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代汉语

一、标点并翻译。15分

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匿且擢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2、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3、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而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笃旅之臣也交疏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

4、古者疱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归沆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

二、请正确读出下面的地名、人名。5分

龟兹月氏吐番镐京涪陵米?女娲皋陶单于?食其三、请分析下面汉字的音节结构,包括声、韵(头、腹、尾)调。5分

光安要学英

四、简要说明下面名著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价值。5分

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切韵广韵中原音韵

五、请为下列几组汉字正确标音,并解释形声字声符变读的原因。5分

帝?敌谪虹豇贡扛坻?邸?馥愎复

六、请解释:5分

简牍篇卷汗青付梓郑玄

七、分析句子结构。20分

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2、大哉尧之为君!

3、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4、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7、老臣窃以为?之爱燕后贤于长君。

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八、解释下面文中加冒号‘’的字词。10分

1、‘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2、‘适’彼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

3、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4、‘没’死‘以’‘闻’

5、‘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二于已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8、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谬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

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九、简答下面问题。30分

1、中国古代所谓“小学”指什么?包括哪些部门?二十世纪以后,“小学”演变为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

2、什么是联绵字?在汉语中的价值是什么?举例说明。

3、什么是反切?在汉语中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

5、什么是“六书”?始见于何处?有什么价值?

6、什么是近体诗?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押韵?什么是平仄?

北京大学200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与文学史

一、解释下列词语(共16分,每题4分)

1、游戏说

2、意境

3、悲剧

4、时代风格

二、简述汉赋的发展历程。15分

三、谈谈《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15分

四、谈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在叙述上的特点。15分

五、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15分

六、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诸文艺思潮中,你认为何者会占据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主流?为什么?24分

北大中文系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每空一分,共52分。

1.清人王先谦所撰《》是今人研究三家诗的主要参考书。

2.《汉书艺文志》将辞赋分为类。

3.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

4.《尚书》最后一篇是。

5.“古诗十九首”得名于一书。

6.韩愈:”国朝盛文章,始高蹈。”

7.杜甫《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

8.《汉魏刘朝百三名家集》是明代所辑。

9.《西游记》取经故事轮廓最早在《》中清楚显露出来。

10.“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笔下。

11.《乐章集》作者。

12.平芜尽处是春山,。

13.《老学庵笔记》作者。

14.《十驾斋养新录》作者。

15.“阳湖派”是代散文流派。

16.西南边疆诗群中,在50年代最早成名的诗人

17.80年代初期,高行建《》的出版,引发了李陀、刘心武等人参与的一场有关的讨论。

18.《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是针对批评””而写的批评文章。

19.《史通》作者。

20.明清时期八股文又称。

21.西汉初期黄老思想的代表作是撰写的《新语》。

22.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推行的”两税法”是指税和税。

23.北宋末年李诫编了《》,标志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

24.元世祖时,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第二等为人,第四等为人。

25.清雍正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政策,有利于边疆的巩固和发展。

26.《书谱》的作者是唐代。

27.现存最早的盘古神话文本是《》中保存的《三历五纪》佚文。

28.孟姜女传说的历史原型是《左传》中记载的(人名)拒绝……

29.《酉阳杂俎读集》作者。

30.明冯梦龙编辑的民歌既有《山歌》和《》。

31.董作宾所撰《》是中国现代歌谣学史的代表作。

32.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了普通话中的等不同的音素(填国际音标)。

33.一个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

34.公、母、金、银、新型、彩色、高等这类词,一般的语法书把它们归结为形容词,叫做。

35.北京话里的塞音和声母都存在送气和不送气的特点。

36.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曾经先后叫做、国语和普通话。

37.普通话”原野”一词的汉语拼音形式是。

38.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个大方言。

39.隋朝陆法言所编《》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此书原本已失传,其音系保存在北宋陈彭年等编的《》里。

40.元周德清的《》归纳用韵而成,是反映近古语音系统的代表作。

41.明末古音学家陈第坚决反对朱熹的,提出语音有历史变化的观念。清初在陈第的启发下归纳《诗经》、《楚辞》等诗文用韵,分古韵为十部。

42.“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一语出自《》的《》篇。

43.《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此句中”直”假借为””。

44.上古汉语中”哭”和”泣”的主要区别。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说一声”,北京话叫”言语一声”(yuányiyīshēng)[ ],其中”言语”一词发生那种语音流变

a.顺同化b.异化c.换位d.逆同化

2.”显得很有教养”属于那种句法结构类型:

a.偏正结构b.主谓结构c.述补结构d.述宾结构

3.”啤酒瓶儿里装的是葡萄酒”这句话共有多少个音节和语素

a.11,11b.10,11c.11,10d.10,10

4.《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正式发布在

a.1963.7 b.1966.5.c.1968.1.d.1966.4.

5.《陶渊明写挽歌》的作者是

a.吴晗b.c.陈翔鹤d.王蒙

6.《鲜血梅花》作者

a.b.苏童c.林白d.余华

7.台湾小说作家王文兴的力作:

a.孽子b.狂徒 c.将军碑 d.背海的人

8.《苍老的浮云》作者

a.残雪 b.迟子建 c.王安忆 d.

