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信息给予题又称新情境试题,是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题型,综观近年来各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信息给予题作为能力型试题所占分值逐年增大。此类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情境新颖,构思巧妙,思维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面广且无现成答案,解答该类试题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联想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给予题一般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题干部分是信息给予部分,问题部分与题干部分紧密相关,它要求根据试题给出的新知识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解

决问题。

解答信息给予题一般有三步: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分析处理信息;

三是依据信息应变创新。解题时既不要机械模仿,也不能任意发挥。

一、典例评析

【例1】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2006,山东省)

【评析】这是一道阅读理解型信息给予题,学生应从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得出该题的答案。由所给信息“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占体积很小,原子内有很大空间。“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被反弹了回来”,是因为a粒子正好撞上了原子核或a粒子带的正电荷与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相互排斥,故A、B、D选项均正确,只有C选项是本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

【例2】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人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2006,黄冈市)

【评析】这是一道图像型信息题,由

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B>C,反应所需时间为A>C>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所用时间就越短,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为B>C>A,故B、C选项错误,对于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为C>B>A,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

【例3】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

子结构如图所示。

维生素C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

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

少量的_______________。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南通市)

【评析】本题为联系生活实际的新信息题。仔细阅读并提取题给的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其中维生素C分子结构图看似复杂,但依题意只需找出结构图中所含原子种类(三种)即为所含元素种类。pH<5表示环境应为酸性,结合生活实际应加食醋较为合适。

根据维生素C的保存注意事项,可推测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例4】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两辆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中的液氯(Cl2)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三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天空中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和碱液,以此消

除Cl2的污染和伤害。

(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Cl2)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抢险中,可喷洒Ca(OH)2溶液来吸收氯气。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X+Ca(C1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告诉当时在现场周围的村民一条保护自己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益阳市)

【评析】这是一道以社会新闻和环境保护为背景的新情境试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提取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未知物化学式的能力,同时教

育学生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1)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通过阅读全文“黄绿色气体”说明了氯气的颜色、状态,“刺鼻”说明氯气有刺激性气味,向“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说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所以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等。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CaCl2。

(3)根据Cl2的性质可告诉现场周围的村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向高处跑,迅速

离开事故现场。

【例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

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

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选上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作发生装置,____________作收集装置。

按右图安装好装置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2005,眉山市)

【评析】本题是涉及有关化学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信息题,解题关键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类比和推论。

(1)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可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决定的,收集装置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决定,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氨气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故发生装置应选A,由于NH3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即装置C)来收集NH3。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向盛满NH3的烧瓶中挤入水,就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烧瓶内压强,烧杯中的水会沿导管上升形成红色的喷泉。

【例6】工业生产中,多数金属的冶炼过程都是采用热还原法。为测定某三氧化钨粉末中三氧化钨的质量分数,春蕾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原理,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实验用三氧化钨样品的质量为13.Og,其中WO3反应完全,化学方程式为:WO3+3H2=W+3H2O,而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C中吸收完全。该小组经过规范的

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两组数据,记录如

下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组数据,计算样品中

W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若不可靠,说明原因。

(2006,武汉市)

【评析】本题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信息实验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能力。由题中所给信息可得出B装置实验前后减少的质量等于样品所含WO3中氧元素的质量,C装置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为无水氯化钙吸收的水的质量,所以可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求出样品中WO3的质量及质量分数。具体解答过程如下:解法一:设样品中WO3的质量为X。

由于装置A内物质反应生成的氢气未经干燥直接进入B装置,水分最后也被C装置中的氯化钙吸收,另外由于C直接与空气相连,可能吸收少量空气中的水分,导致C 装置反应后的数据偏大,以此数据来计算出的WO3的质量分数也偏大,故解法二所得

结果不可靠。

【例7】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请你阅读下表有关资料,并结合已有化学知识,用三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2004,安徽省)

【评析】此题是以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的化学药品、食品及识别假冒伪劣商品为情境的信息题。考查学生关心健康,学以致用的能力。本题又是一道开放性的物质鉴别题,答案具有多样性,解答时既可根据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也可根据化学性质如水溶液酸碱性、能否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来加以区别。

