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音乐剧的魅力

浅谈音乐剧的魅力

浅谈音乐剧的魅力
浅谈音乐剧的魅力

浅谈音乐剧的魅力

初听音乐剧,容易与话剧、歌剧混为一谈,以为话剧中穿插音乐就成为音乐剧,以为歌剧就是音乐剧。直到后来真正接触到音乐剧之后,才被音乐剧独有的魅力所震撼。

第一次接触音乐剧,不是正经的音乐剧,而是通过百老汇经典歌舞剧《音乐之声》改编的同名电影。之后正式接触音乐剧,是初一的时候,周末学校组织欣赏,就是大名鼎鼎的《猫》。

1981年5月11日,音乐剧《猫》在伦敦首演,从此一炮打红,并凭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1982年《猫》开始在全世界的舞台剧圣地,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大街上公演,到2000年夏天停演,早已打破了百老汇连续公演最久而且也次数最多的记录。而直到现在,《猫》仍在伦敦西头公演。

《猫》作为音乐剧赏析的入门剧之一,剧情浅显而不失深意。其主题曲《memory》也成为传世之曲。除了《猫》之外,广为人知的还有《歌剧魅影》及其主题曲《phantom of the opera》,《艾维塔》及其主题曲《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等等。

音乐剧的魅力何在?

从1728年,第一部民间音乐剧《乞丐的歌剧》首演,音乐剧的发展历史不过三百年,但相对于其他舞台表演形式来说,音乐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音乐剧通俗易懂,更容被大众所接受。

首先,剧中的音乐大多很流行,尤其是40年代以后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音乐不仅紧贴时代脉搏,而且通俗上口。

其次,正因为雅俗共赏是音乐剧的追求目标,绝大多数音乐剧就像好莱坞电影一样简单通俗,观众能迅速进入剧情。一些深刻复杂的小说改编为音乐剧后就变得通俗易懂。

再者,音乐剧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独具新意,光艳照人的舞美设计了。音乐剧

力图通过舞台布景,服装,灯光给观众带来全面的视觉享受。音乐剧的舞美设计大多极富时代特点,表达更直接和鲜明。在音乐上并不成功的音乐剧,通过舞美的巨大冲击照样可以成功。以致有人认为,欣赏一部舞美精彩的音乐剧,哪怕关掉声音也有味,像《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日落大道》等都以其精美的舞美冲击力而闻名于世。

最后,音乐剧的演员不必一定用美声唱法演唱,他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运用任何合适的唱法,力求声音能与人物表现相契合。这种直接通俗的演唱方式更能让人感受人物的特征。另外在形体表演上也更为多样,它不必像大多数歌剧演员那样中规中矩地表演,夸张的造型和动作在音乐剧舞台上屡见不鲜。

音乐剧独到而丰富的流派也是其魅力之一。

音乐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音乐剧流派的开成和壮大总是与杰出的作曲家和剧作家,尤其是他们的不朽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就有知名的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韦伯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第一部音乐剧已表现出了对流行音乐的着迷,结合了迷幻、乡村与法国小调三种元素。70年代早期,韦伯与莱斯合写的作品是大胆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获得了格莱美奖。该剧于1971年在纽约上演时,获得了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原作曲和最佳音乐剧奖,1973年,该剧被拍成电影。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擅长装扮的老猫经》改编的《猫》正开始成为迄今为止韦伯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在美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任何一个时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几个巡回演出团在大城市演韦伯的音乐剧。1995年,《猫》以史无前例的演出纪录庆祝它在百老汇上演十周年,《猫》、《星光快车》及《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三部韦伯的作品是伦敦戏剧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三部音乐剧。韦伯是改写音乐剧历史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此外,还有科恩、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乐剧流派、勒纳和洛维的小歌剧流派、桑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乐剧”流派、韦伯和莱斯的现代流派音乐剧、勋伯格和鲍伯利的史诗流派、吕克·普拉蒙登和理查德·科钱特的浪漫主义流派和方兴未艾的后现代流派音乐剧向世人打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剧舞台。

总而言之,音乐剧是一个全方位的,直接,具有冲击力的现代艺术门类,它

不深刻,但很通俗,很生动。它是现代音乐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能帮助我们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提高我们的综合审美力。

