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从温州跑路潮说开去

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从温州跑路潮说开去

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从温州跑路潮说开去
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从温州跑路潮说开去

Finance

金融视线

144

2012年4月 https://www.doczj.com/doc/df18393438.html,

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从温州“跑路潮”说开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熊泽森

摘 要:

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存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人们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用好“民间借贷”这个金融杠杆,却把它变成了以钱玩钱的“魔术”,民间借贷变成了高利贷,以致于给参与者带来巨大损失。于是就有人对民间借贷担心起来,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高利贷 民营企业 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b)-144-02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温州“眼镜大王”即信大集团董事长负债过

亿玩失踪等温州民企逃避债负,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尤其是引起了温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有关学者、专家的高度关注,广州日报、东方财富网等媒体也相继报道或转载了温州民企因高利借贷而避废债负的详情。对此,有的人便把民间借贷看成是“洪水猛兽”,有的人谈到“民间借贷”就惊慌、害怕,更有甚者小题大做,扬言会发生“中国式的次贷危机”、“民间借贷会崩盘”、“温州经济会地震”等,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1 早期民间借贷回顾

早在2004年前后,民间借贷才从“地下”走到“地上”,“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当银行信贷不足以支持中小企业资融资时,民间金融便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第三条重要补充渠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缺口。

有资料显示,从早期亦即2004年以来的民间借贷来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早期的民间借贷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1.1 民间借贷活动由半公开化转为公开化、合法化

随着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改革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资金日趋紧张,客观上促使民间融资活动更为活跃,民间融资行为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转向半公开化或公开化。央行在《2004,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首度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性,并明确表示为“正确认识民间资金的补充作用”。1.2 民间借贷行为渐趋理性

一方面,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对民间融资需求日趋旺盛,并且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民间融资的理性选择范围;另一方面,民间融资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对融资信用度要求较高,形成了特定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民间融资的违约现象很少。据江西省金融管理部门的抽样调查表明,民间融资信用度很高,融资偿债率达95%以上。1.3 生产性融资比重较高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与积累,生活互助性的民间融资逐步萎缩,生产性融资比重不断上升。据《2004,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抽样调查显示,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福建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等地区,民间融资中用于生产性经营比例分别约为85%、93.3%、98.2%、65.5%、70%、86%。

1.4 利率调节作用显现

据温州民间融资市场利率监测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3年温州地区民间融资利率基本维持在9.6%左右,2004年保持在14.4%左右,基本反映了民间融资的利率杠杆作用。央行统计数据还显示,民间融资利率水平还存在地区差别,如,辽宁省民间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14.0%,江苏省民间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9.0%,湖南省民间融资利率在12%~48%之间。

2 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当今民间借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不断深入,银行信贷紧缩、通胀压力、

股市低迷、楼市调控的当下,温州(其实不只是温州)民间借贷性质发生了变化,从正常的民间借贷演变为高利贷,以钱玩钱游戏。企业家的心态变了,借贷资金的用途变了,整个参与借贷行为者的心态全都变了。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作者将近年来温州等地民间借贷行为“浓缩”三大特征以供分析。2.1 民间借贷范围覆盖面大、涉及领域广、参与者众多

由于民间借贷的合法存在,近年来民间借贷的步伐越迈越宽、越走越快,从浙江沿海扩展到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到商贸流通甚至普通家庭。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非常活跃,有89%的家庭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温州地区民间借贷的规模达了1100亿元。9月29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证实,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在1100亿元上下,占超过6000亿元的民间资本总量的1/6左右,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就范围而言覆盖全国,尤以浙江、福建、江苏三省为最,有的还演变为非法集资,鄂尔多斯地区最为典型。可想而知,在这种经营模式驱动下的启“遍地开花”的民间借贷能不变味吗?2.2 利益驱使,资金链条越拉越长,融资成本一高再高

据浙江在线报道,温州民间借贷的中间链条长达三级或甚至更长,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档次多且档次很高,如一般水平是是月息2分到6分,较高一点的是月息1角,更高一点的是月息甚1角5分,最高的年利率达到180%。据统计,在温州做实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在10%左右,经营较差一点的在3%~5%。温州乐清人行的一项调查还显示,有的日利率高达3‰~6‰,企业一般情况下只用来垫资还贷,期限非常短。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公德村村主任经营一家担保公司,以“低吸高贷”的方式赚取息差,以月息1.5分到2分的利息揽储,

作者简介:熊泽森,男,江西奉新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金融教学,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规制经济,中小企业投融资。

