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maxcmsCSS超详细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24
马原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完成自己的理论使命的结晶。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成果的总结,是对人类解放的探索和实践。
2、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19世纪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日益加剧,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兴起。
3、阶级基础: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4、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和其他自然科学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条件。
5、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6、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
7、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8、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知识点总结标题: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物质及其变化:理解物质及其性质,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和。
.一:名词解释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总是处在矛盾之中。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8.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9.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0.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1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2.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整理和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14.真理:是指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16.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人与自然物质能量转换的过程。
17.生产方式: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8.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详解(针对2013版教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国华精简版)整本书绪论加七章,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资本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绪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三大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是马哲部分;资本论和资本主义是马政经部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其中资本主义既在马政经里面,又在科社里面,那是因为资本论中有很多结合当时资本主义进行分析的;而科社呢又是在剖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中论述和设想的。
绪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内涵、发展和特征。
本体论主要讲物质、三大规律和意识。
认识论主要讲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真理与价值。
历史观主要讲社会基本矛盾及两大运动规律、社会发展五大动力和群众史观。
资本论主要讲商品经济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主要讲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主要讲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
共产主义主要讲研究方法、基本特征、历史必然性。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1.马克思主义内涵:(1)从认识成果上,发展的科学体系;(2)从阶级属性上,无产阶级解放理论;(3)从研究对象上,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由马哲、马政经和科社三部分组成。
★论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阐述第一方面即属性上(1)从认识成果上,发展的科学体系;(2)从阶级属性上,无产阶级解放理论;(3)从研究对象上,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学说。
第二方面即内容上(1)马哲(2)马政经(3)科社第三方面即研究方法上(1)基本立场:群众史观(2)基本观点:自然社会思维的科学总结(3)基本方法: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背景(3)P4(1)经济社会背景:经济社会发展:14世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18世纪资本主义机器工业,19世纪工业革命。
Max script基本知识内容图文并茂,语言高度概括,文采形象生动,思路清晰可见;指出要害,抓住关键,透彻理解那些难懂的编程概念;不用担心数学基础很差,无需害怕英文单词不懂,只需初中数学知识,把英文单词作图形符号看待,拿脚本编程当文字游戏把玩。
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降低学习脚本的门槛。
不用费力看英文帮助,何需辛苦找编程资料,减轻学习负担,节省宝贵时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认真学好入门教程,然后虚心请教各位高手,脚本编程从此不再难!一、MAXScript简介1、MAXScriptMAXScript语言是为了扩展3ds MAX 功能而专门设计的一种脚本语言,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一种。
用它创建的场景物体和材质与在3ds MAX界面中创建的场景物体和材质完全对应。
可以生成自动关键帧的动画模式,并可以通过层级路径名来访问场景中的物体。
有记录在3ds MAX界面中的交互操作过程的能力,在使用界面操作的同时可以使用MAXScript来自由创作。
可以实现3D Studio MAX的全部用途,如建模、动画、材质、渲染等。
MAXScript可以运用各种数学工具来完成高级复杂的程序设计任务。
可以对含有大量对象的集合进行操作。
例如在复杂的场景中选择物体,可以把大量物体放置在精确的位置上,例如在山或路边放置一些树木,使用MAXScript操作起来是非常的方便。
它也能将一些功能定义为界面元素,例如工具栏按钮、菜单、浮动窗口,程序面板卷帘窗。
可以建行批处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建立一次可以渲染多个场景文件的脚本程序。
可以自定义输入输出工具,可以定义修改器,渲染效果插件等。
2、访问脚本2.1、认识MAXScript界面:包括MAXScript卷帘窗,脚本监听器窗口,脚本编辑窗口。
2.1.1、MAXScript卷帘窗单击命令面板中的按钮,打开应用程序面板,再单击MAXScript按钮,在应用程序面板出现MAXScript卷帘窗,如图1-1所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经济学公式1.c——不变资本2.v——可变资本3.m——剩余价值4.w——商品5.G——货币6.Pm——生产资料7.A——劳动力8.C/V——资本有机构成9.G`=G+△G(增殖额即剩余价值)10.P——利润11.P——平均利润12.P’——平均利润率13.p`——利润率14.w`——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二.1.产业资本循环购买阶段2.产业资本循环生产阶段3.销售阶段↗A ↗AG—W W ---P---W’W’—G’↘Pm ↘Pm4资本的循环↗AG—W ---P—W’—G’↘Pm5.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G—W---P---W’—G’〃G—W---P W’—G’〃G—W---G—W---P---W’—G’:货币资本循环W’—G’〃G—W---P W’:商品资本循环P---W’—G’〃G—W:生产资本循环6.资本周转次数Un=—(U:年、u:资金周转一次的时间)u7.预付资本平均周转速度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额若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可变资本数量就,n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则年剩余加之总量的计算公式:M=m’·v·n8. 