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

炭)为例

?课标要求

1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

1 ?以石油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采取的应对 措施。 2?以煤炭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 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情况,了解煤炭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 的环境保护措施。

?新课导入建议

由2012年11月份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已尽饱和进行设问, 导入新课一一非可再生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備习安护£存料材境*甘心【睡|肃'|左导 中的4

*知识I 、石韵资朧斜 q 堆对出癮"井議 成[思辱殳渝】I ;乜朴教材自主# 学川啲”知

限戛采旷过FPI 啲环喳保护r ::L fg tt 务』昨暉飾自「#丁]中的7识3*煤廉資 1利川的环境保护帕"理ft 交淹】2

步骤九师生互动凳 成M

探究I ”址动 打成町利

川[何題 导思1中1,2 3的 设冋谨次进忙

聯时教法分析

閔课标 分条胖诽 娈“數法

敖学方案设讣

賤方略:朮程紳瑶用“數#■

步骤2:我问? 检査预习效果一

步诽I. ■我师通过 【例1

】和【图表活动 馆读】屮图2 -W 的 的id 讲解採左I 战杠油资源耗竭'J 应对

措施5

1」

知识

石油资

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1. 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⑴能源矿产: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等。

(2)石油危机

1比界"济炖仃汕诳源右依輛件

⑶石油枯竭的影响

① 世界石油供应岀现紧缺态势。 ② 石油价格上扬。

③ 我国与石油相关的工业群受到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

课标解读 重点 难点

1. 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并能说出

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 根据相关资料,能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 的环境问题及

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 结合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状况,

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

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和保护。

(重点)

2. 石油、煤炭资源利用和保护有 关应对措

施中涉及的技术性、生 产性问题。(难

点)

聲敎材自层自测也”基戢”

褶谕门上导学

n 左学 习区I

石油是非对

*石釉枯竭

石油從机

2. 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1) 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2) 措施: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3) 我国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①节约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③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

④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

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思君交流||

1. 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提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而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许多国家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知识3|

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1. 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以及热污染等。

2?改进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1) 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生

产的数量等。

(2) 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3)

加快废弃矿石的利用,变废为宝。

||思康交流||

2?面对数量巨大的煤矸石,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

【提示】 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思考:①用于发电、烧砖、铺路、填充塌陷区;②从中

提炼有用物质。

探究

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问题导思】

材料一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分布示意图

(2006年)。

材料二 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 ?根据材料一,分别说出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居前三位的国家。

【提示】 石油生产: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 石油消费:美国、中国、日本。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提示】 存在石油安全问题。 因为进口石油主要来自西亚地区,

并依靠海运,一旦该

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中国的石油供给受到严重威胁。

3?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提示】 ①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 );②调整产业结构;③降

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资源勘探,

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⑤实现石油进口的

走互动探究

玻題难悔土互动抿■'知能”

多元化;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1 ?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

一是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

并逐渐因消费而耗竭; 二是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高度

依赖,石油消费日益增加。两者结合,将使石油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上扬,冲击石化工业, 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这些均构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

2. 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1) “开源”方面

① 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

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② 加强资源勘探,发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 业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 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③ 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2) “节流”方面

节约使用,提高利用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要推广 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 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

用率的目的。

(3)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材料 2013年1月21日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显示,

我国前十大原油来源国分别

是沙特、安哥拉、俄罗斯、伊朗、阿曼、伊拉克、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和阿联酋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对外依

赖程度将于 ___________ 年之前超过50%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

(2) 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3) 走出能源“困局”,一靠开源,二靠节流,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路点拨】从柱状图中柱的高低数字变化和材料中排名,再结合我国石油现状来确

定答案。

【解析】第⑴ 题,从图中可知,2015年以前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超过50%从材料中

可知我国石油进口地主要在中东地区(46%)。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缓

慢,而需求量增长快;石油来源地过于集中,需要远距离海运,安全隐患大。第(3)题,关键要紧扣“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

