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etNet:未来网络的必由之路

HetNet:未来网络的必由之路

HetNet:未来网络的必由之路
HetNet:未来网络的必由之路

HetNet:未来网络的必由之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丰富的业务驱动移动宽带(MBB)的蓬勃发展,网络流量呈爆发性增长。据预测,就热点地区而言,2016年的总流量将超过2012年的30倍以上。同时,MBB对数据吞吐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满足热点区域的容量和数据速率需求将是未来MBB网络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现有宏站扩容,如开通增加频谱效率的特性(MIMO、DC等)、增加载频、分扇区等,可以进一步提升现网容量。在站点可获得的区域,通过加密已有宏站布局,也可以带来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在宏站无法扩容时,还可以采用小基站来提升网络容量。

因此,为了满足未来容量增长需求,改变网络结构,构建多频段、多制式、多形态的分层立体HetNet网络,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

HetNet网络的关键技术

在HetNet网络部署之前,运营商应首先识别出话务热点区域,对于大面积的高话务区域,可以通过增加宏站载波数或者宏站分扇区来解决容量需求,对于小面积的话务热点,需要部署小基站。当前,宏网络扩容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而HetNet主要面临的是小基站引入后带来的新问题。

通常小基站的引入,将为已有网络的KPI带来风险,但可以通过合适的宏微协同方案,在提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对已有网络KPI的影响。当网络中话务热点较多时,需要部署大量的小基站吸收网络话务。同时,灵活的站点回传,集成供电、天馈、防雷的一体化站点方案可以降低对小基站站点的要求和部署成本。当海量小基站部署后,HetNet网络中宏站和小基站单元需要统一的运维管理,采用易部署、易维护特性,将进一步降低网络运维成本。

精准热点发现

为了保证小基站能有效地分流宏网络话务,运营商必须保证小基站能够部署在热点区域,同时通过采集现网UE(用户设备)话务信息、对应的位置以及栅格地图,获取现网话务地图。

考虑到小基站的覆盖范围,建议话务地图的精度达到50m,以方便获取网络的热点位置,确定需要部署小基站的地点。精准的部署,可以充分发挥小基站的作用,吸收更多的话务。

当小基站完成部署后,通过对比小基站部署前后的话务地图,便可以评估小基站部署的效果,并得出下一步小基站的优化建议。

一体化小基站

随着环保及大众防辐射意识的增强,站点越来越难以获取。据分析,未来运营商将更多地考虑路灯杆、挂墙等方式部署基站。安装简单及站点简洁,成为小基站部署的基本要求。

根据部署场景的要求,小基站可以集成传输、供电、防雷等功能,也可以将传输、供电、防雷功能拉远,小基站单独部署。小基站的外观可采用方形或球形,方便与周围环境融合。另外,为了支持单人安装,降低人工安装成本,建议小基站重量小于8kg。

灵活的基站回传

对于小基站部署而言,传输最具挑战性。原因在于小基站部署灵活,大多数小基站站点尚不具备传输条件,传输解决方案需要具备灵活、低成本、易部署、高QoS等特点。

小基站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包括有线回传和无线回传。当站点具备有线回传时,优先选择有线回传。有线回传主要包括光纤、以太网线、双绞线、电缆。

光纤作为基站传输的主流方式,建议优先选择。光纤可以直接选择P2P光纤到站,也可以采用xPON实现光纤到站,同时在站点部署ONU。根据当前小基站部署要求满足室内覆盖、室外补盲及容量提升的需求,建议小基站选择室外型ONU和室内型ONU。

无线回传部署灵活,但是可靠性较有线回传低。无线回传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微波、TD- LTE、Wi-Fi等。常规频段微波(6-42GHz)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下的无线回传,V-Band(60GHz)和E-Band微波(80GHz)是高频段微波,具有大容量、频谱费用低廉和适合密集部署的特点,在短距高带宽小基站部署场景下,有突出的成本优势。在有2.6G/3.5G TDD频谱,NLOS(Non Line of Sight,非视距)、P2MP

(Point-to-Multipoint,一点到多点)的情况下,可考虑TD-LTE回传方式,也可采用Sub- 6GHz频段微波实现非视距回传。在以数据业务为主的低成本部署场景中,可采用Wi-Fi回传。

SON特性

为了满足MBB的需要,未来5年内小基站的数量将会超过宏站。易部署、易运维等SON特性是降低未来海量小基站端到端成本的关键。

首先,小基站能够自动感知周围无线环境,自动完成频点、扰码、邻区、功率等无线参数的规划和配置。与不能进行无线参数自动规划的传统基站相比,小基站的自动规划和配置能力将使网络规划人工投入降低15%。