2007年温州十大金融事件

2007年温州金融业10件大事 2007年温州金融业继续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金融业对温州市GDP 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国参评城市中再次被评为最高等级的Ⅰ级城市,名列第二。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贷款增长仍然是较快的一年,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3462.25亿元,比年初增加525.1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783.72亿元,比年初增加549.97亿元,增量均超过520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持续7年实现“双降”。 全市证券期货业机构交易业务量空前,达到1.2万亿元,其中13家证券机构一年的开户数增加20万户,利润是2006年的10倍以上。证券营业部股票交易额比2006年增加7倍,增幅居全国之首。 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经营运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保费收入达到51.8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20.3%,超额完成市政府提出的年均增长17%的发展指标,是2004年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政策性农房保险全面铺开,在抗台救灾中发挥作用积极。外资、港资保险机构率先于银行业机构、证券、期货机构进入温州市场。 推进中小企业上市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8月市金融办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改制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第一批18家拟上市企业名单已经确定。在未来3至4年中,将有超过50家企业计划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其中,2008年将有6至8家企业计划向中国证监会申报材料。如果深圳开立“创业板”还将有3至5家左右的中小企业有意愿在“创业板”上市。 温州市商业银行改名为“温州银行”,并成功发行5.5亿元次级债和在丽水地区衢州市开设分行。永嘉、苍南信用联社获准筹建农村合作银行、洞头二级法人联社获准筹建一级法人联社。部分金融机构扩大保证贷款范围和信用贷款比重,试点突破集体土地融资瓶颈等。市人民银行完善金融支付清算体系、成功举

温州老板跑路清单

温州老板"逃亡潮"一览时间事件 4月初温州龙湾区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目前公开的原因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 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6月初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6月中旬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7月瑞安的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出逃 7月底位于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的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记者了解其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资金约一亿…… 8月24日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 8月29日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劳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8月31日永嘉县温州部落之神鞋业公司老板吴伟华失踪了…… 9月1日永嘉县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失踪了…… 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9月13日左右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度假。其间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负责人不知所踪。40多台、总价值上千万的精密加工设备全部不翼而飞。 中秋节期间温州龙湾新耐宝鞋业老板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唐风制鞋老板黄伯鹤跑路…… 中秋节期间温州金竹工业区的星际鞋业老板跑路……中秋节期间温州欧霸标准件有限公司老板跑路…… 9月15日左右浙江祥源钢业、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欠银行贷款2亿多元,民间借贷8000万元,承兑汇票5000万元没有归还。 9月19日 开业仅2年的信河街温州福燕兄弟实业有限公司(燕窝之类饮食的)倒闭,房产易主,老 板跑路。老板欠了几个亿的高利贷资金链断了,房产被银行转卖。 9月21日公司占地200亩,年总产值达10个亿的浙江温州东特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老板姜国元跑路…… 9月22日温州龙湾蓝天大药房老总跑路,涉案资金8000万…… 9月22日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欠款8亿跑路(具知情人透露,实际欠款达20多亿)。 9月24日早上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温州正德鞋业有限公司大门围着上百人,有员工,也有供应商,而欠钱的老板已经不知所踪。 9月25日温州综艺鞋业老板跑路…… 9月25日温州龙湾泰尔铜业老板跑路…… **月**日温州老板跑路名单还在陆续增加中……

对于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思考

对于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思考 据悉温版《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已上报省政府,该方案主要内容:1、村镇银行增至11家;2、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数量至100家;3、建议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探索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监管寄售行、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公司;4、做大做强股权运营中心、出台《放贷人管理条例》、成立金融资产场外交易市场;5、要求施行利率市场化。粗阅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有击中温州金融现状的核心问题,缺乏创意和必要的深度与厚度。 当前温州金融出现的问题,政府及其各部门和众多专家、媒体简单地归结于银根收紧,没有深究问题根源,冒失地试图以放松银根挽救,这犹如病人发烧动辄用退烧药治疗一样,只退烧不治病,治标不治本,其做法跟温州人一感冒就去挂盐水一摸一样,发烧只是内在疾病导致的一种外显症状,企业资金链断裂如同发烧也只是一种外显表象,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根源没有找到就妄下药,结果可能烧暂时退了但病越来越重,贻误了治病良机。 温州此次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温州很好的金融改革契机,如何利用好天赐良机,值得温州人认真地好好地把握,不要又是一夜之间把去年底的老方案翻新一下,草率上呈,而是需要首先思考一下温州金融改革一些问题: 思考一:金融改革目的是什么? 温州号称民间资金雄厚(首先要搞清楚民间资本和民间资金),各方统计结构各异,说五六千亿、七八千亿、上万亿都有,总之很多。有人说这次危机,由民间借贷所致。其实民间借贷成了窦娥,如果没有民间借贷,银行以贷还贷少了一环,温州银行的不良资产率0.47%是天方夜谭,还什么天天温州金融环境好?所以,金融改革的目的,应该是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完善民间借贷法律环境,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引导民间资金转换为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公共事业,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民间资金保值增值和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思考二:现有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工具(产品)存在什么缺陷? 一、温州现有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工具存在的缺陷。 (一)金融机构结构偏废,外地银行独大吃天下。 温州金融机构体系,银行唱独角戏。除了银行,还是银行,而且都是外地的。一年贡献100多亿元的净利润流出温州,那可是温州的精血。全市25家外来商业银行分行,1家本土商业银行和各县市区各一家农村合作银行,1330个银行网点密密麻麻城乡。另有小额贷款公司30家,村镇银行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47家和不计其数的担保公司、寄售行等实质从事金融业务的野鸡金融机构。众多的证券营业部,却没有本土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二)民间借贷缺乏监管和规范的合同文本。银监会对民间借贷实际情况掌握不多,不深,乃至失控。民间借贷采用格式各异的收据、借条,有的借贷甚至不给收据和借条,缺乏规范尚未合同文本,仅依靠口出无凭的信用支撑。 (三)民间借贷利率无常。月息相差很大,高低相差几十倍。低的亲朋戚友之间只有0.5%,高的10%以上。 (四)民间借贷资金使用没有任何约束。致使许多资金进入炒房、赌博等市场。 (五)缺乏民间资金转换为民进资本有效路径和工具或产品。 (六)方案中拟大力发展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存在重大制度缺陷,障碍民间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具体为: 1、小额贷款公司。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资金除资本金外,可向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其中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小贷公司非属金融企业,不能享受银行金融机构待遇,按普通工

