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鸡进口技术要求

种鸡进口技术要求

种鸡进口技术要求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华都肉鸡公司徐朝华 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的采用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代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后迅速恢复产蛋的措施。是人为的利用了鸡换羽的自然生理现象。由于人类长期驯养的鸡群受季节气候,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分泌失调,出现了不同步的换羽现象乃至停产,而我们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对鸡群状况的一致性或者说同步性有较高的要求(比方说均匀度。性成熟。乃至于栋间差异等等)。所以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 根据强制换羽措施的不同,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激素法),化学法,畜牧学法(饥饿法)和综合法(畜牧学法与化学法相结合)等四种,现简述如下: 一、生物学法(激素法) 这种强制换羽的方法是给每只母鸡肌肉注射2500国际单位的睾丸甾酮加5mg甲状腺素或每吨饲料添加黄体酮8g。采用此法,鸡反应迟钝不好动,某些鸡呈“企鹅”姿势,约3-4天后,上述症状消失。母鸡第二天停产,至第五天羽毛几乎全部脱落并长出新羽。大约换羽后8周恢复产蛋。但这种方法未见有报道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过。 二、化学法

人们基于饲料中含有过量或过低的矿物质或微量元素,能引起母鸡停止产蛋或产蛋急剧下降的认识,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锌或喂给低钙或低食盐饲料,以促使母鸡停产换羽。这些方法特点是对母鸡应激较少,死亡率也较低,虽大多数母鸡换羽不完全,但是母鸡停产较块,一旦改喂正常日粮,母鸡即可迅速恢复产蛋。现将几种方法分别简单介绍如下:㈠喂高锌日粮的强制换羽法在饲料中添加高浓度的锌,能使产蛋鸡短时间降低体重和迅速停产,这是因为高锌可以抑制大脑中的食欲中枢,引起鸡的采食量大幅度减少。 1.措施 ⑴不停水 ⑵1-5天(或7天)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从每天16小时降至8小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采用自然光照;6-8天以后逐渐恢复到原来光照时间。 ⑶1—5天(或7天)母鸡自由采食含2.5%的氧化锌饲料(每吨含钙3.5%—4%的饲料添加25kg氧化锌)或加3%的硫酸锌,第6天(或第8天)后,喂给母鸡含锌50ppm的常规蛋鸡料。 2.效果 ⑴体重失重率母鸡自由采食高锌蛋鸡料后第1天,鸡群采食量即减少一半,第7天鸡群的采食量仅为正常采食量的18%左右。由于母鸡采食量迅速降低,体重也随之迅速下降。

浅析蛋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e17382404.html, 浅析蛋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 作者:王立杰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7年第01期 摘要:介绍了人工强制换羽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蛋种鸡;换羽;经济收益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34-01 为实现蛋鸡体质的提升,可在秋季为鸡进行强制人工换羽一次,生长出丰满的新羽过程可以增强鸡的体质,让鸡强健的度过冬天[1]。在鸡雏行情较高时通过人工换羽延长鸡的产蛋周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对饲养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1 人工强制换羽的作用 人工强制换羽是采用饥饿或化学的控制方法降低蛋鸡的采食量,让鸡营养摄入不足,特别是钙的摄入,从而影响鸡下丘脑的调节功能,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让鸡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特别是脂肪,实现鸡的体重减轻,同时让鸡的生殖系统萎缩,停止产蛋,促进换羽。 2 蛋鸡换羽前的准备 2.1 蛋鸡的挑选 蛋鸡必须要挑选健康、体重较大、产蛋能力强的。因为在换羽过程中鸡将接受营养不足、体重下降的过程,这类应激因素对鸡的体制是一项严格的挑战[2]。产蛋能力低、体制差的鸡 有如下特点:鸡冠薄且有白点,而且直立不倒;肛门紧缩、周围无弹性和湿润感;进食能力差,体重轻、腹部窄小、胸骨突出。产蛋能力强、体制较好的鸡有如下特点:鸣叫声洪亮,鸡冠厚且红大、并倒向一侧;羽毛蓬乱、不光滑,颈部、背部、胸部等处羽毛脱落明显;肛门 阔约肌松弛,周围富有弹性并有湿润感;进食正常,腹部容积较为宽大。并对鸡称重,按体重分为三个区间分别存放。 2.2 疫苗注射 在准备换羽前半个月左右,对鸡注射新城疫、禽流感等主要疫苗,疫苗要选择正规厂家的质量好、没有经过反复融冻、没有接近过期的。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稀释剂对疫苗进行稀释,严格按照说明的注射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疫苗注射期间不能使用抗生素类、抗病毒类等药物。 2.3 驱虫及环境要求

