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旅游本质属性特点教案

第一章旅游本质属性特点教案

第一章旅游本质属性特点教案
第一章旅游本质属性特点教案

教案设计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 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 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 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 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五、填表题 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 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行为性质自然行为 行为意识主动 行为目的非功利 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发展 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四、判断题

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定义 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 技术定义 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 从广义来说,旅游是人们处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侠义上说,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是发生在自由时间的休闲行为,其本质取决于旅游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里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 旅游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旅游的本质和它特征。 旅游的本质是愉悦,其中包括社会性愉悦,休闲性愉悦,消费性愉悦。 旅游行为的特征异地性,暂时性,责任意识放松,占有意识外显。 3、旅游产品概念和特点。 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的地域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或劳务。其中最典型的旅游产品形式是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特点:①旅游产品是专门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来的。②旅游产品的生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生产的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二是凭借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仿造或创造的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③旅游产品主要供旅游者购买,其功能上具有可观赏性或愉悦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④旅游产品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某种现象。⑤旅游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投入的劳动,否则就不是旅游产品。⑥旅游者的各种媒介要素(如饭店、交通等接待性产业)不是旅游产品,但它们可成为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分。⑦旅游产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

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 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 B. 1959 年的《现代汉语词典》 2、旅游的本质是 ( )。 A. 游览 B. 旅行 C. 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具有 包容性 3、“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说明( )是一定社会 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 、旅游设施 D 、管理服务 4, 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 ) 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 B. 去云南做生意 C. 去九寨沟观光 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 5,以下的旅游不属于地方性旅游的是( )。 A. 去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游览 B. 去深圳欢乐谷游玩 C. 参观东莞古典园林可园 D. 参观东莞石碣袁崇焕故居 )。 B. 1931 年的《辞源》 D. 1811 年的英国牛津字典

6,世界上最普遍、最主要的旅游形式是()。 A. 生态旅游 B. 商务旅游 C. 宗教旅游 D. 观光 旅游 7,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 ) A. 度假旅游 B. 科技文化交流旅游 C. 商务旅游 D. 团 体旅游 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美国人到北京旅游 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 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你和父母去 罗马旅游 9、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说明旅游 具有()特点。 A.消费性 B.广泛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10, 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巴黎 B.西班牙 C.日内瓦D马德里 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 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 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 B、度假 C、商务 D、专项 12、1998年6月25日一一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 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 属于: A、观光旅游 B、专项旅游 C、新型旅游 D、跨国旅游 1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A.消费程度 B.逗留时间 C. 跨越国界 D.便利程度 14、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15、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2、国际旅游包括()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外旅行 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5.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B.吃、穿、住、用、行、游 C.住、穿、用、行、游、购 D.吃、住、行、游、购、娱 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 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22年 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年 B.2015年 C. 2020年 D.2025年 10.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容是() A 旅行 B 购物 C 娱乐 D 游览 2、小放暑假到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 A 旅行 B 旅游 C 游览 D 娱乐 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 A 旅行 B 游览 C 住宿 D 娱乐 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 A 远古人狩猎迁徙 B 乞丐沿途要饭 C 帝王巡游 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5、旅游的本质是() 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B 特殊生活经历 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寻求人身自由感 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 A 社会 B 文化 C 历史D政治 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 A 本质B属性吗 C 特点 D 容 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 A 北宋 B 东汉 C 南朝 D 北朝 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 A 《普通旅游学纲要》 B 《旅游指南》

C 《牛津词典》 D 《利物浦之行手册》 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 A 艾斯特定义 B 旅游 C 旅行 D 游览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2、旅游的容包括哪些方面? 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ACA 6-10BDCCB 二、简答 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畴之,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但是为了与纯消遣性旅游相区别,往往在旅游前面冠以商务或会议等字样,义表示旅游的不同类别。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

旅游学概论1-2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文化、专业技术理论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于凤华科目:旅游概论时数:2时

