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reeBSD 架设桌面中文环境

FreeBSD 架设桌面中文环境

FreeBSD 架设桌面中文环境
FreeBSD 架设桌面中文环境

安装Xorg:

1、在终端执行sysinstall。

2、将FreeBSD安装光盘Disk1放入光驱中。

3、依次选择Configure->;Packages->CD/DVD->All->XOrg-7.3.1。

4、选择OK。

5、选择Install。

6、测试新生成的xorg.conf.new配置文件。

#Xorg-configxorg.conf.new

如果看到一个黑灰的格子和一个X形的鼠标指针,那么配置就是成功的。如果要退出测试,只要同时键入Ctrl+Alt+Backspace。如果鼠标工作不正常,则需要先配置它。

安装KDE:

仅仅只安装Xorg还不能使用FreeBSD的图形界面,还需要安装一个桌面环境,例如Gnome或KDE。

1、在终端执行sysinstall。

#sysinstall

2、将FreeBSDDisk2放入光驱中。(安装时还要用Disk2)

3、依次选择Configure->;Packages->CD/DVD->All->KDE-3.5.8

4、选择OK。

5、选择Install。

6、#ee.xinitrc(没有这个文件则新建生成它)

输入"execstartkde"ESC退出并保存

或执行#echo"execstartkde">~/.xinitrc直接生成.xinitrc文件。

7、#startx 进入KDE桌面。

prots安装参考:

1、安装xorgkde,以freebsd6-stable为例,在保证网络联通的情况下,可用下面命令安装:

pkg_add-rxorg;安装xorg

pkg_add-rkde;安装kde

2、运行xorgcfg命令,在用户目录下生成xorg.conf.new

cp~/xorg.conf.new/etc/X11/xorg.conf

3、在用户目录下生成.xinitrc文件,文件的内容是

exec startkde

可以用如下命令生成.xinitrc文件

#echo"execstartkde">~/.xinitrc

4、运行startx命令,如果xorg.conf和.xinitrc文件正确,应该可以进入kde 了

5、安装中文字体和输入法,可以输入和显示中文。推荐的方法是使用ports cd/usr/ports/chinese/auto-cn-i10n

makeinstall;安装

makeclean;清除编译时产生的文件

6、安装kde中文包,界面中文化

pkg_add-rkde3-i18n-zh_CN

7、设置区域:

K菜单-->设置->区域和辅助功能->国家地区以及语言->添加语言->选择“简体中文”,并放到最上面,确定之后,可以显示中文界面

8、调整用户的locale,主要是设置LANG变量,以startx方式启动kde为例:如果shell是csh,在用户目录下找到.cshrc填入setenvLANGzh_CN.UTF-8 如果shell是sh,在用户目录下找到.profile输入exportLANG=zh_CN.UTF-8 9、以上安装完成后,root用户的默认shell环境为csh,对应的配置文件为.cshrc;一般用户的默认shell环境为sh,对应的配置文件为.shrc。

#ee.cshrc

setenvEDITORvi

setenvPAGERmore

setenvBLOCKSIZEK

setenvLANGzh_CN.UTF-8#这行是关键,后来加上的。

#startx

即可进入汉化桌面.

输入法安装:

#cd/usr/ports/chinese/scim-pinyin

#makeinstall

#makeclean

注意,安装输入法后,须在文件“.xinitrc”中加入启动

execscim-d&#加这一行

execs tartkde

注意问题:

安装/usr/ports/chinese/kde3-i18n-zh_CN,make不过去,最后提示》coulden'tfetchit-pleasetry》

coulden'tfetchit-pleasetrytoretrievethis>>portmanuallyinto/usr/ports/di stfiles/KDE/kde-i18nandtryagainXXXstopin/usr/ports/chinese/kde3-i18n -zh_CN

解决:

指定FTP服务器,修改/etc/make.conf加入

MASTER_SITE_OVERRIDE=ftp://https://www.doczj.com/doc/6711660798.html,/pub/FreeBSD/ports /distfiles/{DIST_SUBDIR}/

#pkg_add-rzh_CN-kde-i18n就可以了

或者进入目录:

#cd/usr/ports/chinease/kde3-i18n-zh_CN

#makeinstall

#makeclean

关于KDM:

KDM就是KDE提供的登陆管理器,包括用户登陆与桌面环境选择两大部分。启用KDM,修改“/etc/ttys”文件的“ttyv8行”,具体的修改是:

把安装默认的ttyv8"/usr/X11R6/bin/xdm-nodaemon"xtermoffsecure

改成:ttyv8"/usr/local/bin/kdm-nodaemon"xtermonsecure

更改些项后,系统就默认KDM启动,此时“kdmrc”文件中应设置允许root 登陆。

KDM主程序文件都存放在“/usr/local/bin”目录下,KDM的配置文件存放在“/usr/local/share/config/kdm”目录下面。

KDM的实现与XDM有很多相同之处,KDM的启动,大致也分以下几个阶段。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系统的X-window工作必须正常。KDM首先是运行在root 权限下,启动X服务器,然后运行setup脚本,进行一些初始化任务,然后进入登陆界面,用户信息验证之后,启动startup脚本和session,当会话结束时运行reset脚本,回收资源,停止X服务器。

Startx启动KDE,中文界面正常,为什么用KDM启动后,有些字会变成问号?因为KDM启动时,尤其是csh,并不读取用户目录下的.cshrc文件,因此系统的locale并不是zh_CN,这会造成kde部分汉字显示为问号.