鸡强制换羽的方法

鸡强制换羽的方法 导读: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 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 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为何进行强制换羽 强制换羽进行于需要降低饲养后备母鸡的成本之时,或用于市场蛋价暴跌时,用于淘汰蛋鸡群的价格有利之时,或者用在大蛋的价格较高的时候。在种鸡群的鸡龄大于50 周龄时,鸡群的产蛋率和蛋的受精率都会降低,这时实施强制换羽就会增加盈利或者延长产蛋的期限。 注意事项 1、在实施强制换羽之前,必须淘汰不健康、活力不强和体重过轻的鸡。 2、只应对优良的第一年鸡群实施强制换羽。 3、检查鸡群有无疾病,用活苗或灭活苗对鸡群进行抗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的免疫接种。 4、在实行限水或绝水时,如果气温很高,则要注意限水或绝水的时间不可过长。 5、在实行限食并且体重增加很慢的鸡群中,限食的程序应为最低。死亡率最高应仅为2%。 6、应避免一切应激刺激。 应加以考虑的因素 1、刺激换羽刺激换羽的方法是断食,或是限制日粮中的的养分如蛋白质或者钙、钠或水。这一时期内的光照最多只能是每天8 小时。 2、休产可以给予2?5周的休产期,休产期愈短,鸡群就能愈早重新到达产蛋高峰。然而,休产期较长则产蛋率就会较高,蛋壳质量和蛋的内部质量也会较高。蛋的大小不受影响,而在鸡群重新开产后还会继续增大。这一时期饲喂的日粮应是碎谷粒,其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应符合育成期新母鸡的需要量。 3、恢复产蛋给鸡饲喂能刺激羽毛生长、肌肉发育和生殖系统活动的日粮,并且给以通常的光照,则可使得鸡群恢复产蛋。 强制换羽的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鸡群的健康状态和产蛋状况、经济上的考虑以及鸡场内可用的设备。对商品蛋鸡群实行绝食是30 多年来的主要方法。依据气温的不同,绝食时间的长短可在10 ?15 天之间。将光照时间减少为每天8 小时并持续30 天或停止光照一周,可导致换羽。在开始绝食前应将光照时间增加到每天24 小时。这最好仅在无窗鸡舍中进行。限水或绝水2?3 天,可诱导换羽。但是,必须时刻关注鸡的体况,因为鸡如果发生严重脱水则会死亡。 表1 至表5 显示了最常用的换羽方法。 表1 常规换羽法 天数饲料饮水光照 1?2无无8小时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禽场的设置与布局、禽舍建筑与设备、生产工艺、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牛、羊、驴、鸡、鸭、鹅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及种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10 种禽档案记录 HJ/T 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3.1 密闭式禽舍 指禽舍四壁无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禽舍。 3.2 开放式禽舍 也称有窗禽舍。以自然通风为主,采用自然光照和辅助人工光照。 3.3 禽场废弃物