其次,与宏站相比,小基站开站更加容易,只需安装人员在现场打开电源即可,无需任何配置工作。测试证明,采用自开站、自规划、自配置等SON特性后,一个无任何经验的人员,从小基站安装到业务开通,1个小时之内即可完成。

第三,小基站能够自动感知周围无线环境的变化,如周边增加新基站时,会自动进行网络优化,如自动调整扰码、邻区、功率、切换参数等,保证网络KPI目标的达成。在传统网络中,网络优化是网络维护工作中投入较大的一部分,通过自动网络优化,使这部分人工投入较传统网络相比降低10%-30%。

宏微协同

用户对MBB流量的需求是逐渐增加的,运营商可通过HetNet来逐渐提升网络容量。当话务热点只是一些零星的区域时,通过少量增加小基站即可。这时,宏基站和小基站可以采用同频部署。为了控制同频部署下宏、小基站之间的干扰,需要在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采用协同方案。在Cloud BB架构下,宏、小基站通过紧密的协同,可以进一步提升HetNet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当话务热点增多,需要在宏站覆盖范围内部署的小基站数目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建议动态分配部分专门的载频给小基站,以获取更大的系统容量。

仿真数据表明,一个宏站加三个小站(微BTS或微RRU)后,该宏站覆盖区域内网络容量和边缘吞吐量均有明显提升。

图1 HetNet对容量的提升

如图1所示,每增加一个微BTS,宏网络协同容量增益约为80%-130%;每增加一个微RRU , 宏网络协同容量增益约90%-150%。

图2 HetNet对边缘吞吐率的提升

另外,1宏站+3微RRU方式对于边缘用户的吞吐率改善明显,相对于1宏站+3微BTS方式,5%边缘用户的增益为400%,如图2所示。

AAS有源天线技术

MIMO作为无线网络提升频谱效率、单站点容量的关键技术,规模商用渐行渐近。MIMO存在多种方式,基本要求基站收发多通道化、天线阵列化,特别是HO-MIMO (Higher-Ord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高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根据空口信道情况自适应选择收发模式和天线端口。

对于小基站来说,不同的MIMO技术带来的容量增长潜力非常可观。小基站的无线环境客观上能更有效发挥MIMO技术的容量潜力,结合小基站的站点体积诉求,导致运营商对AAS小基站产品的商用需求更为迫切。

支撑MIMO的多流天线阵元同时具有多个容量和性能增长的附加潜力:小区级别BF、用户级别BF、虚拟波束劈裂扇区、虚拟波束STSR(Sectorized Transmission Sectorized Receive,定向发射定向接收)等,这为提升频谱效率和小基站硬件利用率提供了可能。例如小区级别BF,能为小基站灵活选站提供可能性,为不同场景组网提升10%平均吞吐率和边缘吞吐率。

AAS小基站为未来网络SON提供了硬件支撑。结合SON功能后,小基站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进行自适应的覆盖调整,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使小基站高效地分流。

下一代室内解决方案

由于70%-80%的MBB业务流量发生在室内,运营商需要重点解决室内容量问题。对于小型热点,运营商可以采用小基站室外覆盖室内、室内直接部署Pico基站等方案。对于大型建筑的室内覆盖,现在运营商通常采用 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可以提供比较好的覆盖及KPI,但DAS 的部署很困难,容量增长能力有限,未来关键技术能力(如MIMO等)演进受限。同时,DAS室内无法管控,难定位问题,降低了用户满意度,并增加了TCO。

随着大面积室内热点容量的增长,下一代室内解决方案在分布式基站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远端射频单元,简化了部署难度。同时,通过软件对远端单元进行配置,可以实现容量的灵活扩容。更重要的是,下一代室内解决方案全程可管可控,在集中维护中心就可以实现对所有远端单元的故障定位和修复。

综上所述,MBB时代对未来蜂窝网络在容量和用户体验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HetNet网络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必由之路:通过采用高精度的话务地图,能够将小基站精准部署在话务热点,是保证小基站分流宏站容量的前提;通过合适的宏微协同方案,在提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对已有网络KPI的影响;一体化小基站集成了灵活的站点回传、供电、天馈、防雷等方案,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对小基站站点的要求和部署成本;室内是未来MBB业务发生的重点区域,下一代室内解决方案,在部署灵活性、容量平滑演进、远端故障定位及修复上优势明显。

HetNet典型场景及其解决方案

在MBB时代,以下典型场景最容易产生容量需求,也是HetNet网络需要重点覆盖的场景。根据形状,室外热点可以划分为离散孤立小型热点HotDot、连续街道热点HotLine、大型空间热点HotZone。