浅析音乐剧与其时代背景的关系

浅析音乐剧与其时代背景的关系 摘要:音乐剧是20世纪新兴的一门综合舞台艺术形式,是一种平民化的流行艺术,它所使用的音乐以及剧情都与其所讲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悲惨世界》《西区故事》和《歌舞青春》系列音乐剧所讲述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能通过剧情、音乐和舞蹈生动地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特点,为我们了解欧美各个不同时期音乐剧打开了一扇窗户。 关键词:音乐剧时代特点关系 在人类艺术史的长河中,音乐剧算是一个相对新生的艺术形式,它是20世纪新兴的一门综合舞台艺术形式,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它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作为一门流行艺术,音乐剧的音乐、舞蹈及其剧情无不表现着它所在的时代特点,剧作者通过音乐剧本身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因此,透过音乐剧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时代背景的变化。 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悲惨世界》,改编自雨果的同名小说,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在伦敦和纽约百老汇上演,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在多年前遭判重刑,假释后计划重新做人、改变社会,但却遇上种种困难的艰辛历程。其中《人去楼空》是此剧中最为精典的曲目之一。剧中人马里奥在经过革命后,失去了朋友、亲人,一无所有,但是为了正义又不得革命,在悲痛之中的一段诉说。其剧情和音乐展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的动荡岁月里法国人民反对由金融资产阶级扶植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的历史画面,其中的配乐更能深刻的反映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它以古典乐为主,既带给人们以磅礴的气势,但又不乏幽默和轻松的气息,例如在第一幕中旅馆主人的自白以及和女主人的针锋相对既让我们感到好笑,同时还刻画出了他们剥削者的本质,背景音乐很好地推动了剧情发展。 此外,在用音乐表现人物的遭遇方面,《悲惨世界》也独具特色,可怜的珂赛特幻想着自己能到云端的城堡里,唱着“There is a castle on a cloud,I like to go there in my sleep……”,憧憬地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有这么一个云端城堡能让她摆脱现在无尽的苦工,她能在那里愉快地生活。让人同情的表情和着这略带凄惨的音乐,更让人体会到那个年代里资产阶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给被剥削者带来的极端痛苦,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极富感染力的音乐更加引发了观众和作者间的情感共鸣,因此,音乐是音乐剧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 又如在1961年上映的音乐剧《西区故事》,它讲述了一个有关拉美裔移民与美国白人之间的恩怨纠葛。纽约西区的贫民窟集中地有两个少年流氓集团。一

浅谈歌剧的演唱风格

浅谈歌剧演唱风格 ——以咏叹调《美妙时刻来临》为例 学生:李莉(指导老师:张晓炳)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 摘要: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经过四个多世纪历史演变,形成特定的歌剧演唱风格,而美声唱法则是歌剧演唱的主要形式。本研究通过介绍歌 剧的产生与发展、浅谈歌剧的演唱风格、浅析咏叹调在歌剧演唱中的重要性、 分析歌剧咏叹调《美妙时刻即将来临》的演唱风格以及对歌剧演唱风格的总结 和个人观点,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并对我国歌剧的发展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歌剧;演唱风格;咏叹调 Introduction to Opera Singing Style —aria "Wonderful time coming",For Example Student: Li Li (Faculty Adviser:Zhang Xiaobing)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Music Department) Abstract: Opera originated in Florence in late sixteenth Century, after more than four centurie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formation of a particular opera and bel canto singing style, law is the main form of opera singing.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pera, opera singing style, the importance of aria in opera singing, the singing style of Opera Aria " wonderful moment " and summary and personal style of singing opera, this five aspect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the Chinese opera. Keywordes: The opera; Singing style; arie

音乐剧论文

浅谈音乐剧欣赏 在音乐剧中徜徉 摘要:音乐剧诞生于上世纪初,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回顾音乐剧的历史及发展脉络,并且结合自身在课堂上观看到的音乐剧和老师所讲的音乐剧有关知识谈谈自身对音乐剧的理解及观后感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回顾音乐剧发展历史和课堂知识;第二部分为对课堂所欣赏到的经典音乐剧的观后感;第三部分为自身对音乐剧的理解。 关键词:音乐剧发展脉络观后感音乐感触 一、音乐剧历史回顾和课堂知识 总览艺术,可以分为两类:摹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两种艺术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不一样的。摹象艺术注重模仿生活,重客观的再现,是再现性的艺术,典型的摹象艺术有影视剧、油画和小说;意象艺术重主观表现,创作者异形传神使观众产生传神的幻觉感,是表现性的艺术,典型的意象艺术有戏曲、国画、诗歌、舞蹈、音乐等。 音乐剧作为一种20世纪新兴起的戏剧表演,又称为歌舞剧,可以说它追求的是综合的舞台艺术,想给观众一种感觉上的完美结合,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随着音乐剧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要分为七个流派,分别为:古典音乐剧流派;倾向古典的小歌剧流派;概念音乐剧流派;史诗流派;现代流派音乐剧;浪漫主义流派;后现代流派音乐剧。 音乐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这个时期欧洲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音乐为音乐剧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音乐剧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加也应运而生。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1随着不断地发展,20世纪初音乐剧正式形成,音乐剧经过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现在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二、课堂欣赏音乐剧的观后感 在整个的音乐剧欣赏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非常幽默和愉快的,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很多经典的音乐剧著作,都在不同方面触动了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某些还能激发人的一些对自身的反思。音乐剧的四大代表作有《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 其中《歌剧魅影》、《猫》是由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下边我就观看后印象最深刻的三部音乐剧表述自己的感想。 1https://www.doczj.com/doc/dd3822315.html,/view/9921.htm#5

