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

3、免疫耐受功能

免疫学三个重要的理论:

1侧链学说。1897年Paul Erhich提出了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该学说认为抗体分子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抗原进入机体后于这种受体可发生互补型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当受体大量产生并脱落到血液中便成为循环抗体。

2克隆选择。1957年Mac Farlance Burnet 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全身的免疫细胞是由众多识别不同抗原的细胞克隆所组成的。同一种克隆细胞表达相同的特异性受体,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多样性是机体接触抗原以前就预先形成的,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抗原进入机体只是从免疫细胞库中选择出能识别这种抗原的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并使其活化、增殖、扩增出许多具有相同特异性的子代细胞,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清楚入侵的抗原。若在胚胎期间,体内抗原接触到相应细胞系,这些细胞系即被排除或禁忌,处于抑制状态。成为禁忌克隆。

3免疫网络学说。1974年Niels Jerne提出了免疫网络学说。该学说认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分子上的独特型决定簇在体内又能引起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抗独特型抗体又可引起抗抗独特型抗体产生,如此下去,在抗体和淋巴细胞中产生一个复杂的级联网络,在免疫应答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器官分类

免疫器官按其发生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的结构:

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

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织主要又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成为造血诱导微环境骨髓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

胸腺分为左右两叶,表面覆盖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胸腺实质,将实质分隔成若干胸腺小叶,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皮-髓质交界处含有大量血管。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参与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淋巴结的结构

淋巴结表面覆盖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被结缔组织深入实质,构成小梁,作为淋巴结的支架。被膜外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则由淋巴结门部离开。淋巴结实质分皮质区和髓质区两个部分。皮质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髓质区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淋巴结的功能

1T细胞核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淋巴结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淋巴再循环,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淋巴组织可以不断的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补充,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带有各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B细胞,记忆细胞,通过再循环,增加了抗原和APC的接触机会。接触相应的抗原后,即可进行相应的生理学功能。通过淋巴再循环,使机体所有的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

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者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表面相应黏附分子——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

抗原特性:免疫原性、抗原性

抗原表位类型:顺序表位(线性表位)、构象表位(非线性表位)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易接近性、物理状态。二、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

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数量、途

径、两次免疫的时间间隔、次数以及免疫

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都明显影响机体对

抗原的应答。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

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结构上Ig可

分为三个长度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个

长度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上方,通过

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

字形结构,成为Ig单体,构成免疫球蛋白

分子的基本单位。

一、重链和轻链: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

白分子均由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

量较大的成为重链,而分子量较小的成为

轻链。

1重链:分子量约为50~75kDa,由

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类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

不尽相同,因此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

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或五种类型,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ε链。

2轻链:分子量约为25kDa,由214个氨

基酸残基构成。轻链有两种,分别为κ链

和λ链,据此可将Ig分为两型,即κ型和λ型。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

总是相同的,但是同一个体内可存在分别

带有κ或λ链的抗体分子。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免疫球蛋白重链和

轻链中靠近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

区域成为可变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1/4 和1/2;而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

的区域,成为恒定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

的3/4和1/2。

1、可变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

V

H

和V

L

。V

H

和V

L

各有3各区域的氨基酸组

成和排列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

互补决定区(CDR)。

2、恒定区: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

C

H

和C

L

。同一类别的Ig,其C区氨基酸组

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免疫原性相同,但V区各异。

三、铰链区:铰链区位于C

H

1和C

H

2之间,

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有利区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

四、结构域: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都可以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域,每个结构域一般有相应的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

高的Ig,是在此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亲和力最高,具有重要的免疫效应,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IgG1、 IgG3、IgG4可穿过胎盘屏障,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二、IgM:单体IgM以膜结合型表达于

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一般不能通过血管,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

体抗感染部队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

按的早期诊断。

三、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类。血

清型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分泌型

为二聚体,由J链连接,主要存在于胃肠

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分泌型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参

与粘膜局部免疫,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

结合,阻止病原体黏附到细胞表面,从而

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抗

感染的“边防军”

四、IgD:分为血清型IgD和膜结合型

IgD。膜结合型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

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称为初始B细胞。

五、IgE:IgE的重要特征为亲细胞抗

体,其CH2和CH3机构与可与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上Fc RI高亲和力结合,当

结合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后可引起I型超

敏反应。

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固有成分: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

构成补体基本组成的蛋白质。包括1)经

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2、C4。2)

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

3)甘露糖结合凝聚素激活途径(MBL)的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4)补体活化的共同组分C3、C5、C6、C7、C8、

C9

2补体调节蛋白:指存在于血浆中和细胞膜表面通过调节补体激活途径中关键酶而控制补体活化强度和范围的蛋白质。

3补体受体: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

补体的命名

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终末成分按照其发现先后,依次命名为C1、C2、C3~C9