温州老板跑路的冷思考

温州老板跑路事件 【背景资料】 2011年4月以来,温州众多民营企业老板因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而跑路,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跑路潮”和企业“倒闭潮”。据统计,从4月至9月22日,温州当地已经有29数家企业的老板被卷入“失踪”漩涡,行业范围主要涉及机械、阀门等制造业,此外,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也透露,仅9月22日这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核心原因均为业务扩展过快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加之巨额的融资成本导致的资不抵债而跑路。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这些‘跑路’的老板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他们放弃了主业,要么办起担保公司专放高利贷;要么借高利贷去搞多元扩张,投资房地产。” ★2011年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 ★4月,乐清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 ★6月中旬,乐清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 ★9月9日,龙湾家电老板郑珠菊出走,据传郑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9月13日,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送全体员工集体去雁荡山度假,偷运走总价值上千万的精密加工设备40多台。 ★9月21日,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出走。 此次跑路事件给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老板已跑路的,企业停产或是倒闭,员工工资被拖欠而围堵工厂或是政府机关,上下游企业因货款结算不清亦陷入困境;而尚未跑路的老板更是困难重重,银根紧缩、银行惜贷,民间借贷利率高而负担沉重,上下游企业纷纷要求缩短结算周期,员工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整个经济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有专家学者更是惊呼这是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讨论题: 1.此次温州老板跑路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2.温州政府在面临此次危机过程中是如何处置的?对各级政府今后有何借鉴意义?【原因分析】

温州三位鞋企董事长的故事

温州鞋企老板的故事 中国鞋业品牌观察员谭儒 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诞生老板的热土。6年前,谭儒走进温州,目睹了许许多多温州老板在这片热土上躬躯前行的身影,也深深地被温州老板执着和坚定的创业精神感动。6年后的今天,有三位温州鞋企老板的身影一直萦绕在谭儒的脑海中,让谭儒感到熟悉而亲切。 王振滔:在思考中行动 第一次与王振滔近距离接触的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3点许,谭儒随昆明市市委书记仇和一行参观奥康集团,离开奥康时,王振滔热情地伸出了双手。谭儒欣赏眼前这位长相大气的温州老板的亲和力,便带上了他写的一本名为《商海王道》的书。 据悉,王振滔15就岁辍学在家,但他一直热爱学习,“用知识武

装头脑”,读完了EMBA。后来,谭儒在上海皮革展、温州企业家会议以及鞋业会议上常见王振滔,对他也有了深入了解。谭儒发现身兼温州工商联主席、奥康集团董事长、总裁的他,在企业中的作用更像是一位精神领袖,他习惯于在思考中行动,亲和、大气、睿智,富具策划天赋。所以,谭儒常常书写他的故事,并在谭儒撰写的《谁将成为真正的中国鞋王?》一文中断言:在王振滔的策划和领导下,奥康将登上中国鞋业的巅峰。 郑秀康:在微笑中发展 谭儒第一次与郑秀康握手是2008年元月的一个晚宴上,那个晚宴是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宴请温州鞋佬的,朋友在宴会上专门把谭儒介绍给了担任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理事长的郑秀康。在郑秀康的微笑中,谭儒读到了他的幸福。 1979年,33岁的郑秀康才开始当制鞋学徒。1980年,郑秀康向

工厂提出停薪留职。开始筹备办厂。1985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1990年,他在温州鞋业第一个成功引进机械化制鞋流水线。1991年,郑秀康为康奈注册了人头像商标,其寓意是希望温州人将头抬起来。1999年,他背回了浙江鞋业第一块"中国驰名商标"的金牌…… 2010年后,郑秀康把康奈交给了子女,自己依然关注着中国鞋业的发展。2012年春,谭儒再次见到郑秀康时,他依然在微笑着,在他微笑的表情中,谭儒看到了一种另类的幸福,在创业的时光中熠熠生辉。 黄高武:在豪迈中前行 日前,一群文化人在北京聚会,听说谭儒在温州,就有人问谭儒:“在温州的老板中,你和谁走得最近?”谭儒好不犹豫地说出了三个