歌剧_回忆__教案

教案—欣赏歌剧《猫》 【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用具】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2、音乐剧《猫》、《如果·爱》、《音乐之声》、《白毛女》舞剧视频。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 师: 下面播放两个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 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 (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兴趣) 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1.什么是音乐剧?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 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在欧洲,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得以茂盛发展,出现了清唱剧和歌剧。但华丽或庄严的歌剧或清唱剧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于是出现了被称之为“居于杂耍和歌剧中间”的艺术形式,于是就诞生了音乐剧。(师生互动,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对于中国音乐剧发展的思考

对于中国音乐剧发展的思考 摘要:音乐剧的风靡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时代的精神表现,上至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无不为音乐剧所痴迷。外国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剧,值得我们在传承、发展音乐剧的领域上学习和借鉴。而中国正要学习它们的艺术生产机制以及它们对艺术的创新和改革的信心,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去学习,探索音乐剧在中国的道路。 关键词:外国音乐剧,发展史,中国音乐剧,借鉴和发展。 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欧美音乐剧发展史是精心制作后给后人的一份礼物,正是她让我对欧美音乐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她的历史,她的发展还是她独特的美,都令我深深地爱上了她。 在课上老师的带领下我欣赏了几部可以说在音乐剧发展过程中不朽的经典作品:《猫》、《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歌剧魅影》、《巴黎圣母院》等等。每部剧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西区故事》、《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Q大道》等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音乐剧界最重要的奖项为美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学会安慰、鼓励自己。对于我这样学音乐表

中国音乐剧浅谈

中国音乐剧浅谈 摘要:音乐剧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它是一件舶来品,而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个人修养提升,美国的文化入侵仍在进行,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西方音乐剧是否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中国的文化呢?我们不可置疑的是,中国的经济、政治都在快速发展,而文化方面,我想说,中国人似乎并不怎么关注,确切地说音乐剧还没有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形成气候。我的这篇浅谈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我将从中国的戏曲入手,再讲中国音乐剧的现状,再深入讲中国音乐剧的弱势,并附上我自己的建议。 摘要:中国音乐剧发展 引言:这几次,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很多音乐剧,有美国百老汇的经典剧目《猫》、《芝加哥》,英国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妈妈咪呀》。但令我失望的是,中国的音乐剧还没有达到相当大的数量,卖座叫好的作品在我看来更是少之又少。尽管我们说,中国音乐剧是外来的,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我们还是要深思并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音乐剧。 一、先来说说我们中国在戏曲方面值得称赞的地方。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戏曲主要是取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 作为国粹,京剧是最被我们熟知的,京剧是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京剧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的转变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作为著名戏曲,昆曲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演出形式看,昆曲从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了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

浅谈歌剧《刘三姐》

浅谈歌剧《刘三姐》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歌剧,有《江姐》、《花木兰》、《原野》、《蝴蝶夫人》、《卡门》、《茶花女》、《我心飞翔》、《刘三姐》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三姐》这部歌剧。 《刘三姐》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壮家少女,她特别喜欢唱歌,可以出口成歌,远近无与匹敌,她经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平,故而触犯土豪劣绅的利益。当地土豪莫怀仁在用尽方法也无法禁歌后,便把刘三姐关押,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刘三姐和阿牛趁天黑乘竹筏走了。这部歌剧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内容的跌宕起伏,还有它传递的思想。我觉得它强有力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通过刘三姐这个人物,通过她的山歌,通过她所团结和影响的群众,表现了这样的一个思想:劳动人民的反抗、勇敢、智慧和团结压倒了剥削阶级的一切威逼利诱和阴谋诡计。这个戏的总的效果是大长劳动人民的志气,大灭剥削阶级的威风。在这部歌剧中表现出劳动人民是这样的聪明美丽,这样的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剥削阶级是那样的丑恶愚蠢,那样的用尽坏心思,终于还是失败。在这个歌剧中,群众都是主动地迎着战斗,自始至终乐观地、坚定地向压在头上的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命运作出勇敢的反抗。他们聪明,有才智,能团结一致地进行斗争,而且在斗争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无坚不摧,斗则必胜,并且是接二连三地获得胜利。这种正义的反抗,主动勇敢的战斗风格,乐观的精神,充满了智慧和豪情的胜利气氛,加上浓郁的壮族民间生活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和谐地形成了这个剧特殊的艺术风格。我想事物的

