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生产布局调整后,哈尔滨电务段运输一线车间规模和管理跨度进一步增大,党员人数大量增加,工作站点更加分散,电务系统点多线长,人员高度分散的问题更加突出。生产布局调整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使以往的党支部设置方式与新的管理架构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现。为解决好党支部设置与新的管理架构之间存在的不适应、不对接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理清党支部设置新思路

基层党支部的设置结构直接影响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为此,我们从摸清现状、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入手,深入开展调研,重新明确党支部设置思路。

确定课题,开展调研。为切实摸清一线党支部建设现状,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3月份生产布局调整后,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党群工作室人员组成调研组,采取检查考核找问题、座谈讨论听建议、调查问卷摸情况三种形式深入一线党支部开展调研。对15个一线党支部的基础管理、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党内活动、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考核,组织召开了15次由党支部书记、车间干部、党员群众参加的座谈会,下发400份调查问卷,认真听取了不同层次人员对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工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结合现状,剖析问题。通过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我

们感到,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党支部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难”:一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难。由于点多线长,党员高度分散,80%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难以按规定落实,特别是支部大会很难集中召开。如伊春党支部管辖范围达243公里、15个车站,集中开一次会至少需要2天的时间,影响正常生产,只能分片召开会议,集中记录,如遇到发展党员、换届选举等需要投票表决的重要问题,更是难以保证集中开会人数,影响了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二是党员教育管理难。车间管辖范围增大后,一个支部的党员最多达80多人,并且都分布在沿线车站,党员相互不认识、不了解,开会难召集,日常难管理,思想难沟通,作业难控制,个别党员每月只是交党费、填写考核表就算尽了党员的义务,造成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教育“鞭长莫及”。三是党内活动开展难。受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影响,90%的党支部不能组织党员集中开展活动,而是用党小组活动代替党支部活动,党小组则是就活动而开展活动,支部如何要求安排,党小组就如何安排”落实”,上下一边粗,活动与生产“两层皮”,活动效果不突出。

深入思考,明确思路。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按照局组织部多次深入党支部调研的指导意见,依据部党组《关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铁路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立足段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我们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把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束

缚,从建立新的组织格局入手,在创新工作方式,寻求新的落实途径上着力;必须要在党支部管理上实现“三个转变”,即管理模式由垂直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机构设置由“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工作方式由“一人抓”向“众人管”转变。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探索党支部设置新模式

明确基本思路后,我们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实行了“党委-车间党总支-班组党支部”三级管理模式,建立班组党支部。

抓推进,划小党支部单元。为确保党支部设置合理,调整一步到位,我们在支部设置改革推进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与行政组织相对应。在车间一级建立了15个党总支,形成与车间相配套的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便于组织、兼顾人数、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以班组为单元在全段110个班组设置了76个班组党支部,并放开思路,确定15人以下的班组党支部不设党支部委员会,不设党小组,15人以上的班组党支部设一名副书记,党支部重要问题直接在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使党支部设置与行政组织相对应,管理同步不交叉。二是不搞“一刀切”。我们根据各车间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班组党支部,宜大则大,宜小则小。针对驼峰车间、试验车间、检修车间等基地车间党员相对集中的特点,采取了3-5个班组成立一个党支部,针对沿线车间党员分散的特点,在党员人数超过3人的班组成立一个党支部。经过调整,一个班组党支部

党员人数最多25人,最少的有4名党员,使一个党支部的党员做到了“当班能见面、思想能交流、作业能控制”。三是选举产生班组党支部书记。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作风形象佳、热爱党支部工作五项标准,通过车间党总支推荐、党委组织考察、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等形式确定班组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班组党支部书记,保证了选举任用班组党支部书记的质量。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我国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实践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重点布局时期。经过三年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进入了有计划建设时期,但在人财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集中力量,在沿海和内地搞了若干工业基地建设的区域政策选择是正确的。历史也证明它对于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促进全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均衡布局时期。1958年大跃进之后,提出各地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政策主张,于是建设项目星罗棋布,全国总数达20多万个,划为七大行政区推进经济协作。自成体系的政策实践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也难以发挥经济协作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的作用。 (3)战略布局时期。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家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均衡”布局转向“战略”布局,“三五”、“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高达68.5%和57.5%。这种布局在客观上对边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方面破坏了已有的均衡布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上严重的损失和浪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4)梯度布局时期。1976年以后,国家投资重点向经济基础较好又便于对外交流的东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投资比重增大,“三线”投资比重相应降低。进入8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格局基本形

