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葛浩文翻译思想探究

葛浩文翻译思想探究

葛浩文翻译思想探究
葛浩文翻译思想探究

葛浩文翻译观点探析

葛浩文翻译观点探析 摘要: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为中国文学翻译到美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但是关于葛浩文先生的翻译观点却少有研究,本文以《狼图腾》为例,总结出了葛浩文的翻译观点,也可作为今后学习的范例。 关键词:《狼图腾》;葛浩文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他现在是圣母大学中文系教授,教授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已经二十多年了。在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他还编著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学的书籍,还是《现代中国文学》学术期刊的创始人之一,他还为《华盛顿邮报》《伦敦时报》《时代》《今日世界文学》《洛杉矶时报》等期刊杂志供稿。他对翻译的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 夏志清教授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

说,葛浩文是“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舒晋瑜,2005)。由于葛浩文的英文、中文都出类拔萃,再加上他又异常勤奋,所以他在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方面成就十分惊人。在美国读研究院时已经开始阅读及翻译中文小说。 二、葛浩文主要作品介绍 美国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西方学者。葛浩文三十多年来共翻译中文作品四十余部,其中包括萧红的《萧红小说选》《商市街》《呼兰河传》《生死场》,李锐的《旧址》,贾平凹的《浮躁》,刘衡的《黑的雪》,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苏童的《米》,王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愤怒的蒜薹》《丰乳肥臀》《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他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中贾平凹的《浮躁》借助他的翻译于1989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他与夫人林丽君合译的《荒人手记》于1999年获美国翻译协会年度奖(张耀平,2002)。 三、葛浩文的翻译观点 1.忠实 “the satisfaction of knowing i’ve faithfully served two constituencies keeps me happily turning chinese prose into readable, accessible, and - yes - even marketable english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

收稿日期: 2009-12-16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 B A 005) 作者简介:刘 彬(1974-),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 刘 彬 (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 摘 要:建国初17年间(1949)1966),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经历了从主要译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到广泛引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古典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及亚非拉反殖民主义作品的过程。从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所强调的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等因素来看,在当时翻译政策和文艺思想指导下引入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意识形态;诗学形态;赞助人中图分类号: 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 (2010)04-0093-05 0.引言 对于建国17年(1949)1966)的文学成就,许多当代文学评论家都认为没有太多评论的价值。德国汉学家顾彬(W 1Kubin)曾说道:/但以貌似客观、积极的方式来谈论1949年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文学却是无益的。0(2008 :12)在国内,丁帆、王世沉认为,建国后27年文学(包括文革10年)缺乏现代性元素。(1999:58)笔者认为,翻译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途径,译介则是促进本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手段。1949至1966年这17年间文学译介的发 展过程长期以来未被论及,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许多人误以为17年没有什么文学译介或译介成就不大;二是以为17年文学译介完全意识形态化了,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方长安,2002:79)本文运用勒菲弗尔翻译即操控的宏观理论,研究建国后17年的文学翻译状况,用实证的观点来探讨该时期的基本倾向,客观地描述其中的特色和取得的成就,认为全球本土化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必然趋势。 1.翻译即操控论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却还是近年来的事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勒菲弗尔(A 1Lefevere)、赫曼斯(T 1H er m ans)和国内蒋骁华、王东风等学者针对意识形态对翻译,尤其是对文学翻译的操控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 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备。勒菲弗尔明确提出,翻译当然是改写;一切改写,无论意图如何,都反映一定时间阶段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 态;改写是在权力操控下进行的,有助于一种文学和一个社会的进化。他进而提出:重写可以引进新观念、新流派、新词语;因此翻译史也是文学的革新史,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史。(L e fevere , 2004b : v ii) 勒菲弗尔操控论的详细描述体现在其 5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6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3 个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在这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政治领域,而应理解为由用于规范我们行为的模式、惯例、信仰所形成的框架体系,它对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以及主题的选择和展开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L e fevere , 2004b : 16) 意识形态可能是译者所信奉的,也可能 是某个赞助人以某种限制形式强加给译者的。(L efe -vere ,2004b :41) 诗学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指文学技巧、文类、主题、人物原型、情境和象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一旦诗学形态形成,就会在文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约束其必须取得社会认同。 (Le fev ere , 2004b : 26) 赞助人是指那些可以促进或阻 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可以是一些个人、宗教团体、政党、社会阶层、权力机构、出版 第33卷 第4期2010年7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PLA U n i versity o f Fo re i gn L anguages #93#

