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批判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

样一来,随着人们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民族之间的封闭状态和分工便被打破,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从而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做了十分中肯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277)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大工业和开拓世界市场,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处建立联系,使得原先的民族的地域的狭隘历史限制被打破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扩大了。资产阶级在开拓了世界市场的同时,又带来了国家间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3)共产主义的实现有赖于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深刻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要实现这一过渡,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条件: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二是人们之间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三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类的普遍交往和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交通工具发达了,人们之间的世界性普遍交往才有可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才能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显示自身的力量。

3、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权威和自治的思想?

答:1)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治思想:

自治在实质上意味着劳动者本人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他作为自由联合的生产者决定着社会共同体的整个发展,这样剩余劳动就真正成了必要劳动。简言之,自治就是历史性地克服当代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经济异化和政治异化。马克思的自治思想形成于1856年,即关于直接生产者、联合起来的工人管理生产和社会的观点。但是其丰富和完善却是在系统地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之后。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自治思想。在他们看来,广大人民要想真正获得自治,就必须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使权利正真掌握在广大人民手中,人民才能正真实现自治。无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就是人民自治。

2) 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威思想:

自治要想获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权威的存在。恩格斯曾说:“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无产阶级自治的同时,也强调权威的存在。从本质上讲,权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即便是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权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依然在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从实践层面讲,权威是产生与社会实践。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必然服从一定的决策,收到一定意识的支配,我们所服从的意志就是一种权威。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可能离开这种权威的存在。社会关系层面上讲,权威是普遍联系的交往形式。人们在社会、社区、家庭等集体当中与不同的人产生联系,发生交往,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权威,它把一定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有要我们服从。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强加与服从的双重影响。

4、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如何依据人的发展状况来描述社会形态演变的?

答: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经典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第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体现一种直接的社会关系。在这个社会形态中生产力极度落后。在这一阶段,商业、货币、交换等的逐步出现,生产力逐步得到发展,随后出现出现了第二种社会形态,即物的依赖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时,人们从各种自然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立和自由,人的社会关系也变得十分丰富和复杂,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形态:个人的全面发展,此时的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人不是在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自身的全面性。这时候,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高速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晚年所做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答:晚年马克思既没有放弃、中断《资本论》的写作, 更没有处于“慢性死亡”,而是在认真考察、全面系统研究世界发展新形式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唯物史观理论,将自己的理论上升到世界史观的高度, 实现了重大的哲学创新。马克思从中年到晚年,从不惑之年的《资本论》创作到晚年四大笔记的探索,思想发展的主导趋势和基本趋向,是从以实践观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走向以世界市场为经济原点的世界史观、全球史观。这种以世界市场为基点的世界史观、全球史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自身包含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它自身发展中的新高度、新境界、新水平。

史前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人类社会上最早出现的社会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究、利用当时文化人类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所得出的关于原始社会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他对哲学思辩时期、政治经济学时期、文化人类学时期三个时期进行探讨,弥补了唯物史观关于原始社会理论的不足,并用大量的实证材料科学地阐明了私有制是如何从公有制转化而来的,从而丰富、修正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以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俄国、中国、印度)为研究

对象,总结出的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以及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它的提出初步科学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问题。

6、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两种生产”理论?

答:恩格斯在1884年完成了历史巨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就详细、系统地论述了两种生产理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是两种生产理论第一次被全面、系统集中地论述,也标志着两种生产理论的形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这两种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历史是由人们所创造的,人们创造历史首先得解决的问题是衣、食、住等问题。否则,人们不仅不能“创造历史”而且自身也无法生存。物质资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人类只有不断繁衍种族,生育后代,不停地进行这两种生产才能使人类社会持续地发展。

2)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关系的制约。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生活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无论是对原始生活还是对共产主义社会都是适用的,虽然各种生活制度的构成和存在都是在两种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两种生产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同的。恩格斯指出:“劳动越不发达,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生活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生产力水平越低,生活制度和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越受人类自然生产的制约;反之,当生产力越不发达,生活制度和人的发展受物质资料生产的制约程度就越大。

3)两种生产理论与实践和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类为自身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主体,支撑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的发展制约着生活制度;另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创造了人,改变了人,并反馈给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制度,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但两种生产的决定作用最终要归结到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上。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物质资料生产对人口生产具有制约作用,反过来,人口生产也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两种生产的主体都是人,不能说是谁决定谁,只能说在特定的阶段谁的作用较为明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具体的社会形态中,两者的作用也不同,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物质生产落后,人类自身生产作用明显,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物质生产相对发达,物质生产对社会的发展就会起较为明显的作用。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人类自身的生产就较为明显,到那时其实两者生产已基本达到一致了。

7、如何看待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斗争?

