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XX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调研报告)

关于XX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调研报告)

关于XX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调研报告)
关于XX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调研报告)

关于XX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特色小镇作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一定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平台,可以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是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载体。xx 市自xxx年创建特色小镇以来,目前已初步........

一、xxx市特色小镇基本情况

......

二、我市特色小镇建设推进情况

(一)投资完成情况

.....

(二)主要经济发展情况

......

(三)科技创新情况

.......

三、xxx市特色小镇创建中的薄弱环节

(一)有效投入进度偏慢。虽然过于偏重投资数额的考核导向,与特色内涵的塑造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在现阶段考核导向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特色小镇建设关键仍是项目投

资。从当前进度来看......

(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偏弱。xx年,xx市xx特色小镇入驻大小企业xxx家,实现....。xx个特色小镇拥有xxx家,分别占全部入驻企业数xxx,其中....

(三)小镇功能不够完善。xx市特色小镇xxx功能中的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还不够完善。从文化功能上看,xx市小镇对于xx开发不足,xx整体性较差,xx缺失,难以有拿得出手的能够推广小镇文化符号的产品。如....从旅游功能上看,基于产业内涵的旅游功能开发困难,很多小镇往往倾向于搭周边景区的“便车”,从而造成产业与既有旅游区难以融合的问题。从社区功能方面,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建设压力较大,多数小镇存在生产与生活融合难,社区功能配套难等问题,导致小镇生活品质不高,降低了对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四、下一步建议

(一)向内部要深度挖掘,在xxx上下足功夫。特色小镇建设,关键在找准定位,突出特色。特色足了,就能避免与周边其他小镇同类竞争,杜绝花大钱办小事的尴尬。一是针对特色产业做好xxx的文章。从xxx布局出发,在挖掘特色产业资源基础上,

做好xxx文章。比如......二是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最佳平衡点。从传统文化挖掘对比情况看,xx市特色小镇和周边特色小镇比,文化吸引力不足,建议采取xxx的办法,突出创新设计,找到特色小镇的文化新名片。三是保持小镇原始的生态特色。特色小镇不是旅游景区,而是作为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呈现,因此要尊重小镇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原住居民的生活习俗,可以加以改善和开发,但不要单纯景区化建设,避免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而失去了小镇原本特色。

(二)对难点要创新破解,在xxxx上下足功夫。xxx市特色小镇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素供给,一是优化政策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不同主体的成长性不同,可设置不同的创建时间,并设置差别化税收奖励政策。对小镇建设贡献突出的企业可实施额外奖励政策,对一些成长性好但尚未展现实力的小镇可实施具有弹性的保障措施。通过xxx作用,加大各方对特色小镇的投入力度。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xxx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特别是产业定位明显,将来大有可为的产业类、经济类小镇建设,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实现多样化的xxx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进场投资,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进度。三是完善土地要素保障。一方面,要深化存量用地盘活,另一方面,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强化xxx意识,做好xxx,确保在有限的土地要素供给下达到效益最大化。

(三)对人才要多点发力,在xxx上下足功夫。特色小镇最终能否成功,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如何做好引进、培育、留住人才尤为关键。一是坚持xxx培育计划。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推进人才新政落地,完善各项软硬件配套,重点引进xxx人才。二是xxx培育计划。以培育优秀的本土年轻企业家为目标,定期培养一批,通过政策倾斜、协会带动、金融企业协助等模式,帮助缺乏人脉和创业资金的有志于创业的本土年轻人走上创业