指禽粪、污水、病死禽类尸体等。 3.4 水禽旱养 指水禽的舍内饲养,可在舍内外设置独立的运动场和封闭式水池。 3.5 全进全出 指同一禽舍或同一禽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禽,同时进场(舍)、同时出场(舍)的管理制度。 3.6 净道 指运送饲料、雏禽和人员进出的道路。 3.7 污道 指粪便、淘汰禽和病死禽出场的道路。 3.8 开放式饮水系统 指水槽式长流水系统和盆、桶等开放式饮水器具。 4 基本要求 4.1 畜禽场的设置须符合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和畜禽业整体布局的要求,符合GB/T 18407.3-2001和HJ/T 81-2001的规定。 4.2 畜禽场的设置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4.3 持有《排污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 4.4 生产经营须持有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 4.5 畜禽场最小规模 4.5.1 鸡存栏量≥5000套。 4.5.2 鸭存栏量≥3000套。 4.5.3 鹅存栏量≥1000套。 4.5.4 引进国外品种可适当放宽。 5 设置要求 5.1 周围1000m内无其它养禽场、屠宰加工场。 5.2 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1000m以上,距离河流500m以上。 5.3 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禽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5.4 环境符合NY/T388-1999的规定。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与应用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与应用 1. 人工强制换羽的原理 鸡与其他禽类一样,在冬天来临之前,每年都要自然换羽一次。破损的旧羽毛脱落,重新长出新羽毛,这个过程就叫换羽。鸡的换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鸡在进化过程中对大自然的适应性。因为没有丰盛的羽被,就难以抵御漫长严寒的侵袭。自然换羽一般出现在秋季,早的在夏末秋初,迟的在初冬,换羽与内分泌有关,因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激素分泌不正。结果引起卵泡萎缩。同时,换羽时甲状腺分泌的能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素增加,激素分泌失去平衡,诱导停产、换羽。鸡的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约需4个月。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的羽毛。因此,鸡在换羽期间往往停产。一般来说,高产鸡换羽迟,羽毛脱落和新羽生长的速度都快;而低产鸡换羽早,羽毛脱落和新羽长出也很慢。当代的高产蛋鸡产蛋量很高,如果产蛋一年以后更新鸡群,那么饲养后备鸡就需要花大量的劳动,用大量的饲料,其他各项支出也大量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各地从国外引进不少高产种鸡,这笔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只用一年就更换,经济上是不合算的。若按自然规律,母鸡到秋季要换羽一次,而且鸡群换羽早晚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一些母鸡换羽,一些母鸡仍产蛋。这就在选择合理的饲养水平、光照等方面带来很多不便。这样的鸡群产蛋率不会高,蛋的质量也差。因此,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也就应运而生。所谓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鸡体内所发生器官和系统特有的形态学和机能性的变化过,主要表现在暂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休息,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的目的。所谓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2.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近年来,关于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的报道资料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化学法、激素法和畜牧学法等3种方法。 2.1 化学法 主要是通过在鸡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物质后,使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和换羽。去除化

养殖技术规范-1

1 养殖技术规范-1

前言 DB33/ 562-2005 无公害花鱼骨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562-20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引言 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我国要紧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花鱼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开发成功新的养殖品种;它由于具有生长较快、食性广、易养殖,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该鱼的养殖得到了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要紧名优养殖品种之一。为了规范无公害花鱼骨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花鱼骨的养殖生产技术,保证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花鱼骨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1 范畴 本部分规定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夏花鱼种培养、冬片鱼种培养、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饲料要求、肥料要求及鱼病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花鱼骨的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选择 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源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3 水质 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4 底质 池塘平坦,池底污泥厚度小于15cm。 3.5 其他要求 鱼池要求见表1。鱼池要求按0.5千瓦/ 667 m2配备增氧机。 4 夏花鱼种培养

动物保护概论复习题

《动物保护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动物保护及福利、动物福利、动物康乐、应激、行为规癖、生态入侵、交往行为、探查行为、动物福利壁垒、道德壁垒、畜牧业清洁生产、动物保健、生物安全、检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净化检疫、国境口岸检疫、动物保护国际法、《捕鲸公约》、《南极公约》、《拉姆萨尔公约》、《CITES公约》、《波恩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IUCN、IFAW、WSPA、CWCA、水环境、水生生态系统、护佑陪伴犬、“三浴”、狩猎、实验动物、动物实验、“3R”、生态旅游、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重引入、放生、城市野生动物 二、填空题 1.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基本原则是既保证__________,又保证 _____________。 3.动物福利措施对畜牧业经济有三方面的益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福利与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克服现代蛋鸡生产中存在的福利问题,最早在英国开始了替代蛋鸡笼养的生产系统的研究,包括从集约化到散养化生产的各种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评价动物福利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进行。 7.动物福利的五大自由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动物福利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畜牧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畜牧业的本质特征是:现代畜牧业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 _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 11.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国动物传染病的检疫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动物检疫依检疫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检 疫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所检对象的流通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14.动物保健的一般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减少动物运输应激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目前,国际上产生的比较重要的6个国际公约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肉种鸡强制换羽实施方案