设置,AllowRootLogin=true就可以允许root登录。

KDM登录窗口支持多种语言界面,默认是英语,可以修改为中文界面,可以在“控制中心“的图形设置界面上进行设置。方法是:“K菜单”->“系统管理”->“控制中心”->“登录管理器”->“外观”->“语系”,把语言改为“简体中文(zh_CN)。

修改登录语言还可以用修改配置的方法,kde的配置文件为

/usr/local/share/config/kdm/kdmrc,详细配置可以参照其中的说明。kdmrc文件中第346行“Language“字段进行修改,如改成:

Language=zh_CN

即:

Defaultis"zh_CN"

只要系统中包含中文字体,KDM的界面元素就可以显示中文。

启用KDE的移动存储设备即插即用功能

大致需要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的支持

1、FreeBSD系统的硬件发现支持——devd

2、设备的管理,诸如自动mount,卸载等等——HAL

3、消息传递机制,解决KDE如何接收和发送设备控制信息——dbus

4、设备的权限——设置用户的权限

因此启动KDE的移动存储设备即插即用功能,需要做如下配置:

1、在/etc/rc.conf文件中加入下面的配置

hald_enable="YES"

dbus_enable="YES"

polkitd_enable="YES"

2、为了避免xorg系统升级带来的问题,建议在rc.conf中加入下面的配置local_startup="/usr/local/etc/rc.d"

3、设备控制权限配置

可以有两个方案,参考/usr/local/etc/dbus-1/system.d/hal.conf

一个方案是把用户添加到operator组中

一个方案就是修改hal.conf文件,让用户所在组可以拥有operator的四个权限。

如果是startx启动KDE,这种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关机的

若想使用KDE能够控制关机,需要启用KDM,方法是编辑/etc/ttys这个文件修改ttyv8行,如下:

ttyv8"/usr/local/bin/kdm-nodaemon"xtermonsecure

KDM也需要一定的配置,KDM默认不允许root登陆,修改其权限:

K菜单->设置->系统管理->登陆管理器,进行权限设置,并且要修改关机命令(默认的命令只能做到软件关机)

关闭系统命令:/sbin/shoutdown-pnow

重启动命令:/sbin/reboot

转自https://www.doczj.com/doc/6711660798.html,/s/blog_49abd1f30100950k.html

《反低俗,文明上网通告》

云桌面系统解决方案

云桌面解决方案 目录 1 现状与需求分析 (2) 1.1 现状分析 (2) 1.2 用户需求分析 (2) 1.3 方案目标与收益 (2) 2 概述 (4) 2.1 交付架构总体介绍 (4) 2.2 云桌面交付技术介绍 (6) 2.3 云桌面交付产品介绍 (7) 3 云桌面 (8) 3.1 逻辑架构设计 (8) 3.2 详细架构设计 (9) 3.3 网络架构设计 (12)

1 现状与需求分析 1.1 现状分析 维护现状 技术部门为所有的业务部门提供PC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公用的软件(比如Office)。业务部门分到PC机后,自行安装个性化软件。PC遇到问题之后,技术部门提供支持。因为装的软件特别杂,而且要求更新公用软件的需求很旺盛,技术部门支持工作量很大。 1.2 用户需求分析 (1)互联网部分,因为涉及领导且点数少,不进行云计算建设。 (2)引入云计算技术,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工作量。 (3)做好安全性工作,包括前端的USB安全和后端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 (4)计划新建1000个云桌面终端解决。 1.3 方案目标与收益 ●实现安全高效的办公,提升用户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通过建设,实现用户在办公网或犯人网中使用PC、笔记本、瘦终端都可以灵活进行办公。 ●实现用户访问的数据安全保障 通过建设,在满足用户访问办公网或犯人网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安全有效隔离。通过虚拟化技术,用户看到的仅是云桌面以及应用程序执行结果的画面(图片),而并非真实的数据,用户不能够将数据复制到本地(由策略控制,也可以开放该权限),但又能够操作和使用数据,保证了企业数据安全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细粒度的安全接入管控

云桌面建议方案

XX单位虚拟桌面解决方案建议书

目录 1 现状与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任务型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型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付方式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任务型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型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目标与收益................................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虚拟桌面方案总体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虚拟桌面交付架构总体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虚拟桌面交付技术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独占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虚拟桌面交付产品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桌面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器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详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逻辑架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中心逻辑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接入逻辑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架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中心详细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接入详细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桌面云平台方案云桌面