【答案】(1)2015 中东

(2) 石油产量增加缓慢;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石油来源地较单一,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性大;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3) 节约使用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寻找和形成多元的石油供应市场;建立国家战略性石油储备。

探究2|

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问题导思】

材料山西省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

矿产资源开发前矿产资源开发后

1 ?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提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过度挖煤,地面塌陷;破坏地下的含水层结构,污染

地下水。

2. 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提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

特别提建

我国优化用煤结构的主要措施

(1) 煤改电。我国电力用煤占全国煤炭总消费量的70%左右,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

重点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改燃煤为用电。我国已经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内蒙古等地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实现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跨区送电。

(2) 煤变油。在技术上称为煤炭的液化,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煤炭所含的碳

氢化合物转化为其他碳氢化合物,如汽油、柴油等。这项技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寻找

到以煤代油的能源替代品,弥补我国石油资源的不足。

(3) 煤炭地下气化。这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直接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

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变用煤为

用气,减少了煤的直接利用。这项技术由于集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气化等工艺于一体,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等优点,深受各国的重视。

“创I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

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 £

120'E

(1) 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 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 在开发利用煤炭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思路点拨】结合图中各煤矿的分布和内蒙古“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分析造成的

如何利用自然资源

就西华县而言浅析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西华是女娲的故都,2005年感动中国10大新闻人物洪战辉的故乡。它属于黄河冲积平原,位于东经114°5′—114°43′,北纬 33°36′—33°39′,东西长57公里,南北平均宽2l公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西北略高于东南,海拔高度在47.8—55.8米之间。境内有沙河、颍河、贾鲁河、鸡爪沟、双狼沟、清流河等14条骨干河道,俗称“七沟八河”,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水质经市、县水利局、环保部门联合检验合格,无污染现象,水量充足,能够满足大型工业生产项目及生活用水需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平均降水量750mm,平均日照时数1971小时,无霜期224天,最大风速10.6米/秒。 西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小麦、棉花、大豆、花生、大枣、苹果、桃子、芦笋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原绿色先进县,森林覆盖率19%,活立木蓄积量达130万立方米;现有果蔬冷库440座,年贮存量1.8亿公斤。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农田灌溉率的上升,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地表水的污染,西华县水资源可承载最大工业产值是越来越少。按现有用水状况,在保障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几十年以后,工业就有可能出现无水可供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开源节流的力度,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业,提高各行业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强中水及雨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尽量减少住房占用耕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质量,从而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近年来,在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解决林粮矛盾的问题上,我县采取了一些措施:村旁植树,形成环状林业;路、沟、河旁植树。形成带状林业;实施农果间作,形成块状林业;利用低洼地、废坑塘造林,形成点状林业。既发展了林业生产,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实现了农民的增收。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运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制定系统的政策。要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计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气候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实施城镇化战略、重点工程建设、城乡规划时,必须进行气候影响评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把人类活动对气候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使项目投入使用后对气候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既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发展特色旅游,大力促进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丰富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又要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形住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恶化速度,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绿

第八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下列所述情况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液、废渣和废气 A.①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2.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 A.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 B.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较前面 D.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D 3.下列过程不能 ..综合利用煤的是() A.将煤干馏B.将煤气化 C.将煤液化D.燃烧藕煤 【答案】 D 4.用赤铁矿石为原料冶炼铁,应采用的冶炼方法是() A.电解法B.热氧化法 C.热还原法D.热分解法 【答案】 C 5.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下图是海水淡化原理的一种示意图,符合此原理的方法称为() A.蒸馏法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D.太阳能蒸发法 【答案】 A 6.“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答案】 A 7.石油裂解的目的是() A.获得乙烯、丙烯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B.避免石油碳化结焦 C.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D.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答案】 A 8.下列不.是海水淡化方法的是() A.蒸馏法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D.萃取法 【答案】 D 9.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其中不正确 ...的是() A.热分解法适用于制备不活泼金属 B.热还原法的常用还原剂为C、H2、CO、Al等C.熔融电解法适用于制备不活泼金属 D.水溶液中置换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答案】 C 10.下列环保措施主要目的是保护臭氧层的是() A.使用无铅汽油B.使用可降解塑料 C.使用无氟冰箱D.使用无磷洗衣粉 【答案】 C 11.工业上冶炼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法B.铝热反应法 C.氢气或CO还原法D.热分解法 【答案】 A 12.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答案】 B 13.在下列过程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 B.煤干馏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D.天然气与水蒸气在高温下作用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答案】 C 14.下列能被工业上采用的冶炼金属的方法是() A.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铝(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 B.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 C.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钠 D.高温下用氢气还原氧化镁制镁 【答案】 B 1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B.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过程都属于化学变化

