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九月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1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1

(五)亭林镇产业布局 21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1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1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2 (六)漕泾镇产业布局 22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七)山阳镇产业布局 22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3

(八)金山卫镇产业布局23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3

(九)张堰镇产业布局 23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3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4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4

(十)廊下镇产业布局 24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4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4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4

(十一)吕巷镇产业布局24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4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5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5

谢谢观赏

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上海市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上海市推动产业地图落地的工作要求,结合金山产业发展实际,在《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6版)》基础上,修订形成《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简称《目录指南》)。

一、编制目的

通过实施《目录指南》,树立强化金山产业发展导向,引导资源、项目向重点布局区域、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加快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新型工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跨越,为深化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加快建设“三区”“五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编制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布局、资源要素保障中的引导作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前瞻布局。主动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融入产业创新发展大局,加快布局发展新兴产业领域,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兼顾。注重对接上海市产业地图和金山区产业发展规划,注重兼顾各镇(工业区)产业发展基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产业发展合理诉求,形成发展共识。

四是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新增工业用地项目实施正面清单,引导各镇(工业区)发展新兴产业,存量工业用地项目实施负面清单,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结合各镇(工业区)实际制定特色产业培育清单,培育产业发展优势。

三、编制依据

《目录指南》根据《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上海产业用地指南(2019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以及金山区有关发展规划等制订。

四、主要内容

《目录指南》保留2016版基本框架,仍然由“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两部分构成,2019版更加突出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更加注重园区产业发展错位协同,更加注重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

第一部分“指导目录”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鼓励类采用正面清单管理方式,围绕打造金山智造产业品牌,突出培育以无人机为特色的高端智能装备、以新型显示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四个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结构优化、绿色发展。限制类和淘汰类采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

第一部分指导目录

Ⅰ、鼓励类

一、高端智能装备

1.智能制造装备

(1)机器人

机器人本体;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智能视觉、语音语义处理等系统;机器人集成应用

(2)数控机床

特种/复合数控工作母机;高速度、高精度主轴单元,丝杠导轨等基础件和功能部件;多轴联动、多坐标控制的高端数控系统;柔性化、集成化加工中心

(3)增材制造装备

金属/非金属/医用增材制造装备,激光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高精度喷嘴/喷头等关键零部件,高光束整形系统、高品质扫描系统等嵌入式系统,3D打印系统解决方案

2.智能成套装备

(1)海洋工程装备

勘探设备、钻采设备、生产储运设备、辅助设备等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等化学资源开发装备

(2)新能源装备

风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光伏能源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先进热

3.无人机

无人机研发设计、机体总装、集成测试;基础配件、基础软件、试验平台、设计平台等基础构件;机身、起落架、云台等机身主体,电机、电调、电池、螺旋桨等动力系统,自动驾驶仪、地面站、遥控器、接收器等控制系统,数传电台、通讯电台、通讯协议等通讯链路,光电类、投放类、获取类等任务载荷系统;融资租赁、保险服务等无人机使用服务,数据采集服务、行业应用服务等无人机应用服务,维修等无人机售后服务

4.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

(1)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系统,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储能系统,电动空调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制动系统等新能源汽车电动附件;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动力电机试验台等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装置及生产线;充电桩、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分时租赁、示范运行管理体系等综合性示范应用

(2)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中控系统、智能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车车互联系统等核心系统

(3)特种汽车

冷藏/保温车,通信/邮政专用车,军品系列用车

5.核心基础零部件

(1)机械基础件

(3)显示屏

透明显示、柔性显示等AMOLED显示屏

2.新型智能终端

(1)智能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头戴式显示屏等消费类可穿戴设备,无创连续监测设备、可穿戴式脑电图耳机等医疗类可穿戴设备,可穿戴工业显示器等工业类可穿戴设备,婴儿用、老人用、宠物用可穿戴设备;微控制单元(MCU)、应用处理器(AP)等可穿戴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专用电池、柔性原件等硬件组件,短距离通信等无线模块;硬件方案,语音、图像等交互解决方案,可穿戴操作系统,可穿戴云服务平台