三、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并解释其中括号前加点的字词(每空1分,共10分)

《晏子春秋》中”用景公过晏子,曰:”子官小,近市请徙晏子再拜而辞子家习市,识贵贱乎其诚

四、从下列2题中任意选1题。(10分)

1.简析中国文论中的意境说和西方文论中的典型论。

2.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较集中的言不尽意和言内意外现象,为什么存在这两种现象

五、就林庚春天的心这首诗写篇10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20分)

北京大学2000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34分

1、语言是()。1分

2、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发送——()——接收——()五个阶段。1.5分

3、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他家的住址,却认得自己的家门。相反,大脑()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能说出他家的住址,却找不到自己的家门。1分

4、符号包括()和()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是()性和()性。2分

5、基频决定音高,()决定音质。

6、音位变体有两种:()变体和()变体。1分

7、[ ]是前高不圆唇元音,[ ]是后高不圆唇元音,[ ]是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是舌尖前清擦音。2分

8、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音位也可以定义为()。1分

9、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几种。2分

10、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分成()、()词尾三类。一个词除去词尾,就是()。

1.5分

11、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称为()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称为()词,其中由词根语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叫()词,而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的,叫()词。2分

12、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和()。2分

13、常见的语法范畴有()、()、()、()、()、()等。3分

14、按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如()语、()语;()语,如()语、()语;()语,如()语、()语;()语,如()语。4分

15、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是(),(),()。1.5分

16、“谱系分类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世界的语言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语族,()语族和()语族;印欧语系,包括拉丁语族,{如()语、()语},()语族,{如英语、()语},()语族(如俄语),和()语族;此外还有()语系,()语系和()语系等。6分

17、词义的演变发展一般有()、()和()三种情况。1.5分

二、名词解释。20分

1、语言和言语4分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4分

3、音位和音位变体4分

4、组合的递归性2分

5、洋泾滨和混合语4分

6、历史比较法2分

三、问答。46分

1、请说说研究语言学在现代社会有些什么功用。4分

2、请说说讲话时的伴随动作对交际有何意义,体态有哪些方面体现,举例说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有何不同。6分

3、请说说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6分

4、请谈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6分

5、利用多种变换手法,尽可能多地写出与下面句子有句法同义关系的句子。4分

他看完了《红楼梦》。

6、指出下列短语中的歧义并说明其产生歧义的原因。12分

(1)忙了半天

(2)门没有锁

(3)走了一个小时

(4)新书架

(5)出租汽车

(6)要写好书

(7)这个人连老张也不认识

(8)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9)小张和小李结婚了

(10)洗得干净

(11)运了一年的粮食

(12)他在乒乓桌上写字

7、请说说你为什么选择了语言学专业,对未来学习和研究有何打算?8分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简牍

2、汗青

3、帙

4、付梓

5、句读

6、衍文

7、文、字

8、《马氏文通》

9、押韵10、破读

二、请简答并举例(每题4分,共20分。)

1、连绵字

2、三十六字母

3、反切

4、今体诗及其特点

5、十三经注疏

三、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研究语言的学问称作(),包括()、()、()三个部门。

2、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

3、迄今发现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年前的(),是()世纪末在()出土的。

4、说文解字是()时期的()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书中把所受的万余字分成()部首,以()为正体,兼收()、()。

5、“六书”始见于(),一般指()()()()()()。

6、汉字记录汉语的基本特点是()。汉字基本上属于()文字,严格讲现代汉字是()文字。

7、清正确读出下面的地名、人名:

龟兹月氏吐番镐京涪陵

米芾女娲皋陶单于?食其

8、请分析下面汉字的音节结构

|声|韵|调

||-----------|

||头腹尾|

———————————————————————————————————

光|

-----------------------------------

安|

-----------------------------------

要|

-----------------------------------

学|

-----------------------------------

英|

———————————————————————————————————

9、填补空缺

书名作者成书年代价值

———————————————————————————————————

广雅疏证

说文解字注

中原音韵

———————————————————————————————————

四、请回答。每字0.5分,共10分,第二题酬情加5—10分

1、指出下面词语的本义

写、书、题、临、陵、天、鄙、即、既、因

2、请为下列几组汉字正确标音,并试解释形声字声符变读的原因。

帝谪虹豇贡扛坻邸馥愎

五、分析句子结构。共10个单句,每句1分。共10分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大哉尧之为君!

4、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老臣窃以为媼之爱燕后贤于长君。

六、请指出句中词类活用现象。每题1分。共5分

1、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人不能以死免其君我谬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

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七、标点并翻译。15分

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匿且擢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2、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者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媼尊长安君之位而日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媼为长安君计短也固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君之所使之于

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3、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4、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共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伍子胥曩载而出昭关夜行而书伏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34分

1、语言是()。1分

2、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 )——()——( )——()五个阶段。2.5分

3、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他家的住址,却认得自己的家门。相反,大脑()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能说出他家的住址,却找不到自己的家门。1分

4、符号包括()和()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是()性和()性。2分

5、非音质音位有()位、()位和()位。

6、用国际音标表示以下元音和辅音:前高不圆唇元音[ ],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前高圆唇元音[ ],后高圆唇元音[ ],双唇送气清塞音[],舌尖后浊擦音[],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4分

7、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音位也可以定义为()。1分

8、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几种。2分

9、基频决定音高,()决定音质。

10、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是(),(),()。1.5分

1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英语“workers”的“work”是词( ),“-er”是词( ),“-s”是词()。1.5分

12、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时、态、人称等。2分

13、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这种词形变化叫做().1分

14、按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如汉语、()语;()语,如俄语、德语;粘着语,如日语、()语;复综语,如()语。2.5分

15、从记事图画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5分

第一();第二,();第三,()。

16、“谱系分类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世界的语言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语族;印欧语系,包括拉丁语族,{如()语、()语},日耳曼语族,{如英语、()语},斯拉夫语族(如俄语),和()语族;此外还有南亚语系,()语系和()语系等。4分