?HotDot(如星巴克):覆盖范围一般不大,人员的移动性也不大,但是数据业务需求比较高。

?HotLine(如上海南京路):具有人流量大、话务高的特点,且受街道狭长特点的约束,话务呈带状分布,同时商业街边的店铺也是产生话务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此类商业街的热点覆盖,最好同时兼顾街边的店铺。

?HotZone(如莫斯科红场):包括城市中的商业广场、旅游休闲广场等,其特点是人流量比较大,具有比较大的话务需求,且话务需求具有时效性,如节假日或周末话务量会更大,此外,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其对数据业务会有更大的需求。

?对于室内热点而言,根据其面积和隔断分布,室内热点可以划分成室内中小型多隔断、室内中小型无隔断、室内大型多隔断、室内大型空旷区域。

?室内中小型多隔断(如居民区):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人们会对数据业务产生较高的需求。尤其像集体性居住或者租房者集中的一些居民区,人们直接采用移动网络进行语音通信和上网,从而产生较高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

?室内中小型无隔断(如中小型商场):包括中小型商场、超市、地铁、活动中心等。

该场景的特点是楼层不高,有移动性和容量诉求。

?室内大型多隔断(如大型写字楼):包括大型办公楼宇、大型高档酒店等。该场景有覆盖需求的同时,还有容量需求。其特点是人员密集、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都很大,但由于穿透损耗,使得室内部分区域,如电梯井等,覆盖不好,而且由于楼层较高,高层部分宏站覆盖不好。

?室内大型空旷(如火车站):包括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机场、大型超市等。该场景具有明显的人流量大且集中的特点,会产生比较高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而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周末人流量明显变大。

以上典型的热点场景,建议采用如下的扩容方案:HotDot、HotLine、 HotZone 场景可以采用小基站室外部署方案;室内中小型多隔断场景采用小基站室外覆盖室内方案;室内中小型无隔断场景可以采用小基站室内部署或者小基站+DAS方案;室内大型多隔断场景、室内大型空旷场景可以采用下一代室内解决方案。

图3 HetNet典型场景及其解决方案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 IT 和 IP 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IT,媒体和消费电子等行业之间的 融合,电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未来 3-5 年是电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业务转型的需要,宽带化,分组化,融合(包括 产业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移动化成为电信网络的主流趋势.All IP 架构,FMC 是未来网 络发展的目标,而 IMS,IP 电信化,无缝移动性和 NG-SDP 等技术,是支撑未来运营商完成转型的 核心技术.
业务发展趋势
在新的产业融合背景下,运营商以带宽出租(如批发和专线业务等)和语音服务为主的业务已 不能适应未来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运营商需要开展新的业 务,即面向消费者用户的 Multi-play 业务和面向商业用户的 ICT 服务.其中,IPTV 是面向家庭用户 和消费者用户最重要的业务切入点和关键点.而以网络为依托,为方案设计,业务托管,业务外包, 业务咨询乃至商业流程外包等提供高水准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满足未来商业用户需求的关键.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将从"Bit Pipe"向"Service"转变.这表现在,面对消费者市场,其商业 模式从"分享用户的通讯消费(Share of communication minutes) "向"分享用户的所有消费行为 (Share of total consumer spending) "转变;面向商业用户市场,其商业模式从"提供租用线路" 向"帮助用户优化商业流程"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开放合作和价值链的整合能力成为运营 商致胜的关键.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移动互联网创新
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效应始于美国校园网站 Facebook,Compete 公司公开 数据显示,截止 09 年 1 月,由 Mark Zuckerberg 于 2004 年创建的社交网站仅美国国内 用户访问数达到 6850 万,全球用户人数已达 1.5 亿,全球活跃用户量已突破 1.75 亿。 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校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超过 90%,51 网在 15~25 岁年轻人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08 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年轻白领娱乐休闲 和打发时间的新宠,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发展了约 1500 万注册用户。 研究员:
社交业务经过短短 5 年的发展,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 高的 Web 2.0 业务。虽然全球社交网站存在个人隐私安全漏洞、业务应用雷同、用户流 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服务商正积极通过调整安全机制以及依靠平台开放来解决业务运 营问题。未来, “社交”的理念将逐步渗透、融合至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当中,社交网站也 定将成为继搜索引擎业务之后又一改变互联网、改变网民生活的互联网业务。 我国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 3G 牌照的发放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激烈市场竞 争所导致的用户流失现象日益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我国电信运营商纷纷投身社交网 站的阵营当中,在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日益纵深的趋势下,社交网站定将成为未来黏住 用户、推广新业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员:王亮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8 月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前言 ............................................................... 1 一、全球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特点概述 ................................... 3 1.1 全球 SNS 业务蓬勃发展,网站流量进一步攀升 ......................3 1.2 全球社交网站产业价值 271 亿美元,商务社交网站逆市增长 ..........4 1.3 Facebook 用户规模赶超 MySpace,巴西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比重最高 ..6 1.4 激烈竞争环境下,社交网站平台化特征明显 ........................8 1.5 政府及官方媒体入驻社交网站,业务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9 二、我国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 11 2.1 市场快速增长,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2.1.1 用户规模达 1.6 亿,三类社交应用发展迅速....................12 2.1.2 社交网站业务市场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14 2.2 开放平台成趋势,插件应用层出不穷 .............................16 2.2.1 大型社交服务提供商开放平台应对激烈竞争....................16 2.2.2 插件式社交游戏应用层出不穷................................17 2.2.3 平台开放促成多方参与的新型运营模式........................18 2.3 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9 2.3.1 业务盈利能力有限,网络广告依然是首选......................19 2.3.2 继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联合运营有望成趋势..................21 三、社交网站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3.1 信息安全制约社交网站良性发展 .................................22 3.1.1 不良及不法信息内容亟待规范................................22 3.1.2 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还需加强..................................22 3.2 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24 四、社交网站发展趋势及对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 26 4.1.社交网站产业链正在进行深刻的变化 .............................26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 TEL 6230413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 1 页
版权所有