(2)电子显示终端

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高端车载显示/监控终端,高性能船舶、航空航天等电子显示终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终端设备

(3)智能家居

对讲系统、防盗报警、电锁门禁等家庭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电器控制系统、智能遮阳窗帘、智能家电等家电智能控制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太阳能与节能设备等家庭能源系统

3.物联网

(1)物联网感知

超高频、高频、微波射频识别(RFID)机具、标签,微型和智能传感器,位置感知设备及系统

三、生命健康

1.生物医药

(1)高端高品质药物

临床价值明显的新药,临床急需或质量疗效明显改进的仿制药;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细胞治疗产品、基因治疗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新机制、新靶点药物;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在重大疾病中具有清晰临床定位的中药及中成药二次开发品种

(2)生物医药服务

委托合同研究(CRO),委托合同生产(CMO);生物资源及特殊样本库收集、保存和发掘利用服务;生物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立、维护、发掘利用服务;制剂缓释/速释/控释、透皮和粘膜给药新型制剂技术等专业技术服务,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精准医疗服务;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供应、维护、检测监测服务,生物安全实验室、GMP生产车间的设计、建造、维护、报批和监控服务

2.医疗器械

(1)诊疗设备

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高性能临床检验设备,先进治疗设备(2)康复器械

康复诊断与评价器械,结构与功能代偿器械,功能增强与辅助器械,功能训练与理疗器械,环境改造器械

(3)医用材料

微创介(植)入材料等生物相容材料,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

子膜材料、电膜用高分子材料等有机聚合物膜材料,其他具有吸附、扩散、离子交换、促进反应等特殊性能的膜材料

(4)高性能纤维

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纤维等无机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酚醛纤维、高吸水性纤维等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强高模、抗燃、传导等功能的新型纤维(5)表面功能材料

防腐、防火阻燃、耐高温抗强碱等功能型涂料,水性涂料等环保型涂料;新型油墨

(6)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气敏/湿敏/光敏/热敏材料;环境降解材料、环境污染治理材料、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等生态环境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新材料助剂等

2.复合材料

(1)树脂基复合材料

利用碳纤维等混合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2)金属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铜、铝及合金产品,纤维、颗粒增强的铜基、铝基等复合材料

3.前沿新材料

(1)3D打印材料

高性能合金粉末,光敏树脂,热塑性/热固性塑料等

(2)石墨烯材料

Ⅱ、限制类

限制类采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标准,具体包括电力、化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医药、机械、轻工、纺织、印刷等204项生产工艺、装备、产品。

Ⅲ、淘汰类

淘汰类采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标准,具体包括电力、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医药、机械、船舶、轻工、纺织、电信等337项生产工艺、装备、产品。

谢谢观赏

第二部分布局指南

一、区域总体布局

深入实施“两业并举、智造强区”发展战略,在坚持上海石化、上海化工区发展高端化工的基础上,结合各镇(工业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功能配套等情况,围绕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以金山工业区为核心,亭林、张堰为辅助的优先发展区;围绕结构优化、环境美化,做深做优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以金山第二工业区为重点,山阳、金山卫、漕泾为拓展的调整优化区;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做实做新现有产业,打造枫泾、朱泾联动发展的创新转型区;围绕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做精做特第六产业,打造廊下、吕巷绿色资源集聚的生态产业区。

二、产业布局朱泾

枫泾

廊下吕巷

工业

亭林

张堰

漕泾

二工

山阳

金山

坚持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坚持用好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坚持巩固提升和培育特色相结合,明确新增工业用地正面清单、存量工业用地负面清单、特色产业培育清单,特殊项目一事一议。

(一)金山工业区产业布局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

高端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产业,输变电成套设备、医药成套设备、智能电梯等智能成套装备,无人机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材料、设备、组装部件以及面板、模组、显示屏等新型显示产业,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子显示终端、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感知、传输、平台、应用等物联网产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人工智能系统、产品、行业应用等