二、名词解释。20分

1、语言和言语4分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4分

3、音位和音位变体4分

4、组合的递归性4分

5、洋泾滨和混合语4分

三、问答。50分

1、请说说讲话时的伴随动作对交际有何意义,体态有哪些方面体现,举例说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有何不同。8分

2、请说说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6分

3、利用多种变换手法(可以增加个别虚词,但不能增加实词),尽可能多地(不少于8个)写出与下面句子有句法同义关系的句子。8分

他看完了《红楼梦》。

4、指出下列短语中的歧义并说明其产生歧义的原因。10分

(1)门没有锁

(2)走了一个小时

(3)新书架

(4)烤白薯

(5)烧炭

(6)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7)小张和小李结婚了

(8)洗得干净

(9)运了一年的粮食

(10)他在乒乓桌上写字

5、英语(或者其他拼音文字)的读音和拼写完全一致吗?试举一些不一致的例子加以说明。能改成完全一致吗?为什么?8分

6、举例说明语法演变中“类推”的作用。

7、口语和书面语各有什么不同特点?8分

8、说说你的家乡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与普通话不同的主要特点;或者,说说英语与汉语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不同的主要特点。(任选一题,8分)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

1、以现代汉语语音为例,说明什么是音高和音强。6分

2、写出普通话的全部塞音声母(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并按照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归类。8分

3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8分

4、“黑、竹、渴、设”四字在普通话中的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他们在中古时代属于同一调类。问:这个调类的名称是什么?2分

5、汉字同拼音文字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

6、写出两个有相同声旁而读音不同的汉字(用汉语拼音标注读音)。2分

7、“英语”这个词有几个语素?为什么?4分

8、“和”可以作为连词,也可以作为介词。请分别说出列句,并说明如何区别二者。4分

9、“骄傲”这个词属于什么词类?举例说明他有什么样的语法特征?6分

10、举例说明什么是兼语式(或递系式),并说明如何区别他与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式。6分

11、补语有哪些意义类型?请分别举例说明。6分

12、简述结构主义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6分

13、试述什么是修辞中的双关。4分

14—16、阅读下面三段话,然后针对每段话谈你的看法。

14、词素(语素)能不能按名、动、形分类(按:指比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的方法给词素分类),分成“名词素”、“形词素”呢?我认为不能。所谓“联合式”等都是就词素的意义关系说的,“人民”、“语言”是联合关系,“飞机”、“冰凉”是偏正关系,“出席”、“讨好”是支配关系,“心疼”、“眼红”是述说关系。我们不必去分这些词素的语法的类。这些词素在词中不会有语法上的类。10分

15、不同词类的词虽然意义近似,可是未必就属于同义词。例如“聪明”和“智慧”意义虽然相近,但是不能算作是同义词,因为所表示的不是同一性的概念。“聪明”、“伶俐”、“聪慧”、“聪敏”是同义词,“智慧”、“才智”是同义词。10分

16、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他本身不仅不能离开语言而表示意义,而是根本就无所谓“意义”的。如果说文字有意义,那也只是由于意义是字所记的音而来的,意义并不是文字必备的因素。一千多年前的孔仲达说过:“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清人段玉裁从实践的角度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说:“学者之识字,心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文盲之所以是文盲,就是因为他们审形不能知音,也就不能进而知义的缘故。10分

清华大学中文系200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试述“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出现的思想启蒙运动。20分

二、试比较分析三十年代“自由人”的文艺观与四十年代后期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20分

三、试从各个层面阐述胡风“精神奴役创伤”的观点与他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之间的关系。20分

四、简述八十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20分

五、简述九十年代的重要文学现象。20分

清华(北大?)2000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

一、简述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关系。5分

二、谈谈元音和辅音的特点。4分

三、指出普通话中下列各对音素的异同。4分

(1)、b[p]p[p‘]

(2)、z[ts]zh[t,s]

(3)、i[i]u[u]

(4)、e[e]o[o]

四、普通话中的单元音都是舌面元音吗?为什么?3分

五、“鸟”的字音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哪个?它的韵母的韵头是哪个?韵腹是哪个?韵尾是哪个?

六、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哪几个音素?(要用国际音标说明)2分

七、济南话把“山东聊城”读如普通话中的“闪懂料称”。有人据此认为济南话中的“山东”二字的声调属

于上声,“聊城”二字属于去声。此种说法然否?为什么?4分

八、汉字和拼音文字相比,有怎样的特点?6分

九、举例说明什么是会意字,什么是形声字,二者有何区别?4分

十、简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是如何统一文字的。4分

十一、怎样理解“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4分

十二、“你给我打个电话吧!”是个歧义句。说明有何歧义,并指出歧义的原因。4分十三、单音词和单纯词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4分

