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点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点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点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点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班级08(1)班姓名纪元学号200801009

1 前言

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经济主体和骨骼,能否正确地选择和培育区域的主导产业,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和关键,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介绍常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对常州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产业专门化率定量分析常州的产业并从中选出主导产业。

2 常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行政区划

常州市下辖溧阳、金坛两市及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溧阳、金坛二市下辖17个镇、75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332个村民委员会;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区下辖21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217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608个村民委员会[2]。

2.2 地理位置

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沪宁线中段,位于长三角平原环太湖城市圈西侧,属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12’之间,北倚长江天堑,南与安徽省交界,东濒太湖与无锡市相连,西与南京、镇江两市接壤[1]。

2.3 河流水系

常州气候温和,水网密布,耕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常州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著名的有长荡湖、滆湖(西太湖)、太湖3大天然湖泊,并有沙河(天目湖)、大溪两大人工水库,贯通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更是支流密布,脉脉相连,形成江河相通,3湖相连的水系网络。常州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长三角唯一同时临江、濒湖和拥河的城市,连江通海,水资源优势十分明显。[1]

2.4 交通运输条件

常州水陆空交通便利,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沪宁与宁杭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为一类口岸;常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

2.5 工业基础

常州制造业历史悠久是全国乡镇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工业基础积淀厚实,已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和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集聚度较强,经济体系健全程度较高,拥有较成熟的制造业配套产业。[1]

2.6 科教文化基础

常州有着2500年的历史积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一直居全国前列,劳动力素质较高,常州大学城作为全新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每年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熟练技术人才2万名,被称为长三角“银领摇篮”。[1]

3 常州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3.1 常州市三次产业发展概况

1)第一产业

200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0.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万吨;稻麦油单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水稻单产连续七年位列全省第一;标准粮田建设力度明显加大,2009年建成标准粮田21.4万亩;高效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2009年增加高效种植业面积13.8万亩,高效渔业面积4.7万亩。[6]

2)第二产业

2009年工业经济扭转了2008年4季度以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局面,呈现行业回暖、增长提速、效益趋优、投资扩大的特点。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82.9亿元,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4672.6亿元。全市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590.3亿元,其中私营工业完成产值3366.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122.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009年实现利税450.1亿元,利润276.8亿元;规模经济成效明显,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934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由2008年的66家增加到73家。[6]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市口径)2009年完成投资375.9亿元,比2008年增长21.8%;完成工业总产值2887亿元,比2008年增长23.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44.8%提高到48.3%。

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建筑企业劳动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2009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5%。[6]

3)第三产业

交通运力运能持续增强

“公、铁、水、空”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2009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1206万吨;完成旅客运输量24778万人次,周转量128.6亿人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9077万吨,比2008年增长8.2%。民航常州机场2009年进出港旅客53.5万人次,航空运输货物6124.4吨。机动车拥有量持续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5.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5.5万辆。

邮电通讯发展势头良好

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通信业务总收入47.6亿元;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移动电话用户424.6万户;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不断上升,截止2009年末,全市共有宽带网用户70.6万户;特快专递业务发展迅速,2009年特快专递达274.5万件,增长11.3%。[6]

金融保险业

基本形成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作高效、服务领域较为全面的区域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先后来常设立分支机构,银行分支机构进一步向县域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快速发展,溧阳市成功设立溧阳浦发村镇银行;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6]企业直接融资快速增长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在境外募集资金1.5亿美元,华盛天龙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国内创业板市场,募集资金9.1亿元;2009年企业直接融资金额76.3亿元,比2008年增长204%。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765.9亿元,比年初增长3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56.2亿元,比年初增长22.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14亿元。[6]保险业务快速发展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机构达48家,比2008年增加8家。2009年实现保费总收入72.6亿元,比2008年增长1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8亿元,增长21.1%;寿险保费收入

53.8亿元,增长16.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6亿元。[6]

旅游业加快发展

围绕打造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突出“休闲旅游年”主题,推进恐龙谷温泉、春秋淹城旅游区综合配套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82.4亿元;接待国内游客2342.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62.3亿元;接待入境游客30.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2009年末共有星级饭店62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1家;旅行社96家,4家旅行社进入国内旅游百强社行列;旅游区(点)26家,其中4A 级8家。

[6]

3.2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分析

表1

图1:三次产业占GDP 比重 图2:2009年三次产业贡献度

4%57%39%

图3:2000-2009年常州市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图

常州市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分析:

从表1、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2009年常州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居于第二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中仅工业产值就占了全部GDP的51.65%,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与常州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的地位相符;但同时,在常州市2009年GDP贡献率中第三产业(53%)比第一产业(3%)与第二产业(44%)之