目录 一、系统介绍 (3) 二、桌面虚拟化的项目背景和实施目标 (3) 2.1目前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4) 2.2虚拟化项目实施的目标 (5) 三、分腾桌面虚拟化实施方案 (6) 3.1虚拟桌面原理 (6) 3.1.1 技术框架 (6) 3.1.2环境随需派发 (8) 3.1.3 本地缓存机制 (8) 3.1.4 多操作系统快速部署 (9) 3.1.5 Phantosys PIM镜像文件原理 (10) 3.2虚拟桌面的使用优点 (11) 3.2.1分腾桌面虚拟化介绍 (11) 3.2.3分腾桌面虚拟化在全校机房应用 (14) 3.2.4分腾在云架构下数字化校园中应用 (15) 3.2.5分腾桌面虚拟化与其它同类产品对比分析 (18) 3.2.6分腾虚拟化与还原卡产品对比分析 (19) 3.2.7分腾虚拟化与无盘、终端系统对比分析 (20) 3.3虚拟化项目实施所需要网络架构 (22) 3.4虚拟化项目实施所需要计算机配置 (22) 3.5分腾桌面虚拟化系统功能 (23) 四、成功案例 (25) 一、系统介绍 Phantosys DVP分腾桌面虚拟化平台是设计用来实现桌面PC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应用环境随需供应以及提高PC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虚拟化平台。它建立于X86 PC标准基础架构之上,实现了IT基础架构的完全虚拟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桌面管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最大限度提高IT基础架构的弹性和灵活性。在保障桌面运行速度、性能、效果、软硬件兼容性方面,确保与传统

PC一致的用户体验。 用户只需安装一台机器的操作系统,然后在系统上安装好phantosys客户端程序,把操作系统上传到Phantosys DVP服务器即可,其余所有电脑都可以通过phantosys服务器随需获得所需要的系统环境。并且所有机器之间互不干扰完全独立,客户端在授权情况下可以自行安装个人所需的应用软件。如果其它客户端也需要用到此软件在phantosys服务器生成节点,其它机器即可马上获得,对于系统安装、环境更新部署无需逐台进行,从而达到简化IT管理,优化资源的目的。为学校在信息化建议及云架构下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添砖加瓦。 二、桌面虚拟化的项目背景和实施目标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提高学校计算机综合应用管理水平,如何让计算机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更贴心的功能应用和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被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所重视。近年来各种软件、硬件产品层出不穷,但都只能局部解决一些小问题。 从2005年开始,云计算、云服务、虚拟化的声音渐渐兴起,但由于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都没得到长期的验证,因此虚拟化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5年来随着世界几大虚拟化厂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推广,虚拟化技术已经步入到成熟期。 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是虚拟化的几个组成部分,也有很多人把2010年以后称之为“云元年”。目前已有很多高校采用了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相关技术,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为虚拟化确实帮助学校解决了很多问题。然而服务器虚拟和存储虚

vmware-桌面云建设实施方案

桌面云建设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项目要达到的目标 (3) 第二章桌面云用户调研以及产品需求分析 (6) 2.1桌面云用户调研 (6) 2.2桌面云存储需求分析及产品简介 (7) 2.2.1存储设计基本原则 (7) 2.2.2概念解释 (8) 2.2.3 IOPS及存储空间计算原则: (9) 2.24 存储系统产品简介 (10) 2.3网络安全需求分析及产品简介 (11) 2.3.1网络产品简介 (11) 2.4服务器需求分析 (13) 2.4.1服务器产品简介 (13) 2.5桌面云统一备份需求分析 (14) 2.51备份产品简介 (14) 第三章桌面云软件架构设计 (14) 3.1集群C LUSTER设计 (16) 3.2桌面池设计 (16) 3.3用户数据分级存储规则 (16) 3.4整体规划表 (16) 第四章、桌面云基础架构设计 (19) 4.1桌面云方案基础架构设计 (19) 4.2虚拟化存储区域设计 (20) 4.2.1存储网络 (21) 4.2.2 分级存储设计 (23) 4.2.3 存储虚拟化 (23) 4.2.4 存储具体划分规则: (25) 4.3虚拟化服务器区域规划 (25) 4.3.1 UCS Manager 版本选择 (25) 4.3.2 UCS Manager 管理IP地址规划 (25) 4.3.3 UCS Ethernet 端口规划 (26) 4.3.4 UCS QoS规划 (27) 4.3.5 服务器配置文件设计 (27) 4.4虚拟化网络区域 (30) 4.4.1概念解释 (30) 4.4.2 网络拓扑设计 (31) 4.43 Nexus7010设计 (31) 4.5N EXUS1000V的设计 (32) 4.5软件虚拟化设计 (33)

深信服桌面云方案

中山市技师学院桌面云平台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3) 1.1 需求分析 (3) 1.2需求确认 (5) 1.3需求清单 (5) 2.桌面云整体设计 (6) 1.2 设计原则 (6) 1.3 整体设计拓扑图 (7) 1.4 整体设计概述 (8) 1.5 体系架构概述 (9) 1.6 方案组件产品 (10) ? 硬件平台 (10) ? 软件平台 (14) ? 其他组件 (17) 3.方案优势 (21) 3.1整体优势 (21) 3.2桌面集中管理的优势 (21) 3.3分布式计算的优势 (22) 4.项目实施监控 (23) 4.1质量保证 (24) 4.2风险管理 (25) 4.3变更管理 (25) 5.测试管理方案 (26) 5.1集成测试 (27) 5.2系统测试 (27) 5.3用户验收测试 (27) 6.施工组织管理方案 (28) 6.1项目日常管理沟通 (28) 6.2特殊问题升级沟通 (28) 6.3施工组织计划 (29) 6.4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29) 6.5施工组织结构 (30) 6.6工程实施 (30) 6.7质量管理及措施 (31) 6.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1) 7.培训及售后服务 (32) 7.1培训目的 (32) 7.1.2培训方式 (32) 7.2售后服务 (32) 8.项目验收 (33)