教学过程: §1-2旅游的概念及定义 一、课前回顾:略 二、新课传授: 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辨别词义: 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一、旅游的定义 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高教版9种、田里编著南开高职版8种、李天元编著南开版7种、魏向东林业版列出国际11种、国内7种),还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如美国各州之间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

对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理论性定义(或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人们对旅游的定义之所以会这样多,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关。因为旅游活动从产生以后,它的旅游实践和内容就在不断丰富变化,所以人们对旅游定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1、“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亨泽克尔和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2版) 按照这样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 4、袁国宏、张月芳《旅游管理知识题解》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综合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小结: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 2、掌握旅游的本质。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旅游者是具有社会意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变革能力的社会人,说明旅游具有属性。 2.、旅游的文化属性表现在,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3、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消费形式,这种消费形式是将消费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的。 (二)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 1、旅游资源以及社会对旅游活动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说明。 A、旅游具有社会特性 B、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D、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知识链接』 2、“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设施 D、管理服务 『知识链接』 3、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国居民的文化修养,说明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知识链接』4、()最早的旅游者是自然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旅游者才逐渐社会化,成为了社会人。(判断改错) 『知识链接』 三、课堂巩固: 1、你如何理解旅游是一种社会行为? 2、在泰国曼谷皇恩大酒店的大厅中供奉着象面菩萨(泰国佛教中的菩萨),说明 旅游具有什么属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二课时 (一)、课堂探究: 1、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而言。(多选) A、消费水平 B、生产水平 C、消费结构 D、消费能力 『知识链接』 2、()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决定性的作用。(判断改错) 『知识链接』 3、()旅游的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判断改错) 『知识链接』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汇编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A 旅行 B 购物 C 娱乐 D 游览 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 A 旅行 B 旅游 C 游览 D 娱乐 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 A 旅行 B 游览 C 住宿 D 娱乐 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 A 远古人狩猎迁徙 B 乞丐沿途要饭 C 帝王巡游 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5、旅游的本质是() 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B 特殊生活经历 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寻求人身自由感 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 A 社会 B 文化 C 历史 D政治 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 A 本质 B属性吗 C 特点 D 内容 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 A 北宋 B 东汉 C 南朝 D 北朝 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 A 《普通旅游学纲要》 B 《旅游指南》 C 《牛津词典》 D 《利物浦之行手册》 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 A 艾斯特定义 B 旅游 C 旅行 D 游览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ACA 6-10BDCCB 二、简答 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但是为了与纯消遣性旅游相区别,往往在旅游前面冠以商务或会议等字样,义表示旅游的不同类别。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旅游概论》知识点归纳 基本内容如下: 1.旅游的产生 2.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3.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4.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 5.“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 7.旅游的定义8.旅游的本质 9. 旅游的本质10.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1.旅游的内容12.旅游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 13.“艾斯特”定义14.旅游的特点 15.广泛性的三层含义16.综合性、季节性、参与性的概念 17.旅游的类型(按旅游区域、目的)18.专项旅游的概念 19.乡村旅游20.工业旅游 21.世界旅游组织(简称、总部)22.国际性的旅游组织 23.我国的旅游组织24.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时期划分 2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26.第一个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全部行程的人27.世界古代旅行、旅游的特征28.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 29.近代旅游的特征30.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1.现代技术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表现 32.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特征33.关于我国先民旅行、旅游活动的记载 34.中国旅游历史的时期划分35.中国古代旅游的形式 36.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标志37.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标志 38.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39.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40.旅游者的定义41.旅游者的条件 42.旅游者的类型43.旅游者的基本要求 44.旅游资源的概念45.旅游资源的类型 46.旅游资源的功能47.旅游资源的特点 48.主题公园的概念49.深圳三景区 50.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1.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52.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表现(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 53.了解旅游业的本质54.旅游业的概念 55.旅游基础设施56.旅游服务设施 57.旅游业的性质58.旅游业的特点 59.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社会劳动就业、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 60.旅游业的构成要素61.旅行社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并在不同程度上对其有所反映或表现,从而使旅游活动成为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案例——丽江古城 旅游属闲暇或休闲活动,是使人们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紧张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手段,都属于一种暂时或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因此,旅游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一、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一)审美性 旅游者在活动中寻求娱乐和消遣,以得到美的享受。旅游活动是一种寻求美、探索美、欣赏美、享受美的综合审美实践活动。 (二)娱乐性 是指旅游者求趣、求乐的目的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活动的异地性首先是由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所决定的。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空间转移的只能是购买旅游产品的主体——旅游者。其次,异地性还受到人们探新求异心理的影响。目的地的异地性越强,它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就越大。 (三)异地性 (四)暂时性 旅游活动与迁徙活动活动的本质区别就是暂时性。迁徙是人们由一地转移到另一地定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谋求生存,不再返回原地;而旅游则是人们离开其常住地,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短暂的访问,并在访问结束后仍然回到常住地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旅游者是利用闲暇时间来进行旅游活动的,受到闲暇时间的限制,人们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说,旅游是人们的一种暂时性的活动。 (五)综合性 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服务都有需求,从而体现出需求的综合性。旅游者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在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消费同样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既包括生存性消费,又包括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是实物消费、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综合。 其二,是旅游活动所需服务的提供者具有综合性。 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既有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通讯业等经济型部分,也有公安、海关、卫生等非经济性部门,只有与众多相关产业和部门进行全面的协调与合作,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其三,是旅游活动的涉及面广,具有综合性。 旅游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的事物和因素,是一种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综合体。 二、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 1.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交往活动 旅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交往方式,它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走向社会的最大空间,不受地域、国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等限制。在轻松愉快的旅游中,人际关系较为和谐,少受固有偏见所限,彼此容易畅所欲言、沟通思想感情,产生其他交往形式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因而,旅游活动是人类一种积极健康的交往活动。 3.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闲活动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三、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交往。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第二章)