网络安全心得体会

网络安全心得体会 网络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无限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险,网络安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安全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网络安全心得体会篇1 本学期我选修了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自从上了第一堂课,我的观念得到了彻底的改观。老师不是生搬硬套,或者是只会读ppt的reader,而是一位真正在传授自己知识的学者,并且老师语言生动幽默,给了人很大的激励去继续听下去。在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密码学方面的知识。 各种学科领域中,唯有密码学这一学科领域与众不同,它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分支学科组成。这两个分支学科,一个叫密码编码学,另一个叫密码分析学。 “密码”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色彩。究其原因,是其理论和技术由与军事、政治、外交有关的国家安全(保密)机关所严格掌握和控制、不准外泄的缘故。

密码学(Cryptology)一词源自希腊语“kryptos”及“logos”两词,意思为“隐藏”及“消息”。它是研究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科学。其目的为两人在不安全的信道上进行通信而不被破译者理解他们 通信的内容。 从几千年前到1949年,密码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密码学专家常常是凭自己的直觉和信念来进行密码设计,而对密码的分析也多基于密码分析者(即破译者)的直觉和经验来进行的。1949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 Claude Elwood 发表了《保密系统的信息理论》一文,它标志着密码学阶段的开始。同时以这篇*为标志的信息论为对称密钥密码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为一门科学。由于保密的需要,这时人们基本上看不到关于密码学的文献和资料,平常人们是接触不到密码的。1967年Kahn出版了一本叫做《破译者》的小说,使人们知道了密码学。20 世纪70年代初期,IBM发表了有关密码学的几篇技术报告,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密码学的存在。但科学理论的产生并没有使密码学失去艺术的一面,如今,密码学仍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科学。1976年,Diffie 和Hellman 发表了《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他们首次证明了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不需要传输密钥的保密通信的可能性,从而开创了公钥密码学的新纪元。该*也成了区分古典密码和现代密码的标志。1977年,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公布。这两件事情导致了对密码学的空前研究。从这时候起,开始对密码在民用方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回顾了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将其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阐述。之后,详细介 绍了网络技术中的四大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网络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从语义网、计算机系统重新整合、网络进行整合、人工智能等七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语义网;人工智能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divides its history into three https://www.doczj.com/doc/df4825940.html,ter,the four major technology about the network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future network development trend was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tha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from the semantic web, computer system integr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 on.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如网络线、光纤等)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计算机网络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40年,网络技术的发展变化速度惊人。回顾历史,从大局的角度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是厂商导向阶段。基本上在网络行业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人都知道,刚开始的IT都是集中地把用户内网连在一起,所有项目、所有用户都一直在做同样的事,网络设备厂商作为主导。第二阶段,上个世纪9 0年代末期到最近一两年,是公网的阶段,中国电信和现在的中国网通等固网运营商都在集中精力做外网和公网。第三阶段,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将进入应用导向和用户导向阶段。以后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单为了内网或者外网,而是怎么朝更深层次发展,怎么用好这个网,怎么能更容易地享受到网络服务,怎么能更容易地把网络服务推向网络端。 1 网络技术简介 (1)软交换技术。为了把服务控制功能和网络资源控制功能与传送功能完全分开,需要应用软交换技术。根据新的网络功能模型分层,计算机网络将分为接入与传输层,媒体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也叫网络服务层)四层,从而可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 (2)IPv6技术。未来的计算机网络是基于IPv6技术的网络。和IPv4相比,IPv6的主要改变就是地址的长度为128位,也就是说可以有2的128次方的IP地址,足以保证地球上的每个人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 (3)光交换与智能光网络技术。当前组网技术正从具有上下光路复用(OADM)和光交叉连接(OXC)功能的光联网向由光交换机构成的智能光网络发展;从环形网向网状网发展;从光→电→光交换向全光交换发展。即在光连网中引入自动波长配置功能,也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使静态的光连网走向动态的光连网。 (4)宽带接入技术。计算机网络必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有可能开展。当前宽带接入技术有两个新技术,一个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的