十四、举例说明词的比喻义和词在修辞上的比喻用法的区别。4分

十五、简述汉字标准化的内容。5分

十六、写出三部汉语字、词典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它们最主要的特点。3分

十七、试论述合成词与词组在结构上有何相似性。8分

十八、汉语中哪些词类的词可以作为谓语?举例说明。6分

十九、你认为“偶尔”和“偶然”属于同一词类吗?说出理由。2分

二十、什么是非主谓句?什么是省略句?举例说明。5分

二十一、用两个例句说明是施事宾语。4分

二十二、用层次分析法指出下列词组的歧义。6分

(1)、关于教育孩子问题的讨论

(2)、明天下午你们小组活动

二十三、写出一个单句,这个句子中的定语要由一个复句形式充当。2分

二十四、什么是仿词格(词语的仿用)?举例说明。2分

二十五、下列成语中哪个能跟“含沙射影”构成对偶?2分

(1)、管窥蠡测

(2)、创巨痛深

(3)、处心积虑

(4)、触目惊心

浅谈鼓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良言一句三冬暖 ——浅谈鼓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在课堂上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鼓励性语言强调的是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肯定、鼓励,而不是泛滥性运用,否则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效果适得其反。 【关键词】教师鼓励性语言作用原则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和教师的交流中,总是带有一定情感的,而这个课堂能不能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不能激发出他们的潜能,能不能让他们在山重水复的知识点中另辟蹊径,能不能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快乐,这主要就取决于教师能否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尊重和保护。这一切除了依靠教师的专业素养外,靠的就是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充满希望的鼓励、一句真诚的赞美!这些便是课堂评价的种种方式,而这些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便是语言,而且也是众多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 一、教师鼓励性语言的作用 鼓励性语言,是指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性语言,它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其作用有: (一)、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对一般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如及时擦亮的火柴,会使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上进,可谓“点石为金”。 2、适时适度,对“差生”进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他的闪光之处如晨露夕晖一样宝贵,抓住时机,适当鼓励,可使他们更新认识,转变学习态度,迷途知返,步入正途。 (二)、鼓励是开启学生心理情感大门的钥匙,益于建立和谐、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心智、塑造学生心灵、与学生实现交往互动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搞好课堂教学,教师除了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还需要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育教学首先要靠教学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成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语言修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优美、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的作用;才能较好地讲透教材、完成新课标、实现素质教育要求。 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其次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同 时,还有语言的特征性。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在运用教学语言上,应注意哪些问题,谈一点肤浅看法。 1优化教学语言,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高度渴望被肯定”。在学生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往往超过家长,有时候老师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身记忆。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多的看到学生的长处,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切忌责备、打击、讽刺、嘲笑;必须设法为学生创造一种能使其产生内心需要的学习情景、氛围。让他们有决心、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把心理活动正确地指向和集中到学习对象上。 2教学语言要精练,做到吐字清晰、意义准确、措词精当、惜话如金,有严格的精确性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精练,学生就易把握重点,得到要领,注意力比较集中。讲课往往并不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泻而下,而是不慌不忙、要言不烦、“弹无虚发”。要做到教学语言精练并不容易,备课时要逐字逐句地思考和推敲,斟酌再三,精益求精。同时,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提炼出精美的语言;才能言简意深、画龙点睛、不尽有余、发人深醒。 3教学语言逻辑性要强 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论而有据、全面周密,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讲课时条分缕晰,层次井然,前面所讲的是后面的基础,后面所讲的是前面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互动、交流;才能听得懂,理解才会深刻,应用才会灵活,记忆才会牢固。 4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议论风生 做到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活灵活现、细腻动人,有鲜明的形象性;做到以情带声、情真词切、平易流畅、真诚感人,有强烈的感染力;做到语言生动而有风趣、态度活泼而不呆板、感情有起伏变化、声调有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句句扣人心弦。生动活泼,主要是为了生动地传授知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深刻领会当堂内容,而不是哗众取宠,做到有趣而不失严谨,动人而不流俗。

应用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应用语言学》(第十一讲)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黑板演示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应用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应用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一百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调整语言观、充分吸取营养 应用语言学建立和发展的标志是1984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建立,特别是1992《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几十年来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发展的背景:1、我国长期以来做了很多语言应用的工作,如语文教学、推广普通话等,这些工作现在仍是社会需要的,而且需要进一步做好,需要总结和发展理论;2、经济发展要求一部分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这方面应用语言学也有价值,如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结合应用的研究,飞信、语音聊天都是。3、语言学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了辩证法,尤其是实践论。进一步认识到理论来自实际应用和服务于实际应用。这方面我们教材介绍很多,不仅总结理论,还从哲学上找根据。总之,是社会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思想发展的结果,语言学者同社会需要等被动和主动的结合。 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不知道应用语言学本身有理论,当然谈不上研究和关注应用语言学理论。很多人轻视应用语言学及其理论。从事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人比较少,研究的困难比较多。 李宇明提到中国语言学缺乏理论问题(196页)。 语言学研究两个前途:迸发一股热情,热闹一下而已;形成我国历史上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又一个光辉的时期,适应、配合、保证和促使我国的语言学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大发展。力争第二个前途。 发展语言学的三大可能:我国语言资源丰富、可以提炼出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丰富;海外学术思想的引进(196-197页)。 调整语言观: 语言观是语言理论的核心部分,语言理论又是在调整语言观的过程中发展的。 语言观是对语言的认识,包括对语言学的认识,对语言生活、语言工作的认识。 (简单来说,语言观就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语言、研究语言) 语言观是需要经常调整的,语言的显现有个过程,人的认识的提高也有个过程,因此,认识语言也要有个过程,每个过程阶段有不同的语言观。 语言观的大的演变: 语言观要注意讨论语言同世界、语言同概念、语言同所指、语言同文化、语言同使用的关系。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宏观的问题。 六经:诗(诗经)书(尚书)礼(仪礼、礼记)易(易经)乐(乐经)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

2019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

初试篇 我初试排名第一,总分412,技术分385.2。现代汉语137,语言学概论129,英语78,政治68。 一.政治 因为上外不重视政治,我没怎么好好复习政治,买的什么风中劲草现在还跟刚买的一样,比重只有10%我想过线就好。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一定看清你所考学校专业如何算分和排名。有的同学总分比别人高,但是按技术分排名后名次反而下降了几个,这样内心不免觉得有点亏。所以这里就不谈怎么复习政治了。 二.英语 英语的话,主要就是多做真题,黄皮书的真题一定要吃透,尤其是阅读理解,我反复做了三遍,当然很多人做了更多遍。重点在后面几年要格外细致。 作文不用开始的太早,后期多写多练。关于作文书我是用的王江涛和何凯文的,还都不错,还买了一本朱伟的写作宝典,真心不推荐。单词我没有按照单词书背,就是背的真题里面的词汇。单词要坚持每天背,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就可以,不要像我一样很拖拉最后背单词很匆忙。