卞之琳介绍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 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著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布莱希特印象记》; 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

思辩的译论_介绍法国翻译理论家J_R_拉德米拉尔_俞佳乐

思 辩 的 译 论———介绍法国翻译理论家J .R .拉德米拉尔 俞佳乐 R ésum é:Il s ′agit l d ′une pr ésentation de J .R Ladmiral ,th éoricien fran ais de la traductologie .Y sont abord és les diff érents aspects et les approches de la th éorie de Ladmiral . Mots cl és :Ladmiral ,traductologie . J .R .拉德米拉尔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译界来说,应该已不陌生。早在1998年,由许钧、袁筱一编著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就曾辟专章评介其代表坐作《翻译的理论要素》①。该书于1979年首次出版,1994年被收入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TEL 丛书集,被认为是继乔治·穆南《翻译的理论问题》②之后法国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的是,在承袭了穆南的语言学立场之后,拉德米拉尔又从数十年法德哲学翻译体验出发,结合翻译实践教学经验,发展出了一套以思辩为特色的译论。在巴黎十大进修期间,笔① ②M ounin ,Georges ,Les Probl èmes th 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G alli -mard ,Paris ,1963. Ladmiral ,Jean -Ren é,Traduire :th éor èmes pour la traduction ,Pay ot ,Paris ,1979;《当代法国翻译理论》(许钧、袁筱一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0—86页。

傅雷、卞之琳的翻译人生

收稿日期:2012-04-27作者简介:庞莉芹(1988 ),女,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2年9月第31卷第9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2Vol.31No.9 傅雷、卞之琳的翻译人生 庞莉芹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傅雷和卞之琳都乃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翻译家,但因不同的人生经历创造了不同的翻译语境,因而 二人无论是在翻译目的还是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傅雷希望通过翻译救亡图存,偏重法国文 学, 以小说为主;卞之琳的翻译则受到自己创作的影响,偏重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不同的翻译实践使二人形成独特的翻译思想,总结出各具优长的翻译理论,不仅指导二人取得了不凡的翻译成就,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翻译语境;翻译目的;翻译思想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2)09-0129-04 中国翻译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 的周朝,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则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并于二十世纪达到鼎盛。在这段时期内,中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翻译家, 傅雷和卞之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同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从事翻译活动的傅雷和卞之琳,由于迥异的人生经历选择了形式与内容都有着巨大差异的翻译对象,并在翻译实践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思想,我们通过二人的翻译语境、翻译目的、翻译对象和翻译思想四个方面对其整个翻译人生进行比较研究。 一、翻译语境 傅雷于1908年出生于上海,幼年的私塾学习使 其具备扎实的古文功底。1921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这是一所教会中学,法语乃主课,三年的学习使傅雷打下了坚实的法语基础,但在毕业前夕因反对宗教信仰被开除。1924年傅雷考入上海大同中学,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示威游行运动,1926年领导大同中学的学生开展了发对学阀的斗争,同年秋 考入上海持志大学。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傅雷决定赴法留学。1928年,傅雷入巴黎大学学习文 科。1930年发表了第一篇译作《圣扬乔而夫的传说》 。1931年归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1933年至1964年间,出版了多部译作,有《夏 洛外传》、《托尔斯泰传》、《人生五大问题》、《米开朗琪罗传 》、《恋爱与牺牲》、《伏尔泰传》、《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高老头》、《文明》、《幸福之路 》、《亚尔培·萨伐龙》、《英国绘画》、《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嘉尔曼》、《夏倍上校》 、《老实人》、《天真汉》、《于絮尔·弥罗埃 》、《查第格》、《搅水女人》、《艺术哲学》、《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幻灭》三部曲等。卞之琳于1910年出生于江苏海门,自小便喜欢 中国古典诗词,在高小时读到冰心的诗集,从而爱上了新诗。初中时英文课本是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 故事集》 ,对英国文学开始产生了兴趣。1927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部,读到了莎士比亚原著。 1929年考上北京大学英文系,试译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及英国诗歌。1931年卞之琳译的爱尔兰戏剧家约翰·沁孤的一首格律短诗发表在了《华北日报副刊》 。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三秋草》。毕业后,卞之琳边教书边著译,其译作发表在天津《大公报》上,后其中一部分收入《西窗集》,“是30年代国内主要介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第一本译品选” [1]120 ,另一部分译作收入《英国诗选附法国诗十二首》 。1935年为中华文化基金会译英国作家斯特莱特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又译了《浪子回家集》的一些篇什和阿佐林一些作品。随后又译了贡思当的 《阿道尔夫》和纪德的 《赝币制造者》、《窄门》。1940· 921·