的成功路。三是坚持xxxx两手抓。一方面特色小镇创业人员多为高素质人才,对生产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因此要加快生活相关的功能配套和商业设施建设,为小镇居民提供现代化、高品质的生态生活环境,让人才宜居宜业。另一方面要对引进人才做好人文关怀,做到深度关心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小镇温度,并提供其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从而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特色小镇,作为创新发展的浙江现象,正以蓬勃之势在全省引领了一轮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提升的新浪潮。下面是收集的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20xx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相继提出建设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20xx年6月,浙江省公布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xx年1月公布第二批名单,又有42个小镇入围;5月,该省将其中10个小镇确定为省级示范特色小镇,杭州市入选的有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 土地是城镇化、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构建特色小镇这一新生的“双创”平台,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之一就是用地。近日,针对小镇的土地要素保障问题,笔者实地调研走访了杭州市首批9个特色小镇。 产城融合的“双创”新平台 所谓小镇,既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也不完全是产业园区,而是一个产城融合的特定区域,是相对独立的,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 在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里,杭州市有上城山南基金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9家位列其中。这些小镇聚焦信息经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金融、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七大重点产业,兼顾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和地域特色产业,各自选择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浙江省以用地指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实绩的奖励。省级特色小镇要求3年总投资50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以上;第三年的产值要达到2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3亿元以上,旅游人次20万人次以上。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小镇,该省按实际使用农转用土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特色小镇按照60%土地指标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省级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将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进行图形叠加,利用信息化手段,基本摸清了杭州首批9个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9个小镇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5.65万亩,现状仍为集体土地的约3万亩,农用地约2.2万亩,耕地接近1万亩。 部分小镇的土地保障面临多重困局 调研发现,杭州首批9个特色小镇有一部分在建设中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工业用地规模过大、经营性用地不足等问题。 个别小镇规划的工业用地规模过大。虽然同为“双创”平台,9个小镇的规划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培育的成果也良莠不齐。山南基金小镇、余杭梦想小镇、余杭艺尚小镇产业特色鲜明,培育理念与产业基础结合紧密,规划具有一定超前性。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 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

“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 化的平台和高地。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一是建立现代 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 幸福产业链模式。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五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使区域社会整体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运营模式之中。 3. 区别现有城镇发展,创新利用地区空间。一是与城市及 城镇相比,更多考虑人的尺度、创新服务和“三生融合”, 突显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特色。

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思路与PPP融资模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工程技术 2016年11月43 249 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思路与PPP 融资模式 李 涛 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 河南省工业规划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本文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出发点,探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思路,设计特色小镇PPP 融资模式的组织架构,并对于特色小镇运用PPP 模式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思路;PPP 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7;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19(2016)11-0249-02 引言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2 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思路 特色小镇始于改革创新,也必须成于改革创新。作为新生事物,特色小镇创建必然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 (1)规划理念新,实行“多规合一”。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2)运营机制新,实行“企业主体”。 特色小镇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 3 特色小镇的打造要点 (1)落实城镇化的功能要求,构建“产城人文”一体化的城镇 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与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支持;大量就业人口及休闲化消费的聚集为动力机制;配套设施及服务 的配置为基础依托;就业人口的居住建设与旅游人口的度假居住建设为居住配套;管理、金融、运营的创新为相关保障。 (2)发挥区域引擎综合效应,带动周边乡村城镇化 特色小镇注重产业培育、注重经营持续、注重区域带动等三个方面。 (3)结合具体环境特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特色小镇遵循“不占耕地”的用地原则,“大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原则,“挖掘文化,打造美丽特色小镇”的文化原则。 4 特色小镇应用PPP 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目前PPP 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得到广泛运用,而PPP 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运用尚未得到合理的运用。 (1)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 目前,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但是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特色小镇必须以产业为主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大,持续的财政输出显能不太可能。要实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才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金。因此,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基本特征的PPP 融资模式,能够有效地综合使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弥补特色小镇资金缺口,丰富资金来源。 (2)降低和分散风险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采用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相应的合同,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这有利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参与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雄厚的资金积累,进而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PPP 模式的初衷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就引入社会资本,这样社会资本可以以自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项目本身的相关风险进行甄选和识别,进而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管控风险。 (3)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PPP 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在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通过投资特色小镇,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还有获得其他衍生利益。在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提高政府资本的投资效率,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投资需求,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还有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区域的经济建设中去。 5 对特色小镇运用PPP 模式的政策建议 (下转第 282 页)

