用下进行意象造型的画种,画面形象不拘泥于自然,讲究直抒胸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水墨肌理画(2课时) 第二阶段:趣味风景建筑(8课时) 第三阶段:花卉动物写生创作(15课时) 第四阶段:人物写生创作(10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水墨肌理画 运用水拓的方法。用大的盆装清水,先后滴入墨滴、色滴,在色墨尚未在水中溶开时即搅动,墨彩形成特殊的纹理。再将宣纸浸入又立即提起,纹理被宣纸吸附,可以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添画。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 第二阶段:趣味风景建筑 认识毛笔“线条”,在明暗素描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石头的皴法和一些树的画法,使水墨风景更富有生机。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齐白石、李苦禅、崔子范等大师们的水墨范本。 第三阶段:花卉动物写生创作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画。 通过写生或想象,用面、用点线塑造静物,用水墨完成塑造静物。 第四阶段:人物写生创作 让孩子们画爱因斯坦、齐白石、马三立等名人肖像。上课时,通过讲名人故事、看照片,让孩子们谈感受,使他们对名人以及对名人的五官特征有所了解。老师一般不做笔墨示范,只提醒他们头发、眉毛、胡须用墨浓些,其余用墨淡些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模式,凭着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的作品,彼此距离拉得很大。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名人肖像挂图

中国画(白描)教案

《中国画——白描》(32课时) 教学内容:中国画——白描 教材分析: 白描技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也是广大专业、业余人士十分喜爱的画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白描的兴趣,提高学生线描的技巧,学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和量感。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2. 提高学生描线的技巧。 教学重点:用毛笔线描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白描的方法表现人物、花鸟的技法,线条的不同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课:白描基础知识与练习(4课时) 一、定义与分类。 1、定义: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古代称之为”白画“,是中国画中用毛笔墨线勾画对象轮廓,有时也可渲染淡墨。 2、分类: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单勾: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复勾: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 二、白描的特点: 物象的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彩的特点。 三、白描的发展与代表画家和作品: 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宋元间也有画家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白描最早是做为工笔画的底稿形式存在的,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如我国最早的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传世摹本,这两幅图中的线描已由过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这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般的紧劲连绵的线条被誉为“春蚕吐丝”。唐代吴道子的画作笔简神全,意气豪放。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为白描画、水墨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描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始于宋代,各代均有杰出代表。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今安徽舒城县)人,是宋代杰出的人物、鞍马、山水画家。更是把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传世的白描作品有《维摩诘演教图》、《五马图》等。此外,还有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图》、元代张渥的《九歌图》、明代陈洪绶的《西厢记-窥简》、《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清代任伯年的《三友图》等等,都是难得的白描杰作。

国画班教学计划教学提纲

国画特长班计划 陈梅郭思辰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国画特长班的授课任务,虽然我在努力学习绘画国画,也慢慢地进入了角色,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坚持用心学习,讲究方法做好这学期本班国画教学工作,因此我做了如下计划: 一、通俗讲法 对学生进行国画教学,必须选择通俗易懂、简练易学的内容作为教材。学生虽然很小,但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对学生教学就必须用这些通俗的、常见的、学生所能理解的、但又简单易学的东西作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进行强化教学。根据这一点,我就从名家画苑、儿童绘画等中筛选和裁剪出一些适合学生特点、而又被学生所喜欢的画卷作为教材,然后对所选教材从步骤、运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进行解剖,自己再反复多练,在能熟练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抓好常规训练 必须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首先,用一定的课时向学生介绍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最后,采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

