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困难分级评分

呼吸困难分级评分

呼吸困难分级评分
呼吸困难分级评分

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附表1

呼吸困难分级评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级别(分值)描述

0除了剧烈运动外,平时不会收到呼吸困难的困扰

1在平地上匆忙行走或爬小山丘时会受到气短的困扰

与同龄的普通人相比,由于呼吸困难原因,在平地上走得更慢;

2

或在平面上以平常步速行走时,不得不停下来呼吸

3 在平地上行走100码或数分钟后,停下来呼吸

呼吸困难以至不能到户外去,或在穿衣服或脱衣服时感到呼吸4

困难

心内科常用评分汇总

C H A2 D S2-V A S C评分 欧洲心脏病协会(ESC) 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10年版)提出了CHA2DS2-VAS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age≥75y(doubled), diabetes mellitus, stroke(doubled)- vascular disease, 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评分系统。CHA2DS2-VASc进一步拓展了CHADS2的功能,其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评估方法,可确定危险因素,指导抗栓治疗。具体评分办法:

H A S-B L E D评分 在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的同时应当评估其出血的风险,以前的指南中仅仅对出血风险做了定性分析,如低危、中危、高危等。2010ESC版指南中做了定量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出血风险,称为HAS-BLED评分。

C R U S A D E出血风险评估 2011 ESC – NSTEACS 管理指南首次推荐了CRUSADE评分用于评估NSTEACS患者院内的出血风险。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来自于CRUSADE注册研究的71277例患者(导出队列),进一步在17857例患者(验证队列)中得到了验证,总体来说作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出血的基线风险评估,且该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接受≥2种和<2种抗血小板药物,接受有创和保守治疗的出血风险。

G R A C E危险评分系统 2012年Park等使用GRACE评分对ACS患者发生缺血 性脑卒中进行风险评估,旨在建立一种简单的预测方法,以帮助临床医师面对这些高危患者突发临床事件的急诊处理。该研究数据采集均来自GRACE研究,即1999年4月至2007年11月,来自14个国家,126所医院,63118例ACS患者。研究结果证明:冠状动脉搭桥术和PCI术增加了脑卒中危险。同时也确定了缺血性脑卒中的8个危险因素:高龄、心房颤动、心肌标记物 阳性、收缩压≥160mmHg,ST段动态改变、无吸烟史、Killip分级Ⅲ~Ⅳ级、低体重。故而Park 等得出结论:GRACE风险评分可以方便、准确地预测住院ACS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医学通用评分分级

首页>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心功能分级屏气试验临床表现 Ⅰ级30秒以上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心慌气喘 Ⅱ级20-30秒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作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喘 Ⅲ级10-20秒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出现心慌气喘 Ⅳ级10秒以内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何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慌气喘 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临床表现 无任何体力活动无心绞痛发作 Ⅰ级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快速步行,登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出现心绞痛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段时间爱女出现心绞痛 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可发作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 无呼吸困难症状 Ⅰ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 Ⅱ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Ⅲ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Ⅳ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病人意识和判断预后的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评分睁眼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1. 不睁眼无反应无反应 2. 疼痛刺激时睁眼不理解、无意识发音去脑强直 3. 呼唤睁眼不确切、不能交谈去皮质状态 4. 自由睁眼可交谈、言语紊乱不上有疼痛躲避反应,但不定向 5. 对答切题能推避疼痛刺激 6 . 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描述 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1 死亡死亡 血气分析临床分级标准血气分析临床分3级: (1)轻度缺氧: PaO 2 6.68~8.00kPa(50~60mmHg),SaO 2 >80%,PaCO 2 <6.67kPa(50mmHg); (2)中度缺氧: PaO 2 4.00~6.67kPa(30~50mmHg),PaCO 2 >7.33kPa(55mmHg); (3)重度缺氧: PaO 2 <4.00kPa(30mmHg),SaO 2 <60%,PaCO 2 >10.00kPa(75mmHg) 临床表现将缺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缺氧: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 评分 Kill p 分级 得分 收缩压(mmHg ) 得分 心率(次/min ) 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140-159 24 110-149 24 160-199 10 150-199 38 >200 0 >200 46 危险因素 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 9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CHA2DS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类需采取的措 施 INR>3.0但≤5.0(无出血 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当INR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5.0但<9.0(无出血 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1.0~2.5mg),6~12小时后复查INR。 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9.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6~12小时后复查INR。 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 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 如何)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输注 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病情稳定后需要 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NYHA分级