2补体旁路途径成分分别称为B因子、D 因子、H因子、I因子、P因子

3具有酶活性的补体分子,均在其上一横线表示之

4某些补体调节蛋白按其功能命名

补体的生物合成:

约90%血浆补体成分由肝脏合成,少数成分由肝脏意外的细胞合成,如C1由肠上皮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D因子由脂肪组织产生。

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参与宿主的早期抗感染免疫(1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2、调理作用;3、引起炎症反应)

二、维护集体内环境稳定(1、清除免疫复合物;2、清除凋亡细胞)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1、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2、参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3、

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4、参与免疫记忆)

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参与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终末过程的组分

及活化过程相同,其主要机制是:C5转化酶(C3bBb3bH或C4b2a3b)将C5裂解为C5a、C5b;C5a游离于液相,是重要的炎症介质,C5b可与C6稳定结合为C5b6;

C5b6自发与C7结合成C5b~7,暴露膜结合位点,与附近的细胞膜非特异性结合;结

合于膜上的C5b~7可与C8结合,所形成的C5b~8可促进C9聚合,形成C5b6789n复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AC)插入细胞膜

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溃。

MHC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1,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

2,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1)蛋白酶

β亚单位 2)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

3)HLA-DM基因 4)HLA-DO基因 5)TAP相关蛋白基因

3,经典I型基因 1)HLA-E 2)HLA-D

4,炎症相关基因 1)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家族 2)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3)MHC I类相关基因家族

4)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生物学

功能

1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 分子的双重识别,由此形成T细胞在抗原识别和发挥效应功能中的MHC限制性2)被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以使自身抗原,甚至是MHC分子本身3)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

决定者

4)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

2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1)经典的Ⅲ类基因为补体成分编码,

参与炎症反应、对病原体的杀伤和

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2)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

可作为配体分子,以不同的亲和力

结合及活性和抑制性受体,调节

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3)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

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BCR: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即膜型免疫球蛋白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胞表面有众多的膜分子,他们在B细胞识别抗体,B细胞的活化、增殖,以及抗体产生过程中发挥着作用。(1)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BCR)复合物。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异源二聚体组成。①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②Igα/Igβ:Igα和Igβ均是免疫

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有胞膜外区、跨膜

区和相对较长的胞质区。(2)B细胞共受

体:B细胞共受体能加强B细胞活化信号

的转导。B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及

CD81(TAPA-1)非共价相连,形成B细胞

特异的多分子活化共受体,能增高B细胞

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三}协同刺激分子:

抗原与B细胞的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

经由CD79a/CD79b转导至细胞内,还需要

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和B细

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①CD40②CD80和CD86③其他黏附分子

{四}其他表面分子:①CD20②.CD22③

CD32

B淋巴细胞的功能: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

免疫应答①中和作用②调理作用③参与补

体的溶细胞或溶菌作用④ADCC 2、提呈可

溶性抗原:无论是巨噬细胞还是树突状细

胞,都不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而活

化的B细胞则可籍其表面BCR结合可溶性

抗原,并内化BCR-可溶性抗原复合物,对

其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

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

TCR-CD3复合物及其作用:

T细胞抗原受体(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D-CD3复合物。TCR的作用是识别抗原。与B细胞抗原受体不同,TCR不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表面的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且TCR识别pMHC时具有双重特异性,既要识别抗原肽的表位,也要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CD3分子具有五种肽

链,均为跨膜蛋白,具有带负电和的氨基酸残基,与TCR跨膜区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盐桥。CD3分子的功能是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或化信号。巨噬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1清除杀伤病原体。巨噬细胞借助表面PRR 和调理性受体,可摄取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通过氧依赖和氧非依赖途径杀伤病原体2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靶细胞

4加工、提呈抗原

5免疫调节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3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物发挥免疫效应

为何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而另一些人不过敏?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哺乳动物基因中数量最多、结构最为复杂的基因群。MHC的基因型和表型在群体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正是这种多态性造成了不同个体之间识别抗原肽能力的差别,由此也决定了在群体中不同个体对同一种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免疫应答能力的差别。许多小分子化合物及药物属半抗原,其与血清蛋白结合可成为完全抗原,并介导超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

T细胞的效应功能和作用机制。

答:一.Th细胞的效应功能1.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1)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Th1细胞在宿主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Th1对胞内寄生病原体可通过活化活化巨噬细胞及释放各种活性因子而加以清除。(2)

Th1细胞对淋巴细胞的作用:Th1细胞产生1L-2等细胞因子,可促进Th1细胞、Th2细胞、CTL和NK细胞等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放大免疫效应;另外,Th1细胞分泌的IFN-γ可促进B细胞产生具有调理作用的抗体(如IgG2a),从而进一步增强巨噬