三.专业课 关于专业课,很明显专业课给我拉了很多分,两门专业课我都是第一,并且后期我复试成绩并不好,但是依然总评第一的原因就在这,所以大家一定重视初试尤其是专业课。 现代汉语这门课我看了张斌版的现汉和课后练习。这本书是主要的,然后看了《语法答问》《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现代汉语十五讲》《汉语语法三百问》《现代汉语八百词》。差不多就是这些吧。 语法研究教程像是十五讲的简明版,十五讲比较晦涩难懂,因为往年的真题有很多题从十五讲上出的,近年来比重有所缩小,我没记错的话2017年并没有考过十五讲(我的记忆力不能保证哈),但我考前一个晚上仍然把十五讲上相对简单的那些捋了一遍,生怕考到。 重点在真题的整理,光背够课本那些条条框框,不梳理出自己的东西很难与众多优秀的同学拉开差距。语言学概论课考完我曾经以为我完了,因为复习的时候以王德春的语言学概论为重中之重,往年都是这样的,虽然叶徐的语言学纲要也是参考书,但往往都是辅助,所以懒散如我后来根本没有时间估计那本辅助的。然而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题目(尤其大题)很少涉及王版概论,重点考查了语言学纲要。但是我当时没有紧张,语言学纲要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学过,当时期末复习我复习的还不错,就凭借遥远的记忆和复习中得到的东西写的。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特有的艺术体征和美学品格,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符合汉语言的语文认知水平,符合汉语言的内心发展特征。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言文学与其他教材的教学要求不同,需要教师教出童真的感觉,让小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材应用研究

一、汉语言文学符合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特点 下面是武汉映辉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语言词汇通过模仿和交流不断得到积累,并开始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这个阶段的汉语言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呈现出间断性和记忆的简短性,他们在学习生活规范和记忆时,采用单事件学习和记忆法。他们的思维呈现习得事物的累积学习。这个思维特点,要求语言的表达要短小精干,学生只有在简单句的语言表达中才能体会情感,习得知识。 汉语言文学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短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具体包括: 1.听过一些故事,解释一些事物的基本特征,例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狼和小羊抢水的故事,告诉学生狼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故事传递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例如《孟母三迁》传递母爱的问答,《爱你本来的样子》一文教育学生要喜欢自己、爱护自己等。从上述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比较简短,语言比较通俗,基本没有理解和阅读的难点,这个表现形式是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学生容易接受。 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括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受着语言的优美,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掌握词汇和语言。因此,通过这种文学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是有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出于汉语言文学作品,因此,教师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思想中,没有储备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也不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美学内涵、功能价值与体裁特征,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活动。 (二)未抓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对于小学语文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抓不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言文学工具化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还采用“字词句段”教学法,仍然将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进行讲解,没有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价值。 第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成人化一些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主题,导致本应该生动有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变得晦涩难懂。 第三,未注意到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很多教师没有深刻地把握好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使用与成人文学相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诗歌与儿歌时,就没有注意到儿歌的趣味性与押韵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人口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人口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约40% 宏观人口经济学与人口迁移经济学约40% 人口老龄化与退休经济学约20% 4)题型结构 简答题,4小题,各计15%,共计60% 论述题,2小题,各计20%,共计40% 二、考试要求与考试内容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基本规律。 3、运用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 (一)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定义 人口与人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意义;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古典人口经济学思想与理论 我国古代人口经济关系思想;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马歇尔、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与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学理论。 (三)现代宏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及发展 西蒙·库兹涅茨、理查德·伊斯特林、西奥多·舒尔茨等提出的现代宏观人口经济学理论;哈维·莱本斯坦、加里·贝克尔等建立的人口经济学的微观经济模型;人口经济学理论新发展,如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人口爆炸论;人口压力论;资源耗竭说;增长极限论;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等。 二、宏观人口经济学与人口迁移经济学 (一)人口增长率与世界人口增长轨迹 人口增长率的定义与计算方式;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典型的年龄结构模式;世界人口增长轨迹;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地区差异。 (二)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悲观主义观点和乐观主义观点;人口变化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口数量和质量变化引起的经济效应。 (三)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 世界人口分布现状和人口问题;人口分布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及其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城市化进程的经济效应;城市化过程带来的教育和监管问题。 (三)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

