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

中国西汉哲学家、教育家。广川(今河北省景县)人。汉景帝时为博士,授徒讲学,采用老学生带新学生的方式。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召对策,系统地提出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张。遣为江都王相,又调任胶西王相,因恐久职获罪,病免归家,著书讲学以终。有关董仲舒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123篇,大部分已亡佚。今存由后人辑录的《春秋繁露》 82篇,《汉书·董仲舒传》载有《对贤良文学策》,其他散见于《史记·儒林传》、《汉书》的《五行志》、《艺文志》、《食货志》、《匈奴传》。董仲舒适应汉武帝时代政治上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春秋》公羊学的名义下融汇起来,建立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在教育方面,他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董仲舒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帝王“受命于天”,故权力只宜独揽而不容分割。封建大一统是天地不变的原则。“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他指出,政令的统一必须以思想学术的统一为前提。因为儒家最重视正名定分,最合于封建中央集权政体的需要,所以董仲舒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董仲舒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就开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正统”的先河。董仲舒一方面认定帝王“受命于天”,另一方面又借假天威,谏劝帝王治国理民要“承天意以从事”。“天道”表现为阴阳,阳主生,阴主杀,阳为主,阴为辅。因此,帝王按“天道”的法则来统治人民,就应当以德教为主,刑罚为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他又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认为人性也是由“天”决定的,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生来就超过善。“斗筲之性”生来无善质,后天又无成善的可能。“中民之性”是绝大多数人的“性”(故又称“万民之性”或“民性”)。董仲舒认为:“民性”生来有善质而又未能善。因为“民性”先天含有阴阳两气:阴表现为“贪”,“贪”是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情欲,其势“如水之走下”,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阳表现为“仁”,“仁”是一种善质,但它还不是道德观念,只是后天成善的根据。因此,董仲舒认为,“民性”在后天有或成善,或成恶两种可能性。要使“民性”成善,就必须节制其情欲,而情欲的节制,则全赖于帝王对他们进行教化。通过教化,使人民“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又是“天意”决定的。“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五纪”,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他重视仁和义,尤其强调义的重要性。他说“仁之法

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也就是说“爱人”必先“正我”。他把“利”看作是“义”的大敌。“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为义者,利败之也”。因此,要“正我”“为义”,就要不为利欲所驱,做到“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各安于自己所处的地位,不相互争利,国家也就可以安定。董仲舒这一套从天道到人性,从人性到道德的教化理论,目的是要统治者对人民灌输封建道德,加强精神上的统治,从思想上消灭“犯上作乱”的根源。他说“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教化立而□ 邪皆止”。董仲舒还认为,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术能否推行,关键在各级官吏。他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他更反对当时“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他认为选用官吏应以“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为原则。只有贤能的官吏才能担当起教化人民的职责。于是他又提出了察举和兴办太学这两项政策建议。他向汉武帝建议,规定诸列侯和郡守每年在他们管辖的地区内,贡举贤士二人,以供朝廷考察录用。贡举贤能者赏,贡举不肖者罚。这样,诸列侯和郡守就会尽心访求贤才,天下的贤才也就能为朝廷所用。董仲舒认为,朝廷求得贤才最根本、最可靠的办法,是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贤士。他对汉武帝说,平日不培养士,而想求得贤士,就像玉不经过雕琢而要求玉有文彩一样;培养贤士没有比办太学更为重要的了。太学设在国都,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聘请高明的教师培养天下的士人,经常

地考问他们,以发展他们的才能,这样,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正由于太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选派他们担任各级官吏,便可以按照儒家的一套统治术去教化万民。所以董仲舒认为,太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推行教化统治术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董仲舒由教化提出改革吏治,由改革吏治建议兴办太学,培养既忠君又善于治民的官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他把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私家养士的风气,发展成由封建国家统一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是有贡献的。此后,太学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之一。