课后收拾工作。 三、激发学生绘画情趣 必须培养并提高学生学国画的兴趣。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还必须采取先易后难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感到国画画容易,画国画好玩,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对画国画的认识。 四、办画展,鼓励学生上进 布置小小画展,进行讲评工作。布置小画展,能让每位孩子都有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对每幅作品进行讲评,讲评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较透彻的讲解和评论。通过讲评,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画才是美的、怎样画的画最漂亮。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以下给大家分享关于小 学美术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教研室有关精神和区教研室制定的学期工作 要点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把工作重点放到一线教学研究上,坚持以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生为本,务实教学。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 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工作要点: (一)抓好规范化教学管理,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施,以新课程改革 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改革。 (二)提倡自我理论学习(美术教育、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明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明确美术教师的职能和作用;自我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在领会新课标精神下,重新审视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三)培养特长生,抓好美术兴趣班、培优班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 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并选拔优秀作品向有关组织部门投稿。 (四)根据中海康城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艺术类绘画、书法项目的评价标准及实施办法。 (五)倡导教师教学专业性、绘画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学有所长,用有所长;即培养“综合型”美术教师又培养“专业型”美术教师、倡导美术老师向研究 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 2、配合学校做好橱窗更新工作。 3、内容:参观xx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① 时间:xx年9月14日周五全天。 ②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③ 主持:XX 。 4、专题讲座:《从问题开始——中外当代艺术概览》。 ①地点:先烈东小学分校。 ②主讲:xx。 5、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6、市活动xx国际和平海报设计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及专题培训。 7、区教研活动:异地示范教学观摩课。 ① 地点:待定。 ② 授课人: xx。 8、科组研讨并制定本学期专科。 10月份: 1、加强常规教学研究与实施。 2、提前备课,写好及边教边悟,做好批注。 3、全区中小学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论古琴作为一种意义模式在中国画中的功能》地点:广州市南国学校主讲邓野茅。 4、专科备课组教师集备、听课。 5、区小学调研:珠村小学/科组建设验收。 6、区小学调研:冼村小学/科组建设验收。 7、小学美术学科基地开放日。 ①地点:体育东路小学。 ② 主持:xx。 8、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专项工作现场会(荔湾区) 。

浅谈中国画——白描

1中国画 “白描”中国画中有一种作为绘画基础全部用线来表现物体对象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白描”。无论是写意方向的花鸟、人物,还是书法等艺术, 他们的绘画形式大都是以线为基础,借线的不同技法来表现物体对象的形式感,因为是绘画的基础,所以,白描这种绘画形式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句古话说的好,“外师造化,终得心源”,而白描正是通过对外在物象的深刻理解与娴熟的技术技巧二者基础之上进行主观再创造,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式的情与景的深刻交融,并将自己真挚的情感通过这种形式流露出来。白描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绘画形式存在于画坛,也可作为中国画的基础而出现。白描“素朴而又不缺少内涵”,其构成构图追求简单朴实,对画面的层次要求比较严谨要主次分明,线条更是讲究力度的大小以及墨色干湿浓淡清,画面表现出来了独特的象征性,极具审美价值。 2白描的写意性 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之一,不论疏密体材,都代表着中国画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绘画的写意性。中国画中的“线”,绝非直观看到的单一的“轮廓线”,用笔之时的流动变化,蕴藏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代表着某种精神诉求,线条传达出更多的人文内涵,显示了意蕴不凡的深 刻含义。所以,中国画的线不仅在表现方面展示出了形面与体积,还释放出了盎然的生命力,反应了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的。这就说明了中国画一定是先从写实开始一步步转向写意。 从古至今, 可以说中国画讲究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之所以说“似与不似”,是因为中国画以独具特色的绘画理论,表现出不受时空约束又具概括性的主观情感抒发。 它不求得形似,但足以表现出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内涵、高雅情趣,强调了人文修养与至高无上的精神。白描,不论疏密体材,它都不是再现艺术,而是一种心灵上感悟的抒发,与西洋绘画有着较大差异,无论表现形式还是技法章程,西洋绘画都是力求最后的效果是具象的,中国绘画追求的则是意象的,所以说中国画白描具有写意性。 3白描的书法性 白描,用笔很是关键,近乎书法。“书画同源”所说的“书”与“画”就是讲究这样的“同源”准则,也就是白描的另一个特点———书法性。中国传统艺术白描与博大精深的书法一样,传承中国古老而又独特的绘画形式,在继承与发展中慢慢形成代表我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众所周知,中国画和书法创作都是使用笔、墨、纸、砚等传统工具,所以笔墨线条审美趋向所是略同,可以说使得中国画与书法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处。 书法很讲究气势、韵律,谢赫“六法”中谈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看得出来中国画讲究的绝非直观具象的艺术,是世界艺术派别中真正的 “抽象派”艺术,白描恰好运用了书法这种抽象技法从而创造出了气韵长虹、不同凡响的优秀绘画作品。书法语言符号的表现,恰好给白描提供了表达技巧,中国画如果不是书法用笔,或许中国画便失去了内在精神。真可谓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每一位大家对书法的领悟便可直接影响着绘画的创作,书法章程才正是画家们创作中国画运用笔法的基础性教材。故,白描与书法之间是相互贯通的,白描自身就有书法的特性, 作者简介:李悦(1994-),女,汉族,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研究方向: 美术中国画。浅谈中国画———白描 李悦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自贡643000)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中极具古典传统色彩的中国画形式各样,有一种作为绘画基础全部用线来表现 物体对象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白描”。它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绘画基础,同时代表着中国画的共同特点,无论写意方向的花鸟、人物,还是书法它们的用笔之间都是融会贯通的。所以通常讲白描在章法技巧上的要求很高,在用笔上更讲究力度的变化、线条的流畅、墨色的浓淡。关键词:中国画;传统;白描;书法;写意画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8)11-0049-01 CULTURE AND DESI GN -49-