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困扰风景名胜区建设的问题。资源保护主义者认为,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必须加以保护,禁止或尽量减少人与该资源的交往;片面建设沦者夸大了美学中的人工因素的重要性,认为自然景观必须有‘丰富的人工点缀”。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应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实施“综合保护,有限开发”的原则,亦即遵循生念平衡的原则。保护不是封闭,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风景名胜区能够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开发不是破坏,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使风景名胜区能够合理利用,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一、保护培育规划的内容 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应包括三方向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查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和因素。其中,各类景源是首要对象,其他一些重要而又需要保育的资源也可被列入,还有若干相关的环境因素、旅游开发、建设条件也有可能成为被保护因素。 在此基础上,要依据保育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例如,生物的再生性就需要保护其对象本体及其生存条件,水体的流动性和循环性就需要保护其汇水区和流域因素,溶洞的水溶性特征就需要保护其水湿演替条件和规律。进而要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定保育体系。保育措施的制定要因时因地因境制宜,要行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可能形成保护培育体系。 保护培育规划应包括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和措施等基本内容。 二、保护培育规划的原则 1、整体保护的原则将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整体加以保护。 2、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不同种类和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强调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 3、展示性保护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呼唤全社会对区域内资源保护的关注。 三、分类保护 在保护培育规划中,分类保护是常见的规划和管理方法。它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出相应类别的保护区。在同一个类型的保护区内,其保护原则和措施应基本一致,便于识别和管理,便于和其他规划分区相衔接。 这里规定的六种保护区及保护原则、措施,可以覆盖风景区范围内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并同海外的“国家公园”或国内外相关的保护区划分方法易于互接,因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 分类保护中的风景修复区,是很有当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规划分区,它具有较多的修复、培育功能与特点,体现了资源的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的双重特点,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方法。 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生态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风景区内有科学价值或其他保存价值的生物种群及其环境,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生态保护区。 (2)在生态保护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游人进人,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人。 2、自然景观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

4.3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3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设计理念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教师 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探究 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式巩固所 学知识。 二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资源的持续培育和 利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增 加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人们一直在不受阻碍地以掠夺方式利用地球的资源,现在 某些自然资源受到严重在破坏,甚至有些非可再生资源出现了 耗竭的现象。因此安排了本节内容。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应 该在地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限度内利用资源,避免自然资源的 耗竭,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本节着重要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 源是如何分类的?二、从生产、生活出发,探究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三世界重要的资源的分布;四、从而倡导学生珍惜和节约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保护自 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纵观教材,优点明显:一是数据可信说服力强;二是活动类 型多样,注重学生能力发展。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活动的问题设置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学情分析: 对于资源与人类的紧密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教学 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中预学生对资源的认识还缺 乏系统性、条理性,有些认识不够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标要求分解成若干分要求,然 后设置问题情境,依托学生现有感性认识,通过分层递进的问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设计说明: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教师因 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 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 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典)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练习 新人教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教材第49页图3.17 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 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 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 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例如,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土地退化以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为主;降水集中,土质疏松的地区以土壤侵蚀为主;半干旱农耕区,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主,因此,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问题。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除此之外,应注意土地退化与贫困问题间的关系,把防治工作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还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健全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法律保证。