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卢梭在这场思想革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董仲舒是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本文将结合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思想历程论述他对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史的发展作用。 一。董仲舒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董仲舒是汉朝武帝时代人士,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汉初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得以摆脱秦末的凋敝状况,社会经济开始出现巨大好转。这时人口开始增殖到历史的最高限,货币开始大量流通,国内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定价的市场,以此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改革汉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而当时,国内政局却是封国格局,统一的货币与定价市场很难形成,这使得汉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准备。 2,社会政治背景 汉武帝时正是七王之乱平定之后,由于贵族制度的残留,汉朝实行的仍是封国制度与郡县制度的结合体,这对秦朝的郡县制度无疑是一种退步,而直接危及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统治地位。因此汉武帝开始以“推恩令”的方式来间接推行郡县制度以保证汉武帝对国内的政治专制和对匈奴作战时政治动员的有效实施。 3,思想文化背景 汉朝初年,汉朝最高统治者实行黄老之学,而九流十家在当时并未断绝,春秋战国时代所形成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状况得以保持。这些多不利于国内思想的统一,更不利于汉武帝实行最高的君主专制,因此,富有雄心的汉武帝开始寻找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思想体系来保证自己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只有有这样的思想体系才能保证汉武帝自己既不被皇姓成员篡夺又不被人民造反。 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对儒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董仲舒继承、吸纳、融合了先秦儒家、墨家、法家和阴阳家等诸多学派思想,把各家各派中有利于统一集权、尊君爱民、安定社会的主张,以及关于社会发展变化的思想,根据时代的需要、君臣士民的希望,作了全面的批判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顺应了春秋战国以后百家思想的“合流”趋向,是学术思潮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产物 二、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应其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它对进一步巩固汉武政权乃至维护整个封建社会的统一和稳定,防止封建割据,发挥了至关生要的作用。 2、以教化为大务、刑罚为辅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今安徽涡阳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是说我国伟大的哲学先驱,其哲学思想历经几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富有无穷奥妙。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无”为天地之始就是世界的开始状态,“有”为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墨子,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约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出生于山东滕州,也有少数学术界人士认为墨子出生于河南鲁山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一起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在反对骄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较为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指出:

文言文阅读《《史记董仲舒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孝景时为博士 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 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 ..,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为人忍暴,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胡母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母生,公孙弘亦颇受焉。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摘编自《史记》,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B.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C.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D.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B. 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今指一个人具备相应能力或学力的学位“ C. 四夷是中国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D. 卒,古时称大夫之死为卒。在古代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讲究礼仪,出入仪容举止无不合礼度, 学生很尊重他” B. 董仲舒担任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记》“主父偃曾取其书上奏天子,说书中有指责讥 讽朝政之言” C. 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担当狠毒暴戾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曾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思 想家,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或者具有预见性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董仲舒主要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是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为适应汉初政治上加强封建大一统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他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张,而且其中一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的社会形势董仲舒生活在西汉前中期,战国后期以风靡之势统一中国的秦王朝经过二世而亡,西汉在农民浪潮以后得以建立,汉代建立以后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汉代封建剥削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汉代的封建剥削主要有:其一是领户制即所谓的封建领主制;其二是豪强地主实行的租佃制。汉承秦制,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食邑制度,这一方面是刘邦为自己夺取天下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是解放奴隶,实行封建制,更好的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此外汉初尤其注重对暴秦短命而亡的总结,对农民起义尤为重视,因此汉初轻徭薄赋,于民生产。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

矛盾,封建富商和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豪强宗族地主和封建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而这三个矛盾整体上还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方与富商、宗族地主以及地方割据势力一方的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汉初社会中超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 阶级这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成为了汉初的主要矛盾。汉初时,由于刚刚结束秦末战争,汉初几位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轻租薄赋的政策,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然而到汉武帝使土地兼并迅速膨胀,对封建政权和封建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关系国家生活的盐铁,铸钱很多都未集中在中央,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封建中央政权的根基。在汉武帝之前,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中始终存在着儒道法的争论,中国从秦代到汉代在政治经济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的发展也从百家争鸣到一尊法术,再到崇尚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这其中董仲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秦朝兴于法术而亡于法术,汉承秦制,然而汉初统治者并未完全照搬秦制,而是以道家的无为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当时的学术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及统治者选择的结果,实行黄老学说,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史称“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而到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支持对匈作战,急需加强中央对思想的统一,董