答: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国际理论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一时期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面临危机论、经济决定论和新康德主义等各种理论挑战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各理论家在恩格斯晚年工作的基础上,均试图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出路问题,从而形成了他们在新时期重构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不同向度:一是,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右派认为当时的社会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很本的变化,因此主张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问题上放弃暴力革命的方式走社会改良的道路,在理论上用康德的伦理学“补充”马克思主义。二是,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则认为,当时的社会性质与马克思

在世时相比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因此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而无需做任何调整。三是,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立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策略上,他们实质上采取了与右派相同的取向;在理论上则与左派一样,主张应该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则。

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第二国际理论家特殊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和恩格斯谢世以后,第二

国际理论家不仅肩负着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而且还要扞卫马

克思主义以抵制来自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挑战"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在变化了的社会形势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使其能够得到不断传承并继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因此,他们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在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的同时,

在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还凭着自己的领悟,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写下了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和哲学着作。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宣传、扞卫和拓宽其研究范围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尤其是哲学方面,他们主要将其通俗化了,并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释。

当然,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虽然在一些具体观点上是正确的,比较切近马克思的本意,但最终都导入了某种错误倾向之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哲学性质的否定或错误理解,对自然的费尔巴哈式的理解以及在社会历史问题上对人的能动作用的忽视。而这些缺陷都源于他们在基础地位上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等同起来,没有领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内涵。因此,当他们站在旧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把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等同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时,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上述缺陷。也正因为这一错误的哲学立场,使得他们同时忽视或误解了马克思哲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实践观点和辩证方法。

8、如何认识列宁关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与“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答: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是列宁对帝国主义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析而作出来的。它是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获得胜利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筑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根据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特征与基本矛盾,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获得胜利理论。列宁在一九一五年八月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就明确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

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09页)接着夕列宁在一九一六年九月所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夕又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同上书,第873页)。

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国家,即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赶上和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实力对比的变化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世界领土已被分割完毕,无主的土地已经没有了,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会按照新的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而相对变弱了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又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会自动让出占领的殖民地。这样,一个要保一个要夺,就不可避免地要爆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结果是:一方面会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者;另一方面会削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这就有利于无产阶级举行革命武装起义突破帝国主义阵线的薄弱环节,首先在一国或者几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9、谈谈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以及他的不足之处。

答: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补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斯大林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用不同方式来解决矛盾的思想、提出消灭阶级有两个必要阶段的观点、提出质变的两种形式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客观经济规律的思想。

二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的精确化、明确化做了大量工作。如:斯大林为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下了定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概括、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经典性论述。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体系化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斯大林应革命斗争实践和理论本身发展的需要,在《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中第一次以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体系,专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尽管这一体系有其不足之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更新的必要性愈来愈明显,但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初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发展及理论贡献,都是不可抹杀的。

但是,斯大林在对马克思主义一些观点的理解上存在两个根本性的错误。首先是,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上,他并没有重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是将普列汉诺夫的从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进一步绝对化、极端化和过分化。他淆了实践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他并未清楚地意识到唯物主义的这两种不同形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其次,斯大林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一个不过是对另一个的具体应用。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这样一种理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白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他的分法是没有明确根据的。正是它们造成了斯大林另一些理论上的失误。

10、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发生曲折的教训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0年,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个阶段是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建国后的30年,深陷乌托邦社会主义误区;第三个阶段是从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近30年,其深刻教训是陷入实用主义泥潭;第四个阶段是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旨在创建以凸现“和谐马克思主义”为主的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在内的新理论。在马克思在中国的发展中,实事求是是最大的经验,而乌托邦主义和实用主义则是紧紧相随的误区。

乌托邦主义主要集中在1949—1978 年的 30 年间。主要表现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以目标取代过程的理想主义倾向,试图通过无休止的“阶级斗争”,来超越历史发展阶段,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这种失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持续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直至“文化大革命”彻底失败才宣告结束。

实用主义倾向主要在1978 年改革开放到2002年十六大二十多年间。这段时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从尝试、探索到逐步成熟的时期。“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存在着极度的不信任和深刻的恐惧,但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看, 无疑是有效的和经济的,这也正是它被用来作为“乌托邦”替代物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它的合理性是极其有限的。当这种思维方式占有一种支配地位时,它的固有缺陷也就暴露无遗。因为我们拥有 13 亿人口,它的历史进程是不允许试错的。一旦尝试,就会使人们无法重新回到原有基础从头开始,历史的这种不可逆性,决定了我们无法“摸着石头过河”。至于“猫论”更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与这种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同时存在的是,