呼吸困难分级

一、呼吸困难的分级 分级临床表现1级与同年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气短。2级平路步行1000m无气短,但不能与同年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3级平路步行100m即有气短。4级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短1、四级分类法 2、五级分类法 分级临床表现Ⅰ级正常活动同年龄健康者一样Ⅱ级平地步行同健康者,但上坡或上下台阶可出现气急Ⅲ级平地步行不及健康者,但若慢行可

达1.6km以上Ⅳ级须慢慢走,方行走50mⅤ级说话穿衣均有气急,因呼吸困难不能外出 3、呼吸困难的分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度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70%60-69%50-59%<50%血氧分压60-87mmHg<60 mmHg*血气分析氧分压60-87 mmHg时,需参考其他肺功能结果。

4、呼吸困难分级《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80~9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为70~80%60-69%50-59%<50%血氧分压 80-90mmHg70-79mmHg60-69mmHg<60 mmHg 二、肺功能不全的分级

COPD综合评分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综合评估表 2011 版GOLD包括对症状、气流受限、急性加重风险和合并症的评估。其目的是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气流受限严重度;降低可能的风险事件,如急性加重、住院、死亡等。 ◆症状评估: ●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 ●COPD 评估测试(CAT):用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mMRC分级≥2或者CAT分值≥10分表明症状较重 ◆COPD急性加重的风险评估: ●GOLD的肺功能分级:即GOLD 3级或者GOLD 4级表明有高风险。 ●急性加重病史: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次或2次以上的急性加重,表明具有高风险。 如果当肺功能评估获得的风险分类与急性加重史获得的结果不一致时,则以评估所得到的风险最高的结果为准。 成功是必须的

表一: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 mMRC分级0 ●我仅在费力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mMRC分级1 ●我平地快步行走或步行爬小坡时出现气短 mMRC分级2 ●我由于气短,平地行时比同龄人慢或者需要停下来休息 mMRC 分级3 ●我在行走100m左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休息 mMRC分级4 ●我因严重呼吸困难以致不能离开家,或在穿衣服、脱衣时出现呼吸困难表二:气流受限分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分级患者肺功能(FEV1/FVC<70%) GOLD1:轻度●FEV1≥80%预计值 GOLD2:中度●5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 GOLD3:重度●3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50% GOLD4:极重度●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30% 成功是必须的

表三COPD评估测试(CAT )呼吸问卷 合计总分:成功是必须的

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分级 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得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得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与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 无呼吸困难症状 Ⅰ能根据需要远行,但就是疲劳,不愿步行 Ⅱ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Ⅲ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Ⅳ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就是国际上通用得评价病人意识与判断预后得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就是6~8分得3倍。动态观察评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得分数进行评分。改良得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与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血气分析临床分级标准 (1)轻度缺氧: PaO 2 6、68~8、00kPa(50~60mmHg),SaO2 >80%,PaCO 2 <6、67kPa(50mmHg);(2)中度缺氧: PaO 2 4、00~6、67kPa(30~50mmHg),SaO2 60%~80%,PaCO 2 >7、33kPa(55mmHg);(3)重度缺氧: PaO 2 <4、00kPa(30mmHg),SaO2 <60%,PaCO 2 >10、00kPa(75mmHg) 临床表现将缺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缺氧: 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中度缺氧: 球结膜轻度水肿,呼吸费力,鼻翼煽动,唇甲紫绀,面色潮红,血压正常或增高,心率加快,中枢兴奋性增高,烦躁,谵妄。 重度缺氧: 球结膜充血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张口呼吸,紫绀,出现呼吸抑制,神情恍惚,昏迷。贫血得临床分级

心血管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心血管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原则: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如:冠脉介入术、起搏器植入术。 3、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0 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 分,生活部分自理且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2 级、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疾病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 分,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三、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前、心脏介入术后康复期、高血压病1 级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60 分,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分级护理要点: 一、一级护理 1、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胸闷、胸痛情况

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做好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元、更衣;面部清洁和梳头、洗头;口腔清洁;擦/洗手及足、擦澡;床上使用便器;协助患者进食/水、服药;翻身及叩背;功能锻炼;会阴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 2)做好专科护理: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观察与预防并发症、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如诱导排尿、指导与协助术后活动等)必要时做好抢救准备并熟练配合。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饮食知识、药物知识、氧气知识、活动知识等。 二、二级护理 1、每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1)做好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元、更衣;面部清洁和梳头、洗头;口腔清洁;擦/洗手及足、擦澡;协助患者进食/水、服药;翻身及叩背;功能锻炼;会阴护理;管路护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S 分 CHADdVASc 评分 Scr 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评分大 CHA2DS^VAS C 于2分,且HAS-BLED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房颤出血风险评估;建议HA&BLED积 分 、HAS BLKD 分ffl方S HAS BLJ:D K 臾 事3分提示“高危“,高危甫者应谨慎接S华a林或阿司 匹林治疗。