董仲舒介绍

日志原文:https://www.doczj.com/doc/de13581826.html,/people/!bHkxOTE5QHNvaHUuY29t/143525738.html 我参与撰著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河北卷》秦汉时期。写出了初稿。关于秦汉时期河北的思想文化成就,董仲舒是一个经典。贴上,供博友批判。 西汉时期,河北地区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尤其是董仲舒,在《春秋》学说基础上成就的“天人合一、独尊儒术”的思想,不仅对西汉政治、文化产生了空前的影响,而且对后世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3-3-1董仲舒画象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约前198-前108),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景县西南)人。早年与公孙弘一同拜胡母生门下,攻读《公羊春秋》之学。汉景帝时为博士,他深入研究西汉前期政治局势和社会,以儒学为基础,吸收阴阳、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哲学体系,集中国儒学之大成。他利用与汉武帝对策,阐述大一统的思想,说服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董仲舒一生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等著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他的著作,“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他的思想是西汉时期河北人文思想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国封建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董仲舒发展了《吕氏春秋·十二纪》的理论,把《公羊春秋》以及《尚书》、《洪范》之类学问,组合到他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促进儒学转折的新思想。

3-3-2位于河北枣强县的董仲舒石像 大一统思想与天人合一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就是说,“大一统”是天地间普遍的法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董仲舒利用天人感应的理论,诠释“大一统”。就是“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1]

董仲舒 儒家传统五行的思想

董仲舒儒家传统五行的思想 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 董仲舒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其说固然奇伟怪谲,难以思议,但决非无中生有,而是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 董仲舒继承了儒家传统中《洪范》讲五行的思想,并发扬光大之,建立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此五种不同的属性相生相胜,构成一合理的宇宙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过来看则是火胜木,土胜火,金胜土,水胜金,金胜木。五行相生是一种生成关系,五行相胜是一种变救关系。宇宙按照这种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生成变化,因而成为一可理解的合理的宇宙。如木性主生故为春,火性主长故为夏,土性主养故为季夏,金性主收故为秋,水性主藏故为冬。用五行来解释天时,天时即合乎理性可被理解。在董子看来,不仅天时依五行构成,人事也依五行构成。如木为春生之性宜以农为本劝农事无夺农时,火为夏长之性宜选贤举能赏有功封有德,土为养成之性宜循宫室之制谨夫妇之别,金为秋收拢宜刑有罪伐无道安集天下,水为冬藏之性宜敬四时之祭与谛袷昭穆之序。如此,依五行解人事,人事亦合理而可理解。按照董子的宇宙构成说,宇宙依五行被合理地安排,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河大地、鱼虫鸟兽皆依五行之性合理地运行生成,故人世间与自然界不应有灾异存在,因人世间之灾与自然界之异 均是不依五行之性合理地生成运行所致。但是,从现实上来看,合理地构成宇宙的五行关系往往会被打破,即五行相生相胜的合理宇宙会因为五行失序处于一种不合理的荒谬状态,这样,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运行就会失序,山河大地、鱼虫鸟兽的生成就会变态,即就会出现灾异现象。也就是说,灾异是破坏了建立在五行之上的合理的宇宙关系所致。故董子在《春秋繁露·治乱五行》一章专门论述了灾异产生的原因是破坏了合理的五行关系。董子曰: “火干木,蛮虫早出,雷早行;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革木夷;水干火,夏雹;木干火,则地动。金干土,则伤五谷,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倮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木再生;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谷不成。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虫蛰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董子虽然用五行学说说明了灾异产生的原因,但要说明天人感应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 说明为什么人的行为会破坏五行(天)的秩序而导致灾异。鉴于此,董仲舒再进一步从阴阳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 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出生于爱菲斯王族。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8.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几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他是把哲学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类的伟大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要由他的学生整理在《回忆录》中。 9.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学说和思想收录在《墨子》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②天志明鬼③尚同尚贤④节用。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简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董仲舒 董仲舒“仁”“义”论探析 赵墨 (渤海大学历史系辽宁,锦州120013) [论文摘要]:“仁”“义”思想是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伦理史上的重要思想,本文通过分析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们在“仁”“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从历史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学科研究方法中找出其创新之处,使其在道德实践中的优秀思想呈现出来。[关键词]:“仁”;“义”;人性论[作者简介]:赵墨(1982-)女,渤海大学历史系06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秦汉史研究。 董仲舒在社会教化上的认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的时间并不长,先辈们