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3)Th1细胞

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Th1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和TNF-α,可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伤病原体。2.Th2细胞

的生物学活性(1)辅助体液免疫应答(2)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3.Th1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Th17参与了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以及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另外一方面,1L-17刺激上皮细胞、角朊细胞分泌防御素等抗菌物质,以及募集和活化中性粒细胞等,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二.CTL细胞的效应功能:CTL细胞主要杀伤胞内寄生病原体(病毒和某些胞内寄生菌等)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等。CTL可高效、特异

性地杀伤靶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组织。CTL细胞的效应过程包括识别与结合靶细胞、胞内细胞器重新定向,胞粒外胞吐和靶细胞崩解。

什么是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生物意义?

答: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C,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

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参与循环的细胞主要是T细胞,约占80%以上。

意义: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淋巴组织从循环中不断获得新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免疫功能;各种带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 、B和记忆细胞通过循环增加了与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接触抗原后即可进入淋巴组织发生活化、增殖和分裂产生初次或再次免疫应答;有些部位的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循环返回原位继续发挥作用;使机体所有组织器官连成一个整体,将免疫信息传递个全身各处,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其他抗原异物所在处,发挥免疫作用。

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的

内容及意义?

答:1、经典途径:指主要由C1q与激

活物(IC)结合后,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 2b)与C5转化酶(C4b2b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它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

要效应方式。①参与的补体成分依次是

C1 、C4、C2和C3,C1通常以

C1(C1r)2(C1s)2复合大分子的形式存在

于血浆中。②激活物主要是与抗原结合的IgG、IgM等分子。③活化过程指C1q 于

2个以上Fc段结合可发生构型改变,使与C1q结合的C1r活化,活化的C1r激活C1s 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2、旁路途径:指由B因子、D因子和备

解素参与,直接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激活

C3,形成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途径。①主要激活物为含

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基的病原微生物。

②MBL分子结构类似与C1q分子.在Ca2+ 存在条件下,MBL可与多种病原微生物表

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结合,并发生

构象的改变,导致MBL相关的丝氨酸蛋

白酶活化。MASP的活化分为两类:1活化的MASP2能以类似于C1s的方式裂解C4 和C2 ,生成类似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

C4b2a,进而激活后续补体成分;2活化的MASP1能直接裂解C3和C3b,形成旁路途径C3转化酶C3bBb,参与并加强旁路途径正反馈环路。

补体激活的共同终末过程:C5转化酶将

C5裂解为C5a,C5b;C5a游离于液相,是重要的炎症介质,C5b可与C6稳定结合为

C5b6;C5b6自发与C7结合成C5b~7,暴露膜结合位点,与附近的细胞膜非特异性结合;结合于膜上的C5b~7可与C8结合,所

形成的C5b~8可促进C9聚合,形成

C5b6789n复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AC).插入细胞膜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

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补体的生物学意义:(1)补体的生物功能:①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

用②调理作用③免疫黏附④炎症介质作

用(2)补体的病理生理学意义:①补体

抗感染防御的主要机制②参与适应性免

疫应答③补体系统与血液中其他级联反

应系统的相互作用

APC(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够加工、

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

的一类细胞,在机制的免疫识别、免疫应

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

B不完全抗原(半抗)仅具备抗原性而

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为半抗原。

B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

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包括30多种可溶性蛋白的膜结合蛋白,

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

系统,是机体固有免疫防御的重要部分,

也是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主要机制,并对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B白化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

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肌细胞活

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由哺乳动物骨

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

发育而来,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

免疫功能,也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BCR 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是B细胞

抗原受体复合物(BCR)。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胞膜免疫球蛋白和传递

低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异源二聚体

组成一个BCR复合物。

C超抗原某些Ag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

即可激活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之为超抗原。SAg不涉及

Vβ的CDR3及TCRα的识别,不受MHC

的限制,而是通过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而

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超抗原实际为一类多克隆激活剂。

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要方法,

将来自不同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

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CD40:CD40组成性的表达于成熟B细胞,CD40配体(CD40L,CD154),表达与活化T细胞。CD40与CD40L的结合在B 细胞分化成熟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CD80和CD86:活化B细胞是抗原提呈

细胞(APC)。CD80和CD86在静息B细胞

不表达或低表达,在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C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机体

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所致。

D单克隆抗体每个杂交瘤细胞由一个B

细胞融合而成,而每个B细胞克隆仅识别一种抗原表位,故经过筛选和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

位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D多克隆抗体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有多

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的抗体中世纪上含有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称