调研报告:从特色小镇的起源看城市发展

从特色小镇的起源看城市发展 一、何为特色小镇,路往何方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特色小镇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特色小镇的灵感起源于国外的特色小镇,中国特色小镇借鉴了这一概念。如瑞士的达沃斯温泉、会展、运动小镇、美国的布兰森音乐小镇、法国的格拉斯香水小镇等,这些小镇都极具产业特色,业态新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拜访的游客,带动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上对小镇的认识,进而为我国小镇的改造提供了思路。 特色小镇的概念特征可总结为: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按照住建

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特色小镇和传统的工业区或者旅游景区相比定位和功能有较大差异。和传统工业园区相比,特色小镇是一个集产业和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区,其产业规模可能并不大,但是通常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名度。和一般的旅游景区相比,特色小镇通常是挖掘或培育的人文、历史、现代旅游服务。 对于特色小镇来说,人才是核心、产业是命脉,旅游则是产业的延伸关键。特色小镇最终是为人服务,一方面凝聚并服务好本地居民,另一方面吸引特定产业的人才。在此基础上,特色小镇要与当地优势产业相匹配,在产业链条中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着重发展的产业,而对于非旅游主导的特色小镇,旅游便是一种城市功能,表现形式包括会议、会展、文化体验、科技体验、产业博物馆、民风民俗等。 二、风起于浙江,兴盛于全国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许露月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许露月 发表时间:2019-01-02T16:39:16.860Z 来源:《红地产》4月作者:许露月[导读]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特别重视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了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重要作用,各地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突出当地特色的发展,营造出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现代科技等形式多样的特色小镇。 引言 特色小镇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的一项特色产业,在效仿国外特色小镇建造的同时,也在发挥着我国特色的产业系统。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仅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通过特色小镇是带动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在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也解决了农村普遍收入低下的问题,做到了城市和农村协调创新发展。通过对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初步了解,本文主要阐述了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仅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参考。 1 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体现 一是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对本国特色小镇都在不断的建设与完善,使得特色小镇成为一种特色产业链条,也是国家竞争力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发达国家几乎每一个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1]。而截至现在,我国城镇化占有率比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一大截,这也从侧方面反映出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前景广阔。 二是在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创新必不可少。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并结合实际,有效的通过借鉴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综合发展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使得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独具创新,从而逐步改善农村家庭的收入,进而缓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让特色小镇成为城市与农村的中转站,农村也可以享受城市的生活,城市也可以回味农村的恬静。 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构建城市与乡村连接的重要平台,从而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特色小镇的建立,带动大批农村人口就地就业,也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建设,使得城乡产业逐步构建融合。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良好发展。 2 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对特色方面的内容和内涵掌握不够准确,依旧是通过传统的农业和工业进行建造。面对老旧的思维模式,跳不出现有的框架,导致特色小镇的建设毫无特色可言,千篇一律,甚至建设成为工业园区,这就是特色小镇的市场主体、市场发展、市场建设、市场创造发挥的不够充分[2],导致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二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存在昙花一现的尴尬局面。大部分地区特色小镇是建立起来了,但是创造的市场价值远远低于预期,导致没有了后续发展的动力与资金,甚至特色小镇建设搁浅,就地就业的农民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继续外出务工,同时还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是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极度匮乏,特色小镇的建立在缺少资金投入的同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如农民就地就业时的住房问题,孩子受教育问题,交通通讯问题,以及老人养老问题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导致特色小镇举步维艰,难以实施。 四是特色小镇成为一些企业圈钱的工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立,其目的是缓解当地就业,提升当地农民收入,使特色小镇成为城市和乡村连接的纽带,但是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文字游戏,偷换概念,使得特色小镇成为了表面虚拟的特色小镇,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 五是一些地方把特色小镇开发变成面子工程,根本不考虑特色小镇所承担的市场意义和市场用途。在理念上建立特色小镇,实际上只把特色小镇变成一种所谓的政绩。没有真正发挥特色小镇在城镇转变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不结合市场的特色小镇只会渐渐沦落为毫无意义的样品。 3 如何正确的开发特色小镇 一是通过对当地特色产业的梳理,明确发展思路,规划特色小镇可以带动周边的那些产业,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如物流公司、交通建设、农贸交易市场、综合服务咨询窗口等[3]。随着相应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特色小镇的建设就会显得顺利成章。 二打造传统文化理念,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当地文化的深入发掘,形成科学生态的旅游产业链,从而带动民俗、农产品、养生、美食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进而吸引各地人员前来观光旅游。 三是引进高科技企业,打造科技含量高、生态文明的特色小镇。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入开发,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健康养生的特色产品。同时对当地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改善,建立相应的学校、医院、住宅公寓、文体中心等基础设施。在适宜人们长期居住的基础上,才可以广泛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而通过人才的引进,加上适宜长期居住的生活环境,建设成为高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就很简单。 四是发展有特色田园风光的特色小镇,通过传统文化的发掘与打造,吸引大批周边城市人员前往特色小镇,享受恬静的特色田园风光。通过民俗体验,农产品加工、原生态农产品采摘等一系列活动,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及餐饮娱乐休闲一体化发展[4]。 五是建设生态安逸的养老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也要相应建立。建立养老、医疗、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从而满足不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 六是打造拥有特色产品的特色小镇,通过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打造特色农产品,使这类农产品以及农产品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商品,成为当地特色小镇的招牌。 4 结束语 特色小镇的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必要阶段。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小镇的建立和完善,在发展农村的同时,也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特色小镇也可以让老人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特色小镇恬静、安逸、祥和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军.合肥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0):145-146. [2]吴伟权.特色小镇小平台撬动大产业——关于创建广西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6(10):8-27. [3]张晶晶.对建设宜居宜游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以扬州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494-494. [4]杨红梅.对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7(22):39-39.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 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03-08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出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选择适当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为特色小镇培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属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经过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风险分配,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相互协调,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由SPV根据特色小镇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相应担保扶持来安排融资。融资规