往往从政治理论范畴解读《春秋繁露》中的相关思想,而常常对其书中《仁义法第二十九》略加述之即过,台湾新儒学代表徐复观在提到此事时,意味深长的说道:“仲舒发挥《春秋》仁义之旨,而参以己意,用心恳笃,切近政治人生,欲有以求救其偏弊,即在现在,仍富于极大启发性,而又未尝违反先秦儒家本义的,莫要于《仁义法》第二十九。但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发生影响最小,甚至不曾发生影响的,也是这一篇”。从中可以看出,徐复观对于《春秋繁露》此章节被历代研究者们所忽视的痛心程度之深。董仲舒对于人在社会中的道德伦理的思想论述,一方面体现了先秦儒家们的作品中的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也包含着董仲舒在社会教化理念上的创新与发展。 一、董仲舒“仁”“义”理论的学术渊源 1、孔子“仁”“义”思想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虽然他在人性论方面只是以“性相

近,习相远”一言以蔽之,并无多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后继者以解释与发挥的空间。在社会教化方面,孔子认为统治者要通过对“仁”与”义”真正涵义的理解与实践,从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周礼为道德理论基础,以“爱己”与“亲亲”为先提条件的道德行为原则,从而形成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伦理政治体制。 “如果说,仁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那么义则是仁的落实,是仁涉及于存在世界后被 [][] 具体化了的原则规范”7。“义者宜也”2,此处之“宜”,表适当,合理之意,既强调适度性,又强调其合理性。孔子将“义”定义为君子达到“仁”时应该具备的内在素质,从而使“义”成为孔子的“仁”学中的一项具体的道德实践标准。在道德实践理论中形成了以“仁”为道德实践总标准,“义”作为道德具体实践方法的理论体系。2、孟子“性善论”与“仁”“义”论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的著作较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 ,历史上,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认为是董仲舒的作品,近年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天元人三策关于天人三策的作者问题是班固伪造的,而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这种观点以2000年十月在《南京社会科学.历史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班固伪作》最具代表性,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天人三策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而是班固的伪作。当然,天人三策,即使不是董仲舒最原始的作品,可能经历过班固的加工,但也不能草率认为其不是董仲舒的作品。在没有新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认为《天人三策》是董仲舒的作品。 其次关于天人三策的写作时间问题。先后产生过六种说法。建元元年说,建元五年说,建元元年二月说,建元元年五月说,元光五年说,