为多克隆抗体。

D单体型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

F分泌片分泌片又称为分泌成分,是分

泌型IgA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为一种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表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保护分泌型IgA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讲解的作用,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等到细胞到黏膜表面的

运转。

G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

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G固有免疫: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

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

HLA分型:确定不同个体所拥有的等位

基因及其产物的特异性。

J结构域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

链都可以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域,每个结构域一般有相应的功能。

J记忆性T细胞是指特异性抗原有记忆

能力、寿命较长的T淋巴细胞。一般认为在T细胞进行克隆性扩增后,由部分细胞分化为记忆性能力的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后,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J链是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

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

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

K抗原提呈细胞(APC)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分为专职性APC和非专职性APC。

K抗原加工/处理APC细胞将胞质内自

身产生的或者摄取入胞内的抗原分子降

解并加工处理成一定大小的多肽片段,使多肽适合与MHC分子结合,然后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此过程称为抗原加工或抗原处理。

K克隆选择学说免疫细胞在分化成熟的

过程中,能随机的形成多样性的细胞,每

一克隆只表达同一特异性的抗原受体.体

内有许多针对各种抗原的相对细胞系.抗

原进入机体后选择相应的细胞系与之结合,活化,使之产生增殖并产生对应受体.

若在胚胎期间某种抗原接触了相应的细

胞系,这些细胞系即被排除或失去活性,

处于抑制状态,称此细胞系为禁忌克隆.

禁忌克隆的存在就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

K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的TCR

或BCR结合,促使其增值、分化,能诱导

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

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

物质。

K抗体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

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

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的结合,现

实免疫功能

K抗原识别初始T细胞膜表面抗原识别

的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K抗原性:抗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

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有特异结合能

K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

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

为抗原决定基,他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能与抗体分子

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K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

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

示的专一性,既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

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

仅能与该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

合。

L连锁不平衡性意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

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

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

L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

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

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L淋巴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

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

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体内的迁

移和流动时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M免疫即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

过程,以维护-集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M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

功能的一个重要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

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造血干细胞、淋

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胞、红细胞等)及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

白、补体、各种细胞因子和膜分子等)组

成。

M免疫原(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免疫原,又称为完全抗原,即通常所说的抗原。

M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同意命名为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前者存在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M免疫耐受: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它赋予了免疫系统有区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

M免疫原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MHC:即HLA基因或HLA基因复合体产物,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对位于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其编码的分子表达与不同细胞的表面,参与抗原呈递,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以及诱导免疫应答。

MHC的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的是群体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M免疫突触T细胞与APC结合后,在它们的细胞表面独特区域上,聚集着一组TCR,其周围是一圈黏附分子,这个结构称为免疫突触。

M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M锚定位分析从HLA分子抗原结合槽中洗脱下来的各种天然抗原肽的一级结构,发现都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MHC分子凹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称锚定位.该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

NK细胞:NK细胞属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他阿门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在集体抗肿瘤和早期抗病或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S丝裂原:其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和有丝分裂,刺激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可隆。

S树突状细胞(DC)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特点: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能够敏感地识别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被称为链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S适应性免疫: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过程,亦称为获得性免疫

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可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

T同种型不同种属来源的抗体分子对异种动物来说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该异种抗体的免疫应答.这种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即为同种型,是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 1.免疫细胞(immune cells):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地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4.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关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第三章抗原 1.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抗原表位(epitope)。它是与TCR/BCR及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是一类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 3.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为一类之间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的共