答案: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的是NaNO2。

②取少量分别溶于水,用pH试纸测试;pH>7的是NaNO2。

③取少量分别溶于水,分别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NaCl。

二、能力提升

1.“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即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到产品中。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H-(O-O)-H(括出部分)。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

3.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个B原子

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一类有机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下列图示可以被理解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

5.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A.二氧化锰B.硫酸铜

C.盐酸D.氯化钠

6.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7.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8.继黄金、白金之后,钯金(Pd)首饰在市场上悄然兴起。为了获得钯金,取17.7%的PdCl2溶液100g,加入10.0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得到钯金和铁的氯化物。经分析所得钯金的质量为10.6g,未反应的铁粉质量为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12.7g

B. 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95.0g

C. 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2

D.生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3

9.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锶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10.(1)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

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

气中燃烧生成的氮化镁,其中氮元素显—3价,镁在二氧

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试写出上

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跟盐反应也有这种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反应关系: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l+Br2。试确定三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松花蛋又名皮蛋,微山湖出产的松花蛋因色味俱佳享誉齐鲁。松花蛋的制作工艺一般是用水将灰料[主要是生石灰(CaO)、草木灰(成分中含K2CO3)、纯碱(Na2CO3)、食盐(NaCl)等]调成糊状,涂于新鲜鸭蛋,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松花蛋。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松花蛋腌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个。

(2)剥除松花蛋外边灰料后,常常发现蛋壳上有一些坚硬的白色斑点,这些斑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3)食用劣质松花蛋时往往有麻涩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A、B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A中加入B 时,溶液pH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收获的信息:

(1)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5)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

(2)在20度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度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氮方法。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①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①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合成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与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化学新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灾难。可见发明化学新技术对人类并没有实际意义。”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04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井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 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____________,以减少空气电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五氯酚钠是一种水处理的杀菌灭藻剂,某五氯酚钠产品的说明书如下:

请就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向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____________色。

(2)五氯酚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酸酸化至pH为6.8~6.6时,发生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18.下图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中的照片。请你从化学的视角对神六

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

(1)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约需要

O.9 kg氧气、2.5L水、O.6 kg食物,排出1.Okg

二氧化碳、1.8kg水蒸气等。上述物质中,属

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2)神六飞船的外壳是用金属、玻璃、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飞船上LiOH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神六飞船中有篮球大小的储氧瓶6个,储氮瓶2个,它们是航天员的生命之源。舱内空气一天一换。宇航员说:“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请你设计:怎样使得舱内气体成分大致和地面保持一致?[请注意题(1)所给信息]

19.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目前药店里有一种“维C泡腾片”的药品能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一次小明看到爷爷冲饮这种药品的过程:在一杯温开水中放人一片该药品,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小明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向爷爷要了几片这种“维C泡腾片”在家中进行实验:在盛有温水的杯中加入该药品,并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由此小明初步推测了该气体中含有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推测,第二天小明带着药品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小明的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写出这种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从该“维C泡腾片”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小明还发现了这样的叙述:冲饮时水温不能高于80度;冲后即服用。从中你可推测维生素C还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20.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_______________。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将已被砂纸打磨过的相同大小的6枚铝片,分别放入下表所示溶液中进行实验。

注:“一”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大且快。“1:4”表示用1体积的37%浓盐酸与4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根据上述表格内容,你认为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除了跟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外,还可能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端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请解释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下图所示韵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

22.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

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

施):

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是(任写一条)_____________。

(2)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

2018年中考信息给予题透析 专题透析 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思维活动中要较多地运用到比较思维、整体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迁移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给予题的特点:(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2)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3)解答问题时,要运用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的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叙述部分)+若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它可以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或一系列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你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整的研究。问题部分的形式较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学反应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未知物质的相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相关的计算等,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过程: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我们可以用图1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模式: 图1

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式及变形式的相关计算题 1.在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配制15%的食盐溶液200kg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2. 将60g20%的食盐溶液和30g5%的食盐溶液相混合,求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加入1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3. 向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 3 分数为;若加入10gKNO 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4.200C时,将一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20g固体,求该溶液质量。 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 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1.已知T 0C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求这温度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种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10g水,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求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3. 在60℃时,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硝酸钾把60℃时210g水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到60℃,求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溶液的稀释浓缩相关计算: (一)不涉及体积的计算: 1.将200g含水99%的NaOH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应蒸发掉多少克水? 2.欲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需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二)涉及体积的计算

