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浙江丽水中考数学解析(解析:张红建,校对:刘顿)

2016浙江丽水中考数学解析(解析:张红建,校对:刘顿)

2016浙江丽水中考数学解析(解析:张红建,校对:刘顿)
2016浙江丽水中考数学解析(解析:张红建,校对:刘顿)

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张红建,校对:刘顿)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16淅江丽水,1,3分)下列四个数中,与-2的和为0的数是( )

A.-2

B.2

C.0

D.-12 【答案】B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相反数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互为相反数据两个数的和为

0的性质.①利用相反数的定义;②找出-2的相反数即可.

【详细解答】解:因为-2的相反数是2,所以与-2的和为0的数是2,故选择B.

【解后反思】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

【关键词】相反数.

2. (2016淅江丽水,2,3分)计算32×3-1的结果是( )

A.3

B.-3

C.2

D.-2

【答案】A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实数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负指数的意义. ①先算乘方;②再算乘法.

【详细解答】解:32×3-1=9×13=3,故选择A.

【解后反思】实数的运算按照顺序顺序及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关键词】有理数的乘方;负指数幂.

3. (2016淅江丽水,3,3分)下列图形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

【答案】C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判断,解题关键在于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①观察图形是否有用虚线表示着的部分;②用虚线表示着图形的为立体图形.

【详细解答】解:C 选项中的图形有部分用虚线表示着,代表看不到的部分,表明为立体图形,故选择C.

【解后反思】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能看到,表现在平面上都为实线;立体图形有看得到的部分用实线表示,而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着,故有虚线表示着的图形为立体图形.

【关键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4. (2016淅江丽水,4,3分)

1a +1b 的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1a b + B.2a b + C.a b ab

+ D.ab 【答案】C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异分母分式的加法,解题关键在于通分. ①通分;②合并.

A B C D

【详细解答】解:1a +1b =a ab +b ab =a b ab

,故选择C. 【解后反思】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再进行加减.

【关键词】分式加减;通分.

5. (2016淅江丽水,5,3分)某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800名学生,各年级的合格人数如右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七年级的合格率最高

B. 八年级的学生人数为262名

C. 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全校的合格率

D.九年级的合格人数最少

【答案】D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意义的理解及相关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统计表中数据的意义. ①分析题意学生共有800人,三个年级的及格人数在表中,每个年级中不及格的人数则不能推算出来;②三个年级的及格率不能判断高低.

【详细解答】解:由题意学生共有800人及三个年级的及格人数,并未出现不及格人数,所以无法对三个年级的及格率高低进行判断,所以A 、C 错误;八年级及格学生数为262名,是否有不及格的不能做出判断,故B 错误;三个年级及格人数九年级最少可以判断是正确的,故选D.

【解后反思】学生分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哪个年级都可能有不及格的学生.全面、合理、充分理解图形中的信息,为解题打基础.

【关键词】统计;统计表.

6. (2016淅江丽水,6,3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x 2+2x+1=0

B. x 2+x+2=0

C. x 2-1=0

D. x 2-2x-1=0

【答案】B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判别式的意义. ①计算各方程△=b 2-4ac 的值;②根据△=b 2-4ac 的符号进行判断.

【详细解答】解:A 选项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选项Δ=-7<0,方程没有实数根;C 选项Δ=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选项Δ=8>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择B.

【解后反思】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当Δ=b 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b 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Δ=b 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7. (2016淅江丽水,7,3分)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已知AD=8,BD=12,AC=6,则△OBC 的周长为( ) A.13 B.17 C.20 D.26

【答案】B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将三角形周长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与边长. 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C 及OB+OC 的长;②求得△OBC 的周长.

【详细解答】解:由题意得BC=AD=8, OB+OC=12

(AC+BD)=9,所以△OBC 的周长=8+9=17,故选择B.

【解后反思】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求三角形O

D

C

B A

周长可以分别三条线段的长,也可以将一条或两条线段加起来整体求和.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8. (2016淅江丽水,8,3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点M,N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 )

A.M(2,-3), N(-4,6)

B. M(-2, 3), N(4,6)

C. M(-2,-3), N(4, -6)

D. M(2,3), N(-4,6)

【答案】A.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比值间的关系.①若每个点的横、纵坐标的比值相等,则两点位于同一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②否则两点不在同一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详细解答】解:A选项中横、纵坐标的比值均为-2

3

,B、C、D选项的横纵坐标之比

不相等,有的是2

3

,有的是-

2

3

,故选择A.

【解后反思】同一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的比值相等.此题也可以根据一点坐标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另一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进行验证.

【关键词】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9. (2016淅江丽水,9,3分)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CD,以下四个作图中,作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的尺规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根据作图痕迹确定作图方法.①根据痕迹确定作图方法;②根据作图方法确定CD是否为斜边上的高线.