医学免疫学

001 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识别和清除。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又称抗感染免疫。免疫防御过强,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可能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即超敏反应;免疫防御过低,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②免疫自稳: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免疫自稳调节功能紊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识别体内不断出现的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将会发生肿瘤或持续性感染。 002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过程叫做免疫应答。 003 免疫耐受:对自身的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称为免疫耐受。 004 免疫的类型: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 005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005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②可以遗传③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④各个体间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 006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①屏障作用: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血-脑屏障、胎盘屏障②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分子:补体系统、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007 菌群失调症:如果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大部分正常菌群的细菌可能被杀死,而不敏感的细菌或耐药菌则大量繁殖,最终因正常菌群比例失调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008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膜的毛细血管壁及包绕壁外由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构成。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故易发生颅内感染。 009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构成。可阻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感染。 010 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一类能吞噬、清除病原体的重要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又称小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又称大吞噬细胞。 011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降解和消化:被吞入和杀死的细菌,在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作用下,可被进一步降解和消化,此种结果称为完全吞噬。但是,有的细菌被吞入后,不仅不被杀死,还可在吞噬细胞内繁殖,并随血流扩散到全身,引起全身性感染,此种现象称为不完全吞噬。 012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物质后,形成的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免疫反应,在特定条件下又可造成免疫杀伤,引起疾病。特异性免疫必须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013 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②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③有明显的个体差异④不能遗传⑤具有记忆性 014 特异性免疫形成的基本过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015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6 免疫器官的划分 017 中枢免疫器官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 名解 1固有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时已具有的免疫,经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2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指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的对照表见P3 3抗原(antigen):把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成为抗原。 4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抗原分子中的特殊化学基团,其化学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分子在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中的特异性。 5交叉抗原:一种抗体能够结合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6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7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常规的蛋白质只能诱导机体T细胞总库中百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的T细胞克隆活化,而某些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些物质称为超抗原。 8抗体(antibody):是由B细胞活化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具体特殊折叠方式的球蛋白,且为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效应分子,也称球蛋白。 9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0中和作用:特异性抗体结合力病原体或毒素后,封闭其与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阻止了对靶细胞的感染和破坏,这种效应被称为中和作用。 1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抗体IgG,IgA结合了靶细胞的膜表面抗原后,其Fc段可以与具有杀伤作用的(如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受体结合,致使细胞被激活,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发挥杀伤作用,称ADCC 12单克隆抗体:每个杂交瘤细胞包含一个B细胞,能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均一抗体,此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3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素刺激免疫细胞所以产生的低分子质量可溶性蛋白,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功能。 14白细胞分化抗原: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 15分化群(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称分化群(CD)16细胞黏附分子(CAM):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结合和作用的分子。 1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人为6号,小鼠为第17号)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医学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 3、免疫耐受功能 免疫学三个重要的理论: 1侧链学说。1897年Paul Erhich提出了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该学说认为抗体分子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抗原进入机体后于这种受体可发生互补型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当受体大量产生并脱落到血液中便成为循环抗体。 2克隆选择。1957年MacFarlance Burnet 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全身的免疫细胞是由众多识别不同抗原的细胞克隆所组成的。同一种克隆细胞表达相同的特异性受体,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多样性是机体接触抗原以前就预先形成的,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抗原进入机体只是从免疫细胞库中选择出能识别这种抗原的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并使其活化、增殖、扩增出许多具有相同特异性的子代细胞,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清楚入侵的抗原。若在胚胎期间,体内抗原接触到相应细胞系,这些细胞系即被排除或禁忌,处于抑制状态。成为禁忌克隆。 3免疫网络学说。1974年Niels Jerne提出了免疫网络学说。该学说认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分子上的独特型决定簇在体内又能引起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抗独特型抗体又可引起抗抗独特型抗体产生,如此下去,在抗体和淋巴细胞中产生一个复杂的级联网络,在免疫应答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器官分类 免疫器官按其发生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的结构: 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织主要又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成为造血诱导微环境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 胸腺分为左右两叶,表面覆盖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胸腺实质,将实质分隔成若干胸腺小叶,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皮-髓质交界处含有大量血管。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参与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淋巴结的结构 淋巴结表面覆盖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被结缔组织深入实质,构成小梁,作为淋巴结的支架。被膜外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则由淋巴结门部离开。淋巴结实质分皮质区和髓质区两个部分。皮质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髓质区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淋巴结的功能 1T细胞核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淋巴结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淋巴再循环,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淋巴组织可以不断的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补充,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带有各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B细胞,记忆细胞,通过再循环,增加了抗原和APC的接触机会。接触相应的抗原后,即可进行相应的生理学功能。通过淋巴再循环,使机体所有的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者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表面相应黏附分子——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 抗原特性:免疫原性、抗原性 抗原表位类型:顺序表位(线性表位)、构象表位(非线性表位) 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易接近性、物理状态。二、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 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数量、途 径、两次免疫的时间间隔、次数以及免疫 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都明显影响机体对 抗原的应答。