肉种鸡强制换羽实施方案 强制换羽技术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地缩短种鸡的换羽时间,减少培育费用,节约成本,延长产蛋利用期。在目前养鸡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强制换羽技术也是经营者进行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处于低谷时进行强制换羽以减少损失,在市场好转后快速产蛋以增加收入。 目前肉种鸡常用的换羽方法是连续绝食法。在换羽前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是确保换羽成功的关键。肉种鸡强制换羽方案包括准备期、换羽期、恢复期、技术指标等几个方面,其中技术指标是制定与实施强制换羽方案的指导性原则。为保证换羽的整齐性, ·在停料后6d内鸡群的产蛋率必须降至1%以下; ·从停料到产蛋率达50%期间的死亡率必须控制在5%以内; ·换羽期的失重率必须在27%-30%。 换羽期的长短要根据以上技术指标灵活掌握,同时要根据季节、环境及现场情况把停料、停水、光照有机地结合运用,管理上重点做好称重与失重率的统计计算,确保称重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换羽后鸡群的高峰产蛋率达85%以上,受精率90%以上,说明换羽是成功的,否则就要吸取经验教训,修改并完善原有的方案,已达到理想的换羽目的。 鸡的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正确的运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缩短换羽期10周;减少培育青年鸡费用,节约成本;延长产蛋利用期3l余周,获取更多的种蛋、鸡苗、商品蛋等产品;净化种鸡群,改进蛋的品质。同时,强制换羽可作为市场计划调节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疲软的时机,掌握运作时间差,以缓解市场供需平衡,在低谷时减少损失,在高峰时增加收入。强制换羽即仿照了鸡自然换羽的诱发原理,又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以较低的死淘率换取大群同时换羽,达到使老龄鸡重新焕发鸡体青春的目的。目前种鸡常用的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为连续绝食法,在实施强制换羽前,制定详尽的计划方案是其成功的关键。肉种鸡的强制换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强制换羽的主要技术指标 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借鉴其它场家的成功做法结合本批次鸡群情况、季节和生产实际,制定明确的技术指标作为实施方案的指导性要求。 ①绝食天数在13~16d,根据季节和失重率适当增减2-3d。 ②停料5—6d,全群产蛋率必须降至1%以下,或者均不产蛋。 ③从停料到产蛋率50%的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以3%一4%为宜。 ④失重率控制在27%-30%之间。 ⑤恢复供料后18-22d见蛋,23~27d产蛋率不低于5%,45~50d产蛋率达50%左右,65~75d产蛋达高峰。 2、换羽准备期 2.1 分群和调群在换羽前2-3d进行。对换羽鸡群全群称重,分成大、中、小三栏,并分别饲养于不同的鸡舍,以便根据体重失重情况采取不同的绝食天数,提高换羽成绩。 2.2挑鸡结合分群进行。淘汰病弱残鸡,包括消瘦、皮肤感染和有腿病的鸡;去除已换羽的鸡(毛白而发光);挑出低产鸡,即冠萎缩、耻骨间系小、腹部大而

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育雏、草鸡饲养、兽医防疫、兽药使用以及鸡场消毒。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产品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 G 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N 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 Y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 Y5036-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 Y5037-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 Y/T5038-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技术规范(试行)》 3、饲养环境: 饲养场所应首选丘陵、茶(果、林)园,农村也应创造条件种养结合采用放养。其空气、水、土壤应符合G B/T18407.3-2001的规定,要求及四周无污染,远离集镇、工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进入育雏舍,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在运输过程中有专人负责,要防冻防热,通风换气。 4育雏 4.1育雏场地 可分为1)育雏室2)大棚水泥地3)大棚有机垫 各场制定相应的转鸡计划。在转鸡前2-3天作出出栏后鸡舍的清洗、消毒计划,场长签字后执行!出完鸡以后,清洗。各场需要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列出工作计划,对全场及各个鸡舍的时间安排都要具体,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执行,下表是一个空栏期工作计划,供各公司参考修订。