生命健康:生物医药,诊疗设备、康复器械等医疗器械,养生保健用品等健康护理产品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

列入限制类或淘汰类的生产工艺、装备、产品,以承接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四大工艺(热处理、铸造、锻造、电镀生产工艺)项目,建材类项目,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仓储物流项目,化工项目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机器人,无人机,新型显示,生物医药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近年来发布的《"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录》、《高新技术出口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当前工商领域禁止投资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指导性文件,结合《上海工业"十五"发展计划》,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工业集团、行业协会,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本《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进一步明确上海工业发展与调整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门类,为全社会企业在上海从事工业投资发展和重点地区实施工业布局调整提供导向性意见。在产业发展方面,"十五"期间,上海将初步建立起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工业结构新体系,重点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产品、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工业,同时确定限期淘汰、总量控制、市场淘汰、安全防范等四类重点行业、产品,加快调整步伐。在产业布局方面,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布局,增强辐射"为原则,加快建设信息产业、汽车城、化学工业区、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三环分布"的工业总体格局:即以市中心为轴心,内环线、外环线为布局界线,内环线以内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以都市型工业、高科技工业及配套产业为主,外环线以外以装备类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加强产业布局导向,鼓励新增和搬迁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和技术层次向"1+3+9"市级工业区集中,鼓励同类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结合各区县"一业特强,多业发展"和"一城九镇" 建设的产业导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发展新格局。 本指南由鼓励发展类、禁止类、限止类和工业布局四大部分内容组成,编制的基本原则是:(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符合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3)符合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的要求;(4)有利于提高上海工业综合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要求。 本指南是市经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产业宏观导向的尝试,在首次编制中难免会有不少疏漏和不确切、不合理之处,也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此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做好修改完善。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通信及网络设备 1.光通信有源器件及模块、无源器件及模块 2.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 3.光纤、光纤预制棒 4.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5. GSM、CDMA基站、终端、交换设备及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产品 6.WAP(无线网络)产品 7.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 8.高速无线寻呼系统设备 9.移动智能网络设备 10.VSAT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站设备 11.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微波通信系统设备 12.高速宽带数字程控交换机

云南省2019年第一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云南省2019年第一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编号企业名称入库登记编号 1圣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95301020C000001 2云南滇科涂镀层材料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2 3云南旅游信息网络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3 4云南软维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4 5昆明奥普迈思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5 6云南大通关电子口岸信息网络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6 7云南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7 8昆明宇同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8 9云南青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09 10云南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10 11云南汇能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4000011 12云南天度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12 13云南延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13 14云南信翔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0000014 15云南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15 16云南德普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0000016 17昆明龙慧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17 18昆明东软金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18 19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1953010209000019 20昆明信息港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953010208000020 21昆明文林博德信息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21 22云南东巴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53010208000022 23昆明业弘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953010200000023 24昆明大蚯蚓科技有限公司201953010200000024 25昆明恒悦商务有限公司201953010200000025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

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X、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

各地绿色企业补贴标准

各地绿色企业补贴标准 作为工业制造过程的核心单位,绿色工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核心对象,也是绿色改造的重要抓手。企业要想在未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工厂之路,否则将会面临淘汰。因此创建绿色工厂为大势所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千家绿色工厂的创建。在绿色发展主旋律的大背景下,绿色工厂创建便成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到,“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将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融资支持,并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 目前,从北京、天津、河南、广东、浙江、江苏等多地工信部门了解到,除了中央级别的资金支持,各地也根据各自的产业禀赋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各省/市绿色工厂补贴相关政策如下。 北京市:《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 出台部门:经信委出台时间:2016年6月 补贴方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利用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污染防治、产业退出等各类财政支出政策,重点向绿色制造技术改造倾斜。对接国家绿色制造工程实施,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本市绿色制造重大项目的支持。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加大对绿色制造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完善绿色产品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落实相关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并提供绿色金融支撑。 天津市《天津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出台部门:工信委出台时间:2017年12月 补贴方案:市节能专项资金对备选单位实施的节能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对市级绿色工厂给予30万元资金奖励,对国家级绿色工厂给予60万元资金奖励。 重庆市《重庆市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出台部门:经信委出台时间:2018年9月 补贴方案:授予“重庆市绿色工厂”称号并授牌。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与国家绿色制造专项项目。在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分别给予市级绿色工厂一次性奖励20万元。每年提交进度情况,三年复审一次。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2019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第三批)