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 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结构上Ig可 分为三个长度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个 长度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上方,通过 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 字形结构,成为Ig单体,构成免疫球蛋白 分子的基本单位。 一、重链和轻链: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 白分子均由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 量较大的成为重链,而分子量较小的成为 轻链。 1重链:分子量约为50~75kDa,由 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类免疫球 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 不尽相同,因此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 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或五种类型,即 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 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ε链。 2轻链:分子量约为25kDa,由214个氨 基酸残基构成。轻链有两种,分别为κ链 和λ链,据此可将Ig分为两型,即κ型和 λ型。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 总是相同的,但是同一个体内可存在分别 带有κ或λ链的抗体分子。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免疫球蛋白重链和 轻链中靠近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 区域成为可变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1/4 和1/2;而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 的区域,成为恒定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 的3/4和1/2。 1、可变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 V H和V L。V H和V L各有3各区域的氨基酸组 成和排列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 互补决定区(CDR)。 2、恒定区: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 C H和C L。同一类别的Ig,其C区氨基酸组 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免疫原性相同, 但V区各异。 三、铰链区:铰链区位于C H1和C H2之间, 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有 利区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 四、结构域: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 链都可以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域,每个结 构域一般有相应的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 高的Ig,是在此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在体内分布广泛,亲和力最高,具有重要 的免疫效应,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IgG1、 IgG3、IgG4可穿过胎盘屏障,在 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二、IgM:单体IgM以膜结合型表达于 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一般 不能通过血管,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初 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 体抗感染部队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 按的早期诊断。 三、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类。血 清型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分泌型 为二聚体,由J链连接,主要存在于胃肠 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分泌型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参 与粘膜局部免疫,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 结合,阻止病原体黏附到细胞表面,从而 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抗 感染的“边防军” 四、IgD:分为血清型IgD和膜结合型 IgD。膜结合型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 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 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 称为初始B细胞。 五、IgE:IgE的重要特征为亲细胞抗 体,其CH2和CH3机构与可与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上Fc RI高亲和力结合,当 结合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后可引起I型超 敏反应。 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固有成分: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 构成补体基本组成的蛋白质。包括1)经 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2、C4。2) 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 3)甘露糖结合凝聚素激活途径(MBL)的 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4) 补体活化的共同组分C3、C5、C6、C7、C8、 C9 2补体调节蛋白:指存在于血浆中和细胞 膜表面通过调节补体激活途径中关键酶而 控制补体活化强度和范围的蛋白质。 3补体受体: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 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 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 补体的命名 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终末成分按照其发 现先后,依次命名为C1、C2、C3~C9 2补体旁路途径成分分别称为B因子、D 因子、H因子、I因子、P因子 3具有酶活性的补体分子,均在其上一横 线表示之 4某些补体调节蛋白按其功能命名 补体的生物合成: 约90%血浆补体成分由肝脏合成,少数 成分由肝脏意外的细胞合成,如C1由肠上 皮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D因子由脂肪组 织产生。 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激活 途径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参与宿主的早期抗感染免疫(1溶解 细胞、细菌和病毒;2、调理作用;3、引起 炎症反应) 二、维护集体内环境稳定(1、清除免疫复 合物;2、清除凋亡细胞)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1、参与免疫应答的 诱导;2、参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3、 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4、参与免疫记 忆) 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参与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终末过程的组分 及活化过程相同,其主要机制是:C5转化 酶(C3bBb3bH或C4b2a3b)将C5裂解为 C5a、C5b;C5a游离于液相,是重要的炎 症介质,C5b可与C6稳定结合为C5b6; C5b6自发与C7结合成C5b~7,暴露膜结合 位点,与附近的细胞膜非特异性结合;结 合于膜上的C5b~7可与C8结合,所形成的 C5b~8可促进C9聚合,形成C5b6789n复 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AC)插入细胞膜 的MAC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 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 致细胞崩溃。 MHC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1,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 2,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1)蛋白酶 β亚单位 2)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 3)HLA-DM基因 4)HLA-DO基因 5) TAP相关蛋白基因 3,经典I型基因 1)HLA-E 2)HLA-D 4,炎症相关基因 1)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家族 2)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3)MHC I类相关基因家族 4)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生物学 功能 1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 分子的双重识别,由此形成T细胞在抗原 识别和发挥效应功能中的MHC限制性 2)被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 以使自身抗原,甚至是MHC分子本身 3)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 决定者 4)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 性 2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1)经典的Ⅲ类基因为补体成分编码, 参与炎症反应、对病原体的杀伤和 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2)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 可作为配体分子,以不同的亲和力 结合及活性和抑制性受体,调节 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3)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 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 BCR: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即膜型免疫球蛋白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胞表 面有众多的膜分子,他们在B细胞识别抗 体,B细胞的活化、增殖,以及抗体产生 过程中发挥着作用。(1)B细胞抗原受体 复合物: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BCR) 复合物。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 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异源 二聚体组成。①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 面标志。②Igα/Igβ:Igα和Igβ均是免疫 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有胞膜外区、跨膜 区和相对较长的胞质区。(2)B细胞共受 体:B细胞共受体能加强B细胞活化信号 的转导。B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及 CD81(TAPA-1)非共价相连,形成B细胞 特异的多分子活化共受体,能增高B细胞 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三}协同刺激分子: 抗原与B细胞的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 经由CD79a/CD79b转导至细胞内,还需要 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和B细 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①CD40②CD80和CD86③其他黏附分子 {四}其他表面分子:①CD20②.CD22③ CD32 B淋巴细胞的功能: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 免疫应答①中和作用②调理作用③参与补 体的溶细胞或溶菌作用④ADCC 2、提呈可 溶性抗原:无论是巨噬细胞还是树突状细 胞,都不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而活 化的B细胞则可籍其表面BCR结合可溶性 抗原,并内化BCR-可溶性抗原复合物,对 其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 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