从_译中求异_到_异中求译_安托_省略_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与翻译_解析_李露露

96 F L C M a r . 2015 V o l.12 N o .2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64) 安托万?贝尔曼(Antoine Berman)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由于英年早逝,他的大多数关于翻译的思考都成文于20世纪的80年代,主要代表著作有:《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以下简称《异的考验》)(1984)、《翻译与文字》(1985)、《翻译批评论:约翰?唐》(1995)、《翻译和文字或远方的客栈》(1999)以及《翻译的时代》(2008) 等。1984年,在巴黎国际哲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上,贝尔曼对西方翻译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以“意义传达”为中心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批判,主张将翻译伦理研究作为今后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王大智,2012:45)。可以说,贝尔曼的《异的考验》一书在翻译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翻译伦理”的概念,最早便是在这部作品中提出的。该书出版伊始便在法国译坛引起轰动,并被书评界公推为当代翻译理 论研究的经典之作。后来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这部作品直接引发了继“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刘云虹,2013)。在《异的考验》一书中,贝尔曼将研究视野聚焦于19世纪前后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程,对从路德以来各个阶段德国译事、译论的滥觞发展、主要流派和变迁趋向进行了一番史学维度的“考古”,并通过对翻译的若干基本问题的阐释和判断,最终将翻译定格为“异的考验”。 摘 要: 安托万?贝尔曼在《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将研究视野聚焦于19世纪前后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程,对从路德以来各个阶段 德国译事、译论的滥觞发展、主要流派和变迁趋向进行了一番史学维度的“考 古”,并通过对翻译的若干基本问题的阐释和判断,最终将翻译定格为“异的考验”。本文围绕文本展开归纳梳理和翻译性解读,试图从贝尔曼翻译思想的内隐逻辑出发,指出在当前译学界对贝尔曼的阅读与理解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主题词: 异;合;翻译;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15)02-0096-07 从“译中求异”到“异中求译” —— 安托万?贝尔曼《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 化与翻译》解析 李露露 许 钧 南京大学 1 合而非同的“译中求异” 贝尔曼首先从翻译史的角度强调,正是“德国在其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所发展起来的所有翻译理论构建了现代西方翻译主要流派的基石”(Berman,1984: 279)。从A.W.施莱格尔译笔下的莎士比亚到蒂克翻译的《堂吉诃德》,从施莱尔马赫之柏拉图到福斯之荷马,再到荷尔德林之品达、索福克勒斯,“浪漫派及其他学者大量的翻译作品被视作德意志民族永久的文化遗产”(ibid:25),这是德国文化在其构成的关键时期向翻译发出的特殊召唤。德意志民族在此所形成的地位特殊、影响深远的翻译传统,使历史上翻译所形成的片片盲区逐步显形,更使得翻译这一原本被视为单纯语言转换的活动逐渐走向学术界讨论的中心。 《异的考验》从对西方文化具有奠基性质的,对希腊诗学、哲学,拉丁诗学及其他伟大作品的复译问题说起,将16世纪马丁?路德的《圣经》德译本——西方宗教史上的首部“民众的圣经”作为德意志文化史这一良好传统的开端。路德在翻译的语言上进行了双重的尝试:以“土生土长”的地方性语言为出发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提炼,使其成为规范语言(许钧,2004:186-187)。路德用他的实践经验向我们表明,德译《圣经》就是言说圣经的方式的本土化,而翻译的过程也就成了语言 作者简介:李露露,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与法国文学。E-mail:p o t r i a 2005@https://www.doczj.com/doc/de1042010.html,。许钧,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与法国文学。E-mail:xujun@https://www.doczj.com/doc/de1042010.html,。 DOI:10.13564/https://www.doczj.com/doc/de1042010.html,ki.issn.1672-9382.2015.02.015

