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reebsd命令汇总

freebsd命令汇总

freebsd命令汇总
freebsd命令汇总

freebsd命令汇总

查询命令

find / -name adc.rar

abc.rar为你要查询的文件名

----------------------------

find / \! -name “*.c” -print

列出所有不是以.c结尾的文件Print out a list of all the files whose names do not end in .c.

find / -newer ttt -user wnj -print

列出所有比文件ttt新并且owner是wnj的文件

find / \! \( -newer ttt -user wnj \) -print

列出所有比文件ttt旧并且owner不是是wnj的文件

find / \( -newer ttt -or -user wnj \) -print

列出所有比文件ttt新或者owner是wnj的文件

find / -newerct …1 minute ago? -print

列出所有一分钟之前改变的文件

find / -type f -exec rm {} \;

删除所有文件,除非你疯了

find -L /usr/bin/ -type l -delete

删除/usr/bin目录下所有连接错误的连接符号

find / -name “[a-z].*”

还有几个参数会经常用到

-amin n 表示最后n分钟访问的文件

-atime n 表示最后n小时访问的文件

-cmin n 表示最后n分钟改变状态的文件

-ctime n 表示最后n小时改变状态的文件

-mmin n 表示最后n分钟里修改过的文件

-mtime n 表示最后24*n小时里修改过的文件

-empty 表示空白的文件,或空白的文件目录,或目录中没有子目录的文件夹

-nouser 属于作废用户的文件

-size +nc 长度大于n字节的文件

几个参数之间可以用-and,-or连接,某个参数取反可用!,可以用括号分隔条件

-exec command; 并执行命令

chown 命令

功能:更改某个文件或目录的属主和属组。这个命令也很常用。例如root用户把自己的一个文件拷贝给用户xu,为了让用户xu能够存取这个文件,root用户应该把这个文件的属主设为xu,否则,用户xu无法存取这个文件。

语法:chown [选项] 用户或组文件

说明:chown将指定文件的拥有者改为指定的用户或组。用户可以是用户名或用户ID。组可以是组名或组ID。文件是以空格分开的要改变权限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

------------------

例子:

chown -R deserts:apache phpMyAdmin-2.8.1-rc1

pkg_info

查找已安装软件

可以看到mod_xml的模块

如果是port安装,我建议你去安装一下子port里面的pkg_tree

然后用这个就可以得到列表了。

FREEBSD中查看硬件信息

在FREEBSD中查看硬件信息和LINUX有所不同

cat /var/run/dmesg.boot可以查看各种硬件的信息

如:

cat /var/run/dmesg.boot |grep CPU //可以用来查CPU的信息

cat /var/run/dmesg.boot |grep net //可以用来查网卡的信息

FreeBSD 常用命令以及VI 命令

ls 命令详解

ls 显示本目录下的文件及目录

ls -a 显示本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目录(包括隐藏目录和文件)

ls -l 显示本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属性

ls -l | grep ^d 只显示目录名

ls -l | grep ^f 只显示文件名

ls -G 以颜色显示目录名和文件名

ls -l | grep ^d 只显示子目录

ls -l | grep ^- 只显示文件

ls -l | grep ^d | wc –l 统计当能目录下的子目录数

ls -l | grep ^- | wc –l 统计当能目录下的文件数

(注:可以修改/root/.cshrc 增加alias ls=ls -G 这样以后只要敲入ls 命令系统就会以颜色显

示目录和文件了,前提是你用的是FreeBSD 的默认shell。如果是其它的shell 请根据需要修改对应的配置文件。)

cd 命令详解

cd .. 返回上级目录

cd ../.. 进入上二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一次进入的目录

cd 进入用户自己的主目录

cd ~ 进入用户自己的主目录

cd /进入/你想要/进入的/目录

col 命令概解

man ls | col -b > outfile 要将ls 的man 手册转为文本文件

more 命令概解:用于查看文件中的内容

more files 查看文件的内容

mkdir 命令概解:用于创建目录

mkdir directory 在本目录下建立新目录

mkdir -p directory 创建多级目录

touch 命令概解:用于创建新文件

touch files 创建新文件

chmod 命令概解:chmod 命令用于改变文件的运行级别(读=4、写=2 执行=1)chmod 400 files 给某文件以只读权限

chmod 600 files 给某文件以只读、写权限

chmod 700 files 给某文件以只读、写、执行权限

chmod -R 400 directory 改变某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运行权限为只读权限

chmod -R 600 directory 改变某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运行权限为以只读、写权限chmod -R 700 directory 改变某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运行权限为只读、写、执行权限以chmod 700 为例解释下数字及数字所在位置的意义

第一位数字代表用户自身对文件的运行权限

第二位数字代表用户本组对文件的运行权限

第三位数字代表其它组及用户对文件的运行权限

数字“7”代表文件具有读、写、执行的运行全部权限

7=读+写+执行

要想改变其他运行权限,请参考第一种做法。

chown 概解:改变文件及文件夹的用户所属

chown root:wheel files 改变文件的用户为root 用户组为wheel 组

chown -R root:wheel directory 改变目录的用户为root 用户组为wheel 组

rm -fr ./files

rm -fr [!s]* 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不以s 开头的文件(含文件夹)

cp -fr oldpath newpath

mkdir newdir

rmdir olddir

mv file newpath 既可移动文件,又可用来重命名

uname

-a, --all print all information, in the following order,

except omit -p and -i if unknown:

-s, --kernel-name print the kernel name

-n, --nodename print the network node hostname

-r, --kernel-release print the kernel release

-v, --kernel-version print the kernel version

mount

mount /dev/hda5 /mnt/hda5 挂载硬盘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光盘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挂载U 盘

mount -o loop /mnt/hda5/fedora/FC-5-i386-disc1.iso /mnt/cdrom 挂载硬盘上的ISO 文件umount /mnt/XXX

eject 弹出光盘

eject -t 关闭光盘

rpm

-ivh 安装

-Uvh 升级

-e 卸载

-q 查询

tar

tar -jxvf tmp.tar.bz2 解压

tar -jcvf tmp.tar.bz2 /tmp/ 将/tmp/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压缩成tmp.tar.bz2 文件

tar -zxvf tmp.tar.gz 解压

tar -zcvf tmp.tar.gz /tmp/ 将/tmp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压缩成tmp.tar.gz 文件

rar

rar a tmp.rar /tmp/ 将/tmp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压缩成tmp.rar 文件

rar e tmp.rar 解压

远程登录linux 主机(from linux to linux)

#ssh -l root IP

#password:

#...