旅游概论 教 案 系别:商旅系年别: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班级: 2015级旅游管理高职班 2015级酒店管理高职班姓名:

课程表 一二三四五1-2 3-4 o 5-6 7-8 9-10 教材:《旅游学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洪帅主编 2010年6月第1版 2014年6月第3次印刷 ISBN:978-7-313-06178-2/F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备 注 一 8月24 25 26 27 28 29 30 1.2015年8月27日教 职工上班。 2.2015年8月29日、8月30日新、老生报到, 8月31日老生正式上课,新生军训。 3.第二十周为考试周。 4.节假日安排按照学院通知执行。 二 31 9月1 2 3 4 5 6 三 7 8 9 10 11 12 13 四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 21 22 23 24 25 26 27 六 28 29 30 10月1 2 3 4 七 5 6 7 8 9 10 11 八 12 13 14 15 16 17 18 九 19 20 21 22 23 24 25 十 26 27 28 29 30 31 11月1 十一 2 3 4 5 6 7 8 十二 9 10 11 12 13 14 15 十三 16 17 18 19 20 21 22 十四 23 24 25 26 27 28 29 十五 30 12月1 2 3 4 5 6 十六 7 8 9 10 11 12 13 十七 14 15 16 17 18 19 20 十八 21 22 23 24 25 26 27 十九 28 29 30 31 1月1 2 3 二十 4 5 6 7 8 9 10 星 期 日 周