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25%的稀硫酸500g,需浓硫酸和水多少毫升? 2.把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2%的浓硝酸(密度为 l.38g/cm3)和20mL水混合,计算稀释后硝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用98%(密度为l.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成1∶4的稀硫酸,求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有关溶液的标签型题的计算: 1.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右图所示。 (1)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 酸,需量取浓盐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2.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 示)。该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34g,加入适量催化剂,待完全反应后, 共收集到0.32g氧气。试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一)基本计算型 1. 6.5g锌跟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 12.5g石灰石与一定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生成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根据我校九(4)班学情,结合中考目标,现将本学期对于化学课程培优计划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做好优生思想工作,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多与其谈心,多关爱他们,从多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来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优计划的落实,重在从培养其能力入手,训练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制定目标 1.全面提高优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让优等生从心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多锻炼其“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以免其在中考中因紧张而出现“大考失常”现象的发生。 3.让优等生在“互帮、互追、互超”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三、培优对象 九(4)班:滑紫尧、荣甲、张伟宽、豆萌、于旭鹏 四、培优内容

目前阶段,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深化探究能力的应用。就答题技巧来说,重点还应放在基础知识点的巩固记忆上,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用语,严格要求使用化学术语来答题,以免因言语不严谨而失分,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提问不容忽视;而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锁定中考出现的探究性考题来说,首先多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给出材料中思考、假设、验证得出最佳答案,中考中探究性问题并不难,主要在于认真审题过程中找到与所学相关联的指示点,再加以整合、反复练习应用。究其根本,我认为,无论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对于化学学习,基础知识点必须反复巩固记忆并会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化学总体成绩。 五、主要措施 除课上多加关注外,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对优等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堂上多创造机会引导其用自己思维大胆展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 2.为强化基础知识,严格要求“三本”必须到位,即:练习本、笔记本和纠错本,必须严格要求其跟上进度,每天督查; 3.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时间听写提问当天知识点,避免优生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氰精中C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 、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 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 Cr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

初中化学图表型计算题专题训练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图形类计算题 1、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 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已知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 2CO 3和NaCl 组成的固体 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将29.1g 由NaCl 和BaCl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 水中( =1g / cm 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 2SO 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 2CO 3溶液,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 2CO 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 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化学教师常用的十个软件

化学教师常用的十个软件 目录简介 1、WPS Office 2010 个人版 ................教案编写、试卷排版、课件制作演示等 2、MathType6.0 公式编辑器(汉化版) .....................强大的数学公式编辑器 3、动感化学元素周期表V2.3 ............... 拥有完善的演示功能、独创的记忆游戏 4、化学金排 10.3 .................................化学教师常用的排版辅助软件 5、chemsketch8.0............................................化学结构绘制软件 6、化学品电子手册.............................................化学品数据手册 7、快盘................................................家、办公室存储自动更新 8、排版助手Gidot typesetter ..................................智能排版软件 9、CYY屏幕录像助手 ......................支持课件演示录制,支持有声屏幕录像 10、网页提取助手2.6 ...............................功能强大的网页素材提取工具 1、WPS Office 2010 个人版

下载地址1:https://www.doczj.com/doc/de7666428.html,/soft/23453.html 下载地址2:https://www.doczj.com/doc/de7666428.html,/rjxz/1028.htm 运行环境:Win 7/Windows Vista/Win2003/WinXP/Win2000/WinNT 软件介绍:WPS Office对个人用户永久免费,包含WPS文字、WPS表格、WPS 演示三大功能模块,与MS Office无障碍兼容。 ●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 ●注重细节,表格操作更加人性化 ●全角度保护文档安全和账号隐私 ●在线素材库兼收并蓄 ●精致模板尽享方寸空间,smart办公胜人一筹 ●无限扩展的网络应用,让办公环境更个性 ●更高效的协作方式 ●在线支持,享受专业服务 2、MathType6.0 公式编辑器(汉化版) 下载地址1:https://www.doczj.com/doc/de7666428.html,/rjxz/1056.htm 下载地址2:https://www.doczj.com/doc/de7666428.html,/soft/3683.html 运行环境:Win2003/WinXP/Win2000/WinNT/Win9x 软件介绍:MathType 是一个强大的数学公式编辑器,与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和演示程序配合使用,能够在各种文档中加入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符号。MathType 与常见文字处理工具紧密结合,支持OLE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可以在任何支持OLE 的文字处理系统中调用(从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对象” 在新对象中选择“MathType 5.0 Equation” ),帮助用户快速建立专业化的数学技术文档。MathType 汉化版修正了部分对中文的支持,这个版本对Word 或WPS 文字处理系统支持相当好。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工作模式,它可以将编辑好的公式保存成多种图片格式或透明图片模式,可以很方便的添加或移除符号、表达式等模板(只需要简单地用鼠标拖进拖出即可),也可以很方便地修改模板。总之,功能多多,熟练使用了就知道它的强大了。MathType 可用在编辑数学试卷、书籍、报刊、论文、幻灯演示等方面,是您编辑数学资料的得力工具。