浅析社交网络的广告运作与发展趋势.

浅析社交网络的广告运作与发展趋势 ——以Facebook、Twitter为例工商管理学院贸易经济0901 雷贞莲0906020126 一、Facebook的广告运作 广告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Facebook的一个主要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据eMarketer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Facebook显示广告营收总额达到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那么Facebook是如何实现如此迅速的增长?其广告又是如何运作的? 所谓的“Facebook Social Ads”(FSA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通过让企业在Facebook上建立主页并吸引消费者成为这家企业(或品牌的“fans”,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资料,面向更精准的目标消费群体投送广告(即定向广告或精准广告,另一方面可以将“fans”们的商业活动用各种方式通知“fans”们在 Facebook上的“朋友”,以达到口耳相传的效果(即口碑营销。 (一定向广告(精准广告 广告商可以基于Facebook用户个人资料上的内容提供广告,比如,年龄、性别、兴趣、婚姻个人状况、读书和音乐偏好,电影以及电视节目。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Facebook用于消费心理和人口结构的统计可以帮助品牌做好精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对即时更新的信息的分析以及对用户的追踪,可以使广告主在发布广告时随时改变价格和预算,以调整广告策略。用户在Facebook上的任何活动,比如与朋友分享的信息,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测试,甚至将自己的博客链接到Facebook上同步更新等,这些行为都成为Facebook收集用户信息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Facebook可以为使用其平台进行网络营销的客户提供精确的用户信息以支持其精准营销。 (二口碑营销

网络营销发展前景分析

网络营销发展前景分析 姓名:汪宏超 单位:巢湖学院计算机系06电子商务班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脑的世界普及化和网上营销方便、实惠等方面来具体分析网络营销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关键词: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发展速度、网络促销、网络营销安全。正文: 网络营销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都要实现其营销的目标,即将潜在的交换转化为现实的交换。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脑的世界普及化,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和次数越来越多。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工具,在这个基础上网络营销便逐渐开始其强大的市场作用。在中国网络已经成为继电视媒体和报纸的第三大媒体。成为一个巨大的宣传平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为网络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目前电脑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网络营销,也就是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迅猛,以每年1000多家的速度激增,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3家的电子电子商务的便捷和高速无限制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国家也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支持,《电子签名法》和各大银行的网上交易安全问题的处理,充分体现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已经达到不容忽视的地步,他的出现,必将替代传统商务。

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是由迈卡锡教授提出的4P组合,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进。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网络的互动性使得顾客能够真正参与整个营销过程,而且其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都得到加强。这就决定了网络营销首先要求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据此,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提出了4C的市场营销理论,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成本、便利和沟通。因此,网络营销的模式是从消费的需求出发,营销决策(4P)是在满足4C的要求的前提下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的是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新营销模式之下,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甚至牢不可破,这就形成了“一对一”的营销关系,这种营销框架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 现在,在网络营销方面又增加了许多优惠促销方式,这样就更好的吸引了更多的顾客选择了网上购物。例如:网上折价促销、网上赠品促销、网上抽奖促销、积分促销等。 1、网上折价促销 折价亦称打折、折扣,是目前网上最常用的一种促销方式。因为目前网民在网上购物的热情远低于商场超市等传统购物场所,因此网上商品的价格一般都要比传统方式销售时要低,以吸引人们购买。由于网上销售商品不能给人全面、直观的印象、也不可试用、触摸等原因,再加上配送成本和付款方式的复杂性,造成网上购物和订货的积极性下降。而幅度比较大的折扣可以促使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的尝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网络技术的目前发展状况和未来展望 摘要:近年来网络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网络已经发展成为实现信息资源,存储资源以及计算资源共享的新型信息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正朝着高速化和宽带化的方向演变,并逐步由单一的数据传送网络发展成为数据,语音,图像和实时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网络。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我们生在网络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网络。本文主要从国内网络发展状况,国内网络未来前景与展望以及国内外网络技术的分析比较三方面阐述下对网络的认识。 关键字:状况;背景;前景;展望;分析;比较 1.引言 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便捷、丰富,网络应用在世界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网络发展进入繁荣期,网络应用层出不穷。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了能更好的应用网络,让网络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便携工具,我们必须深入的去了解现在网络的状况,网络的技术背景。同时要对网络做出预见性,对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在未来更好的应用网络。 2.目前国内网络发展状况 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涉及到通信与计算机两个领域。它的诞生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水平,而且已经成为衡量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四大趋势