浙江跑路潮蔓延多家企业老板再度携款出逃

浙江跑路潮蔓延多家企业老板再度携款出逃 2011年11月15日01:1321世纪经济报道刘华我要评论(613) 字号:T|T 浙商跑路潮此起彼伏。 11月11日,温州瓯海区老年公寓“芙蓉山庄”大股东刘加顺跑路,据当地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其拖欠债务1.07亿元。 紧接着,12日,浙江麦浪实业有限公司老板周子龙携款3亿出逃,被骗的五十多名受害者已联名报案。湖州某投资公司老板跑路,涉及资金十数亿元。 “温州有两个肿瘤,一个是高利贷,一个是高房价。”全国人大常委、经济学家辜胜阻向本报记者表示。 跑路风波仍在延续 “我们的血汗钱呐,都没了?”74岁的潘奶奶至今不敢相信这是一个集资骗局。 2007年,潘奶奶老伴去世、子女出国,她住进了离温州市区较近的芙蓉山庄。每逢年节,山庄负责人都会邀请老人们聚餐,在席中劝老人集资,并承诺年息近20%。在高回报的鼓动下,潘奶奶先后投入了60多万元养老钱“借给他们做生意”。 然而,高额的回报却迟迟没来,老人们就催山庄还钱,对方答复2011年9月17日集中还款。如今整整两个月过去了,钱没拿到,山庄老板刘加顺和他的儿子刘明与却跑路了。 据本报调查,芙蓉山庄始建于1998年,一期建设土地以协议出让方式购得,政府还在税收等方面比照社会福利机构标准给予许多优惠。但到 2008年第二期土地公开挂牌,该山庄以2188万元竞标成功,但导致经营成本和风险增加。截至目前,二期工程仍未完工。 11月13日,记者在芙蓉山庄看到,该公寓已停水多日,食堂停用,物业管理基本瘫痪。 潘奶奶对记者说,山庄内的老人大概有30来户,由于目前无人管理,住宿环境非常恶劣,很多老人已经暂时回到子女家中居住。 “他们以福利事业和生态农业的旗号集资,还拖欠山庄二期工程款。”一位知情者称。

试论温州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4期总第274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4T o tal N o.274 试论温州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姬桂莲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内蒙古包头 014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州金融改革的各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改革;政策;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832.1(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4—0025—02 温州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概括为:2012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家,2013年总数达到100家,实现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全覆盖; 2012年银行金融机构市级分行基本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工作; 2013年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基于此,温州市将重点抓好包括建立一套领导体系,成立金融改革试验区,组建6个专项工作小组,组建若干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一批金融平台,引进培育一批高端人才,开办金融论坛和研讨会等,加快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这次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破解温州乃至全国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多两难”问题,即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协调发展,努力把温州打造成为民间资本之都,使金融产业发展成为温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1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具体的改革方案,成为了温州金融改革的一大障碍 国务院出台的温州金融改革“十二条”的内容不太详细,但是民间借贷应该如何阳光化以及民间金融如何发起设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内容指示。通俗点说,就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出大戏,国务院只是给了原则性的指导方案,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剧本,具体如何改革的难题和主动权都交给了温州。 由于缺乏具体事项的明确,使得平时一贯遵循上级意见,向上汇报的当地机构、官员们变得不知所措,对于这次需要大胆创新,不划定具体范围的改革,在计划实施方案时,都尽可能的细化每一个问题。同时,任何改革都存在风险问题,因此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要尽力进行风险管理。 1.2 金融改革力度不够强,步子不够大,只限于表面上,但是没有实质性的改革 关于市场化的问题,比如利率或者其他方面的市场化,都需要中央银行的授权。我国诸如国债利率、回购利率等货币市场的利率已实现了市场化,但存贷款利率仍处于管制范围,我国的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由央行决定,银行系统承担着政策性负担,国家通过管制存贷款利率来保证银行的利差收益; 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突破,但是没有现成的途径,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行摸索。 1.3 温州金融改革创新集中于地方小型金融机构组织 近年来,小金融机构以及准金融机构发展快速,各种金融产品创新活动、混业经营快速发展,这使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垂直管理、分业监管为主的金融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常常出现监管交叉或者真空领域。 同时,温州存在庞大的民间资本,加大了金融风险防范的难度,其中高利贷崩溃、民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便是一个风险的缩影。 1.4 温州民间借贷、金融类纠纷案件发生频率高 在整个大的经济环境没有好转的情况下,纠纷案件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和挑战,许多暗藏着的民事纠纷案件慢慢浮出水面,经过大量的调查整理,进入到统计行列。2012年1月~4月,民间借贷案同比上升89%,金融纠纷案同比上升101%。 2 政策建议 2.1 遵循法律规章,把市场当平台 国务院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体制创新,使温州在民间金融合法化和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为全国金融改革积累经验,并提供创造性的建议。但是,国务院并没有给予温州更多的优惠措施或政策,只是提供了对于民间金融改革创新的支持与鼓励,所以,温州不可能有逾越法律的金融改革权力。对于地方的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法律没有禁止的民间行为都是合法的,只要把法律当作靠山,金融改革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即使违背了某些部门规章也没有错,因为部门规章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因此,在温州民间金融改革过程中,可以采取法律没有禁止的措施和行为。 民间借贷资本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矛盾,使得温州现有的金融规制政策没有发挥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造成了之前的民间借贷危机。因此,温州金融改 11