1.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概述:学校教室和办公室没有教学用电脑和办公电脑。学校于2016年起开始部署云桌面建设,并具体应用于教室和老师办公场景中,合计约40点位的云桌面点位;为保证系统可兼容性、以及方便统一管理和统一售后维护,本项目采用的桌面云终端、服务器、虚拟化模块、虚拟化VDI必须与学院现有桌面云系统做到无缝联接,所采用的设备均为同一系统平台;显示器采用21.5寸,最佳分辨率:1920dpi x 1080dpi,60 Hz与桌面云终端外观颜色一致,含壁挂孔支持挂装桌面云终端,开孔需与桌面云终端支架完全匹配。 1.1需求分析 1.1.1硬件要求: ◆ ARM架构,CPU≥四核1.6Ghz、内存≥1G、存储≥4G、USB≥6个、1个 VGA、1个以太网口、1对音频口。 ◆本项目要求至少配备1块64G 固态硬盘(用于安装桌面云软件系统)、 2块240G 固态硬盘(用于缓存热点数据)和6块1T的串口接口硬盘。 1.1.2桌面虚拟机的标准配置要求 每个桌面均采用Full Clone的模式,配置要求如下:

桌面云解决方案

顶尖云 桌面云解决方案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3月

目录 概述 (4) 第一章、桌面虚拟化技术介绍 (4) 1.1.什么是桌面虚拟化? (4) 1.2.桌面虚拟化VDI&VOI (4) 1.2.1.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 (4) 1.2.2.物理桌面虚拟化VOI (5) 1.3.桌面虚拟化市场发展趋势 (6) 1.3.1.VDI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6) 1.3.2.VOI新型桌面虚拟化崭露头角 (6) 1.3.3.桌面虚拟化最佳路线VDI+VOI (7) 第二章、为什么要使用桌面虚拟化? (8) 2.1.传统桌面管理面临的挑战 (8) 2.2.传统桌面管理存在的问题 (8) 第三章、顶尖云桌面云整体架构设计 (9) 3.1.方案结构 (9) 3.2.工作原理 (10) 第四章、顶尖云桌面云详细设计 (11) 4.1.顶尖云桌面云VDI设计 (11) 4.1.1.顶尖云VDI (11) 4.1.2.顶尖云VDI架构设计 (11) 4.1.3.顶尖云VDI功能特性 (12) 4.2.顶尖云桌面云VOI设计 (14) 4.2.1.顶尖云VOI (14) 4.2.2.顶尖云VOI架构设计 (14) 4.2.3.顶尖云VOI功能特性 (15) 4.3.顶尖云桌面云云应用设计 (19) 4.3.1.顶尖云云应用 (19) 4.3.2.云应用功能特性 (19)

4.4.顶尖云桌面云云盘设计 (20) 4.4.1.顶尖云云盘 (20) 4.4.2.云盘功能特性 (21) 第五章、顶尖云桌面云优势和价值 (22) 5.1.主要优势 (22) 5.2.核心价值 (22) 第六章、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6.1.企业文化 (24) 6.2.公司发展 (24) 6.3.业务发展 (25) 6.4.典型客户(部分) (25)

桌面云平台方案(云桌面)

桌面云平台方案(云桌面)

目录 一、系统介绍 (4) 二、桌面虚拟化的项目背景和实施目标 (5) 2.1目前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7) 2.2虚拟化项目实施的目标 (10)

三、分腾桌面虚拟化实施方案 (11) 3.1虚拟桌面原理 (11) 3.1.1 技术框架 (12) 3.1.2环境随需派发 (14) 3.1.3 本地缓存机制 (14) 3.1.4 多操作系统快速部署 (15) 3.1.5 Phantosys PIM镜像文件原理17 3.2虚拟桌面的使用优点 (18) 3.2.1分腾桌面虚拟化介绍 (18) 3.2.3分腾桌面虚拟化在全校机房应用26 3.2.4分腾在云架构下数字化校园中应 用 (29) 3.2.5分腾桌面虚拟化与其它同类产品 对比分析 (35) 3.2.6分腾虚拟化与还原卡产品对比分 析 (37) 3.2.7分腾虚拟化与无盘、终端系统对 比分析 (38) 3.3虚拟化项目实施所需要网络架构 (39) 3.4虚拟化项目实施所需要计算机配置 (40) 3.5分腾桌面虚拟化系统功能 (41) 四、成功案例 (44)

一、系统介绍 Phantosys DVP分腾桌面虚拟化平台是设计用来实现桌面PC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应用环境随需供应以及提高PC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虚拟化平台。它建立于X86 PC标准基础架构之上,实现了IT基础架构的完全虚拟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桌面管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最大限度提高IT基础架构的弹性和灵活性。在保障桌面运行速度、性能、效果、软硬件兼容性方面,确保与传统PC一致的用户体验。 用户只需安装一台机器的操作系统,然后在系统上安装好phantosys客户端程序,把操作系统上传到Phantosys DVP服务器即可,其余所有电脑都可以通过phantosys服务器随需

