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导致

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一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颇高,是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

脑性瘫痪的病因

?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如:TORCH是指可导致先

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及分型

?脑瘫的症状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如严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脑瘫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松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

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

脑性瘫痪的治疗

治疗计划:应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尽量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

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

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矫形器的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

稳定性、协助控制肌肉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

矫形器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佩带时期和类型,因此,应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和矫形师共同商榷决定。

?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

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行为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

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家庭训练计划: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

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

应是主要目标。通常包括: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针对性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痉挛肌的牵伸治疗;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辅助用具如矫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轮椅的使用等等。

?特殊教育:小儿康复治疗还应包含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特殊教育,因此,建立融医

疗、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机构,是为患儿提供全面的连续性服务的很好模式。

?手术治疗:当肌肉严重挛缩和关节畸形时,可选择矫形手术,且应尽量在一次手术

中完成所有需要矫形的部位,以便术后更好地改善功能。对于下肢肌肉广泛痉挛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儿,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无论何种手术,在手术实施的前后,应有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与之相配。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有:

?(1)加强营养,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

?(2)注意安全,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

?(3)加强体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大龄儿童进行职业前培训。

?(4)矫治情绪、纠正行为异常,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社交能力。

?(5)防止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

?(6)给予心理护理,用爱心、耐心平等的对待每名脑瘫儿童,增强其安全感。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要点:

一、脑瘫儿童要保持营养、水及电解质的平衡

?足够的营养摄取,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合并症,维持健康,提高预防疾病和

残障的能力。脑瘫儿童由于活动少,咀嚼困难,肠道吸收障碍,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要注意饮食成分的均衡。饮食原则要遵循常吃五谷杂粮,动植物蛋白互补,食鱼虾与蔬菜。一些脑瘫儿童易发生骨折等现象,这是由于肌张力高,四肢僵直、剪刀步,尤其是身体中钙的流失造成骨质密度和总量降低导致骨质。所以应注意补充钙、维生素AD、维生素C以及铁等。

二、加强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脑瘫儿童受疾病本身影响,自我保护能力及平衡能力较差,有些患儿患有癫痫等并

发症,可能会发生坠床、外伤、突然癫痫发作等意外情况。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以儿童为本,加强责任心,事事为儿童着想,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做好儿童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易坠床的儿童要加强巡视,睡床设床栏,儿童在床上时要及时提上护栏。卧床儿童由于骨质疏松,易发生磕碰和骨折,洗澡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床周可围一圈泡膜等软垫,并随时观察儿童有无异常反应。做被动牵伸的儿童要掌握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快速、跳跃及突然用力,力度过大会造成肌肉拉伤、骨折。

力度以有牵伸感为宜,感觉疼痛时说明已牵伸过度,因此要善于观察儿童的面部表情。对于有癫痫并发症的脑瘫患儿,在护理上要勤查房,按时服药,做到看着儿童将药物吞咽下去。避免儿童受凉及暴饮暴食,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避免过多依赖别人的帮助,树立自立、自强的性格

?通过生活自理训练可增强脑瘫儿童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形象,还可使他们

初步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过上独立的生活,减轻依赖心理。

1 协助脑瘫儿童进食进饮:

?正常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很容易逐渐掌握自己进食进饮这种基本能力。然而脑瘫儿

童这方面的发展却因不正常的肌张力、原始反射和身体控制等问题的影响而受到阻碍。部分脑瘫儿童更需要成人协助才能进食进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分析进食步骤,帮助孩子从一点一滴掌握技巧,促进其进食进饮的发展,并有助于体能、智能、社交及语言的发展。

协助脑瘫儿童进食进饮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进食的空间要宽敞明亮,以便协助者给予适当的诱导。

?(2)在帮助孩子进食进饮的训练过程中,必须给予机会让孩子自己参与及尝试,让

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去学习。进食的时间要尽量适当而充裕,使一些动作缓慢的孩子能主动参与。特别是徐动型脑瘫儿童,由于不能自主地控制身体,更要预留时间,不要催促他们。