2019年终答客户答谢会董事长优秀的讲话稿致辞范本五篇

2019年终答客户答谢会董事长优秀的讲话稿致辞范本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2019年终答客户答谢会董事长优秀的讲话稿致辞范本篇一 尊敬的各位业主、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盾安九龙都自今年1月12日动工建设到5月22日开盘至今已实现销售275套,换句话说也就是有275户家庭已经成为盾安九龙都的业主,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这次客户答谢会,一是为了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盾安九龙都以及我们企业的关注,是你们的支持使我们的销售业绩在杨家平名列前茅,我在这里负责任地讲,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产品质量来回报各位业主的厚爱,请大家拭目以待。 首先有必要对盾安控股集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盾安控股集团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注册资本为4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6000余名,总资产规模达20余亿元、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企业。 盾安九龙都作为盾安控股集团子公司----重庆加美东珠要立足于重庆房地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公司总部对盾安九龙都给予了从人力到财力的支持,在今年的一月份,公司就对盾安九龙都项目提出了两高的战略部署,即高质量完成项目工程建设,给各位业主一个高品质的家。

二是我们想借此机会加强我们企业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我想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以后将会共同生活在盾安九龙都,成为邻居成为朋友,只有建立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安居乐业; 第三,我们将在这次活动中宣布盾安俱乐部正式成立,这将意味着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活动组织,我们将为各位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这次活动是个开始,以后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活动在等着大家。 最后,预祝今晚的活动~成功,预祝大家度过一个美好而愉快的周末!也预祝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像今天活动的主题所说的一样,“让我们走的更近”! 谢谢各位。 2019年终答客户答谢会董事长优秀的讲话稿致辞范本篇二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地邀请到了多年来一直关心、关注、我行的新老客户和朋友,莅临今天的高端客户答谢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邮政xx支局的全体员工,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中国邮政长期以来扎根城乡,优质诚信的服务已经深入人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累,邮政的营业网点遍布城乡、邮政的网络功能齐全、邮政的网络覆盖面广,完全可为客户提供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发展前景

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金融市场】 浅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 试验区的发展前景 林小文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 要]通过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解析,提出试验区主要应从三个方向进行改革,一是 对国有银行进行改制,二是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三是加强信用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以确保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取得成功,实现温州模式的再创新。 [关键词]信贷危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1-0132-02作者简介:林小文(1988-),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产业政策。 一、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温州都走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前列。1980年,温州苍南的金乡信用社率先在全国实行浮动利率;1987年,温州成为我国唯一的利率改革试点城市;2002年,温州成为我国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明确提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案;2008年,温州启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出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但是,由于我国宏观金融制度的不匹配,温州的民间金融改革最终都不了了之。而2011年出现的信贷危机,使得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再次被提上日程,相较于以前的金融改革,这次的改革从政策上来看,更为注重民间金融的规范与自由发展,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也更加放宽。 2002年,温州成为我国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但是当时的改革政策规定太严,给金融企业的自主权过少,并没有给民间金融松绑。所以,尽管温州的民间金融非常活跃,全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城信社都出现在温州,金融改革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民间金融却始终处于正规金融法律体系的边缘,一直游离于灰色地带,没有获得国家的正式认可。 因此,2012年获批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出民间金融正规化、阳光化的发展方向,确定了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包括:金融组织和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地方资本市场培育、金融风险防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存在的不足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给予了温州民间金融更多的自主权。但是尽管强调了民间金融的正规化,也放宽了民间 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限制,而利率市场化和建立民营银行两项普遍受到关注的内容却没有列入其中。 1.关于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没有出现在2012年改革的方案中,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利率若不实行市场化,则金融改革就不会彻底。因此,要想真正改革金融体制,金融改革取得实效,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要求。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可以在一个地方实现的,而是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努力。一个区域的特殊政策会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动,造成金融的混乱。同时,利率市场化必然要打破某些集团的既得利益,这并不是单靠一个地区的力量能做到的,而是要全国范围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是正规金融体系与民间金融之间的博弈,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是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博弈,并不是放开利率管制就能实现的。但是,尽管不能在一个地区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逐步地放松对利率的管制,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 2.关于建立民营银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金融改革的方向。银行是高利润的行业之一,非常具有投资吸引力。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银行业都是由国有银行垄断的,这就人为给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置了障碍。民间资本不能以正规渠道进入银行业,造成大量的资金游离在正规金融机构之外。银行本身就应该是自由竞争的行业,不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银行导致国有银行垄断,而国有银行因缺乏竞争以及受到国家保护,经营缺乏效率, 对流动性考虑得很少,一旦出现问题,就通过扩张信贷来弥补,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银行要改革,就一定要打破垄断,加强竞争,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231

温州地方金融改革创新1+8

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 意见 金融业是一项战略性产业,也是当前我市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支柱产业。为深化温州金融改革创新,提高地方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增强金融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温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现就加快我市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服务民营经济的区域性专业金融中心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发优势,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利率市场化,着力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着力推进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着力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着力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方金融组织框架,实现地方金融机构在创新能力、机构类型、服务网络、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地方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的明显提高, - 1 -