本质本来就是这样的,从历史的局部现象来看,劳动人民也有挫败,也有困难,有些时候还处于很悲惨的境地,但从历史的整个发展来看,又总是劳动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剥削阶级,而且最后的胜利者总是劳动人民。 同时,吸引我的还有这部歌剧中体现出的刘三姐的性格。她是壮族山区普通的劳动少女,又是一个天才的民间歌手。总的来说她勤劳勇敢,聪明善良。出场的时候她是在滩险多湾的江上放声歌唱,一开场就表现出了她勇敢的性格特点,后来在与地主莫怀仁的争斗中,她不畏强权,坚定地站在群众这边,特别是在护山斗争中,刘三姐坚决、彻底站在群众一边,开展对莫怀仁的反掠夺斗争。斗争中刘三姐不断鼓舞伙伴不畏地主势力大,不怕地主有官府作靠山,只要大伙齐心协力就能斗倒他们。在节骨眼上,她一针见血地唱出地主封山、禁止采茶要维护祖坟风水、保障乡里安祥是假,借封山来霸山才是真。在舞台出现的刘三姐,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官府镇压、不怕地主迫害的反封建叛逆英雄。她的手上有一个特殊的斗争武器,它的威力不下于如来佛祖加到孙大圣头上的“紧箍咒”,使得地主阶级终生头痛。在地主官衙的欺压凌辱下,她挺身战斗,奋勇冲杀。她的山歌,有如旗帜、炸弹,锋芒指处,所向披靡。她用山歌来联系群众,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用以保卫自己,挫败敌人她那不畏强权、不屈服恶势力的精神让我钦佩。 另外,《刘三姐》中的歌曲也深深让我陶醉。里面有许多民歌,让我体会到少数民族的音乐天赋,在表现手法上,《刘三姐》中的山歌,

《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

《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T·S·Eliot)的儿童长诗《老负鼠的实用老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cats),亲自改编成脚本而创作的音乐剧。1983 年,该剧在音乐剧的最高奖—第37 届托尼奖的评奖中获得了七项托尼大奖(Antoinette PerryAward),且与《悲惨世界》、《歌剧院魅影》和《西贡小姐》并称为英国四大经典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 1.音乐元素 在音乐剧作品中,音乐起着展现角色特点、推动剧情、突出戏剧的特点与个性魅力的作用约瑟夫·克尔曼认为:“在音乐戏剧中,关键并不是脚本(虽然这是一部歌剧赖以诞生的温床),而是脚本被音乐所重新诠释后的结果——最终的决定因素是音乐??音乐能在最严肃的意义规定戏剧形式??从这个意义说,‘作曲家也是戏剧家’??尽管诗歌的适应性很强,意义明确,但即使最富激情的念自也只能在受限的感情层面上发挥效用,而音乐却可以自然而然超越这个层面。音乐能够极其直接、单纯地呈现感情状态和感情层次。”韦伯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具有现代主义的色彩,他在和声的基础上,运用了很多不协和音程与和弦,很多音乐在结束时并没有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而是直接进人另一调式乐段。这些大胆的尝试,使这些音乐听上去新颖,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猫》全剧近三个小时,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大部分乐段是为了塑造剧中各种性格不一的猫的形象,如领袖猫、魅力猫、犯罪猫,韦伯为它们创作了专属的音乐,当其中的某段音乐响起,便预示着这段音乐所代表的角色即将上场了。在这些乐曲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由魅力猫——格瑞泽贝拉演唱的《回忆》(Memory)。这是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咏叹调,音域不是很宽,从大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降e,整首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但是想要将它唱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伊莲·佩吉(Elaine Paige)是剧中魅力猫的表演者,她深情又高亢的歌声将一只落魄老猫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如今无家可归的落魄与无奈,以及她渴望能被大家接纳而回归家族,获得新生的惆怅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歌曲比音乐剧还成功,2O年来被许多音乐家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演绎.约150多位音乐家录制了近6OO次。 2.舞蹈元素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育作为表现手段,动作必须经过提炼、加工以及美化。音乐剧中的舞蹈不是单独的一个艺术品,而是为了刻画角色的性格、表现戏剧冲突、叙述故事情节、外化角色心灵、抒发情感而服务的。“现代舞之母”邓肯指出:“舞蹈的目的是要表现人类灵魂中最崇高也是最内在的各种情感,舞蹈必须为人生带来和谐之感,它既是炙热的又是欢腾的。”l,舞蹈设计师吉莲安·莱尼(Gillian Lynne)为编排此剧的舞蹈,用一段时问观 察猫的生活习性,发现了猫的神秘性感、冷漠高傲等特点,创造了不一样的“猫”的舞蹈。其中集合了以现代舞、芭蕾舞、爵士舞和踢踏舞等舞蹈设计和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的舞蹈编排。这些舞蹈对演员的舞技要求很高,因其动作幅度较大,演员需要有很好的柔韧性与表现性。在“杰里科舞会的邀请”这一段中,白猫维多利亚在皎洁的月光下,随着柔和的音乐起舞。她的双臂向上展开、旁腿的高度控制后,又缓缓地落下,双臂随之轻柔地下压。这组娴熟而收放准确的动作,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只真正美丽、优雅的自猫;魔术猫有一连续的高难度大跳,表现丁那神秘的不可思议的魔力。可见,舞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表现力,可以给人们最直接的视觉冲击,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引起与观众问的共鸣。 3.舞美元素 音乐剧中除了音乐和舞蹈元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舞美元素。精致的舞美设计也是《猫》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音乐剧开始后,映人大家跟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地上随处可见废报纸、旧轮胎、废弃的家具、碎石堆等等。背景是用灯光打出的深邃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和一轮明月悬挂在云彩后。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是不会引起人类的注意的,而对于要举行派对的猫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里所有的道具做得都比正常的要大得多,这正是约翰纳·皮埃的用意所在,通过这些环境,让观众觉得熟悉但又陌生,将视角切换到猫的角度。约翰·纳皮 埃在《猫》剧中不仅是布景师同时又担任了服装设计师的职位。他为剧中每一只猫都“量身定做”了符合他们个性的衣服,如魅力猫穿着脏兮兮的灰毛皮外套与里面的黑色晚礼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可以看到她光鲜照人的从前和现在令人同情的境遇;摇滚猫是个性与时尚的代表,他身着黑色连体衣,脖上戴着金色的长毛领和带刺的项圈,腰上还系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曹XX胡XX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 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1?3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L L[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浅谈欣赏《中外歌剧》感想