学界对对策时间议论很大。司马光提出建元元年说,他在资治通鉴中提出这一说法。建元五年说由齐召南提出。等等,各有所持 综合比较。元光元年说证据比较充分,没有新的资料前提下,基本可以确定是这个时间。 写作背景 当时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统治者吸取秦朝覆灭的教训,实行休生养生息的政策。经过五六十年的修身养息,到了汉景帝末年社会经济极大繁荣。到汉武帝初期。社会却两极分化严重。地主豪强富裕起来,广大农民却处于贫穷中,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汉武帝向社会征求对策。董仲舒在这时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1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 摘要:董仲舒儒是汉代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 深远的影响,他用“天人三策”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依据,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思想也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西汉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和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的历史性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对董仲舒的评价不一,到底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功与过。 一、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在众多对策中,董仲舒的的对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这就是汉学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在对策中说“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禁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而国破亡矣”。又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董仲舒建议武帝要实行“更化”,就是肯定“有为”.否定“无为”,同时也就是改变主导思想路线,改变治国主张。在最后一次“对策”中明确建议实行“大一统”的政策。董仲舒的这些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了,班固评述此问题时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这可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接受董伸舒的“对策”而实行的。董仲舒的

董仲舒与朱熹

董仲舒与朱熹 姓名:欧建林班级:2016年春季班成绩:85分1 董仲舒被誉为__________。 A、宗圣 B、亚圣 C、汉代孔子 D、复圣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2 董仲舒以研究_________闻名天下。 A、《周易》 B、《春秋》公羊学 C、《春秋》左传 D、《礼记》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3 秦始皇治理天下,采取的治国学说是___________。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黄老学说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4 董仲舒指出汉朝革除秦敝的关键是___________。 A、修饬“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B、约束君主 C、君主励精图治 D、经济建设 我的答案:A 得分: 5.0分 5 董仲舒的学说体系,从总体上可以归为________。 A、杂家 B、黄老道家 C、儒家 D、思孟学派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6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A、周敦颐 B、程颢 C、朱熹 D、张载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7 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 A、孔孟思想 B、董仲舒的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 D、朱熹的理学 我的答案:D 得分:5.0分 8 理学,又称_______。 A、心学 B、新儒学 C、道家 D、道学 我的答案:D 得分:5.0分 9 理学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 A、诚 B、仁义 C、格物致知 D、忠孝 我的答案:A 得分: 5.0分 10 理学家们认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__。 A、著书立说 B、致君泽民 C、教书育人 D、惩处豪强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11 “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中蕴含了理学家们_________。 A、对民众关怀 B、对国家命运关注 C、责任意识 D、入世情怀 E、致君泽民的追求 我的答案:ABCDE 得分:0.0分 12 朱熹的学术成果,包含了哪些方面________。 A、哲学 B、文献学 C、自然科学 D、经济学 E、文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作业:董仲舒讨论材料

第七次讨论课材料 主题:人性论对比 1、什么是人性?——不同概念包涵下的具体内容。(天生、人所通、不 待事、人区别于禽兽的)孟子从广义人性讲,不再区分性命之别, 董仲舒这一点相同。但孟子有对人性更小的定义。 2、概念澄清之后再讨论性之善恶——现成的还是有待实现的?——由 此导致的教化或修养何以必要?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今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且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质无教之时,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岂敢美辞,其实然也。天之所为,止于茧麻与禾。以麻为布,以茧为丝,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谓性。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圣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人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卵之性未能作雏也,茧之性未能作丝也,麻之性未能为缕也,粟之性未能为米也。《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真其义也,真其情也,乃以为名。名霣石则后其五,退飞则先其六,此皆其真也。圣人于言无所苟而已矣。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 二、参考材料 (一)《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扬雄--蜀中大儒 (前53—18) 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 想家两种身份。《汉书·扬雄传》载其“年七十一,天风五年卒。”(下引本传, 不再出注)天凤为王莽新朝年号,五年即公元18年。其生当在汉宣帝甘露元年,为 公元前53年。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 新朝王莽四帝,又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宿。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 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 “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 一、西蜀一廛氓清静事无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雄自序“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