?(3)孩子进食时要保持正确坐姿,不应躺卧或后倾身体,否则易引起窒息。有些孩

子喂食时易出现咬合反射,要耐心等待其自己张口,不要硬拽勺子

?(4)协助者要尽量与孩子保持相近的高度和适当的距离,坐在孩子左或右与他成直

角的位置或坐在他对面,有目光交流,进食时勤观察孩子的反应。对于吞咽困难或不喜欢进食的孩子要从少到适应,防止过多食物堆积在口腔内,孩子不嚼整吞。

?(5)进食进饮的家具高度、宽度适中,餐具按别孩子的特别需要选用特别的餐具,

如带有吸盘的碗、特制的粗把勺、双耳杯等。

?(6)另外,部分脑瘫儿童口肌控制较差,咀嚼不协调,进食时易误吸导致窒息,要

特别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2 如厕训练

?如厕是自理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何种程度的孩子都应接受此训练。训练内

容包括:定时坐盆,需要的时候向家长示意或自己去厕所,脱裤子大小便,穿裤子,洗手等。当他们去如厕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活动。

3 穿脱衣训练

?一些脑瘫儿童初学穿脱衣时,分不出前后和正反面,可教他们找出特征或做出标记,

穿时分成步骤,穿上后给予一些奖励。这种训练对脑瘫儿童特别重要,既学习了手的抓握,手眼协调,还进行了上肢的伸展和手肘的伸直,初学时可选一些宽松的衣服进行学习

4梳洗学习

每天起床后让孩子学习自己洗脸、洗手,冬天可少量帮助孩子,夏天让其主动参与,独立完成,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时应注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尽可能采用情景训练,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这些孩子学到的动作立即产生实际效果,也比较容易学会。

四、纠正脑瘫儿童的异常行为

?脑瘫儿童的个性特征如主动性差、意志软弱、缺乏自制力、固执等导致其行为异常,

行为缺陷较多,主要有好动、退缩、强迫、攻击、自伤等行为,要矫正和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可采用以下方法:

?(1)奖励—强化法:即脑瘫儿童在康复训练中,出现了一个人们期望的行为或消除

了某种不良行为时,马上给予奖励,这样新的行为就被强化,不良行为就会消退。

?(2)惩罚法:即在训练中,脑瘫儿童出现所不期望的行为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

处罚的种类有给予脸色、批评、警告、斥责等。惩罚的目的是消除不良行为,一定要让儿童明白为什么要受到惩罚。

五、通过早期干预,达到预防挛缩畸形的目的

?许多脑瘫儿童由于长期卧床,通常有挛缩畸形的表现。如果处理不当,严重的挛缩

畸形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困难,甚至影响一生。预防及早期处理挛缩畸形的方法

有日常活动、游戏、适合的体位、手法牵伸、支具的辅助等。预防挛缩畸形的关是早期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主动活动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和日常生活活动是保证儿童主动参与的最好方法,通过游戏可以使预防挛缩畸形的活动成为儿童乐于接受的事情。它不仅可以预防挛缩畸形,还可以从整体上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

对于个别不能通过主动活动达到全范围活动的关节,可以通过手法牵伸和合适的体位以及支具加以辅助。但是无论通过什么手段使肌肉放松后,都要通过主动活动来保持儿童的活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预防挛缩、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六、加强心理护理

?对于脑瘫儿童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创造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如文艺演出、外出购物等,让其充分展示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观念。避免说一些刻薄的话伤害他们,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对于伴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童,在早期让其有更多的目光对视、实物接触、言语刺激及动作模仿,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孩子接受语言总是早于表达语言,要强调早期干预,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早期刺激有利于儿童语言基本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语言交流积极性的产生。结束语

?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树立信

心。对儿童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是重点,人文关怀更不能缺少,让他们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孤而不残,残而不废,像正常儿童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快乐的成长。