蛋鸡强制换羽管理要点

. ;. 强制换羽管理要点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与内分泌有关,由于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 激素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同时甲状腺可分泌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显著增加。这些激素分泌的不平衡,诱导蛋鸡停产、更换新羽。蛋鸡自然换羽所需时间很长,约需3-4个月,在现代化规模养殖中,养殖户通常采用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可明显缩短全群的换羽时间,换羽整齐,恢复产蛋时间比较整齐,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也高于自然换羽。而且强制换羽可以延长蛋鸡的使用年限,节省培育新母鸡所需的饲料,降低养殖成本。目前经过第一次强制换羽的蛋鸡可饲养到120周左右,经过第二次强制换羽的蛋鸡可饲养到140周左右再淘汰。 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强制换羽后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强制换羽的管理。 强制换羽前的准备:1、整顿鸡群。换羽前一周,首先要挑拣出鸡群中的干板鸡、大肚子鸡、弱鸡和残鸡,使鸡群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其次要去除体重过轻和过重的鸡只,过轻的鸡会由于承受不了持续的饥饿而过早死亡,过重的鸡经过持续饥饿后达不到强制换羽的最佳效果。2、添加石粉。换羽前一周在产蛋鸡饲料中额外添加5%的石粉。3、称重。在停料第一天,分别在料线的前端和末端选50只鸡,测定这100只鸡的空腹体重,并将这100只鸡做好标记,以后的失重率以此次体重为基准,目标是体重减少至18周龄体重或失重率约为25-30% 。 强制换羽后的管理:1、电解多维和鱼肝油的添加。从换羽前一周至恢复喂料后一周的期间内,饮水中要添加电解多维;恢复喂料后一周添加鱼肝油。2、光照。在断料当天,光照从16 h骤然降至8 h,恢复喂料后,突增至12 h,光照增加幅度由1 h逐渐减为15分钟,最后光照增加至16 h,保持稳定。3、清粪、消毒。要及时清理鸡粪,进行带鸡消毒。4、恢复喂料后,喂料量要由少到多,经过两天过渡再恢复自由采食,否则易引起过度采食,导致嗉囊膨胀或食欲停滞,影响后期生产性能。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畜禽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范畜禽养殖技术,有 利于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 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维护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笔者组织实施了无公害鸡蛋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蛋鸡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以奖代补项目建设,国家级、省级蛋鸡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取得初步的成效,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在验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规范的问题。为推进和规范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笔者结合实际归纳总结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等10项技术规范,仅供生产者借鉴。 1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布局 1.1科学选址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选址必须符合所在地市(县、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建区、禁养区以外,距离主要交通干线相对方便(2 km以上),远离居民生活区(500 m以上);严禁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距离河流主干道至少lkm以上和支流500 m以上,500m半径范围内没有其它动物养殖场;地势干燥,给排水相对方便;鸡场周围环境通风良好,空气质量符合畜禽场环境标准NY/T388。 1.2规划布局合理 鸡舍应座北朝南,栋与栋之间隔离带在8~12m 之间,纵向外墙高度不低于3m以上,便于通风透气。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严格分开。鸡场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场四周设有绿化隔离带(或围墙等有效屏障);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批次同一日龄的鸡只,按栋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鸡。育雏鸡、育成鸡、产蛋鸡分开饲养,以防交叉感染。 1.3完善防疫设施 鸡场大门入口处设置车辆进出消毒池。消毒池宽度与大门相同,长度等于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长,水泥结构,定期更换消毒液;设置过道自动喷雾消毒设施。生产区门口设置更衣更鞋室、消毒室、沐浴室;每栋鸡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桶)。配置兽医解剖诊断室、药品仓库、病鸡隔离观察治疗室,在鸡场下风向50m以上设置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坑。2 饲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蛋鸡标准化生产技术实际上是现代养鸡业的缩影,它是用现代劳动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装备养鸡业,即用现代经济管理的方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养鸡业,实现养鸡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个环节的社会化,合理地利用种质资源、饲料资源、防疫资源和人力资源,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养鸡生产结构,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鸡蛋的产品率和商品率,达到养鸡的高产、稳产、优质、低耗,提高养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各个养鸡规模场要按照蛋鸡的生物特性和生产工艺,按照育雏、育成,产蛋初期、中期、后期不同生产阶段,制定营养配方、免疫程序、疫情监测、消毒、隔离、病死鸡只等废弃物处置、鸡蛋收集、包装运输