医学免疫学

1.何谓免疫?举例说明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 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抗原性异物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并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对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免疫耐受。 主要发挥如下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2)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2.TD-Ag与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有何特点。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TD-Ag与TI-Ag的主要特性比较 组成细胞辅助免疫应答抗体类型免疫记忆TD-Ag B和T细胞表位必需体液和细胞免疫多种有 TI-AgT 重复B细胞表位无需体液免疫IgM 无 3.试述Ig的基本结构、各功能区的功能及Ig的生物学活性。 Ig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单体包括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重链间及重、轻链间有二硫键相连形成对称结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各条肽链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在Ig近N端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或1/5范围内,其氨基酸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除超变区之外的部位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守,通常称为骨架区。Ig近C端在L链的1/2及H链的3/4或4/5区域内,氨基酸组成在同一物种的同一类Ig中相对稳定,称恒定区。 生物学活性:(1)特异性结合抗原(2)激活补体(3)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4)选择性传递(5)具有免疫原性 Ig的功能区及其功能:(1)VH、VL:是Ig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区,该区也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的存在部位。(2)CH、CL:具有Ig部位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3)IgG的CH2和IgM的CH3: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有关。(4)CH3/CH4:具有与多种细胞FcR结合的功能,不同的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5)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氨酸,对蛋白酶敏感,不易形成α螺旋,易伸展弯曲,由此可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位结合,使补体结合点得以暴露。 4.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区别点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期产生的蛋白某些细菌、LPS、凝聚的IgA和IgG4 参与的补C1~C9、C2~C9、丝氨酸C3、C5~C9 体成分蛋白酶、MBL B因子、D因子、P因子 C3转化酶C4b2b C4b2b C3bBbP C5转化酶C4b2b3b C4b2b3b C3b n Bb 作用参与特异性体液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的效应阶段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5.HLA-I、II类分子的结构、分布及功能有哪些不同? HLA抗原类别分子的结构分布功能 HLA--I α链和β2m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引起限制作用 HLA--II α链和β链APC、活化T细胞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引起限制作用 6.简述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根据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不同,将其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①CD4+T细胞的表型为CD2+CD3+CD4+CD8-,识别抗原受MHCⅡ类分子限制,包括Th0、Th1、Th2三个亚型。Th0细胞是Th1和Th2细胞的前体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可分泌IL-2、4、5和IFN-γ等细胞因子,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活化的Th0细胞在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Th1细胞,后者释放IL-2、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使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活化的Th2细胞在以IL-4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Th2,后者释放IL-4、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与分化,合成和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②CD8+T细胞的表型为CD2+CD3+CD4-CD8+, 识别抗原受MHC-Ⅰ类分子限制,包括Tc和Ts细胞。Tc细胞是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T细胞,其TCR 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通过细胞裂解和细胞凋亡而杀伤靶细胞。Ts细胞能释放IL-10、TGF-β、IFN-γ等细胞因子而下调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应答。7.试述APC对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 1、外,(1)外源性抗原的摄取(2)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3)MHC-II分子的生物合成,转运与荷肽(4)外源性抗原的递呈 2、内,(1)内源性抗原的加工(2)内源性抗原的肽的转运(3)MHC-I类分子荷肽(4)内源性抗原肽的递呈 8.试试述单核-巨噬细胞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1)非特异吞噬杀伤作用: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处理清除损伤及衰老的细胞,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刺激活化后产物如下: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H2O2)、氧离子(O2-)和一氧化氮(NO)等;抗微生物肽如防御素,阳离子蛋白;酶类,辅助杀伤被吞噬的微生物。 (2)抗原递呈作用:摄取、处理抗原并递呈给T细胞识别,使T细胞活化,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3)免疫调节作用:巨噬细胞吞噬抗原活化后,可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1、IL-6、IL-8、IL-12和TNF-α。可介导炎症性反应;活化NK 细胞和促进Th1细胞分化等。 9.简述B细胞对T 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 (1)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2)Th细胞对B细胞应答的辅助(3)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终末分化(4)抗体发生体液免疫应答作用 10.比较CTL细胞、ADCC效应和NK细胞杀伤靶的机理有何不同? ADCC全称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IgG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具有ADCC 效应的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这是一类由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细胞协同作用的细胞外非吞噬性的杀伤机制,即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FcR的细胞其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①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 2.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在循环过程中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不同组织的特定区域。 3.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5.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7.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具有相同和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分子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8.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T细胞的辅助,故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示例】TD-Ag:即胸腺依赖性抗原(1分)。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1分)。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均属此类抗原(1分)。 9.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该类抗原刺激机体时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10.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是一类与抗原种属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11.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超抗原。(SAg不涉及TCR的识别,也不受MHC 分子的限制) 12.佐剂(adjuvant):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13.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14.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膜型(mIg)和分泌型(sIg)。