附件1 2019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第三批) 一、支持方向 (一)中小企业创新项目 支持本市初创科技企业提升研发强度,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优先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内的中小企业,优先支持因高投入研发处于微利或未盈利阶段的初创型科技企业。 (二)中小企业升级项目 支持本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实施智能化改造,搭建智能化平台,改造智能化装备,开展“机器换人”,实现装备升级。 (三)中小企业融资附加费用奖补项目 支持本市辖内法人银行、商业银行在沪分行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对商业银行主动承担的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附加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四)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款贴息项目 支持本市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 (五)上海中小企业海外中心项目 支持本市服务机构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上海中小企业海外中心”,为本市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企业开办、场地开设、市场开拓、专业咨询等服务;支持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吸引和服务海外中小企业来沪创业、发展。

二、支持标准和方式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方式和额度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一)中小企业创新项目 本市成立5年以内、研发强度达到10%的企业,向税务部门完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后,可申报本项目。对企业2017年加计扣除确认的研发费用按照最高不超过10%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不超过100万元。已获得本市政策支持的项目不再重复享受。 (二)中小企业升级项目 对本市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适用设备(不含家具电器、办公耗材、车辆、电脑等日常办公设备),按照最高不超过融资租赁合同融资额的5%给予补贴。每家中小企业列入支持范围的融资额不低于50万元,不高于2000万元。对单个中小企业的补贴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优先支持中小企业采购智能制造核心装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设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和智能制造核心软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软件、智能决策软件、智能制造研发软件、智能管理软件、智能物流与供应链软件)。已获得本市政策支持的项目不再重复享受。 (三)企业融资附加费用奖补项目 对商业银行承担的抵押登记费、中长期财产险、评估费、公证费等附加费用,按照支出额的最高30%给予奖补,奖补范围为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含个人经营贷),每家机构最高奖补100万元。

上海市首批次新材料专项支持办法

上海市首批次新材料专项支持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落实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本市新材料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材料核心应用技术,根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6〕30号)的要求,和《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规〔2015〕101号)、《上海市工业强基专项实施细则》(沪经信法〔2017〕23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中“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本办法中“首批次新材料”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自主研制、引进吸收等方式拥有发明专利,形成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或者打破市场垄断,尚未取得重大市场业绩的新材料,在中试后首次单个合同额不低于50万元的销售批次。 第三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制定专项支持的年度使用方向和支持重点,发布年度申报通知,受理项目申报,组织项目评审,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评估等。 上海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负责专项支持资金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支持对象) 本办法支持的对象为在本市依法设立的单位,经营状态正常、信用记录良好、符合本市新材料发展规划方向,具有承担项目建设的相应能力,且近3年内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环境污染

第五条(支持范围) 专项支持资金主要用于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推广,重点支持以下方向: (一)符合国家和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 (二)属于市经济信息化委当年编制《上海市首批次新材料支持指南》范围内的新材料; (三)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市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支持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六条(支持方式和标准) 专项支持资金采用后补贴方式安排使用。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新材料首批次销售合同金额的20%。 符合国家战略急需方向或者具有应用示范作用的为重点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其余为一般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经市政府批准的重大项目,支持比例和金额可以不受上述标准限制。 第七条(申报通知) 市经济信息化委根据本市相关规划和政策导向,编制发布申报通知和指南,明确申报时间、受理地点、申报要求等具体信息。 第八条(项目申报) 符合条件的单位可以按照年度申报通知和指南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项目申报,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项目评审) 市经济信息化委根据年度申报通知和指南的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专家评审,经综合平衡后编制拟支持项目计划,并会同市财政局确定专项支持项