国画基础 白描基础技巧

【导语】白描用笔方法:用笔是学画白描的基础,用笔方法不同,勾出的线描效果也不同。它指的是如何运用笔锋以勾勒出切合画面需要的各类线条。 白描用笔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执笔和运笔。 一、执笔:工笔画的勾线,都是中锋用笔,所以执笔的姿势很重要。中锋的关键,执笔要正。执笔的方法,是以拇指外推,中指食指向里勾,夹住笔杆,无名指并拢中指,以指甲根部贴紧笔杆,小指紧靠无名指。要点在于保持垂直、稳当,使之转运灵便。所谓的“指实掌虚”“死笔挫腕”,即是指着力于指,稳抓笔杆,不动不摇;在抓紧笔杆的情形下,掌心要空,以保证运行灵便。在行笔中不管线的长短变化如何,笔杆都不能推移转动,要稳定;腕伏纸面,手掌昂起,保持稳定。使白描线条均匀连贯,逐渐变化,流畅自然。

二、运笔:工笔画的运笔,主要表现在笔锋上。因为工笔画以线造型,而线的产生,全由锋出,所以对笔锋的认识和掌握十分重要。 工笔用锋可分为中锋(正锋)和偏锋(侧锋)二种。主要是申锋,偏锋只用于勾皴某些表面变化较大的物象,如树干、岩石类的。 中锋要求笔杆执正,锋毫垂直落纸,行笔时锋在线条正中,这样勾出的线条,边缘整齐光润,圆浑深沉。这种笔法宜于表现花、叶。侧锋时笔杆稍倾,笔毫横侧,运行时笔锋在线的一边,线条硬朗多变。这种笔法多用于表现树木等坚硬的物品。为使勾出的线条优美有神韵,在笔道的起止运行之中,要进行藏锋、收锋,以具有顿挫、轻重、迟速的变化。 藏锋与收锋,是指勾线的起止方式。“藏”指起笔时将笔锋转折,使它藏在即将运行的笔画里边,使尖芒内藏。“收”是在勾完一根线时将笔锋回转到线条之中再提起;实行藏露法,目的是使线条连贯沉稳。 顿挫是指笔能在运行转折当中的提按停顿。在笔道运行当中忽然下按停住,随即就势提起转下,继续运行。每遇转折处均要停按;以收回笔锋,恢复垂直状态,丰富了线的形象。 轻重是指笔道运行的力度。略提为轻,稍按便重,以求得虚实刚柔的变化。 迟速是指行笔的快慢。快则线条流畅,慢则滞涩,有快有慢,产生节奏美。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儿童国画教学计划,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大家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绘画史上历史悠久,特别经过唐、宋两代人的发展,使中国画成为现在绘画的独立体系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主流,体现着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一大历史瑰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学画的方法不足一而论,这个学习计划是针对较专业学习的孩子制订.对不同的孩子可做相适应的调整. 初学国画以五足岁左右的幼儿园学生为宜。此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已具备一定的临摹能力,且学习任务少,学画时间充足,家长学生能把较多精力集中到学画上,便以较快入门,为进一步学画打下扎实基本功。 第一学期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画兴趣,了解文房四宝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熟悉毛笔性能,了解用笔的正、侧、卧、逆、散的不同方法和效果,学会简单的调墨调色。