#exit

远程拷贝文件

#scp -fr

[email=root@IP1:/home/programs]root@IP1:/home/programs[/email]

[email=root@IP2:/home/]root@IP2:/home/[/email]

ln

ln -s /etc/init.d/smb /bin/ 符号链接

硬链接没有-s,少用。

shutdown

-r now 重启(reboot)

-h now 关机

chmod

chmod u+x file 给属主用户加执行权限,u,g,o 三组,每组有rwx

date

date +%Y%m%d 输出20070330

locate

locate smb* 在文件系统中查找以smb 开头的所有文件

find

find ./ -name smb* 在当前目录下查找以smb 开头的所有文件

find ./ -name "[^s]*" -exec rm {} \; 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不以s 开头的文件并删除之

#grep …hello$' hello.txt | wc -l 查询在hello.txt 文件中每行以hello 结尾的行的个数

管道就是前一命令的输出作为后一命令的输入

>> , > , newfile 会创建一个新文件newfile,并在其中写入字符串abc

#echo -n def >> newfile 不会创建新文件newfile(如果当前目录存在这个文件的话),追加写def,并且不输出换行符

grep

#grep -a 'abc' file 将二进制文件file 以文本文件的方式,在其中搜寻字符串abc

#grep -c 'abc' file 计算找到的字符串的个数

#grep -i 'abc' file 忽略大小写

#grep -n 'abc' file 顺便打印行号

#grep -v 'abc' file 反选,打印不含abc 的那些行

例子:

#grep -n '^[^a-zA-Z]' file 不以英文字母开头的行

#grep -n '^$' file 空白行

#grep -n 'g.*g' file 匹配gg,gXg,gXXg,...“.”表示一个字符,“*”

表示0 个或1 个字符的n 次重复

#grep -n 'o\{2,5\}' file 匹配连续o 的数目在2 到5 之间的

sed

#sed -e '1,/apple/d' file 删除从第一行至apple 之间的所有内容

#sed -e 's/yellow/black/g' file 将yellow 替换成black

#sed -e '1,4p' -n file 输出1-4 行

cut

#cut -d ':' -f 1 file 以“:”为分割符,取出第一段的数据

#cut -b 5-9 file 输出每行5-9 的字节

#cut -c 1-4 file 输出每行1-4 的字符

查看系统信息:

主机信息uname

网卡ifconfig

内存free

I /O iostat

网络netstat

进程ps -aux

********************************************** ********************************* 1: man 在线查询man ls

2: ls 查看目录与档案ls -la

3: ln 建立链接文件ln -fs /usr/local/apache/etc/httpd.conf /etc/httpd.conf

4: more 分页显示more 文件名称

5: cd 切换目录cd /usr/local/apache

6: mkdir 建立新的目录mkdir /usr/temp

7: rmdir 删除目录rmdir /usr/temp

8: rm 删除目录或档案rm -f 文件名称(如果要删除目录.需要加-r )

9: cp 复制目录或档案cp 来源档案目标档案

10: pwd 显示目前的工作目录

11: mv 目录或档案更名或搬移mv 来源档案目标档案

12: find 寻找目录或档案find /etc -name 文件名称

13 fetch FTP 取得档案fetch

ftp://https://www.doczj.com/doc/df12405644.html,.tw/pub/FreeBSD/test.tgz

14 chmod 变更档案使用权限chmod -R 755 /usr/local/etc

15 chown 变更档案所有者chown -R lin.wheel /usr/local/etc

16 fsck 修理档案系统fsck -y

17 gzip/tar 压缩或解压缩档案或目录tar -czvf 压缩档名.tar.gz 目录名称

18 mount 挂上档案系统或是设备mount /cdrom

19 umount 卸下档案系统或是设备umount /cdrom

20 df 查询系统的可使用档案空间df

21 du 显示目录或档案所占的磁盘空间du -a 檔名(du -sh 可以获取当前文件夹下的磁盘

使用空间)