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四大趋势 可信化: 这个趋势是指从传统计算机安全理念过渡到以可信计算理念为核心的计算机安全。近年来计算机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传统安全理念很非常难有所突破,人们试图利用可信计算的理念来解决计算机安全问题,其主要思想是在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从而将一点(不多的意思)或几个计算平台变为“可信”的计算平台。目前还有很非常多问题需要研究跟探索,就像如基于TCP的访问控制、基于TCP的安全操作系统、基于TCP的安全中间件、基于TCP的安全应用等。 网络化: 由网络应用、普及引发的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变革,正在进一步推动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展,并诱发新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发现。就像如安全中间件,安全管理与安全监控都是网络化开展的带来的必然的开展方向;网络病毒与垃圾信息防范都是网络化带来的一些安全性问题;网络可生存性;网络信任都是要继续研究的领域…… 标准化: 发达国家地区高度重视标准化的趋势,现在逐步渗透到发展中国家都应重视标准化问题。逐步体现专利标准化、标准专利化的观点。安全技术也要走向国际,也要走向应用。我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等必将更加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就像如密码算法类标准(加密算法、签名算法、密码算法接口)、安全认证与授权类标准(PKI、PMI、生物认证)、安全评估类标准(安全评估准则、方法、规范)、系统与网络类安全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路由器、可信计算平台)、安全管理类标准(防信息泄漏、质量保证、机房设计)等。 集成化: 即从单一功能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向多种功能融于某一个产品,或者是几个功能相结合的集成化产品,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发现,否则产品太多了,也

未来十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分析P

世界已被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未来10年将如何变化与发展? 1.互联网全球普及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最近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亿人;而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底突破70亿大关。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估计2020年世界人口将为75亿,大部分人将使用互联网。 2.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 到2020年,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学校班车将接入互联网,父母可实时了解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情况。 3.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公司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近年来,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4.社交网络的巅峰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是万维网技术的最新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态。Facebook自2004年2月4日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8亿,至今并未呈现出减缓的迹象,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以及Google+还会继续增长。美国新媒体公司Wetpaint联合创始人兼CEO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在TechCrunch撰文称,未来十年内,社交网络将与搜索引擎全面整合,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个人助理,为用户规划日常生活,提高决策效率。 5.SoLoMo将主导互联网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7.38亿,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亿。2011年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未来十年内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三概念的结合,也称社交本地移动,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LBS已经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一道桥梁,SoLoMo将引领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走势。 6.互联网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意味着轻量、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人人都可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 微博(micro blogging)、轻博(light blogging)等新媒体的兴起,展示形式更加简洁、便捷,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 轻游戏崛起,网络娱乐方式轻简化,风靡全球的轻度社交类游戏《愤怒的小鸟》《偷菜》《抢车位》是多么的简单、轻松。 软件应用更轻了,从各种应用市场(App Store)里可以直接下载各种应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拷贝光盘或软盘,还有许多是基于云服务的在线应用。 7.大数据时代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和快。 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迅猛增长。2012年华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网络容量提升千倍,每个移动终端也会达到Gb级的连接速度。思科预计,到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 8.云计算大行其道 2009年,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在一份名为《移动云计算》的报告中提出,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根据Gartner的调查,到2015年,将有超过40%的CIO期望将其大部分IT运行在云中。 物联网也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中的网络传输和管理服务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 9.语义网的春天 从20世纪80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万维网(WWW)构想以来,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网络信息的沟通方式,从“人际交流”延伸至“人机交流”,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语义网,将是对目前互联网的一种扩展。 2010年Google收购了一家语义技术领先公司Metaweb。Metaweb运营着一个开放的语义信息数据库Freebase。Freebase和维基百科类似,不同的是,它完全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及个人用户可行性操作。 2010年Facebook也公布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平台Open Graph(开放图谱),让Facebook里的每个物件都拥有独特的ID。通过Open Graph把其他社交网站建构的网络给连接起来,将创造一个更聪明、更与社交连接、更个人化也更具语意意识的网络。 10.虚拟世界脱胎换骨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林登实验室于2003年推出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Second Lif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2011年美国虚拟社区Second Life年收入达1亿美元。 第二人生在一个巨大的Debian服务器阵列上模拟了一个平面的,类似地球的世界,被称为Grid。平台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自己决定,网民可以像建主页一样建设自己的“世界”,并能与其他人的“世界”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全世界各 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未来10年,虚拟世界将会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 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大行其道、SoLoMo占主导、虚拟世界脱胎换骨的十年。除了以上的变化,未来还有三网合一、网络电视、富媒体应用、电商社区化、带宽提速、实时搜索、3D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趋势和突破。