实现民间金融规范健康发展,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先行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形成民间资本集散的“资本之都”,使我市地方金融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保持“全省领先、全国一流”水平。 “十二五”期末,温州金融增加值达到720亿元,年均增长21%,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银行业本外币存款和贷款分别超过16000亿元和13000亿元;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以下;保险业保费收入超过180亿元;企业上市数量超过30家;金融业对地方的税收贡献率达到8%。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资本集散的“资本之都”。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发挥民间资本的集聚和辐射效应。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搭建信息平台等多种方式,引导温州辖区内外资本、人才和技术集聚。充分利用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桥梁纽带功能,畅通政府、企业、市场的沟通渠道。从2012年起在温州举办“资本之都”高端论坛,实现资本与项目、资本与企业、资本与市场、资本与资本的对接,将理论引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逐步形成民间资本的集散中心。 (二)推进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市试点工作。完善规划布局,建立准入制度,健全监管机制,积极向上争取试点指标,力争2013 - 2 -

温州跑路潮1.doc新

有关温州跑路潮的认识报告 内容摘要温州跑路潮在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逼”走温州老板的原因是什么?市场、自身以及国家政策。面对温州跑路潮,国人又该如何拯救民企?企业老板需针对自身做出调整,政府也需进行引导、深化改革。温州跑路潮对2011年的影响是深远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民营老板将因此更具前瞻性目光,相信温州跑路潮也将使中国的制度更加完善健全。 关键词温州老板;市场;经济;政府 前言我是偶然的一次了解到这次事件的,在银行的等候厅里在报刊上看到的,当时很震惊,也很好奇。此后我们社科联在做十大新闻评选时,我就做了这个新闻,可因为经济学知识还很浅薄所以认知比较浅。在今年暑假时我去了表哥所在的温州,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激情和活力,那充满智慧与创业故事的城市,让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它不会倒下,它只是在茁壮成长的路上需要更多引导与经验。 正文2011年9月25日,随着一则《温州1天9个老板失踪,千亿规模民间贷款面临崩盘》的新闻在各大媒体网站上刊发,温州借贷危机随即闯入国人视野。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市场经济风向标”商业文明先行者的温州人,在2011年集中爆发的民企债务危机中遭受了折戟之痛。自从2011年4月温州发生第一宗跑路事件后,如同推到的多米诺骨牌,浙江企业主跑路名单在不断拉长,自今年年初,已有90多位温州老板负债出走。 让我不禁思考:是什么“逼”走了温州老板呢? 一、市之导 (一)市场经济泡沫化,虚拟资本扩大 在最近的三年里,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化问题,而经济的泡沫化吸引了不少民营企业将资金用于金融投机,这在房地产

市场、股票中小型市场都有体现。而温州人通过各种手段融资后,往往并不把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用于炒房炒股等虚拟经济方面。在虚拟经济可变性大,危险性高,而自己市场投资资金链的可持续性建立在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预期之下,一旦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过程停止,资金链即会出现问题。就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发展来说,在温州资本因为发展实体经济和促进转型面临诸多困难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发展却给温州资本创造了一个新的出路,并使其逐渐走向虚拟化的不归路。2000年后,中国房地产进入狂热期,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像被高压气充气一样,不断膨胀。房地产价格的膨胀使得搞房地产开发和炒房成为一种高利润、低风险(至少在2010年之前是低风险的)的行为。前期的房地产开发和炒房带给了温州人大量的财富增值,这种增值又使得温州人忽略风险,将更多的钱投入到房地产开发和炒房中。然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越来越大,搞房地产开发和炒房的风险也在积聚。在2011年,随着限购、限贷和利率的提高,温州民企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资金被大量套牢。而且,这些被套牢的资金很难在短期变现。尤其是,在此之前,很多温州民企企业家是通过高利贷的形式来积聚资本,然后投资于房地产业的。房地产的衰退使得他们背负了巨大的还款和现金流断裂的压力。为了还款,一些民企老板不得不再次以更高的利率进行民间借贷。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其债务负担和还款压力。而在此时,由于银根缩紧,又很难从银行贷到保持企业流动性所需的资金。因此,在此恶性循环下,温州民企老板“无米可炊”,不得不选择跑路。 (二)土地成本和房租成本上升,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税收居高不下 近年来,土地成本和房租成本不断上升,市场上各种原材料和用工成本都普遍上涨了三成,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相当大。且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产能过剩情况进一步加剧,导致市场竞争恶性化,使得企业常常是“赔本赚吆喝”。成本高与市场低迷导致利润率大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方案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2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12项任务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特别是这项改革决定首次“顶层设计”,由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并首次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整体性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为全面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精神和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委印发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2〕188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总目标,以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为重点,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金融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温州市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健全金融体系、丰富金融产品,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构建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基本建成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先行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使金融业成为温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实施原则 ——坚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高起点谋划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心设计整体方案和一揽子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实施。 ——坚持创新为要、监管先行。抓住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发展契机,切实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强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区域经济金融安全稳定。 ——坚持上下联动、项目运作。加强省、市、县(市、区)部门联系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和支持。推动重大改革项目实施,对重点改革项目采取实