云教室建设方案

云教室建设方案

云教室建设整体系统方案

目录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技术问题分析 (5) 第2章云桌面平台 (6) 2.1桌面云架构解析 (6) 2.2桌面云系统实现目标 (7) 第3章设计方案 (7) 3.1桌面云设计 (7) 3.2云教室设计 (10) 3.3网络设计 (11) 3.4本次设计的优势 (12)

第1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在校园网络教室中,多数仍使用传统PC,PC 提供了价格、性能与功能的最佳组合。但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每台PC上安装业务所需的软件程序及客户端;所有数据分散在各PC上,对PC无法方便地进行统一集中维护与管理,对数据无法进行集中存储与备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难以保证非法接入: PC本地有 USB口、串口、并口都能够外接设备,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禁止非法设备的接入, 存在数据泄密的风险。 ?难以保证数据的安全: PC一般是应用系统的客户端,可接收、处理、存储应用系统的数据,若这些数据是学院的关 键信息资产,容易使学院关键信息泄露。另一方面,PC工 作环境下,PC上保存着员工的智力数据,也是学院资产的 一部分。这些数据如何能在PC出现故障或文件丢失时恢 复,是一个当前IT系统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难以管理:面对广泛分布的 PC 硬件,用户日益要求能在任何地方访问其桌面环境,因此集中式 PC 管理极难实现。 另外,众所周知,由于 PC 硬件种类繁多,用户修改桌面 环境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 PC 桌面标准化也是一个难

题。 ?高能耗、高排放:一台PC的能耗在200瓦左右,每台PC 个人电脑平均运行12小时以上,一台PC一年耗电800- 1000度电左右,对于网络教室大规模的PC工作环境,一 年的耗电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当今提倡绿色环 保、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资源未能充分利用:PC的分布式特性使人们难以经过集中资源的方式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结果,PC的资源利用 率一般低于5%,远程办公或教学需要重复的桌面基础架 构,老师和同学可能需要使用复杂的远程桌面解决方案。 ?总体拥有成本高:PC硬件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一般无法抵消PC管理和支持工作的高昂成本。当前,PC管理工作 包括部署软件、更新和修补程序等,由于这些工作需要对 多种PC配置的部署进行测试和验证,因而会耗费大量的人 力。同时,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支持人员经常需要亲临 现场解决问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支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使用桌面云技术取代传统PC。具体而言,采用在服务器系统上承载桌面映像的方法,以集中资源并提高其桌面计算基础架构的可管理性。 1.2技术问题分析 当前大多数学校使用最频繁的桌面管理技术有无盘站、网络克隆、还原卡等,其中无盘站对服务器和网络要求太高以至于有

桌面云平台方案(云桌面)

目录 一、系统介绍 (2) 二、桌面虚拟化的项目背景和实施目标 (3) 2.1目前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3) 2.2虚拟化项目实施的目标 (5) 三、分腾桌面虚拟化实施方案 (6) 3.1虚拟桌面原理 (6) 3.1.1 技术框架 (6) 3.1.2环境随需派发 (7) 3.1.3 本地缓存机制 (8) 3.1.4 多操作系统快速部署 (8) 3.1.5 Phantosys PIM镜像文件原理 (9) 3.2虚拟桌面的使用优点 (11) 3.2.1分腾桌面虚拟化介绍 (11)

3.2.3分腾桌面虚拟化在全校机房应用 (14) 3.2.4分腾在云架构下数字化校园中应用 (15) 3.2.5分腾桌面虚拟化与其它同类产品对比分析 (18) 3.2.6分腾虚拟化与还原卡产品对比分析 (19) 3.2.7分腾虚拟化与无盘、终端系统对比分析 (20) 3.3虚拟化项目实施所需要网络架构 (22) 3.4虚拟化项目实施所需要计算机配置 (22) 3.5分腾桌面虚拟化系统功能 (23) 四、成功案例 (25) 一、系统介绍 Phantosys DVP分腾桌面虚拟化平台是设计用来实现桌面PC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应用环境随需供应以及提高PC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虚拟化平台。它建立于X86 PC标准基础架构之上,实现了IT基础架构的完全虚拟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桌面管理的复杂性与局限性,最大限度提高IT基础架构的弹性和灵活性。在保障桌面运行速度、性能、效果、软硬件兼容性方面,确保与传统PC一致的用户体验。 用户只需安装一台机器的操作系统,然后在系统上安装好phantosys客户端程序,把操作系统上传到Phantosys DVP服务器即可,其余所有电脑都可以通过phantosys服务器随需获得所需要的系统环境。并且所有机器之间互不干扰完全独立,客户端在授权情况下可以自行安装个人所需的应用软件。如果其它客户端也需要用到此软件在phantosys服务器生成节点,其它机器即可马上获得,对于系统安装、环境更新部署无需逐台进行,从而达到简化IT管理,优化资源的目的。为学校在信息化建议及云架构下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添砖加瓦。

ACER桌面云解决方案

Acer 桌面云解决方案-多媒体教室(50人)