模、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特色小镇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价值直接相关。可用的融资方式包括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信托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PPP融资等。模式一:发债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项目公司能够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能够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能够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能够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债券产品结构设计模式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是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结构设计 融资租赁的三种主要方式:直接融资租赁,能够大幅度缓解建设期的资金压力;设备融资租赁,能够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改进企业财务状况。模式三: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务院在《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62号)中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多利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以下特点:◎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产业政策导向性;◎产业投资基金更多

调研报告: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

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 一、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内生型”特色小镇数量不足 目前,特色小镇的打造以“外推型”小镇为主,不少地方在规划建设当中存在“盲目建设”“过度模仿”等问题,未能依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建设适合本地情况的特色小镇。在建设小镇的过程当中,市场还不能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导致一个地区的产业不能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得到自发性地生长、培育、升级。在建设小镇过程中,本地居民还未能充分参与进来,这使得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反馈、纠正。 (二)产业层次不高,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深度不够

许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附加值较低,不能有效地进行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以及产业功能拓展,导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水平的低下导致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入驻。总之,因为产业结构的单一,导致以小镇为实体的空间单位功能缺失,特色小镇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无法实现,小镇建设的核心仍停留在“物”而不是“人”的阶段。“产、城、文、智、旅”五位一体发展并不能真正实现。 (三)先进技术支撑不足,不少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缺乏高新技术支撑 无论是“城中镇”“园中镇”,还是“镇中镇”,数字化往往意味着必须有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目前,很多乡镇的技术创新多以大企业为主,缺乏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产、学、研、用”不能有效结合,这使得许多乡镇的产业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无法实现产业的升级。一整套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与现代互联网信息体系目前仍在探索阶段。 (四)融资渠道缺乏,要素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特色小镇在融资机制方面,虽然已经出现基金模式、信托模式、债券模式、PPP 模式等多种融资模式,但投融资