年剩余价值率=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1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量年剩余价值率(M’)的公式M’=M/v=M’·v·n/v=m’·n第二部分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用Ⅰ表示)第二部类,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用Ⅱ表示)C:不变资本价值v:可变资本价值m:剩余价值1.社会资本简单在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一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另一个实现条件:Ⅱ(c+v+m)=Ⅰ(v+m)+Ⅱ(v+m)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ΔC: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m/x表示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则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Ⅰ(v+Δv+m/x)=Ⅱ(c+Δc)另外两个实现条件(1)Ⅰ(c+v+m)=Ⅰ(c+Δc)+Ⅱ(c+Δc)条件(2)Ⅱ(c+v+m)=Ⅰ(v+Δv+m/x)+Ⅱ(v+Δv+m/x)第三部分生产成本:k=c+v 商品价值W=c+v+m( W=k+m)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用P’表示利润率,则P’=m/(c+v)年利润率=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第四部分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地租、存款利息率。
生活、学习总的唯心主义现象的归纳实践总结一:唯心主义的概念唯心主义(idealism)即唯心派,又译作理念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二:历史来源实践的唯心主义是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社会权力对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唯心主义表达。
马克思把这个经济基础称之为“现存的经济界限”、“现存的生产方式”,或“市民社会”。
追溯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概念的前提;而劳动的分工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分工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过来,分工又成为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
最初,只有以男女的自然条件为基础的一些简单分工。
随着经济生活的扩展,工商业劳动逐渐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后来,又出现了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
这样,以农业生活为自然前提,以工业和商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便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本面貌。
此外,在工业和商业各自的领域中,又有许多具体的分工。
另一方面,由不同的分工部门组成的市民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是说,分工也就意味着必须有某种公共机构来管理、协调不同的分工部门,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
这个基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管理机构,即是国家权力的萌芽。
公共权力固然是由劳动的分工所造成的市民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然而,作为不同的分工部门的协调者、管理者和集体安全的保卫者,这个公共权力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分工部门。
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这个新部门也在扩展:在量上越来越大型化,在质上越来越独立化。
表明,一个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专职权力机构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产生了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如书写,测量,计算等)的需要。
于是,从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管理部门中,分化出来一些专门从事“纯粹的意识”的子部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和继承者的、人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的的科学世界观和方XX,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3.马克思主义吸收所三种古典理论的代表人物:(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基本内核)(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3)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的特征:(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XX: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XX。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物质:物质是标致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额,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运动:运动是标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5、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F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6、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7、规律:规律揭示的就是失误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9、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11、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12、度:度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13、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14、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5、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6、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7、谬误: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
18、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C+V+M详细资料大全马克思《资本论》中著名的公式:商品价值=c+v+m,即商品价值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基本介绍•中文名:商品价值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外文名:C+V+M•出处:《资本论》•作者:马克思公式含义,公式意义,公式含义C+V+M可以表示社会总产值,也可以表示某个商品的价值,或某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值。
简单的说c表示的是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m表示的是剩余价值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 *** 格,以p代表利润,那么,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 *** 格+利润。
公式意义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因为它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而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自身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价值来。