葛浩文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e1042010.html, 葛浩文翻译研究 作者:曾小峰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9期 内容摘要:随着西方世界渴望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中国文学则是一面反映行进中的中国的镜子。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第一人, 他的翻译思想与实践非常值得一探究竟。葛浩文的翻译观深深影响了他的翻译实践,并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葛式译文小说。 关键词:文学翻译葛浩文改写论 一.引言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西方主流媒体终于目光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学,而在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路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则让人无法忽视---他便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自从奠定了他在汉学界地位的代表作《萧红评传》问世后,葛浩文 几乎垄断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近50部作品出自他之手,囊括了中国两岸三地各个时代杰出作家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蜚声海外并获得过国际上各种大奖,无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John Updike调侃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几乎变成了葛浩文的自留地”。这一系列的奖项无不证明了葛浩文的精湛技艺和作品的有口皆碑,他是如何拥有这样的口碑的呢?本文试图探究葛浩文的核心翻译思想,以及他是如何将这一思想贯彻到翻译实践中。 二.葛浩文的改写翻译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Andre Lefever将对“改写”,“refraction”的研究融入到翻译研究中。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对原语文本的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改写或文化操控。“翻译当然是一种对原语文本的改写。所以不论意愿如何,改写都反映了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并且这种操控会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以某种特定方式发生。”(Lefever,1992:32) 尽管如此,葛浩文依旧保持着译者应有的尊严和对翻译的喜爱,“我热爱这个事业,热爱中文,热爱英文写作…换言之,我译故我在。”(ibid:1)他认为改写或创造,忠实与背叛是好翻译不可或缺的两大标准和要素。他进一步指出“据我经验来看,大部分的作者们至少都能容忍男男女女们将其作品改写为另一种语言—因为这绝对是翻译的本质。”(ibid:1) 三.葛浩文的改写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葛浩文对翻译实质的看法深深影响了其翻译策略,因为他将读者接受性置于首位。而英美读者更喜欢归化的译本,更强调译者的隐身,这便意味着成功的翻译应该看起来不是翻译或有外国语的痕迹,所有这些使得葛浩文不得不对原语文本进行改写和背叛。不论是对小说标题的