?脑瘫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更需要呵护、关爱,我们要尽可能

地为他们创造条件,用我们的爱心、热心、诚心与耐心,为孤残儿童架起一座爱的桥梁,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生活自理,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

?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内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内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小兰病损症状为肌张力降低型,表现为整体躯干、四肢疲软型,特别是下肢疲软无力,对此制定训练计划的疗程,1个月为1个阶段。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小儿脑瘫是指妊娠到新生儿时期形成的一种脑性病变,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脑组织受到损伤,或分娩时及出生后1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一种器质性疾病,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语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其不仅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产生严重影响,而且会对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小儿脑瘫患儿的及时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而精心的康复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针对32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与同期32例常规护理的患儿相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在3个月~6岁;6个月以下者4例,7~12个月者14例,1~2岁者22例,2~3岁者22例,余者3~6岁2例。其中重度58例,轻度6例。临床分型可知,4例为共济失调型、12例为肌张力低下型、14例为不随意运动型、18例为单纯痉挛型、16例为混合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具有均衡性,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以执行医嘱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儿家长为患儿勤剪指甲、定期沐浴,使患儿保持稳定的情绪;做好患儿的保暖防寒工作,避免风寒、感冒;注意根据天气及患儿运动量适当添加衣服,患儿运动时不可穿戴过多,以免运动出汗感冒。天气条件允许可带患儿到户外进行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协助其进行功能锻练,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此外,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后要注意补充体液,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增强患儿的身体抵抗力[2]。②不良姿势指导:小儿脑瘫患儿的不良姿势包括W型坐姿、圆背坐姿、盘腿坐姿等。其中W型坐姿是患儿两腿过度屈曲,臀部坐于屈曲、内旋的两小腿之间,以获得更好的身体稳定性,但是W型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标题: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类型: 指 导 教 师:罗治安、廖元贵 系 别:康复医学系 班 级:康复1031班、康复1033班 学 号:1026043106 、1026043312 姓 名:吴丹 白晓 2013年5月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