这种颠倒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首先,因为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转化为*** 格,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c)同可变资本(v)之间的本质区别;其次,因为劳动力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表现为似乎同雇佣工人的劳动无关,而只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最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即借助于利润率,才把已转化为*** 格超过额的剩余价值,进一步转化为预付总资本在一定周转期间内超过它自身价值的余额。
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资本家通常也是从既定的利润率水平出发,然后以利润率乘预付总资本得出预期的利润量,而它并非主观幻觉之物,而是客观上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西。
科学的论证和实践表明:这个利润量其实是由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增殖额。
总之,剩余价值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利润则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
管理会计本量利模型:P=S*X-(FC+VC*X)中, P表示利润,S表示单位售价,X表示产品销量,FC表示固定成本,VC表示变动成本, 与成本会计中W=c+v+m[成本=物化劳动+活劳动+剩余劳动]对应,构成产品的理论成本是(c+v),而产品的现实成本是国家制度统一规定的,存在成本开支范围的限定,不符合的成本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将被转入当期费用处理。
马克思课堂笔记绪论10分值马克思哲学第1、2、3章40分值马政经第4、5章30分值马科社第6、7章20分值绪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创始人:马克思(主导作用)和恩格斯。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人民开始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密斯、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处于核心地位)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很大。
1845年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1847年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恩格斯根据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所写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在十月革命前夕和革命胜利以后多次谈到落后的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批判精神。
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重点知识归纳第一部分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包括: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核心、纲领)(二)理论来源1.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①费尔巴哈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却为唯心主义故称其为半截子主义②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为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科学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西门、傅立叶、欧文)第二部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唯物主义、唯心主义⑵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是指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三、哲学的基本派别1.基本派别⑴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特点:自发、直观、猜测、带有朴素辩证法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下唯器”,“无其器则无其道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⑵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自己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例如: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掩耳盗铃、物是感觉的集合、天地万物皆在吾心②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独立于人和自然界之外的某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例如:理在事先、绝对精神、理念世界、神灵统治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3、运动和静止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单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绝对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斯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摘要:一、引言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与意义2.本文概述与目的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2.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2.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剥削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阶级与阶级斗争2.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展望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六、结论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2.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与澄清正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的学说,它的诞生地为19世纪的欧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认识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其时代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主张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精神、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与此相对立的是唯心主义,它认为精神、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世界观。
2.辩证法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法的方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与斗争。
辩证法主张从矛盾的两个方面去观察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矛盾的统一与斗争是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中价值形成的根本规律。
2.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剥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源泉。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除去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部分之外的那一部分。
资本家剥削劳动者,是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的。
第十章载荷工况的定义(LOAD CASE)本章要点●各种不同分析类型LOAD CASE的定义●迭代收敛参数的选择在MAIN菜单中检取LOAD CASE,就进入与MARC输入文件中历程定义选项相对应的功能模块中,对在BOUNDRY CONDITIONS中定义的边界条件、载荷条件进行选择,形成载荷工况。
分析种类的选择LOAD CASE子菜单如下图所示,主要按分析类型进行排列。