梅肖尼克翻译思想探究

梅肖尼克翻译思想探究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评介 傅晓玲程晓昆中山大学 摘要:《翻译的伦理与政治》总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亨利?梅肖尼克作为诗人、翻译家、批评思想家对于翻译的独特思考。本文旨在简约介绍梅肖尼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翻译的节奏、翻译的历史性核心思想,分析其独具特色的历史发展渊源与特征。 关键词:梅肖尼克;伦理;节奏;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3X(2013)01-0060-04 一、引言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是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文论家亨利?梅肖尼克(Henri Meschonnic)2007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两年后,即2009年,这位法国杰出的翻译家、翻译思想家、诗人、语言学家、文论家溘然长逝。又两年后,2011年,该书英文版(Ethics and Politics of Translating)由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加拿大肯髙迪亚大学布朗热(Pier-Pascale Boulanger)教授承担了该书的翻译和编辑工作。中国翻译学界最早是从袁筱一和许钧的《”翻译诗学”辨》(袁筱一、许钧,1995)—文中看到梅肖尼克的大名和他精辟的翻译见解的,但那时他的作品还没有译成英文,英语翻译界的学者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了解这位学者的翻译思想。承蒙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的高效运作,这部2007年的新作,这么快就翻译成英文并得以出版,从而使以英语为阅读语言的翻译学研究的读者可以在差不多第一时间里了解这位著名翻译思想家的最新的、也是最后的思想。按照为该书作序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现代文化研究会主席瑙斯(Alexis Nuselovici, Nouss为其笔名)的说法,”我们是该思考一下梅肖尼克了”。(Meschonnic,2011:1) 作为法语翻译界精通希伯来、希腊和拉丁文久负盛名的学者,梅肖尼克的理论著述一直颇丰。初以翻译旧约圣经的《五卷》出名,后以《诗学——创作认识与翻译诗学》、《翻译诗学》和《节奏批评》等奠定了他在法国作为文论家、翻译理论家独树一帜的显赫地位。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可以视为《翻译诗学》的续篇。该作总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梅肖尼克作为诗人、翻译家、批评思想家的主要核心思想。继《翻译诗学》之后,他将研究重心转向翻译的节奏和翻译的伦理问题,认为符合伦理的翻译要求译者能够倾听到各种节奏。他关注文化问题对翻译研究的冲击与影响,认为无法倾听到语言节奏的译者一定是因为文化传播的原因而引起的失聪。他极力反对用诠释学的方法来解释语言符号的二元观,反对将能指与所指用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标签截然隔离开来,主张诗学翻译,阐释了什么是语言意义的翻译并如何做到语言意义的翻译。最后,他肯定了翻译在建立欧洲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性作用。 二、内容简介 全书十六章,就内容而言,可粗略划分为四大板块,第一,翻译伦理(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翻译评论(第四章至第八章)、第三,宗教文本翻译(第九章至第十三章)、第四,翻译节奏(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在这四个板块中,诗学、伦理、节奏等翻译理念常常纠结融合、扑朔迷离,交织于一起,从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等人的哲学和语言学思想对作者的影响。各章篇幅长短不一,语言表达哲理思辨,忽而言简意赅忽而晦湿难懂,从而形成作者奇特独立、特色斐然的著述风格。本文拟从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翻译的节奏性、翻译的历史性这三个最能代表作者思想也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入口,走进梅肖尼克的译学世界。 三、翻译的伦理与政治 20世纪后半叶,西方各国涌现出一批新的翻译学观点和翻译学流派,如翻译等值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20世纪70至80年代间,一批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巴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翻译莫言的小说,大量采取省略、删除、添加、改写的方式,对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容常采取模糊化的处理。他的译本中在西方获得广泛认可,但中国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他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口味,采用伪忠实和叛逆的翻译手法,过度美化原文,译出"象征性文本"的畅销书,不属于严肃的文学翻译。 葛浩文申辩说,自己并不惯于删减,译文要忠实于原作,但不必完全按字面意义翻译。对于葛浩文是否忠实原文,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研究者一般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语例作为论据,没有数据支撑;或仅粗浅标注英语文本,用提取高频词或计算句长比等方法研究翻译共性,未能就语言及内容差异对中英文本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对比。 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使用软件进行人工标注,采用双语平行对比法,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对比《天堂蒜薹之歌》的中英文本,标注和统计其中对文化负载词、颜色词、动作谓词灵活多变的处理,根据统计数据总结葛浩文译文的特点,解读其翻译理念,分析其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葛浩文的翻译理念是忠实作者思想,考虑读者接受度,文辞优美易读。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翻译中采用的办法是:在内容上,直译约占原文篇幅90.4%,删减约占8.0%,改动约占1.6%;加译约占译文篇幅的1.1%。在对语言细节的处理方面,55.5%的文化负载词采用改译法,改动的动作谓词中,约有81.1%为上义词变下义词,对约72.5%的颜色词采取直译,有时则根据小说语境和语用习惯选取合适的表达:在语言上,他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变化词类,调整语序,变更句子语气,重组句子结构等。 葛浩文秉持尊重原文作者的翻译原则,重视与作者的沟通以确保对作者意思