成,服从于提高经济效益目标的梯度布局观点成为区域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国家一是投资于沿海地区、进行大中城市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建设和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在中部地带进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这一时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而且对于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这个时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了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差别。 (5)网络布局时期。进入80年代中期,在实行梯度开发的同时,也根据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经济规划试点。先后成立了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组织了西南四省五方经济协作区、环渤海经济区、西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办事处等,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促进经济网络布局的形成。但是,由于已有的生产力布局基本形成和条块分割体制的束缚,网络布局工作进展缓慢,对于改变已有的生产力布局收效甚微。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评析 由上述历史回顾可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基本上是围绕平衡与非平衡,平衡与效益两大主题展开的。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受着平衡发展观的影响和支配,其政策特点表现为: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以条条为主的集中统一的产业管理体制,较少考虑地方积极性和自主权的发挥;②在区域发展方针上,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的模式;在区域发展目标上,强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较少考虑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地区布局

生产力布局及中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d6897254.html, 生产力布局及中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课题组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08期 目前中国的生产力存在的问题有:区域产业同构程度有所上升,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虽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程度超越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间的连结性和分工合作较弱,城镇化的聚集效应需进一步发挥。 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内涵 (一)“生产力布局”起源于前苏联,也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空间规划以及产业集聚政策有相似之处 “生产力布局”起源于前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前苏联,生产力布局是对地域分工的一种安排,而地域分工指社会分工在各生产地点及其总和之间的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决定地域分工首先需要对包括一般条件、部门条件和地方条件在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综合地域(综合区)”。综合地域(综合区)就是要确定不同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结合,这种结合要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为生产这些物质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劳动,考虑到劳动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和在各个区域间的配置。苏联的工业配置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工业在全国的合理有计划地配置;工业接近原材料产地、燃料动力资源地、产品消费地;民族边疆和过去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全国经济区的经济和工业的正确工业化和综合发展。 那么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没有类似的情形呢?比较接近的是德国的空间规划,共有四级规划,分别为联邦级、州级、地区级、乡镇级规划。在联邦层次上由联邦建筑与地区规划办公室编写并经由联邦运输、建设和住房部提交给联邦议会的《德国空间规划报告》,对密集地区、乡村地区、居住区和交通走廊、中心地区系统(高级中心、中级中心)等区域类型在全国的分布作出指导性的安排。更为宽泛的则是对应于区域政策,换言之,也就是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对于政府如何参与到地区的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20世纪70年代曾有大量的讨论,现在则比较少见。 中国的学者对生产力布局的认识存在一个深化的过程。按照刘再兴先生1995年的看法,生产力布局在改革开放前主要指工业布局,改革开放后,范围逐渐扩展,指经济布局和区域发展。事实上,有很多的学者如陈栋生先生在1991年认为区域经济学和生产力布局二者的研究实体是一致的:生产力布局从俯视角度,分析资源与要素分布、流动与空间聚合,包括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区域经济学从平视角度,研究区域的结构、差异、发展、耦合与区际关联。因此,中国学者对于生产力布局的使用应该是对于前苏联做法的扬弃。