LOADCASEPREV NEXTNEW NAME REM EDITMECHANICAL ANALYSESSTATICBUCKLECREEPDYNAMIC MODALDYNAMIC TRANSIENTDYNAMIC HARMONICSPECTRUM RESPONSERIGID PLASTICHEAT TRANSFER ANALYSESSTEADY STATETRANSIENTCOUPLED ANALYSESSTATICDYNAMIC TRANSIENTRIGID PLASTICDEACTIVATE ACTIVATEMOREMECHNICAL ANALYSIS(应力分析)STATIC包括CONTACT在内的静力分析。
BUCKLE屈曲特征值求解。
CREEP蠕变分析。
DYNAMIC MODAL固有振动频率求解。
DYNAMIC TRANSIENT动力响应分析。
DYNAMIC HARMONIC简谐响应分析。
SPECTRUM RESPONSE频谱响应分析。
RIGID PLASTIC刚塑性分析。
HEAT TRANSFER ANALYSIS(热传导分析)STEADY STATE稳态热传导分析。
TRANSIENT瞬态热传导分析。
COUPLED ANALYSIS(热耦合分析)STATIC热-静力耦合分析。
DYNAMIC热-动力耦合分析。
RIGID PLASTIC热-刚塑性流动耦合分析。
OTHER ANALYSIS(其它分析)OTHER ANALYSESJOULE STEADY STATEJOULE TRANSIENTACOUSTIC MODALACOUSTIC TRANSIENTBEARINGELECTROSTATICMAGNETOSTATICEL-MAGNETIC HARMONICEL-MAGNETIC TRANSIENTDEACTIVATE ACTIVATEPREVIOUSJOULE STEADY STATE稳态电-热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术语、符号代表、计算公式。
1、c——不变资本2、v——可变资本3、m——剩余价值4、w——商品5、G——货币6、Pm——生产资料7、A——劳动力8、C / V——资本有机构成9、G`=G+△G(增殖额即剩余价值)10、P——利润11、P ̄——平均利润12、P ̄’——平均利润率13、p`——利润率14、w`——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15、K——成本=C+V16、生产价格=K+ P ̄17、商品价值=C+V+M 其中C是旧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V+M是新创造的价值。
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剩余价值率=m/v利润率=m/c+v第2章D Demand 需求S Supply 供给P Price 价格Q Quantity 数量E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EM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M money 收入EAB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价格弹性第3章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TU=f(Q)MU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MRSXY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第4章L Labour 劳动K Capital 资本TC total cost 总成本TC=f(Q) 4.1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MC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FC Fixed cost 不变成本FC=常量4.4VC Variable cost 可变成本VC=f(Q) 4.5TR Total revenue 总收益TR=f(Q)=P×QAR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益MR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π利润π=TR-TC 4.6TP Total product 总产量TP=f(L) 4.7AP 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量MP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量MRTSLK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边际技术替代率STC Short-run total cost 短期总成本STC=f(Q)=FC+VCSTFC(FC)Short-run total fixed cost 短期总不变成本(固定成本)STFC=常量STVC(VC) Short-run total variable cost 短期总可变成本(可变成本)STVC=f(Q) SAC(ATC) Short-run average cost 短期平均成本SAFC(AFC) Short-run average fixed cost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SA VC(A VC) Short-run average variable cost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SMC Short-run marginal cost 短期边际成本LTC 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总成本LTC=f(Q)LAC 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LMC Long-run marginal cost 长期边际成本第6章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品价值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量W Wage 工资第9章GDP Gross de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C Consumption 消费C=f(Y)=C0+bY 9.1I Investment 投资G Government payment 政府购买NX Net export 净出口NX=X-MX export 出口M import 进口NDP Net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净值NI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PI Personal income 个人收入PDI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个人可支配收入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第10章Y 总量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平均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边际消费倾向S Save 储蓄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A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AD=C+I+G+XAS Aggregate supply 总供给AS=C+S+T+MT tax 税收K multiplier 乘数第11章MEC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L Demand for money 货币需求L=L1(Y)+L2(R)R Rate 利率M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第13章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物价指数第14章KG 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TR Transfer payment multiplier 转移支付乘数 14.2TR transfer 转移支付KT Tax multiplier 税收乘数KB Balanced budget multiplier 平衡预算乘数第15章Mh Money base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Mh=M0+RE 15.1 Ke Deposit expansion multiplier 存款乘数Km Money multiplier 货币乘数第16章M import 进口M=M0+mYKX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对外贸易乘数第17章G rate of growth 经济增长率Gt 实际增长率Gw 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合意增长率Gn Nature rate of growth 实际增长率。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阶级根源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根源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三大理论(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来源。