石之储”, 家境接近于贫困线。但若考其远祖,可称得上是王侯世家。本传称:“其先出自有 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处“河汾之 间”,在今山西南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司马叔侯曰:“虞、貌、焦、滑, 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扬为姬姓可以无疑,是周王族支庶。不过,到底扬氏 属于周王哪一支,因时代绵远,后青衰微,到扬雄时已不可考。雄又说:“周 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智) 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乃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据此,扬雄的祖先春秋时 曾自称“扬侯”,晋“六卿”之乱,扬侯受韩、赵、魏的逼迫,举族南迁楚国境内 的巫山地区,似乎扬氏是失利的范、中行、智伯的同党。不过此说有两点可疑,一 是扬氏称侯,不见于史载;二是范、中行、智伯也不是同时被灭,扬氏无由受到牵 连。东汉张衡对此有不同说法:“晋大夫食采于扬,为扬氏,食

汉书董仲舒传读后感

《汉书董仲舒传》有感 董仲舒,传说是董永和仙女生的儿子,《董永变文》叫董仲,《清平山堂话本》收宋元小说《董永遇仙记》说董永与织女婚后,生一子名叫“仲舒”;《槐阴记》也叫董仲舒。明代《董永宝卷》叫董震清。是汉武帝初年的一位大儒,是一位值得我们推崇的中国古代大儒。他在给汉武帝的治国对策中所提出的建议;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与胡母生齐名,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讲学的方法是“下帷讲诵”,讲课时用幕布围起来,只教高才生,一般学生则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没见过董仲舒本人。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为梁相,嬴公为谏大夫,吕步舒为丞相长史。 董仲舒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流行于汉代的谶纬都是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董仲舒还把《公羊春秋》用于司法上,提出“《公羊》治狱”,即《〈公羊〉董仲舒治狱》,是汉代酷吏产生的基础[5]。从而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汉书-董仲舒传》评:“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佑,殆不及也”。这是东汉史官对于董仲舒所献国策重要意义的充分肯定。 公元前141年,孝景帝驾崩。景帝是继文帝之后,又一个奉行黄老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之治,从而实现“文景之治”的君王。史称景帝时期,仓禀丰实,府库饶财,移风易俗,黎民淳厚,西汉社会从经济到治安都达到了农业社会美好的极点。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豪强坐大,商业地主侵渔细民,割据势力业已形成;再加之四夷侵临,匈奴寇边……班固论当时形势曰:“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书·公孙弘传赞》)在升平的表面景象下,西汉社会实已潜藏着严重的危机。急需有为之君起而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制祸患于未发,防斯民于土崩;更进而结束无为之治,乘仓实财饶之运,大兴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础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礼乐教化的盛世太平!可是,景帝只是一个继体守文之君,他实现文景之治的最大奥秘只是“无为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时让其自创财富,自食其力。文景之治的到来与其说是文景君臣统治得好,不如说是放松统治的好。怎样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实现大治,文景君臣就无能为力了。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汉武帝的身上,汉武帝的继位,给西汉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也给儒学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又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而董仲舒以贤

董仲舒的思想与大一统

董仲舒的思想与大一统 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诸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创立了新儒学,并使新儒学成为西汉的正统思想,而这种思想在之后中国的两千年历史中得以不断地丰富,直至现在,儒家思想对社会发展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董仲舒有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政治、思想、哲学……,可谓包罗万象,庞大非常。董仲舒是一位关照现实的思想家,是一位注重社会发展的思想家,他庞大的思想体系有着明确的服务对象,即:西汉的大一统。 哲学是一切思想的指导,董仲舒自然也不例外。董仲舒的哲学,集中表现为“天”的哲学,“唯天为大”,是其“天论”的核心,同时,也是他大一统思想的灵魂所在。“唯天为大”,是什么含义?天,是一切的主宰。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天”不是简简单单指头顶的蓝天,他的“天”有着三重含义,而正是这三重含义,使得天变得至高无上。首先,“天”是自然之天,“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矣。”(《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里的天,是宇宙万物的总称。“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东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有多而无溢,有少而无绝。春夏多阳而少阴,秋冬少阳而多阴,多少无常,未尝不分而相散也,以出入相损益,以多少相溉济也。”(《春秋繁露·阴阳终始》),这里的天,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其次,“天”是神灵之天,“天者,百神之君也。”(《汉书·董仲舒传》),天是百神之君主,也就是神王,是天地万物的