初中化学计算题汇总

初中化学计算题汇总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xx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是:C12H22O14Zn每只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 45、5mg制药厂(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01%)(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___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2、(xx 甘肃兰州)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含碘量(20mg~30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贮存方法避光、避热、蜜蜂、防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

一是_____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_____ 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xx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 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 2、(xx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 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 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初中化学溶液计算题

初中化学溶液计算题 第一类:溶质质量分数定义的应用 1要配制30%60克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 2将10克氯化钠溶解于40克水中,将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的溶液? 320克氯化钾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则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多少?需要的水的质量为多少? 4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0克,现将18克的硝酸钾溶于50克的水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5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25克,求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 ℃时,将60克硝酸钾溶于20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克,现将50克氯化钠溶于200克水中,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7向3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70克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8向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0克硝酸钾,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9把12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平均分成三等分 ⑴第一份升高温度,求溶质质量分数⑵第二份加入10克硝酸钾求溶质质量分数 ⑶第三分加入10水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类稀释与浓缩问题 1.将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5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 少? 2.向200克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克水,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多少?

3.把50克50%氯化钾溶液稀释成10%的,需加水多少克? 4.将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增至20%,需蒸发水 多少克? 5.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多少毫 升?需水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 1.14g/cm3,98%的硫酸密度为 1.84 g/cm3) 6.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蓄电池.某铅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 为28%的稀硫酸,若用1升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溶液时,需要水(密度为1 g/cm3)多少升?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多少? 7.配制100克10%的盐酸,需要20%的盐酸(密度为1.1 g/cm3)的体积体积为多 少?水的质量为多少?

初中化学组卷--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组卷--实验探究 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 1.小明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反应后试管C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设计实验来确定试管C溶液中的成分。 (3)小明把试管D、E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分别对试管D、E反应时的反应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A.试管D:氢氧化钙溶液一定过量B.试管D:稀盐酸一定不足 C.试管E:碳酸钠溶液一定过量D.试管E:稀盐酸一定不足 2.某氧化铜(CuO)粉末中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可能混有少量水和二氧化碳),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偏差。 (3)E装置的作用是 (4)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5.2g,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7(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3.了解到钠与水会生成NaOH 和H2并放出大量热。爱思考的小明和老师交流:钠既能和水反应又能和酸反应,那么当它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反应速度应该差不多。老师带小明到实验室,他们取来等质量且形 请回答: (1)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这个结果让小明很疑惑,尤其是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2%时反应速度明显减慢且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这个白色固体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老师告诉小明,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却不如钠剧烈,钙与稀硫酸的反应更慢,Ca(OH)2和CaSO4的溶解度比较小,无法及时溶解的生成物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碍反应。小明有所感悟,他去查阅NaOH和NaCl的溶解 )你认为小明不查阅常温下的溶解度是因为。