强制换羽

第十九章强制换羽 换羽是各种鸟类都会发生的一种自然过程,目的是在日照较短的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进行迁飞而更新其羽毛。野鸡通常每年换羽一次。产蛋很少,换羽同其产蛋周期并无联系。但是家鸡由于经过培育已具有很高的产蛋量,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长而高产的产蛋期结束时才进行彻底换羽。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以改变正常的换羽周期,约要花四个月时间才能脱尽旧羽,长全新羽。然而,事实上可以采取措施加速这一过程,即强制母鸡迅速换羽并长全新羽,再刺激其开始产蛋。整个人工换羽过程,当不超过8~10周。 换羽显然是某些激素分泌增加,某些分泌减少的结果。这一过程很复杂,尚未完全弄清。将某些激素或化学药注入鸡体可加速换羽过程。 许多母鸡都在第一个产蛋期结束时进行强制换羽,美国某些地区有多达1/3的第一年产蛋鸡进行换羽。近年来这种做法更为普遍,所以现在这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管理因素。 循环产蛋的原理进行强制换羽只是为了让母鸡在经过一个很长的产蛋期后能休息一下。这仅仅是让母鸡休息的方法之一,某些化学药物也可诱发类似的结果。母鸡之所以能在换羽后产蛋良好,其原因只能归诸于休息了一段时间。所以事实上换羽不过是使母鸡经过休息,而在下一个产蛋期中继续产蛋的方法。 循环产蛋的类型产蛋母鸡可换羽一次或一次以上,总的来

说有两种换羽方案: 1.二产蛋期换羽方案母鸡在产蛋12个月之后进行强制换羽,再产蛋数月后出售。 2.三产蛋期换羽方案母鸡在产蛋9个月后进行强制换羽,接着产蛋6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换羽,然后再产蛋5个月。有进还可再换羽产蛋一次,但超过24个月的换羽-产蛋方案常常无利可图。 一、两个产蛋期的比较 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量不及第一个产蛋期。要不是第二个产蛋期中多项产蛋成本低于产蛋期的产蛋成本,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问题。因些循环产蛋的实施就等于进行成本分析。现将某些有关的因素,介绍如下: 1.产蛋母鸡的成本使母鸡换羽并进行第二次产蛋的成本低于将母鸡由1日龄培育至开产的成本。这是在决定是否进行换羽时需要考虑的首要的成本因素。 2.鸡的成本的分摊培育一只新母鸡的成本,或是在母鸡第一产蛋期结束时使其换羽以便开始第二次产蛋的成本,都必须按所产蛋数分摊到每一个蛋上。虽然换羽母鸡的成本低于新母鸡,但在其第二产蛋期中的产蛋量低于其第一产蛋期中的产蛋量,这就使分摊价值复杂化了。 3.死亡率的比较第二产蛋期中的死亡率常大于第一产蛋期中的死亡率。死亡率数字可有很大变化,最高可比第一产蛋期

【CN109804974A】番鸭规模化养殖强制换羽期管理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3730.5 (22)申请日 2019.03.30 (71)申请人 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腈纶北路14号 (72)发明人 黄永强  (51)Int.Cl. A01K 6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番鸭规模化养殖强制换羽期管理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鸭规模化养殖强制换 羽期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公、母番鸭分群饲养;(2)1~3日对公、母番鸭断水断料断 光;(3)4~7日每天给水不给料;(4)8~10日,每 天尝试强制换羽;(5)待全群换羽完成后,以周为 单位,逐周进行阶梯式增料投喂;自第8周开始进 行补光,应保证日光照时间不低于17小时:(6)在 换羽喂料期间,及时淘汰不合格番鸭。本发明能 够缩短自然换羽时间,能提高换羽整齐度,可以 提高番鸭产蛋率。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CN 109804974 A 2019.05.28 C N 109804974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804974 A 1.一种番鸭规模化养殖强制换羽期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公、母番鸭分群饲养; (2)1~3日对公、母番鸭断水断料断光; (3)4~7日每天给水不给料; (4)8~10日,每天尝试强制换羽,若易拔、已拔出的羽毛筒管不出血,则继续完成强制换羽;若未能,则延迟两日再进行强制换羽,延迟期内只给水不给料;所述强制换羽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将番鸭的双翅主羽、腋下副羽、尾羽主羽拔除; (5)待全群换羽完成后,以周为单位,逐周进行阶梯式增料投喂; 母番鸭:第一周按照100g/只的日配给量投放饲料;自第二周起,日配给量相对于上一周日配给量增加8g,直至鸭群自由采食为止; 公番鸭:第一周按照120g/只的日配给量投放饲料;自第二周起,每日的日配给量相对于上一周日配给量增加10g,直至鸭群自由采食为止; 本步骤中:在番鸭舍内划定至少一个区域或铺放至少一块塑料薄膜作为撒料区,投喂时将饲料均匀撒开;所述撒料区面积按照舍内番鸭数量设定,其范围为:13只/平方~17只/平方; 第8周:17只/平方 第9周:17只/平方 第10周:16只/平方 第11周:16只/平方 第12周:16只/平方 第13周:16只/平方 第14周:16只/平方 第15周:16只/平方 第16周:15只/平方 第17周:15只/平方 第18周:15只/平方 第19周:15只/平方 第20周:14只/平方 第21周:14只/平方 第22周:14只/平方 第23周:13只/平方 第24周:13只/平方 第25周:13只/平方; 本步骤中,自第8周开始进行补光,应保证日光照时间不低于17小时: 本步骤中,每月使用两次多维和鱼肝油保健,每次5天; (6)在换羽喂料期间,及时淘汰不合格番鸭,所述不合格番鸭包括:跛脚鸭、瘦小鸭、超胖鸭及病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鸭规模化养殖强制换羽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按以下方式补充光照: 2