主宰。另外,“天”还是道德之天,“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春秋繁露·俞序》),在此,天成为了绝对的仁者,天心,便是仁者之心。经过这三重含义的叠加,“天”,就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天”,就成为了民众的信仰。 那么,确立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西汉大一统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在于利用天的地位,来确立王的地位,让最高统治者成为臣民信仰的一部分,从而实现树立君主权威,强化王权的目的。董仲舒是怎样做的呢?他提出了一个思想——“君权天授”。“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他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君主,承接天意,身为天子,替“天”管理天下臣民。这样,借助天的无上地位,把君主设为天之子,让他成为上参天,下通地,中连人的能人,从而成功提高了君主的地位,树立了君主的权威,为大一统提供了一个领导者,减小了臣民被领导的心理抵触,使大一统的可操作性得以提高。因为,“君权天授”让君主可以拥有至高权力的说法变得合理、合法、合情。 当然,仅仅“君权天授”还不足以解决树立君主权威的问题。董仲舒的“君主中心”思想,则将整个社会划分为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的完整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掌控者就是最高统治者——君主。在君民关系上,董仲舒认为,“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心之是所好,体毕安之;君之所好,民必从之。”(《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

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 [摘要]董仲舒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大一统”思想是在汉初社会危机加重、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为迎合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而形成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新秩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大一统;社会背景;历史意义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他的“大一统”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大一统”的概念是《公羊传》首次提出的。《春秋经》开篇首句记载:“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阐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谒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即以何为重,以何为大义,引申为重视、尊重。“一”指统一、合一,指万物的根本。“统”即纲纪意。“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与周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以统一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已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后经进一步发挥,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1]这样“大一统”思想不仅有了与生俱来的合理性,而且还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开始作为统治手段和主流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建立和巩固以封建君主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在董仲舒看来,君主是上天之子,代表天的意志统治人民,臣民服从君主就是服从上天,而君也要服从天的意志,否则天就会以阴阳灾异来进行惩罚,要求君主“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一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2]。为了强化政治,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提倡选举任贤,反对世卿认亲,对官吏必须进行考核,实行定时定员举荐制度;主张兴太学、以德仁教化百姓;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反对政府垄断盐铁,使盐铁归于民营,薄赋敛、省徭役,禁止官僚经营工商业,保护百姓利益,保障农民基本需要,主张德主刑辅。 在思想方面,董仲舒在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3]这种思想是以教育的方法为主,使各家各派在孔子和《春秋》的名义下统一起来,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共同为地主阶级专政服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用“大一统”思想解决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董仲舒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相辅相成,政治大一统是董仲舒大一统论的目的所在,而思想大一统则是实现政治大一统的重要手段,它们共同构成了维护君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的规范。 二、“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汉初,以“清静无为”思想为统治思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但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威胁中央集权和社会安定。在政治方面,刘邦时期的分封制

目不窥园目不窥园,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赏。

目不窥园-目不窥园,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 赏。 目不窥园 目(mù)不(bù)窥(kuī)园(yuán)。 目(mù)不(bù)窥(kuī)园(yuán)。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中文名,目(mù)不(bù)窥(kuī)园(yuán)。拼音,mù bù kuī yuán。所属类别,成语。释义,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相近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反义词,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成语资料。【成语】目(mù)不(bù)窥(kuī)园(yuán)【拼音】mù bù kuī yuán【解释】窥:观赏。 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

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用法】作谓语。目不窥园定语。状语。含褒义。【结构】主谓宾式。【年代】汉朝。【相近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反义词】心猿意马。心不在焉。【押韵词】有口难言。车怠马烦。 送暖偷寒。仗义执言。面如方田。文业砚田。季路一言。入圣超凡。一人私言。吐属不凡。 成语出处。《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 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唐·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董仲舒。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后面讲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