浅谈欣赏《中外歌剧》感想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在上高中之前,我一直都只知道流行歌曲。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朋友弹钢琴。虽然那次她弹的是《梦中的婚礼》,但毕竟钢琴还是与古典音乐分不开的。所以从那时起,我爱上了钢琴,也因此爱上了古典音乐。 刚开始,我还是个菜鸟。但因为音乐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因此我很快认识了各种古典音乐体裁、流派、风格等以及数不尽的作曲家、演唱家、演奏家等。 我第一次听到歌剧其实是在看动画片时偶然听到的。有一次我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有一集的情节很有意思:猫是一个歌唱家,有一天到剧院开音乐会。而老鼠住在那个歌剧院的舞台地板下。猫的演唱影响了老鼠的休息,然后老鼠跟猫展开了一场以音乐为线索贯穿全集的战斗。最终老鼠把猫整垮了,老鼠赢得了胜利。挺有意思的一集。我看完这一集后觉得其中的音乐很好听。虽然听不懂意大利语,但我还是到网上查到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原来这一集中贯穿全集的曲子就是《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快给忙人让路》。 第二次接触歌剧是在大二上学期,那时候我选

了公选课“八孔竖笛”。最后的考试曲目老师说我们可以吹《北风吹》。其实那时我并没有注意这是《白毛女》选段,直到这次选了“音乐鉴赏”这门公选课。一次上课,老师讲歌剧,让我们欣赏了《白毛女》。我乍一听,发现很熟悉,这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用笛子吹的《北风吹》就是歌剧《白毛女》选段。这次上课老师还给我们听了歌剧《卡门》,其中有一小段我一听就又想起了公选课“八孔竖笛”。我记得一次上八孔竖笛的课,老师吹给我们听《哈巴捏拉舞曲》,原来这就是歌剧《卡门》中的一段。另外,我还听到了《卡门》中有一段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俄罗斯方块”中的音乐。原来歌剧与我们的生活相距并不遥远。 听歌剧是一种享受,虽然我永远也听不懂他们唱的内容,但是我可以从音乐的节奏、高低、速度等特点中感受到歌剧中的气氛。 我最喜爱的古典音乐是古典钢琴音乐,因此在我第一次听真正的歌剧之前,我早就听过了李斯特由歌剧改编的很多钢琴曲。比如,歌剧《弄臣》由李斯特改编成《弄臣改编曲》,歌剧《唐璜》由李斯特改编的《唐璜的回忆》,有很多人认为《唐璜的回忆》是世界上最难的钢琴独奏曲。 在课后,我上网听了歌剧《阿依达》和歌剧《魔