NYHA 分级 AMI 的Killip 法分级 Forrester 六分钟步行试验

2016ASCVC 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 (mmol/L ) 中危和低危LDL-Cv3?4mmol/L LDL-C 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 LDL-C 至少降低50% 极高危LDL-C 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 LDL-C 应降低30%£右。 不同ASCVD 危险人群降LDL-C/非LDL-C 达标值 极高危 LDL-Cv1?8mmol/L 咼^危 LDL-Cv2.6mmol/L

符合下列之一者无需进行危险因素分层,直接列为高危: LDL-C仝 4.9mmol/L 1.8mmol/L = LDL-C<4.9mmol/L 或 3.1mmol/L = TC<7.2mmol/L 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定义为高危: SB阻160mmH或DB匡lOOmmHg 非HDL-C M 5.2mmol/L HDL-C<1.0mmol/L ④ BMI 三 28Kg/n2 ⑤吸烟

TC总胆固醇;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eGFR古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Ccr=[(140- 年龄广体重(kg) ]/[0.818*Scr(umol/L)] 女性按计算公式结果*0.85 Scr 换算1mg/dL=88.41umol/L

心内科手术分级目录word精品

医院心内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确保我院心内科手术安全与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各手术操作医师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有关要求,对我院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修改,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手术分级管理: 根据手术的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 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 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四级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级别的授权与审批流程: 开展手术操作的医师、护理人员-填写《市手术/操作级别授权申请表》(一式2份)进行申请T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制定本科室考评标准,并对申请人员进行能力考评,填写评估意见后交医务科或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审核后填写初步审核意见并提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医学常用评分分级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医学,常用,评分,分级,,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首页>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心功能分级屏气试验临床表现 Ⅰ级30秒以上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

心慌气喘Ⅰ级20-30秒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作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喘Ⅰ级10-20秒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出现心慌气喘Ⅰ级10秒以内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何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慌气喘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②眼底动脉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临床表现 无任何体力活动无心绞痛发作 Ⅰ级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快速步行,登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出现心绞痛Ⅰ级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段时间爱女出现心绞痛Ⅰ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Ⅰ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可发作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无呼吸困难症状

Ⅰ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Ⅰ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Ⅰ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Ⅰ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病人意识和判断预后的方法。评分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评分睁眼言语反应运动反应1.不睁眼无反应无反应 2.疼痛刺激时睁眼不理解、无意识发音去脑强直 3.呼唤睁眼不确切、不能交谈去皮质状态 4.自由睁眼可交谈、言语紊乱不上有疼痛躲避反应,但不定向 5.对答切题能推避疼痛刺激 6.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等级54321 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 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死亡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评分 Scr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 Killp分 级 得分收缩压(mmHg)得分心率(次/min)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危险因素分值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9 年龄(岁)得分Scr(mg/dl)得分危险因素得分<30 0 0-0.39 1 院前心跳骤停39 30-39 8 0.4-0.79 4 ST段下移28 40-49 25 0.8-1.19 7 心肌酶升高14 50-59 41 1.2-1.59 10 60-69 58 1.6-1.99 13 70-79 75 2.0-3.99 21 >80 91 >4.0 28 CHA 2 DS 2 -VASc评分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CHA 2DS 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 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 类 需 采 取 的 措 施 INR >3.0但≤5.0(无出血 并发症) 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 。当INR 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 >5.0但<9.0(无出血 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1.0~2.5mg ),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 ≥9.0(无出血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 严重出血(无论INR 水平 如何)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输注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 。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 评分 Scr 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 Killp 分级 得分 收缩压(mmHg ) 得分 心率(次/min ) 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140-159 24 110-149 24 160-199 10 150-199 38 >200 0 >200 46 危险因素 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 9 年龄(岁) 得分 Scr (mg/dl ) 得分 危险因素 得分 <30 0 0-0.39 1 院前心跳骤停 39 30-39 8 0.4-0.79 4 ST 段下移 28 40-49 25 0.8-1.19 7 心肌酶升高 14 50-59 41 1.2-1.59 10 60-69 58 1.6-1.99 13 70-79 75 2.0-3.99 21 >80 91 >4.0 28 CHA 2DS 2-VASc 评分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CHA 2DS 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 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 类 需 采 取 的 措 施 INR >3.0但≤5.0(无出血 并发症) 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 。当INR 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 >5.0但<9.0(无出血 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1.0~2.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 ≥9.0(无出血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 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 严重出血(无论INR 水平 如何)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输注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 。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2020年呼吸困难分级(课件)