浅谈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银行业支持措施

浅析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银行业的支持措施平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张凡提、吴振坤、蔡昌都、郑大榜 引言 温州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温州市统计公报显示:温州工业企业数量达14万余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只占5%,规模以下企业占95%。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着“两多两难”现象,即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引发了民间借贷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性障碍,又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影响;既有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的因素,又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提出银行业支持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为大力助推温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理论支持。 一、温州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融资体系存在着系统缺陷,主要融资渠道如下: (一)信贷融资。 根据《金融改革创新调研报告(2009年度)》调研显示,信贷融资是中小企业首选的融资渠道。但温州中小企业主要从事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产品利润率单簿,企业可持续经营性差的产业,与银行业的绿色环保信贷指向相冲突,不

利于中小上企业信贷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典当行、调剂行。 正规金融在产业投向、抵押物标的的选择上显得更加审慎,许多企业就将眼光转向了典当行、调剂行。这种融资方式相当于银行抵押贷款,但手续比正规金融简便,更加适应中小企业在生产旺季时投入资本时间紧、期限短的要求,成为中小企业用于临时资金的周转与头寸的平衡的一种融资渠道。 (三)合会、“钱中”。 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有些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大的上企业占多数,有的厂房都是租过来的,做不了抵押物。合会与“钱中”均是信用借款的一种形式,无须抵押物,邀请几个相邻企业共同构筑一个会,轮流使用“会费”资金;或者在“钱中”居中见证下,资金供需双方达成协议,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四)民间自由借贷。 中小企业主以个人名义,参与民间直接借贷的债务融资,没有正规的手续,口头承诺为多,在小资金规模条件下实现了一定的资金供求均衡。 温州中小企业通过上述融资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题,但从现状看依然不容乐观。中小企业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并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温州银行业也要积极履行责任,顾全经济金融大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二、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浅谈信贷危机

浅谈温州信贷危机 背景: 浙江温州连月来不仅出现暴力讨债、企业老板出走和自杀事件,近日更传出疑有银行人员诈骗民众卷款逃亡事件,金融秩序近乎失控。高利贷引爆的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连月来震动地方,包括许多当地龙头企业都因为长期扭曲的金融体系而崩盘。近期最受瞩目的是温州眼镜业龙头——“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失踪事件”,据传他欠款至少20亿元。 成立八年多的信泰,是年产量2000多万副自主品牌的眼镜商,也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太阳眼镜商之一。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人民币,胡福林债务关系涉及近万人和几十家企业,事件还会继续发酵。胡福林以来,在媒体报道曝光的至少就有另三名大老板出逃,另外正得利鞋业老板则跳楼身亡。 企业主逃跑欠下的债务动辄数千万、上亿元,牵连所及,供应商、上下游都会被累得陷入绝地,连月来在温州引发此起彼伏的骚动。员工惊觉老板失踪包围公司讨薪水,债务人恐慌聚集上门;有人出动黑社会追讨债款,更有欠债人干脆借助黑道对付讨债者。不少放贷者本身也是借贷人,有银行业者估计最终资金来源可能多达半数来自银行。 中国央行温州中心支行最新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近九成家庭个人和六成企业参与借贷,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 不少当地人担心重演80年代中期的“倒会”风暴。资金链断裂所可能触发的连串后果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除了担心骨牌效应,导致企业大量倒闭,银行业绩受损,更可能在地方触发持续的动荡。 形势的严峻迫使温州政府在三天前发布《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犯罪行为》通告,以强硬语气表示要坚决打击暴力讨债、非法拘禁、非法集资和恶意欠薪等行为,强调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中共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更对当前金融和民间借贷形势表示,对付企业老板出逃现象,“政府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企业界人士认为,眼前可能就是这个长期酝酿循环的大泡沫爆破的时刻。许多传统企业没有能力转型,企业主更没有开创新局因应新时代的眼光,资金链问题因此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状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主任江若尘表示,中国金融业向来“帮大不帮小”,只要是大企业,不管国有还是民营,借贷都不难,但中小企业则不论民企还是外企,借贷无门是正常的。而流传已久的“标会”或地下钱庄模式就成为民营企业的“及时雨”。这类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银行”,随着政府一波波收紧银根的措施,借贷渠道雪上加霜,而发展得红红火火,甚至吸引外国人投入其中牟利。中小企业为应付生产及不断升高的工资与材料成本,被迫转向高利贷,这在浙江和福建尤其普遍。但利率在需求刺激下不断推高,却迫使企业主必须挖东墙补西墙。许多表面风光企业背后都债台高筑。在经济景气持续低迷下,制造业定单利润一般只有个位数,企业主却必须偿付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最高达180%的年利息,迫使越来越多企业主看破红尘,干脆关闭工厂或只保持少量业务,把资金投入放高利贷等炒作市场。今年初以来,高利贷堆起的大山终于无法再支撑,陆续传出崩塌巨响。周德文今年初就大声疾呼倒闭潮即将到来,但官方反应并没有非常在意,只是陆续出台各种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日前表示,从银行数据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已进一步改善。他认为中小企业仍觉得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与融资成本上升以及当前经济大环境、中小企业飞速发展、物价上涨的关系更密切,不完全是融资渠道的问题。经历了八九月份的企业主