22 ps 查询系统process 状态ps -aux|grep apach*

23 kill 砍除一个process kill pid

24 su 变换身份su - root

25 adduser 新增使用者

26 rmuser 删除使用者

27 vipw 编辑使用者账户

28 passwd 变更密码

29 ping 侦测计算机之联机状态ping 210.240.6.9

30 ifconfig 网络接口的设定与管理ifconfig -a

31 route 可以设定routing table

32 traceroute 列出所经过的route traceroute 210.240.8.1

33 netstat 可以查询网络的使用及联机情形

34 pkg_add 安装package pkg_add bash-2.04.tgz

35 pkg_delete 移除已安装的package pkg_delete bash-2.04

36 pkg_info 查询安装纪录

37 sync 强迫系统将快取数据写回硬盘

38 reboot 重新启动系统

39 halt 关闭系统

40 shutdown 通知使用者系统将关闭

41 init 0 直接关机

chown chown -R 所有者.群组档案或目录

-R:表该目录下之所有档案之所有者与群组跟着便变更chmod

drwxrwxrwx

lr–rwxr-x

1 2 3 4

d:表目录

r:表read

w:表write

x:表可执行

-:表关闭功能

l:表链接的档案

2:该档案或目录所有人之读取权限

3:该档案或目录所有人之相同群组的读取权限4:网络上的人的读取权限

-R:表该目录下之所有档案之读取权限跟着便变更

FreeBSD笔记┊ 使用ports来管理软件包

FreeBSD笔记┊使用ports来管理软件包 Linux/unix上的软件包真是五花八门,不太统一。按软件包有redhat下的rpm,ubu ntu的dpkg管理ded包,还有源码编译,pl,py格式的;网络安装有redhat下的yum,ubuntu下的apt-get,suse听说又是另外一套(这个我没用过),现在freebsd下管理网络软件包主要是ports。 今天主要就来学习一下ports的管理。 1、ports套件的安装和简单介绍 [1]. 安装 ports安装在"FreeBSD笔记┊FreeBSD7.0安装篇之一:系统安装"第6步讲到了,如果你当时没有选择启用ports的话,那么需要在root下输入"sysinstall"来安装它: 输入sysinstall --> 选择Configure --> Distributions --> ports,然后安装即可。 [2]. ports路径 ports的默认路径是/usr/ports,这个ports的根目录,下面有很多的文件夹及子文件夹,组成一个树状目录,包含大量ports下的软件 这些即是套件的软件分类和名称,比如mail代表邮件服务软件;games则是一些游戏;www里面是一些web服务软件;databases则是数据库软件…… [root@bsd01 /usr/ports]# cd www [root@bsd01 /usr/ports/www]# ls -d apache* apache-contrib apache13 apache13-modssl+ipv6 apache-forrest apache13+ipv6 apache13-ssl apache-jserv apache13-modperl apache20 apache-mode.el apache13-modssl apache22 如果你你需要安装什么软件,只要进入当前目录,然后“make install clean”即可。 [root@bsd01 ~]# cd /usr/ports/www/apache22 [root@bsd01 /usr/ports/www/apache22] make install clean 而/usr/ports/distfiles是存放软件包的文件夹,ports就会先检查/usr/ports/distfiles 目录内有没有这个软件包,如果没有它就会自动从网上下载安装。 [3]. 源地址 ports从网上下载软件包自动安装,那么从那里下载呢?这就需要一个源地址管理,跟u buntu上的/etc/source.list文件一样,freebsd用的文件是/etc/make.conf,我们来编辑这个文件,加入下列几行,国内比较块的源: [root@bsd01 ~]# ee /etc/make.conf MASTER_SITE_OVERRIDE?= \

FreeBSD下dummynet控制网络

Dummynet安装配置 DummyNet是FreeBSD的内部系统工具,需要在安装FreeBSD系统后重新安装编译内核。该工具是内核级别的IP包处理工具。该工具可以模拟包的丢失、包的延时……(仓促间仅试验了drop & delay,但相信功能远多于此)。该工具是配合FreeBSD自带的防火墙ipfw 使用的。 第一部分:简单的介绍安装 1、FreeBSD系统的安装: (1,2,3,……,系统的安装过程省略) 2、dummynet安装: 我在FreeBSD8.1下面的安装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以root 身份运行sysinstall,选择Configure,然后是Distributions、src,选中其中的base 和sys 3、接下来配置内核(因为要编译内核,过程比较慢very very ) 内核文件默认路径/usr/src/sys/i386/conf E、reboot重启系统,让新内核生效 第二部分:简单举例(本处需要使用ipfw规则,偶也不熟,找手册吧)

本例通过ping网关看到网络基本正常,丢包率0.0%,平均延迟3.257ms (进、出来回,单向就是1.6ms) 2、设置延迟和丢包 设置所有上行icmp协议的ip包延迟100ms丢包率40% 通过ping网关看丢包率在46.5%,平均延迟106.581ms(单向out,如果双向则在210ms 所有) 3、设置延迟 让所有通过网卡的ip包都延迟500ms(包含进、出)

通过ping网关看,丢包率在0.5%,平均延时1002.87ms(进、出双向,单向则为500ms左右) 第三部分: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看,在有线网络环境下dummynet基本上可以模拟丢包、延时等,需要结合ipfw使用,但是是否能够作为第三方去控制别的IP地址间的带宽或者控制无线网络,结果 未知。

FreeBSD下GDB调试

2.6 调试 2.6.1 调试器 FreeBSD 自带的调试器叫 gdb (GNU debugger)。要运行,输入 %gdb progname 然而大多数人喜欢在Emacs中运行这个命令。可以这样来起动这个命令: M-x gdb RET progname RET 调试器能让你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中运行一个程序。例如,你可以一次运行程序的一行代码,检查变量的值,改变这些值,或者让程序运行到某个定点然后停止等等。你甚至可以调试内核,当然这样会比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要多一点点技巧。 gdb 有非常棒的在线帮助,还有同样棒的 info 页面。因此这一章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基本的命令上。 最后,如果你不习惯这个命令的命令行界面,在 Ports 中还有一个它的图形前端 (devel/xxgdb)。 这一章准备只介绍 gdb 的使用方法,而不会牵涉到特殊的问题比如调试内核。 2.6.2 在调试器中运行一个程序 要最大限度的利用 gdb,需要使用 -g 这个选项来编译你的程序。如果你没有这样做,那么你只会看到你正在调试的函数名字,而不是它的源代码。如果gdb起动时提示: ... (no debugging symbols found) ... 你就知道你的程序在编译的时候没有使用 -g 选项。 当 gdb 给出提示符,输入 break main。这就是告诉调试器你对正在运行的程序中预先设置的代码没有兴趣,并且调试器应该停在你的代码的开头。然后输入 run来开始你的程序──这会从预先设置的代码开始然后在调试器调用 main() 的时候就停下来。(如果你曾迷惑 main() 是在哪里被调用的,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freebsd系统常用功能安装配置说明