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间功利主义盛行。随着金钱尺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日益独断化,精神价值逐步丧失了自己的最后地盘。如果说, 在极左时代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都被还原为道德的话,那么在今天人们又把一切社会关系及其价值统统还原为金钱尺度。过去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现在则是“市场经济一抓就灵”。其实我们在思维方式上并没有前进半步,功利主义的后果就是把目的性价值变成工具性价值, 甚至使其沦为可以计量、可以交换的有价对象了。

11、如何认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及其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答:“实事求是”作为现在人们熟悉的一句成语、一个概念,是由于“文革”后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并重新确立为执政党的思想路线。其内涵,人们普遍接受毛泽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改造我们的学习》)客观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革命不但应当从既定的客观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指导者应当善于洞察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及时地修订和调整党的方针、政策。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必须善于在党和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总是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提出相应的方针政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两层意思: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毛泽东同志在从事和领导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历来反对主观主义的工作指导,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同志也反复指出,为了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它渗透和体现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内容的统一性。否认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在认识论上就会导致主观和客观的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的主观唯物论或者机械反映论的错误倾向。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1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崭新概念,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虽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没有包括在内,但是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就应当从毛泽东谈起。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前后相继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有:第一,重新确立实践观点的核心地位,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继承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改革动力论;第三,坚持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主体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时代所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动摇。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年哲学考研试题真题

辽宁大学2007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史 A卷 中国哲学部分 一、解释概念、命题。(5分*3) 1.前识 “前识”是韩非子在《解老篇》批判的一种观点。是指那种在没有接触事物之前就行,在没有了解规律之前就动。前识这种东西是毫无根据的妄想。举例说,明明看一眼就知道牛是什么颜色,却要在屋子里冥思苦想,这是愚蠢的办法。 之后韩非子提出与前识论相对立的“缘道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性三品 1)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 2)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都是昏昏沉沉冥顽不灵的,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化。担当教育者任务的就是封建统治者。所以,圣王的任务是“继天成性”。 3.顿悟成佛 1、顿悟成佛:顿悟是说凭自己本有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来。 2、顿悟成佛的理论基是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主张人人都能成佛的观点。所以,人的差别不在于有无佛性,而在于觉与不觉,这样就把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提倡内求于心,这是他顿悟成佛说的出发点。 二、简述题。(10分*2) 1.简述孟子“良知良能”思想。 1、含义: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这种不用学习、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就是“良知良能”。 2、所以,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办法,只要把失散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成,不必在实践中学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做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及要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及要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 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发展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 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 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 问题6: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 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

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在这一阶段,恩格斯也和马克思一样,还处在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源问题上,看到了“工业国”所必然引起的矛盾,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但还没有进一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也还没有指明这种革命的性质。在物质利益和思想原则的关系问题上,看到了在英国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动的支配作用,但还没有得出物质利益决定思想原则是普遍规律的结论。 而且,1843-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表明他们已实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具体来说,有(1)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揭示“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2)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揭示“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区别,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马克思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针对“原本”的批判,揭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恩格斯在深入工人和研究经济学中,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问题7:论述异化劳动的含义及其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如下: 1、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规定。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同资本家尖锐对立这一经济事实,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进而又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首先,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其次,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 马克思还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因为正是自我异化的发展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创造了条件;而自我异化的扬弃、人的本质的复归是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因而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是一种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劳动对象化、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 2、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异化劳动是《手稿》的核心概念。异化劳动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取得了对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首先,由于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因而也就很自然地把生产劳动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而这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劳动。其次,由于《手稿》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因而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的缺陷。第三、《手稿》在阐发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还提出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想。第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贯穿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总的来说,马克思首先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说:从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马克思还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批判地研究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杨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3、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首先,就其实际思想内容来说,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费尔巴哈而向唯物史观接近,但是作为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却还没有摆脱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其次,就其与旧哲学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区别是明确的,对费尔巴哈也有所批评和保留,但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上同费尔巴哈区别开采,因而对费尔巴哈哲学作了过高的评价、直到1844年8月还认为费尔巴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免费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History of Marxism Philosophy 课程编号:0223324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政教专业先修课程: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后续课程:西方哲学思潮评介总 学 时:54 总 学 分:3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描述15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欧洲的传播,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发展以及多样化的探索和研究的全过程,对其发展中的是非曲直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如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线索,并能对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建构其当代形态有所促进。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锻炼理论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力、免疫力,为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序号 章目名称讲授实验序号章目名称讲授实验 1绪论65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的验证和发展62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产生的历史条件46第五章 马克思在经济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发展73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纪观的探索167第六章 恩格斯晚年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94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问世6绪 论(10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 四、分期和主要内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产生的历史条件(4学时)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政治经济条件、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电气课件中调试,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 2、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转向黑格尔主义并超越黑格尔哲学 的? 3、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超越费尔巴哈走向黑格尔哲学的? 4、 如何评价《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 意义?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8、 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如何深化和发展的?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 是如何得以验证和发展的。 10、《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意义如何? 11、简述《资本论》中的生产力思想。 12、《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如何发展社会形态理论的? 13、《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述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 15、分析《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16、分析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是基本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哲史上有何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18、《费尔巴哈论》中, 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与体系的矛盾的?如何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性的? 19、恩格斯是如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0、《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阐述有何特点?