应用语言学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 1. 应用语言学的定义是什么?(广义、狭义) 答案:狭义:主要指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 广义:包括语言和语言学应用的各个方面。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的规律的学科。 2.简述语言学的大概分类。 答: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广) 3.简述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答: 4. 有人认为应用语言学只是对语言理论的运用,它本身没有理论,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 5. 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 二者的分工 本体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凡是属于语言要素、语言自身结构系统的研究是本体语言学;凡是属于与社会各方面有关的语言研究则是应用语言学。 2. 二者的联系 本体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应用语言学的基础,没有本体语言学的深入研究,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就必然是模糊的、被动的、浅层次的,因为应用语言学要吸取、要利用本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但应用语言学又不仅仅是单一方向的吸收,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本体语言学的研究,不断地丰富本体语言学的内容。因为出于不同目的的应用研究对语言审视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它有时可以发现很多本体语言学研究自身不能发现的问题,可以挖掘出仅从本体语言学本身难以发现的规律。 6. 举例说明应用语言学理论的主要来源。 答:应用语言学有多种理论来源: 1.借鉴西方语言理论,又有所发展的 层次分析法, 源自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λ假如在这时候不适当地灌水施肥,就会造成庄稼徒长。 λ假如在这时候不适当地灌水施肥,就会使棉桃因缺乏营养而脱落。 中介语理论也源自西方的语言理论。 ↓小妹妹哭在客厅里。 ↓我喜欢他,却他不喜欢我。 2. 借鉴语言学之外的 λ借鉴法学的―无罪推定‖原则 涉及到、见诸于、凯旋而归、悬殊很大…… 叠架形式 杀戮、富饶、祈求、匹配 借鉴医学的―误诊学‖ 医学的误诊语言规范研究中的―误诊‖ 流淌、概貌、美帝、恢复疲劳、打扫卫生…… 3. 借鉴东方哲学的 中间状态理论 混沌论 1. ―你、你、你怎么才来?我都、都等着急了。‖ ―实在对不起,我刚要出门,就接了个电话。别生气,晚上请你吃饭,算我赔罪,怎么样?‖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之技巧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之技巧 发表时间:2017-09-15T14:49:04.0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作者:林运斌 [导读] 观念上要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作用,备课要备教学语言,要严格执行教案,要巧妙使用体态语言,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 林运斌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七中学330200 摘要:观念上要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作用,备课要备教学语言,要严格执行教案,要巧妙使用体态语言,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谋略 无论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现代的“启发、诱导、设疑”等,教师主要依靠的还是语言。教师教学语言是否清楚、流利、准确、生动、形象、简洁和口语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是否省时省工。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语言冗长,重复,生硬拉杂,呆板干瘪,戴着扩音器,拖着高调子,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所讲内容完全靠听者估计加分析,重新归纳综合领会。而这对于学生来说,又是难于完成的。因此,姑且不从省时省工角度说,就是从教学效果角度讲,也不能不认真修炼语言。姑且笨一点,将必须讲的话写在教案中,授课时就照本宣科,也比临场语无伦次、喋喋不休、鸡零狗碎的拉杂重复好。味同嚼蜡尚可容忍,作呕恶心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因此,我认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技巧。 一、在思想观念上要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作用 不少人认为:“话谁不会说?能交流就行了,何必多费力气!”要知道,在日常交往中,很多很多人的话是没有说准确、说明白、说清楚、说正确的,之所以都基本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交流的内容较为简单易懂;二是借语境、表情、手势、眼神以及体态动作帮助表达和领会的结果。课堂上的知识就远非如此简单。因为,一是由于年龄、经历、阅历等因素,学生的视听、分析、综合、归纳、领悟等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二是课堂上交流的内容复杂严密、深奥未知。教师要把具有严密逻辑联系、深奥复杂而又为学生全然不知的内容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借助的工具主要是语言。试想,连工具都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还谈什么劳动效果呢?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作用,而且还必须用功修炼,进而准确有效地利用之。 二、备课要备教学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教师不能娴熟地驾驭语言,教师的工作就难以取得好成绩,最终误人子弟。因此,在备课时要重点备教学语言。必讲内容,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后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教案写好后,要试讲,自己请教自己的耳朵,尽量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特别是重复累赘的话。 三、要严格执行教案 如果对既成教案不满意,就重写,既然已经定了,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偏离、更改、增减教案内容,因为那样如同车船偏离航轨,叫你难得收场。因此,不是高手就得循规蹈矩,切不可像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 四、要巧妙使用体态语言 一般来说,要达到出口成章、一语破的的程度是很难的,即使教师能如此,也还有学生接受领悟等因素的差异。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可巧妙地应用体态行为语言,如手势、眼神、身体活动、声音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等的特殊功能帮助表情达意,暗示学生规范行为、遵守纪律、积极思考、集中精力、专心听讲、配合默契,以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之目的。 总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得好不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从理论上讲比较容易,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我之所言只是一种体会,我把上述体会介绍出来,愿与同仁共勉,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补充指正。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My cat, who believes that I’m a fool, enjoys tormenting me.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001。 2、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19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续编)(10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剑桥应用语言学丛书(10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外语教学法丛书(20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剑桥英语教师丛书(20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二、交际能力与交际英语教学 Chomsky Competence /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Hyme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competence “when to speak, when not, and as to what to talk about with whom, when, where, in what manne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hat aspect of our competence that enables us to convey and interpret messages and to negotiate meanings interpersonally within specific contexts.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学习资料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 写学习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以下YJBYS为大家整理了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 近日有幸聆听《新作文》杂志社张水鱼女士在点评董劲老师执教的《三颗枸杞豆》一文时,说老师教学本课,让她有许多写作的燃点。我说,读《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文,让我有许多写作的燃点。其中攫取两点印象最燃点和大家分享: 一、让好奇心生根发芽 书中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如:玲玲不会写的作业就找妈妈帮忙,妈妈看完题目,就告诉女儿如何回答,结果女儿养成了不会就叫妈妈的习惯,没有自己去思考,结果养成了不爱思考的习惯。一旦依赖的习惯养成,就没有自己的创新精神,也只会人云亦云。结果后悔也来不及。这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正如,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出现孩子不会的就问,如果老师一听到学生问道,就解答,长期下去,孩子如何学