2020年呼吸困难分级(课件) 一、呼吸困难的分级 分级临床表现1级与同年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气短。2级平路步行1000m 无气短,但不能与同年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3级平路步行100m即有气短。4级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短1、四级分类法 ?2、五级分类法 分级临床表现Ⅰ级正常活动同年龄健康者一样Ⅱ级平地步行同健康者,但上坡或上下台阶可出现气急Ⅲ级平地步行不及健康者,但若慢行可

达1.6km以上Ⅳ级须慢慢走,方行走50mⅤ级说话穿衣均有气急,因呼吸困 3、呼吸困难的难不能外出? 分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度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70%60-69%50-59%〈50%血氧分压60-87mmHg〈60 mmHg*血气分析氧分压60-87 mmHg时,需参考

其他肺功能结果.? 4、呼吸困难分级《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80~9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为70~80%60-69%50-59%<50%血氧分压80—90mmHg70—79mmHg60-69mmHg〈60mmHg 二、肺功能不全的分级?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S 分 CHADdVASc 评分 Scr 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CHA D$VAS 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房颤出血风险评估:建议HAS-BLED积分 一、HAS-BLIiU R分的方注 > 3分提示“高危高危甫者应谨慎接受华祛林或阿司匹林治疗°

NYHA分级 六分钟步行试验

2016ASCVD 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 (mmol/L ) 高危 LDL-C<2.6mmol/L 中危和低危LDL-C<3.4mmol/L LDL-C 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 LDL-C 至少降低50% 极高危LDL-C 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 LDL-C 应降低30%£右。 不同ASCVD 危险人群降LDL-C/非LDL-C 达标值

ASCVD直接列为极高危Array符合下列之一者无需进行危险因素分层,直接列为高危:LDL-C仝4.9mmol/L 1.8mmol/L = LDL-C<4.9mmol/L 或3.1mmol/L = TC<7.2mmol/L 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定义为高危: SB阻160mmH或DB匡100mmHg 非HDL-C B 5.2mmol/L HDL-C<1.0mmol/L ④BMI 三28Kg/n2 ⑤吸烟

叮叮小文库TC总胆固醇;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eGFR古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Ccr=[(140- 年龄广体重(kg) ]/[0.818*Scr(umol/L)] Ccr=[(140- 年龄广体重(kg)]/[72*Scr(mg/dL)] 女性按计算公式结果*0.85 Scr 换算1mg/dL=88.41umol/L

心功能各种分级方法

1.NYHA分级 2. 3.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 或心绞痛。 4.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 现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5.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小于平时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 气喘或心绞痛。 6.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7. 8.心功能分级 9. 10.Ⅰ级: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会导致气短、乏力、胸痛或黑曚。 11.Ⅱ级: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日常活动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近乎 晕厥。 12.Ⅲ级: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 近乎晕厥。 13.Ⅳ级:患者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有右心衰竭征象,休息时可出现气短和(或﹚乏力,任 何体力活动都可加重症状。 14. 15.3.六分钟步行试验 16. 17.要求患者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步行的距离。如<150m,为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m, 为中度心功能不全;426~550m,为轻度心功能不全。 18.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对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1994,AHA 对NYHA1928年心功能分级的补充: 19.根据ECG,运动负荷试验,X-ray,心超,放射学显像等客观检查结果进行第二类分级。

20.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21. 22.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23. 24.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25. 26.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27. 28.2002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衰分级新指南 29. 30.A级:病人为心衰高危患者,但未发展到心脏结构改变也无症状; 31. 32.B级:指已发展到心脏结构改变,但尚未引起症状。 33. 34.C级:指过去或现在有心衰症状并伴有心脏结构损害; 35. 36.D级: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 37. 38.Killip分级只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力衰竭(泵衰竭〕 39. 40.Ⅰ级:无心力衰竭征象,但PCW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可升高,病死率0-5%。 41. 42.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肺罗音出现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其它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有肺淤血的X线表现,病死率10-20%。 43. 44.Ⅲ级:重度心力衰竭,肺罗音出现范围大于两肺的50%,可出现急性肺水肿,病死率35-40%。 45.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首页 > 医学常用评分/分级 30秒以上 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下坡,不感到心慌气喘 20-30秒 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作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喘 10-20秒 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后即出现心慌气喘 10秒以内 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何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慌气喘 高血压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器官损害,临床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 第二期:高血压并有器官损害,但有功能代偿能力,临床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①体检、X 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厚; ②眼底动脉 普通或局部变窄;③蛋白质或和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压伴有器官损害,并失代偿,临床上有以下表现之一者: 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 心绞痛分级 临床表现 无 任何体力活动无心绞痛发作 I 级 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快速步行,登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岀现心绞痛 H 级 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段时间爱女岀现心绞痛 山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岀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W 级 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可发作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0 无呼吸困难症状 I 能根据需要远行,但是疲劳,不愿步行 n 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山 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IV 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心功能分级 屏气试验 临床表现 山级