21、阐述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22、普列汉诺夫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23、说明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24、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 25、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经典作家那里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26、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如何发展唯物史观的?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和评价异化劳动理论? 2、述评《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3、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规定的“现代唯物主义”? 4、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关于认识发展辨证发的思想。 5、恩格斯的如何阐述自然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6、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7、如何评价《唯物主义河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在马哲史上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批判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年真题

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目代码:2041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一.简答题 1.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辨证关系。 2.质与量的辨证关系。 3.真理的辩证法及其意义。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发展的规律。 二.辨析题 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征。 2.否定之否定规律只有通过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才能表现出来。 3.真理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 4.既然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而社会运动无主体。 三.论述题 1.“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你认为,马克思在这段话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对辩证法本质的认识。 2.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道理。

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目代码:2041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一.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运动和物质的辨证关系。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4.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二.辨析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化活动的关系。 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3.一切物质都具有同感觉相类似的反映特性,这是唯灵论的观点。 4.改革是一样深刻的社会革命。 三.论述题 1.用真理的辩证法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用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 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1)时代背景(2)思想背景 (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 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 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1)基本内容: 1.论述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时,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人的自由。 2.把自我意识看作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哲学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同 青年黑格尔派一样) 3.反对黑格尔调和哲学和宗教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4.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扬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揭 露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及其根源。 2)哲学史意义: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的思想,不仅同黑格尔哲学有重大差别,而且也开始越过青年黑格尔派。 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 回答:黑格尔把国家看作自在自为的现实的理念,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在国家之前只是现象和经验关系,本质的关系则是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 问题5: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 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的基本倾向仍然属于辩证唯心主义,但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急剧转向主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分歧。这突出地表现在:恩格斯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一、名词解释题 1.市民社会[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市民社会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用来表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术语。马克思主义用来指资产阶级社会或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关系。具体体现在:(1)在古代西方,市民社会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即政治社会。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会”被用来指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②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 (2)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2.《反杜林论》[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反杜林论》集中反映了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马克思的支持下,于1878年出版。该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做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该书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经验主义观点,阐述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等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它从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上彻底批判了杜林主义,而且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3.青年黑格尔派[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青年黑格尔派是指于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又称“黑格尔左派”。其活动中心在柏林,主要成员有:D.F.施特劳斯、B.鲍威尔、E.鲍威尔、A.卢格、K.F.科本、A.鲁滕堡、E.梅因、M.赫斯、M.施蒂纳等。 (1)兴起 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促进了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青年黑格尔派反对黑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力图从它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19世纪30年代,他们主要从事对宗教,特别是对福音书的批判性研究。施特劳斯认为,福音故事是像神话那样不自觉地发生的,其中客观的精神实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鲍威尔则认为它出自福音书作者的有意虚构,起决定作用的是自我意识,因而只有自我意识才能把人类从宗教异化下解放出来。 (2)分化与解体 进入40年代后,曾经起过进步作用的青年黑格尔运动发生分化和解体。青年黑格尔派中最激进的分子(如卢格)开始公开批判普鲁士国家制度,赫斯开始宣传空想共产主义。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哲学。与此同时,以鲍威尔兄弟和梅因为首的一群人组成了“柏林自由人”小组,玩弄空洞的批判词句,蔑视群众,指责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施蒂纳则用至上的“唯一者”来鼓吹无政府主义。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过青年黑格尔运动,但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青年黑格尔分子。他们迅速从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进而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4.交往关系[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交往关系是指社会交往关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所构成的,人类个体之所以构成社会就在于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交往。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主体和主体性[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2.三大社会形态[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①人的依赖关系:在此阶段,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②物的依赖关系:在这一阶段才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③人的全面发展:在此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在自由地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个性的人。 3.本质与现象[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现象与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类的本质,即一类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类事物的最根本的东