会自己思考?如果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怎能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呢?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为孩子打开一扇思考的窗,引领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当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此不更加热爱思考?此不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天长日久,就会具有创新的思维。 同样是孩子的妈妈,一位妈妈看到孩子拆开电视机,没有责怪孩子,反而一道孩子画电路图,使孩子对电视电路产生了兴趣,若干年后孩子考入了英国剑桥大学电子工程系。而另外一位妈妈看到孩子在品拆变形金刚,将自己差点绊倒,断然批评孩子瞎搞。两个妈妈,不一样的做法,不一样的说法,造就了两个不一样的孩子。第一位妈妈呵护了孩子好奇心,第二位妈妈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忽然想起我那正在上初三的儿子,他直到现在还喜欢拼拼拆拆。这不,昨天,他还将零件诸多、看上去非常复杂的机器人,一会儿功夫,拼得像模像样。这也成了他消除学习压力的一种方法,而且还乐其不彼。当我看到他拼好的机器人,惊叹道:哇,儿子,你好厉害!你拼的真好!每一个零件都拼得很紧密。了不得!儿子笑眯眯地看着我,心里一定美滋滋地。

应用语言学试卷1

一 填空(2*15) 1,计算机自动分词的手段有两种:一是( ),二是( )。 2,法律语言的特点有( )( )( )( )。 3. 应用语言学课题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 4 .随机抽样包括( )、( )( )( )。 5. 公关语言大体可以分为( )、( )、( )、( )。 二 名词解释(5*4). 1.《普通语言学教程》 2. 计算语言学 3. 应用语言学 4. 中介理论 三 简答题(10*3) 1.以实例说明现在语言交际研究的特点。 2. 简要说明认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3.有人说“鞠个躬”是不规范的,因为“鞠躬”不是动宾式结构,古汉语里没有“鞠个躬”。你怎么看? 四 论述题(20*1) 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您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参考答案 一 填空(2*15) 1,计算机自动分词的手段有两种:一是(机械切分),二是(智能切分)。 2,法律语言的特点有(庄重性 )(严谨性)(平易性)(技术性)。 3. 应用语言学课题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4.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 5.公关语言大体可以分为( 接近 )、(说服 )、(应急 )、( 拒绝 )。 二 名词解释(5*4). 1.《普通语言学教程》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编辑出版的,这本书的出版,使索绪尔成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开创了现代语言学,他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各个流派的共同的学术来源。本书中严格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明确语言学研究的对象,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重视口语的研究,特别着重于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从不孤立的看待语言要素,认为语言的一切都奠定在关系的基础上。 不过该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割裂了共时与历时的关系等。 2. 计算语言学 厦门大学《______》课程试卷 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 卷/B 卷)

全国各高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排名

全国各高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 13 北京师范大学 A 25 湖南大学 A 2 北京外国语大学A+ 14 华中师范大学 A 26 厦门大学 A 3 南京大学A+ 15 中南大学 A 27 中国海洋大学 A 4 中山大学A+ 16 东南大学 A 28 延边大学 A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 17 上海大学 A 29 大连外国语学院 A 6 南京师范大学A+ 18 华南师范大学 A 30 山东大学 A 7 上海外国语大学A+ 19 宁波大学 A 31 清华大学 A 8 四川大学A+ 20 华东师范大学 A 32 江苏大学 A 9 上海交通大学 A 21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A 33 重庆大学 A 10 西安外国语大学 A 22 吉林大学 A 34 同济大学 A 11 复旦大学 A 23 暨南大学 A 12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24 西安交通大学 A B+ 等(53 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贵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北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 等(52 个) :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燕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聊城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扬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大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黄慧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教学领域的大量运用,现在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被完全取代的。 那么,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准确精练。这是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分析课文思想内容,正确讲解其中的知识,符合逻辑,语言合乎语法规则,语文知识讲解精当,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语言上“少而精”,甚至达到“片言明百意”的境界。 二、生动形象。我在教学生字“攀”教给学生这样一句顺口溜:“一个林子两个叉,一只大手往上抓。”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字,且记忆牢固。这种既形象直观,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到非常有趣,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三、富有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的教学对象又是富有情感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学生是善于模仿的,他们挚纯的心灵最易激起感情的共鸣。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如果我读文章做到感情饱满,真挚,十分投入,学生也能读到个“像不像,三分样”。 四、有节奏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一种单调声音的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而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就会给人以愉悦感。 五、重视体态语言。“身体语言学”告诉我们,人的身体可以用各种动作姿态来表达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思想感情。它可以大大补充和丰富有声语言,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的直观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助于课堂的调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常用的体态语言有眼神、表情、手势、体位等。我在教学“目瞪口呆”、“怒不可遏”时,就充分运用表情体态语言,把这两种表情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学生大饱眼福之后,印象也颇为深刻。 六、重视心理教育,巧妙地与学生交谈。 当你与人交谈时,请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是他们自己!把这几个词从你的词典中剔除出去——“我,我自己,我的”。

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语言,这不仅是老师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更是蕴含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即要求老师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和发展影响效果截然不同:采用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老师所期待的行为。如果教育过程中采用冷淡漠视性语言、嘲讽侮辱性语言、抱怨打击性语言、惩罚性语言等消极语言,则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内心抵制,产生不快情绪,导致学生消极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个人成就感就降低,自我效能感就下降,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会下降,学习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产生自卑心理和低成就感,老师所期待的行为不被增强,反而会被减弱。所以,应用积极语言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享受人生的幸福,而且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即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让生活得到快乐,享受教育的幸福。 积极语言应用的基本思路是:老师对学生有积极期待---从情境中找学生相关闪光点---老师使用积极语言---把闪光点与期待联系起来--- 激励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积极品质或期待形成的积极品质---具体指导 和全力支持学生去做期望达到某种品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这些行为 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及对自 身行为的目标和意义的认识。这个过程即是老师和学生积极语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激活积极语言,使学生想行动并行动起来,达到老师的预期目标。