上海市浦东合庆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上海市浦东合庆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工业园区规划概述 (1) 规划范围 合庆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5156km2,规划范围东至远东大道,西达浦东运河,北至张家浜,南抵龙东大道。 (2)功能分区 合庆工业园区从1993年开始建设,整个园区根据不同开发阶段划分为A区、B区和C 区。 ①A区(首期开发区,已建成) A区为工业园区汇庆路以西区域(不包括位于该区域内的医疗器械产业园部分规划区域),面积2.2323km2,基本已经全部开发。用地类型包括工业用地(一类、二类工业)、仓储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商务办公用地和居住用地。主要建设内容为: 环龙苑居住区、胜利居住小区(2个动迁房住宅小区) 园区管理机构办公楼; 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已全部批租,其中绝大部分已建成项目并投产; ②B区(二期开发区域,在建医疗器械产业园) B区为汇庆路至川南奉公路区域,面积1.3802km2,全区为在建张江现代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内容主要有: 研发孵化基地:建有42幢标准化研发孵化大楼,已招商进企业; 试验生产基地:建有12个标准化试验厂房,已招商进企业; 高级职工公寓宿舍区,商业配套服务中心; 区内现有新农村建设样板庆丰村农民别墅新村。 ③C区(未开发区) C区为川南奉公路以东区域,面积0.9031 km2,区域尚未开发,现状为农村地区,除大片农田外,有居民近250户,工业企业42家。 由于被川南奉公路将C区与A区和B区分隔开,浦东新区和张江功能区管委会不打算开发该地区。拟今后向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申报调整规划,工业园区改向龙东大道以南地区发展,发展光电子产业。 (3)用地布局

A、B两区规划面积合计3.61 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317 km2,其余0.2955 km2全部为水域。 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以一类为主,适当保留部分二类工业,工业用地面积比例61.76%。 仓储用地:保留规划区西北部现状的普通仓储用地,仓储用地面积比例1.37%。 公建用地:公建用地主要分两处布置,一处沿龙东大道结合绿地布置,作为东区管理中心,面积0.0266 km2。另一处位于规划区西北角,作为配套商业服务中心,内设动迁商品房住宅小区环龙苑,面积0.1005 km2。 产业配套用地:在医疗器械产业园内(B区),为产业发展考虑设置了产业配套用地,主要布置产业园行政管理中心、商务配套设施、培训中心、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和试验中心。配套用地面积比例5.43%。 市政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地面积比例0.21%。 绿化用地:绿化用地中公共绿地0.1535 km2,防护绿地0.2012 km2,绿化用地面积比例10.69%。 特殊用地:特殊用地为部队用地,用地面积比例1.03%。 在上述用地中,规划张江现代医疗器械产业园(B区)将建成医疗器械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基地,主要安排如下项目: 生产制造型企业 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培训功能于一体的企业 产业配套设施,包括产业园行政管理中心、商务配套设施、培训中心、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和试验中心 (4)产业导向 产业发展导向为:光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现代物流等综合经济。工业园区允许发展一类和二类工业,禁止建设污染较大的第三类工业。 截止2007年底统计,园区已开发区共招商引资各类企业135家,其中生产企业93家,其他为物流、投资、研发和服务型企业,主要工业门类包括建材、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产业等。规划医疗器械产业园尚未开始全面招商;川南奉公路以东未开发区域现有工业企业42家,大部分为合庆镇当地企业, (5)市政设施 A区污水管网早已建成并接纳污水;B区汇庆路以西区域污水管网已建成并开始污水纳管,汇庆路以东区域尚未开发,目前还没有污水管网,区内现有乡镇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都排入当地河流;C区也为污水管网空白区。现状污水管网收集的企业污水(生产和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2021年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指南项目征集填报表