温州借贷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应当何去何从? ——温州借贷危机带来的启示 2011年9月20日,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失踪,并于9月21日确认由于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而逃跑,号称“眼镜大王”的胡福林跑路掀起了轩然大波。而此前,温州已经频频传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倒闭,企业主及担保公司老板逃走的消息。据统计,仅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网上还爆出了一份《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涉及金额从几千万到十几亿不等。 对于本次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货币政策过紧,有人认为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人认为是民间金融缺乏监管,还有人认为是温州投机之风盛行、借高利贷炒房地产。在要不要救以及如何救温州方面更是产生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对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描述,并就借贷危机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以识别和分析,从而概括出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一、温州借贷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1、国内外的经济环境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就如同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深陷危机之中难以自拔。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也是难以逃脱,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举步维艰。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在努力整顿本国经济,中国对外出口因此遭受重创,尤其遭到美国的强力反抗。同时,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来自美元的升值压力,更是让我国政府左右为难。近期,虽然人民币汇率略有反弹,但是其今后的中长期走势也是很难把握。不仅如此,欧债危机更是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也更让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饥寒难耐。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经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严峻考验,民营企业在这种内外经济环境下,生存更加艰难。 2、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温州模式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代表,涵盖台州地区在内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一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无为”的模式。 温州模式发展以来,得到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好评,认为这种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同时也不乏一些对温州模式进行的批判的声音,认为温州模式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引导,温州模式导致了假冒伪劣横行,而且温州模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破坏。2008年以来,受制于全球金融危机,温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下降,造成外界对于温州模式持续发展能力的质疑。 由于独特的经济发展历史,温州一直是一个“二元金融”明显的地区,一方面是现代正规金融,另一方面是民间非正规金融,二者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但是正规金融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却远远不够。据统计,温州现有中小企业30-40万家,真正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融到资的不足20%,也就是说有80%的企业要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因此民间借贷比较发达。近期,尤其是银根紧缩以后,温州的民间借贷处于活跃阶段。根据人行温州支行的指数监测,2010年以来五个季度账户交易分别为208亿元,327亿元,262亿元,335亿元,396亿元,总体呈上升态势。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倒逼”金融综合改革的启动] 民间借贷2020新规定

2012年3月18日,国务院正式通过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有可能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引人注目的重大突破。这项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有赖于政府职能转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政府为了使经济增长服从于其特定的发展目标,必然要直接控制很大一部分金融资源,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业必然具有高度垄断的特点。与其相联系,也就必然对民间金融采取歧视、排斥,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取缔的政策。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必然会与国有银行争夺资金来源,侵犯国有银行既得的垄断利益,因此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这是温州为什么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制造业)家,却始终产生不了一个民间银行家的根本原因之所在。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既是坏事,但可以转化为好事,即有利于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使民间金融逐步走上阳光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民间借贷危机从我国金融领域消失,使民营企业得到健康发展。 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从根本上说,是源于资本逐利的本性,或资本追求利润的冲动,以及资本运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信息非对称性。 综观国内外的金融危机,无一不是虚拟经济恶性膨胀的结果。2001-2004年,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利率水平从5%降至1%。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房地产市场高度繁荣,大量资金进入次级债这一高风险、高收益市场。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宏观经济向好、房价持续上涨,借款人可以按期还贷,抵押物有稳定收入流。但2005年下半年以后,美国经济周期发生逆转,第四季度GDP增长率仅1%。2004年至2006年底,美国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的提高导致抵押贷款利率提高,令购房者还款压力增加。同期,美国住房市场出现低迷,新建房和存量房的销售开始下降。2006年底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衰退,2006年第三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房价下跌超过10%,其结果是,一方面贷款人违约率上升,另一方面抵押的房产价格缩水。在双重打击下,放贷机构的资金循环出现断裂,连锁反应接踵而来,次贷危机便因此爆发。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线,也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关节点。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推动着房地产、煤矿等资产价格的猛涨,诱惑着制造业企业家为追求高利润而转战房地产、煤矿等行业,强化了虚拟经济,弱化了实体经济。2010年温州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中,50%以上的企业涉及房地产。温州民营企业投资房地产已超越“炒房”阶段,房地产已经成为温州许多民营企业不可缺少的产业。“卖商品不如卖资本”已经深深地被温州企业家所推崇。在温州的传统服装业,有一定品牌和知名度的企业都直接介入房地产。包括雅戈尔、杉杉、太平鸟、报喜鸟等等。全国知名的鞋业企业奥康集团也是老百姓叫得出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填补因扩张冲动而形成的“资金窟窿”,一些民营企业被迫大规模向高利贷借款。与此同时,政府因担心房地产泡沫而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包括“限购”、“限贷”,导致房地产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中断,同样迫使企业家大规模借助于高利贷,推动民间借贷利率的大幅度上扬。当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承受高利贷的高昂利息,必然出现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危机便因此爆发。由此可见,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是资本所固有的逐利性,即追求高利润,资本运动的盲目性、自发性,以及信息的非对称性所造成的。只要存在着地下金融,周而复始的民间借贷危机,便是不可避免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