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崇明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为此,我们民进崇明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崇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崇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崇明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生态岛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 国内外许多成熟特色小镇的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去支撑。我县农、林、渔业等资源丰富,仪器、仪表、轻工机械等制造、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空间广阔,药材的种植、研发、销售大有可为,养殖业、种植业、海洋捕捞业等发展潜力巨大,每一项产业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

心得体会: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心得体会: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如何定位?特色小 镇谁来建?自发性基础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X市5县1市1区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走访,结合X实际,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坚持以目标和理念引领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1.解放思想,调动全民(镇民)参与积极性。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区,也不 是行政区划,而是社区特征,是传承和展示独特地方特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 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乡风民俗。比如绩溪县可以利用徽菜发源地、徽菜技校、自然生态等优势,创建徽菜特色小镇。 2.突出政策引领,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多方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一要建立市、县、乡镇财政专项特色小镇建设基金,鼓励股份经济合作社、民间资本和私人投资者积极参与,成立特色小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加快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二要

加快制定《X市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引领示范一批、创建认定一批、培育预备一批”特色小镇发展目标,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主体、资金筹集渠道、规划设计、体制机制等核心问题。 3.加大宣传,形成合力。 一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特色小镇建设政策、意义,让“特色小镇”理念深入人心,逐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生态容量评价机制,完善行业认证和运营标准。加强泾县桃花潭、查济古民居与广德新杭太极洞、旌德江村等区域间乡村旅游资源的衔接和互补的特色小镇。三要要高度尊重和重视发挥企业家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让广大建设者接受,让全社会认可。 二、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 1?精准定位,分类实施。一要调查研究,寻找具有X特质的人文历史、文房四宝等适合发展特色小镇的点,集中有效资源,重点打造有深厚文化底蕴、历史传承深远、人文

特色小镇建设调查报告.docx

特色小镇建设调查报告 一、小城镇建设情况 组建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城建的副镇长和城建办人员任工作员,全程负责和指导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小城镇建设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作为全省城镇化建设试点镇,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2015年,建设成容纳400户入住的实行封闭式管理的4万平方米城镇化试点小区,节约建设用地38万平方米;完成了小区配套建设工作,投资15万元建设城镇化小区灯光篮球场,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15万元安装路灯60盏;投入资金270万元建设了上下水系统;投资935万元完成城镇化小区集中供热项目;投入资金300万元修建垃圾处理场。镇区内硬化路面14公里,绿化、美化铺满盖严,投资服务设施完善,有公共服务大厅、客运站、邮政、银行等服务设施。 二、小城镇建设培育情况 我们秉承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宜业人文环境的理念,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镇村布局。 (一)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 、产业特色 一是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创意体验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特色农产品、渔产品、山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绿色农林渔类产品生态绿色品牌。依托黑龙江湖润湾田农业有限公司建设集实验控制中心、智能温室、阳光节能温室、阳光大棚、菌类栽培、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形成“农+游+娱+养+食+购”六位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产业链。 二是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发挥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境内蜂蜜山、兴凯湖、21公里黄金湖岸线、莲花泡等自然旅游景观,同时与周围多处人工、文化、历史、自然旅游景观相连的区位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游”、“农家游”;通过对镇域内蜂蜜山景区、