附件1 2021年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指南 项目征集填报表 项目名称: 材料(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申报单位: 单位负责人:职务:电话: 项目负责人:职务: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填表说明 1、新材料应用研发类项目指为实现材料自主保障,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开展的研发和中试的创新项目,新材料首批次项目指新材料产品的首批次销售业绩,相关定义及要求可参照已发布的《上海市工业强基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沪经信法〔2017〕232号)和《上海市首批次新材料专项支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0〕3号)文件相关内容。本征集表是作为编制2021年度这两个支持指南的前期信息收集,请根据贵单位实际新材料的研发、产业化、市场化销售情况进行填写。具体专项支持申报还将根据当年度发布的支持指南和申报通知进行相应的正式申报。 2、《2021年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指南编制项目征集填报表》共有四个部分。在建或拟建应用研发类项目和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均需填写表格的第一、二部分。第三部分仅在建或拟建应用研发类项目填写,第四部分仅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填写。 本表格第一页的“材料(产品)主要应用领域”,请优先在以下领域选择填写“信息技术材料、航空航天及轻量化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及军民融合材料、节能环保及绿色化工材料、前沿新材料”,如均不符合请自主填写。 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参考GB/T 37264-2018《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具体分级说明:1级:材料设计和制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形成;2级:将概念、原理实施于材料制备和工艺控制中,并初步得到验证;3级:实验室制备工艺贯通,获得样品,主要性能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4级:试制工艺流程贯通,获得试制品,性能通过验室测试验证;5级

上海市工业总体布局.

上海市工业总体布局 一) 上海市工业总体布局 中心城区结合黄浦江两岸的开发、世博会建设及中环线建设等重大市政建设,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重点盘活工业存量,建设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都市型工业;郊区(县)体现工业实力和水平,重点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并进一步完善“三环布局”,具体如下: ——内环线以内。限期淘汰属于《禁止类》目录中的行业、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性”(向第三产业)或“转型”(向都市型工业)改造,不得新上《限制类》目录中的工业项目,逐步使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为主的传统工业转变成为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基本载体,以产品设计开发、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和高增值、低消耗、少污染生产为主体的都市型工业。传统工业企业经营模式要“转型”,由过去单一生产型企业转变成哑铃型、都市型、网络型经营企业,二,三产业要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如服装设计制造业、信息加工制造业、软件业、钟表设计装配业、钻石设计加工贸易业、工业美术旅游品开发制造业、绿色包装产品设计与现代精美印刷业、玩具设计制造业、以及其它具有上述特征的新兴行业等。 ――内外环线之间。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及与支柱工业相配套的产品。鼓励生产企业自主淘汰属于《禁止类》目录中的行业、产品,鼓励向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型工业“转型”发展。控制审批属于《限制类》目录中的新增工业项目,并鼓励相关生产能力向市级工业区转移集中。 ——外环线以外。大型新增工业项目向市级以上市级工业区集中,并按各工业区产业功能定位导向布局,同时鼓励围绕“一城九镇”建设进行产业配套。 (二)重点产业基地 ——微电子产业基地。“十五”期间建设以“一带(由张江、金桥、外高桥组成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两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松江科技园区)”为核心的上海微电子产业产业基地,形成软件设计开发和集成电路生产、封装、测试等完整产业链,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世界水平的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基地。 ——上海国际汽车城。加快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形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生产、研发、汽车展示博览为一体的汽车产业基地。 ——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国家大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为建设主体,采取主体项目、配套设施、物流配送、环境保护与管理服务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以大型乙烯工程为核心,发展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气化工系列产品,建设工艺技术水平先进、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协调的国际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精品钢材制造基地。发挥宝钢集团优势,重点发展汽车钢、造船用钢、电工钢、石油管、不锈钢、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钢铁精品,大力开展钢铁行业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钢铁精品生产基地。 ——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以临港开发区建设作为振兴上海装备业的抓手,使之成为上海独特优势产业的新增长点。以承接国际产业技术转移为契机,以提升国家装备业核心竞争能力为目的,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形成集先进制造、成套总装、研发创新、延伸服务、职业教育、出口加工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辐射力最强的综合性高技术装备基地。 三)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