目录 1.方案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建设目标 (5) 1.3方案设计思路 (6) 1.4更多价值点 (6) 2.用户场景分析 (10) 2.1项目概述 (10) 2.2多间学校实地勘察概况 (10) 2.3机房类型分析 (13) 2.4云机房建设关键点 (13) 3.项目需求分析 (14) 3.1业务架构与需求分析 (14) 3.2总体设计要求 (15) 需求特点总结 (15) 方案设计原则 (15) 4.云教室项目总体架构设计 (17) 4.1云教室主机建设方案设计 (17)

4.2建设思路探索 (18) 4.3教室分散式部署云主机场景 (19) 5.方案详述 (21) 5.1教室拓扑设计 (21) 6.云教室方案特点和优势 (23) 简管理 (23) 促教学 (23) 易获得 (24) 更环保 (24) 7.设备选用 (25) 7.1云平台服务器配置(支持50个终端用户需要此服务器1台) (25) 7.2云平台智能显示器配置 (25) 7.3其他配件 (25) 7.4 网络规格要求 (26) 8 整体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方案概述 一直以来,传统计算机教室普遍使用的是独立运算的个人终端PC。但是,随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客户日益增多的问题,胖客户端PC 并不是当下最理想的解决方案。Acer云教室是根据不断整合和优化校园机房设备的工作思路,结合普教广大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的新一代计算机教室建设方案。每间教室只需一台云教室主机设备,便可获得几十台性能超越普通PC机的虚拟机,这些虚拟机通过网络交付给云教室终端,学生便可体验生动的云桌面环境。云教室可按照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系统镜像,将云技术和教育场景紧密结合,实现教学集中化,管理智能化,维护简单化,将计算机教室带入云的时代! 1.1项目背景 教育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行,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对这一重要性的普遍认同,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那么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教育设备,丰富教育手段,突破传统教育方式,这不是追赶潮流的时尚行为,而是教育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学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自我国2001 年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以及

桌面云建设方案v2.0

桌面云建设方案 **市电子政务中心 2018年11月9日 1

一、项目背景目标 (一)概述 **市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省政外网在**的延伸和拓展,覆盖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市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满足本市各级政务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的需要。根据政务外网所承载的业务和系统服务的类型不同,在逻辑上,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划分为资源共享区(公用网络区)、专用网络区和公共服务区(互联网接入区)三个功能域,分别提供政务外网部门互联互通业务,部门专用VPN业务和公共服务、互联网业务。不同的区域才用MPLS-VPN技术进行隔离,目前采用专线和VPN方式接入政务外网。 (二)现状及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业务支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譬如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等,政务外网需要提供更便捷的接入方式,政务专网的撤销,原有政务专网的有一定安全要求的业务也迁移到政务外网,政务外网需要提供更安全的接入方式,目前政务外网还存在以下问题:(1)网络结构问题 浙江政务外网规划建设要早于全国规划制定时间,在政务外网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全国规划方案,政务外网区有专用的终端电脑,该终 2

端不能访问互联网,用于处理政务外网型业务系统,但浙江省的终端电脑基本属于互联网区域的,由于和互联网互通,在处理政务外网业务系统时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2)政务外网接入问题 目前政务外网主要采用专线和VPN 方式接入政务外网,专线费用较高,对部分单位(如协会等)承担每年1万元的费用,压力较大,而且类似于这些单位所有用户全接入政务外网,对政务外网的安全管理也是较大的考验。目前该类用户可采用VPN 方式接入,但VPN 接入电脑无法做到集中管控,存在有木马、病毒情况,而且实质意义还是台互联网电脑,访问政务外网业务(特别是有一定安全要求的业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3)移动办公接入问题 目前移动办公的终端类型主要有移动终端和普通终端两种类型,目前主要采用VPN 接入方式,移动终端接入采用应用结合VPN 方式,用户无感联接,实现起来效果较好,针对普通终端目前也采用VPN 方式,在联通政务网络后,还要考虑运行环境的要求,目前都是HTTP 应用,基本实现不了在任何终端即插即用,需要专业调试,而且数据落在处理业务的终端上,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4)省里总体要求 3

多媒体教室云桌面方案.pdf

教育数据中心 云桌面建设方案 目录 教育数据中心 云桌面建设方案 1项目背景

2现状分析 2.1电子教室使用现状 2.1.1管理现状 2.1.2问题分析 2.2教师办公应用现状 2.2.1使用功能 2.2.2管理现状 2.2.3问题分析 2.3多媒体教室应用现状 3新一代校园信息化建设需求 3.1电子教室建设需求 3.2教师办公应用建设需求 3.3创新型信息化教学建设需求 4项目建设原则 5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步骤 5.1建设目标 5.2建设规划 6云桌面建设方案 6.1桌面即服务(Desktops As A Services,DAAS)6.2云桌面的主要特性 6.3电子教室建议方案:智能云教室 6.3.1方案简介 6.3.2方案优势 6.4教师办公建议方案:个人云桌面 6.4.1方案简介 6.4.2方案优势 6.5创新型教学建议方案:电子书包 6.5.1方案简介 6.5.2方案优势 7云桌面方案收益分析