教材应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绘制容易的事物如水果、蔬菜、鱼虾、小动物等。教学方法应用易表现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愉快地绘画,采用讲解示范,学生跟画的方法为好。讲解力求生动、形象、直观,把深奥难懂的理论形象化,可用编顺口溜、童谣的方式。 第二学期学习应转到基本技法的训练上来。花鸟画的基本功主要是笔墨,笔墨的锻炼可以从梅兰竹菊入手,由此推及其它花卉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梅有了一定基础,再学习杏花、桃花、李花、海棠就不会觉得其难;有了画兰花的基础,再学习水仙、蝴蝶花、萱花就方便多了;有了画竹的经验,再学习天竹、芦草、杂草就比较容易;同样画好了菊花再画月季、牡丹、芍药等就非常省力。因为他们的形象结构有共同之处,表现技法自然可以互通,梅兰竹菊可选一至二种集中力量学习作为第一步的基础,等有了一定笔墨基础,举一反三学习其它花卉,结合学过的小动物组成完整的幅画,学梅兰竹菊可以用《芥子园》、《梅兰竹菊画谱》作为教材。第二学期的教学方法仍然以示范讲解跟画为主,采用实物同范画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物讲解花卉的形体结构、生长规律,并对照范画简述笔墨的表现技法。此阶段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厌学现象也以这学期为多,教师应讲一些历代画家的学画故事,如:郑板桥的一辈子写兰竹石、李可染的“废画三

宗白华《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白华《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 宗白华 ①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②抽象线纹,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③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及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④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气势与动向。中国画无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北齐时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⑤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⑥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以与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表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的。 11、下列对文中“素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素描没有彩色的纷华灿烂,而用简洁的线条或墨彩去表现物体的轮廓、动态和灵魂。 B、素描不但能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还能反映出画家的手法、个性与心情。

国画教学计划4篇

国画教学计划4篇 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帮大家的国画教学计划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四年级的孩子,对国画只有一点点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国画,因此这一阶段的国画教学,我做了以下准备: 儿童虽然很小,但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儿童大都喜欢画小动物和一些色彩鲜艳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对儿童教学就必须用这些通俗的、常见的、儿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简单易学的东西作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进行强化教学。根据这一点,我就从名家画苑、儿童绘画等中筛选和裁剪出一些适合儿童特点、而又被儿童所喜欢的画卷作为教材,然后对所选教材从步骤、运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进行解剖,自己再反复多练,在能熟练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画水墨画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如:毛笔、调色盘、盛墨盆、清水盆、垫布等,儿童一时难以适用,为了使儿童能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绘画工具,并能整洁地完成作业,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是十分重

要的。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用一定的课时向儿童介绍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最后,采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儿童反复练习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课后收拾工作。这些事做的次数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课前反反复复地强调,使儿童逐渐领悟了这些常规的重要性,做起这些事情来也就很自觉了。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它可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然而它的并不是儿童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是儿童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还必须采取先易后难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儿童感到国画画容易,画国画好玩,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儿童对画国画的认识。于是,我先用游戏的形式给儿童讲解绘画的工具和基本笔锋及焦、浓、淡墨特点和配制方法,让儿童在纸上乱画,使他们感受到墨在宣纸上自然成形的现象,了解了墨色变化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更深一步的认识到画国画的工具与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了,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我还将收集的许多儿童国画作品给儿童看,告诉他们这是小朋友的画,在比赛中得过奖,并在许多书上刊登过。因而调动了儿童学国画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紧扣这一点,第一节课一定要上得生动有趣。使儿童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