系统安装配置指南 一.操作系统安装过程 为了在原有的snort基础上扩展到IPS功能,于是乎想利用snort_inline来做,虽然还有类似的snortsam、guardian之类的snort插件,不过既然snort 后续版本自带了inline模式,那就还是先用inline吧~ 1.1. 安装操作系统 CentOS:CentOS-5.2-i386-bin-DVD.iso Server版本,安装好gcc等各类开发工具。 安装freebsd 7.2 1、系统打补丁 配置ip地址网关、DNS freebsd-update fetch install reboot portsnap fetch extract ntpdate https://www.doczj.com/doc/df12405644.html,

二.SNORT安装配置过程 2.1. 安装pcre(7.2装好后已有) cd /usr/ports/devel/pcrc make install clean pcre-7.8.tar.gz 下载后,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默认安装即可 2.2. 安装iptables-devel cd /usr/ports/net/libpcap make install clean iptables-devel-1.3.5-4.el5.i386.rpm 下载后,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默认安装即可 2.3. 安装libdnet cd /usr/ports/net/libdnet make install clean libdnet-1.11.tar.gz 下载后,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默认安装即可 2.4. 安装libpcap cd /usr/ports/net/libpcap make install clean libpcap-1.0.0.tar.gz 下载后,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默认安装即可 2.5. 安装ip_queue 利用modprobe ip_queue载入ip_queue模块 2.6. 安装snort-inline snort_inline-2.6.1.5.tar.gz 下载后,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默认安装即可 2.7. 运行前准备 打开系统的ip forward功能: [root@localhost ~]#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西工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如何操作使用FreeBSD

一、实验目的 了解FreeBSD,学习如何操作使用FreeBSD。 二、实验要求 1.请查阅资料,了解FreeBSD 项目的各个方面,比如它的历史、目标、开发模式; 2.学习使用FreeBSD,(账号:root;密码:无),学习使用常用命令;; 3.详细记录探索学习的内容和实验的整个过程,包括资料的查询、资料的来源(资料 名称、网址等)、所做的各种尝试、以及最终的结果(包含截屏); 4.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给出详细步骤; 三、实验设备(环境) 1.WindowsXP操作系统 2.Vmware虚拟机 3.FreeBSD操作系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FreeBSD的基本知识; 1.1FreeBSD简介; FreeBSD是一种类UNIX操作系统,是由经过BSD、386BSD和4.4BSD发展而来的Unix的一个重要分支。FreeBSD 为不同架构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了不同 程度的支持。并且一些原来BSD UNIX的开发者后来转到FreeBSD的开发,使得 FreeBSD在内部结构和系统API上和UNIX有很大的兼容性。由于FreeBSD宽松 的法律条款,其代码被好多其他系统借鉴包括苹果公司的macOS,正因此由于 MacOS X的UNIX兼容性,使得macOS获得了UNIX商标认证。 不同版本的FreeBSD可以支持x86、amd64(x86_64)、ARM、IA-64、PowerPC、PC-98。SPARC等架构 1.2FreeBSD历史; FreeBSD的发展始于1993年,取源于386BSD。然而,因为386BSD源代码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以及Novell(当时UNIX的版权拥有者)与伯克利接连而来的 诉讼,FreeBSD在1995年1月发布的2.0-RELEASE中以加州大学的4.4BSD-Lite Release全面改写。

FreeBSD-6.2-Release系统安装手册

FreeBSD-6.2-Release系统安装手册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历史版本记录

目录 环境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安装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开始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通过菜单方式选择安装条目并对硬盘进行必要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对硬盘进行分区.. (5) 安装组件的选择 (5) 安装媒介的选择 (6) 安装后的配置 (6) 系统初期网络设置 (6)

FreeBSD-6.2-Release系统安装手册 环境说明 鉴于线上环境和大部分情况,这里将以6.2作为系统版本和DELL-1950服务器、2个300G SCSI 10K转速的硬盘作为硬件环境。 安装前的准备 首先raid 1。并把光驱的启动优先权设为最高。 开始安装 将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如果正常启动,在屏幕上会看到如下信息: /kernel text=0x14c395 data=0x180d8+0x22ec4 syms=[0x4+0x1e3c0+0x4+0x210f8] Uncompressing kernel...done Booting the kernel Copyright (c) 1982, 1986, 1989, 1991, 199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ll rights reserved. 接着会看到安装选择信息: Kernel Configuration Menu Skip kernel configuration and continue with installation Start kernel configuration in full-screen visual mode Start kernel configuration in CLI mod 选择第一个按回车,在载入内核后,进入sysinstall的菜单安装界面。 通过菜单方式选择安装条目并对硬盘进行必要配置 Sysinstall主菜单包括以下部分:Usage、Standard、Express、Custom、Configure、Doc、Keymap、Options、Fixit、Upgrade、Load Cofnig和Index。其中Standard、Express和Custom为三种不同的安装方式。选择Custom进入下一级菜单选项。然后选择Partition菜单选项,然后按空格选择da0,进入硬盘da0的配置界面。将选项条移动到新硬盘da0上,按a(使用整个硬盘),然后再把选项条移动到这个硬盘分区上按a,使该硬盘bootable(可启动的)。按q 退出配置界面,选择standard启动模式。然后分别对da1,da2进行配置,除了最后一步选择none启动模式外,其余的配置信息和da0相同。 对硬盘进行分区 返回上一级菜单选择Lable,进入分区配置界面:

cc命令整理

% cc foobar.c 就会把foobar.c 通过以上的步骤编译出来。如果你有多个文件要编译,只要输入 % cc foo.c bar.c 注意,语法检查就是──纯粹的检查语法。而不会检测你可能犯的任何逻辑错误。比如无限循环,或者是你想用一元排序却使用了冒泡排序。 cc 有很多选项,在帮助手册中都可以找到。这里列出了一些最重要的选项,并且有例子。-o filename 输出的文件名。如果你不使用这个选项,cc 为产生出一个叫a.out 的执行文件。 % cc foobar.c 可执行文件是 a.out % cc -o foobar foobar.c 可执行文件是foobar -c 仅仅编译文件,不会连接。如果你只想检查你写的测试程序的语法的话,这个选项非常有用。或者你会使用Makefile 。 % cc -c foobar.c 这会产生一个目标文件(不可执行) 叫做foobar.o 。这个文件可以和其他的目标文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g 产生一个可调试的可执行文件。编译器会在可执行文件中植入一些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把源文件中的行数和被调用的函数联系起来。在你一步一步调试程序的时候,调试器能够使用这些信息来显示源代码。这是非常有用的;缺点就是被植入的信息让程序变得更大。通常情况下,开发一个程序的时候我们经常使用-g ,但是我们在编译一个“release 版本” 的程序的时候,如果程序工作得让人满意了,我们就不使用-g 编译。 % cc -g foobar.c 这会产生一个可调试版本的程序。 -O 产生一个优化版本的可执行文件。编译器会使用一些聪明的技巧产生出比普通编译产生的文件执行更快的可执行文件。可以在-O 加上数字来使用更高级的优化。但是这样做经常会暴露出编译器的优化器中的一些错误。例如,2.1.0 版本的FreeBSD 中的cc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了-O2 的话,会产生出错误的代码。 优化通常只在编译一个release 版本的时候才被打开。 % cc -O -o foobar foobar.c 这会产生一个优化版本的foobar 。

FreeBSD 架设桌面中文环境

安装Xorg: 1、在终端执行sysinstall。 2、将FreeBSD安装光盘Disk1放入光驱中。 3、依次选择Configure->;Packages->CD/DVD->All->XOrg-7.3.1。 4、选择OK。 5、选择Install。 6、测试新生成的xorg.conf.new配置文件。 #Xorg-configxorg.conf.new 如果看到一个黑灰的格子和一个X形的鼠标指针,那么配置就是成功的。如果要退出测试,只要同时键入Ctrl+Alt+Backspace。如果鼠标工作不正常,则需要先配置它。 安装KDE: 仅仅只安装Xorg还不能使用FreeBSD的图形界面,还需要安装一个桌面环境,例如Gnome或KDE。 1、在终端执行sysinstall。 #sysinstall 2、将FreeBSDDisk2放入光驱中。(安装时还要用Disk2) 3、依次选择Configure->;Packages->CD/DVD->All->KDE-3.5.8 4、选择OK。 5、选择Install。 6、#ee.xinitrc(没有这个文件则新建生成它) 输入"execstartkde"ESC退出并保存

或执行#echo"execstartkde">~/.xinitrc直接生成.xinitrc文件。 7、#startx 进入KDE桌面。 prots安装参考: 1、安装xorgkde,以freebsd6-stable为例,在保证网络联通的情况下,可用下面命令安装: pkg_add-rxorg;安装xorg pkg_add-rkde;安装kde 2、运行xorgcfg命令,在用户目录下生成xorg.conf.new cp~/xorg.conf.new/etc/X11/xorg.conf 3、在用户目录下生成.xinitrc文件,文件的内容是 exec startkde 可以用如下命令生成.xinitrc文件 #echo"execstartkde">~/.xinitrc 4、运行startx命令,如果xorg.conf和.xinitrc文件正确,应该可以进入kde 了 5、安装中文字体和输入法,可以输入和显示中文。推荐的方法是使用ports cd/usr/ports/chinese/auto-cn-i10n makeinstall;安装 makeclean;清除编译时产生的文件 6、安装kde中文包,界面中文化 pkg_add-rkde3-i18n-zh_CN 7、设置区域:

FreeBSD11系列8:FreeBSD文件编辑vi指令大全

FreeBSD文件编辑vi指令大全 vi的几种命令模式 Command(命令)模式,用于输入命令; Insert(插入)模式,用于插入文本; Visual(可视)模式,用于视化的的高亮并选定正文; Command模式是vi或vim的默认模式,如果我们处于其它命令模式时,要通过ESC键切换过来。 当我们按ESC键后,接着再输入:号时,vi会在屏幕的最下方等待我们输入命令;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r filename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光标移动命令 h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光标下移一行 Enter光标下移一行 w或W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光标移至句尾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命令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nz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 插入命令 i在光标前 I在当前行首 a光标后 A在当前行尾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 S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x一个字符; #x删除几个字符,#表示数字,比如3x; dw删除一个单词; #dw删除几个单词,#用数字表示,比如3dw表示删除三个单词; dd删除一行; #dd删除多个行,#代表数字,比如3dd表示删除光标行及光标的下两行;ndw或ndW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硬盘完全安装版FreeBSD安装panabit的基本配置手册

硬盘完全安装版FreeBSD安装panabit的基本配置手册 看到这篇文档时朋友们需要确认三点: 1.你是使用FreeBSD系统ISO安装版的,不是精简版、也不是LIVE CD转的硬盘版 2.你已经下载了ssh等必要的工具 3.你需要的只是panabit标准版,专业版请咨询专业售后工程师 如果你确认好了上述问题,那么我们开始。 登陆root用户。第一登陆没有密码,所以我们要执行passwd并回车。在出现的提示符后面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一次。如果想空密码的话就直接敲两次回车。 在讲述配置之前我要先说明几个常识性的问题: 1.FreeBSD的配置文件修改后需要重启后才生效 2.FreeBSD使用shutdown作为电源管理命令,关机格式是shutdown –p now ,重启格式 是shutdown –r now。reboot也能重启但貌似效果不好,建议还是用shutdown的参数。 3.手册后面使用的ee 是个FreeBSD里很好用的文本编辑命令,个人感觉比vi上手好些; esc+enter选a是保存所编辑文档的命令开关,如果你没有编辑打开的文档选a这步就不需要做了。 FreeBSD的本机命令行感觉很压抑,我们一般都是用ssh作为管理工具,首先我们在压抑的本机命令行下配置开启ssh FreeBSD中打开ssh ee /etc/rc.conf hostname="yes" sshd_enable="yes" ifconfig_管理网卡号="inet IP netmask 子网掩码" defaultrouter=网管IP esc+enter 选a 在下面编辑的文档中需要把所编辑的选项前的#号去掉并将no修改为yes,不要添加那两行。ee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yes PermitEmptyPasswords yes esc+enter 选a 执行shutdown –r now重启 然后是用ssh连接FreeBSD并上传panabit包到/tmp目录下,然后执行 tar vxzf panabit包名.tar.gz(注意大小写) cd panabit包名.tar.gz ./ipeinstall 在所有提示路径的地方回车,在提示yes/no的地方打y 在提示填写管理网卡的地方填写管理网卡名