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1.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 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种元素。 ' (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3.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 KNO3属于(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 ⑵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⑷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kg。 5.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 (1)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Al2O3 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 6.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 ]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________。 7.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是由种元素组成;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及其解法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及其解法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因此解答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创设新情境)。解题中不单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特征,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 1.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下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你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2); (3);(4)。 解题的关键抓住关键字词,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等,归纳金属钠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熔点等。 2.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CO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一)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和组合(填序号)。 (二)性质探究: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 ....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碱石灰是NaOH和CaO固体混合物): ③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填“甲”或“乙”)。 ④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题及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式及变形式的相关计算题 1.在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配制15%的食盐溶液200kg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2. 将60g20%的食盐溶液和30g5%的食盐溶液相混合,求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 向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 溶液中加入1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3 分数为;若加入10gKNO3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200C时,将一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20g固体,求该溶液质量。 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如下表: 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1.已知T 0C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求这温度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种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10g水,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求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3. 在60℃时,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硝酸钾把60℃时210g水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到60℃,求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溶液的稀释浓缩相关计算: (一)不涉及体积的计算: 1.将200g含水99%的NaOH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应蒸发掉多少克水 2.欲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需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二)涉及体积的计算 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25%的稀硫酸500g,需浓硫酸和水多少毫升 2.把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2%的浓硝酸(密度为 l.38g/cm3)和20mL水混合,计算稀释后硝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用98%(密度为l.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成1∶4的稀硫酸,求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有关溶液的标签型题的计算: 1.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部分标签如右图所示。 (1)这瓶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2)若用这瓶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需量取浓 盐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2.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该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34g,加入适量催化剂,待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0.32g氧气。试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一)基本计算型 1. 6.5g锌跟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2.2+氧气》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20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2.2 氧气》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N2B.O2C.CO2D.He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的是()A.木炭B.镁条C.蜡烛D.红磷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然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5.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6.下列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7.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8.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镁条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发出白光 C.硫:有刺激性气味D.镁:生成氧化镁固体 1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D.铁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13.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2011化学信息给予专题训练

2011化学专题训练------信息给予题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 1、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 、K 2SO 4、K 2CO 3、AgNO 3、BaCl 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 、B 、C 、D 、E ,并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将A 和B 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称硝酸的沉淀; (2)将C 和D 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3)将A 和E 混合,产生的沉淀既溶于盐酸也溶于稀硝酸; (4)将D 和E 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 (5)将B 和C 混合,没有沉淀生成。 由以上实验确定:A 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 写出D 和E 反应生成的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D 、E 五种溶液,分别是AgNO 3、B a (N O 3)2、HCl 、CaCl 2、Na 2CO 3、溶液,现分别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无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尚未进行实验。 据右图可推出这五种物质分别是: A : ;B : ; C : ;D : ; E : 。 3、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 3+Fe==3FeCl 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滤渣的成分有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流程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月假时间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 、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其中B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 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省略): NaOH 溶液 盐酸 H 白固I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的主要成分________, B 的主要成分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 ⑵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 、B 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将它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⑴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 ⑵请写出C 与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⑴写出A 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A 的名称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的纯度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⑷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躲到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了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MgSO 4和泥沙等多种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⑴操作①能否改用Ba(NO 3)2溶液?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进行操作①后,判断BaCl 2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入Na 2CO 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Na 2CO 3溶液,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此实验方案还需要完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2332Ca OH + Na CO CaCO + =1002N 8x aOH 10g ↓ 10080=10g x 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g 80g ×100%=10% 答:(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 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g 80% 5.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 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11744 x y 4.4g ↑ 106x = 44 4.4g x=10.6g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 100%=80% 13.25g ? (3)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根据方程式可知: 117y = 44 4.4g y=11.7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g 100%=5.6% 208g ?。 3.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专题 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1.雷阵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少量氧气(O 2 )转化为臭氧(O 3),表示为: 3O 2 2O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 O 2与O 3所含原子数相等 B .O 2 转化为O 3属于物理变化 C .O 2与O 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 .O 2 与O 3都是化合物 2.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 .“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3.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4.过氧化钠(Na 2O 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5.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不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6.2017年4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 2),结构示意图见下方,该电池由锂箔做负极,多孔碳布做正极,玻璃纤维作隔板,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锂-氮电池的反应方程式:6Li+N 2=2Li 3N 。请回答: (1)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____________。 (2)Li 3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锂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它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玻璃纤维是玻璃熔融状态下抽成丝制得,它属于_________(填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5)碳布作为锂-氮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碳单质的_______(填一种物理性质即可)。 二、填空题 7.金属钨(W )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含有FeWO 4)与Na 2CO 3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Na 2WO 4,Na 2WO 4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H 2WO 4,H 2WO 4受热分解生成H 2O 和WO 3。 (1)钨合金材料属于_______(填选项)。 放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