肉种鸡人工换羽程序

南口种鸡强制换羽工作程序 鸡群进行换羽,工作简单易行,同时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换羽鸡群会有一个理想的换羽成绩,但是也有一些特别注意的地方,下面简单的就几项工作进行一个小结。 一:鸡只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鸡舍以及鸡舍内所有的用品都有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工作,鸡舍内的墙壁、地面、器具等都要清理干净后在冲洗,然后要加消毒液再次冲洗消毒,鸡舍最后要在进鸡前熏蒸消毒后备用,至少提前3天完成准备工作。进鸡前遮黑完毕,饲料、疫苗准备好。 二:鸡只换羽工作。鸡只入舍后前3天要继续给料,利于进行基础免疫,同时减少转群的应激,同时淘汰掉弱鸡、残鸡、太瘦小的鸡只。鸡只换羽期间主要进行体重的控制、光照的控制、环境温度的控制、免疫和消毒工作、饲料营养的保障。 1)体重:进鸡时要称基础体重,一般整个换羽期间的体重下降30%左右,同时要根据鸡群整体情况,尽快给鸡只分群,分成大中 小,小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给料的时间,有的鸡群分化较 大,小鸡如果不是及时挑出来恢复给料的话,全群的死淘率就 会较高,一般全群前8周控制在3%-5%的总死淘率。冬季体重 下降的更快一些。当体重已经下降到标准后,要及时恢复给料,当体重恢复到基础体重的85%时,开始加光,一般加光2周后 见蛋,产蛋5%后,开始加料,每天加料2克左右直至高峰料

165克左右,根据产蛋实际情况增减。 2)光照程序:一般前7-8周遮黑,5-10LUX, 8周开始加光12小时,30-50LUX,之后每周加光1-2小时,直至16小时光照。3)环境和温度:换羽鸡群的温度冬季一般在10-15℃,夏季一般在30℃左右就可以。鸡舍环境要舒适,冬季要保障最小的通风量,夏季要有合适的风速。 4)免疫程序:一般情况 5)投药程序:定期投多维,基础免疫后投抗生素一次,产蛋率升至30%,预防给药一次,高峰过后再给药一次,控制人工受精引起的大肠杆菌及其它细菌感染,投药时药量和投药时间一定要准确。 6)生物安全:加强免疫,做好带鸡消毒和厂区消毒,同时时刻了解本区域的疫病发生情况,及时通报。