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探析

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探析 本文以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独立性产品与非独立性产品的涵义与特性,进而剖析旅游产品的涵义与本质属性,得出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有两个方面,即功能与作用性和组合整体性。 关键词:旅游产品本质属性功能与作用性组合整体性 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 (一)产品的涵义 从原始意义上讲,产品也称劳动产品,它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可见,产品的原始意义是指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有形物质产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在广泛的意义上,产品还包括精神产品,即人们通过精神劳动而创造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精神劳动的产品,产品都具有是劳动产品这一本质属性。关键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它就既可独立于生产者,又可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只有当它被消费者购买并实际消费时,这一产品才逐次或一次消亡。与此相反,除了那些可以用物化形式承载的精神产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产品,当不具备物化条件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是在生产者头脑和身体中完成的,并且储存在生产者的头脑和身体中,没有外化于生产者头脑与身体之外。只有在受众欣赏时,这种精神产品才能通过语言、动作、颜色、接触等媒介渠道,独自或与环境一起外化出来,让受众感知获取,并内化成受众的感受体验。 除了精神产品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是由劳动创造生产出来的,而其产生或存在方式也和缺少物化载体承载的精神产品一样,以独特的外化和被接受方式进行生产或消费。这种产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简称服务),是生产者通过由人力、物力和环境所组成的结构系统来销售和实际生产及交付的,能被消费者购买和实际接收及消费的‘功能和作用’”。而从一般意义上说,精神产品也可归为广义的服务产品之中。 (二)产品的种类特性 我们把完全可以独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形物质产品叫做“独立性产品”。而把广义的服务产品叫做“非独立性产品”,因为广义的服务产品既不能独立于生产者,也不能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并且在“非独立性产品”中,又根据是以物还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20201114151512)

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A旅行B购物C娱乐D游览 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 A旅行B旅游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游览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远古人狩猎迁徙 C帝王巡游5、旅游的本质是() C游览D娱乐 ) C住宿D娱乐 ) B乞丐沿途要饭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A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特殊生活经历 C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 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 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 A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

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 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 ______ 年出版的() A《普通旅游学纲要》B《旅游指南》 C《牛津词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 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 A艾斯特定义B旅游C旅行D游览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 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ACA 6-10BDCCB 简答 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

旅游本质属性的理解

旅游本质属性的理解 一、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 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是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的某种直观的描述。旅游现象在今天已是深入人心并为普通大众触手可及的东西,因此,我们实有必要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旅游现象的规律性运动有切实的把握。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关于什么是旅游的问题我们还未能获得满意的答案。一些功利性的、泛化论的旅游观点仍弥漫在学术丛林之中,使我们难于拨云见日。 旅游的本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从作为内核的审美与愉悦的规定,到它所展示的一般属性,直到其外部可见的特征,甚至由这些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旅游行为特点,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因此,我们只能在一个高度整合的框架下才能认识旅游的全貌。图表1是描述这一观点的示意图。在图中由上至下各层级之间具有规定或统辖关系,而由下至上则具有解释关系。 从图表1所表示的关系来看,在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与旅游者的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层次众多、构成复杂的干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作用,使旅游行为最终会以极不相同的外部形式体现出来,或规范,或怪异,或约束,或放纵,或从一而终,或随遇而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复杂的因素之中,却有主次之分,彼此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尽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处于最末端的旅游行为特征与旅游本质之间有某种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旅游本质与旅游特征的主导力量影响之下的必然产物,同时,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也会为旅游行为的倾向性的表现规范出一个适宜的阈值。 在图表1中,旅游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由旅游的目的决定的,当然这种目的最终会反映到整个旅游过程中,这同时也使我们得以通过旅游的外部特征反观其本质的规定。旅游的特征是使旅游与其他具有相同目的的行为相区别的根本标准,它们使旅游成其为旅游。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是由旅游的特征决定的,或者说,旅游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孕育旅游行为特征的温床。 二、旅游的本质规定 从图表1我们看到,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关于旅游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在学术界曾有过论述。一些文化论者和社会论者,一直强调旅游所具有的这种本质属性,从而形成了与经济论者几乎针锋相对的看法。 从渊源上看,主张旅游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看法恐怕是与学术界把“旅游业”与“旅游”相互混淆的历史性错误有关。但更深刻的原因可能是人们起初出自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功利性认识。为了早日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人们颇具倾向性地关注旅游所产生的经济贡献,并由这种贡献反推旅游的性质。今天已经没有人否认,旅游业不是一种事业而是一个产业。但旅游是什么的问题,反倒更加众口不一了。不过,近几年来从总的趋势上可以看出,人们已经注意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内核。叶朗在1988年1月20日的《中国旅游报》上曾撰文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虽语焉不详,但谈吐率直,令人警醒。而在沈祖祥看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