浅谈音乐剧《猫》

浅谈音乐剧《猫》 1、音乐剧《猫》的地位 音乐剧《猫》是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T?S?艾略特(T. S. Eliot)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谱曲的音乐歌舞剧。它创作于1981年。《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每周8场,星期一休息,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猫》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在美国演出时间相加总长为16年零2个月,仅这一出戏在全球演出的总收入就超过了20亿美元,到2000年6月该剧正式宣布停演时,已在全球演出了6000多场。1983年《猫》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该剧创作精良,表演水平精湛,36位出场演员各有各的绝活,片中的老猫格里泽贝拉由大家熟悉的依莲·佩姬扮演,她被一些媒体称为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 2、音乐剧《猫》的剧情介绍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第一幕子夜的舞会使猫疯狂 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个猫依次向来访的人类解释他们是谁,并且指出猫有三个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较高雅文气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 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跳起了独舞"请到杰里科舞会来"作为开场,他们正在等待他们的领袖--英明的老杜特罗内米,今晚由他挑选一只杰里科猫,这只猫将被派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的生命。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 珍尼安尼朵茨是一只老刚比猫,她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兰塔塔格",是一只爱搞恶作剧、对异性魅力十足的猫;被遗弃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是一只杰里科猫,她已离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次她发誓要回到家族里;强壮的"布斯托夫·琼"是只25磅重的猫,他把时间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阵雷鸣

音乐剧欣赏课程学习小结

音乐剧欣赏课程学习小结 出于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与兴趣驱使,我一眼选中了音乐剧欣赏这门课程。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使我更加体会和了解到音乐剧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记得在高中时候,音乐课堂里,老师放映了一部特别经典的音乐剧——《猫》,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大概是被西方百老汇式的舞台效果感染,加上原版的英文发音,觉得演员们那猫般媚惑的声音底下还隐藏一种小小的爆发。他们悉数登场,化装成各式各样的猫,优雅的,天真的,顽皮的,乃至邪恶的。每个性格都刻画的是那么惟妙惟肖,让人叫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渐渐关注音乐剧。 在我眼中,音乐剧欣赏属于修养比较高的人的一种精神享受。但是,在大学的殿堂里,它又不完全属于修养高的人,更多的是属于那些有涵养的人欣赏的一门艺术。音乐剧欣赏,不仅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清静。每当欣赏一部音乐剧,坐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色教室里,感受着这伟大的艺术,任凭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自己的脸上,别人也未曾注意到你。其实自己很荣幸,能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能有这样一次机会这么近距离的享受能触动人心的艺术。 所以我一直很珍惜每一次能与音乐交流的机会。正如老师也曾在课堂里说过:真正读懂理解音乐的人或许本来就不多。不能说自己懂音乐,但我能确定自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着有关音乐的一切,用心去感受每次的学习过程。 可以说音乐剧是一种不同于音乐舞蹈戏剧的特殊艺术,世界在发展,音乐剧也随之发展着,但始终不变的是它永远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我时常在想:或许这仅有的音乐剧欣赏课对于好多人来说,也许就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因为毕业之后也就再也没有人为我们放映了。所以,有些东西,真的需要我们去懂得珍惜。珍惜现在,珍惜大学生活,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选课,对于我们的人生以及生活阅历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它们都将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带来一定的影响!

浅析韦伯音乐剧的艺术魅力

绪论 音乐剧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有着广阔、丰富的内涵和时尚多变的性格,是伴随着现代都市文化娱乐的需要而兴起的戏剧样式。它重在流行与时尚的魅力,而根据剧情和舞台氛围的需要来确定适用的音乐和舞蹈成分,选择相宜的形式来创作。音乐剧历经了百年历史的积淀与演化,现已成为集多元艺术为一身,极富时代感和娱乐性的国际化戏剧艺术。 音乐剧大师韦伯是音乐剧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艺术家,他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他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融入许多音乐剧作品中,使音乐剧中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韦伯出生在英国南肯星顿的一个音乐世家,致使他从小就领略到了舞台的艺术魅力,有着较好的音乐修养,对音乐有着其独特的见解和体会,他的每部音乐剧都流露着自己特有的个性魅力,而且大多作品都是很大众化的、通俗化的,但其中又穿插着流行与古典音乐,往往使许多观众都被这份独特的韵味所吸引,由此可见,韦伯音乐剧的艺术魅力是何其的巨大。 一、音乐剧的含义及特点 (一)音乐剧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综合艺术 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 ①它是在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经过百余年的积淀、演化,音乐剧现在已成为集多元艺术于一身、极富时代感和娱乐性的国际化戏剧艺术。例如A.L韦伯的音乐剧《猫》,目前,《猫》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在剧中值得一看的不只是绚烂的灯光,还有华美的舞蹈,还有最能吸引观众的歌词。《猫》的世界旅行从欧洲、美洲、澳洲到日本等地,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对其赞不绝口,并对剧中的音乐、舞蹈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戏剧艺术了。 音乐剧兴起于19世纪末的英国,是由西方的喜剧歌剧和轻歌剧(又称“小歌剧”)演变而成。世界上最繁密的音乐剧演出集中在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纽约的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