山西省2019年第十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山西省2019年第十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编号企业名称入库登记编号 1山西众利合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88 2山西屹诚美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89 3太原约书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0 4山西泽同智昕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1 5山西已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2 6山西中联博源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3 7山西易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4 8山西十二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5 9山西科信致远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8003896 10太原市博胜智金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7 11山西爱尚租办公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8 12山西凯闻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899 13太原工正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0 14山西道生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1 15山西融翔熙林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2 16山西自由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3 17山西鼎茂宏升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4 18山西紫皓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5 19山西上上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6 20太原拍得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7 21山西坤燚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8 22太原万鼎豪鑫商务秘书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09 23山西弘信博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10 24太原先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11 25山西盛广辉科贸有限公司2019140105A0003912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_周介竹

文章编号:1674-7046(2009)05-0029-02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 周介竹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44) 摘 要: 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分析上海近、远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针对上海2020年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提出“2环13射”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想。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 U121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磁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被认为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的城市12个(含香港、台湾地区),其中大陆10个城市通车线路总计达30条,通车总里程729km 。截至2008年9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从1995年的43k m 增加到775.6km 。全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1500km 左右轨道交通,总投资额在4000亿~5000亿元。 1 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9年7月,共开通8条线路(1-9号线,除7号线),运营线路总长250km ,车站总计170座(不含磁悬浮示范运营线),覆盖徐汇、长宁、静安、黄浦、闸北、普陀、卢湾、虹口、闵行、宝山、浦东新区、杨浦、松江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上海轨道交通2008年共运送乘客约11亿多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到116.7万人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32亿车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往来170多次。 201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11条线路,投入使用的车站有280座,总运营里程将超过400km ,每日平均可承担客运量520万~58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35%~40%左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将达0.56km /km 2(中心区达1.27k m /km 2);中心城区乘客平均出行1000m 左右就可到达站点,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后平均25min 即可到达主要活动场所;中心城内站点600m 左右覆盖人口为37%,覆盖面积为23%。2 上海轨道交通网规划分析 2.1 上海轨道交通网现状 图1 “1环6射”的轨道网络布局 上海的轨道交通网络共经历了4次规划调整。1983 年,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总体规模为 176k m 的城市地铁系统规划;1992年,随着上海浦东的开 发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走向和网络又进行了一系列的 规划调整;199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依据之前的地铁 系统再次对上海轨道交通规划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 总长471km ,由11条地铁轨道线、7条轻轨线组成的轨道 交通网络;上个世纪末,上海开展了轨道交通规划的新一 轮研究工作,采取国际方案征集的方式,确定了由市域快 速轨道线(R 线)、市区地铁线(M 线)和市区轻轨线(L 线) 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截止2009年9月,基本形成“1环6 射”的轨道网络布局(如图1),4号环线环绕城市主中心 城,1(5号)、2、3、6、8、9号线形成六条放射线,其中1(5 收稿日期:2009-07-16 作者简介:周介竹(1981-),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河南城建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第18卷第5期2009年9月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Vol .18No .5Sep .2009

谈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优化——以上海为例

谈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优化——以上海为例

————————————————————————————————作者:————————————————————————————————日期:

谈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优化——以上海为例-旅游管理 谈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优化——以上海为例 李显红 一个国家及城市的会展场馆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整体的发展体系,而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上海为例,简要阐述其会展场馆空间布局的现状,深入探讨上海会展场馆优化空间布局的有效策略,以期对上海会展事业的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我国近些年来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果,各行各业都得到一定提升,无论第一、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有了明显的进展。就上海而言,身为我国老牌的直辖市,同时又是全世界著名的经融中心,其发展速度之迅速,已成为全世界的典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上海的会展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会展场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实现很大突破。但面临新时代社会不断加大的需求,上海市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优化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以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会展场馆空间布局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的会展事业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其发展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其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主要是通过场馆载体呈现三角结构形成,相关的会展节目和活动多集中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以及上海展览中心等地方。这体现出了上海近些年发展规划的路线,特别是会展事业的发展路线,近几年已规划得非常好,以致上海这些年举办了许多会展演出活动。不过正因如此,上海会展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外来参展人员不断增加,加上本地人口数量巨大,使得会展场馆承受的“压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形式下,现有的会展场馆已渐渐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所以结合会展事业长远发展看,合理优化会展场