西,因此它是普遍性、共性,但并非共性都是本质。由于事物的种类是分层次的,本质也是分层次的,根据深浅层次的不同而分为多极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即该事物的各种个性、特殊性、具体性的总和。本质是内容,但现象不一定是形式,内容也不一定都是本质。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关系,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①二者相互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只能间接地被认识。②两者也相互依存: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它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③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本质变现象只能理解为本质表现为现象;现象变本质应理解为现象表现本质,现象越丰富,表明事物的本质也越深刻。同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同一本质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4.形而上学[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通常有两种含义:①是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由于传统哲学通常是以这种方式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因此人们往往把传统哲学称作“形而上学”。②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5.物质[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可以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基本哲学范畴。它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无限多样的特殊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试题(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编测试题、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哲学共产主义 2.异化的含义 3.两种生产 4.市民社会 、分析命题(每题 5 分,共10 分)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存的 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 2.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 3.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 4.马克思的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30 分,共30 分)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编测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社会发展五项式 2.客观真理 3.辩证逻辑四要素 4.实践的两大品格 、分析命题(每题 5 分,共10 分 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真理是个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列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 2.如何理解历史的发展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 3.什么是实践?列宁对实践内涵的界定有什么样的深刻意蕴? 4.列宁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列宁对真理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三编测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物化

2.希望 3.额外压抑 4.交往 、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简述物化的表现形式 2.东方国家没有形成市民社会阶层,东西方国家形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3.阐释希望哲学对于人的理解。 4.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5.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 分,共30 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卢卡奇物化 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四编测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矛盾论》 2. 《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其哲学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样一来,随着人们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民族之间的封闭状态和分工便被打破,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从而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做了十分中肯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277)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大工业和开拓世界市场,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处建立联系,使得原先的民族的地域的狭隘历史限制被打破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扩大了。资产阶级在开拓了世界市场的同时,又带来了国家间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3)共产主义的实现有赖于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哲学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哲学的革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P11、13。 时代背景: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经历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机器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交往关系;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凸显,经济危机频频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难困苦;资产阶级为开辟世界市场,用血与火开路,到处建立殖民地,使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社会背景。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广泛吸纳了其他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近代欧洲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历史雪茄的观点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等,这些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渊源。 2、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两个转变”→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两个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结果。他们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 (1)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如何理解?p19~20。 如何理解:马克思认为,哲学要抓住“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公开的、无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哲学应该是对人民最关心的时代问题的探究,是对人民根本的意愿、要求和呼声的理论表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含原著)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含原著) 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郑忆石 钟锦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能,离不开对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理解。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有其萌芽、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其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面临怎样的历史抉择?他们又说了些什么?他们的理论对其时和后世有何影响?我们该如何把悟其理论的内在脉络、理解其前后的不尽一致处?如何在“我们走近马克思”的同时使“马克思走近我们”?……弄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评价其是非得失。因之,尽可能较为真实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是该门课程的讲授主旨。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前言 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 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影响 三、“读史使人明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简介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分期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绪论,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走进马克思》陈学明、马拥军著,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4、《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任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被肢解的马克思》陈先达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何区别? 2.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客观环境、主体动因 第一节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 一.“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十九西欧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 1.尖锐的经济矛盾 2.激烈的政治冲突 二.“已有的思想材料”: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启迪 1.理论转折的先兆 2、理论遗产的启迪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理解了历史 一、家庭教育及其烙印 1、熟读萨翁十四行:超常的记忆力 2、“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真精神和谨严学风 3、盗火种的普罗来修斯:远大的抱负和无畏的勇气 二、理论探索的特色 1、鲜明的实践批判性 2、深刻的理论批判性 3、无情的自我批判性 《第二章》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革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6.《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75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试题(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编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哲学共产主义 2.异化的含义 3.两种生产 4.市民社会 二、分析命题(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存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 2. 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 3.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 4. 马克思的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编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发展五项式 2.客观真理 3.辩证逻辑四要素 4.实践的两大品格 二、分析命题(每题5分,共10分 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真理是个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列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 2.如何理解历史的发展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 3.什么是实践?列宁对实践内涵的界定有什么样的深刻意蕴? 4.列宁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列宁对真理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三编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物化

2.希望 3.额外压抑 4. 交往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物化的表现形式 2.东方国家没有形成市民社会阶层,东西方国家形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阐释希望哲学对于人的理解。 4.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5.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四编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矛盾论》 2.《实践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