格拉斯哥(Glasgow )评分标准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病人意识和判断预后的方法。评分 3?5分,表示有严重脑损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是 6?8分的3倍。动态观察评 分有助与了解病情变化方向.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 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评分 睁眼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1. 不睁眼 无反应 无反应 2. 疼痛刺激时睁眼 不理解、无意识发音 去脑强直 3. 呼唤睁眼 不确切、不能交谈 去皮质状态 4. 自由睁眼 可交谈、言语紊乱不上 有疼痛躲避反应,但不定向 5. 对答切题 能推避疼痛刺激 6 . 听从言语命令运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 描述 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死亡 血气分析临床分级标准 血气分析临床分3级: (1) 轻度缺氧:PaO 2 6.68 ?8.00kPa (50?60mmH ),SaO 2 >80%, PaCO 2 <6.67kPa (50mmH ); (2) 中度缺氧:PaO 2 4.00 ?6.67kPa (30 ?50mmH ),PaCO 2 >7.33kPa (55mmH ); (3) 重度缺氧:PaO 2 <4.00kPa (30mmH ),SaO 2 <60%, PaCO 2 >10.00kPa (75mmH ) 临床表现将缺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缺氧: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 中度缺氧:球结膜轻度水肿,呼吸费力,鼻翼煽动,唇甲紫绀,面色潮红,血压正常或增高,心率加快,中枢兴奋性增高,烦躁,谵妄。 5 恢复良好 4 轻度残疾 3 重度残疾 2 植物生存 1 死亡

心内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 资料

心内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级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病情依据 1、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 2、各种复杂或新手术后需要重点观察的病员。 护理服务标准 1、设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意识、瞳孔、尿量、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准确做好 记录。 2、正确实施专科护理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药物措施,观察及了解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 (1)完成静脉输液和口服给药。 (2)保持各管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质, 有异常时留取标本。

(3)患者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并达到“六洁四无”。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舒适,保持病员皮肤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每日两次口腔护理、会阴护理。 (4)卧床的患者每1—2小时帮助病员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拍背,预防并发症。维持患者舒适体位帮助患者床上活动,如果是偏瘫的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费用性功能障碍综合征. (5)定期抽动脉血检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6)用电动呼吸者,严密观察机器效能,每日4-6次湿化痰液,定期消毒螺旋管。 (7)根据患者病情定时为患者洗头和床上擦浴。 (8)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和进水。 3、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做好对症护理。 (1)根据病情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负责取回化验报告。(2)完成床边心电图、X光线等各项检查。 (3)高烧病人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昏迷病人及时清除呕吐物。4(. (5)休克病人一方面有效的输液补充血流量,另一方面严密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记每小时的尿量。 (6)必要时给病人电除颤、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三腔管

(整理)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的评分系统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有: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一、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出第四代。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二、TISS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 是由Cullen 1974年建立,目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工作量。每日同一时间由一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小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一致,如与APACHE等没有一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一目的进行的多项干预,记录最高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 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但其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对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四、SOFA(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1994年欧洲重症医学会提出,强调早期、动态监测,包括6个器官,每项0-4分,每日记录最差值。目前研究显示最高评分和评分差值对评价病情更有意义。此评分方法后来也被称之为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五、LODS(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ystem)器官功能障碍逻辑性评价系统 1996年由Le Gall创建,其中每个变量都经过logistic回归筛选,权重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包括6个器官,每项0-5分,最高22分,每日记录单个器官中的最差分值,其总分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六、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是指对特定器官功能进行评价。如:肺损伤评分,肺部感染评分,心力衰竭评分,重症胰腺炎评分,DIC评分,肾功能衰竭评分,镇静评分等。 熟练掌握ICU的评分系统,不仅可以识别高危患者,指导治疗,而且可以评价新药及新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或者用来进行质量控制,促进ICU病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