2019年浙江特色小镇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2019年浙江特色小镇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一 湖州市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 (一)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概况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是信息服务类小镇三以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入驻地理信息企业240家左右,完成特色产业投资42亿元,年缴纳税收8亿元,发明专利拥有量280项三小镇规划用地面积5500亩,其中建设用地2000亩;已建成区域用地面积4500亩三 (二)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创建成效 1 运行模式 (1)政府搭建平台三小镇建设初期,政府邀请了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四贝格做战略咨询二新加坡CPG集团负责编制控制性详规二南方设计公司完善小镇规划三政府负责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并采取政府垫资代建的方式,帮助企业建设产业用房,为企业搭好 凤巢 后,再由企业以综合成本价购房,为企业分担建房压力三 (2)企业积极参与三随着小镇基础设施及酒店二餐饮二娱乐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入镇,南方测绘和国遥等行业领军企业二中科院遥感所和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陆续入驻,共同打造地理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示范区二科技创新先行区二服务体验区二文化展示区和新镇区三2 特色产业发展 (1)集聚地理信息产业三重点引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二地理信息软件研发二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优化对企业的各项服务,吸引了地理信息相关企业240多家,共同打造地理信息 达沃斯 小镇三(2)凝聚技术创新力量三建成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吸引了中航通飞研究院浙江分院二浙大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二中科院遥感所德清研究院等入驻,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实验室三

建立从苗圃二孵化器二加速器到产业平台 四维一体 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成国内首家国家级地理信息众创空间 地信梦工场 ,并在北京二杭州成立异地孵化分中心,承接孵化优质项目20多个三开展与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二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二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的合作,多次举办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发布展示会,推介产品示范应用三 3 宜居宜游水平 (1)生产空间三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用了52幢产业大楼,提升核心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三 (2)文旅空间三建设了3 5万平方米的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二3 5万平方米的展览馆二7000平方米的小镇客厅二330亩的凤栖湖,以及2000亩的树阵二花海等旅游景点,成功创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 (3)生活空间三建设了2000套人才公寓,为入驻企业员工子女建设了幼儿园三引进诺富特酒店二亚朵酒店二机器人餐厅二电影院二酒吧二咖啡吧等商业项目,实现小镇首个商业综合体 德清海洋城投入使用三开通了小镇途经市中心二直通德清高铁站的公交车,方便企业员工日常出行三4 特色文化风貌 (1)举办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三举办了以 同绘空间蓝图二共建美好世界 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000名左右的行业专家二企业代表参展参会三这是经联合国执行局决定二由联合国各成员国参加的国际盛会,是联合国主办的规模最大二级别最高二内容最丰富的地理信息大会,也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在我国举办的层次最高二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多边活动三 (2)挖掘地理信息文化三建成全国首个地理信息专业展馆(小镇客厅),在挖掘清代德清籍著名地理学家等中外地理信息历史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其高科技特性,衍生出地理信息高科技体验游三由20多家园区企业全程参与升级改造的设计建设,并提供所有展品与体验设备,吸引近3万人次参观三5 机制政策创新 (1)政府扶持三出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扶持地理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特色小镇”的提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颇有渊源。“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相关的文件中。党的十八大对其内涵做了高度概括,并指明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方向。随后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深入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2013)。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小城镇的发展尤其受到关注。而我国现有的小城镇大多数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自然形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小城镇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产业升级、科技发展、人才引入、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从创建程序上看,特色小镇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等程序在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经济社会功能和文化素养的特色小镇。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年1月29日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正式出炉,42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浙江特色小镇从提出设想到落实推进,引发了社会、媒体、专家、学者等的广泛关注。正是特色小镇建设备受各界的关注,我们才觉得有必要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意义、经验、启示等做一个精要而又系统的梳理。 一、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 “特色小镇”到底是什么?特色小镇是以某一特色产业为基础,汇聚相关组织、机构与人员,形成的具有特色与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群落。确切地说,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虽然独立于市区,但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单元;特色小镇也不是地域开发过程中的“区”,有别于工业园区、旅游园区等概念;特色小镇更不是简