浅析生产力布局调整后

浅析生产力布局调整后 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 2004年11月22日,局党委、路局做出关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决定,原由我段托管的嘉峪关车支公司解体,车务、工务、电务职工分别回归我段、武威南电务段和嘉峪关工务段管理,原金昌车务段张掖以西七站划归我段管理。 此次生产力布局调整,我段从支线公司划出人员278人,其中干部16 人,从原金昌车务段划入人员206人,其中干部22人,涉及职工总数共484人,占我段职工总数30.8 %。调整后,我段现有职工1572 人。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全段干部职工对改革的反应各不相同,通过召开车间干部职工座谈等形式的广泛深入调查,现将问题、分析、对策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干部思想存在顾虑。生产力布局调整后,我段干部人数增加特别是机关干部人数增加34人,从目前的干部定编来看,形成了机关臃肿的状态,一些干部从原来的岗位被重新安置,从事新的工作,担任新的职务,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两段合并后,从原金昌车务段合并过来的干部对新的政策把握不准,错误的认为自己被划分过来不会再受到重视,失去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和舞台,对工作失去信心和动力;再者,两段工作机制和制度存在差异,被划分过来的干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新的工作方法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人员富余后需要部门分工精细化,责任明确化后,对原有干部产生冲击力,产生了危机感,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格局,新的格局建立并达到平衡需要磨合期。 2、职工思想反应活跃。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虽然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维护队伍稳定,但职工思想活跃,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一是职工对改革信心不足,认为这样大型的机构合并,是否能真正达到管理专业化、一体化,两个段合并后,在管理、奖励、惩罚、考核上能否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新进入的车间、班组、职工对待能否一视同仁;二是职工利益能否得到真正保障,合并后,对以前对方的经济效益、福利待遇情况职工了解并不是太多,他们担心能否维持以前的状态或者能有所提升;三是虽都是车务系统,管理模式基本一样,但毕竟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从管理方式、考核标准、具体要求上各有不同,既是重新统一后,职工在思想上不能立即转变;四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提速战略的实施,一些职工认为目前车站的地位和等级会有所改变,进而大面积影响职工岗位工资,而且站停客车减少,职工通勤是否会受影响;五是给原在一段的双职工造成两地分居的人员增多,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得到实质性改变,增加了思想顾虑和不稳定因素。 3、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不强。生产力布局调整期间,各项工做庞杂,对干部职工思想力度教育减弱,基层党、工、团组织在调整过程中,忙于组织、人事、资产等方面的移交工作,对职工思想表现缺乏认真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发挥不好,造成职工待生产力布局调整中产生的思想疑虑不能及时掌握,对思想动态把握不准,没有及时化解职工群众思想矛盾;一些职工对老的生产布产生了依恋情结,总是沉浸在过去的生产管理组织方法上,习惯了老的管理手段,对新鲜事物不能真正从心理上予以接受,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只看到存在的困难,看不到美好的前景,职工群众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下降,整体保安全、促稳定的合力减弱。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 生产布局调整后,哈尔滨电务段运输一线车间规模和管理跨度进一步增大,党员人数大量增加,工作站点更加分散,电务系统点多线长,人员高度分散的问题更加突出。生产布局调整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使以往的党支部设置方式与新的管理架构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现。为解决好党支部设置与新的管理架构之间存在的不适应、不对接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理清党支部设置新思路 基层党支部的设置结构直接影响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为此,我们从摸清现状、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入手,深入开展调研,重新明确党支部设置思路。 确定课题,开展调研。为切实摸清一线党支部建设现状,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3月份生产布局调整后,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党群工作室人员组成调研组,采取检查考核找问题、座谈讨论听建议、调查问卷摸情况三种形式深入一线党支部开展调研。对15个一线党支部的基础管理、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党内活动、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考核,组织召开了15次由党支部书记、车间干部、党员群众参加的座谈会,下发400份调查问卷,认真听取了不同层次人员对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工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结合现状,剖析问题。通过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我

们感到,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党支部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难”:一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难。由于点多线长,党员高度分散,80%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难以按规定落实,特别是支部大会很难集中召开。如伊春党支部管辖范围达243公里、15个车站,集中开一次会至少需要2天的时间,影响正常生产,只能分片召开会议,集中记录,如遇到发展党员、换届选举等需要投票表决的重要问题,更是难以保证集中开会人数,影响了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二是党员教育管理难。车间管辖范围增大后,一个支部的党员最多达80多人,并且都分布在沿线车站,党员相互不认识、不了解,开会难召集,日常难管理,思想难沟通,作业难控制,个别党员每月只是交党费、填写考核表就算尽了党员的义务,造成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教育“鞭长莫及”。三是党内活动开展难。受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影响,90%的党支部不能组织党员集中开展活动,而是用党小组活动代替党支部活动,党小组则是就活动而开展活动,支部如何要求安排,党小组就如何安排”落实”,上下一边粗,活动与生产“两层皮”,活动效果不突出。 深入思考,明确思路。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按照局组织部多次深入党支部调研的指导意见,依据部党组《关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铁路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立足段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我们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把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