目录 一、研究对象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方法 (4) 四、研究过程 (4) (一)训练前情况 (4) (1)外在表现 (4) (2)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 (5) (二)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 (1)训练计划的制订 (5) (2)训练的实施 (6) 五、结果 (7) 六、讨论 (8) 参考文献 (8)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作者:吴丹(康复1031班)、白晓(康复1033班) 指导老师:罗治安、廖元贵 摘要文目的:以一例脑瘫儿童为个案,对其进行以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探索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主要在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结果: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有效。 关键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由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1}。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儿童会诱发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异常等症状{2}。这些障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育成长,使儿童无法独立生活。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和特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良机,损失将无法弥补。但是目前,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倾向于重视肢体康复训练,相对轻视语言和认知训练{3}。 脑瘫形成的病因主要有: (一)出生前:1 怀孕早期的母体感染 2 母亲乱用药物 3 受孕前或妊娠早期碘缺乏 4 多胎妊娠 5 宫内生长迟缓 6 早产 7 基因缺陷(二)出生时:1 难产、严重窒息(大脑缺氧) 2 产伤,颅骨创伤造成闹组织受压 (三)出生后:1 核黄疸 2 婴儿期颅内感染,如脑膜炎 3 脑瘤 4 脑出血脑外伤 5 由于气道阻塞或心跳骤停造成的缺氧 1、研究对象 李某某,男孩,2011年3月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短暂缺氧窒息现象。2011年春季常规检查时发现其脑间隙增宽,故家长带其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所详查。结果显示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但脑CT的结果显示脑细胞容量不足。DDsT的检查结果也表明其智力发展可疑,四肢运动发展水平低于实际年龄6个月。其随后走访多家医院在不同医院就诊,有的医生认为是发育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 何莉娟 魏慧敏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何莉娟魏慧敏 发表时间:2015-08-14T16:52:24.560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何莉娟魏慧敏 [导读] 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小儿脑瘫是妊娠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 何莉娟魏慧敏(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三台6211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30-01【摘要】目的是使小儿脑瘫患儿的各项生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或者代偿,重建部分肢体功能,降低其残障程度,改善生存质量,以解除或减少家人及社会负担。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是妊娠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细心的康复护理可以发现脑瘫患儿的病情有否进展,肢体畸形可形成不,可判断受损伤的脑组织残余功能能否重新建立运动和姿势异常的改善与否是对前一阶段康复护理方案的判定与修改的依据。1.康复护理1.1首先为每位患儿制定具体的康复护理计划,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的集体和个别训练,集体培训以理论讲课[个别培训以示范训练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训练指导。1.2理念及原则由于患儿的疾病是伴随终生的,应教会患儿“怎么学习,如何帮助自己”整个训练过程,除了体能上的障碍外,性格也缺乏正常发展,这需要家长根据所处环境和经验用有节的歌曲、童谣、数字等活动来正确引导多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1.3心理指导多数家长会有悲观情绪和恐惧心理,需让他们认识疾病多一点关爱和信心,介绍预后知识,提高康复意识,配合治疗。2头部训练肌张力低下型患儿肌张力低下,应用双手抓住患儿的肩膀往前给患儿较大的稳定性协助将头抬起。痉挛性将两手放在头的两侧,把颈尽力向上拉,将患儿的肩膀往下压,以增加压力,然后用手抓住患儿的前臂将手抬高向外转拉直坐起来,将抬高头部且保持正位徐动型患儿的肩关节外转。一两手挛缩有曲,应将手臂拉直转而下压。3四肢训练下肢呈僵直并夹紧状态,要控制膝关节让双腿外转,两腿夹紧时可将髋关节弯起来,并旋转活动髋关节可作一伸一屈的运动,将下肢往外转,足背屈然后将几脚趾拉直。将患儿的手臂抬高,伸直向外转,拳头张开,利用手臂伸直的方法使手腕和手指都自然吃[将手掌平放,腕部向上屈,即腕、肘、手一起伸直。4语言训练患儿时有合并语言发育迟缓,自我表达意识常因养育者(家长)的介入成二次性障碍,需家长帮助患儿根据所处的阶段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实施治疗训练方法。对小的患儿要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并在游戏时应用已学过的词汇和语言促进交往行为的发展。5日常活动训练脑瘫患儿的基本生活必备5.1需备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对能自食者要耐心等待预留时间,不应急于催促使其心情放松。对不能自食者,喂食宜选用特殊餐具,不要硬拽餐具等待自行张口,少量喂食并保持环境明亮、宽敞,给予适当的诱导。5.2患儿初学穿脱衣服时可选宽松的做出标记,也可训练上肢的伸展和手肘的伸直功能。5.3入厕训练包括定时坐便穿脱裤子给充足的时间来完成。6结论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树立信心。对儿童福利机构的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是重点。人文关怀不能缺,让他们增强治疗的信心,孤而不残,残而不废,是社会上最弱小的群体需要不断的呵护关爱,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生活自理,参与社会走入社会活动。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修订版)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导 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一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颇高,是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 脑性瘫痪的病因 ?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如: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 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及分型 ?脑瘫的症状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如严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脑瘫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松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 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 脑性瘫痪的治疗 治疗计划:应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尽量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 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 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矫形器的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 稳定性、协助控制肌肉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 矫形器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佩带时期和类型,因此,应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和矫形师共同商榷决定。 ?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 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行为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 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家庭训练计划: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 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姓名 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 使用说明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