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怕碰到的课题,能回避也就尽量回避了,因为基本没有一个赚钱的,能不赔就不错了。”一位从事了多年文化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话直接反映了中国音乐剧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在很多中国舞台演出的制作方看来,音乐剧就应该有恢弘的场面、精美的道具、人多势众的舞台,这些外在条件甚至比音乐剧情节本身都来得重要,可出得起这个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就算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文化重镇,其间的音乐制作人也轻易不敢碰音乐剧这个话题。例如,在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投资了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而有关锦鹏坐镇的《长河》,7场演出也耗去了900万投资。另外,国家对音乐剧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音乐剧创作扶持政策和引导性政策不完善。 2.演出专有剧场的稀少。毋庸讳言,我们在音乐剧作曲、作词、编剧和编舞等极其重要的具有音乐剧特色的专业方面创作力量薄弱,而缺乏能够展现他们才华,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表演技能的舞台也是重要方面,缺乏相对稳定,具有长远规划的创作、生产实体,缺乏剧目生产和演出的持续性,就意味着缺乏主创人员锻炼的机会。另

音乐剧论文--《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剧,在我上完这个选修课的时候,才对它有了基本的定义。记得在初中和高中的音乐课上,音乐老师都给我们看了一些和音乐有关的电影:初中的时候看了《音乐之声》,而高中就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不过那时候都一部电影是分开了好几节课看的,一下课就暂停,虽然感觉不太爽,但每节课下课后心情和想法都会和上课前大有不同,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次看《音乐之声》之后,对剧情有了比初中时候更加清楚的了解。一开始玛丽亚在草原上高声尽情歌唱的情景已经撼动了我的心灵——不是因为她的样貌而是她的动作和歌声。在那之前我真的很少见过那么奔放那么热爱生活那么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呢。再想起我不太乐观的生活,我立即就喜欢上并想继续看这部音乐剧。由于她的性格有点与她作为一个修女应该具有的性格有点出入,她后来被派去霍普家做家庭教师。但这时她的行为和想法又与这个有着军队纪律的家庭产生了矛盾,而可幸的是,玛丽亚能够从音乐中找到勇气,去坚定自己的立场,保持自己奔放与自信的心态,并用她的善良和温柔去打动那七个小孩,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她重新把音乐赋予了这个气氛死沉沉的家,让舰长从由妻子的死产生的阴影中走出。后来真的没想到舰长以前也是个擅长唱歌的人,而且还会唱《雪绒花》这首那么深情的歌。但又仔细想想,这是一部音乐剧,当然在电影的每个地方都会充满戏中角色音乐才能的表现与感情的抒发。玛丽亚后来和孩子们合演木偶戏,,在宴会上表演《So Long,Farewell》等情节也让这个家庭开始充满乐趣与欢笑。后来男爵夫人的主动退出、玛丽亚与舰长结婚和霍普一家人逃离奥国前登台表演等剧情,一度将剧情推向高潮。在这部音乐剧中,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贯穿了始终,无论是对玛丽亚个人,还是对霍普这个家庭,还是对奥国这个国家,音乐中通过其所表达的感情和想法,都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包括玛丽亚,舰长,舰长的七个小孩,男爵夫人,马克叔叔等。玛丽亚,在前面我说过了,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温柔,善良的人。她喜欢用音乐去唱出自己所想的东西,经常由于陶醉在音乐中而误了修道院祈祷的时间。对此修女们对她无计可施,觉得她不适合当一个修女。确实我也觉得她拥有这么出色的音乐才能,一颗这么向往自由的心,并不适合整天呆在修道院里,而是适合去用她的才能与热情去改变她周围的人,拯救那些在这繁杂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徘徊在过去阴影中的人。在做霍普家孩子们家庭教师时,她在打雷之夜用音乐来安抚孩子们的心;在舰长去维也纳的那段时间,她开始教孩子们唱歌,让孩子们边用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边玩边感受自然。可以说,是玛丽亚赋予了孩子们应有的童年与生活乐趣。 当然,人无完人,玛丽亚也有害怕迷茫的时候,当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霍普之后,由于情景所迫而不辞而别,回到修道院,想逃避这个事实。但就在这时候,一向用歌唱来开导别人的她,现在反而被院长的说唱所影响,让她找回自己的勇气,决定去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真爱。 舰长霍普的性格特征也很明显。曾经服过役的他拥有军人的意识和气质,但看得出妻子的离世对他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使他像训练军人那样来训练自己的孩子。幸好后来玛丽亚加入了这个家庭,让音乐重新在这个家里响起,拉近了舰长和孩子们的距离,让他想通了一切,开始真正地去关心孩子们。在后来纳粹占领奥国之后,为了不受纳粹的控制,舰长带领他的家庭逃离自己的祖国,从中也可看出舰长作为一个军人的强烈的爱国之心。他用《雪绒花》激起国民的爱国之心,用行动来表现他爱国的决心。 至于作品的艺术特征,根据我自己不专业的理解,我印象中的这部音乐剧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说唱,并且还夹杂着很多舞蹈的成分。有时候只是充满感情的相对而唱,如玛丽亚安慰受打雷惊吓的孩子们的那段,,修道院院长鼓励玛丽亚勇敢追求真爱那一段;有时候是唱歌与跳舞结合,如一开始玛丽亚在山上尽情歌唱那一段,,罗夫与丽莎在晚上幽会那一段,孩