学业达标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 ①水资源更新速度快②利用率过高③水污染严重④土壤盐渍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河流径流量较小②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灌溉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40%以上,甚至高达90%,因此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再加上图示地区蒸发旺盛,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第2题,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人为原因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有关。 答案:1.C 2.D 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大量引水灌溉B.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C.气候越来越干旱D.下游缺少植被的保护 解析: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是由于上游过度引水灌溉造成。 答案:B

第九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一节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水、气、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所谓"对人类有用",是指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 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 2、自然资源的自然性 3、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短缺。我国土地面积接近150亿亩,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13.1亩,是世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45亩的1/3。从人均实际占有耕地面积来看,我国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12亿国民人均耕地只有1.4亩,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人均草场面积占有为世界人均占有的1/2。我国水资源相当短缺。全国年平均降雨总量为6.03万亿立方米,河川平均径流量约为2.59万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只相当于世界人口占有量的1/4。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铁、石油、铜、锡、锑、钨、锰、铅、锌、汞、钼、稀土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有些储量占世界第一。但是,人均矿藏量则很少。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为有利于对自然资源依法调整,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属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类型。按照不同的自然资源特点和要求,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主要指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藏资源,例如,铁、铝、煤、石油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恒定性资源,主要是自然界中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辐射能、空气、海潮、风力等。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概念: 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面对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实施怎样的切实有效的对策呢?在这方面,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今后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地说,就是要实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一、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必须采取的第一条对策。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起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这主要是因为:①考虑到我国有关自然资源退化问题还十分严重,在执行许多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和法规中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政府有必要在强化和完善法规的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包括市场刺激手段),以发挥市场机制在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观念和方式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我国绝大部分自然资源虽都归国家所有,但因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不分,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这就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配置和低效率的开发利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已允许企业和个人通过承包等形式获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和使用权。在此情况下,国家正在加快建立一个基于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这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必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自然资源所有权和开发经营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以促进、推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方式开发资源;根据强化市场经济原则,完善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现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等。 二、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①要实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确定和实施“最佳政策”,或是以综合的可持续方式有效地使用和管理自然资源,而且还应建立一种政策分析机制,以便能持久地调整或评价现行和未来的政策,审查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是如何有利或不利于总体可持续发展;②可持续发展为一动态过程,需要随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不停地进行调整,有必要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分析手段;③推行和实施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还将有助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在这方面应明确以下目标,即逐步推行在制定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政策、规划和开发项目时,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最终能以法规的方式加以推广实施,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进行规划或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三、主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第46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第46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 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 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 形成的一般过程。 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及其作用。 1.掌握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 与保护措施。 2.掌握主要生态问题产生的 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在高考中,对本讲内容的考查 频次最高,尤其是生态问题, 如2017全国卷ⅠT44、卷 ⅢT43,2016全国卷ⅢT44等。 今后本讲内容仍是高考命题 的重点。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生用书P268] 1.淡水资源短缺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 均 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性缺水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蓄水;人工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节流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 状 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 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 减少 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 必须节约用 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土地退化 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 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 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 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 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 措施 水利工程: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 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 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 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 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1.(2017·高考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二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概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道理。 2.能够树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1.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怎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接着上一节的内容介绍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性问题——资源。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认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活动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可基本认识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资源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按照课本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分析和游戏的完成,并针对每个探究活动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总结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与世界人均拥有量之间的差距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怎样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等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这些收集中国自然资源资料,以及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 是人类过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的一种行为。自然资源与人类社 会密切联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呢 初步了解过度开发对自 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一、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的“探 究竟1”并讨论“人类在开发自然资 源时存在哪些问题”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捕鱼”游 戏,并讨论哪种方法能捕到更多 的鱼。最后可以确定每次捕捉10 条“鱼”可以捕到数量最多的鱼,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个 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林 木的砍伐、野生动物毛皮的采 集、鱼类的捕捉等。进而引出资 源开发利用应保持适度的结论。 阅读课本的“探究竟1”进 行讨论,分析人类在利 用自然资源时存在的问 题。 按照课本的叙述完成游 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讨论,进而认识资 源开发利用应注意适度 的问题。 拓展应用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针对人与自然资源的关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方案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面对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实施怎样的切实有效的对策呢?在这方面,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今后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地说,就是要实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 一、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必须采取的第一条对策。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起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这主要是因为:①考虑到我国有关自然资源退化问题还十分严重,在执行许多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和法规中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政府有必要在强化和完善法规的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包括市场刺激手段),以发挥市场机制在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观念和方式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我国绝大部分自然资源虽都归国家所有,但因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不分,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这就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配置和低效率的开发利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已允许企业和个人通过承包等形式获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和使用权。在此情况下,国家正在加快建立一个基于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这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必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自然资源所有权和开发经营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以促进、推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方式开发资源;根据强化市场经济原则,完善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现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等。 二、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①要实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确定和实施“最佳政策”,或是以综合的可持续方式有效地使用和管理自然资源,而且还应建立一种政策分析机制,以便能持久地调整或评价现行和未来的政策,审查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是如何有利或不利于总体可持续发展;②可持续发展为一动态过程,需要随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变化不停地进行调整,有必要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分析手段;③推行和实施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还将有助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在这方面应明确以下目标,即逐步推行在制定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政策、规划和开发项目时,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最终能以法规的方式加以推广实施,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进行规划或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三、主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一)水资源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提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也是指导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它的提出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必然性。 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有助于人们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 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并指导人们更深一步地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经济改革 一引言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即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人类发展经济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 也是一部探索并选择适合自然与社会结合的特点, 能够支持人类社会顺利和有效发展道路的历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人类社会对发展经济道路的正确抉择。 二正文 2.1.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就是要寻求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载体。可持续发展是21 世纪世界各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如若不能满足当代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 就难免有人偷盗, 社会秩序混乱; 不能满足当代生产年龄人口在就业上对生产资料、产业结构的需要, 存在大量失业人口, 社会就难以安定, 正常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所以, 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 首先是满足当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主要的不是取决于一项或几项经济指标, 而是取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代际公平, 充分体现出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特别注重代际公平, 如果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后代人利益基础上, 便破坏了代际公平原则, 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1.2可持续发展是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已经有数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但是事实证明, 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一直是不正确的。这正是人类社会经济不能实现可持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 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2)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3.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 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 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探究点: 1.“总量大、人均少”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主要的特点,而且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可以以此自豪但不能盲目乐观,对劣势应积极关注而不能丧失信心。 2.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很多,各自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量大、人均少”都是它们 共同具备的。这个观点的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 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板书】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 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 资源等多种)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总——分——总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板书】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讲授新课 【出示图表】请大家先看下面的图表,你能否根据该图表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吗?