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23T11:48:02.64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丽宋宿杭魏红娬[导读] 家庭中一旦出现脑瘫患儿,家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这时候要帮助家长克服不良心理反应 陈丽宋宿杭魏红娬【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治疗【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43-02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1]。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病变,是脑在未成熟阶段受到了损伤或脑本身的发育不健全而形成的以运动障碍、身体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因此,脑瘫患儿常易误诊、漏诊而延迟康复治疗时机,根据其特点,康复护理目标应定位于几个方面,具体体会如下。首先对脑瘫患儿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在早诊断的基础上,为家长做好良好的心理护理,以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纠正其存在的异常姿势,减少肌肉的紧张或松弛程度,以利于患儿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指导和训练,最大限度地减少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 1.1 观察要点: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体态、姿势、颜面表情以及感觉障碍的程度、语言能力等。 1.2 护理内容:包括营养指导、床边训练指导、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3不正确姿势的纠正:①正确的抱姿:正确抱脑瘫患儿能够纠正其异常姿势或体位,能够刺激患儿对头颅的控制能力,又可给家长省力不少,根据脑瘫的不同类型选择合理的方法,既让患儿扩大视野,也可达到增强患儿双手自主活动目的,同时也提高其躯干的控制能力。②适宜的卧姿:侧卧有力于对抗全身伸肌痉挛或紧张性反射作用,从而改善全身痉挛状态;悬吊式软床也可促进对称性姿势的发展,俯卧位有利于患儿抬头功能训练和手支撑能力的提高。 2康复护理基本要求 2.1环境要求强调无障碍训练,周围设施要安全配套,轮椅、坡道、电梯专用残疾通道要完善。 2.2社会环境要求社会资源、社会服务、公共交通工具、商场服务设施等。 3 康复护理基本方法 ⑴在日常生活中将替代护理变为自我护理模式,对于不能独自完成功能动作的对象,给予一定的援助。⑵功能训练的常规指导、随时指导、床边指导要抓住重点,不能盲目训练,否则事倍功半。⑶康复评定贯穿护理过程始终,配合治疗在康复初期、中期和末期三阶段进行数次评价,以制订新的目标。⑷营养与饮食的护理:①指导家长注意饮食的环境、食品种类,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②必要的护理援助:对于不能独自完成功能动作的对象,要给予一定帮助。③手和头位置的调整:避免进食时情绪刺激,不要分散注意力和精力,软瘫者应抱起喂食,避免呛咳。 4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家庭中一旦出现脑瘫患儿,家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这时候要帮助家长克服不良心理反应。①医务人员对脑瘫患儿家长应耐心讲道理,积极宣传讲解疾病知识,真诚鼓励,调动全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康复治疗中出现的疗效缓慢现象,要鼓励他们按计划训练,坚持治疗,持之以恒。②提供真诚的关怀,让患儿家长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治疗、对待生活十分重要,给予其真诚的关心及生活上的照顾,增强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尽量减少由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制订好每日计划,配合康复治疗,将康复目标分为几个阶段以减轻心理紧迫感,逐渐适应,勇敢地承担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当诊断患儿有脑性瘫痪危险时,一般家长所受的打击非常大,理想的康复护理方式是鼓励家长和患儿建立良好交流,使孩子处于安全、依赖状态,对今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有影响,避免一些不良刺激,多给孩子提供和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使其在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逐步正常。 参考文献 [1]杨亚丽,马堃.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医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 作者单位:250022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重症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f3545627.html, 重症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作者:吕改玲师红玲刘媛媛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干预等综合措施对重症脑瘫患儿运 动康复及智力提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干预等综合措施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瘫的疗效影响。结果:各年龄组之间比较,疗效随年龄增长依次降低。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干预等结合措施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脑瘫;患儿;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8-02 重症脑瘫可称为重症残疾儿童或重症身心障碍儿。主要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所致,表现为身体的、精神的运动障碍和智能障碍,而且皆为重度[1]。临床特点:患儿在生后 数周乃至数月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与强直,并发症多,最常见的是癫痫,另外常合并有小头畸形和智力低下、视觉障碍、弱视、听力欠缺或听力障碍等,早期出现角弓反张,下肢可见内收肌痉挛和过度的伸展。俯卧位上不能抬起头部,脊柱与髋关节不能伸展,不能独坐,摄食、呼吸困难、挛缩与变形迅速进展。我们针对其病情特点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取材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诊治的重症脑瘫患儿, 男孩20例,女孩10例;按年龄分组:6~12个月为18例,>12个月组9例。 1.2 方法我科对30例重症脑瘫患儿进行推拿按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药薰蒸、水疗、引导式教育、针灸、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护理目的: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去帮助重症脑瘫患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改善,降低过高的肌肉张力,恢复肌力平衡,不断加强运动学习和技能获得,努力减弱痉挛状态,对伴有严重智能障碍、癫痫等并发损害的患儿,以促进主动运动锻炼为主,改善步态,提高生活质量。 2 护理措施 2.1 日常护理措施(1)抱姿抱重症脑瘫患儿时,由于患儿不能以手臂搂住抱者的肩部,抱者抱患儿时必须使其有安全感,要一边和患儿交流,一边慢慢抱起。对头部控制差的患儿要从头部以手臂围绕两肩,以防止其头部落向后方。对重症角弓反张患儿侧卧位抱起,使其头部、肩部、髋关节及膝关节呈屈曲姿势。(2)卧位根据重症脑瘫患儿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卧位。仰卧位能使全身的伸展倾向增强,姿势稳定,但持续时间长也会发生新问题,易成非对称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审批稿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脑瘫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 (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 (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 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2)锥体外系变性病