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 B. 1931年的《辞源》 B.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 D. 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 2、旅游的本质是()。 A. 游览 B. 旅行 C. 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 具有包容性 3、“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4,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 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 B. 去云南做生意 C. 去九寨沟观光 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 5,以下的旅游不属于地方性旅游的是()。 A. 去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游览 B. 去深圳欢乐谷游玩 C. 参观东莞古典园林可园 D. 参观东莞石碣袁崇焕故居6,世界上最普遍、最主要的旅游形式是()。 A.生态旅游 B. 商务旅游 C. 宗教旅游 D. 观光 旅游 7,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 A.度假旅游 B. 科技文化交流旅游 C. 商务旅游 D. 团 体旅游 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 美国人到北京旅游 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 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 你和父母去罗马旅游 9、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说明旅游具有()特点。 A.消费性 B.广泛性 C. 社会性 D.综合性 10,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 巴黎 B. 西班牙 C. 日内瓦 D 马德里 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 B、度假 C、商务 D、专项 12、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 A、观光旅游 B、专项旅游 C、新型旅游 D、跨国旅游 1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A.消费程度 B.逗留时间 C.跨越国界 D.便利程度 14、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15、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旅游本质属性的理解

旅游本质属性得理解 一、旅游本质得认识框架 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 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就是最近几十年得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就是 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得某种直观得描述。旅游现象在今天已就是深入人心并为普通大众触手可及得东西,因此,我们实有必要对旅游产品得消费者有更深层次得理解,对旅游现象得规律性运动有切实得把握。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关于什么就是旅游得问题我们还未能获得满意得答案。一些功利性得、泛化论得旅游观点仍弥漫在学术丛林之中,使我们难于拨云见日. 旅游得本质表现在不同得层次上。从作为内核得审美与愉悦得规定,到它所展示得一般属性,直到其外部可见得特征,甚至由这些综合因素所决定得旅游行为特点, 都在不同得层面上诠释着旅游得本质.因此,我们只能在一个高度整合得框架下才能认识旅游得全貌。图表1就是描述这一观点得示意图。在图中由上至下各层级之间具有规定或统辖关系,而由下至上则具有解释关系。 从图表1所表示得关系来瞧,在旅游者得旅游目得与旅游者得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层次众多、构成复杂得干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得复杂作用,使旅游行为最终会以极不相同得外部形式体现出来,或规范,或怪异,或约束,或放纵,或从一而终,或随遇而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复杂得因素之中,却有主次之分,彼 此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得关系.尽管从图中我们可以瞧出处于最末端得旅游行为特征与旅游本质之间有某种矛盾,但这种矛盾就是在旅游本质与旅游特征得主导力量影响之下得必然产物,同时,旅游得本质与特征也会为旅游行为得倾向性得表现规范出一个适宜得阈值。 在图表1中,旅游得本质从根本上说就是由旅游得目得决定得,当然这种目得最终会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旅游概论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点: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 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 1、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就是人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 旅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活动 二者的关系: 相同点:“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不同点:迁徙:自然行为 旅行: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三、旅游产生的条件 1、人类意识的发展 2、精神需求的提高 3、经济条件的成熟 四、旅游的定义 1、概念的各种提法: (1)外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5-6页 (2)中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6-7页 (3)旅游定义包含的内容 ①旅游的异地性 ②旅游的时间性 ③旅游活动是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④旅游的综合性 2、旅游的定义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旅游下个定义。 旅游是在社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以游览娱乐为主要目的,在异地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3、旅游活动的三大因素 (1)旅游主体:指具有各种欲望和动机的旅游者。 (2)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 (3)旅游媒体: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景区、商店等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六、旅游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 旅游活动的六大内容: 食、住、行、游、娱、购