浅谈葛浩文英译当代中国小说翻译观点

浅谈葛浩文英译当代中国小说翻译观点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1961年毕业于长滩加州州立大学,之后于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现任圣母大學讲座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葛浩文的成名作是1974年翻译出版的《萧红评传》,之后曼氏亚洲文学奖三位得主之作品也均为葛浩文译作,包括2007年的姜戎《狼图腾》、2009年的苏童《河岸》和2010年的毕飞宇《玉米》。2012年,葛浩文英译的莫言作品《红高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汉学大师夏志清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盛誉葛浩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将葛浩文比喻成接生婆,他在《纽约客》杂志上写道: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莫言本人也在201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演讲时说:如果没有(葛浩文)杰出的工作,我的小说也可能由别人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但绝对没有今天这样完美的翻译。 翻译思想是指译者本身对翻译工作的宏观认知,即译者对翻译的总体观念。这种观念会影响到译者对译文本、翻译策略、方法等方面的选择和应用。系统研究译者的翻译思想,不仅有助于把握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而且可以深化我们对于译者翻译行为背后的不同驱动因素的理解。在此,笔者将选取论文中的典型代表,总结其主要翻译思想,并指出其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孟祥春(2015)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翻译功用论、策略论、认识论、过程论与标准论。他把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归结为在全球文学生产大语境下,以忠实为前提、以可读、平易、有市场为基本诉求、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凸显自我的再创作。孟祥春将其解读为全球文学生产大语境体现了葛浩文的全球视野;忠实让其翻译成为翻译;可读、平易有市场是翻译的标准论,确保了翻译取得成功;凸显自我是对译者的解放与主体性的高扬;再创作属于认识论,抓住了文学翻译的本质,提升了译者地位。 胡安江(2010)则从文本选择、文本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等视角切入,分析了葛浩文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认为葛浩文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此外,胡安江还认为:总的来说,葛氏翻译时秉承与信守的快乐原则与读者意识,以及在此理念下葛译对于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的追求与强调,构成了汉学家译者模式的另一种言说类型。胡安江还引用了葛浩文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忠实地为两个地区的读者服务时,那种满足感能让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 王海平(2011)在文献中总结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主要为:葛氏还是比较看中翻译的忠实性的,但他也强调译文的创造性,追求两者的统一。他也引用到了葛浩文的原话:我热爱创造性与忠实于原著之间的冲突,以及最终难免的妥协。 在以上翻译思想的指导下,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具体如下: 孟祥春(2015)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整体上是异化和归化相通,直译和意译相协调,但不容否认的是,葛译归化与意译的倾向性更为明显,这显然是为可读性服务的。孟祥春还引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论文

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论文 一、诗学与翻译诗学 诗学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一书,是 指组成文学系统的文体、主题与文学手法的总和[2]。在以后的发 展中,诗学成为文学领域含义丰富的术语,既涵盖宏观层面的文 学理论和文学流派,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文学创造艺术手法,尤其 强调审美性和艺术性。由于文学作品有别于科技文献,具有歧义性、伸缩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也就带来了文学翻译诗学的艺 术性和创造性。译者在遵循翻译伦理的前提下需要充分发挥主动 能动性,实现文学翻译的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生,达到审美的、诗 性的境界和目的。最早将“诗学”概念引入翻译研究的是捷克斯 洛伐克的一批研究者,其代表人物为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他 们的翻译研究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流派的客观诗学,发展了形式主 义的诗学观[3]。1973年,法国第八大学教授、著名文论家、翻译家亨利·梅肖尼克(HenriMeschonnic)在《诗学———创作认识 论和翻译诗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翻译诗学”这一术语。他认为 诗学是一个比语言学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系统,是“关于作品 价值和意蕴的理论”,翻译理论应该包含在诗学之中。文学翻译 具有特殊性,文学文本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文学 文本意义的理解必须纳入诗学轨道,而不能简单地用语言学去诠释。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是建立在将作品理解为一个整体的理论 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实用语言学”,而是一种“实验性 诗学”;翻译是一项“超越语言之上”的活动,是一项“阅读创作”活动,是历史主题的“重新表述”,是“中心偏移”(disinterment);翻译诗学具有历史性,力求在原语与译语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种种矛盾中得到一个历史客