重点技术改造实施细则

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和支持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44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3〕59号)有关精神以及《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规〔2015〕10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使用原则) 专项支持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导向,符合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聚焦重大项目,创新支持方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和高效。 第三条(管理职责)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济信息化委)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专项支持资金预算,编制发布年度专项支持资金项目申报通知和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支持目录,组织项目评审,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并负责项目的验收。 上海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负责专项支持资金的预算管理和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区(县)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并受理专项支持资金项目申报,负责项目跟踪、管理,配合市经济信息化委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第四条(支持对象) 专项支持资金的支持对象为依法在本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第五条(支持范围) 专项支持资金的支持范围为: (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试验室等创新载体改造升级,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的项目。支持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应用,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质量的项目。 (二)提高装备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支持重点企业加快装备升级,提升工艺水平,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化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项目,以及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改造和推进研发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三)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项目。 (四)推动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结合,促进资源共享。支持军工技术向民用产品转化的项目。 (五)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支持工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以及重点产业集聚区的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信息服务、综合利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六)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支持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项目。 (七)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培育“四新”经济相结合,

基于GIS的上海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空间解构

基于GIS的上海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空间解构Ξ 吴 兵1,王 铮1,2,邓 悦1 (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62; 2.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 要: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49~1996年期间上海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变化的时空进程进行空间分割和历史形态分析。证实上海城市中心区不仅工业用地比例过大,而且工业的行业分布不合理;揭示城市工业用地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阐明城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环境系统;工业用地;GIS;同心圆理论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3123(2002)01-0020-03 A GIS based R esearch of Industrial Land Use in Shanghai WU Bing1,WAN G Zheng1,2,DEN G Yue1 (1.U rb an and E nvironmental Open Laboratory,E ast China N orm al U 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2.Policy and Management I nstitute of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8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GIS spatial analytical technology,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cess of the central district of Shanghai’s industrial land use change from1949to1996was analyzed by spatial-comminuting and historical-morphological approaches.It was proved that not only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ustrial land use was too large,but als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dustry was irrational in the central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We promulgate the regularity that the city’s industrial land use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space,and we also ex2 pound the tendency of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city’s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K ey w ords:city’s central district industrial;land use;GIS 0 引 言 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上海经历了一个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到稳定的过程,现在上海市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作为传统的产业核心的工业用地结构的变化决定着上海的经济发展变化方向。所以研究工业用地结构的变化是进行未来上海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报告主要讨论上海市工业用地的演化过程及其演化规律,并为其作出相应的工业调整规划。 为了研究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我们利用上海市1949年到1996年以来的遥感照片,遥感图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种类繁多,认识工业用地的空间结构变化是困难的,为此我们引入了环形系统。所谓环形系统基础理论是基于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在具体做法上,我们以相同的半径将城市地域分成不同的环带,观察每个环带的用地变化情况,对其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工业用地相对于整个城市用地的变化规律,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1 资料的来源 本研究采用了1947年、1958年、1964年、1979年、1984年、1988年、1993年、1996年8个年份的遥感图像,经过处理,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的分类标准、统一的比例尺、统一的制图范围。经数字化后得到上海市工业用地分布数字地图。改变了以往以地图为主要信息载体的定性描述,在可量算性上有了突破。 2 环形系统的引入及其依据 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E.W.伯吉斯提出的同心圆理论,我们来认识城市的地域结构。伯吉斯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以不同的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中心,有规则的扩展形成同心圆结构。即:中央商务区(CBD)、居住区和通勤区三个环带。因此我们根据同 收稿日期:2001-08-27 3 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经济、社会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00-A-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