1 项目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从简单购置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到建设校园局域网、中小学“校校通”、普教城域网,再到整合校园内容资源,实现资源优化利用,最后构建学校化的虚拟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明确的发展路线思路。 为了提高中小学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发

展,学校数据中心已经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加快市内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将通过加强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全面实施数字校园建设等行动,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水平,使信息技术更好服务现代教育。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子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师的办公用PC机不断增多,软件不断升级,另外现代教育对于IT应用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使得PC的管理维护问题更加突出,如何通过应用模式创新,降低总体投入,提高使用效率,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者关心的关键问题。 2 现状分析 2.1 电子教室使用现状 对于教育行业来讲,传统的机房部署方式是采用普通的PC设备,通过局域网将电脑连接在一起,任课教师通过放在讲台的多媒体操作台上的电脑与学生互动教学,部分学校还使用第三方教学软件来实现与学生互动或者监管。以希望实现微机教学、资料查询、教学视频点播,在线阅读、在线培训等功能。 2.1.1 管理现状 学校的电教中心往往都有专门的电教老师负责维护,但由于传统PC 的一些先天特性,针对机房维护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我们首先看一下机房管理目前状态 管理项管理办法 互联网控制不允许接入互联网

3D桌面云建设方案

3D桌面云机房 建 设 方 案 2020年1月06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机房现状分析 (1) 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2) 1.3 需求分析 (3) 1.4 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桌面云解决方案设计 (4) 2.1 产品介绍 (4) 2.2 技术架构 (4) 2.3 功能模块详述 (5) 2.4 实现机制 (7) 2.5 支持VGPU,3D应用完美满足 (7) 2.6 方案与传统PC的对比 (8) 第三章机房配套模块建设 (10) 3.1 机房配电 (10) 3.2 防静电地板 (10) 3.3 机房桌椅 (12) 3.4 机房教学影音辅助设备 (14) 3.4.1 功放音响 (14) 3.4.2 触摸一体机 (16) 3.5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18) 3.5.1 美观性 (18) 3.5.2可扩展性 (18) 3.5.3规范性 (18) 第四章产品清单报价 (20)

第一章概述 1.1 机房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机房实验室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基础IT设施。在体验先进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为机房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机房PC众多,日常维护工作繁杂:终端设备多、安装软件多,每年淘汰、更换设备,教学环境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繁杂。 教学系统部署、升级和维护困难:由于教学需要,学期课程软件更新频繁,经常需要对现有教学系统进行升级或重新部署,需重新网络对传操作系统,费时费力;随着教学软件的不断更新,一些新的软件或操作系统就不能在现有计算机上安装,经常是实训机房的计算机用不了几年就会更新换代。 临时环境搭建费时费力:学校安排的测试,或固定时间内的考试系统环境的搭建,往往需要临时搭建全新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并按考试要求逐一修改计算机配置(如计算机名,IP地址,系统用户名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桌面系统软件多,兼容性差:不同专业需要不同的软件,往往各类软件装在一个桌面,造成系统臃肿。 桌面安全隐患大:由于机房学生使用人数众多,操作习惯不一,且破坏性抢,往往会因为各种操作导致系统安全故障,影响教学使用,同时造成大量的管理维护工作。 总体拥有成本高:由于终端使用导致的硬件损坏,频繁更换快速,而随着年