特色小镇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特色小镇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2016月#日-#日,我与**市政府办公室一行#人,先后赴张家港、常熟、昆山、吴江、海门、如皋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各市(区)深化改革、迸发活力,深挖资源、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地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重点考察的是港口建设、开发开放、城市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等,时间紧、内容多,安排的非常紧凑。四天的时间,我们实地参观了张家港市永联村、沙洲新城展示馆、暨阳湖生态园,常熟市东方红木工业旅游示范点、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隆力奇养生小镇、沙家浜旅游度假区,昆山市改革开放成果展览馆、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展示馆,吴江区东XX旅游度假区展示中心,海门市通海码头、招商局重工、中远重工,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园、水绘园、东大街等,并就城市管理与如皋市城管局进行了充分交流。 近年来,这些市(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大城市建设、园区建设、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的力度,经济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发展的质

量越来越好,发展的环境越来越优,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强盛。 二、各地发展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参观的这些市(区),努力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营造了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敢于争先、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张家港人培育、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成为激励江苏乃至全国人民创新发展的动力。昆山市始终把富民强市、“两个率先”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总目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精神,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工业化的理念和思维已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规的举措,准确把握住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大的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思路清晰、精力集中是经济崛起的关键所在。昆山、张家港、吴江、海门等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提出的目标十分明确具体,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制定的政策措施既富有胆略和气魄,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张家港市确立了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协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及规划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及规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让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成为特色小镇培育有力的资金支持呢? 一、特色小镇投融资的政策环境 (一)鼓励多渠道的对特色小镇的金融支持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强化金融支持。 专项建设基金要扩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覆盖面,安排专门资金定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城镇功能提升等。 鼓励政策性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和产品,针对新型城镇化项目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 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面向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 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整合政府投资平台设立城镇化投资平台。支持城市政府推行基础设施和租赁房资产证券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直接融资比重。 (二)鼓励多渠道的投融资创新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特色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鼓励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发起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鼓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三)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范围 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中对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在促进小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政策性信贷资金主要支持小镇基础设施配套、小镇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支撑配套设施三方面的建设。 二、特色小镇融资渠道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社会多方资源对接、配合的综合表现。融资主要来自政府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五种渠道。多个投资平台的参与,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将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开发性金融发挥“特殊作用”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开发性金融主要承担长期融资的任务,针对瓶颈领域,提供大额长期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建设资金问题。 如: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将采取母子基金的结构,母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带动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达到万亿级别,主要投资于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创客空间、特色农业等各类特色小镇。 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将聚集并整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推广运用并探讨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入手,培育和建设市场信用,引导各类资金和资源投入小镇建设。 (二)政府资金发挥“杠杆作用” 政府资金在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中起着引导和牵头作用。

关于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力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各地都把特色小镇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陕西省发改委今年也出台《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个特色小镇,此后逐步扩大,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设100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 一、特色小镇特点与做法 近年来,江浙一带利用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这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1.明确定位,内涵高端。特色小镇突出“特而强”,“特”是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按照“一镇一业”,细分领域、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强”主要表现为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集聚高端要素,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单打冠军”。 2.紧贴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镇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

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比如黄酒小镇,湖笔小镇、丝绸小镇等。 3.规划引领,形态精致。特色小镇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要求按3A级景区以上标准建设,旅游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景城互动、环境宜人的市民生活家园,抓住特色要素,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景观。 4.运作灵活,改革创新。特色小镇运作机制做到“活而新”,“活”就是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建模式,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在土地、财政等方面支持服务。“新”就是小镇采取“宽进严定”的“创建制”,不搞“审批制”,政策上实施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 二、****建设特色小镇的现实基础 我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路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一村一品”,还是近期的“美丽乡村”、重点镇、生态镇建设等,都与特色小镇的战略思路有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一城三镇十村”为重点,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做靓美丽镇村,启动了焕古、向阳、蒿坪镇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 1.优势资源特色明显。****境内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类型多样、组合性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相互并存。****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