FreeBSD11系列1:FreeBSD11.0 的安装

FreeBSD11 安装(FreeBSD11.0 amd64) 一、硬件最低配置 安装 FreeBSD 所需的最低配置,随版本及硬件架构而有所不同。 ● 1. FreeBSD/i386 FreeBSD/i386 需要 486 或更快的处理器,最小 64 MB 的内存,以及至少 1.1 GB 的硬盘空间。 ● 2. FreeBSD/amd64 FreeBSD/amd64 支持两种处理器。第一种是 AMD64 处理器,包 括AMD Athlon?64、AMD Athlon?64-FX、AMD Opteron? 以及更高级别的处理器。 第二种是采用了Intel?EM64 架构的处理器。这类处理器包括Intel?Core? 2 Duo、Quad 和 Extreme 家族,还包括Intel?Xeon? 3000、 5000 和 7000 系列,以 及Intel?Core? i3、 i5 和 i7。 对于使用了 nVidia nForce3 Pro-150 的机器,必须在 BIOS 设置中禁用 IO APIC,如果没有这样的选项就只能转而禁用 ACPI。因为 Pro-150 芯片组存在 bug,而目前还没有能够规避此问题的方法。 ● 3. FreeBSD/powerpc Apple? Macintosh? 支持所有内建 USB 的 New World Apple?Macintosh? 系统,同时也为配置多 CPU 的机器提供 SMP 支持。 注意 32 位的内核只能使用内存的前 2 GB,而 PowerMac G3 蓝白机上的FireWire? 也不被支持。 ● 4. FreeBSD/sparc64 FreeBSD/sparc64 需要独占一块磁盘。目前还不支持与其他操作系统共享同一块磁盘。二、获取安装镜像 FreeBSD 9.0-RELEASE 及更高版本的镜像文件可以在 ftp://https://www.doczj.com/doc/df12405644.html,/pub/FreeBSD/releases/arch/arch/ISO-IMAGES/version/FreeBSD -version-RELEASE-arch-memstick.img 中的ISO-IMAGES/目录中找到,其 中,arch是指要安装的架构,而version则是指要安装的版本号。举例来说,FreeBSD/i386 9.0-RELEASE 的镜像文件位于 ftp://https://www.doczj.com/doc/df12405644.html,/pub/FreeBSD/releases/i386/i386/ISO-IMAGES/9.0/FreeBSD-9.0 -RELEASE-i386-memstick.img。

FreeBSD操作系统 安装软件

实验二FreeBSD 安装应用程序 一、 FreeBSD 安装软件的主要方式 1、Packages: packages是FreeBSD预编译好的软件包,它记录了二进制软件的内容、安 装位置、软件包的描述信息、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等等,相当于为windows 系统下的那些绿色软件,不用安装拷贝过来就能用的。 1:用root权限执行sysinstall,然后选择Configure菜单项中的 Packages选项,里面会列出所有的可用软件,可以从里面选择你要安 装的软件,至于方法我想大家都会了,就不再赘述了。 2:用Sysinstall来安装、管理软件比较直观,但它需要一个标准的安 装介质,适合大量安装软件包时使用,如果只是仅仅添加几个独立的 软件包,还是用下面的方法吧: pkg_add安装一个package pkg_delete删除一个package pkg_info显示软件包的安装信息和简短描述 pkg_version显示软件包的版本信息 2、Ports: FreeBSD 的ports 就是別人已经编译过的,安装测试没问题了,他们将安 装软件编译时所需的功能设定、编译程序及安裝程序都依固定的格式放在一 起,我们只要先将某个软件ports 目录下的档案抓回来,然后轻松的 make make install 即可完成软件的编译和安装(也可以用一行make all install 来代替) 3、源代码编译安装 1:首先把安装文件拷贝到一个目录下 例如,如果你是以root身份登录上的,就将软件拷贝至/root中 #cp xxx.tar.gz /root 2:由于该文件是被压缩并打包的,应对其解压缩。命令为: #tar xvzf filename.tar.gz 3:执行该命令后,安装文件按路径解压缩在当前目录下,一般会生 成一个filename目录。进入该目录用ls命令可以看到解压缩后的文 件。通常在解压缩后产生的文件中,有"Install"的文件。该文件为

FreeBSD 如何修改root密码

FreeBSD 5 之以后的版本,都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首先重启FreeBSD执行命令和linux一致:shutdown -r now 在系统启动提示以下画面时候按spacebar选择数字键:4 按enter进入单用户模式,图如下: 待系统运行至,提示以下信息时: Enter full pathname of shell or RETURN for /bin/sh: 再按Enter进入单用户,提示 挂载档案系统,输入: # fsck -p \\文件档案系统檢查

# mount -u / \\挂载/ # mount -t ufs -a \\挂载所有文件档案 接下来开始重新设置root用户密码,输入:passwd 回车

# passwd \\更改密碼, \\现New password: 时候键盘输入你想设置的密码,这里无*号提示,记住你输入密码的位数!New password: \\更改密碼,在出现Retype new password: 时候,键盘再次输入你上一步设置的密码! Retype new password:

返回到以下界面说明设置成功! 之后输入:exit 退出,重新加载多用户。 # exit \\离开单用戶进入多用戶正常模式,再次启动系统,root用户使用新设置的密码进行登入! =========================================================== ===============

验证完成!root用户进入系统的画面@! ======================================= =================================== freeBSD 比较早的版本使用以下步骤:

freebsd-syslog配置日志服务器

在比较大规模的网络应用或者对安全有一定要求的应用中,通常需要对系统的日志进行记录分类并审核,默认情况下,每个系统会在本地硬盘上记录自己的日志,这样虽然也能有日志记录,但是有很多缺点:首先是管理不便,当服务器数量比较多的时候,登陆每台服务器去管理分析日志会十分不便,其次是安全问题,一旦有入侵者登陆系统,他可以轻松的删除所有日志,系统安全分析人员不能得到任何入侵信息。因此,在网络中安排一台专用的日志服务器来记录系统日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本文以FreeBSD下的syslog为例,介绍如何利用freebsd的syslogd来记录来自UNIX和windows的log信息。 一,记录UNIX类主机的log信息: 首先需要对Freebsd的syslog进行配置,使它允许接收来自其他服务器的log信息。 在/etc/rc.conf中加入: syslogd_flags="-4 -a 0/0:*" 说明:freebsd的syslogd参数设置放在/etc/rc.conf文件的syslogd_flags变量中 Freebsd对syslogd的默认设置参数是syslogd_flags="-s",(可以在/etc/defaults/rc.conf中看到)默认的参数-s表示打开UDP端口监听,但是只监听本机的UDP端口,拒绝接收来自其他主机的log信息。如果是两个ss,即-ss,表示不打开任何UDP端口,只在本机用/dev/log设备来记录log. 修改后的参数说明: -4 只监听IPv4端口,如果你的网络是IPv6协议,可以换成-6 -a 0/0:* 接受来自所有网段所有端口发送过来的log信息。 如果只希望syslogd接收来自某特定网段的log信息可以这样写:-a 192.168.1.0/24:* -a 192.168.1.0/24:514或者-a 192.168.1.0/24表示仅接收来自该网段514端口的log信息,这也是freebsd的syslogd进程默认设置,也就是说freebsd 在接收来自其他主机的log信息的时候会判断对方发送信息的端口,如果对方不是用514端口发送的信息,那么freebsd的syslogd会拒绝接收信息。即,在默认情况下必须:远程IP的514端口发送到本地IP的514,在参数中加入*,表示允许接收来自任何端口的log信息。这点,在记录UNIX类主机信息的时候感觉不到加不加有什么区别,因为UNIX类主机都是用514端口发送和接收syslog信息的。但是在接收windows信息的时候就非常重要了。因为windows的syslog软件不用514端口发送信息,这会让默认配置的syslogd拒绝接收信息。笔者同样在linux系统下用linux 的syslogd来配置log服务器,发现linux下的syslogd就没有那么多限制,只要给syslogd加上-r参数,就可以接收来自任何主机任何端口的syslog信息,在这方面来说freebsd的默认配置安全性要比linux稍微高一点。 修改好syslogd参数后,我们需要修改一下/etc/syslog.conf文件,指定log信息的存放路径,比如你要记录其他系统的远程登陆登出信息并指定日志存放路径,则需要修改以下行: authpriv.* /var/log/testlog 这表示把系统的登入登出日志(包括本机系统登陆登出日志)存放到/var/log/testlog文件中。当然,这是最简陋的做法,因为这样会把所有服务器的登陆登出信息存放在一个文件中,察看的时候很不方便,通常的做法是用一个脚本,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拣,再发送到不同的文件。

FreeBSD常用命令大全

FreeBSD常用命令大全 FREEBSD是一个unix的分支.他的命令大部分也是从他的里面来的 如果你从unix转到BSD来,那么你一定对他的命令会比较熟悉 1: man 在线查询man ls 2: ls 查看目录与档案ls -la 3: ln 建立链接文件ln -fs /usr/local/apache/etc/httpd.conf /etc/httpd.conf 4: more 分页显示more 文件名称 5: cd 切换目录cd /usr/local/apache 6: mkdir 建立新的目录mkdir /usr/temp 7: rmdir 删除目录rmdir /usr/temp 8: rm 删除目录或档案rm -f 文件名称(如果要删除目录.需要加-r ) 9: cp 复制目录或档案cp 来源档案目标档案 10: pwd 显示目前的工作目录 11: mv 目录或档案更名或搬移mv 来源档案目标档案 12: find 寻找目录或档案find /etc -name 文件名称 13 fetch FTP取得档案fetch ftp://https://www.doczj.com/doc/df12405644.html,.tw/pub/FreeBSD/test.tgz 14 chmod 变更档案使用权限chmod -R 755 /usr/local/etc 15 chown 变更档案所有者chown -R lin.wheel /usr/local/etc 16 fsck 修理档案系统fsck -y 17 gzip/tar 压缩或解压缩档案或目录tar -czvf 压缩档名.tar.gz 目录名称 18 mount 挂上档案系统或是设备mount /cdrom 19 umount 卸下档案系统或是设备umount /cdrom 20 df 查询系统的可使用档案空间df 21 du 显示目录或档案所占的磁盘空间du -a 檔名(du -sh 可以获取当前文件夹下的磁盘使用空间) 22 ps 查询系统process状态ps -aux|grep apach* 23 kill 砍除一个process kill pid 24 su 变换身份su - root 25 adduser 新增使用者 26 rmuser 删除使用者 27 vipw 编辑使用者账户 28 passwd 变更密码 29 ping 侦测计算机之联机状态ping 210.240.6.9 30 ifconfig 网络接口的设定与管理ifconfig -a 31 route 可以设定routing table 32 traceroute 列出所经过的route traceroute 210.240.8.1 33 netstat 可以查询网络的使用及联机情形 34 pkg_add 安装package pkg_add bash-2.04.tgz 35 pkg_delete 移除已安装的package pkg_delete bash-2.04 36 pkg_info 查询安装纪录 37 sync 强迫系统将快取数据写回硬盘