音乐剧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

音乐剧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 一、了解音乐剧 音乐剧(Musical),别称歌舞剧,一种近似轻歌剧(operetta)的戏剧体裁,但通常指美国的从纽约百老汇发展起来的音乐表演。对于音乐剧的概念和定义,有的音乐学家认为:“音乐剧的构成成分太过复杂,呈现出的艺术面貌极其多样,很难用一种定义来全面准确地加以概括。”而另一方面,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的专家学者也曾尝试对其进行力求准确的表述。美国音乐剧研究专家斯坦雷·格林曾在《音乐剧的世界》,一书中写道:“音乐剧从根本上说是漂亮的服装、快乐的舞蹈和轻松、富有情趣的音乐与台词组成的戏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音乐剧的解释为:“音乐剧是戏剧表演的作品,具有激发情感而又给人娱乐的特点,简单而又与众不同的情节,并伴有音乐、舞蹈和对白。”而我国的戏剧家黄定宇先生认为:“音乐剧,应该是以戏剧(尤其是剧本Book)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如果我们将各种对音乐剧所下的定义进行分析和对比,最终可以提炼出三个最具有共性的词语:戏剧、音乐、舞蹈,可以说这三种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便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音乐剧。 从发展源流而言,音乐剧从欧洲古典歌剧中吸取了大量的艺术养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a)、喜剧(Comedy)和黑人剧(MinstrelShows)。从历史渊源来看,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纽约百老汇被认为音乐剧的发源地。由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不同,英、美两国的音乐剧在演出形式上略有差异。英国的音乐剧以轻歌剧、话剧为主要形式,内容多与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而舞蹈大多近于芭蕾:美国的音乐剧更多受到了黑人爵士音乐的影响,舞蹈则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的技巧,幽默和喜剧性色彩比较浓烈。戏剧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艺术,与话剧相比,音乐剧更是充分发挥了戏剧的综合性特点。在表现手段上,音乐剧可大致分为音乐戏剧、舞蹈音乐剧和歌剧式音乐剧三种。在西方音乐剧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从早期二、三十年代的《演艺船》、《引吭高歌》、《波吉与贝丝》,到五十年代的《西区故事》、《窈窕淑女》,六十年代的《屋顶上的提琴手》、《你好,多丽》、《啊,加尔各答》,七十年代的《耶稣基督超级明星》、《油脂》、《艾维塔》,一直到九十年代的《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美女和野兽》,音乐剧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它在西方获得迅速发展并广泛传播至世界各地,形成二十世纪音乐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现象。 二、音乐剧在中国的现状 自音乐剧被引入中国以来,它一直受到国内音乐界的关注。1989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音乐剧《山野的游戏》,而前一年在北京演出的《搭错车》虽然没有打出“音乐剧”的旗号,但已经有了音乐剧的雏形。随后,音乐剧开始被中国音乐界接纳,许多戏剧界和音乐界的专家也开始关注和操作音乐剧,先后出现了《秧歌浪漫曲》、《白蛇与青蛇》、《四毛英雄传》、《未来组合》、《月光摇篮曲》、《夜半歌魂》、《快乐的推销员》和《香格里拉》等。 中国音乐剧事业方兴未艾,音乐剧艺术教育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院校开始开设音乐剧专业。为了提高音乐剧创作、实践中多学科综合的总体意识,逐渐创建中国音乐剧教育与实践的科学体系,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专门成立了教学专业委员会。音乐剧的人才培养也被艺术教育界重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都开办了音乐剧培训班,中央戏剧学院的学员还演出了《想变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