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

儿童脑瘫康复训练

儿童脑瘫康复训练 1、言语治疗:语言治疗适用于轻度的脑瘫患儿,通过科学的训练达到患儿能够说话的状态,这个训练也是根据患儿语言功能受障碍类型进行治疗的,因此是很关键的治疗方式 2、心理行为治疗:这种方法是根据不同患者进行的,由于一些患者会表现出自闭自卑或者是各种情绪化等症状,这就要求要给患儿更多的心理呵护,要时常鼓励患者,心理的护理也是相当关键的,不管是治疗什么疾病健康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3、家属护理治疗:不管是什么疾病,什么病人,病人最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就是家人,病人的饮食起居离不开家属,这就要求患者家属一定要耐心的照料患儿,多学习一些护理的知识,家属的护理对于康复脑瘫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三、康复目标的制定 脑瘫儿童均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的姿势及运动模式等,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名脑瘫孩子时,要对他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一般常规体格检查外,还要对反射、运动发育能力、异常姿势、异常运动模式、语言、认知行为等进行评估。当评估完成后,我们要根据评估的结果,分析脑瘫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包括: ①短期目标 指治疗师对脑瘫儿童进行了短期治疗后,能最先达到治疗目的的目标,是治疗的最初目的,短期目标一般可以制订一个或多个,它的制定是为了脑瘫儿童经过反复强化训练后最快达到纠正或改善功能的目的。 ②长期目标 是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一个或多个短期目标训练后,得到一个较好的功能纠正和改善,如功能性地会坐、会站、会走等。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制订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脑瘫儿童来说,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再进行下一次功能评估,设计出新的治疗目标(图11-1)。 例如:九个月痉挛型脑瘫儿童坐位下表现为圆背、坐位面积小、负重点在骶尾骨、坐位平衡差、向侧方跌到时上肢没有保护性反应。短期治疗目标:头躯干的控制、纠正骨盒位置、髋关节的充分屈曲和外旋能力、腰背肌的力量训练、上肢的保护性反应。长期治疗目标:建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脑瘫儿童康复》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按专业教学计划列入学生考试课程。 据粗略估计,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达 1.5/1000-5/100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发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癫痫和发育迟缓等,是小儿最常见的、非常复杂严重的脑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脑瘫护理及康复工作非常必要。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儿童脑瘫康复服务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特点,理解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康复的基本理念,了解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与预防; 2.掌握儿童脑瘫功能障碍评定内容和方法; 3.了解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原理; 4.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4.脑瘫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具选用。 难点: 1.脑瘫功能障碍特点;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共2课时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康复概述 第二节医学康复 第三节教育康复 第四节职业康复 第五节社会康复 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的含义、康复的领域、康复的层次 2.了解脑瘫儿童康复的意义 3.了解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社会福利管理工作 4.了解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概念 5.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系与模式 教学重点: 1.康复概念 2.全面康复概念 第二章小儿脑瘫概述共2课时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脑瘫儿童个案