旅游的属性

三、旅游的基本属性 (一 ) 旅游的消费属性 人生的活动包括两个领域 :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肩负着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 资料的生产的使命 ,而消费活动是出于维持个体生存、保证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乃至实现个人 社会发展等目的而对生产活动的成果的耗用。旅游在其全过程中不向社会也不为旅游者个人 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料, 相反 ,却消耗着旅游者以往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 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 ,如仅限于个人的流连山水,陶醉于大自然 ( 而非人化 ) 的美的恩赐 ,他也是在消磨本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时间。所以,旅游无疑是消费行为 ,不是生产行为。由于 旅游是从人的生命波谱中截取的一个波段,因此旅游消费不会完全超脱于一般的日常消费。 然而 ,从消费的导向和构成以及各部分的意义上看,旅游消费有大不同于日常消费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重视精神内容、追求审美体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消费的畸变,而这些均决定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外部特征。 (二 ) 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所具有的休闲属性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 、旅游的目的表现为借助各种可以娱情悦性的活动达到审美体验,这显然区别于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动 ,也不同于为维持生存而必须从事的活动,如睡眠、吃饭、操持家务等,而与出自社交目的所进行的应景往来也有区别。在旅游的全过程中,总是自然天赋的随意性和畅神自娱 的目的性占居着主导地位 ,表现出与一切休闲行为的一致的品性。 2 、旅游是发生于自由时间的行为。虽然在自由时间中人可以从事任何乐于从事的事情, 如再劳动、睡大觉、沉迷于冥思苦想,但通常人们都利用自由时间从事一些积极的休闲活动, 如文化学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培养爱好、社会交往、旅游与消遣等。这些休闲行为从功 能上看 ,显然与劳动有所不同, 甚至在分享人生时间上还存在着矛盾。但二者在个人或集体生 活中实际上具有同样性质的意义, 发挥着互为前提的功能,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相互对应的 两个方面。法国著名建筑师勒科尔西比埃说过: “休闲这个词绝不仅反映一种不应提倡的惰性,而是一种付出劳动的巨大努力,一种发挥个人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劳动;一种既不能出丶售也不能盈利的忘我的劳动。休闲是走出机器化这座地狱的大门,它能为每个家庭带来幸福, 挣脱陋室的羁绊。”与其他休闲方式相比 , 旅游在使用自由时间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要求用于旅游的自由时间的相对完整性。 3 、从旅游的活动构成上看, 旅游这种休闲行为实际上又是众多的休闲活动的再组合。换言 之, 旅游是生活的休闲阶段。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间,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满足生 理需要的活动之外 ,所有其他活动都几乎是休闲行为,包括观光、游览、与人交往、看电视、 听广播和音乐、阅读书报、聊天、室内消遣、体育锻炼、观看节目演出、参加俱乐部活动等 等。 (三 ) 旅游的社会属性 以往人们在分析旅游的性质时,主要强调它具有经济属性,或充其量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旅游全过程中所离不开的消费(支付 ) 行为。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错 ,但实际上颇值得讨论。判断一种现象所具有的性质, 必先认识现象本质的规定。旅游 在本质上是不是经济的东西,对此我们是持否定意见的。我们认为,经济对于旅游这种本质上属于审美与愉悦范畴的现象只是一种外部支持条件,却不是内在本质构成。也就是说,没有这种经济上的外部支持 ,仍可以有旅游 ,否则就无法解释古人靠两腿的推动而旅游, 今人靠自制的或早先购入以备他用的交通工具外出旅游的情形。如果认定旅游本质上具有经济的属性,那么它就必须是旅游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旅游的社会属性的存在不仅因为审美意识作为旅 游的前提条件而社会性地存在, 而且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旅游需求还表现为受时代 的强烈社会影响所具有的特征。例如 , “中国古代的旅游就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折光镜,在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