人口经济学笔记重点

人口经济学读书笔记 一、学科介绍 人口经济学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诞生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8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深入研究的一门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它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经济的畴。 (一研究对象 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经济过程中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口经济关系。一方面考察经济对人口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作用。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揭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二研究容 主要包括:人口的基本理论、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转变、投资、人口与资源环境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三研究方法 1、调查和统计分析。即通过调查收集大量人口经济资料,经过统计分组和综合,加以整理分析,从中找出人口经济运动的在联系。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这种方法既对某一时点上的人口经济关系作横向解剖,又对一定时期的人口经济关系变化作纵向刻画,既可以考察时点上人口经济发展的水平、状况和特点,也可以考察人口经济变化的速度、方向和趋势。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前者是对人口经济关系的质的规定的分析,后者是确定人口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前者可以揭示不同

生产方式下人口经济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后者可以揭示其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二者相辅相成,统一运用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前者从社会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的相互作用,后者从个人或家庭角度出发研究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全面地揭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在联系。 (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人口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和人口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人口经济学和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心理学、人口生态学一样,是人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是制约人口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无一不受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制约,都是在经济的影响和支配下发展的。研究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人口现象,揭示人口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口经济学是人口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在人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是经济科学的组成部分。由于人口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人口对经济运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所学书本介绍 《人口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仲生著,全书共共14章,主要概述了人口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育率和死亡率的经济理论;说明该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特点以及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研究方法;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人口的数量、质量、迁移、投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人口变动 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中国人口经济和世界人口经济等人口经济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从统计的实证分析到计量的经济分析等综合方法。

应用语言学概论

应用语言学概论 一、绪论 语言应用研究的意义 应用语言学学科建立前的情况 提出: 19世纪末,波兰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独立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就是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在法国召开与国际应用语言学会的成立。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就是: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1995年首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举行与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的筹建。 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1、1898年马建忠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就是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书。 2、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我国的传统语文学进入语言学阶段,主要就是我国传统语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3、传统语文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语言文字学始于章炳麟,她的《文始》就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本有理论有系统的语源学著作。她为“语言文字学”定名,提出语言文字发生发展的理论,汉语与汉字形、音、义结合的理论,语言文字进化、统一的理论。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 1、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我国语言学进入现代语言学,或从传统语文学进入语言学。 2、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就是围绕白话文运动开展。可概括为三个运动: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得书面语的正统地位)、大众语运动、国语运动 3、新中国成立初到实行改革开放(1949——1978《中国语文》复刊),主要围绕语文知识大普及开展的。 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到现在的情况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就是:1984年9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 1984年前后的背景,一就是语言文字工作决策要进一步科学化;二就是语言科学研究要进一步为国家建设服务;三就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要进一步发展。 《语言文字应用》创刊后,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界有了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阵地。 《中国人民共与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其颁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走上法制的轨道。 应用语言学学科的任务与本课程的目的 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三个背景决定了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的任务,即:1、解决语言应用各方面的实际问题;2、解决决策问题;3、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 总体来瞧,应用语言学可以分为四大块:语言教学、语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广义的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 应用语言学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其次就是语言以及语言应用的理论的研究;再次要关注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还有学科建设例如队伍的培养等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同它的性质有关,一就是基础课,二就是包含许多基础理论。

北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02-07

2002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00 points) All the questions are to be answered in English on the answer sheets provided. 1. Displacement,arbitrariness,productivity,cultural transmission,discreteness and duality are sometimes listed as the 6 core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Choose 3 out of the 6 and explain with examples what they mean. (12 points) 2. Briefly explain what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re concerned with and what kind of relationsips hold between the two.(10 points) 3.In deriving new words via a prefix such as mis-, there seems to be some constraint on what is permitted. The words in the first colum below are acceptable formations,but in the other columns are not.Work out what the rule(s) might be for making new adjectives with the prefix mis-. (18 points) Column I : misadventure misjudgement misplaced mistrustful Column II: *mishappy *mismeal *misglad *misrole Column III: *mismilk *missad *misword *miscrazy 4. Using what you know about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ts four maxims,analyze the following short exchange.(20 points) 同事甲:小张昨晚去哪儿了? 同事乙:今天在早上我看见一辆白色富康停在小林家门口。 5.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the second part cancels some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first part. However,this seems to result in quite acceptable utterances in group (1) and in very awkward utterances in guoup (2). Explain why. (20 points) Group (1) a.老张有三个孩子,其实还不止三个。 b.我只喜欢黄色和蓝色,不过试试红色也未尝不可。 c.约翰的普通话说得还可以,确切地说是非常棒。 Group (2) *d.我特后悔选修了这门课,其实我没有选修这门课。

课堂语言技巧

课堂语言技巧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大凡讲课受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充满了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正因为如此,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泰斗们,无一不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无论是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还是初出师门的新教师,无一不在追求着教学语言艺术的完美。本文将从声音和语词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一些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于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声音控制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合理的利用声音,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1.发音的技巧 讲课不同于闲聊,它要求音量灌满全教室,并且连续讲话的时间较长。有的教师不知道合理使用嗓子,不懂得发音的技巧,结果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影响教学效果;要么扯起嗓子喊,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过分使用声带,造成声音嘶哑,损害自

身健康。只有正确使用发音技巧,才会拥有响亮、动听的声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多一些,吸得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2.节奏的控制 讲课说话的节奏太快,是许多新教师易犯的毛病。主要原因由于教师精神紧张,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表面上看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12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