长沙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长沙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亦称做线上营销或者电子营销,指的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的营销形式,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体,以线上营销为导向,网络为工具,由营销人员利用专业的网络营销工具,面向广大网民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的新型营销方式。 简单的说,湖南亿仁网络表示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传播广,效果好,信息及时即到等。 网络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近十几年得到迅猛发展。 网络营销的优势在于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从而降低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成本;网络营销无需店面租金,并且能实现产品直销,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网络营销具有交互性和纵深性,它可以实现信息互动传播。通过链接,用户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从厂商的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网络营销具有针对性,通过提供一些免费服务,网站可以吸引网民,并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库,包括用户的地域分布、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等等;网络营销还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等结合之后供用户主动检索,重复观看。而相比之下的电视广告却只能让观众被动地接受广告内容。

二、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 在中国,网络营销相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1997至2000年是我国网络营销的初始阶段,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网络营销。2000年至今,网络营销进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企业网站建迅速发展;网络广告不断创新;营销工具与手段不断涌现和发展。目前,各种网络调研、网络调研、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正异常活跃地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虽然我国的网络营销发展速度很快,但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网络营销还存在一些问题。 1.我国企业对于网络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营销方式也相对单一 经常浏览网页的人们或许会发现,大部分上网企业的网络营销只是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与网络宣传促销上,而且网络促销也只是将企业的厂名、品名、地址、电话显示在网上而已,很少有企业拥有自己独立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题目(中文):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1月04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这种手段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可观。 信息时代,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使用,应将技术保护,管理保护及法律保护相结合起来,以防范有害信息的侵入,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安全操作系统,网络隔离技术,网络行为安全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字:计算机技术网络手段发展趋势信息安全重要性信息安全技术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计算机发展历史及趋势 (2) 2.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 2.2 计算机未来前景 (3) 第三章信息安全技术 (4) 3.1 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 (4) 3.2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4) 3.2.1 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4) 3.2.2 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5) 第四章总结 (6) 参考文献 (7)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1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科技的发展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及计算机息息相关。计算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开始的电子管时代发展到现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每个阶段都是巨大的飞跃。未来,计算机应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状,而且成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由于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资源有着共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虽然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产生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影响了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就是针对目前网络环境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的防护控制技术和手段。因此,进一步研究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四大趋势

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四大趋势 电商冲击之下,购物中心以其大体量、多业态、优体验表现出了强大竞争力,被视作线下零售的“避风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跟风发力,大干快上,我国购物中心“大跃进”正在上演,百货店式的“千店一面”、同质化竞争恐在所难免。老笑预测,未来购物中心发展或呈四大趋势。 发展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 购物中心发展的准入门槛将更高。此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购物中心由地产商开发建设、自持自营。而随着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品牌商的发展更趋审慎、保守,招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又由于同业竞争加码、电商冲击加剧,购物中心营运难度也将更高。过去那种房子建起来了就不愁商家入驻、不愁效益回报的美好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由知名零售企业建设经营的购物中心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而房地产企业主导的很可能成为最先倒下的一批。 各地政府热衷于开发城市综合体,引进购物中心。但显然,万达广场、大悦城、万象城等知名购物中心品牌拥有更多优势、更大机会,它们不仅拿地的价格更便宜,享受的政策更优惠,而丰富的经验、成熟的管理体系也将使项目更快地走上发展正轨。 根据公开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购物中心已近4000家,但成功经营不足10%,未来这一局面还将更加严峻。一是房地产业持续不景气,住房、商铺难卖,按照国际经验,“外街商铺”开发或不被允许,“以售养租”的模式将变得更难;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角逐,竞争加剧,分流严重,客源争夺更趋激烈,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大,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不排除未来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购物中心形态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或成必然趋势,万科这样的地产巨头依靠“砸钱”、高薪挖人或还有点机会,但一般地产企业的“机会之窗”已然关闭。 经营主题化、差异化 我国购物中心8成以上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许多地方布局已趋饱和甚至过剩,空白点非常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然形成。激烈竞争必然导致购物中心发展走差异化的道路,依靠主题化、个性化才能突出重围。 如上海X11购物中心突出艺术、文化主题,而杭州一些购物中心则强化轻奢、快时尚潮牌、品牌集合店经营,凸显年轻、时尚、潮流特色,万达演变升级为专注文化旅游,走科技、演绎、秀场的道路,实质上是旅游文化主题购物中心。还有的主打儿童教育、娱乐牌,有的以自然、生态为主要卖点,引有机蔬菜种植、动物养殖进店吸引关注。未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也不排除以中老年为主要客群、主打保健、养生、医疗为特色配套的购物中心。