脑瘫儿童个案

————————————————————————————————作者:————————————————————————————————日期: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内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内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

脑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哪些

脑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哪些 脑瘫主要是因为神经中枢受到损伤而造成的,一旦患病带给患者只会是身心上巨大的伤害,不仅仅影响患者肢体发展,更是对大脑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但不要因此对脑瘫治疗丧失信心,只要在平时注重饮食与护理,治愈脑瘫是早晚的事情。 脑瘫造成四肢瘫患应该如何护理? 1、常见的脑瘫四肢瘫的护理措施是温度刺激按摩法,用冷(15℃±)热(38℃±)水皮肤交替刺激,以达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发育完善,起到了促通的作用。在用该方法初期,脑瘫四肢瘫患儿家长用盛有凉、热水的两个盆,各放入两条毛巾。 2、最有效的家庭生活中的脑瘫四肢瘫的护理措施是四肢皮肤触觉刺激按摩法,脑瘫四肢瘫患儿家长及护理人员用手轻轻摩擦脑瘫四肢瘫患儿双手掌、双足掌及双上肢、下肢的皮肤。重点摩擦脑瘫四肢瘫患儿的大小腿内侧皮肤。主要通过刺激脊髓丘脑系,强化感觉传入通道的刺激,来促进大脑某些功能神经细胞的发育。这些都是较为有效的对于脑瘫四肢瘫的护理措施。 3、脑瘫任何治疗都是要由医患双方共同完成的,尤其是像脑瘫这样的残疾,以平等的态度与患儿父母甚至患儿本人商量哪一种治疗方案更切合实际。所提的建议要考虑到患儿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及客观环境,要有可接受性和可行性,并尽量做到具体可行。 强直型脑瘫应该如何护理? 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 如严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1、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 2、降低肌张力的常用药物。使用时要掌握一定的适应症,并根据患儿的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近年来,有部分病人接受肉毒毒素A肌肉注射,对降低局部肌张力、改善运动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小儿脑瘫有哪些康复护理措施