【详细解答】解:A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得到斜边AB上的高线CD,故正确;B选项通过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构造斜边AB上的高线CD,故正确;C选项根据两圆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得到斜边AB上的高线CD,故正确;D选项中的CD不一定是斜边AB上的高线,故错误,故选择D.

【解后反思】作垂线的尺规作图的方法:连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两圆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关键词】三角形的高;尺规作图.

10. (2016淅江丽水,10,3分)如图,已知⊙O是等腰Rt△ABC的外接圆,点D是AC

上一点,BD交AC于点E,若BC=4,AD=4

5

,则AE的长是( )

A.3

B.2

C.1

D.1.2

【答案】C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弧、弦、圆周角间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知识,解题关键在于根据DE 的长度验证选项. ①根据题意确定BD 的长;②根据△CBE ∽△DAE 的相似比采用验证法确定正确答案.

【详细解答】解:因为AC=BC=4,由勾股定理得AB=42,所以BD=22AB AD =285,△CBE ∽△DAE ,所以AE :BE=DE :CE=AD :CB=45:4=15

,所以BE˙DE=AE˙CE.若AE=3,则BE=15>285,故错误;若AE=2,则BE=10>285

,故错误;若AE=1,则BE=5,DE=35,CE=4-1=3,此时满足BE˙DE=AE˙CE ,故AE=1时正确;若AE=1.2,则BE=6>285

,故错误,故选择C. 【解后反思】直接计算AE 的长比较困难,可以采用比较法,验证法确定线段的长,如本题据题意确定图形中各线段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对所给选项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验证法是解选择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关键词】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验证法.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2016淅江丽水,11,4分)分解因式:am-3a= .

【答案】a(m-3)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详细解答】解:am-3a =a(m-3).

【解后反思】因式分解的步骤为:一提公因式;二看公式.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要能用公式法分解必须有平方项,如果是平方差就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如果是平方和需要看还有没有两数乘积的2倍,如果没有两数乘积的2倍就不能分解,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关键词】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

12. (2016淅江丽水,12,4分)如图,在△ABC 中,∠A=63°,直线MN ∥BC ,且分别与AB ,AC 相交于点D ,E ,若∠AEN=133°,则∠B 的度数为( )

【答案】70°.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三角形内角与外角关系的应用. ①由三角形内角和求得∠ADE ;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

【详细解答】解:因为∠AEN=133°,∠A=63°,所以∠ADE=∠AEN-∠A= =133°-63°=70°,因为MN ∥BC ,所以∠B=∠ADE=70°.

【解后反思】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求角度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求解;二是间接求解,①将此角转化为与了相等的其他角;②先求此线段的和、差、倍、分,再转化为线段的长.

【关键词】三角形的外角;平行线的性质.

13. (2016淅江丽水,13,4分)箱子里放有2个黑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现从箱子里随机摸出两个球,恰好为1个黑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是___.

【答案】2 3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所有可能情况数与满足条件的情况数.①根据树状图或列表法确定所有可能情况;②从中确定出一红一黑的情况数,最后计算概率.

【详细解答】解:画树状图如下:

通过树状图分析,从箱子里摸球共有12种情况,其中摸到1红1黑的共有8种情况,

故从箱子里随机摸出两个球,恰好为1个黑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是

8

12

=

2

3

,故答案为

2

3

.

【解后反思】概率的计算先根据树状图或列表法确定所有可能情况,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最后计算概率.

【关键词】概率计算.

14. (2016淅江丽水,14,4分) 已知x2+2x-1=0,则3x2+6x-2= .

【答案】1.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在于将待求式转化为已知式.采用整体代入法求值.

【详细解答】解:3x2+6x-2=3(x2+2x-1)+1=0+1=1,故答案为1.

【解后反思】整体代入法求值的关键在于对所求代数式的变形,将所求代数式变换为包含已知代数式的形式,再整体代入求值,变形方法包括拆项、添项、乘除某个因数或因式等.

【关键词】整体思想;一元二次方程的值.

15. (2016淅江丽水,15,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B作BE⊥AD,BF⊥CD,

垂足分别为E,F,延长BD至G,使得DG=BD,连接EG,FG,若AE=DE,则EG

AB

= .

【答案】

7 2

.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在于作出辅助线.①设出菱形的边长,用菱形的边长表示菱形中相关线段的长度;②连接EF,通过勾股定理确定EG的长,最后求得比值.

【详细解答】解:因为AE=DE,BE⊥AD于E,所以AB=BD,又DG=BD,所以AB=AD=CB=CD=BD,所以△ABD与△CBD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D=60°,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