4.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课本)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的根源是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剥削无产阶级的必然结果。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上都没有根本的对立。
在职业分工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异也不是很明显。
唯一能够将二者区分开的是经济方面的利益。
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发现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2)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
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资本与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近又下雨,在公司太无聊了。整理了一些关于div+css的参考资料和大家分享,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几个css元素的简单解释 div ul dl dt oldiv,这个很常见,块级元素,div尽量少用,和table一样,嵌套越少越好
ol 有序列表。 1
1
dl 内容块 dt 内容块的标题 dd 内容 可以这么写:
1
4 内容1
5 内容2 6
7
由于项目中编写文档结构、编写CSS的人员较多,并与程序员协同工作,就需要统一class与id的名称,前天花了一点时间,按照大多人的习惯,制定了下面的常用关键字: 容 器:container/box 头 部:header 主 导 航:mainNav 子 导 航:subNav 顶 导 航:topNav 网站标志:logo 大 广 告:banner 页面中部:mainBody 底 部:footer 菜 单:menu 菜单内容:menuContent 子 菜 单:subMenu 子菜单内容:subMenuContent 搜 索:search 搜索关键字:keyword 搜索范围:range 标签文字:tagTitle 标签内容:tagContent 当前标签:tagCurrent/currentTag 标 题:title 内 容:content 列 表:list 当前位置:currentPath 侧 边 栏:sidebar 图 标:icon 注 释:note 登 录:login 注 册:register 列 定 义:column_1of3 (三列中的第一列) column_2of3 (三列中的第二列) column_3of3 (三列中的第三列)
代码精简 使用DIV CSS布局,页面代码精简,这一点相信对XHTML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代码精简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有两点:一是提高spider爬行效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完整个页面,这样对收录质量有一定好处;二是由于能高效的爬行,就会受到spider喜欢,这样对收录数量有一定好处。
表格的嵌套问题搜索引擎一般不抓取三层以上的表格嵌套,这一点一直没有得到搜索引擎官方的证实。我的几项实验结果没有完全出来,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spider爬行Table布局的页面,遇到多层表格嵌套时,会跳过嵌套的内容或直接放弃整个页面。
使用Table布局,为了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不得不套用多个表格。如果嵌套的表格中是核心内容,spider爬行时跳过了这一段没有抓取到页面的核心,这个页面就成了相似页面。网站中过多的相似页面会影响排名及域名信任度。
而DIV CSS布局基本上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XHTML在控制样式时也不需要过多的嵌套。搜索引擎优化及营销都是非常有利的。搜索引擎表示排名规则会倾向于符合W3C标准的网站或页面,但事实证明使用XTHML架构的网站排名状况一般都不错。这一点或许会有争议,但樂思蜀本人保持这样的观点,有异议者可以拿三组以上基本同等质量的网站对比观察。内容来自中国站长资讯网(www.chinahtml.com)
我想,这样的情况可能不是排名规则,最大的可能还是spider爬行网站时,出现以上差异导致收录质量的不同。
毕竟廖胜于无,建议建站或改版的朋友们,技术许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DIV CSS布局为好。
CSS布局常用的方法:float:none|left|right 取值: none: 默认值。对象不飘浮 left: 文本流向对象的右边 right: 文本流向对象的左边
它是怎样工作的,看个一行两列的例子 xhtml:
1
1 #wrap{width:100;height:auto;} 2 #column1{float:left;width:40;} 3 #column2{float:right;width:60;} 4 .clear{clear:both;} 1 position:static|absolute|fixed|relative 取值: static: 默认值。无特殊定位,对象遵循HTML定位规则 absolute: 将对象从文档流中拖出,使用left,right,top,bottom等属性相对于其最接近的一个最有定位设置的父对象进行绝对定位。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父对象,则依据body对象。而其层叠通过z-index属性定义 fixed: 未支持。对象定位遵从绝对(absolute)方式。但是要遵守一些规范 relative: 对象不可层叠,但将依据 left,right,top,bottom等属性在正常文档流中偏移位置
它来实现一行两列的例子 xhtml:
1
1 #wrap{position:relative;width:770px;} 2 #column1{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width:300px;} 3 #column2{position:absolute;top:0;right:0;width:470px;} 他们的区别在哪? 显然,float是相对定位的,会随着浏览器的大小和分辨率的变化而改变,而position就不行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 float布局!
CSS常用布局实例 单行一列 1 body{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 2 #content{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width:400px;} 两行一列 1 body{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 2 #content-top{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width:400px;} 3 #content-end{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width:400px;} 三行一列 1 body{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 2 #content-top{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width:400px;width:370px;}
3 #content-mid{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width:400px;} 4 #content-end{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width:400px;} 单行两列
1 #bodycenter{width:700px;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overflow:auto;} 2 #bodycenter#dv1{float:left;width:280px;} 3 #bodycenter#dv2{float:right;width:420px;} 两行两列
1 #header{width:700px;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overflow:auto;}
2 #bodycenter{width:700px;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overflow:auto;}
3 #bodycenter#dv1{float:left;width:280px;} 4 #bodycenter#dv2{float:right;width:420px;} 三行两列 1 #header{width:700px;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 2 #bodycenter{width:700px;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 3 #bodycenter#dv1{float:left;width:280px;} 4 #bodycenter#dv2{float:right;width:420px;}
5 #footer{width:700px;margin-right:auto;margin-left:auto;overflow:auto;clear:both;} 单行三列
绝对定位 1 #left{position:absolute;top:0px;left:0px;width:120px;} 2 #middle{margin:0px190px0px190px;} 3 #right{position:absolute;top:0px;right:0px;width:120px;} float定位 x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