小儿脑瘫有哪些康复护理措施 小儿脑瘫患者需要家长细心周到的呵护才有可能完全康复,由于脑瘫大发作会导致孩子的行为、思维、认知和智力发展受到巨大的困扰,因此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脑瘫的发作就需要做好相应的保健措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保健措施。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保健措施: 1、语言训练:家长应多鼓励脑瘫患儿说话,给与表扬,鼓励患儿发声的积极性,帮助患儿树立说话的信心。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即回应,多启发他表达想说的话,帮助其做好自我思想的表述。 2、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肩关节向上、向后柔和运动,力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肩关节局部可涂搽红花油或活络油。每天50次左右,分3次进行。对上肢屈肌张力高者,采取柔缓按摩,同时用小夹板固定肘关节,每天3~5次,每次20~60分钟。 3、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练习翻身、坐起、站立、平衡、步行,作业治疗训练。内容以患儿能接受、配合为限,循序渐进地进行。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进行,可根据脑瘫患儿的具体情况增减强度。 4、功能锻炼:家长应帮助患者加强足尖、足背的功能锻炼。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做相同动作。患儿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也可练习上、下台阶走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协调步态。 5、饮食营养要合理: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例:牛乳、豆浆、蛋花汤、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等。 小儿脑瘫的饮食要点: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要选高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脑的记忆、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多选维生素高的食物,因维生素A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护理的疗效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护理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3-01-17T10:36:00.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孟红梅 [导读] 观察小儿脑瘫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 孟红梅(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脑瘫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脑瘫患儿,给予饮食、心理、肢体功能康复、语言训练、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9个月后观察对脑瘫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后的恢复状况。结果:经过对脑瘫患儿的综合护理实施,50例患儿治疗后基本治愈5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94%。结论:小儿脑瘫经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疗效确切。【关键词】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护理疗效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大约为1.2-2.5‰,如不及时纠正治疗,往往会造成严重并发症,所以脑瘫患儿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极为重要,所以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6个月的患儿6例,7-12个月的患儿12例,1-2岁的患儿15例,2-3岁的患儿14例,3-6岁的患儿3例;其中不随意运动型患儿13例,肌张力低下型患儿11例,单纯痉挛型患儿14例,混合型患儿8例,共济失调型患儿4例;智力低下者19例,语言障碍者18例,口面功能障碍者15例,癫痫者5例,听力障碍者5例,轻度患儿8例,中重度患儿42例。 1.2 辅助检查 CT检查异常者34例,脑电图检查异常者25例,其中脑萎缩患儿17例,脑软化灶 6例,侧脑室扩大 4例,脑积水4例,脑穿通畸形 1例。 2 护理方法 2.1 饮食护理 一方面脑瘫患儿由于肌力下降或肌张力增高导致自主进食比较困难,所以要对患儿进行饮食护理训练,使其尽早能够独立进食。另一方面要给患儿增强营养、膳食平衡、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的康复能力,同时使患儿不偏食、不嗜食,进食不易过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2 心理护理 尽早地对脑瘫患儿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脑瘫患儿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脑瘫患儿常常伴发异常的心理问题,如固执、爱哭、任性、自闭、多动、孤僻、情绪不稳等症状。健康的就医环境及家庭环境,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快速康复,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细心的、耐心的对患儿进行观察,了解患儿需要什么,以利于给与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于患儿家长特别是其母亲,应进行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消极、悲观情绪,树立信心,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向他们介绍本病的预后及康复训练等,要给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患儿家人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使患儿增加与同龄健康儿童交往。 2.3 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该护理方案主要是使患儿提高功能及防止继发残损方面,根据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有针对性的进行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痉挛肌的牵伸治疗、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应用Vojta法、Bobath法等功能训练方法,达到以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和平衡反射,抑制异常姿势及异常运动,降低肌张力,增强肌力[1]。针对患儿局部的功能障碍不同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可以应用捏、揉、拍、打等手法改善使患儿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以利于正常的运动发育。也可以配合针灸推拿治疗,改善患儿肢体功能障碍。 2.4 语言训练护理 小儿时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脑瘫患儿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如不进行及时纠正往往会造成患儿弱智、失语等的发生,所以语言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恢复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护理人员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2]。护理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患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逐步学会语言表达的意识,应用呼吸训练法使患儿学会用嘴及鼻子呼吸,训练患儿的视、听、嗅等感官器官。 2.5 生活护理 主要使患儿经过日常生活护理后能够达到生活自理能力,教患儿学习如何洗手、如何穿衣、脱衣,如何大小便等,慢慢培养患儿独立的生活能力,根据患儿情况和不同阶段,定时定量有针对性的布置家庭训练任务,以达到最好疗效[3]。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儿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智力、言语等与同龄儿无差异;显效:患儿肢体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能力、智力明显提高;有效:患儿肢体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能力、智力有一定的提高;无效:患儿的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3.2 疗效 50例脑瘫患儿,经过9个月的康复护理训练,基本治愈5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94%。 4 体会 脑瘫患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脑瘫患儿给患儿本身及患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及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及时正确地给患儿进行治疗、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使患者恢复健康或使患儿能够自己独立,减轻患儿家庭负担,本次对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疗效令人满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毅,冯晶,苏少嫒,等.综合康复治疗79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2):37-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