医学免疫学名解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2、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第三章:抗原 1、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胞) 3、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种抗原决定基(表位)决定一种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 5、T细胞决定基:T细胞决定簇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将抗原加工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能被TCR所识别,为线性决定簇。 6、B细胞决定基:BCR能与未经APC加工的抗原发生反应,其识别的靶结构主要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为构象或线性表位。 7、共同抗原表位:存在两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8、交叉反应: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除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外,还与其他相关的抗原发生反应 9、异种抗原 10、同种异性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抗原。 11、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正常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12、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13、佐剂:属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物质称免疫佐剂。 14、丝裂原:有丝分裂原,非特异性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有分泌型和血清抗体膜型。 2、抗体(Antibody,Ab):机体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 3、结构域:Ig每条肽链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几个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球形结构,这些结构称为Ig的结构域,也称功能区。 4、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Ab可变区中某些区域的aa组成和排列高度可变。又称为互补性决定区 5、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的抗原表位。(个体特异性,位于C区) 6、独特型:同一个体中,不同特异性的抗体因其CDR(HVR )序列不同,而具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及发展史 1.免疫:指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 2.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3.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4.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5.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6.免疫调节: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整体调节,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构成网络调节系统,既调节免疫系统本身,又调节机体整体功能 7.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生理意义病理意义 免疫防御防御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感染 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肿瘤发生 免疫耐受自身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维持机体平衡疾病发生 8.免疫应答的种类、特点及成分 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 获得方式固有获得 刺激物模式识别分子抗原 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分子识别受体抗原识别受体 特异性无高 免疫记忆无有 发挥效应时间早期、快速相对较缓 举例中性粒细胞等 T细胞、B细胞 9.爱德华-琴纳:接种牛痘巴斯德:曲颈瓶实验;免疫学之父;巴氏消毒法 10.单克隆抗体 11.T细胞双识别模式:即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其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的两种标志,一种来自病毒,另一种来自被感染细胞表面正常的MHC分子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术语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及衰老、死亡细胞。 3.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免疫耐受。 4.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5.免疫功能: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 6.免疫: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免疫力。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中枢免疫器官(处理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2.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和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包括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 4.M细胞: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液和黏液。 5.造血干细胞(HSC):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体内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 6.造血诱导微环境(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造血生长因子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 7.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8.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免疫原性: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与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3.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4.半抗原(不完全抗原):某些小分子物质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能诱导免疫应答。 5.抗原(Ag):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 6.抗原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效应产物发生结合均显示专一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该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7.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 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 8.抗原结合价:1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重点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重点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免疫: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排除‘非己’的能力。 免疫防御:机体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发现和清除体内产生的‘非己’成分,如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的细胞等。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固有免疫应答:也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个体出生时就具备的天然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适应性免疫应答:也称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需要抗原特异性刺激,有免疫记忆。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如T、B细胞、肥大细胞、粒细胞、红细胞、NK细胞等)。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从中枢免疫器官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MALT:即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第三章抗原 半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具有抗原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 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辅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而且产生的抗体类型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B细胞表位:为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主要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直接与BCR结合,无需MHC分子参与。 T细胞表位:为顺序决定簇,需经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并与其MHC-Ⅱ类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的TCR识别。 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低浓度可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抗原:能与TCR或BCR结合,促使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免疫效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以及经典测试题库200题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第一讲绪论 1、概念: 1)、免疫(immunity):即免除疫病和抵抗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免疫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nfense)、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nfense)书: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Ppt: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大分子。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的功能。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细胞、肥大细胞等一系列细胞。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MHC等结构。免疫器官又分外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bone marrow),胸腺(thymus),腔上囊(法氏囊,鸟类),中枢免疫器官为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提供了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即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第二讲抗原 1、概念: 1)、抗原(antigen,Ag):书: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Ppt:指能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刺激和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等免疫效应性物质,并能与相应免疫效应性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原决定基(antigentic determinant)(表位,epitope):书:指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因常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又称表位。PPT: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3)、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须依赖T 细胞辅助的一类细胞,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4)、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的一类细胞,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5)、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书:指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体(或抗原)与不同抗原(或抗体)发生的反应。Ppt:抗原(或抗体)除与其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他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2、抗原的基本特性: 抗原一般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两种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