和还高出6%,这说明在2009年,常州市经济发展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拉动的,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此外,我还发现,工业产值在贡献度中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差值要比它在2009年GDP 比重中的要高大约7%,说明在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的地位在提升,这与近几年常州城市建设投入加大有很大关系;综合图3,我们还可以发现,从2005年后,第二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开始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上升;可以预测,在近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仍将常州市的GDP 中扮演首要地位,但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在常州市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终将在数十年后其GDP 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4 常州市主导产业分析

4.1 常州市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与方法

1)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从量的方面看,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应是在整个国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速发展的产业部门。

2)对常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我采用了定量分析,使用的指标为产业专门化率 产业专门化率:

式中:g 1和g 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常州市)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江苏省)同产业的产值;Q1与Q2分别为研究区域(常州市)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江苏省)全部产业的产值。若研究区域产业专门化率Z >1,说明该产业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Z 值愈大,说明这个产业在研究区域中的专门化程度(即集中程度)越高;相反,Z <1,则说明这个产业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3]

常州市2009年分行业产业专业化率结果见下表:

[6]

表3

4.2 常州市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根据产业专门化率的概念,从表3中将产业专门化率值大于1的产业提取出来,从高

到低排序,得到下表:

[6]

表4

为了方便分析数据,我将提取的产业根据其专业化率分为A,B,C三级(A级:1.79~2.1;B级:1.1~1.48;C级:1~1.1),同时,考虑到产业专门化率对产业化程度的反映受产业规模的影响较大,所以我在表4中添加计算了各产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比重,对于比重超过10%的产业加粗表示,说明其规模较大,用于辅助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专用设备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项产业的产业专门化率皆在1.7以上,可以认为是常州市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尤其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产业专门化率高达 2.1。在各产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比重方面,比重大于10%的产业除以上三项产业外,还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了缩小主导产业选取范围,比重低于11%的产业首先排除;其次,虽然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产业产值全省比重高达15.27%(仅次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但由于其属于公共服务部门,不适合作为区域经济主导产业,所以也排除。最后剩下这几项备选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对于这几项产业的解释:

1)专用设备制造业:

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采矿、采石设备制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冶金专用设备制、化工、木材、电子和

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武器弹药制造、航空、航天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环保、社会公共安全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地质勘查专用设备制造、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等。[5] 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机械设备租赁、汽车租赁、农业机械租赁、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其他机械与设备租赁、投资与资产管理、法律服务、律师及相关的法律服务、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旅行社、其他商务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办公服务、其他未列明的商务服务等。

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铜冶炼、铝冶炼、贵金属冶炼、稀有稀土金属冶炼、稀有稀土金属压延加工、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贵金属压延加工等。[5]

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的器具制造、车辆专用照明及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等。

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防水建筑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平板玻璃制造、技术玻璃制品制造、光学玻璃制造等。[5]

根据主导产业的定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属于传统产业和夕阳产业,产业创新度不够,先进技术应用不广,所以不作为主导产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中唯一产业专门化率大于1,产业比重大于10%的部门,综合考虑常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参见前文),我认为常州市主导产业应为:专用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电气机械装备和太阳能设备)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重点发展广告业,商务旅游业及会议及展览服务)。

结论及发展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常州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特此对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努力导入大项目,拓展产业链,加速主导产业的集聚

在做强现有优势产品基础上,潜心导入世界上该行业的其他知名企业,形成整机和配件生产互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抢占行业制高点,打造本行业的世界制造中心。

2)积极追踪战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

3)做好基础工作,强抓专业队伍的建设

与行业协会或商会建立联系;与世界知名大专院校研究所合作;通过媒体推介,扩大宣传;利用好常州本地的专业人才;广泛吸纳行业精英

4)对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领域进行投资[4]

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条件,只有基础设施搞好了,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愿意来本地区进行投资;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则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往往代表着一个产业的形象和其产业结构未来的方向,把握住了要展的高新技术,也就把握住了未来。

5)提供信息和中介服务

政府向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则可以减少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使要素在整个产业的流动更为迅速和有效,从而也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移。

6)政府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创造良性竞争环境

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包括技术进步机制的健全、技术市场的完善、技术人才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李享章. 常州的城市定位与在苏南的角色选择[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13(5): 24-28.

[2]胡军生. 把脉常州产业结构调整[J]. 江苏农村经济,2006,18(3): 45-46.

[3]朱国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239-269.

[4]何豪俊. 常州市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39-44.

[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北京. 国家统计局.

[6]常州市统计年鉴——201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