FreeBSD系统安装与配置安装篇(上)

FreeBSD系统安装与配置安装篇(上) 当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安装FreeBSD过程实际上同其他UNIX系统一样,一般情况下将光盘(或软盘)插入计算机启动,配置内核,使用sysinstall管理工具进行安装与配置。然而对于初次接触FreeBSD的使用者,安装过程还可能有些陌生,下面将介绍安装系统和进行基本配置的过程。 1、启动安装系统 FreeBSD的安装程序不是DOS或者Windows程序,而是必须在FreeBSD下运行的FreeBSD程序。因此,启动安装系统实际上也就是首先要启动一个基本的FreeBSD操作系统,然后在这个基本系统上运行安装程序。 我们有四种启动FreeBSD安装程序的方法: 从现有FreeBSD中启动安装程序sysinstall,用于系统升级和配置; 从CD-Rom中启动安装程序,要求计算机支持光盘启动; 从DOS分区中启动,要求计算机已经安装有DOS系统; 从启动软盘启动,需要制作启动软盘。 如果使用了光盘作安装介质,并且计算机支持光盘直接启动,最简单的启动方式就是光盘直接启动。然而,最标准的启动安装程序的方式还是软盘启动,使用启动软盘(boot disk),使计算机从软盘上重新启动,进入FreeBSD系统和安装程序,对于系统要求最少,并可以从一个裸机上安装FreeBSD系统,因此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另外一种启动做法就是从DOS 启动,显然,从DOS启动是从一种操作系统进入另一个操作系统,这不是一个标准的方法,但某些时候能带来一些方便。fbsdboot仅仅是一种启动方式,仍然需要其他安装介质,如光盘等,以放置FreeBSD的安装文件。 2、光盘和软盘安装启动说明 对于安装i386 系统来说,如果您是从光盘引导,您会见到类似下图的画面:

FreeBSD下zebra安装及配置

FreeBSD下zebra安装及配置1.安装及起动zebra freebsd# cd /usr/ports/net/zebra freebsd# make instalal 安装完成后,在/etc/rc.conf里加入: defaultrouter="NO" router_enable="YES" router="/usr/local/sbin/zebractl" router_flags="start" zebra的执行脚本在/usr/local/sbin下,分别为: /usr/local/sbin/zebra //运行zebra的程序 /usr/local/sbin/ripngd //运行RIPv3以上版本的程序 /usr/local/bin/vtysh //运行vty的程序 /usr/local/sbin/ospf6d //在IPv6下运行ospf的程序 /usr/local/sbin/ripd //运行RIP v1 v2的程序 /usr/local/sbin/bgpd //运行BGP的程序 /usr/local/sbin/ospfd //在IPv4下运行ospf的程序 zebra的配置文件在/usr/local/etc/zebra/下,默认都是以*.sample的样例文件, freebsd# cd /usr/local/etc/zebra/ freebsd# cp zebra.conf.sample zebra.conf freebsd# cp vtysh.conf.sample vtysh.conf 如果不使用BPG等路由协议,最好不要复制那些样例文件. 由于/etc/services里包括了下面设置: zebrasrv 2600/tcp #zebra service zebra 2601/tcp #zebra vty ripd 2602/tcp #RIPd vty

freebsd基本技能

FreeBSD双线负载均衡NAT服务器配置方法# vi /etc/rc.conf defaultrouter="221.33.88.254" ifconfig_fxp0="inet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_rl0="inet 221.33.88.2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_rl1="inet 202.0.57.1 netmask 255.255.255.0" pf_enable="YES" # vi /etc/pf.conf ##anchors lan_net = "192.168.0.0/24" int_if = "fxp0" ext_if1 = "rl0" ext_if2 = "rl1" ext_gw1 = "221.33.88.254" ext_gw2 = "61.0.57.254" ##nat outgoing connections on each internet interface nat on $ext_if1 from $lan_net to any -> ($ext_if1) nat on $ext_if2 from $lan_net to any -> ($ext_if2) ##default deny block in from any to any block out from any to any ##pass all outgoing packets on internal interface pass out on $int_if from any to $lan_net ##pass in quick any packets destined for the gateway itself pass in quick on $int_if from $lan_net to $int_if ##load balance outgoing tcp traffic from internal network. pass in on $int_if route-to \ { ($ext_if1 $ext_gw1), ($ext_if2 $ext_gw2) } round-robin \ proto tcp from $lan_net to any flags S/SA modulate state ##load balance outgoing udp and icmp traffic from internal network pass in on $int_if route-to \ { ($ext_if1 $ext_gw1), ($ext_if2 $ext_gw2) } round-robin \ proto { udp, icmp } from $lan_net to any keep state ##general "pass out" rules for external interfaces pass out on $ext_if1 proto tcp from any to any flags S/SA modulate state pass out on $ext_if1 proto { udp, icmp } from any to any keep state pass out on $ext_if2 proto tcp from any to any flags S/SA modulate state pass out on $ext_if2 proto { udp, icmp } from any to any keep state ##route packets from any IPs on $ext_if1 to $ext_gw1 and the same for ##$ext_if2 and $ext_gw2 pass out on $ext_if1 route-to ($ext_if2 $ext_gw2) from $ext_if2 to any pass out on $ext_if2 route-to ($ext_if1 $ext_gw1) from $ext_if1 to any # vi /etc/sysctl.conf net.inet.ip.forwarding=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