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化很大③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3题。 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②降水丰富③干旱少雨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②国内跨流域调水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关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目前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利用潜力巨大 B.随着对未开垦土地的开发,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增加 C.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会面临耕地不足的局面 D.随着人口增长,耕地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5.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认知水平提高了 B.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C.矿产资源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D.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类面临矿产资源匮乏与枯竭的威胁 6.2012年上半年我国郑州等许多城市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危机叙述错误的是( ) A.耕地的减少与退化 B.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C.土地污染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只分布在黄土高原 8.关于我国能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热丰富 B.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季节比南方长,是因为北方原料丰富 C.西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D.华北、华东地区降水量丰富,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 种多样。读右图,回答9~10题。 9.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B.② C.③ D.④ 10.用煤来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 是( )

浅谈人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浅谈自然资源 姓名班级学号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分为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工业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林产品资、旅游资源、草原产品资源等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鱼类等)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 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即按照资源的性质,划分为四类: a 环境资源,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等。b 生物资源,如动物、森林、草场等。c 土地资源,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d 矿藏资源,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地发展,能源严重紧缺、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有限性,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如何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呢? 自然资源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从自然资源利用的一般过程来看,社会生产最终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然后再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

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与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 存质量的天然物质与自然能量的总与。本文探讨的就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就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就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 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就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 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就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就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就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她因素保持 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 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与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就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就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与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 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就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她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就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 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10)不可替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多数自然资源产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几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来自于自然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