云桌面技术和建设方案研究

2017年第4期 信息通信 2017 (总第 172 期)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um. N o 172) 云桌面技术和建设方案研究 毛轶嘉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101)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从云桌面概述出发,介绍了云桌面的两 种主流技术,基于服务器计算模式的SBC (基于服务器计算)模式和虚拟桌面基础架构的VDI (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模式。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云桌面建设方案设计要素,以实现云桌面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云桌面;虚拟技术;建设方案中图分类号:TP 3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131(2017)04-0139-02 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计算机产业的技术革命。 云计算方式改变了人们数据应用、获得资源的方式,提高了商 业使用价值,使得商业服务模式、资源获得方式以及业务服务 方式都做出调整[1]。云计算机主要分为三种使用模式:软件即 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架构即服务。特别是对于软件即服务 的云桌面技术来说,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终端运行方式,将数 据处理转移到后台,终端仅仅负责显示和操作。云桌面技术 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数据传输水平,降低了计算机的维修成 本和能耗,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1云桌面概述 1.1云桌面简介 个人计算机打开后,登录进入操作页面即可看到计算机 桌面。而云桌面也是一个投映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桌面,但是 它依赖的并不是传统的计算机,而是网络的传输所带来的反 射。因此,可以认为云桌面是服务器数据运行结果显示的图 像,并且允许鼠标、键盘等操作。服务器可以同时为不同的客 户提供桌面,仅仅需要一个移动终端或设备,借助浏览器,即 可访问上面的个人云桌面,具有和传统电脑类似的用户体验[2]。 云桌面的接入端口是个人计算机或者是受终端,一些云 桌面也支持手机和平板灯多种移动终端。接入终端可以与服 务器之间进行远程协议处理、连接设备、处理驱动程序等,并且反射在服务器对话中,用户可以进行输出、打印等操作。 1.2云桌面架构 通常来说,云桌面系统的结构由访问的业务系统、终端接 入和终端接入等组成。云桌面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用户通过使 用移动设备的桌面显示协议访问门户网站,该网站的地址通 常是由前置负载均衡设备负责。用户自主对服务器进行管理, 借助用户个人系统来检查访问者的身份信息,在安全认证以 后可以通过访问许可,转移到相应的云桌面。用户在登录云 桌面时,如同传统的操作方式一样,进行业务的访问。 2云桌面的两种主流技术 2.1两种主流技术介绍 云桌面具有不同的访问原理,当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有 基于服务器计算模式的SBC (基于服务器计算)模式和虚拟桌 面基础架构的VDI (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模式。 SBC 方式是指,用户借助有差异的连接对话,对不同的服 务器进行访问。服务器根据对话方式等区别用户,使得用户 可以独立地操作同一系统,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借助策略配 置可以实现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云桌面。而V D I 方式依 靠的是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就为用户调试好了操作系统 的虚拟设备。用户借助桌面显示协议,直接从移动终端设备 与虚拟机进行联系,独自占有一个远程虚拟设备。示意图)。以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例,其线路枕边宽 度为2800mm ,转辙机所属线路中心距安装侧线路中心距离为 3055+(2800/2)=4455mm 。 对于道岔密集区,需重点进行检算转辙机安装空间,以下 图4为例: R ------------- b r r - IG 11G 5.5n 1 5.0h J 0--------------7 〇 -u 〇==5 图4道岔密集区站场图举例 图中所有道岔均为1/18号道岔,只需检算尖轨处最外方 牵引点即第一牵引点及心轨处最外方牵引点即第五牵引点处 转辙机安装空间是否满足要求即可。1#、3#、13号道岔尖轨及 心轨处转辙机可以安装在线路外侧,安装空间不受限。5#、9# 道岔尖轨处转辙机可安装在各自所属线路(IIG 、IG )下方,股道 线间距为5000mm 、5500mm 均大于4455mm ,满足安装转辙机 空间需求,心轨处转辙机如安装在所属线路外侧,则安装位置 线间距为4m (如图中所示)小于4455mm ,不满足安装需求,因 此只能安装线路内侧即IG 、IIG 之间。5#、9#心轨处道岔转辙 机若安装在同侧,根据转辙机宽度要求,两个道岔最优化处理 是岔心相距两米,两个道岔的转辙机可以错开位置安装。7#、 11#道岔尖轨处转辙机可安装至线路外侧满足安装要求,心轨 处转辙机安装至线路外侧,测量安装位置处线间距为4.53m (如图中所示)大于4455mm ,满足安装要求。 根据道岔布置测算后,如不满足安装转辙机空间需求,应 与站场专业及时沟通重新调整道岔或调整线间距,选择最优 化处理方案。 4对桥梁专业要求 当道岔需安装在桥上时,考虑到转辙机安装的尺寸,需在 桥梁设计施工时,预留安装转辙机空间,并保证电电缆槽板、 水沟盖板等设施开启不影响转辙机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转辙 机承台不要侵入电缆槽空间。 5对隧道专业要求 道岔需安装在隧道内时,考虑到转辙机安装的尺寸,需在 隧道设计施工时,预留安装转辙机空间,并保证电电缆槽板、 水沟盖板等设施开启不影响转辙机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转辙 机承台不要侵入电缆槽空间,为满足转辙机安装,隧道在安装 处进行局部加宽,可参照设备洞室设计。 总结:当道岔位于桥梁或者隧道时,应优化处理转辙机安 装位置,尽量安装至线路内侧,则不需对桥梁或隧道提加宽要 求。当必须设置于线路外侧时,需将转辙机安装位置提供给 桥梁或隧道专业进行加宽处理。 139

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

---
xxx 区国土资源 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 基础支撑平台与运维保障平台
建 设 方 案
-----

---
目录
1 项目概述 ................................................................................................................................... 2 1.1 项目背景 ................................................................................................................................. 2 1.2 项目目标 ................................................................................................................................. 2 1.3 建设内容 ................................................................................................................................. 2
2 现状及需求分析 ........................................................................................................................ 3 2.1 信息化现状 ............................................................................................................................. 3 2.2 存在的问题 ............................................................................................................................. 4 2.2.1 运维保障面临主要问题 ................................................................................................. 4 2.2.2 现有保障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 4 2.2.3 管理运维问题 ................................................................................................................. 5
3 方案总体设计............................................................................................................................6 3.1 设计原则 ................................................................................................................................. 6 3.2 总体架构设计 ......................................................................................................................... 7 3.3 实施思路 ................................................................................................................................. 7
4 虚拟桌面技术方案设计 .......................................................................................................... 10 5 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设计 .......................................................................................................... 11 6 业务系统运维保障设计 .......................................................................................................... 13
6.1 架构设计 ............................................................................................................................... 13 6.2 业务系统应急 ....................................................................................................................... 14 6.3 数据保障 ............................................................................................................................... 15 6.4 运维迁移 ............................................................................................................................... 15 7 项目实施计划.......................................................................................................................... 16 8 项目组织保障.......................................................................................................................... 17 8.1 工作领导小组 ....................................................................................................................... 17 8.2 项目专家小组 ....................................................................................................................... 17 8.3 项目技术小组 ....................................................................................................................... 17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