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程序

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程序 人工强制换羽作为一种实用技术,在我公司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成功地应用。在降低成本,缓解市场和生产压力,调节生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批次的饥饿法换羽程序,现详述如下: 一、母鸡换羽程序 换羽鸡入舍温度在16—30℃之间,舍温应与运输时外界温度相近。冬季管理时舍温应控制在16—18℃,夏季注意不超过30℃即可。从实施期开始到开产前死亡率应控制在3%以下,如死亡过高或发生疫病,应立即恢复给料。在实施期后期,体重快失重到30%时,要每天称重,以便及时恢复喂料。另外偏瘦的母鸡可挑出提前恢复喂料以降低死亡率。混群后母鸡料量从130g逐渐加量,直至高峰料量达166—168g。整个过程让鸡只体重失去30%,再恢复10%,之后公母混群。产蛋率达5%后,光照逐渐延长至产蛋高峰时的16—17小时。具体实施分为三个时期: (一)准备期 1、栋内可按产蛋鸡舍布置,蛋箱可保留,但地面要清洁干 燥。 2、鸡舍连同舍内设施彻底薰蒸消毒后通风待用。 3、将待换羽母鸡进行严格挑选。 母鸡挑选标准:体形良好,体质健壮,头宽,眼突出有神,冠、髯大而丰满,面色鲜红,脸部毛少,色红润,体重在3500g—4000g

为宜。 (二)实施期 鸡只进栋后马上称取10%以上的鸡只体重作为基础体重,之后再逐只称重,按不同体重分群,并分圈管理。此期间要保证遮光效果和饮水清洁。具体操作: 1、第0天转群(需要一天时间) (1)转群前应喂料; (2)舍内保证光照、饮水(水中可加多维); (3)转群后称量10%以上的鸡只体重作为基础体重,要求采样合理,称量准确。 2、实施期管理程序见表:

DB11T 577-2008 蛋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pdf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XXX-XXXX DB 蛋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gg-type breeding chicken production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鸡饲养管理 (1) 4.1 育雏期、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1) 4.2 产蛋期种母鸡饲养管理要点 (2) 4.3 种公鸡饲养管理 (3) 4.4 种蛋的管理 (3) 4.5 雏鸡的质量要求 (4) 4.6 雏鸡的运输 (4) 5 卫生消毒 (4) 5.1 场区卫生管理 (4) 5.2 舍内卫生管理 (4) 6 粪污处理 (5) 7 防疫 (5) 8 免疫 (5) 9 统计记录 (5)

前言 为进一步促进种鸡场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各代次种鸡生产水平和种鸡的质量,特制定蛋用种鸡场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根据北京市生产现状制定。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凤忠、韦海涛、史文清、云鹏、张利宇、王晓凤、谢实勇、路永强、肖炜、蒋益民、潘珺。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徐朝华 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的采用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后迅速恢复产蛋的措施。是人为的利用了鸡换羽的自然生理现象。由于人类长期驯养的鸡群受季节气候,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了不同步的换羽现象乃至停产,而我们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对鸡群状况的一致性或者说同步性有较高的要求(比方说均匀度。性成熟。乃至于栋间差异等等)。所以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 根据强制换羽措施的不同,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激素法),化学法,畜牧学法(饥饿法)和综合法(畜牧学法与化学法相结合)等四种,现简述如下: 一、生物学法(激素法) 这种强制换羽的方法是给每只母鸡肌肉注射2500国际单位的睾丸甾酮加5mg甲状腺素或每吨饲料添加黄体酮8g。采用此法,鸡反应迟钝不好动,某些鸡呈“企鹅”姿势,约3-4天后,上述症状消失。母鸡第二天停产,至第五天羽毛几乎全部脱落并长出新羽。大约换羽后8周恢复产蛋。但这种方法未见有报道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过。 二、化学法 人们基于饲料中含有过量或过低的矿物质或微量元素,能引起母鸡停止产蛋或产蛋急剧下降的认识,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锌或喂给低钙或低食盐饲料,以促使母鸡停产换羽。这些方法特点是对母鸡应激较少,死亡率也较低,虽大多数母鸡换羽不完全,但是母鸡停产较块,一旦改喂正常日粮,母鸡即可迅速恢复产蛋。现将几种方法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㈠喂高锌日粮的强制换羽法 在饲料中添加高浓度的锌,能使产蛋鸡短时间内降低体重和迅速停产,这是因为高锌可以抑制大脑中的食欲中枢,引起鸡的采食量大幅度减少。 1.措施 ⑴不停水 ⑵1-5天(或7天)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从每天16小时降至8小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采用自然光照;6-8天以后逐渐恢复到原来光照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