卞之琳作品简介

《十年诗草》 简介:《十年诗草1930-1939》,是卞之琳于1941年编的(收1930~1939年大部分作品),另篇诗作多首,直至1996年新作一首,并于翌年出版。包括作品《一块破船片》、《西长安街》、《旧元夜遐思》、《雨同我》、《妆台(古意新拟)》,以及慰劳信集《给修筑飞机场的工人》17首等。 作品目录:重印弁言;初版题记;音尘集(1930-1935);影子;投;一块破船片;几个人;登城;墙头草;寄流水;古镇的梦;秋窗;道旁;对照;水成岩;尺八;圆宝盒;断章;寂寞;航海;音尘;音尘集外(1930-1935);记录;奈何;远行;西长安街;傍晚;寒夜;夜风;长途;白石上;大车;倦;古城的心;春城;归;距离的组织;装饰集(1935-1937);旧元夜遐思;鱼化石;候鸟问题;泪;第一盏灯;半岛;车站;睡车;雨同我;无题一;无题二;无题三;无题四;无题五;妆台(古意新拟);水分;路;白螺壳;淘气;灯虫;慰劳信集(1938-1939);一给前方的神枪手;二给修筑飞机场的工人;三给地方武装的新战士;四给一位政治部主任;五给放哨的儿童;六给抬钢轨的群众;七给一位刺车的姑娘;八给一位夺马的勇士;九给一处煤窑的工人;十给实行空室清野的农民;十一给委员长;十二给《论持久战》的著者;十三给修筑公路和铁路的工人;十四给一位集团军总司令;十五给空军战士;十六给一位用手指探电网的连长;十七给西北的青年开荒者;十八给一切劳苦者;集外集(1931-1937);望;还乡;芦叶船;入梦;雪;足迹;附录一关于《圆宝盒》;附录二《鱼化石》后记;附录三英文自译诗十一首;PEKING,1934(春城);FRAGMENT(断章);RESOUNDING DUST(音尘);THE FIRST LAMP(第一盏灯);THE MIGRATION OF BIRDS(候鸟问题);THE PENINSULA(半岛);THE RAIN AND I(雨同我);THE DOORMAT AND THE BLO 《卞之琳诗选》 内容简介:本书收集了卞之琳的诗选,包括:一个闲人、寒夜、黄昏、夜心里的街心、一个和尚、记录、影子等。 目录:一一个闲人;二寒夜;三噩梦;四黄昏;五夜心里的街心;六一个和尚;七记录;八长的是;九影子;十投;十一望;十二胡琴;十三长途;十四酸梅汤;……;卞之琳其人其诗 《鱼目集》 《鱼目集》的产生时逢"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在这个时期文学与人民和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创作了自身的辉煌。《鱼目集》无疑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作品之一。 《西窗集》 内容简介:本书选译了一批西方作家的作品,大多是节译而非全文。书中的作品,大多写于19世纪末或者20世纪初,是文学创作中最初的“现代主义”潮流作品。此书作者有:波德莱