未来的网络营销总体发展趋势

未来的网络营销总体发展趋势 自2008年,网民受众数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网络媒体接触时间也在延长,网民更加信任网络媒体。网民网上消费能力也出现快速提升,这为企业提供了新的产品销售渠道机会,网络营销也将成为更多企业的新营销战略。 网络营销探索 目前对网络广告的定义几乎被扩大化到“网络市场营销”的整个领域,但是在讨论互联网的营销价值时,却又仅用“网络显示广告”来衡量。这种概念的模糊,导致了网络广告地位的起伏。 互联网的市场营销行为大致有如下这些:网络显示广告,在网民浏览的信息中含有显示广告;效果分成广告,在那些营销效果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体现的行业普遍采用,如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文字链广告”则是一种特殊的效果分成广告,Google的Adsence最有代表性;网络公关,将营销信息转换为读者也需要的信息;网络口碑营销,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人际特性传播商品的口碑;网络活动营销,通过组织虚拟的网络活动达成营销目标。如果将上述内容都笼统地用“网络广告”来概括,容易引起混淆。 网络营销价值:中国网民的渗透率不足30%,美国则接近80%。网民渗透率和平均上网时间的同步复合增长,会让网络营销价值在未来10年出现多次爆炸性增长。 网络显示广告: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业界普遍采用“点击率”来衡量效果,这种错误的衡量标准最终导致了网络显示广告的相互干扰度高、骗取用户点击、甚至点击作弊等错误的营销行为。最可悲的是,使用点击率等于抹杀了网络媒体的品牌价值,这是营销业的倒退。 效果分成广告:看起来很公平,特别适合于那些“促销广告”,但这种模式没有占据主流,因为忽略了营销对品牌的贡献,对网络媒体略显不公平,强势的网络媒体不愿接受。其另一个负面效应是影响品牌的品质内涵,业界普遍认为VANCL比较成功地使用了这种模式,我个人认为,这也将VANCL永久地钉在了“廉价”“促销”的定位上。 网络公关: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营销模式,通过内容化的营销信息来达成营销,非常有效。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网络公关的操作方式延续了传统媒体公关的手段,用“非常官方化的,单向灌输”来传递营销信息,与互联网的“自主选择”“海量信息”特征相悖。应该引入“点击率”来衡量。 网络口碑营销:是最近三年全球营销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与网络公关营销最重要的区别是口碑源于消费者,而公关信息源于广告主。因为网络的人际特性越来越强,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使口碑营销令人着魔。但口碑营销也正在被“口水营销”和“打手营销”干扰,亟待相关法律的完善。

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高级网络编程课程学习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姓名:万苗 学号:2011201589

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中发展得最为迅速的一门技术,把握该技术发展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当前网络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接入技术、接入设备、高速传输、网络应用,并简单地介绍当前网络发展的几个热点方向和新兴产物,如语义网、人工智能、富互联网应用程序等。 关键词:网络、发展趋势、热点、新兴产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也进入新的时代。网络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很多从事于这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贡献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太多太多的好处,未来我们将看到计算机网络的跟多新变化。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开放、集成、高速、移动、智能以及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开放和集成是相辅相成的。开放指网络体系结构的开放和操作系统调用界面与用户操作界面的开放。开放的核心问题是标准问题,即各种不同厂家的计算机或网络产品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向高层提供相应服务和对低层进行服务调用,而不管这些产品在软硬件上的实现细节。这使得各种异构系统和产品能够相连和互操作。集成则是在开放的基础上,各种异构系统和产品能够溶于一个像Internet这样的全球性网络中,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各种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集成包括两个方面,即各种产品的集成和各种应用与服务的集成。例如电信网的话音传输服务、广播电视的电视与广播的各种节目服务、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服务等正在被集成在一个网络上来提供给用户。 下面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四个主要方面:接入技术、接入设备、高速传输、网络应用分别阐述其发展趋势。 宽带接入网技术 用户接入网(从本地电信局到用户之间的部分)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信网的窗口,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上网工具的不断涌现,Internet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电话拨号上网,使电话线路的话务量急剧增加,给电话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电话网本身的限制,拨号上网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不断增长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速的用户接入技术。虽然ISDN是一种综合了各种业务的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种数字解决方案,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