异的考验_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_刘云虹

2016年3月第39卷第2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March2016 Vol.39No.2 文章编号:1004-5139(2016)01-0070-08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D 异的考验 ———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 刘云虹,许钧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而翻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与融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即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无论从翻译的沟通与交流的根本属性来看,还是就翻译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而言,尊重他者、尊重差异正是实现翻译伦理目标的基础与核心。同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承载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战略意义,在目前“忠实”概念不断遭到质疑和解构的现状下,对忠实原则的坚守、对异质性的保留与传达,既是翻译伦理的要求,也是思想与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翻译伦理;差异;他者;尊重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An Interview on Translation Ethics LIU Yunhong,XU Ju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translation lies in the differences among languages and cultures,while its fundamental goal is to break the cultural barriers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Therefore,many impor-tant issu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are ethical in essence,namely about how to interpret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the other.We contend that respect for the other and respect for differences are the very foundation and core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translation ethics,whether in terms of the communicative properties of translation,or in terms of the mission of translation to promote cultural diversity.Meanwhile,as Chinese culture is“going a-broad”,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As the notion of“fidelity”is now constantly being questioned and deconstructed,its faithful adherence,and the re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eterogeneity are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ranslation ethics,but also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of thoughts and culture. Key words?translation ethics;differences;the other;respect 一、翻译因“异”而起,为“异”而生 刘云虹:许老师,您好!在近期的翻译研究中,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于翻译在其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学界关注和讨论得都比较多,对翻译观念、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的根本性问题甚至存在不小的争议和质疑。我也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对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肩负的责任进行了反思。过去,无论翻译实践还是翻译研究,译学界主要把目光投向“外译中”,对翻译的探讨也往往基于对我国翻译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的考察与反思,而当前,在翻译路径、形式和目标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都发生显 07

翻译风格浅谈

翻译风格浅谈 ——以《红与黑》译本为例 摘要:风格是一部作品的神韵所在,所以再现原文风格是译者应该也必须追求 的目标。首先,译者应完全把握原作的风格;其次,在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原作 的风格之间,译者需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以期在“信”的 基础上,达到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的一种动态平衡。 关键词:风格再现,《红与黑》,比较研究 一、何谓风格 在《翻译概论》一书中,许钧先生将风格归结为“神”的概念:“‘神’ 在许多翻译家和翻译研究者的笔下,又往往可与如下的说法联系在一起:精神、神韵、味、原旨、意义、气势、风格等等”1。每一位作家的叙述风格都不尽相同,如梅里美的明快流畅,巴尔扎克的气势恢宏。这些风格构成了作家的独特 印记,也是读者辨识他们的标杆。 译界的各个译者对风格的体会和把握见仁见智。翻译界前辈钱钟书先生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 就算得入于‘化境’。”2这里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风味”,我们就可以理解为风格。 傅雷在《致林以亮论翻译书》中提到了“原文的风格”,他对林以亮说:“你不在原文的风格上体会,译文一定是象淡水一样。而风格的传达,除了句 法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传达。”3这就是为什么傅雷这么要求自己:“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手,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求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翻译。”4一位负责任的译者,唯有在完全把握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才能称得上对原作的尊重,才 有可能延续原作的生命。 许渊冲在风格重现上强调“再创造论”,他认为再创造的译文可以传达原作的风格,使人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感享受。在许老先生看来,翻译风格有“形似”和“神似”之分,在“形似”的译文和原文内容有所冲突时,翻译只能舍“形似”而取“神似”,这一点与傅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举了一个例子,《约翰?克里斯朵夫》文中有一句:“Il marchait sur le monde.”鲁迅译为:“他踏着全世界直立着。”傅雷译成:“他顶天立地地在世界上走着。”许渊冲认为,鲁迅的风格就是“形似”,傅雷风格则是“神似”。关于如何评判两者孰更符合原作风格,许渊冲自问:“哪种更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更能使人愉快?或者说,假如罗曼?罗兰是中国人,他会怎么说呢?”5这样一来,傅雷的译文 1许钧著:《翻译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87页 2许钧著:《关于风格再现——傅雷先生译文风格得失谈》,《南外学报》1986年第2期 3许钧著:《翻译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86页 4许钧著:《关于风格再现——傅雷先生译文风格得失谈》,《南外学报》1986年第2期 5许渊冲著:《再创作与翻译风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5月第22卷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